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轰六!50米!海上超低空持续飞数百公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5:12:45
<div style="FLOAT: right;"><font size="2"></font></div><p><span class="large"><font id="zoom" color="#000000">  挟万钧雷霆,啸万里海空。人民海军第一支远海飞行作战部队———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重型轰炸机团,驰骋蓝天碧海50余年,历史上曾7次填补海军航空兵史上的空白,圆满完成了南沙巡逻、远航太平洋、国庆50周年阅兵、空中加受油、海空演习等数十项重大军事任务,先后4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和接见。今天,这支英雄的空中团队,面临汹涌澎湃的新军事变革大潮,不断更新作战训练观念,迅速掌握新改装后的新机型,实现了海空作战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br/><br/>  酬壮志展翅远海 <br/><br/>  作为我海军重型作战飞机,展翅远海是中国海军轰炸机团官兵心中久远的梦。 <br/><br/>  2002年9月,一份军兵种报纸在头版头条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远海飞行不缺油了———中国海军战略作战飞机已具备远海作战能力!文章披露说,9月10日上午,南海某海域,由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两架空中加油机,对4架某新型歼击机实施远海空中加油成功,至此,中国海军航空兵已基本具备了战略作战飞机远海作战本领。 <br/><br/>  但很少有人知道,担负这一历史使命的,就是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某轰炸机团。而事实上,南海舰队航空兵某轰炸机团实现展翅远海的梦想,远比这家报纸披露的时间要早得多。 <br/><br/>  远海空中作战能力弱、有效防空距离近等问题,一直是海军航空兵部队实施远海防御作战的“瓶颈”,发展空中加油技术,增加作战飞机的远程打击能力成为世纪之初海军航空兵的新课题。但南海舰队航空兵某轰炸机团官兵做梦也没想到,实现这一梦想的机遇,历史性地落到他们的肩上:上世纪末,按照海军部队的装备部署,空中加油机装备到了南海舰队某轰炸机团。2000年3月,该团正式受领空中加受油任务。时任副团长、现任团长吴中秋担任空中加受油训练课目指挥员。 <br/><br/>  团长吴中秋带领相关机组人员置生死于度外,一次次飞在蓝天碧海之间。短短的几个月,先后攻克了加油机空中密集编队、对接过程中的心理和技术间断、加受油过程中不同条件下的回合方法以及阻力伞卡滞、发动机喘振等40多个技术性难题。 <br/><br/>  2000年4月26日,对于人民海军航空兵来说,是个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日子。在无数双眼睛的关注和期待中,胡庆光机组的加油机升空了。吴中秋指挥员把多少人的希冀化在顷刻之间。受油机的控速管与加油机的吊舱“亲密接触”的瞬间,所有参加这项任务的人都意识到,他们成功了!胡庆光机组在空中一个漂亮的回转,书写着轰炸机团冲天的豪气:从加油机伸出的仅仅几米长的输油管与歼击机的历史性对接,标志着我海军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br/><br/>  然而,轰炸机团并没有停下继续征战的脚步。短短几年,该团已基本具备远海空中加受油、夜间空中加受油、双机同步加受油等多项空中加油水平,80%的飞行员达到了连续作战、多次出动的能力。 <br/><br/>  3年前的冬日,东南沿海某地上空,8架新型轰炸机在“敌”方严密监视、电子干扰的情况下,突破空中阻击成功。轰炸机团由此拉开了远程空袭战术的序幕。 <br/><br/>  2004年3月,接力棒传到轰炸机团新一届党委班子的手里。新任团长吴中秋这样向他的伙伴们陈述:作为海军重型轰炸机团,展翅远海是我们这代飞行员的价值所在。 <br/><br/>  2005年3月,先后飞过5种机型、有“南海第一领航员”之称的海军特级飞行员、副团长范利民带领于志利、胡树清等多个机组,飞越广西十万大山,飞越山东半岛,之后转战南海,连续飞行8个多小时。大洋上空,数枚水雷从弹舱倾泻而出…… <br/><br/>  几代人的心血,轰炸机团展翅远海的梦想终成现实。</font></span></p><p><span class="large"></span>&nbsp;</p><p><span class="large">  <br/>  大机群突破云天 <br/><br/>  相对于其他战斗飞机,重型轰炸机无疑是作战飞机中的“庞然大物”。飞行靠天气“吃饭”,如何让这些“庞然大物”在任何气象条件下都能“行走自如”,被轰炸机的驾驭者们上升到“战略”位置。 <br/><br/>  他们给这一任务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走得动”。走不动,一切都无从谈起。 <br/><br/>  在复杂低气象飞行中,雨天着陆最让人揪心:重达数十吨的轰炸机,在跑道积水情况下降落就像“溜冰”,一旦时速大于185公里这个“临界点”,飞机接地后很难刹住车;而重型轰炸机正常着落时速为250公里,速度再小就容易失速坠毁。发生在10年前的事故,至今仍让人触目惊心:飞机在雨中着陆,冲出跑道,折腾后摔成数截。 <br/><br/>  面对风险,首先考验着团党委的胆识。团政委罗敏青在党委会上直陈: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风险。 <br/><br/>  特级飞行员、副团长赵勋率领由4架轰炸机组成的机群,在能见度不足1公里超低气象条件下,带头在雨中起飞。前方,整个航路都在下雨。积雨云“拦路”。 <br/><br/>  积雨云,又是积雨云!浩淼苍穹顷刻被压缩成一个仿佛用手都可以触摸到的空间。长机看不到僚机,僚机看不到长机。飞机在雨中穿行一个多小时,飞机原定到达预定空域后在4500米高度会合,可高度从7000多米降到3000米,还是没能冲出厚厚的云层。“再降!”赵勋果断命令。当他们在云底只有200米高度重新会合时,所有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br/><br/>  在战友们的惊叹声中,赵勋带着他的突击机群胜利返航。但老天并没有放弃对这些海天骄子的继续考验:沿线机场直至本场阴云密布大雨瓢泼。指挥员果断决定,“到本场降落”! <br/><br/>  本场,大雨倾盆,云底高100米,能见度500米。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地面接机领导和机务人员的心全提到了嗓子眼儿。“对正跑道,降落!”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突击机群在积水30多公分的跑道上,依次劈开一道道长长的水幕,溅起的水柱如绚丽的礼花。在地面等候多时的官兵一片欢呼。 <br/><br/>  指挥员的决心是靠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实力来说话的。 <br/><br/>  深秋,轰炸机团组织改装训练的新飞行员低气象训练考核。风雨中,16名新飞行员沉着冷静,一路穿云破雾,凯歌高奏。考核组给上级的“战报”说:这个团的新老飞行员已全部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 <br/></span></p><p><span class="large">  <br/> 铸铁拳海空称雄 <br/><br/>  作为重型轰炸机团,“突击”是其威力所在,练就“突击”绝技也就成为该团官兵的毕生追求。 <br/><br/>  他们先从夜航下手,率先在海军航空兵部队组织下半夜训练。 <br/><br/>  早春,南海某海域,海面一片漆黑。副团长胡树清带领10架轰炸机组成的强大机群,与多艘舰艇在夜色中展开突防作战。事先互不通报具体方位,全凭双方斗智斗勇。雷达仔细搜索目标,飞机从多个方向进入,快速接敌,快速突击,快速脱离,夜间技术和战术得到全面检验。 <br/><br/>  更艰难的课目在等待着轰炸机团的官兵。 <br/><br/>  “超低空”训练被飞行员们形象地称为“隐身术”,低空突防一直是世界各国航空兵特别关注的一种战术。轰炸机团官兵着眼未来战场创新海空突击样式,积极应对信息战要求,苦练“隐身术”。 <br/><center>&nbsp;</center><p></p><p><br/>  2005年5月,轰炸机团多个机组参加上级组织的超低空集训。谢军、张国忠等多个机组组成超低空突击群。100米、90米、70米、50米,庞大的轰炸机掠海飞行,转弯时巨大的机翼眼看就要划破波浪,但参训飞机无不以惊险的高难动作在低空躲过“敌方”雷达搜捕,把超低空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br/><br/>  目前,全团作战编组均达到昼夜间在100米、50米超低空状态下持续稳定飞行数百公里的海上长距离飞行的能力;编队间隔、距离均达到大纲规定的最小间隔、距离30米的要求。 <br/><br/>  回首射雕处,千里暮云平。2005年9月,一场看不见的激烈对抗正在南海深处展开。这是一次以信息协同唱主角的对敌舰船编队联合突击。由团长吴中秋率领的轰炸机群,与我方巡逻警戒机、水面舰艇编队协同作战。数百公里外,前出警戒的巡逻机仔细搜索,不断向我编队和机群实时传输着敌目标区态势。轰炸机群下降到海面仅数十米超低空,紧贴海面,飞行员们屏声静气,盯着仪表,紧张判断着敌方目标位置、性质、数量、大小、航向、航速。抵近目标,轰炸机群相继跃升到发射高度,轻点按纽,呼啸的导弹直向海天远处的目标扑去,数分钟后,数据传回:敌目标被我强大的海空突击力量全部摧毁!突破云天的重型轰炸机团已成为中国海空突击的一柄利剑。</p></span></p><center>&nbsp;</center><p></p><p><br/>  2005年5月,轰炸机团多个机组参加上级组织的超低空集训。谢军、张国忠等多个机组组成超低空突击群。100米、90米、70米、50米,庞大的轰炸机掠海飞行,转弯时巨大的机翼眼看就要划破波浪,但参训飞机无不以惊险的高难动作在低空躲过“敌方”雷达搜捕,把超低空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br/><br/>  目前,全团作战编组均达到昼夜间在100米、50米超低空状态下持续稳定飞行数百公里的海上长距离飞行的能力;编队间隔、距离均达到大纲规定的最小间隔、距离30米的要求。 <br/><br/>  回首射雕处,千里暮云平。2005年9月,一场看不见的激烈对抗正在南海深处展开。这是一次以信息协同唱主角的对敌舰船编队联合突击。由团长吴中秋率领的轰炸机群,与我方巡逻警戒机、水面舰艇编队协同作战。数百公里外,前出警戒的巡逻机仔细搜索,不断向我编队和机群实时传输着敌目标区态势。轰炸机群下降到海面仅数十米超低空,紧贴海面,飞行员们屏声静气,盯着仪表,紧张判断着敌方目标位置、性质、数量、大小、航向、航速。抵近目标,轰炸机群相继跃升到发射高度,轻点按纽,呼啸的导弹直向海天远处的目标扑去,数分钟后,数据传回:敌目标被我强大的海空突击力量全部摧毁!突破云天的重型轰炸机团已成为中国海空突击的一柄利剑。</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7 13:07:15编辑过]
<div style="FLOAT: right;"><font size="2"></font></div><p><span class="large"><font id="zoom" color="#000000">  挟万钧雷霆,啸万里海空。人民海军第一支远海飞行作战部队———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重型轰炸机团,驰骋蓝天碧海50余年,历史上曾7次填补海军航空兵史上的空白,圆满完成了南沙巡逻、远航太平洋、国庆50周年阅兵、空中加受油、海空演习等数十项重大军事任务,先后4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和接见。今天,这支英雄的空中团队,面临汹涌澎湃的新军事变革大潮,不断更新作战训练观念,迅速掌握新改装后的新机型,实现了海空作战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br/><br/>  酬壮志展翅远海 <br/><br/>  作为我海军重型作战飞机,展翅远海是中国海军轰炸机团官兵心中久远的梦。 <br/><br/>  2002年9月,一份军兵种报纸在头版头条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远海飞行不缺油了———中国海军战略作战飞机已具备远海作战能力!文章披露说,9月10日上午,南海某海域,由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两架空中加油机,对4架某新型歼击机实施远海空中加油成功,至此,中国海军航空兵已基本具备了战略作战飞机远海作战本领。 <br/><br/>  但很少有人知道,担负这一历史使命的,就是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某轰炸机团。而事实上,南海舰队航空兵某轰炸机团实现展翅远海的梦想,远比这家报纸披露的时间要早得多。 <br/><br/>  远海空中作战能力弱、有效防空距离近等问题,一直是海军航空兵部队实施远海防御作战的“瓶颈”,发展空中加油技术,增加作战飞机的远程打击能力成为世纪之初海军航空兵的新课题。但南海舰队航空兵某轰炸机团官兵做梦也没想到,实现这一梦想的机遇,历史性地落到他们的肩上:上世纪末,按照海军部队的装备部署,空中加油机装备到了南海舰队某轰炸机团。2000年3月,该团正式受领空中加受油任务。时任副团长、现任团长吴中秋担任空中加受油训练课目指挥员。 <br/><br/>  团长吴中秋带领相关机组人员置生死于度外,一次次飞在蓝天碧海之间。短短的几个月,先后攻克了加油机空中密集编队、对接过程中的心理和技术间断、加受油过程中不同条件下的回合方法以及阻力伞卡滞、发动机喘振等40多个技术性难题。 <br/><br/>  2000年4月26日,对于人民海军航空兵来说,是个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日子。在无数双眼睛的关注和期待中,胡庆光机组的加油机升空了。吴中秋指挥员把多少人的希冀化在顷刻之间。受油机的控速管与加油机的吊舱“亲密接触”的瞬间,所有参加这项任务的人都意识到,他们成功了!胡庆光机组在空中一个漂亮的回转,书写着轰炸机团冲天的豪气:从加油机伸出的仅仅几米长的输油管与歼击机的历史性对接,标志着我海军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br/><br/>  然而,轰炸机团并没有停下继续征战的脚步。短短几年,该团已基本具备远海空中加受油、夜间空中加受油、双机同步加受油等多项空中加油水平,80%的飞行员达到了连续作战、多次出动的能力。 <br/><br/>  3年前的冬日,东南沿海某地上空,8架新型轰炸机在“敌”方严密监视、电子干扰的情况下,突破空中阻击成功。轰炸机团由此拉开了远程空袭战术的序幕。 <br/><br/>  2004年3月,接力棒传到轰炸机团新一届党委班子的手里。新任团长吴中秋这样向他的伙伴们陈述:作为海军重型轰炸机团,展翅远海是我们这代飞行员的价值所在。 <br/><br/>  2005年3月,先后飞过5种机型、有“南海第一领航员”之称的海军特级飞行员、副团长范利民带领于志利、胡树清等多个机组,飞越广西十万大山,飞越山东半岛,之后转战南海,连续飞行8个多小时。大洋上空,数枚水雷从弹舱倾泻而出…… <br/><br/>  几代人的心血,轰炸机团展翅远海的梦想终成现实。</font></span></p><p><span class="large"></span>&nbsp;</p><p><span class="large">  <br/>  大机群突破云天 <br/><br/>  相对于其他战斗飞机,重型轰炸机无疑是作战飞机中的“庞然大物”。飞行靠天气“吃饭”,如何让这些“庞然大物”在任何气象条件下都能“行走自如”,被轰炸机的驾驭者们上升到“战略”位置。 <br/><br/>  他们给这一任务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走得动”。走不动,一切都无从谈起。 <br/><br/>  在复杂低气象飞行中,雨天着陆最让人揪心:重达数十吨的轰炸机,在跑道积水情况下降落就像“溜冰”,一旦时速大于185公里这个“临界点”,飞机接地后很难刹住车;而重型轰炸机正常着落时速为250公里,速度再小就容易失速坠毁。发生在10年前的事故,至今仍让人触目惊心:飞机在雨中着陆,冲出跑道,折腾后摔成数截。 <br/><br/>  面对风险,首先考验着团党委的胆识。团政委罗敏青在党委会上直陈: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风险。 <br/><br/>  特级飞行员、副团长赵勋率领由4架轰炸机组成的机群,在能见度不足1公里超低气象条件下,带头在雨中起飞。前方,整个航路都在下雨。积雨云“拦路”。 <br/><br/>  积雨云,又是积雨云!浩淼苍穹顷刻被压缩成一个仿佛用手都可以触摸到的空间。长机看不到僚机,僚机看不到长机。飞机在雨中穿行一个多小时,飞机原定到达预定空域后在4500米高度会合,可高度从7000多米降到3000米,还是没能冲出厚厚的云层。“再降!”赵勋果断命令。当他们在云底只有200米高度重新会合时,所有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 <br/><br/>  在战友们的惊叹声中,赵勋带着他的突击机群胜利返航。但老天并没有放弃对这些海天骄子的继续考验:沿线机场直至本场阴云密布大雨瓢泼。指挥员果断决定,“到本场降落”! <br/><br/>  本场,大雨倾盆,云底高100米,能见度500米。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地面接机领导和机务人员的心全提到了嗓子眼儿。“对正跑道,降落!”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突击机群在积水30多公分的跑道上,依次劈开一道道长长的水幕,溅起的水柱如绚丽的礼花。在地面等候多时的官兵一片欢呼。 <br/><br/>  指挥员的决心是靠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和实力来说话的。 <br/><br/>  深秋,轰炸机团组织改装训练的新飞行员低气象训练考核。风雨中,16名新飞行员沉着冷静,一路穿云破雾,凯歌高奏。考核组给上级的“战报”说:这个团的新老飞行员已全部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 <br/></span></p><p><span class="large">  <br/> 铸铁拳海空称雄 <br/><br/>  作为重型轰炸机团,“突击”是其威力所在,练就“突击”绝技也就成为该团官兵的毕生追求。 <br/><br/>  他们先从夜航下手,率先在海军航空兵部队组织下半夜训练。 <br/><br/>  早春,南海某海域,海面一片漆黑。副团长胡树清带领10架轰炸机组成的强大机群,与多艘舰艇在夜色中展开突防作战。事先互不通报具体方位,全凭双方斗智斗勇。雷达仔细搜索目标,飞机从多个方向进入,快速接敌,快速突击,快速脱离,夜间技术和战术得到全面检验。 <br/><br/>  更艰难的课目在等待着轰炸机团的官兵。 <br/><br/>  “超低空”训练被飞行员们形象地称为“隐身术”,低空突防一直是世界各国航空兵特别关注的一种战术。轰炸机团官兵着眼未来战场创新海空突击样式,积极应对信息战要求,苦练“隐身术”。 <br/><center>&nbsp;</center><p></p><p><br/>  2005年5月,轰炸机团多个机组参加上级组织的超低空集训。谢军、张国忠等多个机组组成超低空突击群。100米、90米、70米、50米,庞大的轰炸机掠海飞行,转弯时巨大的机翼眼看就要划破波浪,但参训飞机无不以惊险的高难动作在低空躲过“敌方”雷达搜捕,把超低空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br/><br/>  目前,全团作战编组均达到昼夜间在100米、50米超低空状态下持续稳定飞行数百公里的海上长距离飞行的能力;编队间隔、距离均达到大纲规定的最小间隔、距离30米的要求。 <br/><br/>  回首射雕处,千里暮云平。2005年9月,一场看不见的激烈对抗正在南海深处展开。这是一次以信息协同唱主角的对敌舰船编队联合突击。由团长吴中秋率领的轰炸机群,与我方巡逻警戒机、水面舰艇编队协同作战。数百公里外,前出警戒的巡逻机仔细搜索,不断向我编队和机群实时传输着敌目标区态势。轰炸机群下降到海面仅数十米超低空,紧贴海面,飞行员们屏声静气,盯着仪表,紧张判断着敌方目标位置、性质、数量、大小、航向、航速。抵近目标,轰炸机群相继跃升到发射高度,轻点按纽,呼啸的导弹直向海天远处的目标扑去,数分钟后,数据传回:敌目标被我强大的海空突击力量全部摧毁!突破云天的重型轰炸机团已成为中国海空突击的一柄利剑。</p></span></p><center>&nbsp;</center><p></p><p><br/>  2005年5月,轰炸机团多个机组参加上级组织的超低空集训。谢军、张国忠等多个机组组成超低空突击群。100米、90米、70米、50米,庞大的轰炸机掠海飞行,转弯时巨大的机翼眼看就要划破波浪,但参训飞机无不以惊险的高难动作在低空躲过“敌方”雷达搜捕,把超低空技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br/><br/>  目前,全团作战编组均达到昼夜间在100米、50米超低空状态下持续稳定飞行数百公里的海上长距离飞行的能力;编队间隔、距离均达到大纲规定的最小间隔、距离30米的要求。 <br/><br/>  回首射雕处,千里暮云平。2005年9月,一场看不见的激烈对抗正在南海深处展开。这是一次以信息协同唱主角的对敌舰船编队联合突击。由团长吴中秋率领的轰炸机群,与我方巡逻警戒机、水面舰艇编队协同作战。数百公里外,前出警戒的巡逻机仔细搜索,不断向我编队和机群实时传输着敌目标区态势。轰炸机群下降到海面仅数十米超低空,紧贴海面,飞行员们屏声静气,盯着仪表,紧张判断着敌方目标位置、性质、数量、大小、航向、航速。抵近目标,轰炸机群相继跃升到发射高度,轻点按纽,呼啸的导弹直向海天远处的目标扑去,数分钟后,数据传回:敌目标被我强大的海空突击力量全部摧毁!突破云天的重型轰炸机团已成为中国海空突击的一柄利剑。</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7 13:07:15编辑过]
<p>H6?凑合用了。</p>
安慰下自己,美国不还在用B-52嘛~~~`[em01][em10][em10]
没有制空权,只有防区外攻击或者自杀式攻击了!
H6飞行高度50米!?我看是楼主游戏打多了!
国外先进作战飞机海上低空突防高度可以达到15米左右,轰-6丁达到50米并不稀奇。另外据说轰-6丁空中加油后的航程提高在40%左右。
大侠:H6真的有地形跟随功能?不是雷达高度表?陆上飞行也行?那个WP-8能够支持它一直保持50米高度飞行数百KM?
在怎么折腾还是H6,老掉牙的废机
有图最好啦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365赌王</i>在2006-1-27 17:02:00的发言:</b><br/>大侠:H6真的有地形跟随功能?不是雷达高度表?陆上飞行也行?那个WP-8能够支持它一直保持50米高度飞行数百KM?</div><p>拜托~~~! </p><p>&nbsp; </p><p>人家说是“陆上飞行”了??“地形跟踪能力”??</p>[em06][em0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30 1:47:04编辑过]
<p>这是解放军报的文章</p><p>原文介绍的就是这个轰六的团,应该是轰6 能飞50</p>
马夹再怎么新,也还是老六啊。
<p>莫吵,大过年的大伙要和谐。</p><p>50米这个数据肯定不是凭空而来,肯定是进行大量理论的计算和实际检验后定下来的,地形跟踪/回避这个功能在317雷达上应该就已经具备了,但估计轰-6的轰炸/领航雷达不会具备这个功能毕竟让这个东东去干这个实在勉强。另外在平坦的海面上低空突防比复杂的陆地要简单</p><p>不过80年代以来为提高俺国现役轰炸机的突防能力的确在低空性能做过努力如改进轰-5的自动驾驶仪,为轰-6配备第二代领航轰炸系统,各部队也进行这相应战法的研究。但根本出路仍旧在于为轰炸机提供防区外导弹攻击系统。</p>
蛮好蛮好.
八股文。
<p>  还是感谢小猪的解说。小猪技术高,论品好,值得我学习。</p><p>  祝小猪新年进步!</p>
委员新年好
50M飞数百公里,这话说的?????????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小飞猪</i>在2006-1-28 14:53:00的发言:</b><br/><p>莫吵,大过年的大伙要和谐。</p><p>50米这个数据肯定不是凭空而来,肯定是进行大量理论的计算和实际检验后定下来的,地形跟踪/回避这个功能在317雷达上应该就已经具备了,但估计轰-6的轰炸/领航雷达不会具备这个功能毕竟让这个东东去干这个实在勉强。另外在平坦的海面上低空突防比复杂的陆地要简单</p><p>不过80年代以来为提高俺国现役轰炸机的突防能力的确在低空性能做过努力如改进轰-5的自动驾驶仪,为轰-6配备第二代领航轰炸系统,各部队也进行这相应战法的研究。但根本出路仍旧在于为轰炸机提供防区外导弹攻击系统。</p></div><p>大侠说的应该木问题,偶愚钝,还有点不清楚,真心实意向大侠请教: </p><p>1.众所周知,H6的WP-8发动机是个油老虎,那么一般情况下,超低空飞行应该是更加耗油,好象大多数飞机都采用低--高--低的航程,那么文章以H6一直50米高度飞几百公里的话,其作战半径会非常地小。且在这种作战半径内使用SU-30MK2不更好? </p><p>2.从技战术方面说,H6作为远程空--舰导弹载机最合适,那么,在执行此任务时,采用高空投放才行吧?中途飞行过程是否非有必要一直50米高度飞? </p><p>偶是菜鸟,想再听大侠说明白点,谢谢啊,祝大侠狗年发大财!旺旺望!</p>
<p>1,低空飞大概多耗一倍的油,几百千米H6是没问题的.</p><p>2,做为目前的反舰/对地导弹载机,低空飞是必要的.</p><p>3,再飞高空,网友又要骂了,唉,你叫人家怎么做人呢?</p>
<p>赌王:<br/>  <br/>  ……目前,全团作战编组均达到昼夜间在100米、50米超低空状态下持续稳定飞行数百公里的海上长距离飞行的能力;……<br/>  也就是说,原文所谓的几百公里是一个模糊数字,100公里、200公里300公里、400公里、500公里都可能对不对?<br/>  如果是100公里,加上八股文这么妙笔生花,说它几百公里有何妨?<br/>  <br/>凉粉头子:<br/>  <br/>  八股文也就是这一回事儿。我说你们海龟在外面久了,脑袋就坏掉了,也读不懂国内这些八股了。你要是敢反驳100公里在逻辑上不是几百公里,人家推说保密需要,你也只能够干瞪眼,对不?</p><p></p>
委员你没看懂我说的呢,H6的航程就是飞1千千米的超低空也是没问题的.八股文俺也曾是个中高手呢...
<p>凉粉头子:</p><p>  既然你也写过八股文,就知道凡是八股里面模糊的数据,都是缺点,对不对?优点重点宣扬,缺点一笔带过,对不对?关键缺点模糊处理,对不对?如果能够500公里50米低空飞行,这是相当强悍的作战能力,应该大篇幅渲染一番,对不对?</p>
  大家可能不如委员一般无耻,写过这些八股文。委员写八股文时候,也可以做到腐朽中透出神奇,牛粪堆上种鲜花呢。<br/>  看八股文,有讲究。写八股文的人看八股文。那是在行。<br/>  文章大力夸奖我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重型轰炸机团,赞誉之词满篇。细细读过,就不难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br/>  <br/>  ……驰骋蓝天碧海50余年,历史上曾7次填补海军航空兵史上的空白,……<br/>    也就是说,50年填补7次空白,这创新次数不免少了一些。这7次,是哪7次?组建之初,填补空白的机会多一些;换装之初,填补空白的机会大些。那么,中间这段时间,基本上是没有突破了。部队建设,还应该更大胆一些,对不?
  ……2002年9月,一份军兵种报纸在头版头条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远海飞行不缺油了———中国海军战略作战飞机已具备远海作战能力!文章披露说,9月10日上午,南海某海域,由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两架空中加油机,对4架某新型歼击机实施远海空中加油成功,至此,中国海军航空兵已基本具备了战略作战飞机远海作战本领。……<br/>    文章说得很明白2002年9月,我们的海军航空兵第一次形成空中加油能力,初步具备远还作战本领。2002年9月10日加油成功,到2006年1月30日只有短短三年多,期间,还没有看到其他海军航空兵部队说全面形成远海作战能力,估计还有些歼8-2部队还没有改装和形成战斗力。我海军建设,速度还要加快。期待着我海航全面形成远海战斗力的报导!<br/>
  ……短短几年,该团已基本具备远海空中加受油、夜间空中加受油、双机同步加受油等多项空中加油水平,80%的飞行员达到了连续作战、多次出动的能力。……<br/>    对于该团来说,夜间空中加油和双机同步加受油是分开阐述的,是否形成了“夜间双机同步加受油”能力?可能还没有。我们夜战能力就还需要加强。还有,该团最多一次给多少架次飞机加油呢?远海作战,一次需要给多架次加油,才能够形成强大战斗力。80%的飞行员达到了多次出动能力,也就是两次以上就是多次了。有没有培养出能够连续出动三次的飞行员?<br/>  <br/>  ……深秋,轰炸机团组织改装训练的新飞行员低气象训练考核。风雨中,16名新飞行员沉着冷静,一路穿云破雾,凯歌高奏。考核组给上级的“战报”说:这个团的新老飞行员已全部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br/>    我们应该祝贺该团所有新老飞行员能够在雨天起降。毕竟美军日军台军不会在雨天停战。那其他团呢?是否能够达到雨天全团起降?一般说来,我们大力报导表扬的都是先进,如果司空见惯的寻常事,何需上报?其他团,还望尽快追上先进水平。<br/>
  ……早春,南海某海域,海面一片漆黑。副团长胡树清带领10架轰炸机组成的强大机群,与多艘舰艇在夜色中展开突防作战。事先互不通报具体方位,全凭双方斗智斗勇。雷达仔细搜索目标,飞机从多个方向进入,快速接敌,快速突击,快速脱离,夜间技术和战术得到全面检验。……<br/>    一次10架对海突防,如果每架携弹2枚,对日本海自都是极其残酷的威胁。训练中看不到预警、掩护编队,这样的突击,确实有点冒险。<br/>  <br/>  ……2005年9月,一场看不见的激烈对抗正在南海深处展开。这是一次以信息协同唱主角的对敌舰船编队联合突击。由团长吴中秋率领的轰炸机群,与我方巡逻警戒机、水面舰艇编队协同作战。数百公里外,前出警戒的巡逻机仔细搜索,不断向我编队和机群实时传输着敌目标区态势。轰炸机群下降到海面仅数十米超低空,紧贴海面,飞行员们屏声静气,盯着仪表,紧张判断着敌方目标位置、性质、数量、大小、航向、航速。抵近目标,轰炸机群相继跃升到发射高度,轻点按纽,呼啸的导弹直向海天远处的目标扑去,数分钟后,数据传回:敌目标被我强大的海空突击力量全部摧毁!……<br/>    这次看到了巡逻警戒机、水面舰艇编队的掩护支援行动。看到了信息化作战。但是在这样一个尖子团的报导中,我还看不见海军的su30配合,看不到空军su27支援。什么时候我们的海空军才能够形成真正的复杂协同能力呢?我们的对手是美军,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能力。既是对手是越南弱旅,我们更加强悍的战斗力,也更能在心理上压垮它。毕竟越南还侵占我南沙领土,我们不能够放松对越南的军事压力。<br/>
<p>看看,逼一逼,委员就发力了,继续啊.</p><p>长程超低空要靠雷达和自动驾驶仪,人手干不了.</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逍遥游侠</i>在2006-1-27 17:09:00的发言:</b><br/>在怎么折腾还是H6,老掉牙的废机</div><p>  如果老掉牙的废机也形成对日本海自的强大突击能力,我们的su30和飞豹就减轻了任务压力,放手对付其他目标。和平时期,军事威慑就是对日美强大的战斗力。既然全面大换装不可能,也就只有能改则改,硬把驴子当马用。就是美军,也一样鞭打快牛,毫无机道逼迫B52继续服役呢。</p>
<p>黑社会的:</p><p>  丫的你就不肯写长篇!打倒!空军你熟悉啊。委员连轰六挂什么弹弹都不知道呢。</p><p>  楼下的小弟跟着委员起哄:打倒凉学霸!</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小飞猪</i>在2006-1-27 16:43:00的发言:</b><br/>国外先进作战飞机海上低空突防高度可以达到15米左右,轰-6丁达到50米并不稀奇。另外据说轰-6丁空中加油后的航程提高在40%左右。</div><p>  小猪……你说的是轰-6丁自己也能够在空中被加油?</p>
俺不是学霸,最多一学究...
打倒凉学霸!打倒凉学霸!打倒凉学霸!
还是轰六最新型号嘛
<p>看袭击普罗耶什蒂的记录片,那些B24也是擦着地皮扑过去的,还有突遭重击,左侧翼根断裂起火,整机失控翻滚撞地的,高度都是足够的低啊。海上50米平飞对自动驾驶仪也不见得是什么大难题。</p><p>H6的作战半径超过2000千米,低飞几百千米油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果能把YJ83的射程提高到“舰毁”的水准,谁愿意没事干了享受低空气流按摩和倒飞错觉的折磨。</p>
<p>e-3/b707这样的大家伙都能空中加油,轰-6当然没什么技术问题。</p><p>&nbsp;</p>
&nbsp;&nbsp; 轰-6这个飞行剖面应该是高-低-高,先以高空经济巡航,到达战区对方雷达探测范围低空飞行,接近目标后爬升攻击然后上升加速脱离。所以并不是全程都低空飞行。
<p>前苏联TU-16的空中加油方式是非常特别的,是翼对翼。</p><p></p>
<p>估计俺们的轰-6加油方式感觉还是传统样式。</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