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激光时代---战列舰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5:10:34
激光时代---战列舰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
      众所周知,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海战,美日两国航母的大量的运用,最终导致战列舰从原来的海战主力舰逐渐成为辅助舰种而存在,最终被历史所抛弃,大炮巨舰成为人们心中一个曾经的辉煌。。。那么航母究竟凭借什么淘汰的战列舰呢。。。我们知道航母与其它舰种不同,他的的主要战斗力不是体现在航母舰体本身,而是通过航母搭载的舰载机而实现的。。。
     个人认为航母之所以能够淘汰战列舰成为海上作战的主力舰种主要是由如下四点内容决定的:
一,舰载机具有突破战列舰防空体系的能力或者具有在水面舰艇火力防御范围之外进行攻击的能力,而且舰载机所搭载的各种导弹,航弹和鱼雷等诸多武器具有摧毁战列舰的能力,这一点在1921年7月21日,美国空军准将威廉-米切尔和他的飞行伙伴们,所进行的的军事试验中就已经得到了证明,在实验中米切尔和他的飞行伙伴们作了一次令人信服的飞机摧毁力的表演。他们以6枚2000磅的炸弹、只用25分钟便击沉了前德国战舰“奥斯特弗雷斯兰号”。。。
二,舰载机的航程的远比战列舰的火炮射程大得多。。。
三,航母具有与战列舰相同甚至更高的机动性。。。第二点和第三点保证了航母可以在战列舰射程之外进行安全的攻击。。。而战列舰只能被动的挨打。。。
四,航母比战列舰具有更大的侦查搜索范围。。。
     上面这几点决定了航母可以更早的发现战列舰,而航母本身可在安全的海域释放舰载机攻击战列舰,而舰载机也具有摧毁战列舰的能力,而今天导弹的大量应用仿佛也加强了空中优势。。。也就是说航母与战列舰的诀窍在于---保持距离。。。保持一个能够打击敌人而不会受到敌人反击的距离。。。比如许多战史专家不理解为什么中途岛海战中,在美国舰队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先遣队之后,斯普鲁恩斯反倒命令航母编队进行后撤,而不是乘胜追击。。。那就是因为在当时舰载机并不具有夜间攻击能力,如果盲目追击的话,如果双方舰队相向航行时,很有可能撞入山本的以战列舰为主的本阵中。。。因为美国人掌握了情报优势,知道在航母先遣队之后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战列舰舰群,所以后撤。。。而山本也了解这一点,于是乎,先是借着夜暗前进,希望凭借大炮巨舰在夜战中翻盘。。。而在企图没有得逞,只好在天亮之前有灰溜溜的撤退了。。。而反面的例子就是在美军进行菲律宾登陆时,栗田舰队趁着哈尔希舰队被缺少舰载机的航母舰队吸引走之时偷入莱特湾,追得美国航母狼狈奔逃。。。
      这下我们知道了航母之所以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决战的主力舰种是因为舰载机的空中优势。。。但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技术的发展抵消了空中优势。。。那么航母对战列舰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战列舰就有复出的可能性。。。那么这个技术是什么呢???那就是激光武器。。。激光武器是一种新型武器,它的破坏机理同炸弹、炮弹和导弹的破坏机理完全不同。激光武器靠照射在目标上的很高的能量(或功率)密度来破坏目标,属于定向能武器,拥有速度快、杀伤力强、命中率高等优点。。。如果激光武器大量应用于防空,将大大限制空中力量的发挥,空中进攻与对空防御这一对矛盾,由于激光武器的出现,优势将向着对空防御转化。。。
      有人说,激光武器应用于实战恐怕还很遥远,这洋的说法现在看来已经不合实务。。。现在,美、俄、英、德、法、以色列等许多西方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强激光武器。美国人的激光武器的发展也已经接近于实战。。。1997年10月,美国以中红外线化学激光炮(所谓红外线激光炮是指激光所处的波长处于红外线范围内,因为特定的几个波长的范围内的红外线大气衰减比较小)两次击中在轨道上运行的废弃卫星,宣告秘密试验战略激光武器完满成功。美国空军也正加紧准备机载激光武器(ABL),ABL的目标是研制装在经过改造的波音747飞机上安装激光武器,用于从高空攻击敌方的战区弹道导弹和防御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还能压制敌方防空力量,攻击地面上尚未发射的敌方导弹及其控制雷达。。。而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向美国陆军提供一种定向能激光武器,用于对抗伊拉克反叛武装的迫击炮威胁。。。据传闻现已在试验中成功地击毁了多发迫击炮弹。。。虽然,“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的研制已经耗时8年,耗资5亿多美元,但个人认为它并不能在伊拉克这种战场环境下取得好的好的效果。。。原因不是技术上的。。。而主要适应性等方面的其他原因。。。“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最大的毛病是伺候不起。激光炮个头庞大,娇生惯养,光是运载雷达和燃料等设备的大型卡车就需6辆左右,需要4名技术人员花费6个小时调试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如果到了伊拉克,激光炮还没组装完毕,反美武装早已打完走人了。。。而且它太过挑剔,既不适应环境又不适应对手。该型激光炮虽然拦截过迫击炮,但对伊拉克反美武装经常使用的火箭筒,由于处于的地形较低,该型激光炮则根本“看不见”。。。同时,天气也是影响激光炮的一大因素。激光炮作战需要良好的天气,伊拉克却天气多变,高温沙暴是家常便饭。。。虽然,它应用于对付伊拉克游击队不太适应。。。但是用作战舰防空确实再好不过。。。在战舰上拥有足够的空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维护来安装体积庞大的需要良好维护的激光器。。。
      有人问:现在也拥有许多的防空反导方式,比如宙斯盾防空系统,导弹防御系统等等。拥有了这些东西同样也不可以抵消空中优势么。。。我的意见是:就现有的防空方式来说,不能抵消空中优势。现有的防空体系在拥有同等技术水段实力的条件下,空中进攻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现有的防空体系,在拥有高技术,强大实力的空中优势面前是极为脆弱的。。。就拿现有的“弹”对“弹”这种反导方式来说,存在的意义主要是政治上的,在军事方面的意义并不大。。。
第一,这种方式并不可靠,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就是美国进行的多次试验来看,即使是在理想状况下(比如,目标性质已知,来袭方位已知),拦截率也不是那么理想,如果不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拦截率,那么这套系统在军事上的意义并不大,并不能保证己方目标不会遭到袭击,因为,你即使达到了80%的拦截率,对于己方来说,没有拦截成功的20 %也会对自己造成致命伤害。。。对于攻击方来说,不过是需要把弹药投送量提高5 倍而已。。。
第二,成本太高,一套拦截系统成本过于高昂,甚至拦截弹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廉价弹道导弹的成本,比如在海湾战争中,爱国者一枚需要近百万美元,为了提高拦截率,拦截一枚成本20 万美元的飞毛腿,需要两枚爱国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是得不偿失的。。。多亏当时美军的对手是技术水平经济实力有限的伊拉克,如果美军的对手是以同等级的大国,就是美国人也是消耗不起的。。。
第三,导弹拦截与突防是一对矛盾,有人研究如何使用导弹进行拦截,自然也会有人研究如何进行突防,比如采用导弹末端变轨,弹道导弹弹道低伸化,多个假弹头,采用分弹头战斗部等许多方式可以增加突防概率,而就美国人试验来看,现有的技术即使在理想状况下都不能达到可靠的拦截,更何况采用多种突防手段的导弹呢???
所以说,“弹”对“弹”这种方式,仅能对付一些低水平的对手,或者为政客谈判提供一个筹码,增加心理优势罢了,在军事上的意义是相当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大国之间而言。。。要想抵消空中进攻的优势,则必须拥有一种可靠的,廉价的拦截方式。。。对于反导防空来说,激光武器是相当可靠的。。。至于成本,据说美国人的ABL发射一次仅需要2000美元。。。
      而且同样是一套宙斯盾的雷达火控系统,如果控制的是激光器,而不是导弹的话,那么可以在某一段时间段内击落更多的目标。。。那就是因为每个火力通道处理目标的时间长短不同。。。比如一套宙斯盾火控系统同时可控制16 枚防空导弹和激光炮来进行比较。。。假定在100公里的射程上,敌人导弹导弹到达目标区域需要三分钟,而宙斯盾控制的导弹系统的每个火力通道可在三分钟内最多进行进行两次拦截,也就是说打击目标的总数量是16*2=32,而激光器如果10 秒发射一次的话,如果击落了目标,雷达火控系统就可释放出来,处理新的目标,那么激光系统就可在三分钟内处理目标的总量是16*18=288...也就是说,同样是一套火控系统,激光炮是导弹效率的5 倍。。。而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使用,导弹发射系统会受到发射装置等限制,从而影响了射速。。。这一点是没法和激光炮相比的,因为从这一点上看,激光炮的潜力是巨大的。。。
      除了激光武器可以抵消空中优势,而使得战列舰得以复生。。。还有许多技术的发展为战列舰复生提供了保障。。。
      其中之一就是各种新概念的电炮、火炮武器。。。比如电磁轨道炮,电热化学炮,金属风暴,膨胀波火炮,液体发射药火炮,垂直发射+滑翔炮弹火炮等等。。。在各种电炮火炮武器中,个人认为最发展潜力的则是电磁轨道炮和垂直发射+滑翔炮弹火炮。。。
      所谓电磁轨道炮指的是以电能为动力, 采用电磁发射技术使弹丸获得高初速的发射装置。。基本构造和原理是:在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间放置弹丸,弹丸底部有一可移动的引导电枢,电源接通后,流经轨道的电流将产生强大的磁场,与流经引导电枢的电流产生巨大的电磁力,从而将弹丸发射出去。。。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20 年代,法国人就率先提出了电磁发射技术的概念,但是限于技术基础与工艺水平的落后,虽然武器专家们经过了旷日持久的不懈努力,但是电磁轨道炮始终未获得突破性进展。。。直到1970年,澳大利亚人利用电磁力将3 克重的塑料弹丸以5.9千米/秒的速度发射出去,开创了电磁发射技术的先河。。。从此,电磁轨道炮从概念性研究进入到试验研究阶段。。。电磁轨道炮与其他火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弹丸飞行速度快。。。电磁轨道炮依靠大功率电脉冲产生的电磁力发射弹丸,动能的增量在理论上不受限制,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弹丸的速度可达到每秒数十千米甚至更高。。。而传统火炮是通过发射药燃烧产生的膨胀气体把弹丸推出炮管,由于受到火药气体热参数的限制,弹丸的初速将大大受到限制,在理论上不可能超过2500米/秒,而实际应用中,弹丸速度从没有超过1800米/秒,这还是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所能达到的。。。也就是说,依靠化学推进剂发射弹丸的传统火炮初速已经达到了极限。。。而速度上不去,当然射程也会受到限制。。。而目前试验用的电磁炮因为考虑到大气烧蚀等因素所以将速度控制在5 千米以内,但这已经是传统火炮望尘莫及的。。。速度快可以缩短火力反应链时间,提高对机动目标的命中率,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大射程。。。重量数十公斤的弹丸在2500-3500的速度下,完全可以打到300公里以上的距离。这几乎超过了绝大多数反舰导弹的射程。。。目标杀伤力强大。。。由于电磁轨道炮飞行速度快,所以其动能比传统炮弹大得多,许多时候,仅需要直接撞击就足以摧毁目标。而且应该研制能够承受高过载GPS制导系统的弹丸,那么对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将会成倍增加,个人认为还应该研制各种杀伤/爆破用途的弹丸。。。火力投送量大。。。电磁轨道炮的射速远远高于传统火炮,可在短时间内发射更多的弹丸。。。据美国武器评估专家研究,在海上对地320千米处的目标进行攻击,每分钟射速6-12发的电磁轨道炮所能投送的弹丸数量可达一支舰载航空联队F/A18战斗机的弹药投放总量。。。平台弹药存储量大。。。电磁轨道炮采用电磁力发射弹丸。。。其弹丸既无发射药,也没有药筒或者药包,所以尺寸小,重量轻,作战平台可大量携带。。。据计算,155毫米先进火炮存放1500发弹药的弹药库可存储电磁轨道炮弹丸10000发。。。这不仅仅大量减轻了后勤供应的负担,利于持续作战,也可节省下宝贵的舰内空间。。。电磁轨道炮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和弹丸轻重控制电磁轨道炮的射程。。。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和弹丸轻重,使得弹丸初速从500-50000米/秒。。。
      正是因为电磁炮拥有许多优点,所以各国海军强国都对其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电磁轨道炮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美国海军对未来舰载电磁轨道炮的战技要求是。。。炮管长度12米,射速6-12发/分,弹丸发射重量20千克,弹丸初速2500米/ 秒,最大射程360千米,圆周概率误差小于3 米,初始动能63兆焦,全自动弹仓储弹量2560发,弹丸应以8 马赫的速度进入外大气层,应在不到3 分钟的时间内命中360千米的目标。。。英国国防研究局在1995年6 月第一次组织了电磁轨道炮的整个作战循环试验。。。实验采用了90毫米和40毫米的电磁炮,用32兆焦的电容器供电,结果弹丸初速分别达到了2000米/秒和2340米/秒。。。
      当然,电磁轨道炮是一项高风险项目,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电源技术,开关技术,炮弹技术等等。。。其中又以电源技术最难攻克。。。但是如果战列舰采用核动力,这样不但容易实现全电推进。。。还为电磁轨道炮提供了足够的能源支持,而战列舰内部可安装体积庞大的储能模块和电容器。。。也就是说,在战列舰上,电磁轨道炮更容易实现。。。如果说,激光防空系统是用来防御的坚盾,那么电磁轨道炮就是用来进攻的利矛。。。
      除了坚盾和利矛,坚固的装甲防护也是战列舰所必需的。。。与二战相比,今天的各种水面舰艇的抗打击能力不断的下降,再舰面上堆积了大量的脆弱的,易燃易爆的电子设备,武器装备。。。过于信赖舰载拦截系统或者为了提高速度和适航性,现代舰艇往往采用8-12毫米薄弱的装甲或者无装甲。。。舰艇内部,大量的易燃电缆贯穿各个舱室之中,一旦起火,不仅C3I系统不能正常使用,而火焰可能迅速通过电缆蔓延到全舰,并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阻碍舰员采取得力的损管措施。。。比如昂贵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为了降低舰船的重心,再上层建筑采用了大量铝合金,由于采用了装备了电子设备在舰内布设了几十公里长的电缆。英阿马岛海战中,在仅仅遭受了一枚仅有165公斤战斗部的飞鱼导弹袭击,就导致了上层建筑被烧毁,而燃烧的电缆使得火势在舰内迅速蔓延,并产生了大量有毒烟雾,阻止了舰员采取有力的损管措施。。。不得不弃舰而逃。。。。当然,自从英阿马岛海战之后,各国都得到了许多教训,比如上层建筑不应使用铝合金,舰内电缆应采用无毒材料制成,在各个舱室之间应加装电缆阻燃墙等。。。但是这些远远不够,还是不能改变现代水面舰艇抗打击能力弱的根本问题。。。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同样一枚飞鱼,165 公斤的战斗部命中在依阿华战列舰的同一位置上,那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恐怕,这和被蚊子叮了一口差不了多少。。。而同样情形,在二战中,哪怕是一艘驱逐舰也不会被165公斤的战斗部轻易击沉。。。而二战中被命中了数十枚大口径炮弹,航弹,命中了十余条鱼雷,和众多中小炸弹/火箭弹/炮弹的战列舰顽强的挺立在水面上的比比皆是。。。由此可见,战列舰如果重新复出,强大的装甲与不沉性也是应该考虑的。。。
      虽然,在二战以后,各国均缺乏设计建造战列舰的经验,但是装甲技术却在坦克设计上不断进步。。。自从7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装甲形势层出不穷,间隙装甲,复合装甲,反应装甲,主动防御技术等等,在材料上也不断的发展更新。。。但是坦克装甲主要是为了防护动能弹,而战列舰装甲在目前来看动能弹威胁到不是很大,主要应该对付爆破弹,半穿甲弹。。。而对付爆破弹,除了厚重的装甲以外,还需要在结构设计上下功夫,而今天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模拟战列舰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威胁,从而得出最佳的结构。。。而更加重要的则应该是主动防御技术,将炮弹炸弹引爆在舰体之外,更是出色的设计。。。可以说在今天我们可以以更轻的重量而得到比二战时期战列舰更强大更全面的防护。。。有人说,既然激光武器连炮弹也可以拦得住,那么还要装甲干什么。。。个人认为装甲应该是战列舰防护系统的冗余设计,装甲可以保护舰体不受激光拦截漏网的中小弹丸、被激光摧毁后但是还按照惯性前进的目标,碎片等侵害。。。所以说装甲防护系统和主动防御是激光武器合理的补充。。。他们将与激光器一同构成战列舰的完美防护体系。。。
      打得着看不见也是不行的。在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战列舰可以通过外部系统而获得广大范围内的目标信息,战列舰可以通过外部系统获取目标信息,通过超过300公里的大射程火炮和远程导弹打击目标。。。还可以通过战列舰自身搭载的无人机进行判断目标摧毁状况,进行火炮校射。。。
      我们来设想一下未来可能投入战场的战列舰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战列舰虽然也叫战列舰不过与二战期间主要以火炮为打击武器的,拥有强大装甲与机动性的战列舰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未来的战列舰应该是核动力的,核动力不但可以为战列舰提供足够的能源,用于推进,以一个很高的速度进行长时间巡航。。。还可以为电磁轨道炮提供足够的能源来发射弹丸。。。战列舰的打击武器主要应该是电磁轨道炮和远程导弹。。。使用电磁轨道炮打击目标更为廉价,这正是美国人梦寐以求的,廉价的,精确的,远程的,安全的消灭敌人。。。而由于电磁轨道炮的本身特性,口径可能不会像二战期间16 英寸18 英寸那么夸张,口径可能会小一些,比如203。。。而火炮数量非但不会增加还可能会减少,原因就是在与电磁轨道炮强大的后坐力与消耗的巨大能源,即使这样,其威力也远超二战时期战列舰的好几倍,甚至一艘未来战列舰的电磁轨道炮就是现代航母所有舰载机投放弹药量的好几倍。而在设计上,我认为应该使用共用的储能器,而且应该使用计算机对每门炮进行控制,使每门炮的射击时间错开,以减少后坐力,以免一次齐射之后翻船。而如果短期内就像形成战斗力的话,那么考虑美国人垂直发射+滑翔弹药火炮也是可以的,但是应该留出足够的设计余地,已安装后来发展的电磁轨道炮。。。而大量的远程导弹也是必需的,它可以战列舰提供更远的打击范围,并可以与其他发射平台一起,进行饱和攻击,远程导弹可以攻击到内陆更远的区域。。。舰上应该设置大量的防空激光炮(环绕排列上百座怎么样), 现在化学激光炮已经成熟,但是由于战列舰强大的动力源,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电能激励呢,因为储能器是可以共用的。。。而舰体本身应该是计算机不断模拟,而设计出来的具有完美结构的采用新型材料的新型装甲。。。而在舰面还应该安装主动防护系统,这更像是自动控制的防空炮(可以考虑金属风暴),不过射程更近,可以在近距离(百米开外)拦截引爆漏网的中小弹药,被激光炮摧毁了的依靠惯性前进的战斗部和碎片遗骸等等,这些东西也许对现代传统战舰是致命的,但是对于未来使用大量装甲的战列舰来说是无所谓的。。。为了增强防护性,舰面必须简洁,尽量减少可能暴露在舰面的各种武器弹药,电子设备。。。甚至为了减少电子设备,像对海雷达等电子设备可以不装,而依靠外部系统和无人机提供信息。。。如何防鱼/水雷也是需要考虑的,良好的不沉性也是必需的,精心设计每一个舱室,进行周密的损馆设计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
      有人问:在信息化海战条件下,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怎么隐身呢,要知道精确制导时代发现=摧毁。。。个人认为,发现= 摧毁在没有可靠的对付精确制导武器的前提下是有效的。。。但是,有了激光武器之后,发现不一定就等于摧毁。。。战列舰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其强大的防护能力,激光武器,主动防护系统,舰体装甲构成了战列舰的三层防护,而良好的抗打击能力,不沉性都大大提高了战列舰的备打击后的生存能力。。。在现有的武器装备条件下,我认为击沉未来的战列舰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拥有这么一艘不沉的“炸弹磁石”也是十分有利的,因为这样一个巨大的“靶子”,可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诱使敌人暴露火力,为我隐藏起来的信息化作战力量提供目标。。。这样的一艘明显的战列舰他的威力更在于威慑,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比航母更具有威慑力。。。因为,你要想吓唬别人,就得把自己的家伙亮出来。。。而这样的一艘战列舰比其他的舰种更适合执行登陆作战的火力支援,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打击的任务。。。
      有人问:如今潜艇发展日新月异,与二战时期相比具有更好的隐蔽能力与打击能力,战列舰会不会被潜艇击沉。。。个人认为,战列舰是不可能单独出动的,他也需要像航母一样,组成特混编队,拥有潜艇反潜舰来护航。。。这样一来,潜艇想靠近战列舰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而现代潜艇具有超远程打击能力,潜射导弹,可惜他也是需要在天上飞的。。。也许对战列舰最具威胁的水下兵器就是超远程的尾流制导鱼雷了吧。。。而且,就是现代航母编队,同样避免不了这些问题。。。我想要想减少潜艇的威胁,就需要在编队内配置反潜潜艇(由于在编队内反潜,所以可以使用廉价的常规潜艇,不过需要配置潜艇支援舰,进行油水,弹药,人员休整等,也需要更新作战条令,划分明确的作战区域,以免误伤)。。。
      有人又问:这样的一艘战列舰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会变为现实。。。这需要看技术的发展速度。。。未来的战列舰大都采用的是已经成熟的技术。。。而且也不缺乏设计经验(因为二战时期许多资料都公开了),主要难点有两个一个是激光技术,一个是电磁轨道炮技术。。。激光技术已经走向了实战,但是由于战场环境等因素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战列舰却可以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作战环境,实现的难度更低一些。。。而电磁轨道炮也进入了实用化。。。在战列舰上更好实现。。。更何况,现在还有一个替代品垂直发射+滑翔弹药火炮,只需要留下足够的设计余地,等电磁轨道炮成熟了,在安装电磁轨道炮。。。个人估计,如果风险大一些,一二十年就可以开始设计建造,而要等到所有的技术成熟,也许需要30年。。。激光时代---战列舰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
      众所周知,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海战,美日两国航母的大量的运用,最终导致战列舰从原来的海战主力舰逐渐成为辅助舰种而存在,最终被历史所抛弃,大炮巨舰成为人们心中一个曾经的辉煌。。。那么航母究竟凭借什么淘汰的战列舰呢。。。我们知道航母与其它舰种不同,他的的主要战斗力不是体现在航母舰体本身,而是通过航母搭载的舰载机而实现的。。。
     个人认为航母之所以能够淘汰战列舰成为海上作战的主力舰种主要是由如下四点内容决定的:
一,舰载机具有突破战列舰防空体系的能力或者具有在水面舰艇火力防御范围之外进行攻击的能力,而且舰载机所搭载的各种导弹,航弹和鱼雷等诸多武器具有摧毁战列舰的能力,这一点在1921年7月21日,美国空军准将威廉-米切尔和他的飞行伙伴们,所进行的的军事试验中就已经得到了证明,在实验中米切尔和他的飞行伙伴们作了一次令人信服的飞机摧毁力的表演。他们以6枚2000磅的炸弹、只用25分钟便击沉了前德国战舰“奥斯特弗雷斯兰号”。。。
二,舰载机的航程的远比战列舰的火炮射程大得多。。。
三,航母具有与战列舰相同甚至更高的机动性。。。第二点和第三点保证了航母可以在战列舰射程之外进行安全的攻击。。。而战列舰只能被动的挨打。。。
四,航母比战列舰具有更大的侦查搜索范围。。。
     上面这几点决定了航母可以更早的发现战列舰,而航母本身可在安全的海域释放舰载机攻击战列舰,而舰载机也具有摧毁战列舰的能力,而今天导弹的大量应用仿佛也加强了空中优势。。。也就是说航母与战列舰的诀窍在于---保持距离。。。保持一个能够打击敌人而不会受到敌人反击的距离。。。比如许多战史专家不理解为什么中途岛海战中,在美国舰队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先遣队之后,斯普鲁恩斯反倒命令航母编队进行后撤,而不是乘胜追击。。。那就是因为在当时舰载机并不具有夜间攻击能力,如果盲目追击的话,如果双方舰队相向航行时,很有可能撞入山本的以战列舰为主的本阵中。。。因为美国人掌握了情报优势,知道在航母先遣队之后还有一个更加庞大的战列舰舰群,所以后撤。。。而山本也了解这一点,于是乎,先是借着夜暗前进,希望凭借大炮巨舰在夜战中翻盘。。。而在企图没有得逞,只好在天亮之前有灰溜溜的撤退了。。。而反面的例子就是在美军进行菲律宾登陆时,栗田舰队趁着哈尔希舰队被缺少舰载机的航母舰队吸引走之时偷入莱特湾,追得美国航母狼狈奔逃。。。
      这下我们知道了航母之所以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决战的主力舰种是因为舰载机的空中优势。。。但是如果有那么一天,技术的发展抵消了空中优势。。。那么航母对战列舰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战列舰就有复出的可能性。。。那么这个技术是什么呢???那就是激光武器。。。激光武器是一种新型武器,它的破坏机理同炸弹、炮弹和导弹的破坏机理完全不同。激光武器靠照射在目标上的很高的能量(或功率)密度来破坏目标,属于定向能武器,拥有速度快、杀伤力强、命中率高等优点。。。如果激光武器大量应用于防空,将大大限制空中力量的发挥,空中进攻与对空防御这一对矛盾,由于激光武器的出现,优势将向着对空防御转化。。。
      有人说,激光武器应用于实战恐怕还很遥远,这洋的说法现在看来已经不合实务。。。现在,美、俄、英、德、法、以色列等许多西方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强激光武器。美国人的激光武器的发展也已经接近于实战。。。1997年10月,美国以中红外线化学激光炮(所谓红外线激光炮是指激光所处的波长处于红外线范围内,因为特定的几个波长的范围内的红外线大气衰减比较小)两次击中在轨道上运行的废弃卫星,宣告秘密试验战略激光武器完满成功。美国空军也正加紧准备机载激光武器(ABL),ABL的目标是研制装在经过改造的波音747飞机上安装激光武器,用于从高空攻击敌方的战区弹道导弹和防御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还能压制敌方防空力量,攻击地面上尚未发射的敌方导弹及其控制雷达。。。而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向美国陆军提供一种定向能激光武器,用于对抗伊拉克反叛武装的迫击炮威胁。。。据传闻现已在试验中成功地击毁了多发迫击炮弹。。。虽然,“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的研制已经耗时8年,耗资5亿多美元,但个人认为它并不能在伊拉克这种战场环境下取得好的好的效果。。。原因不是技术上的。。。而主要适应性等方面的其他原因。。。“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最大的毛病是伺候不起。激光炮个头庞大,娇生惯养,光是运载雷达和燃料等设备的大型卡车就需6辆左右,需要4名技术人员花费6个小时调试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如果到了伊拉克,激光炮还没组装完毕,反美武装早已打完走人了。。。而且它太过挑剔,既不适应环境又不适应对手。该型激光炮虽然拦截过迫击炮,但对伊拉克反美武装经常使用的火箭筒,由于处于的地形较低,该型激光炮则根本“看不见”。。。同时,天气也是影响激光炮的一大因素。激光炮作战需要良好的天气,伊拉克却天气多变,高温沙暴是家常便饭。。。虽然,它应用于对付伊拉克游击队不太适应。。。但是用作战舰防空确实再好不过。。。在战舰上拥有足够的空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维护来安装体积庞大的需要良好维护的激光器。。。
      有人问:现在也拥有许多的防空反导方式,比如宙斯盾防空系统,导弹防御系统等等。拥有了这些东西同样也不可以抵消空中优势么。。。我的意见是:就现有的防空方式来说,不能抵消空中优势。现有的防空体系在拥有同等技术水段实力的条件下,空中进攻还是占有绝对优势,现有的防空体系,在拥有高技术,强大实力的空中优势面前是极为脆弱的。。。就拿现有的“弹”对“弹”这种反导方式来说,存在的意义主要是政治上的,在军事方面的意义并不大。。。
第一,这种方式并不可靠,据现有的资料来看,就是美国进行的多次试验来看,即使是在理想状况下(比如,目标性质已知,来袭方位已知),拦截率也不是那么理想,如果不能达到一个很高的拦截率,那么这套系统在军事上的意义并不大,并不能保证己方目标不会遭到袭击,因为,你即使达到了80%的拦截率,对于己方来说,没有拦截成功的20 %也会对自己造成致命伤害。。。对于攻击方来说,不过是需要把弹药投送量提高5 倍而已。。。
第二,成本太高,一套拦截系统成本过于高昂,甚至拦截弹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廉价弹道导弹的成本,比如在海湾战争中,爱国者一枚需要近百万美元,为了提高拦截率,拦截一枚成本20 万美元的飞毛腿,需要两枚爱国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是得不偿失的。。。多亏当时美军的对手是技术水平经济实力有限的伊拉克,如果美军的对手是以同等级的大国,就是美国人也是消耗不起的。。。
第三,导弹拦截与突防是一对矛盾,有人研究如何使用导弹进行拦截,自然也会有人研究如何进行突防,比如采用导弹末端变轨,弹道导弹弹道低伸化,多个假弹头,采用分弹头战斗部等许多方式可以增加突防概率,而就美国人试验来看,现有的技术即使在理想状况下都不能达到可靠的拦截,更何况采用多种突防手段的导弹呢???
所以说,“弹”对“弹”这种方式,仅能对付一些低水平的对手,或者为政客谈判提供一个筹码,增加心理优势罢了,在军事上的意义是相当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大国之间而言。。。要想抵消空中进攻的优势,则必须拥有一种可靠的,廉价的拦截方式。。。对于反导防空来说,激光武器是相当可靠的。。。至于成本,据说美国人的ABL发射一次仅需要2000美元。。。
      而且同样是一套宙斯盾的雷达火控系统,如果控制的是激光器,而不是导弹的话,那么可以在某一段时间段内击落更多的目标。。。那就是因为每个火力通道处理目标的时间长短不同。。。比如一套宙斯盾火控系统同时可控制16 枚防空导弹和激光炮来进行比较。。。假定在100公里的射程上,敌人导弹导弹到达目标区域需要三分钟,而宙斯盾控制的导弹系统的每个火力通道可在三分钟内最多进行进行两次拦截,也就是说打击目标的总数量是16*2=32,而激光器如果10 秒发射一次的话,如果击落了目标,雷达火控系统就可释放出来,处理新的目标,那么激光系统就可在三分钟内处理目标的总量是16*18=288...也就是说,同样是一套火控系统,激光炮是导弹效率的5 倍。。。而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使用,导弹发射系统会受到发射装置等限制,从而影响了射速。。。这一点是没法和激光炮相比的,因为从这一点上看,激光炮的潜力是巨大的。。。
      除了激光武器可以抵消空中优势,而使得战列舰得以复生。。。还有许多技术的发展为战列舰复生提供了保障。。。
      其中之一就是各种新概念的电炮、火炮武器。。。比如电磁轨道炮,电热化学炮,金属风暴,膨胀波火炮,液体发射药火炮,垂直发射+滑翔炮弹火炮等等。。。在各种电炮火炮武器中,个人认为最发展潜力的则是电磁轨道炮和垂直发射+滑翔炮弹火炮。。。
      所谓电磁轨道炮指的是以电能为动力, 采用电磁发射技术使弹丸获得高初速的发射装置。。基本构造和原理是:在两条平行的金属导轨间放置弹丸,弹丸底部有一可移动的引导电枢,电源接通后,流经轨道的电流将产生强大的磁场,与流经引导电枢的电流产生巨大的电磁力,从而将弹丸发射出去。。。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20 年代,法国人就率先提出了电磁发射技术的概念,但是限于技术基础与工艺水平的落后,虽然武器专家们经过了旷日持久的不懈努力,但是电磁轨道炮始终未获得突破性进展。。。直到1970年,澳大利亚人利用电磁力将3 克重的塑料弹丸以5.9千米/秒的速度发射出去,开创了电磁发射技术的先河。。。从此,电磁轨道炮从概念性研究进入到试验研究阶段。。。电磁轨道炮与其他火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弹丸飞行速度快。。。电磁轨道炮依靠大功率电脉冲产生的电磁力发射弹丸,动能的增量在理论上不受限制,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弹丸的速度可达到每秒数十千米甚至更高。。。而传统火炮是通过发射药燃烧产生的膨胀气体把弹丸推出炮管,由于受到火药气体热参数的限制,弹丸的初速将大大受到限制,在理论上不可能超过2500米/秒,而实际应用中,弹丸速度从没有超过1800米/秒,这还是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所能达到的。。。也就是说,依靠化学推进剂发射弹丸的传统火炮初速已经达到了极限。。。而速度上不去,当然射程也会受到限制。。。而目前试验用的电磁炮因为考虑到大气烧蚀等因素所以将速度控制在5 千米以内,但这已经是传统火炮望尘莫及的。。。速度快可以缩短火力反应链时间,提高对机动目标的命中率,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大射程。。。重量数十公斤的弹丸在2500-3500的速度下,完全可以打到300公里以上的距离。这几乎超过了绝大多数反舰导弹的射程。。。目标杀伤力强大。。。由于电磁轨道炮飞行速度快,所以其动能比传统炮弹大得多,许多时候,仅需要直接撞击就足以摧毁目标。而且应该研制能够承受高过载GPS制导系统的弹丸,那么对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将会成倍增加,个人认为还应该研制各种杀伤/爆破用途的弹丸。。。火力投送量大。。。电磁轨道炮的射速远远高于传统火炮,可在短时间内发射更多的弹丸。。。据美国武器评估专家研究,在海上对地320千米处的目标进行攻击,每分钟射速6-12发的电磁轨道炮所能投送的弹丸数量可达一支舰载航空联队F/A18战斗机的弹药投放总量。。。平台弹药存储量大。。。电磁轨道炮采用电磁力发射弹丸。。。其弹丸既无发射药,也没有药筒或者药包,所以尺寸小,重量轻,作战平台可大量携带。。。据计算,155毫米先进火炮存放1500发弹药的弹药库可存储电磁轨道炮弹丸10000发。。。这不仅仅大量减轻了后勤供应的负担,利于持续作战,也可节省下宝贵的舰内空间。。。电磁轨道炮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和弹丸轻重控制电磁轨道炮的射程。。。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和弹丸轻重,使得弹丸初速从500-50000米/秒。。。
      正是因为电磁炮拥有许多优点,所以各国海军强国都对其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电磁轨道炮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美国海军对未来舰载电磁轨道炮的战技要求是。。。炮管长度12米,射速6-12发/分,弹丸发射重量20千克,弹丸初速2500米/ 秒,最大射程360千米,圆周概率误差小于3 米,初始动能63兆焦,全自动弹仓储弹量2560发,弹丸应以8 马赫的速度进入外大气层,应在不到3 分钟的时间内命中360千米的目标。。。英国国防研究局在1995年6 月第一次组织了电磁轨道炮的整个作战循环试验。。。实验采用了90毫米和40毫米的电磁炮,用32兆焦的电容器供电,结果弹丸初速分别达到了2000米/秒和2340米/秒。。。
      当然,电磁轨道炮是一项高风险项目,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电源技术,开关技术,炮弹技术等等。。。其中又以电源技术最难攻克。。。但是如果战列舰采用核动力,这样不但容易实现全电推进。。。还为电磁轨道炮提供了足够的能源支持,而战列舰内部可安装体积庞大的储能模块和电容器。。。也就是说,在战列舰上,电磁轨道炮更容易实现。。。如果说,激光防空系统是用来防御的坚盾,那么电磁轨道炮就是用来进攻的利矛。。。
      除了坚盾和利矛,坚固的装甲防护也是战列舰所必需的。。。与二战相比,今天的各种水面舰艇的抗打击能力不断的下降,再舰面上堆积了大量的脆弱的,易燃易爆的电子设备,武器装备。。。过于信赖舰载拦截系统或者为了提高速度和适航性,现代舰艇往往采用8-12毫米薄弱的装甲或者无装甲。。。舰艇内部,大量的易燃电缆贯穿各个舱室之中,一旦起火,不仅C3I系统不能正常使用,而火焰可能迅速通过电缆蔓延到全舰,并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阻碍舰员采取得力的损管措施。。。比如昂贵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为了降低舰船的重心,再上层建筑采用了大量铝合金,由于采用了装备了电子设备在舰内布设了几十公里长的电缆。英阿马岛海战中,在仅仅遭受了一枚仅有165公斤战斗部的飞鱼导弹袭击,就导致了上层建筑被烧毁,而燃烧的电缆使得火势在舰内迅速蔓延,并产生了大量有毒烟雾,阻止了舰员采取有力的损管措施。。。不得不弃舰而逃。。。。当然,自从英阿马岛海战之后,各国都得到了许多教训,比如上层建筑不应使用铝合金,舰内电缆应采用无毒材料制成,在各个舱室之间应加装电缆阻燃墙等。。。但是这些远远不够,还是不能改变现代水面舰艇抗打击能力弱的根本问题。。。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果同样一枚飞鱼,165 公斤的战斗部命中在依阿华战列舰的同一位置上,那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恐怕,这和被蚊子叮了一口差不了多少。。。而同样情形,在二战中,哪怕是一艘驱逐舰也不会被165公斤的战斗部轻易击沉。。。而二战中被命中了数十枚大口径炮弹,航弹,命中了十余条鱼雷,和众多中小炸弹/火箭弹/炮弹的战列舰顽强的挺立在水面上的比比皆是。。。由此可见,战列舰如果重新复出,强大的装甲与不沉性也是应该考虑的。。。
      虽然,在二战以后,各国均缺乏设计建造战列舰的经验,但是装甲技术却在坦克设计上不断进步。。。自从70年代以来,各种各样的装甲形势层出不穷,间隙装甲,复合装甲,反应装甲,主动防御技术等等,在材料上也不断的发展更新。。。但是坦克装甲主要是为了防护动能弹,而战列舰装甲在目前来看动能弹威胁到不是很大,主要应该对付爆破弹,半穿甲弹。。。而对付爆破弹,除了厚重的装甲以外,还需要在结构设计上下功夫,而今天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模拟战列舰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威胁,从而得出最佳的结构。。。而更加重要的则应该是主动防御技术,将炮弹炸弹引爆在舰体之外,更是出色的设计。。。可以说在今天我们可以以更轻的重量而得到比二战时期战列舰更强大更全面的防护。。。有人说,既然激光武器连炮弹也可以拦得住,那么还要装甲干什么。。。个人认为装甲应该是战列舰防护系统的冗余设计,装甲可以保护舰体不受激光拦截漏网的中小弹丸、被激光摧毁后但是还按照惯性前进的目标,碎片等侵害。。。所以说装甲防护系统和主动防御是激光武器合理的补充。。。他们将与激光器一同构成战列舰的完美防护体系。。。
      打得着看不见也是不行的。在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战列舰可以通过外部系统而获得广大范围内的目标信息,战列舰可以通过外部系统获取目标信息,通过超过300公里的大射程火炮和远程导弹打击目标。。。还可以通过战列舰自身搭载的无人机进行判断目标摧毁状况,进行火炮校射。。。
      我们来设想一下未来可能投入战场的战列舰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未来的战列舰虽然也叫战列舰不过与二战期间主要以火炮为打击武器的,拥有强大装甲与机动性的战列舰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未来的战列舰应该是核动力的,核动力不但可以为战列舰提供足够的能源,用于推进,以一个很高的速度进行长时间巡航。。。还可以为电磁轨道炮提供足够的能源来发射弹丸。。。战列舰的打击武器主要应该是电磁轨道炮和远程导弹。。。使用电磁轨道炮打击目标更为廉价,这正是美国人梦寐以求的,廉价的,精确的,远程的,安全的消灭敌人。。。而由于电磁轨道炮的本身特性,口径可能不会像二战期间16 英寸18 英寸那么夸张,口径可能会小一些,比如203。。。而火炮数量非但不会增加还可能会减少,原因就是在与电磁轨道炮强大的后坐力与消耗的巨大能源,即使这样,其威力也远超二战时期战列舰的好几倍,甚至一艘未来战列舰的电磁轨道炮就是现代航母所有舰载机投放弹药量的好几倍。而在设计上,我认为应该使用共用的储能器,而且应该使用计算机对每门炮进行控制,使每门炮的射击时间错开,以减少后坐力,以免一次齐射之后翻船。而如果短期内就像形成战斗力的话,那么考虑美国人垂直发射+滑翔弹药火炮也是可以的,但是应该留出足够的设计余地,已安装后来发展的电磁轨道炮。。。而大量的远程导弹也是必需的,它可以战列舰提供更远的打击范围,并可以与其他发射平台一起,进行饱和攻击,远程导弹可以攻击到内陆更远的区域。。。舰上应该设置大量的防空激光炮(环绕排列上百座怎么样), 现在化学激光炮已经成熟,但是由于战列舰强大的动力源,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电能激励呢,因为储能器是可以共用的。。。而舰体本身应该是计算机不断模拟,而设计出来的具有完美结构的采用新型材料的新型装甲。。。而在舰面还应该安装主动防护系统,这更像是自动控制的防空炮(可以考虑金属风暴),不过射程更近,可以在近距离(百米开外)拦截引爆漏网的中小弹药,被激光炮摧毁了的依靠惯性前进的战斗部和碎片遗骸等等,这些东西也许对现代传统战舰是致命的,但是对于未来使用大量装甲的战列舰来说是无所谓的。。。为了增强防护性,舰面必须简洁,尽量减少可能暴露在舰面的各种武器弹药,电子设备。。。甚至为了减少电子设备,像对海雷达等电子设备可以不装,而依靠外部系统和无人机提供信息。。。如何防鱼/水雷也是需要考虑的,良好的不沉性也是必需的,精心设计每一个舱室,进行周密的损馆设计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
      有人问:在信息化海战条件下,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怎么隐身呢,要知道精确制导时代发现=摧毁。。。个人认为,发现= 摧毁在没有可靠的对付精确制导武器的前提下是有效的。。。但是,有了激光武器之后,发现不一定就等于摧毁。。。战列舰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其强大的防护能力,激光武器,主动防护系统,舰体装甲构成了战列舰的三层防护,而良好的抗打击能力,不沉性都大大提高了战列舰的备打击后的生存能力。。。在现有的武器装备条件下,我认为击沉未来的战列舰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拥有这么一艘不沉的“炸弹磁石”也是十分有利的,因为这样一个巨大的“靶子”,可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诱使敌人暴露火力,为我隐藏起来的信息化作战力量提供目标。。。这样的一艘明显的战列舰他的威力更在于威慑,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比航母更具有威慑力。。。因为,你要想吓唬别人,就得把自己的家伙亮出来。。。而这样的一艘战列舰比其他的舰种更适合执行登陆作战的火力支援,对陆地纵深目标进行打击的任务。。。
      有人问:如今潜艇发展日新月异,与二战时期相比具有更好的隐蔽能力与打击能力,战列舰会不会被潜艇击沉。。。个人认为,战列舰是不可能单独出动的,他也需要像航母一样,组成特混编队,拥有潜艇反潜舰来护航。。。这样一来,潜艇想靠近战列舰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而现代潜艇具有超远程打击能力,潜射导弹,可惜他也是需要在天上飞的。。。也许对战列舰最具威胁的水下兵器就是超远程的尾流制导鱼雷了吧。。。而且,就是现代航母编队,同样避免不了这些问题。。。我想要想减少潜艇的威胁,就需要在编队内配置反潜潜艇(由于在编队内反潜,所以可以使用廉价的常规潜艇,不过需要配置潜艇支援舰,进行油水,弹药,人员休整等,也需要更新作战条令,划分明确的作战区域,以免误伤)。。。
      有人又问:这样的一艘战列舰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会变为现实。。。这需要看技术的发展速度。。。未来的战列舰大都采用的是已经成熟的技术。。。而且也不缺乏设计经验(因为二战时期许多资料都公开了),主要难点有两个一个是激光技术,一个是电磁轨道炮技术。。。激光技术已经走向了实战,但是由于战场环境等因素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战列舰却可以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作战环境,实现的难度更低一些。。。而电磁轨道炮也进入了实用化。。。在战列舰上更好实现。。。更何况,现在还有一个替代品垂直发射+滑翔弹药火炮,只需要留下足够的设计余地,等电磁轨道炮成熟了,在安装电磁轨道炮。。。个人估计,如果风险大一些,一二十年就可以开始设计建造,而要等到所有的技术成熟,也许需要30年。。。
>>>>>>>>>.看的人少啊。。。
<P>这个……私以为……航母没有取代战列舰,航母就是战列舰,无非用飞机充当了装甲和重炮的角色……所以,首先把激光武器在大气层内的应用进一步实践,同时尽量缩小能源体积……</P>
楼主,本版已经有类似的主题了,请不要抢生意好吗?
[B]以下是引用[I]杨波[/I]在2005-12-14 16:43:00的发言:[/B][BR]楼主,本版已经有类似的主题了,请不要抢生意好吗?

比较少见反航派内部都会互相抢生意!
[em17]
这个嘛……要是楼主所罗列出来的各种技术手段都能够投入实战的话,那海战中只剩下潜艇能够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生存了……
严重同意,而且,在登陆的火力支援中,战列舰能仗着自己皮槽肉厚,抵近支援,那些100,155MM的炮火,根本不怕.
<P>厚钢板在高能激光下能支持多久????????</P>
<P>开什么玩笑!!!!!!!!!!!!!!!!!</P>
<P>用激光炮在海上行驶考虑到地球曲面的因素,射程最多就40海里吧,太近了!</P>
<P>除非在天上飞,机动战舰!</P>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杨波</FONT></STRONG></P>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gt;&gt;&gt;&gt;&gt;&gt;&gt;&gt;我说杨老板,现在生意清淡,大家的日子可都不太好过啊。。。不如我们合股好了,我占50%怎么样???</FONT></STRONG></P>
<TABLE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90%" align=left border=0>

<TR>
<TD class=txt4 align=left width="100%"><IMG src="http://bbs.tiexue.net/emoticons/emotion-61.gif">&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美国人看来是从我网上来收集军事情报的。。。看看这个,转贴的。。。 <BR><BR>美军未来主战舰艇将装备自由电子激光器(图) <BR><BR>-------------------------------------------------------------------------------- <BR><BR>http://jczs.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5:01 世界报 <BR><BR>美国海军DDX未来驱逐舰想像图 <BR><BR>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军事图片 <BR>  本报专稿 吴强 <BR><BR>  在未来新技术兵器发展领域,美国一直充当着先行者的角色。近日,据美国军情媒体报道,又一项可能对未来海空战争模式产生巨大影响的高科技武器——自由电子激光器(FEL)在美国海军的大力扶持下即将达到实用化。没有能量损耗的新型激光武器将成为美军未来航母等主战舰艇的防御“保护伞”。 <BR><BR><BR>  无能量耗损的激光武器不再是梦想 <BR><BR>  据美国《导弹防御内情》报道,美海军研究实验室(ONR)定向能项目负责人Quentin Saulter称,自由电子激光器(FEL)将可能在2020年前部署成为舰船防御敌方导弹的武器,并最终将安装在例如DD(X)等下一代驱逐舰以及CVN—21等级的航空母舰上。 <BR><BR>  该激光器最近被放置在美国能源部“托马斯国家加速器”实验设施中,它由ONR定向能计划负责提供资金,但是研究成果同样可供陆军、空军、工业界以及研究学术界使用。 <BR><BR>  该激光器的灵活性和波长范围是它优于其他类型激光武器的主要原因。Saulter称,FEL提供的强光束,能够被调谐到一个特定的波长,并且比从常规激光器得到的光束功率更高,FEL能被调谐到不同波长的能力使它成为舰船防御的更合理的激光器类型——因为它的光束不受大气干扰,而在海面上这种干扰非常严重。他们的研究表明在近海作战中,热晕限制了高能激光束的大气传输,因此,也就限制了激光武器的效能。而传统的DF化学激光器的波长对于沿海的环境并不是最佳的,使得至少60%发射功率在攻击过程中被大气散射。 <BR><BR>  《导弹防御内情》的报道称,经过20多年的发展,美国海军已经已建成了兆瓦级的DF化学激光器(MIRACL)和海石束定向器(SLBD),目前它们是构成位于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的“高能激光系统试验装置”的主要武器之一,一直用于试验和验证几种激光武器概念。 <BR><BR>  随着近年来作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海军也开始了它的作战转移,即从远洋作战转变为沿海作战,作战形式也由进攻型海战转变为舰只自卫,因而,应对日益严重的巡航导弹威胁成为海军高能激光武器计划的主要目标。作为海上应用的激光器,克服海洋环境引起的传输效应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海军多年来一直努力开发大功率定向能技术,但由于化学激光器的工作波长,使其发射的激光在到达目标之前容易被大气吸收,因此不得不放弃了大功率化学激光武器的开发,但对利用激光器保护舰船对付巡航导弹的研究资助一直没有放弃。FEL的出现被美国海军相关机构认为是一个更好的替代品。2005年6月,FEL获得了25千瓦的红外激光,并成为世界上同类激光器中功率最高的激光器。 <BR><BR>  海军研究后方管理者Jay Cohen在2005年5月的一次工业界会议上称,“我们将在接下来的5年里达到100千瓦,这是实现杀伤所需的最低功率。” <BR><BR>  未来战舰与新型激光武器相得益彰 <BR><BR>  2005年12月19日,美海军新任作战部长迈克DangerCode;马伦向美国国会汇报了海军的未来舰艇计划。根据美国海军预算,到2035年以前,海军将维持一支拥有313艘舰艇的舰队,包括:11艘核动力航母、19艘巡洋舰、62艘驱逐舰、7艘DD(X)对陆攻击舰、48艘攻击型潜艇、14艘弹道导弹潜艇、4艘SSGN核潜艇、10艘LPD—17两栖舰、12艘海上预置舰以及各种指挥、控制与支援舰。虽然舰艇的数量将随着老舰的退役和新舰的采办每年都略有变化,但总体不会低于300艘。而其中包括DD(X)对陆攻击舰、LPD—17两栖舰在内采用全电力驱动模式的未来舰艇将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BR><BR>  针对在未来舰艇上配置FEL的前景,美海军相关人士表示相当乐观。海军研究后方管理者Jay Cohen声称:“我们相信今后的8到10年内我们将使(FEL)达到兆瓦级。这对于空军和陆军来说是一个太大的规模——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正在发展固体激光器的原因。而我们正在建造电驱动的舰船,因此我们可以完全应付。”他表示,由于DD(X)以及CVN—21航空母舰被设计为比美国海军现役舰船具有更大供电能力的舰船,因此即使FEL的输出功率达到了现实的导弹防御系统需要的兆瓦级,在这类舰艇上搭载也是完全可行的。 <BR><BR>  自由电子激光器试验设施负责人George Neil以及Saulter向《导弹防御内情》这样表示,自由电子激光器能“24小时”工作的能力同样使它的性能优于化学激光器。只要装有激光器的舰船有电,该设备就能持续运转并发射红外光。而该武器的高精度以及功率使FEL尤其适用于海军的需求。Neil称,FEL的射程从100米到“几千米”,功率范围可以从对付导弹到小型渔船,这个宽选择范围是它成为不对称防御的理想候选者。 <BR><BR>  目前美国陆军夜视实验室对自由电子激光器能产生长波长或太赫兹频率激光也表示了兴趣,这种激光能够在探测临时安装的爆炸设备以及通过观测地面来探测地雷等方面提供帮助。 <BR><BR>  而美国空军也希望利用这种技术来产生更短波长或紫外激光来生产用于反卫星的设备。自由电子激光器在波长方面的灵活性意味着它可以用于非防御目的。 <BR><BR>  此外,作为自由电子激光器辅助设施的另一个独立的项目——“高能激光器小展弦比目标跟踪试验”(HELLATE)目前正在白沙导弹靶场进行。该项目的目的是验证一种算法,使火控系统能够控制一束激光打到巡航导弹上,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后将它摧毁。 <BR><BR><BR></TD></TR></TABLE>
&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4月到河南呆了一个月,回来之后又是一阵忙,等有空闲了,在继续发原创。。。
庐山瀑布汗……楼上还在真是……
本人也有相同的感觉。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雪千寻</i>在2006-5-23 16:01:00的发言:</b><br/>庐山瀑布汗……楼上还在真是……</div><p></p>有股新乡产的鲜橙多味道吧?
激光武器对空的作战效能到底有多大,还得再看看,不过在射程上面就吃亏不少了,就那几十公里的话一次饱和攻击也就解决了,你还是打不到对方,这就是不对称攻击,当初战列舰对航母的劣势仍然没有解决。
不能攻击海平线下目标。还是挨揍的份。
理论上讲,要攻击海平线以下的目标,一般科幻电影里会放个会飞的机器人带着折射镜先飞过去……啊哈……
<p>什么都管,给基洛夫装上装甲,火炮,激光~!~无敌战舰就不远了~</p>
可以先用超地平线防空导弹拦截,如果还有目标进入地平线视野就用激光拦截。不过这样一来,从空中来的反舰弹药(包括舰炮炮弹)就没有什么用了,到时候还是放鱼决胜负。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杨波</i>在2006-6-4 4:40:00的发言:</b><br/>可以先用超地平线防空导弹拦截,如果还有目标进入地平线视野就用激光拦截。不过这样一来,从空中来的反舰弹药(包括舰炮炮弹)就没有什么用了,到时候还是放鱼决胜负。</div><p>人家为什么不能也用激光呢?</p><p>人家为什么不能有防激光装甲呢?</p><p>退一步说,</p><p>我有激光而人家没有,</p><p>我为什么不搬到飞机上用呢?</p>
<p>战列舰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契机????</p><p>LZ不提甲能么</p><p>偷偷告诉LZ,未来战争用的是超级塞亚人肉搏</p>[em01]
说些什么好呢。。。
<p>楼主说的战列舰莫非是光速高达?</p><p>我还以为是反物质炮呢,到头来还是激光炮,没劲!</p><p>雪MM说的有道理,但是,为什么不想得彻底一点呢——这条船本身就在空中飘啊!</p><p>唉,将YY进行到底!</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mum</i>在2006-7-13 14:10:00的发言:</b><br/><p>楼主说的战列舰莫非是光速高达?</p><p>我还以为是反物质炮呢,到头来还是激光炮,没劲!</p><p>雪MM说的有道理,但是,为什么不想得彻底一点呢——这条船本身就在空中飘啊!</p><p>唉,将YY进行到底!</p></div><p>- </p><p>==比较现实一点的,就是将C类地效翼艇,搞出可在某10000M左右高度巡航的,1000吨可以上的超重型型号......... </p><p>&nbsp;&nbsp;&nbsp; 然后,将小型化之后的大功率激光炮装上这种超重型平台.........空中激光炮战列舰.......</p>[em07][em02][em06][em14]
将大功率激光炮放上卫星,三颗监控全球
这种东西只能远瞻,实用还早
<p>成本高效果差 美以激光武器项目悄然下马</p><p></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3">新华网纽约7月31日电据《纽约时报》日前报道,在花费了3亿多美元后,美国和以色列悄无声息地搁置了“喀秋莎盾”激光武器研究计划,主要原因是这种武器体积庞大,成本高昂,在战场上的预计效果却不尽如人意。</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3">参与启动这项计划的美国前五角大楼官员彭罗斯·奥尔布赖特说,这项半途而废的计划说明制造反导弹武器的种种困难以及失败的后果。今天,以色列北部仍然无法防备“喀秋莎”和其他小型火箭弹的袭击。</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3">报道说,10年前,当时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向以色列发射了成百上千枚“喀秋莎”火箭弹,美国和以色列因此一致决定研制一种能在火箭弹飞行途中将其摧毁的激光武器。</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3">美国和以色列1996年4月批准建造“喀秋莎盾”的计划。这套系统的样机体积大约相当于6辆公共汽车,包括指挥中心、追踪目标的雷达和望远镜、化学激光器、燃料箱和一个向目标反射激光的旋转镜面。2000年,这种武器在试验中击落了20多枚“喀秋莎”火箭弹。但是,军方官员说,测试人员始终没有同时发射两枚以上火箭弹以检验这种武器的传感器和激光束。</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ize="3">特拉维夫大学战略研究中心的军事分析家伊夫塔·沙皮尔说,如果一个火箭发射车在不到1分钟内发射40枚“喀秋莎”火箭弹,可以轻而易举地压制住这套防御系统。此外,用这种激光武器发射一次就需要大约3000美元,“保护以色列整个边境将需要几十台这种装置”,其费用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哈哈,果真下马了吧。。。看看我文中所说。。。</p><p>“而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向美国陆军提供一种定向能激光武器,用于对抗伊拉克反叛武装的迫击炮威胁。。。据传闻现已在试验中成功地击毁了多发迫击炮弹。。。虽然,“战术高能激光武器”的研制已经耗时8年,耗资5亿多美元,但个人认为它并不能在伊拉克这种战场环境下取得好的好的效果。。。原因不是技术上的。。。而主要适应性等方面的其他原因。。。“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最大的毛病是伺候不起。激光炮个头庞大,娇生惯养,光是运载雷达和燃料等设备的大型卡车就需6辆左右,需要4名技术人员花费6个小时调试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如果到了伊拉克,激光炮还没组装完毕,反美武装早已打完走人了。。。而且它太过挑剔,既不适应环境又不适应对手。该型激光炮虽然拦截过迫击炮,但对伊拉克反美武装经常使用的火箭筒,由于处于的地形较低,该型激光炮则根本“看不见”。。。同时,天气也是影响激光炮的一大因素。激光炮作战需要良好的天气,伊拉克却天气多变,高温沙暴是家常便饭。。。虽然,它应用于对付伊拉克游击队不太适应。。。”</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zhuilang</i>在2006-7-13 15:43:00的发言:</b><br/>将大功率激光炮放上卫星,三颗监控全球</div><p></p>美国星球大战计划里面就有这种武器,使用核爆后产生的电磁能量摧毁来袭弹头
我个人也是支持大炮巨舰的,但是是改良后的!
激光战列舰,,这个是那个想出来的
看的我眼晕啊
攻击够呛,除非激光带拐弯的,激光反导貌似将来大有可为,搞一款激光反导平台也不是不可能,至于复活战列舰,激光武器还担不起这个重任
美国:激光武器在雨雾天气下摧毁目标
h t t p ://www.iqiyi.com/w_19rsjxjm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