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史料:《更路簿》——跨越古今的“南海天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58:58

“自大潭过东海(即西沙海域),用乾癸驶到十二更时,驶半转回乾癸巳亥,约有十五更……”,现存苏承芬抄版的《更路簿》开篇这样写道。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条精准驶向南海的海上航路,着实让人感叹这是一部凝聚着海南渔民百年智慧,甚至付出生命代价而撰写的“南海天书”,更让人不禁联想起一幅我南海渔民自琼海潭门港出发,挥别家人,向着波涛汹涌的南海破浪前行的生动画面。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中的黄金海路

关于《更路簿》的起源,史书尚无明确记载,但根据现存版本的判断,至迟在18世纪初(清初)《更路簿》就已出现,到19世纪中叶,趋于成熟,定型成书,此后世代流传至今。若考虑到明代三宝公郑和下西洋时所用航海指南,可推测《更路簿》至少在明初就已形成。“更路”二字既表时间又表里程,一更等于2.4小时,为60里,此外还需要船长通过其丰富的航海经验,综合考虑渔船特点、海水流向、流速、风向和所需时间,才能驾驶渔船朝着既定目标航行。 

《更路簿》记录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的南海海域的100多处地名和重要的海洋信息,其中航向、时间、距离,途中所见岛屿、暗礁,以及相关海域的海流速度、天气变化等重要规律,通过一代代渔民的总结完善和修改补充,内容不断全面丰富。不同版本的《更路簿》记载了多达20多条西沙捕鱼路线、200多条南沙捕鱼路线,20多条从南沙返回海南岛的航线、数个海上交通枢纽和渔业生产中心,为子孙后代远航耕海规避了风险,指明了方向。


“耕耘南海、守护南海”的历史见证

《更路簿》书中记载着大量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乡土气息浓厚,例如渔民们按照形状把环礁称为“筐”,把安达礁称为“银饼”,把司令礁称为“目镜铲”等等诸如此类具有海南特色的民俗命名。海南渔民这种用传统习俗命名的方法是对我国南海及南海诸岛命名的重要贡献,外国人来到这些岛礁后,这些岛礁就被用汉语拼音或中文字义翻译成英文。可以说海南渔民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为最早发现、最早在此生活、最早开发经营和管理南海诸岛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更重要的是,现存的《更路簿》已经充分反映,南海渔民的足迹几乎遍布南海各个海域,反映出海南渔民以海为田,祖祖辈辈不辞劳苦在西沙和南沙群岛海域上从事捕捞活动,在岛礁沙滩上从事住房、建庙、种植、养殖等生产建设活动,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南海海洋文化。另外从《更路簿》中众多南海航线以及渔场分布看,西沙、南沙海域早在明代就已经成为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这些历史作业痕迹恰恰构成了中国海南渔民经营和开发南海的确凿证据。

令人欣慰的是,《更路簿》作为佐证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重要文献证据,已于2008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海南渔民的《更路簿》再次焕发生机,将作为一本“活历史”在维护“祖宗海”的历史性权利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外交部供稿

154492594.jpg (359.8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25 14:13 上传


“自大潭过东海(即西沙海域),用乾癸驶到十二更时,驶半转回乾癸巳亥,约有十五更……”,现存苏承芬抄版的《更路簿》开篇这样写道。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条精准驶向南海的海上航路,着实让人感叹这是一部凝聚着海南渔民百年智慧,甚至付出生命代价而撰写的“南海天书”,更让人不禁联想起一幅我南海渔民自琼海潭门港出发,挥别家人,向着波涛汹涌的南海破浪前行的生动画面。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中的黄金海路

关于《更路簿》的起源,史书尚无明确记载,但根据现存版本的判断,至迟在18世纪初(清初)《更路簿》就已出现,到19世纪中叶,趋于成熟,定型成书,此后世代流传至今。若考虑到明代三宝公郑和下西洋时所用航海指南,可推测《更路簿》至少在明初就已形成。“更路”二字既表时间又表里程,一更等于2.4小时,为60里,此外还需要船长通过其丰富的航海经验,综合考虑渔船特点、海水流向、流速、风向和所需时间,才能驾驶渔船朝着既定目标航行。 

《更路簿》记录了“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的南海海域的100多处地名和重要的海洋信息,其中航向、时间、距离,途中所见岛屿、暗礁,以及相关海域的海流速度、天气变化等重要规律,通过一代代渔民的总结完善和修改补充,内容不断全面丰富。不同版本的《更路簿》记载了多达20多条西沙捕鱼路线、200多条南沙捕鱼路线,20多条从南沙返回海南岛的航线、数个海上交通枢纽和渔业生产中心,为子孙后代远航耕海规避了风险,指明了方向。

20130607090051_375.jpg (543.3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25 14:14 上传



“耕耘南海、守护南海”的历史见证

《更路簿》书中记载着大量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乡土气息浓厚,例如渔民们按照形状把环礁称为“筐”,把安达礁称为“银饼”,把司令礁称为“目镜铲”等等诸如此类具有海南特色的民俗命名。海南渔民这种用传统习俗命名的方法是对我国南海及南海诸岛命名的重要贡献,外国人来到这些岛礁后,这些岛礁就被用汉语拼音或中文字义翻译成英文。可以说海南渔民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为最早发现、最早在此生活、最早开发经营和管理南海诸岛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更重要的是,现存的《更路簿》已经充分反映,南海渔民的足迹几乎遍布南海各个海域,反映出海南渔民以海为田,祖祖辈辈不辞劳苦在西沙和南沙群岛海域上从事捕捞活动,在岛礁沙滩上从事住房、建庙、种植、养殖等生产建设活动,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南海海洋文化。另外从《更路簿》中众多南海航线以及渔场分布看,西沙、南沙海域早在明代就已经成为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这些历史作业痕迹恰恰构成了中国海南渔民经营和开发南海的确凿证据。

令人欣慰的是,《更路簿》作为佐证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拥有主权的重要文献证据,已于2008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海南渔民的《更路簿》再次焕发生机,将作为一本“活历史”在维护“祖宗海”的历史性权利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外交部供稿
这就是自古以来的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