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筛查第一季:就陈鹭芸去世谈谈结直肠癌症的筛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51:21
陈鹭芸英年早逝,让很多热爱篮球的朋友们扼腕叹息。这么年纪轻轻就罹患中晚期结肠癌,而前段时间香港某演员也因结肠癌去世,这让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个疾病。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较高。2009年开始,中国卫生部启动了国家层面的肿瘤传报注册项目,至2012年6月,共有104个肿瘤传报单位向卫生部传报了2009年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共覆盖人口达到2亿。2009年中国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发表在2013年《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杂志上,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全面的关于中国恶性肿瘤相关发病情况的数据。根据这个数据,2009年,中国每10万人新增29人患结直肠癌,居中国癌症病种发病率第3位。相对而言,因结直肠癌死亡的人相对少,每10万死亡人数里只有14人,在因癌症死亡病种里第5位。这或许是因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良好。但必须警惕的是,中国结直肠癌症的发病率增长较快,年轻人罹患结直肠癌在显著增多。


结直肠癌症跟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家族中有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腺瘤、炎症性肠病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高。就生活方式而言,在食物方面,发现红肉的摄取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呈正相关,而鱼类的摄 取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摄入较多红肉的50岁以上的人群十年内其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最髙增加1.71%,而摄入较多鱼的人群十年内其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最高下降1.86%。同时研究也证实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增加也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尤其是在结肠癌的发生中相关性更显著,而且证实这种负相关在不吸烟或已戒烟的人群中具有统计学差异。在生活方式方面,吸烟,无论是目前仍在吸烟或已戒烟的人群,其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度均较从未吸烟的人群高,其相对危险度约为1.2。对于肥胖的患者,研究也证实20~50岁时体重每年增加1kg,其结肠癌发生的风险上升60%,特别在50岁时出现肥胖导致腰围明显增加的人群结肠癌的发生率最高,提示需要在50岁前减肥才能更好地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研究还发现血液中HDL的浓度和结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进一步提示了减肥和代谢疾病的控制对降低结肠癌发病率的重要价值。

结直肠癌疗效好的关键是早期发现。主流看法是:I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高达 90%,II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为 80%;而 III 期结直肠癌患者活存率则只有 35%。因此,我们如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就是关键措施。

由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症带来极大好处,所以如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症、结直肠的癌前病变就成为关键。中国相关学会在2015年推出了中国的结直肠癌的筛查建议,我根据《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写下我的通俗解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原文,以便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所有人群分为两大类。一类高风险人群,一类为一般人群。
高风险人群:
1,大便潜血阳性;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3,有肠道腺瘤病史;4,本人有癌症病史;5,有大便习惯改变。凡是有其中一项就是高风险人群。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病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术、长期精神抑郁、报警症状。上述只要有2项即为高风险人群。
所谓报警症状指:便血、黑便、贫血、体重下降。
结直肠癌的筛查主要对象是高风险人群、50岁到75岁的人。那么如何做筛查呢?

1,凡是高风险人群、50岁到75岁的人都应该做“免疫比浊法粪便潜血试验”!且连续做3次!个人建议每年来一回。即每年抽出一个时间段,连续三次的大便行“免疫比浊法潜血试验”。
2,既往没有行“电子染色内镜或全结肠染色”检查者,都应该行相关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最迟在40岁行第一次检查。对于其他高危人群应尽快行“电子染色内镜或全结肠染色”检查。
很多朋友可能一下难以理解。简单的说,除仅仅有家族史的最迟在40岁开始做第一次“电子染色内镜或全结肠染色”检查,其余都应该立即做!
3,电子染色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找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内镜医师;充分的肠道准备;退镜子的时间至少超6分钟!全结肠染色用的是:0.4%的腚胭脂+0.2%醋酸
4,电子染色内镜可以大大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其他内镜效果较差。肠道准备差的检出率也较低,退镜子的速度过快也降低检出率。经验丰富内镜医师可以提高检出率。
5,第一次“电子染色内镜”检查未见异常,则每5年一次重复。
6,第一次检查发现高风险腺瘤且治疗后,那么第二次检查最迟在3年后。高风险腺瘤指的是:1,一次检查发现3个或以上腺瘤;2,腺瘤中直径达到或超10mm;3,或1/3绒毛结构以上或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变。

(由于是科普文章,故没有将援引文章来源列出,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贡献)陈鹭芸英年早逝,让很多热爱篮球的朋友们扼腕叹息。这么年纪轻轻就罹患中晚期结肠癌,而前段时间香港某演员也因结肠癌去世,这让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个疾病。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较高。2009年开始,中国卫生部启动了国家层面的肿瘤传报注册项目,至2012年6月,共有104个肿瘤传报单位向卫生部传报了2009年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共覆盖人口达到2亿。2009年中国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发表在2013年《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杂志上,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全面的关于中国恶性肿瘤相关发病情况的数据。根据这个数据,2009年,中国每10万人新增29人患结直肠癌,居中国癌症病种发病率第3位。相对而言,因结直肠癌死亡的人相对少,每10万死亡人数里只有14人,在因癌症死亡病种里第5位。这或许是因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良好。但必须警惕的是,中国结直肠癌症的发病率增长较快,年轻人罹患结直肠癌在显著增多。


结直肠癌症跟遗传背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家族中有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腺瘤、炎症性肠病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高。就生活方式而言,在食物方面,发现红肉的摄取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呈正相关,而鱼类的摄 取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摄入较多红肉的50岁以上的人群十年内其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最髙增加1.71%,而摄入较多鱼的人群十年内其结直肠癌的发生风险最高下降1.86%。同时研究也证实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增加也和结直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尤其是在结肠癌的发生中相关性更显著,而且证实这种负相关在不吸烟或已戒烟的人群中具有统计学差异。在生活方式方面,吸烟,无论是目前仍在吸烟或已戒烟的人群,其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度均较从未吸烟的人群高,其相对危险度约为1.2。对于肥胖的患者,研究也证实20~50岁时体重每年增加1kg,其结肠癌发生的风险上升60%,特别在50岁时出现肥胖导致腰围明显增加的人群结肠癌的发生率最高,提示需要在50岁前减肥才能更好地降低结肠癌的发生率,研究还发现血液中HDL的浓度和结肠癌的发生呈负相关,进一步提示了减肥和代谢疾病的控制对降低结肠癌发病率的重要价值。

结直肠癌疗效好的关键是早期发现。主流看法是:I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高达 90%,II 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为 80%;而 III 期结直肠癌患者活存率则只有 35%。因此,我们如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就是关键措施。

由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症带来极大好处,所以如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症、结直肠的癌前病变就成为关键。中国相关学会在2015年推出了中国的结直肠癌的筛查建议,我根据《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写下我的通俗解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原文,以便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所有人群分为两大类。一类高风险人群,一类为一般人群。
高风险人群:
1,大便潜血阳性;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3,有肠道腺瘤病史;4,本人有癌症病史;5,有大便习惯改变。凡是有其中一项就是高风险人群。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病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术、长期精神抑郁、报警症状。上述只要有2项即为高风险人群。
所谓报警症状指:便血、黑便、贫血、体重下降。
结直肠癌的筛查主要对象是高风险人群、50岁到75岁的人。那么如何做筛查呢?

1,凡是高风险人群、50岁到75岁的人都应该做“免疫比浊法粪便潜血试验”!且连续做3次!个人建议每年来一回。即每年抽出一个时间段,连续三次的大便行“免疫比浊法潜血试验”。
2,既往没有行“电子染色内镜或全结肠染色”检查者,都应该行相关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最迟在40岁行第一次检查。对于其他高危人群应尽快行“电子染色内镜或全结肠染色”检查。
很多朋友可能一下难以理解。简单的说,除仅仅有家族史的最迟在40岁开始做第一次“电子染色内镜或全结肠染色”检查,其余都应该立即做!
3,电子染色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找一个拥有丰富经验的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内镜医师;充分的肠道准备;退镜子的时间至少超6分钟!全结肠染色用的是:0.4%的腚胭脂+0.2%醋酸
4,电子染色内镜可以大大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其他内镜效果较差。肠道准备差的检出率也较低,退镜子的速度过快也降低检出率。经验丰富内镜医师可以提高检出率。
5,第一次“电子染色内镜”检查未见异常,则每5年一次重复。
6,第一次检查发现高风险腺瘤且治疗后,那么第二次检查最迟在3年后。高风险腺瘤指的是:1,一次检查发现3个或以上腺瘤;2,腺瘤中直径达到或超10mm;3,或1/3绒毛结构以上或高级别上皮内瘤病变。

(由于是科普文章,故没有将援引文章来源列出,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