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民生干得好, 市长更容易升迁, 但市委书记并未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13:51
 〖转帖〗民生干得好, 市长更容易升迁, 但市委书记并未从中收益

  【政见 12-14 00:00】

  2006年以来,中央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建设,并据此调整了干部考核和任用制度。复旦大学的左才研究发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越来越重视中央政府倡导的民生导向。在民生建设方面表现较好的市长,获得升迁的概率明显增加,但市委书记则并未从中受益。

  民生转向

  在党委组织部的干部考察中,除了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主要指标是“德能勤绩廉”。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和上级评价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工作实绩分析。经济增长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这导致GDP主义盛行,使地方政府容易忽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公共住房等社会民生领域。

  为完成2020年进入“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胡温执政期间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将民生提高到同经济增长相当的高度。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在2006年调整了干部考核制度,更加强调民生的重要性。对19个省69份政策文本的分析显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等目标被纳入考核范围。它们的权重也增加了,有些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此外,一些省份还依据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考核,使民生导向得到进一步强化。

  此前研究显示,经济和财政绩效以及与上级的关系,是决定官员晋升的两大关键因素。民生导向的干部考核制度,是否会改变地方官员的晋升逻辑?

  市长和书记不同

  研究者收集了2003-2010年20多个省近2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了市领导晋升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将中小学师生比和每百人注册医生数的增长率,作为衡量民生绩效的指标。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易于获取,且被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至于经济绩效,则以任期内人均GDP增长率来衡量。区别于以往逐年分析官员绩效,研究者以官员任期为分析单位。

  与此同时,研究者也考虑了市领导与上级的关系。如果市领导同省领导是同乡、校友或前同事,那么就视为有派系关系。由于分工和职责不同,市委书记和市长的考核和晋升标准可能不同,因此分开进行分析。

  在排除了城市的级别、人均GDP,官员的年龄、学历、民族、任期,以及省份的人口规模和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以后,研究者发现市委书记和市长是否擢升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对于市委书记来说,经济和社会绩效都没有显著影响,与省领导的私人关系是晋升的关键。人均GDP与其晋升概率呈倒U型关系,即:在中等发达水平的城市任职的市委书记更容易获得提拔。城市所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越高,市委书记的晋升概率越大,一定程度上也支持经济绩效的作用。

  对于市长而言,经济绩效并不显著影响其升迁,而社会政策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晋升机遇。平均来说,教师和医生比例每增加10%,市长的升迁概率约提高5%。此外,越是民生水平较高的地区,民生绩效对市长晋升的影响越强。

  年龄与市长晋升呈倒U型关系,年龄在46岁左右的市长最占优势。城市级别和市长升迁显著正相关,副省级和省会城市的市长比一般地级市的市长更加得到上级重视。

  地方政府为了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调整了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以突出民生政策的重要性。但是市委书记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但市长则可以通过加强民生建设而从中受益。这说明党政领导的不同分工和职责,使地方官员的升迁只是有选择地受到影响。

  不同地区对民生政策的重视差别较大,并影响地方官员的激励偏好。越是民生水平较高的地区,对社会政策的政治激励程度越强。这可能导致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社会发展差异进一步拉大,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还有待探究。〖转帖〗民生干得好, 市长更容易升迁, 但市委书记并未从中收益

  【政见 12-14 00:00】

  2006年以来,中央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建设,并据此调整了干部考核和任用制度。复旦大学的左才研究发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越来越重视中央政府倡导的民生导向。在民生建设方面表现较好的市长,获得升迁的概率明显增加,但市委书记则并未从中受益。

  民生转向

  在党委组织部的干部考察中,除了年龄、学历和工作经验,主要指标是“德能勤绩廉”。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和上级评价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工作实绩分析。经济增长被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这导致GDP主义盛行,使地方政府容易忽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公共住房等社会民生领域。

  为完成2020年进入“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胡温执政期间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将民生提高到同经济增长相当的高度。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在2006年调整了干部考核制度,更加强调民生的重要性。对19个省69份政策文本的分析显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等目标被纳入考核范围。它们的权重也增加了,有些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此外,一些省份还依据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考核,使民生导向得到进一步强化。

  此前研究显示,经济和财政绩效以及与上级的关系,是决定官员晋升的两大关键因素。民生导向的干部考核制度,是否会改变地方官员的晋升逻辑?

  市长和书记不同

  研究者收集了2003-2010年20多个省近2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分析了市领导晋升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将中小学师生比和每百人注册医生数的增长率,作为衡量民生绩效的指标。这两个指标的数据易于获取,且被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至于经济绩效,则以任期内人均GDP增长率来衡量。区别于以往逐年分析官员绩效,研究者以官员任期为分析单位。

  与此同时,研究者也考虑了市领导与上级的关系。如果市领导同省领导是同乡、校友或前同事,那么就视为有派系关系。由于分工和职责不同,市委书记和市长的考核和晋升标准可能不同,因此分开进行分析。

  在排除了城市的级别、人均GDP,官员的年龄、学历、民族、任期,以及省份的人口规模和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以后,研究者发现市委书记和市长是否擢升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对于市委书记来说,经济和社会绩效都没有显著影响,与省领导的私人关系是晋升的关键。人均GDP与其晋升概率呈倒U型关系,即:在中等发达水平的城市任职的市委书记更容易获得提拔。城市所在省份的经济增长率越高,市委书记的晋升概率越大,一定程度上也支持经济绩效的作用。

  对于市长而言,经济绩效并不显著影响其升迁,而社会政策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晋升机遇。平均来说,教师和医生比例每增加10%,市长的升迁概率约提高5%。此外,越是民生水平较高的地区,民生绩效对市长晋升的影响越强。

  年龄与市长晋升呈倒U型关系,年龄在46岁左右的市长最占优势。城市级别和市长升迁显著正相关,副省级和省会城市的市长比一般地级市的市长更加得到上级重视。

  地方政府为了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调整了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以突出民生政策的重要性。但是市委书记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但市长则可以通过加强民生建设而从中受益。这说明党政领导的不同分工和职责,使地方官员的升迁只是有选择地受到影响。

  不同地区对民生政策的重视差别较大,并影响地方官员的激励偏好。越是民生水平较高的地区,对社会政策的政治激励程度越强。这可能导致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社会发展差异进一步拉大,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还有待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