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病关系”的总病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48:39
在中国,医疗这行似乎没有人满意。医生不满意,因他们工作太累,收入太低,付出与所得差距甚远。病患不满意,他们感觉看病难,看病贵,挂个号得大排长龙,医生治疗技术跟服务态度普遍不佳。制药、卖药的也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的药质优价廉,但不送礼或不给好处,药品就是卖不出去。最后,医病关系差,是很多人普遍的感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本文试图拉长历史脉络,从全球化的视野,来针对中国本土脉络进行分析。


“以药养医”的结构



在新自由主义与分税制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拨款逐年减少。以深圳为例,现在只剩下不到10%,甚至有些公立大医院只有3%。其余90%以上的经费,都要靠医院自筹;这种状况在其他地方也大同小异。
政府抛下了责任,一身轻松,但医院却更没有能力为公益买单。政府如此低比例的拨款,实际无异是剥夺医院的公益性,逼其朝营利发展,这俨然成为新自由主义在中国医疗场域的实践。
在这种状况下,公立医院只能依靠“以药养医”的政策来维持生存。有些医院的药品收入,甚至占医院整体收入的40%-70%。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中国医疗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只有4.7%左右,在同等发展水准国家中水准偏低,但药品费用却占GDP的2%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2015年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目前处方药在中国药品销售市场占主导地位,占整体医药市场销售金额约85%。销售管道上,医院占处方药销售约92%,而其中城市等级医院,销售占了处方药的三分之二。
对公立医院而言,其营收和结余总体表现为:药品收入占 40%,而其中主要的构成部分是15%的“药品加价”。来自诊疗的收入占比,约和药品收入基本相当。历年药品收支结余,始终大于收支总结余,说明公立医院需要通过来自药品的收益,弥补其他服务成本。这也反映了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事实。
调查还显示,由于医院营收高度倚赖15%的药品加价,医院更倾向于采购并使用高价药物,导致药商在定价上采高价策略,药品价格虚高。另外,即使有医疗保险可报销有效的药物,医生也会开出不能报销的药物,另外收费;即使诊断明确,医生也常会要求病人做更多复杂的检查,加收检验费用。多数患者认为医生受利益驱动,存在“过度治疗”行为。这也说明了医院变本加厉的逐利性,加剧了医病之间的矛盾。
其实,“以药养医”会成为一种逐利手段,也是在政府规定的合法范畴中,所衍伸出来的变通方式。“以药养医”源于1950年代的中国医疗体制。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医院服务具有福利性质,医疗收费标准定得很低。为了维持医院的正常运作发展,官方允许公立医院在药品批发价基础上,收取10%-15%的加成利益。
因此,药品加成是“合法的”。改革开放后的医院,延续这个计划经济时期的“合法制度”,在加成利益之前,又发展出许多药品采购的回扣空间。既然有回扣在,就无法遏制个别医院和医生逐利的冲动,医生“开大处方”、 “过度医疗”就成了医院运作的常态。


药品采购回扣的制度因



为何医院的药品采购有著极大的回扣空间?
关键原因在于医院的药品选择权极大,不受监督;药厂就算得标,由于得标厂商一般同时会有几十家,医院也不一定就会采购,医院在药品使用上有最终选择权。因此,药商得想办法给医院好处,前后得过多道关口,少一关都不行。
常见的流程是:药商先要向医院的主管领导示好,确保自己能在几十家可能得标的企业中脱颖而出;为了进入医院药事会的讨论,药厂通常要付出5千到2万元不等的费用。为确保药品进入医院,还要让相关科室主任拿到好处;给医院药剂科主任至少5000元回扣,因其有进货量控制权。处方医生的好处也不能忘,因为开什么药、开多开少,权力都在医生手里。然后是药房的药剂师、统计员甚至是会计等等。
不仅如此,许多药厂甚至通过帮医院买设备、盖大楼等方式,来增加药品销售。这些费用最后都会摊进药品成本中,由消费者买单。因为医院拥有不受监督的选择权,这注定了医院相关人员成为药商的公关目标,而利益最大化的思维,又决定了医院和医生们对高价药的钟爱。
造成“以药养医”风气盛行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收入也偏低,与他们的高投入、高技能、高风险、高强度根本不成比例。医务人员还面临超时、超劳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将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严重压低;医生付出的劳动,无法从技术收入中得到补偿,只能从药品和耗材中获得。
除了回扣外,医生也透过红包或走穴(到其他医院兼职)自行创收。按人性而言,这些灰色收入其实还是符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也是医生们在医院僵化的规定中,改善收入所形成的变通方式。但由于医疗体系不合理,医生似乎被逼著仰赖这些规范外的灰色收入。


“以药养医”改革的挫败



鉴于“以药养医”为民众所诟病,2012年1月,中国卫生部长陈竺表示要在“十二五”期间透过取消“药品加成”来消除“以药养医”。然而,取消药品加成并不能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也没有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医生的逐利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首先,由于药品是经过药企、医药代表、药品中间销售商和医院层层加价的流通网络,才到达患者手中。过程中药价暴涨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即使医院取消了15%的药品利润,患者依然得为高价药买单。
其次,政府奖励药厂研发新药,但这个政策却被药商滥用。也就是说,每当政府对某些药品降价时,药企就通过“新药审批”,将药品改头换面销售,如相同药品将粉剂改为口服液或胶囊,结果药价不降反升;政府在资讯上处于劣势,并且价格主管部门人员少、工作重,缺少专门评审人员和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没有切实发挥监管部门的职能,也使得药品降价最终无法落实。
再者,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指出:即使取消药品加成,药商仍能透过如虚报会议、出国考察、支付讲课费等隐蔽方式,向医院、医生输送利益。“以药养医”问题还是难以根除。
而政府在专注处理令人诟病的“以药养医”同时,却又造成另一方面的问题,那就驱使医院转而采取“以医养医”,大幅提高医院处方费、检查费、治疗费来弥补资金缺口。这种结果,对长期靠药物的患者或许是不是坏事,但对那些突发急病,需进行手术的患者来说,却非福音。
还有,过去不少好用的廉价药,如“鱼精蛋白”,以及在心脏手术中用来控制血管痉挛的“罂粟堿”等,现在都出现紧缺。因为在现行药价管制下,药厂生产这类药物会长期亏本,院方售药也无利可图,这就导致了厂商不愿生产,医院不愿储备,患者有需求时却找不到药的情况。
2015年就曾发生一个事件:杭州萧山区一位出生不到8个月的女婴,患上婴儿痉挛症,到浙江省儿童保健院治疗。医生认为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医院没药。孩子母亲发微信向朋友圈求助,但许多医院都没储备此药。还好最后有热心人提供讯息,指出上海医药集团有药,才解决危机。


中国医病关系的总病根


综上所述,中国的“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病关系恶劣”,其实是结构因素使然。其根源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国际宏观因素,加上政府分税制、僵化的医疗行政体系,以及官本位文化等国家内部因素,共同交织而成。
在全球层次上,中国改革开放后接合新自由主义思潮,早在1985年第一次医改中就展现出来;这正好切中政府想甩掉医疗包袱的治理心态。然而,中国跟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对接,却走出自身独特的变种模式:
首先,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财政分配走向中央集权,而非地方分权。地方可支配的财源有限,促使地方政府将资本最大化(重视非基本医疗服务)与包袱最小化(轻忽基层医疗服务),拉大了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差距。
其次,中国式的新自由主义,没能造成医疗市场的多元竞争,反而形成扭曲的公立医院垄断体制,造成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的“看病难”问题。
再者,僵化的事业单位行政体制下,医生的人事薪酬制度,跟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并不匹配。一方面,医生无法改变低薪结构,只能按其医疗专业的权威,倚赖红包回扣等灰色收益。另一方面,民众无力改变现有结构,对于药商与医院的共谋也束手无策。层层成本转嫁至民众负担,就造成“看病贵”的结果。
这个独特变种的根本成因,则是官本位的权威缺乏制衡。一方面,地方政府首要考量经济税收,如何滚动资本才是硬道理;对于以财政资源提高医护人员待遇,改善医疗品质,却十分吝啬。虽然政府也透过管控药价或挂号费,来普惠民众就医,但在这种思维下,非商品化的医疗权利的扩展,长期不被重视。
另一方面,医生工会空有其名,却无实质议薪功能;民间制衡力量薄弱,无力形成保护运动,去挑战医院与药商的共谋。当民众无法节制官方、医院与资本粗暴的合流,这样的发展比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更具压迫性。特别像医疗这个高度信息不对称的场域,病患将处于更为不利的位置。
当医疗不再具备公益性,而是汲汲于创收,在中国会出现“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病关系的恶劣”的状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萧易忻,华东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研究医疗社会学)

在中国,医疗这行似乎没有人满意。医生不满意,因他们工作太累,收入太低,付出与所得差距甚远。病患不满意,他们感觉看病难,看病贵,挂个号得大排长龙,医生治疗技术跟服务态度普遍不佳。制药、卖药的也不满意,他们认为自己的药质优价廉,但不送礼或不给好处,药品就是卖不出去。最后,医病关系差,是很多人普遍的感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本文试图拉长历史脉络,从全球化的视野,来针对中国本土脉络进行分析。


“以药养医”的结构



在新自由主义与分税制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拨款逐年减少。以深圳为例,现在只剩下不到10%,甚至有些公立大医院只有3%。其余90%以上的经费,都要靠医院自筹;这种状况在其他地方也大同小异。
政府抛下了责任,一身轻松,但医院却更没有能力为公益买单。政府如此低比例的拨款,实际无异是剥夺医院的公益性,逼其朝营利发展,这俨然成为新自由主义在中国医疗场域的实践。
在这种状况下,公立医院只能依靠“以药养医”的政策来维持生存。有些医院的药品收入,甚至占医院整体收入的40%-70%。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中国医疗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只有4.7%左右,在同等发展水准国家中水准偏低,但药品费用却占GDP的2%左右,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2015年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目前处方药在中国药品销售市场占主导地位,占整体医药市场销售金额约85%。销售管道上,医院占处方药销售约92%,而其中城市等级医院,销售占了处方药的三分之二。
对公立医院而言,其营收和结余总体表现为:药品收入占 40%,而其中主要的构成部分是15%的“药品加价”。来自诊疗的收入占比,约和药品收入基本相当。历年药品收支结余,始终大于收支总结余,说明公立医院需要通过来自药品的收益,弥补其他服务成本。这也反映了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事实。
调查还显示,由于医院营收高度倚赖15%的药品加价,医院更倾向于采购并使用高价药物,导致药商在定价上采高价策略,药品价格虚高。另外,即使有医疗保险可报销有效的药物,医生也会开出不能报销的药物,另外收费;即使诊断明确,医生也常会要求病人做更多复杂的检查,加收检验费用。多数患者认为医生受利益驱动,存在“过度治疗”行为。这也说明了医院变本加厉的逐利性,加剧了医病之间的矛盾。
其实,“以药养医”会成为一种逐利手段,也是在政府规定的合法范畴中,所衍伸出来的变通方式。“以药养医”源于1950年代的中国医疗体制。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医院服务具有福利性质,医疗收费标准定得很低。为了维持医院的正常运作发展,官方允许公立医院在药品批发价基础上,收取10%-15%的加成利益。
因此,药品加成是“合法的”。改革开放后的医院,延续这个计划经济时期的“合法制度”,在加成利益之前,又发展出许多药品采购的回扣空间。既然有回扣在,就无法遏制个别医院和医生逐利的冲动,医生“开大处方”、 “过度医疗”就成了医院运作的常态。


药品采购回扣的制度因



为何医院的药品采购有著极大的回扣空间?
关键原因在于医院的药品选择权极大,不受监督;药厂就算得标,由于得标厂商一般同时会有几十家,医院也不一定就会采购,医院在药品使用上有最终选择权。因此,药商得想办法给医院好处,前后得过多道关口,少一关都不行。
常见的流程是:药商先要向医院的主管领导示好,确保自己能在几十家可能得标的企业中脱颖而出;为了进入医院药事会的讨论,药厂通常要付出5千到2万元不等的费用。为确保药品进入医院,还要让相关科室主任拿到好处;给医院药剂科主任至少5000元回扣,因其有进货量控制权。处方医生的好处也不能忘,因为开什么药、开多开少,权力都在医生手里。然后是药房的药剂师、统计员甚至是会计等等。
不仅如此,许多药厂甚至通过帮医院买设备、盖大楼等方式,来增加药品销售。这些费用最后都会摊进药品成本中,由消费者买单。因为医院拥有不受监督的选择权,这注定了医院相关人员成为药商的公关目标,而利益最大化的思维,又决定了医院和医生们对高价药的钟爱。
造成“以药养医”风气盛行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收入也偏低,与他们的高投入、高技能、高风险、高强度根本不成比例。医务人员还面临超时、超劳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将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严重压低;医生付出的劳动,无法从技术收入中得到补偿,只能从药品和耗材中获得。
除了回扣外,医生也透过红包或走穴(到其他医院兼职)自行创收。按人性而言,这些灰色收入其实还是符合“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也是医生们在医院僵化的规定中,改善收入所形成的变通方式。但由于医疗体系不合理,医生似乎被逼著仰赖这些规范外的灰色收入。


“以药养医”改革的挫败



鉴于“以药养医”为民众所诟病,2012年1月,中国卫生部长陈竺表示要在“十二五”期间透过取消“药品加成”来消除“以药养医”。然而,取消药品加成并不能从根本上破除“以药养医”,也没有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医生的逐利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首先,由于药品是经过药企、医药代表、药品中间销售商和医院层层加价的流通网络,才到达患者手中。过程中药价暴涨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即使医院取消了15%的药品利润,患者依然得为高价药买单。
其次,政府奖励药厂研发新药,但这个政策却被药商滥用。也就是说,每当政府对某些药品降价时,药企就通过“新药审批”,将药品改头换面销售,如相同药品将粉剂改为口服液或胶囊,结果药价不降反升;政府在资讯上处于劣势,并且价格主管部门人员少、工作重,缺少专门评审人员和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没有切实发挥监管部门的职能,也使得药品降价最终无法落实。
再者,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指出:即使取消药品加成,药商仍能透过如虚报会议、出国考察、支付讲课费等隐蔽方式,向医院、医生输送利益。“以药养医”问题还是难以根除。
而政府在专注处理令人诟病的“以药养医”同时,却又造成另一方面的问题,那就驱使医院转而采取“以医养医”,大幅提高医院处方费、检查费、治疗费来弥补资金缺口。这种结果,对长期靠药物的患者或许是不是坏事,但对那些突发急病,需进行手术的患者来说,却非福音。
还有,过去不少好用的廉价药,如“鱼精蛋白”,以及在心脏手术中用来控制血管痉挛的“罂粟堿”等,现在都出现紧缺。因为在现行药价管制下,药厂生产这类药物会长期亏本,院方售药也无利可图,这就导致了厂商不愿生产,医院不愿储备,患者有需求时却找不到药的情况。
2015年就曾发生一个事件:杭州萧山区一位出生不到8个月的女婴,患上婴儿痉挛症,到浙江省儿童保健院治疗。医生认为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医院没药。孩子母亲发微信向朋友圈求助,但许多医院都没储备此药。还好最后有热心人提供讯息,指出上海医药集团有药,才解决危机。


中国医病关系的总病根


综上所述,中国的“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病关系恶劣”,其实是结构因素使然。其根源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国际宏观因素,加上政府分税制、僵化的医疗行政体系,以及官本位文化等国家内部因素,共同交织而成。
在全球层次上,中国改革开放后接合新自由主义思潮,早在1985年第一次医改中就展现出来;这正好切中政府想甩掉医疗包袱的治理心态。然而,中国跟新自由主义浪潮的对接,却走出自身独特的变种模式:
首先,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财政分配走向中央集权,而非地方分权。地方可支配的财源有限,促使地方政府将资本最大化(重视非基本医疗服务)与包袱最小化(轻忽基层医疗服务),拉大了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医疗资源差距。
其次,中国式的新自由主义,没能造成医疗市场的多元竞争,反而形成扭曲的公立医院垄断体制,造成公立医院人满为患的“看病难”问题。
再者,僵化的事业单位行政体制下,医生的人事薪酬制度,跟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并不匹配。一方面,医生无法改变低薪结构,只能按其医疗专业的权威,倚赖红包回扣等灰色收益。另一方面,民众无力改变现有结构,对于药商与医院的共谋也束手无策。层层成本转嫁至民众负担,就造成“看病贵”的结果。
这个独特变种的根本成因,则是官本位的权威缺乏制衡。一方面,地方政府首要考量经济税收,如何滚动资本才是硬道理;对于以财政资源提高医护人员待遇,改善医疗品质,却十分吝啬。虽然政府也透过管控药价或挂号费,来普惠民众就医,但在这种思维下,非商品化的医疗权利的扩展,长期不被重视。
另一方面,医生工会空有其名,却无实质议薪功能;民间制衡力量薄弱,无力形成保护运动,去挑战医院与药商的共谋。当民众无法节制官方、医院与资本粗暴的合流,这样的发展比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更具压迫性。特别像医疗这个高度信息不对称的场域,病患将处于更为不利的位置。
当医疗不再具备公益性,而是汲汲于创收,在中国会出现“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病关系的恶劣”的状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萧易忻,华东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研究医疗社会学)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才是出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才是出路




问题的根本就是人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量与社会医务供给量之间的矛盾。

在需求量只会不断上升的前提下,不提高供给量而扯别的蛋,那不是真白痴就是装白痴。

问题的根本就是人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量与社会医务供给量之间的矛盾。

在需求量只会不断上升的前提下,不提高供给量而扯别的蛋,那不是真白痴就是装白痴。


先谈公平,再谈其他,否则,各种体制混合,有人重点照顾,有人自费,有人报销一部分,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先谈公平,再谈其他,否则,各种体制混合,有人重点照顾,有人自费,有人报销一部分,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这个帖子只指出问题没有办法
医疗改革的伟大成就。
小评“狗洗澡与人看病”  
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55399991.html
现在媒体、网络又被某些人授意炒作护理费不如给狗护理收入多,其目的无非有二,一是要把公立医院私有化;二是要大幅提高医疗收费造舆论。
还是看看一些资料数据吧:
全国政协委员、工程院院士巴德年  
http://www.cas.cn/zt/jzt/djzt/20 ... 70312_2669888.shtml  
中国曾被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赞誉中国只用世界上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  


医院退休院长:医改逼良为娼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001/21/9076298_318456402.shtml




 “自从1985年医改以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拨款逐年减少,现在只剩下10%,90%的经费要靠医院自筹。”一位退休的深圳公立医院副院长说,“这10%就像天秤上那最后一根稻草,把医者父母心的传统彻底破坏了,巅覆了很多东西,也引发了很多问题。”


古巴总统:人权第一最重要的是健康生存权


这就是中国某些人鼓吹的医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穷古巴奇迹:全民免费医疗 医疗水平堪比最发达国家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4/02/c_111731745_3.htm


中国医改处在犯“颠覆性错误”的危险时刻  
http://m.cwzg.cn/index.php?&a=show&catid=7&id=26439


李志宁:正是“医疗改革” 狠狠阻击了中国经济!
http://m.chinavalue.net/Article/3241.html


钟南山谈医改核心:改革要向公益发展而不是向市场发展  
http://4g.stockstar.com/detail/FB2014031100001485




    如今的医院怎么样?官方与民间看法肯定有差异,但有一个共识,那就是看病难、看病贵,病人到医院,只有任凭医院宰割的份,所以医患之间纠纷不断、医院腐败案件层出不穷。


    那么,为何出现如此情况呢?一位退休的深圳公立医院副院长一语惊人:“医院落到今天的局面,医德医风败坏如斯,就像‘逼良为娼’一样啊!”许多人都看到了,医疗腐败林林总总,医患纠纷此伏彼起,其“原罪”就是此前失败的医改。认识不到这一点,针对医院的任何措施都只是治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本来应该是救死扶伤的医院和医生,现在却是医德不再,腐败不断,医患双方都不满意。最近,深圳市专门在卫生医疗系统掀起廉政风暴,就足以说明,至少在深圳医疗系统的腐败已经十分严重,这些年深圳医疗系统确实发生了许多震惊全国的医患纠纷大案。表面上看来,根源在于医德缺失和管理失当,而实质问题是政府强行将医院推向市场,“90%的经费医院自筹”使得医院由公益性变为营利性。


  “自从1985年医改以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拨款逐年减少,现在只剩下10%,90%的经费要靠医院自筹。”一位退休的深圳公立医院副院长说,“这10%就像天秤上那最后一根稻草,把医者父母心的传统彻底破坏了,巅覆了很多东西,也引发了很多问题。”


  “公立医院本身就有公益性质,但公益是要政府买单的,10%的拨款实际是宣布政府不再为公益买单了。”这位老院长分析说,“政府放弃了自己的责任,落得一身轻松,但医院更没能力为公益买单了,得先求生存啊,于是就常见到医院因患者无钱而见死不救的情况,社会上都骂医院和医生冷血,眼里只有钱,可有多少人知道医院和医生的辛酸和难处呢?”


  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从患者身上下功夫,而能让患者掏钱的,一是药,二就是设备。各科室为了多卖药,就各施奇招,比如开大处方,设法让你小病大养等等。医院再进些高级设备,无论毛病大小,先让你在这些设备上一通检查,检查一次就得花上成百上千。


  医院在创收、增收的压力下,就不得不把目光盯着患者的口袋。随之,大家都朝钱看了,收红包就成了行业潜规则。医院里掌握药品与设备采购大权的头头脑脑,自然成为腐败的重灾区,采购什么药品,购买什么设备,以至每一个岗位都找到了捞钱的办法,形成了“救死扶伤、一切向钱看”的奇特怪状。


  退休院长说,“在医院内部,一些产生腐败的部位和人员,是外界无法想象得到的。”他说,内地有家医院的网络中心主任,掌握该院HIS系统的最高权限,既能看到前台界面的内容(如病区医生站、护士站、门诊医生站、电子病历等),也可以看到后台数据库的内容,通过数据库他可以掌握全院各个病人的用药情况等。不少药商瞄准了这一点,就向他购买“信息”,几年就捞了上百万。这样的细节,外人怎么可能知道。


    时下,药口集中招标采购很时髦,殊不知这也是假像。一位药商透露,“药厂就算中标,医院也不一定就会采购你的药,因为中标企业一般同时会有几十家,医院选择余地很大。所以得活动,前后得过多道关口,少一关都不行。”首先要向主管院长示好,确保自己“脱颖而出”费用标准:5000-20000元。其次要让相关科室主任拿到好处,药剂科主任、药剂师、统计员、会计都得打点。第三是给医生好处,开什么药、开多少药,医生说了算。药商深有感触地说:“医院是片江湖,水很深,是江湖就有规矩,就有三山五岳,八大门派,七十二洞,三十六堂口,还有好多大小码头,你药品想进来,就得逐个去拜,去交买路钱。”这些买路钱最后都会摊进成本,由病人买单。


    由于医药双方结成了利益同盟,于是就有力量左右医药市场。为何高价药销售得很好,低价中标药却无人问津?原因在于医院与药商赚头太小,一些临床普药品种由于价格低、差价小,医院不用或者少用,药厂就不生产,销售企业也不经营,从而退出了市场,使老百姓买不到也用不上低价药。这样,就使得药品价格虚高,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位退休副院长坦言,他在医改前的公立医院也工作过,现在的情况让他很痛心,“抓几个人进去无法治本,关键要从制度上入手。”他说,“医疗改革的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完全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才会导致种种社会怪象。”“如果说这些都是以前医改失败的后遗症,那么应该从未来新医改中寻求治本之道。”


  看来,让医院回归公益的本位,政府为公益事业买单,斩断医药之间的利益链条,才是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