京沪高速铁路最后激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4:32:27
京沪高速铁路最后激辩:
  ·磁悬浮派:磁悬浮从未出局,最终审批者并非铁道部。
  ·轮轨派:国产“中华之星”时速与国外相差无几,但存技术难题。
  ·折中派:磁悬浮远期成本低于轮轨,但宜缓建,可用摆式列车

  本报记者 左志坚 实习生 陈中小路
    上海报道

  8月28日,秦沈高速铁路迎来33位特殊的客人。当天13:30分~15:56分,这一行33人置身“中华之星”列车中,亲身感受“山海关-沈阳北”一段的国产高铁技术。
  一天后,这群人马空降上海,继续对处于调试阶段的上海磁悬浮列车进行了调研。
  同济大学一位轨道交通专家透露说,这群客人皆是中国顶尖高铁专家。9月1日到9月5日,他们论剑京城,其中的“磁浮派”和“轮轨派”将举行最后一辩,以确定采用何种技术。辩论结果将形成正式方案,供国务院定夺。
  磁悬浮还是轮轨,争论已久的京沪高速铁路选型方案很快将破雾而出。

  磁悬浮从未出局
    “磁悬浮的方案从来没有从候选名单上消失过,以前关于京沪铁路已经敲定轮轨的说法都是谣传。”铁道部经规院专家杨洪年一语惊醒梦中人。
  事实上,之前亦有专家提醒记者,采用轮轨的消息往往是从铁道部传出,但最终的审批者国务院或者发改委从未有官方表态。
  现在,磁悬浮仍是京沪高铁一个强有力的备选方案。翻开参与调研的专家组名单,就会发现“磁浮派”阵容异常强大,包括中科院电工所主研磁悬浮的院士顾国彪、严陆光以及该所磁悬浮负责人徐善纲;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祥明等——可以说,在中国对磁悬浮最有话语权的人物几乎全都榜上有名。
  北京的磁悬浮专家在激辩,上海磁悬浮公司则以行动遥相呼应。
  4月初,“上海磁悬浮电缆触头烧毁事件”后,上海磁悬浮的试运营曾拟由10月1日推迟到至少明年元旦。然而,8月末,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传来消息说,原本推迟的运营时间确定要提前到9月20日,而且还要进行双轨运营。

  折中方案
    近日,更有专家铁道部老一辈专家出面力挺磁悬浮。前中国铁道兵副总工程师、上海铁路局原总工程师华允璋,是铁道界的元老级人物,他的观点是:京沪铁路并未饱和,可以缓建;轮轨方案的远期成本高于磁悬浮。
  一位从事交通基建投资的资深人士认为,缓建对磁悬浮有利,因为磁悬浮技术将日臻成熟,而高速轮轨技术可能会像在国外那样逐渐落伍。
  华允璋还提出,先在全线利用现有线路适当改造,跑起摆式列车,如此可以提高运能约20%,以局部扭转京沪现有交通的缓慢落后局面;同时,先建京津快速磁浮,以迎接2008年奥运;建沪杭、沪锡快速磁浮,以迎接2010年世博会。
  很多人认为华允璋的这套方案能将成本和风险都降到最低。不过在33人的专家团名单中,记者没有看到华允璋的名字。

  “中华之星”的希望与困惑
  虽然很多人赞同华允璋缓建京沪高铁的建议,但这次由国务院组织的最后辩论似乎在暗示,京沪高铁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速建显然对铁道部的“轮轨派”有利。
  铁道部卧薪尝胆多年的高速列车“中华之星”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中华之星”试验组组长唐飞龙说:“以后我们将肯定可以实现京沪线上的运行,研发中华之星的初衷也就是为了京沪高速铁路。”
  铁道部、秦沈指挥部、铁三院、铁科院高层及专家计18人也参与本次调研,“中华之星”总设计师刘友梅院士亦参加了最后的辩论。8月28日对秦沈线的单独调研更是让人对国产技术充满期待。
  但是在秦沈线上试运行的“中华之星”尚难独当一面,虽然目前中华之星最高时速321.5公里、平均时速250公里的记录和国外技术已经相差无几,但中国目前并没有掌握适合高速运行的线路和信息系统,所以这两个部分必须从国外引进。
  权威人士透露说,秦沈线高速轮轨运行试验事实上是个“混合体”,3个部分来自3个不同的国家:线路是从德国引进、信号系统来自法国、机车则是中国自己的“中华之星”。
  可能会令辩论僵持的是,与磁悬浮一样,混合型轮轨的进口技术也出了故障。
  “问题出在这个法国信号系统TVM430。”试验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信号系统分别配置在车站和机车上,目前最大的难题在于机车紧急制动的时候难以正常采集信号,换言之,机车上信号装置和车站的信号装置沟通出了问题,“这和机车本身无关,完全是信号系统的问题”,他们正在等待法国专家过来一起解决。
  唐飞龙透露说,原计划于7月1日开始的载人商业运营试验将被推迟,“中华之星”从联调试验转入运行考核,继续空车运行试验。
  “如果能够通过安全审查,最早将在10月份开通客运。”唐还告诉记者,原定于2003年生产的4列新车目前已被“暂停”。
  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辩论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9月1日,记者先后与5位参与辩论的专家取得联系,但都被对方告知“此事涉及国家机密,不方便透露”。京沪高速铁路最后激辩:
  ·磁悬浮派:磁悬浮从未出局,最终审批者并非铁道部。
  ·轮轨派:国产“中华之星”时速与国外相差无几,但存技术难题。
  ·折中派:磁悬浮远期成本低于轮轨,但宜缓建,可用摆式列车

  本报记者 左志坚 实习生 陈中小路
    上海报道

  8月28日,秦沈高速铁路迎来33位特殊的客人。当天13:30分~15:56分,这一行33人置身“中华之星”列车中,亲身感受“山海关-沈阳北”一段的国产高铁技术。
  一天后,这群人马空降上海,继续对处于调试阶段的上海磁悬浮列车进行了调研。
  同济大学一位轨道交通专家透露说,这群客人皆是中国顶尖高铁专家。9月1日到9月5日,他们论剑京城,其中的“磁浮派”和“轮轨派”将举行最后一辩,以确定采用何种技术。辩论结果将形成正式方案,供国务院定夺。
  磁悬浮还是轮轨,争论已久的京沪高速铁路选型方案很快将破雾而出。

  磁悬浮从未出局
    “磁悬浮的方案从来没有从候选名单上消失过,以前关于京沪铁路已经敲定轮轨的说法都是谣传。”铁道部经规院专家杨洪年一语惊醒梦中人。
  事实上,之前亦有专家提醒记者,采用轮轨的消息往往是从铁道部传出,但最终的审批者国务院或者发改委从未有官方表态。
  现在,磁悬浮仍是京沪高铁一个强有力的备选方案。翻开参与调研的专家组名单,就会发现“磁浮派”阵容异常强大,包括中科院电工所主研磁悬浮的院士顾国彪、严陆光以及该所磁悬浮负责人徐善纲;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祥明等——可以说,在中国对磁悬浮最有话语权的人物几乎全都榜上有名。
  北京的磁悬浮专家在激辩,上海磁悬浮公司则以行动遥相呼应。
  4月初,“上海磁悬浮电缆触头烧毁事件”后,上海磁悬浮的试运营曾拟由10月1日推迟到至少明年元旦。然而,8月末,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传来消息说,原本推迟的运营时间确定要提前到9月20日,而且还要进行双轨运营。

  折中方案
    近日,更有专家铁道部老一辈专家出面力挺磁悬浮。前中国铁道兵副总工程师、上海铁路局原总工程师华允璋,是铁道界的元老级人物,他的观点是:京沪铁路并未饱和,可以缓建;轮轨方案的远期成本高于磁悬浮。
  一位从事交通基建投资的资深人士认为,缓建对磁悬浮有利,因为磁悬浮技术将日臻成熟,而高速轮轨技术可能会像在国外那样逐渐落伍。
  华允璋还提出,先在全线利用现有线路适当改造,跑起摆式列车,如此可以提高运能约20%,以局部扭转京沪现有交通的缓慢落后局面;同时,先建京津快速磁浮,以迎接2008年奥运;建沪杭、沪锡快速磁浮,以迎接2010年世博会。
  很多人认为华允璋的这套方案能将成本和风险都降到最低。不过在33人的专家团名单中,记者没有看到华允璋的名字。

  “中华之星”的希望与困惑
  虽然很多人赞同华允璋缓建京沪高铁的建议,但这次由国务院组织的最后辩论似乎在暗示,京沪高铁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速建显然对铁道部的“轮轨派”有利。
  铁道部卧薪尝胆多年的高速列车“中华之星”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中华之星”试验组组长唐飞龙说:“以后我们将肯定可以实现京沪线上的运行,研发中华之星的初衷也就是为了京沪高速铁路。”
  铁道部、秦沈指挥部、铁三院、铁科院高层及专家计18人也参与本次调研,“中华之星”总设计师刘友梅院士亦参加了最后的辩论。8月28日对秦沈线的单独调研更是让人对国产技术充满期待。
  但是在秦沈线上试运行的“中华之星”尚难独当一面,虽然目前中华之星最高时速321.5公里、平均时速250公里的记录和国外技术已经相差无几,但中国目前并没有掌握适合高速运行的线路和信息系统,所以这两个部分必须从国外引进。
  权威人士透露说,秦沈线高速轮轨运行试验事实上是个“混合体”,3个部分来自3个不同的国家:线路是从德国引进、信号系统来自法国、机车则是中国自己的“中华之星”。
  可能会令辩论僵持的是,与磁悬浮一样,混合型轮轨的进口技术也出了故障。
  “问题出在这个法国信号系统TVM430。”试验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信号系统分别配置在车站和机车上,目前最大的难题在于机车紧急制动的时候难以正常采集信号,换言之,机车上信号装置和车站的信号装置沟通出了问题,“这和机车本身无关,完全是信号系统的问题”,他们正在等待法国专家过来一起解决。
  唐飞龙透露说,原计划于7月1日开始的载人商业运营试验将被推迟,“中华之星”从联调试验转入运行考核,继续空车运行试验。
  “如果能够通过安全审查,最早将在10月份开通客运。”唐还告诉记者,原定于2003年生产的4列新车目前已被“暂停”。
  在如此复杂的局面下,辩论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9月1日,记者先后与5位参与辩论的专家取得联系,但都被对方告知“此事涉及国家机密,不方便透露”。
等待中
请索马里人来援建高铁也不能让日鬼子碰!
不是说已经决定用法国的了吗
磁悬浮将是最终的胜出方案,原因是其极其先进的应子供电系统,高速轮轨在铁轨上看上去十分杂乱,头顶上天线密布十分不美观,反观磁悬浮系统是十分明快简洁的系统,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两个系统的技术差距,磁悬浮是新一代的交通工具,而高速轮轨显然已经落后,就连原铁道部的资深专家华允璋都力挺磁悬浮而非和铁道部同出一气,说明他老人家是真正的爱国派,是深谋远虑的
绝对不能让倭鸟染指!
好感。
自己
再有五年时间,磁悬浮就可以发展到让高速轮轨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顶顶顶
我觉得花钱就应该用最好的,没钱的话就不要去想。
我们不能因为老解放汽车便宜就不去买新解放了。更不能因为新解放的毛病多就又去换老解放。
用东西就应该用好的,磁悬浮既然比轮轨好,就应该是第一选择。技术不过关我们可以等1-2年。
知道台湾问题不能拖,但是我们没办法现在解决。不可能因为以后的问题多我们就去现在拼命解决台湾问题,因为这样会有更多的问题发生。
不知道中国是怎么了,好象忘了我们必须更好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急急忙忙的解决问题。我真的不觉得有这么急的去修京沪高铁,美国的高铁在什么地方?美国急了吗?在北京修个飞机场要多少钱?比1000亿还多吗?300亿可以买多少飞机?中短程的就飞北京到上海的。
根本没有必要从国外引进轮轨技术,也没有必要烧钱搞磁浮。现在我国自行研制的高速列车与国外的速度相差不大,虽然还有部分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但现在我国的工业技术基础已不是八九十年代,如果遇到问题就引进,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只能捧着洋人编的设计手册做设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将会使我国的科研失去动力。
线路和信号技术的问题难度总不及两弹一星复杂吧?相信中国是有能力征服的,关键是中央能否组织强有力的研发班子,不能光靠铁道部的科研力量。自己搞花不了多少钱的,而且还能锻炼和造就一大批科研精英。中国人民没有义务解决日本公司的经济困难,若要引进日本高铁最好能听听民意!
一定不能让日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