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可能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0:31:15


这篇文章就是我写的。
http://tieba.baidu.com/p/4482379255

我也来写一篇科幻文章。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信息技术革命和核能革命,现在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是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完成以后,人类可获取近乎无穷无尽的能源,自然和原材料将不再是发展的瓶颈,价值将在数量上近乎严格地等同于凝结于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本身能力的不足将会是发展的瓶颈。因此,第四次科技革命将会是对人自身的改造,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编辑DNA的技术,这种技术与导入DNA、RNA片段的基因工程有本质上的不同,为人类直接从基因层面改造自身提供了途经。比如说,在基因中编入相应内容,可以让人脑中生长出石墨烯处理器和石墨烯存储器,从而大大加快学习速度和思考速度,每个人都具备若干个大型图书馆的知识储备和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再比如,在人的肌肉中生长出碳纤维和合成树脂、皮肤中生长出高强度合成材料,骨骼和韧带等结构中也生长出相应材料,从而使人的肌肉力量、皮肤韧性以及人体本身的强度获得若干倍的提高;同时,基因编辑技术还可用于改善外观,使所有人都拥有白皙的皮肤,使每个男人都具备英俊的外表和倒三角型的躯体,每个女人都拥有天使的容貌和前凸后翘、长腿细腰的身材。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用于增加人和人之间的通信能力,比如在人体中生长出通信模块,从而能让人脑联网进行云计算,同时可以和主机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并且直接控制机器。

经过基因改造的人体,外表近乎完美,运算速度是目前人脑的几万亿倍,存储速度是目前人脑的几亿倍,数据交互速度达到1TB/S的级别,可以承受几万个G的加速度,一个人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完成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一个人可以拉动一辆火车,一个人可以操作10座工厂,一个人可以控制一百艘飞船。这样一来,人的劳动生产率就会得到极大提高,保守估计至少是现在的1亿倍,从而能够迅速开启第五次科技革命。

牛顿时代,一个大学本科生就可以从事基础物理学研究(牛顿发现三定律时还是在校生);
爱因斯坦时代,弄懂广义相对论需要先学会黎曼几何;
现在,在能弄懂广相的程度上,不经过五年或是六年的学习,休想搞懂超弦理论。
从事科研所需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人脑的能力越来越成为瓶颈。
因此我才有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人体的想法。

这篇文章就是我写的。
http://tieba.baidu.com/p/4482379255

我也来写一篇科幻文章。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信息技术革命和核能革命,现在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是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完成以后,人类可获取近乎无穷无尽的能源,自然和原材料将不再是发展的瓶颈,价值将在数量上近乎严格地等同于凝结于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本身能力的不足将会是发展的瓶颈。因此,第四次科技革命将会是对人自身的改造,其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编辑DNA的技术,这种技术与导入DNA、RNA片段的基因工程有本质上的不同,为人类直接从基因层面改造自身提供了途经。比如说,在基因中编入相应内容,可以让人脑中生长出石墨烯处理器和石墨烯存储器,从而大大加快学习速度和思考速度,每个人都具备若干个大型图书馆的知识储备和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再比如,在人的肌肉中生长出碳纤维和合成树脂、皮肤中生长出高强度合成材料,骨骼和韧带等结构中也生长出相应材料,从而使人的肌肉力量、皮肤韧性以及人体本身的强度获得若干倍的提高;同时,基因编辑技术还可用于改善外观,使所有人都拥有白皙的皮肤,使每个男人都具备英俊的外表和倒三角型的躯体,每个女人都拥有天使的容貌和前凸后翘、长腿细腰的身材。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用于增加人和人之间的通信能力,比如在人体中生长出通信模块,从而能让人脑联网进行云计算,同时可以和主机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并且直接控制机器。

经过基因改造的人体,外表近乎完美,运算速度是目前人脑的几万亿倍,存储速度是目前人脑的几亿倍,数据交互速度达到1TB/S的级别,可以承受几万个G的加速度,一个人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完成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一个人可以拉动一辆火车,一个人可以操作10座工厂,一个人可以控制一百艘飞船。这样一来,人的劳动生产率就会得到极大提高,保守估计至少是现在的1亿倍,从而能够迅速开启第五次科技革命。

牛顿时代,一个大学本科生就可以从事基础物理学研究(牛顿发现三定律时还是在校生);
爱因斯坦时代,弄懂广义相对论需要先学会黎曼几何;
现在,在能弄懂广相的程度上,不经过五年或是六年的学习,休想搞懂超弦理论。
从事科研所需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人脑的能力越来越成为瓶颈。
因此我才有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人体的想法。
你疯了吧。
不错的想法。我一直搞线粒体内核聚变的基因编组设计,到是没想过脑基因编组,肌体强化有人研究。
刚看文字  热血沸腾

再一想,有几个问题啊

1:如果基因同质化,也就是的人类丧失了进化的能力,并且容易被一种东西一次性杀绝

2:石墨烯一类的东西,真的可以长脑袋里? 我觉得还是结合一个芯片的方法更好吧

3:我觉得这个基因革命应该首先是在 基因缺陷 基因疾病和儿童筛选上得到应用,必须考虑人类的伦理问题,否则,否则就不是人了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3 16:48
不错的想法。我一直搞线粒体内核聚变的基因编组设计,到是没想过脑基因编组,肌体强化有人研究。
能否单独开贴科普一下?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3 16:48
不错的想法。我一直搞线粒体内核聚变的基因编组设计,到是没想过脑基因编组,肌体强化有人研究。

如果真能在线粒体内进行核聚变,那么经过基因强化的大脑和肌体运行所需的能源问题也解决了。在基因编辑层面上对大脑的强化只有在人类对基因科学和脑科学进行了完全透彻的研究以后才有可能进行。
话说线粒体核聚变现在只是到了科幻作品的层面吧。

bjnr 发表于 2016-7-13 19:50
刚看文字  热血沸腾

再一想,有几个问题啊


如果人类的技术发展到了能够对人自身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编辑层面的改造的程度,应该已经可以不受疾病威胁了。人们不会担心长征火箭发射后会击中陆家嘴的问题,因为长征火箭的每一个结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条控制代码都是科研人员编写、审核、调试通过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箭突然发疯击中市中心的问题。现在转基因技术之所以让人不放心,就是因为人类对于这方面还没有研究透彻,很多碱基对的具体作用还不清楚,只有靠试,容易留下隐患。当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像对经典物理和相对论的研究一样透彻的时候,编写基因设计性状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完全可以在基因层面消除疾病的隐患,就像修改文章中的语法错误、更改程序中的Bug一样。

人本来就是碳基生命,理论上是可以在经过改造和新设计的细胞内生产出石墨烯的。

基因革命可能首先会被用于治疗疾病,但从长远来说肯定是要进行大规模的基因改造的,这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bjnr 发表于 2016-7-13 19:50
刚看文字  热血沸腾

再一想,有几个问题啊


如果人类的技术发展到了能够对人自身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编辑层面的改造的程度,应该已经可以不受疾病威胁了。人们不会担心长征火箭发射后会击中陆家嘴的问题,因为长征火箭的每一个结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每一条控制代码都是科研人员编写、审核、调试通过的,所以不用担心火箭突然发疯击中市中心的问题。现在转基因技术之所以让人不放心,就是因为人类对于这方面还没有研究透彻,很多碱基对的具体作用还不清楚,只有靠试,容易留下隐患。当人类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像对经典物理和相对论的研究一样透彻的时候,编写基因设计性状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完全可以在基因层面消除疾病的隐患,就像修改文章中的语法错误、更改程序中的Bug一样。

人本来就是碳基生命,理论上是可以在经过改造和新设计的细胞内生产出石墨烯的。

基因革命可能首先会被用于治疗疾病,但从长远来说肯定是要进行大规模的基因改造的,这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swz2011 发表于 2016-7-13 21:17
如果人类的技术发展到了能够对人自身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编辑层面的改造的程度,应该已经可以不受疾病威胁了 ...
我的第一条是很重要的
bjnr 发表于 2016-7-13 21:18
我的第一条是很重要的
直接进行基因编辑是最快的进化,比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连锁与互换要快得多。
bjnr 发表于 2016-7-13 21:18
我的第一条是很重要的

基因编辑时可以在个体之间保留一定的差异,比如说杏仁眼和桃花眼就是两种不同的眼型,即使是不同个体之间的桃花眼也可以有一定的差别,这样就避免了基因上的完全的同质化。
swz2011 发表于 2016-7-13 21:34
直接进行基因编辑是最快的进化,比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连锁与互换要快得多。
物种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基因多样化,趋同的基因必将导致物种灭亡
swz2011 发表于 2016-7-13 21:40
基因编辑时可以在个体之间保留一定的差异,比如说杏仁眼和桃花眼就是两种不同的眼型,即使是不同个体之 ...
我说的显然不是这种差异

swz2011 发表于 2016-7-13 21:17
如果人类的技术发展到了能够对人自身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编辑层面的改造的程度,应该已经可以不受疾病威胁 ...


不能,蛋白质的酶促反应远不足以产生石墨烯器件,温度和压力差得太远,1000多度以上温度,保持数十兆帕高压,用铜和铁催化,细胞无论如何达不到,蛋白质与DNA全部都裂解了这个温度和压力,早死翘翘了。固体中温度表示原子平均动能,而原子中离子实的平均动能与价电子的平均振动能比值一般是1:1000.可以计算得:1273开的反应温度,对应反应物的优势反应对应的键能变化在109.69电子伏特;而细胞中绝大部分有机分子只能承受373开以下工作温度,对应对应反应物的优势反应对应的键能变化仅在32电子伏特。。。。由于生成一定的宏观材料,要求微观上,一定要有一个优势反应是形成这种材料晶格的主要化学键的。换而言之,就是生物体内能做到的反应,提供的能级不足以生成石墨烯器件,何况这还是要求铜或铁做催化剂,若无催化剂,反应温度要求达到3000开以上,想象以下,1000多开的灼红铜铁颗粒进入细胞会是怎样巨大的破坏力。

至于线粒体核聚变,反应条件更是差的远。

@李楠01
swz2011 发表于 2016-7-13 21:17
如果人类的技术发展到了能够对人自身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编辑层面的改造的程度,应该已经可以不受疾病威胁 ...


不能,蛋白质的酶促反应远不足以产生石墨烯器件,温度和压力差得太远,1000多度以上温度,保持数十兆帕高压,用铜和铁催化,细胞无论如何达不到,蛋白质与DNA全部都裂解了这个温度和压力,早死翘翘了。固体中温度表示原子平均动能,而原子中离子实的平均动能与价电子的平均振动能比值一般是1:1000.可以计算得:1273开的反应温度,对应反应物的优势反应对应的键能变化在109.69电子伏特;而细胞中绝大部分有机分子只能承受373开以下工作温度,对应对应反应物的优势反应对应的键能变化仅在32电子伏特。。。。由于生成一定的宏观材料,要求微观上,一定要有一个优势反应是形成这种材料晶格的主要化学键的。换而言之,就是生物体内能做到的反应,提供的能级不足以生成石墨烯器件,何况这还是要求铜或铁做催化剂,若无催化剂,反应温度要求达到3000开以上,想象以下,1000多开的灼红铜铁颗粒进入细胞会是怎样巨大的破坏力。

至于线粒体核聚变,反应条件更是差的远。

@李楠01
刚看文字  热血沸腾

再一想,有几个问题啊

动物进化出来了感受声波的耳朵,感受光波的眼镜,植物有叶绿素可吸收太阳能,这些都没有引起生物灭绝。某个器官的特异化发展,并不代表同质化。如果真的在脑内形成石墨稀芯片,也必将是大同小异,每个人都不同的,就象没有两片树叶完全相同一样,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自然发育的大脑。到是大脑植入生产线生产的芯片要考虑同质化,和被同一种方法摧毁的问题。
能否单独开贴科普一下?
民科,非常的民科。单独开贴就不用了。处于幻想阶段的玩意。
如果真能在线粒体内进行核聚变,那么经过基因强化的大脑和肌体运行所需的能源问题也解决了。在基因编辑 ...
只是闲的无聊,脑洞大开的想法。有人研究人体内钾离子的含量时发现,人体内的钾含量大于摄入的钾量。提出了可能在体内生成钾的假说。也不完全是科幻。
科学发展的瓶颈是信息传播,而不是人脑。只要信息技术革命进一步深入,高深科学问题可以被拆解成很多个较简单的单元交给不同的人脑分别解决。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3 16:48
不错的想法。我一直搞线粒体内核聚变的基因编组设计,到是没想过脑基因编组,肌体强化有人研究。
啥叫“线粒体内核聚变”? 如何通过基因组编辑实现?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3 22:20
动物进化出来了感受声波的耳朵,感受光波的眼镜,植物有叶绿素可吸收太阳能,这些都没有引起生物灭绝。某 ...
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但是长石墨烯也是同质化,除非能长出作用不一样的

所以任何事物都不能过度,基因提高 提纯的时候  依然还要注意保留基因的多样化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3 22:24
民科,非常的民科。单独开贴就不用了。处于幻想阶段的玩意。
可是这里本来就是科学科幻版啊

没什么不好意思发的

我们这里就是启迪思维的一个版
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但是长石墨烯也是同质化,除非能长出作用不一样的

你看,人都有大脑,眼镜,耳朵,它们的工作原理都相同,你认为是同质化吗?
不能,蛋白质的酶促反应远不足以产生石墨烯器件,温度和压力差得太远,1000多度以上温度,保持数十兆帕 ...
很专业。我得好好想想再回复你。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3 23:00
很专业。我得好好想想再回复你。
fdbiology更加专业。。。你应当多问他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3 22:40
只是闲的无聊,脑洞大开的想法。有人研究人体内钾离子的含量时发现,人体内的钾含量大于摄入的钾量。提出 ...
这个,人是有自由的,所以现在根本没法保证能准确的记录人体摄入营养物质的量。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3 22:58
你看,人都有大脑,眼镜,耳朵,它们的工作原理都相同,你认为是同质化吗?
可是确实存在少量的基因变异的人,他们的大脑思维,眼睛视力,耳朵听力异于常人
不能,蛋白质的酶促反应远不足以产生石墨烯器件,温度和压力差得太远,1000多度以上温度,保持数十兆帕 ...
先说生物生成单原子层碳原件的可能吧。我想大家都知道细菌富集采矿,方法是用嗜金细菌在低品质金矿石中培育,富集金元素后,从细菌中提纯黄金的方法。当然,效率不是很高,但也是有一定价值的。类似的还有铀的生物提纯。在生物体内富集某些元素是可行的,如铁元素在红细胞内的含量就明显高于其它细胞。而骨质内的钙含量也比其它组织内的高。碳元素作为碳基生物的基础元素,参与生物生命活动的所有过程,在某些部位富集也不是不可能的。至于你所列的石墨稀制造条件,只是工业生产条件。最早的石墨稀制造是靠胶带削离石墨划痕而得到的,高温高压只是生产效率的需要,而不是必须的条件。如果细胞内有碳基元件生成,那么也只是挂在神经元粗面内质网上的微粒,里面的碳原子估计要论”个”算,通过基因编组实现的可能性我认为是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对储存的信息检索,读出和复制。这个工作量要远比设计生物存储芯片的难度大。当然,石墨稀生物存储空间只是目前的想象。也许大脑本身的运行机制要比这高明的多,人们目前对大脑的记忆,检索,识别等等的认识十分肤浅。大自然用了几十亿年的光阴,不可计数的生物个体试错,才有了人类的出现。以人类目前科技水平,去体会大自然的精妙,改进其设计,很难,很难。不过,楼主的想法对生物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山高有穷时,蹬顶人为峰。
天力用尽处,神思显奇功。
待会儿再扯下细胞内核聚变。
可是这里本来就是科学科幻版啊

没什么不好意思发的

版主的回复让我想了几天,这个问题其实是很扯的。等有时间了我会写篇关于制造超人的奇幻小说,在我自己创造的世界里尽情的发挥。在现实世界里,怎么看都是在胡说,越是认真,就越是认真的胡说。好了,下面再胡扯几句。
目前看,生物进化的很完美了,生产者,消耗者,回收者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在太阳照耀的大地上,万物争荣。生物的进化在出现人类后,已经达到了巅峰。自然进化的随机变异,过度繁殖,自然选择机制,逐渐向人工基因诱导(或设计)变异,控制繁殖,人工选择的机制转变。同时,人工智能,大规模机械
大规模机械制造业的出现,都强烈预示着生物发展到了穷途末路,未来将是硅芯片和机械设备的天下,这两者的组合——机器人取代人类目前的地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
可控核聚变实现后,机械将获得无穷的能量,而智能的发展,相信关注围棋人机对战的人都会深有感触。机器人自我学习,自我繁殖,自我改进的时代不会太久远了。(用机器人取代人类,好象是日本人不懈的追求?)由于机器人在空间活动时的优势,在可控核聚变实用化,小型化之后,星系探险和外星殖民将主要是机器人的工作,人类将难逃被豢养在地球上的命运,最后将成为机械的宠物。这是一条符合逻辑,而且极容易实现的进化路线。相对的,另一条路线就艰难的多了。这就是对生物的改造。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6 23:41
大规模机械制造业的出现,都强烈预示着生物发展到了穷途末路,未来将是硅芯片和机械设备的天下,这两者的组 ...
人类改造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生物进化或者适应的速度,这个对写科幻小说 挺有启发的
人类改造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生物进化或者适应的速度,这个对写科幻小说 挺有启发的
不好意思。鸠占鹊巢一下。再有几百字就写完了,给个面子,等我发完在评论好吗?我会抽时间尽快写完的。


想象一下,几百年,上千年后,我们的后代将像小猫,小狗一样生活在超级计算机和机器人主导的世界,这是我们能忍受的吗?进行生物进化的人为干预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但是这其中除了科学上的困难,更大的是道德,伦理上的冲突。搞生物改造,注定是生活在黑暗之渊的族群。而搞人体改造,更是为世间所不容。所以,这只是一个隐蔽的小圈子行为,而且,由于结果的不可控性,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随着超级计算机模拟性能的增强,一些研究终将走上实际操作。有必要指出的是:人工生物进化并不是反机械化和反人工智能,更不是反科学技术发展。而是探索地球文明发展的可行路线而已。其发展需要使用和借鉴现代科学发展的理论,技术和提供的工具。是现代科学的分支,而不是和现代科学相对立的。

想象一下,几百年,上千年后,我们的后代将像小猫,小狗一样生活在超级计算机和机器人主导的世界,这是我们能忍受的吗?进行生物进化的人为干预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但是这其中除了科学上的困难,更大的是道德,伦理上的冲突。搞生物改造,注定是生活在黑暗之渊的族群。而搞人体改造,更是为世间所不容。所以,这只是一个隐蔽的小圈子行为,而且,由于结果的不可控性,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随着超级计算机模拟性能的增强,一些研究终将走上实际操作。有必要指出的是:人工生物进化并不是反机械化和反人工智能,更不是反科学技术发展。而是探索地球文明发展的可行路线而已。其发展需要使用和借鉴现代科学发展的理论,技术和提供的工具。是现代科学的分支,而不是和现代科学相对立的。
好技术,我已经用这个技术得到了我要的结果
人工生物进化的方向不外乎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和改善能源消耗方式。对前两项我也不太了解,以改善能源消耗方式来说最简便的方法是生物储电技术,最终极目标是直接利用核聚变的能量。

猎杀m1a2 发表于 2016-7-13 22:01
不能,蛋白质的酶促反应远不足以产生石墨烯器件,温度和压力差得太远,1000多度以上温度,保持数十兆帕 ...


可以设计一种新的直径约15000nm的细胞(姑且命名为石墨烯片制造厂),含有一种新的细胞器,直径大概10000nm(姑且称之为石墨烯片生产车间),在细胞器的中心维持一个直径为50nm、温度为几千开的等离子火球,周围是磁约束和隔热装置,这样就可以生产出直径为50nm的石墨烯片了。生产出石墨烯片以后,再转运至运行下一道工艺的细胞。如果制程工艺为5nm,这样的一个石墨烯片上可以布置20个石墨烯晶体管,五层石墨烯片组成的石墨烯芯体可以包含100个晶体管,1万个芯体就包含了100万个石墨烯晶体管。
基因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地生产蛋白质,天然地实现了纳米技术。
猎杀m1a2 发表于 2016-7-13 22:01
不能,蛋白质的酶促反应远不足以产生石墨烯器件,温度和压力差得太远,1000多度以上温度,保持数十兆帕 ...


可以设计一种新的直径约15000nm的细胞(姑且命名为石墨烯片制造厂),含有一种新的细胞器,直径大概10000nm(姑且称之为石墨烯片生产车间),在细胞器的中心维持一个直径为50nm、温度为几千开的等离子火球,周围是磁约束和隔热装置,这样就可以生产出直径为50nm的石墨烯片了。生产出石墨烯片以后,再转运至运行下一道工艺的细胞。如果制程工艺为5nm,这样的一个石墨烯片上可以布置20个石墨烯晶体管,五层石墨烯片组成的石墨烯芯体可以包含100个晶体管,1万个芯体就包含了100万个石墨烯晶体管。
基因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地生产蛋白质,天然地实现了纳米技术。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6 23:41
大规模机械制造业的出现,都强烈预示着生物发展到了穷途末路,未来将是硅芯片和机械设备的天下,这两者的组 ...
基因的本质是什么?是编码,是蛋白质的代码。对基因的编辑,理论上能设计出任意一种蛋白质,也就可以设计出任何一种细胞器、任何一种细胞、任何一种器官。机械制造是用大机器生产小机器,而基因编辑是直接设计、编码、制造机器。生命科学的辉煌时期不是已经过去,而是尚未到来。现在的生命科学只是在修理生物,而将来的生命科学是生命编程。
基因的本质是什么?是编码,是蛋白质的代码。对基因的编辑,理论上能设计出任意一种蛋白质,也就可以设计 ...
但是,蛋白质并不能在一切环境下工作
可以设计一种新的细胞器,直径大概10000nm,在细胞器的中心维持一个直径为10nm、温度为几千开的等离子火 ...
这样啊,似乎有道理


人体储电,就是人体直接利用电能完成能量的输入,输出,使人体对食物的需求大为下降。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好在大自然已经进化出了先例。电鳗,电鳐都可以通过肌体内的电能进行捕食,具有良好的电能产生,储存,释放体系。对这一系统加以改造,就可能实现充电1小时,活动1整天的梦想,极大方便人类的能源补给。减少太空活动时的后勤保障工作。具体技术路线是改变三羧酸循环的路径,由带电粒子给ADP供能,产生ATP供应生命活动需要,由带电粒子产生,输送,回收过程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实现。而生物体内核聚变是生物直接利用电能的进一步发展。在进行宏观尺度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时,劳逊判据是绕不过去的坎,为了实现能量的输出大于输入,需要大量的粒子连续进行核聚变反应,这就需要维持高温,高压,长时间的约束,使燃料离子具有极高的平均动能。而为了约束这些粒子,需要有高压的高电磁环境。在生物体内,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环境存在的。好在,生物体内的能量过程是以个来算的微观过程,只要参与核聚变反应的单个粒子具有一定程度的能量,并不需要高的平均动能。

人体储电,就是人体直接利用电能完成能量的输入,输出,使人体对食物的需求大为下降。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好在大自然已经进化出了先例。电鳗,电鳐都可以通过肌体内的电能进行捕食,具有良好的电能产生,储存,释放体系。对这一系统加以改造,就可能实现充电1小时,活动1整天的梦想,极大方便人类的能源补给。减少太空活动时的后勤保障工作。具体技术路线是改变三羧酸循环的路径,由带电粒子给ADP供能,产生ATP供应生命活动需要,由带电粒子产生,输送,回收过程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实现。而生物体内核聚变是生物直接利用电能的进一步发展。在进行宏观尺度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时,劳逊判据是绕不过去的坎,为了实现能量的输出大于输入,需要大量的粒子连续进行核聚变反应,这就需要维持高温,高压,长时间的约束,使燃料离子具有极高的平均动能。而为了约束这些粒子,需要有高压的高电磁环境。在生物体内,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环境存在的。好在,生物体内的能量过程是以个来算的微观过程,只要参与核聚变反应的单个粒子具有一定程度的能量,并不需要高的平均动能。
基因的本质是什么?是编码,是蛋白质的代码。对基因的编辑,理论上能设计出任意一种蛋白质,也就可以设计 ...
嗯,这就是我说的另一条地球文明进化之路。一条更坎坷的和工业文明并行的生物进化之路。
李楠01 发表于 2016-7-17 11:10
人工生物进化的方向不外乎增强体质,开发智力,和改善能源消耗方式。对前两项我也不太了解,以改善能源消耗 ...
还包括衍生或者增加新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