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从北剧场的垮掉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46:07
从北剧场的垮掉说起
郭娟/文   2005-12-12 14:12:13  
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北京不能算是一个没有剧场生活的地方,各大院团,知名导演,尚未出头的民间剧人,话剧“票友”,文艺青年……都驻扎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再加上大大小小百余家剧场,北京理应成为戏剧市场繁荣的一个典范,可是对于很多北京人来说,去剧场仍然是件太过风雅的事情,老百姓的夜生活锁定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还有一部分有钱有闲有精力的则转战酒吧、KTV包房或者各种跳舞场子。能够保证场场爆满的话剧不过是有数的几个经典剧目——像《茶馆》,像《雷雨》,好本子、好导演、好演员,观众对剧情了然于胸还是热情不减。
    虽然人艺把老剧目翻来覆去地演已经让很多人看不过眼,但是这几出戏的确为首都剧场稳住了人气——去首都剧场看戏时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风度很好的老先生、沉默的中年知识分子、吵吵嚷嚷进剧场的一家三口、青年学生、白领……各得其所。有戏上演的日子,一到晚上七点多,剧场门口一片灯火通明,车来人往,票贩子出没。除了经典剧目,撑着人艺票房的还有《万家灯火》、《北街南院》这样的主旋律话剧,虽然导演林兆华自己都说,《万家灯火》这样的东西是留不住的,如果我们引导观众去喜欢这样的戏剧,中国的戏剧将一片苍白。
    无论如何,北京人的眼界是越来越宽了,国外剧团大举进京,从音乐剧《猫》、《巴黎圣母院》到话剧《等待戈多》、《樱桃园》,北京人开始有机会像纽约或者伦敦的居民一样体会“剧院风情”。当然也有人对大排场无甚兴趣,再小众口味一点的小剧场,国内的导演排不出让人满意的戏来,就只好憋着劲儿等每年国外来演出的几个剧团带来的惊喜,2002年英国“O剧团”来演《三个黑故事》时老早票就卖空了;2004年的《天花与热狗》又让中国人见识了人家是怎么用多媒体来构筑戏剧空间的——国外剧团的各种奇思妙想和表达手段每每引得很多圈内圈外的人感慨,“原来话剧还可以这么演”。
    北京的小剧场也曾经繁荣和风光过——林兆华1982年在人艺小剧场导的《绝对信号》被视作中国小剧场的开山之作,再往后年轻一辈的孟京辉、田沁鑫等也都在小剧场起家,孟的《思凡》、《盗版浮士德》和田的《生死场》都是在小剧场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焦点和中国实验话剧的经典之作,还有张广天导《切·格瓦拉》、牟森导《大神布朗》,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北京的小剧场为话剧培养出一拨拔尖的导演,也带出来一批观众。那是戏剧创作者和热爱者们精力旺盛、热血澎湃的一段日子。
    时过境迁,当年战斗在小剧场的导演都在渐渐远离而转向更大的舞台;而新的创作者还没有给出可圈可点的作品。少了一呼百应的人物,小剧场青黄不接。当年看戏的人群慢慢流失,一些人已经不再走进剧场;而新的“铁托”尚不知何处。
    北兵马司剧场作为中国实验话剧的一个重要阵地,亲眼见证了小剧场话剧如何从兴盛走向低潮。就在几个月前,袁鸿苦苦支撑了几年的北剧场垮了,北京惟一一家民营的剧场就此从北京剧场地图上消失,原来那块醒目的黑红白三色标志被“中央戏剧学院北剧场”的牌子取代。这消息让很多人伤感,那些站在剧场外等着看演出的日子,面生的面熟的脸孔,好看的姑娘,扎堆儿的闲聊,散场后蔓延半天的提问和讨论……袁鸿时代的北剧场是令人怀念的:2000年到2005年,《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甘肃皮影戏、《天上人间》、英国戏剧舞蹈周、《斯特林堡的独白》,还有办了五届的大学生戏剧节,都让人拍手叫好,只是叫好不叫座,北剧场的生意一直持续疲惫地向前挣扎。有人把袁鸿的破产形容成“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非意外死亡”,还有人评价他挑戏挑垮了北剧场。不过也是借着袁鸿的“挑”,北剧场留下了很多可供回忆参考的精彩。林兆华说,真正先锋的小剧场戏剧永远是个为未来戏剧开拓新天地的牺牲品,虽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却是新戏剧诞生的萌芽。
    但近两年让小剧场的筋骨又活络起来的却是一些比较“俗”的剧,先是有明星加盟的“搞笑剧”,像《翠花上酸菜》、《想吃麻花现给你拧》的“花”系列,新近又出现了“都市爱情剧”等名头,成本不高,演员阵容也称不上强大,不过票房好得惊人。石康小说改的《门背后》,戏逍堂的《到现在还没想好》,不是连演二十几场就是一排再排。导演盯准了都市白领的市场,轻松、活泼、段子连篇,吸引了不少人来看。小剧场最早是那些离经叛道的剧人们大搞实验话剧的地方,小众文化,非主流,决定了小剧场和“先锋”、“颠覆”等词扯不清的关系。于是就有了意见相左的两派人吵架——这些东西究竟是不是艺术?对小剧场来说是壮大还是伤害?帮着戏逍堂的新戏《自我感觉良好》做策划的老象说他个人可能不一定喜欢这样的戏,但是有人爱看,就有它存在的意义。
    说到话剧市场繁荣,北京二十几个小剧场,能让人数得上名字来的除了人艺小剧场和北兵马司,就是国家话剧院新近的地盘:东方先锋小剧场以及同朝阳区文化馆合办的“九个”剧场,但利用率都远不尽如人意。看网上有人十分乐观地说“九个”剧场的出现“打响了戏剧东移的第一炮”,怕是还欠点火候。
    再有一个看戏的地儿不能不提。798的南门空间也演话剧,大山子艺术节的时候演过《棉被的故事》,前不久多国部队的民间剧社“三枝橘”刚刚上演过《下雨》,都是那种多少有点实验调调的剧。不过南门又不一样,灰野敬二在这儿摆摊儿卖过CD,古巴的鼓手带着众人在院子里热热闹闹地跳过舞,电子乐、民间舞蹈……这跟传统的正襟危坐的剧场已经不是同路。南门的外国人多,熟客多,开演前、中场休息,不时有拿着瓶啤酒或者夹着烟卷的人互相招呼,口音博杂——这儿更像是小圈子的文艺沙龙,一些人不定期地聚在一起享受精神生活,欣赏和谈论艺术。在南门看话剧,又是一番体验。
    一个大惊小怪的美国人在文章里无比羡慕地说,在伦敦不管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都能放心大胆地走到西区任何一家剧院看到最有名的女演员优雅地在舞台上念台词——当然没准儿得坐在边边角角的位子上,不过那又怎么样?激动得让人两腿发麻的名角儿可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手下干活;排长队等着买票、开场前大批人等着退票是再正常不过的伦敦文化生活一景,实在不行还有不用花钱的街头剧看。北京当然还没有这样的剧场生活,我们甚至连美国人那份羡慕劲儿都没有,对于普通的北京人来说,更现实的可能就是,先进剧场瞧瞧。从北剧场的垮掉说起
郭娟/文   2005-12-12 14:12:13  
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北京不能算是一个没有剧场生活的地方,各大院团,知名导演,尚未出头的民间剧人,话剧“票友”,文艺青年……都驻扎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再加上大大小小百余家剧场,北京理应成为戏剧市场繁荣的一个典范,可是对于很多北京人来说,去剧场仍然是件太过风雅的事情,老百姓的夜生活锁定了电视台的“黄金时段”,还有一部分有钱有闲有精力的则转战酒吧、KTV包房或者各种跳舞场子。能够保证场场爆满的话剧不过是有数的几个经典剧目——像《茶馆》,像《雷雨》,好本子、好导演、好演员,观众对剧情了然于胸还是热情不减。
    虽然人艺把老剧目翻来覆去地演已经让很多人看不过眼,但是这几出戏的确为首都剧场稳住了人气——去首都剧场看戏时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风度很好的老先生、沉默的中年知识分子、吵吵嚷嚷进剧场的一家三口、青年学生、白领……各得其所。有戏上演的日子,一到晚上七点多,剧场门口一片灯火通明,车来人往,票贩子出没。除了经典剧目,撑着人艺票房的还有《万家灯火》、《北街南院》这样的主旋律话剧,虽然导演林兆华自己都说,《万家灯火》这样的东西是留不住的,如果我们引导观众去喜欢这样的戏剧,中国的戏剧将一片苍白。
    无论如何,北京人的眼界是越来越宽了,国外剧团大举进京,从音乐剧《猫》、《巴黎圣母院》到话剧《等待戈多》、《樱桃园》,北京人开始有机会像纽约或者伦敦的居民一样体会“剧院风情”。当然也有人对大排场无甚兴趣,再小众口味一点的小剧场,国内的导演排不出让人满意的戏来,就只好憋着劲儿等每年国外来演出的几个剧团带来的惊喜,2002年英国“O剧团”来演《三个黑故事》时老早票就卖空了;2004年的《天花与热狗》又让中国人见识了人家是怎么用多媒体来构筑戏剧空间的——国外剧团的各种奇思妙想和表达手段每每引得很多圈内圈外的人感慨,“原来话剧还可以这么演”。
    北京的小剧场也曾经繁荣和风光过——林兆华1982年在人艺小剧场导的《绝对信号》被视作中国小剧场的开山之作,再往后年轻一辈的孟京辉、田沁鑫等也都在小剧场起家,孟的《思凡》、《盗版浮士德》和田的《生死场》都是在小剧场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焦点和中国实验话剧的经典之作,还有张广天导《切·格瓦拉》、牟森导《大神布朗》,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北京的小剧场为话剧培养出一拨拔尖的导演,也带出来一批观众。那是戏剧创作者和热爱者们精力旺盛、热血澎湃的一段日子。
    时过境迁,当年战斗在小剧场的导演都在渐渐远离而转向更大的舞台;而新的创作者还没有给出可圈可点的作品。少了一呼百应的人物,小剧场青黄不接。当年看戏的人群慢慢流失,一些人已经不再走进剧场;而新的“铁托”尚不知何处。
    北兵马司剧场作为中国实验话剧的一个重要阵地,亲眼见证了小剧场话剧如何从兴盛走向低潮。就在几个月前,袁鸿苦苦支撑了几年的北剧场垮了,北京惟一一家民营的剧场就此从北京剧场地图上消失,原来那块醒目的黑红白三色标志被“中央戏剧学院北剧场”的牌子取代。这消息让很多人伤感,那些站在剧场外等着看演出的日子,面生的面熟的脸孔,好看的姑娘,扎堆儿的闲聊,散场后蔓延半天的提问和讨论……袁鸿时代的北剧场是令人怀念的:2000年到2005年,《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甘肃皮影戏、《天上人间》、英国戏剧舞蹈周、《斯特林堡的独白》,还有办了五届的大学生戏剧节,都让人拍手叫好,只是叫好不叫座,北剧场的生意一直持续疲惫地向前挣扎。有人把袁鸿的破产形容成“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非意外死亡”,还有人评价他挑戏挑垮了北剧场。不过也是借着袁鸿的“挑”,北剧场留下了很多可供回忆参考的精彩。林兆华说,真正先锋的小剧场戏剧永远是个为未来戏剧开拓新天地的牺牲品,虽然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却是新戏剧诞生的萌芽。
    但近两年让小剧场的筋骨又活络起来的却是一些比较“俗”的剧,先是有明星加盟的“搞笑剧”,像《翠花上酸菜》、《想吃麻花现给你拧》的“花”系列,新近又出现了“都市爱情剧”等名头,成本不高,演员阵容也称不上强大,不过票房好得惊人。石康小说改的《门背后》,戏逍堂的《到现在还没想好》,不是连演二十几场就是一排再排。导演盯准了都市白领的市场,轻松、活泼、段子连篇,吸引了不少人来看。小剧场最早是那些离经叛道的剧人们大搞实验话剧的地方,小众文化,非主流,决定了小剧场和“先锋”、“颠覆”等词扯不清的关系。于是就有了意见相左的两派人吵架——这些东西究竟是不是艺术?对小剧场来说是壮大还是伤害?帮着戏逍堂的新戏《自我感觉良好》做策划的老象说他个人可能不一定喜欢这样的戏,但是有人爱看,就有它存在的意义。
    说到话剧市场繁荣,北京二十几个小剧场,能让人数得上名字来的除了人艺小剧场和北兵马司,就是国家话剧院新近的地盘:东方先锋小剧场以及同朝阳区文化馆合办的“九个”剧场,但利用率都远不尽如人意。看网上有人十分乐观地说“九个”剧场的出现“打响了戏剧东移的第一炮”,怕是还欠点火候。
    再有一个看戏的地儿不能不提。798的南门空间也演话剧,大山子艺术节的时候演过《棉被的故事》,前不久多国部队的民间剧社“三枝橘”刚刚上演过《下雨》,都是那种多少有点实验调调的剧。不过南门又不一样,灰野敬二在这儿摆摊儿卖过CD,古巴的鼓手带着众人在院子里热热闹闹地跳过舞,电子乐、民间舞蹈……这跟传统的正襟危坐的剧场已经不是同路。南门的外国人多,熟客多,开演前、中场休息,不时有拿着瓶啤酒或者夹着烟卷的人互相招呼,口音博杂——这儿更像是小圈子的文艺沙龙,一些人不定期地聚在一起享受精神生活,欣赏和谈论艺术。在南门看话剧,又是一番体验。
    一个大惊小怪的美国人在文章里无比羡慕地说,在伦敦不管你一个月能挣多少钱都能放心大胆地走到西区任何一家剧院看到最有名的女演员优雅地在舞台上念台词——当然没准儿得坐在边边角角的位子上,不过那又怎么样?激动得让人两腿发麻的名角儿可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手下干活;排长队等着买票、开场前大批人等着退票是再正常不过的伦敦文化生活一景,实在不行还有不用花钱的街头剧看。北京当然还没有这样的剧场生活,我们甚至连美国人那份羡慕劲儿都没有,对于普通的北京人来说,更现实的可能就是,先进剧场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