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改的四点启示 理性常规智慧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08:24
俄军改的四点启示 理性常规智慧经济



尽管中国军费已居于世界第二,但军费在GDP中所占比重仍仅为1.3%左右,不仅远低于美俄的4%,更低于西方大多数国家2%的水平,仅比日本1%略微高出,人均军费开支仅为日本的1/5,美国的1/20,日后仍有不小增长空间。(凤凰军事)

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12月9日

习近平主席在9月3日胜利日阅兵中首提裁军30万后,中国军队新一轮军事改革就成了广泛关注的焦点。但对当代国人而言,军事改革是个相对陌生的概念,而这种不了解则加剧了对军改可能面对弯路的担心。好在我们的邻居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就一直积极进行军事改革,对俄军改中得失的解读无疑有益于中国军改的顺利推行。

理性:充分估计周边战略形势困难

俄罗斯独立之初对周边战略形式的估计不够充分,从而导致制定军事指导思想的偏差,而这这些都最终导致了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失利与第二次车臣战场的漫长痛苦。(资料图)

苏联解体、俄军成立初期,俄军事战略基本上继承了原苏联末期所推行的“足够防御”理论和“纯防御”战略,立足于应付局部战争,强调不把任何国家作为敌人,不在境外作战,不实施进攻性战略行动等。然而这时,美国和北约却看到了俄奉行这一战略背后的虚弱与困境,乘机加紧向东欧和原苏联地区渗透,使俄地缘战略态势急剧恶化,面对这种情况,俄罗斯于1996年提出了“现实遏制”战略,该战略强调“俄不追求在武器装备和武装力量的数量上与其他大国均等,而是奉行以自己的武装力量反击侵略为基础的现实遏制原则。”但俄无疑高估了自己当时的经济实力,该战略不仅未能改变俄罗斯的战略困境,更因有限的军费用于维持120多万军队和核武器,迫使俄军组建常规机动作战部队的计划推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失利与第二次车臣战争的漫长痛苦。

当今中国面临的国际与区域环境无疑好于当年的俄罗斯,美国尽管积极重返亚太,但其目前不仅仍因俄土争端而不得不将不小精力放在中东,其整体国力也并非处于顶峰,相比之下,中国的崛起之势却已无人可挡。但与此同时,尽管美国目前重返亚太的力度并不大,但却已成功在军事上,在新加坡、菲律宾部署P8A反潜巡逻机监视中国南海并派遣战舰频频侵犯南海,政治上令韩国国会拒绝表决中韩自贸协定,经济上积极推进TPP,力图建立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新亚太经济圈。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在采取军事手段时,必须明确如何在美国重返亚太的环境下,继续推进海空力量由“近海防御”向“远洋攻防”的转变,如何借助亚丁湾护航这类国际海洋军事合作,磨练提升中国海上力量的远洋作战能力,如何在美国的强势围堵下,充分估计战略形势困难,强势而理性的发展、改革军事力量。

常规:核武辅助常规战力均衡发展

俄第3任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曾被时任俄总理切尔诺梅尔称赞为“清正廉洁,志军有方,统帅战略火箭军期间,在军费拮据的情况下没有浪费一个戈比”。但谢尔盖耶夫在其国防部长任内,过分突出核武重要性,在俄军最急需军改红利时,并未起到积极作用。(资料图)

俄军成立之初,面对战略上的困境,一大突出的核心问题就是优先保障核力量还是优先保障常规作战力量,是首先对付潜在威胁还是首先应付现实威胁,就成为摆在俄军政当局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这关系到俄军事战略的基准点和立足点,关系到俄罗斯军队建设的根本方向。当时,以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元帅为首的一派与以总参谋长克瓦什宁大将为首的另一派,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并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激烈争论,俄军事改革因此而驻足不前。截止到2000年11月,普京总统主持召开的安全会议作出新一轮改革的重大决定,才最终拨正了军事改革的发展方向。普京主导的军事改革,对俄安全环境和面临的威胁进行了全新的判断和界定,提出了以推行“现实威胁”为主要目标的新战略,确立了“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主张加强常规力量建设步伐。

正如习主席在9月3日阅兵上首提裁军30万一样,这次阅兵的其他方面事实上也体现了日后解放军日后的发展方向。在受阅装备中,即包含了东风31甲与东风5B这类全新战略导弹,但更多的还是诸如东风26、东风21D这类常规战术导弹,与此同时,立足反恐的武警特警部队也在阅兵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这预示,中国仍将积极发展核武,强化本国的核威慑能力,但在整体上却将走核武辅助常规战力均衡发展的道路。这种转变,实际上是对国家安全的重新认识,随着中国国内与国际反恐形式的日益严峻,立足常规战力的反恐及中小规模中低烈度局部战争将成为中国军队日后发展的主要着力方向。正如普京早在2000年时指出的那样:“军队必须对付来自本土以及邻国恐怖分子的威胁。为了国家安全必须重新分配资源。核武器再也不会是不可冒犯的了。”




http://news.ifeng.com/a/20151209/46591812_0.shtml

俄军改的四点启示 理性常规智慧经济



尽管中国军费已居于世界第二,但军费在GDP中所占比重仍仅为1.3%左右,不仅远低于美俄的4%,更低于西方大多数国家2%的水平,仅比日本1%略微高出,人均军费开支仅为日本的1/5,美国的1/20,日后仍有不小增长空间。(凤凰军事)

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12月9日

习近平主席在9月3日胜利日阅兵中首提裁军30万后,中国军队新一轮军事改革就成了广泛关注的焦点。但对当代国人而言,军事改革是个相对陌生的概念,而这种不了解则加剧了对军改可能面对弯路的担心。好在我们的邻居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就一直积极进行军事改革,对俄军改中得失的解读无疑有益于中国军改的顺利推行。

理性:充分估计周边战略形势困难

俄罗斯独立之初对周边战略形式的估计不够充分,从而导致制定军事指导思想的偏差,而这这些都最终导致了俄军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失利与第二次车臣战场的漫长痛苦。(资料图)

苏联解体、俄军成立初期,俄军事战略基本上继承了原苏联末期所推行的“足够防御”理论和“纯防御”战略,立足于应付局部战争,强调不把任何国家作为敌人,不在境外作战,不实施进攻性战略行动等。然而这时,美国和北约却看到了俄奉行这一战略背后的虚弱与困境,乘机加紧向东欧和原苏联地区渗透,使俄地缘战略态势急剧恶化,面对这种情况,俄罗斯于1996年提出了“现实遏制”战略,该战略强调“俄不追求在武器装备和武装力量的数量上与其他大国均等,而是奉行以自己的武装力量反击侵略为基础的现实遏制原则。”但俄无疑高估了自己当时的经济实力,该战略不仅未能改变俄罗斯的战略困境,更因有限的军费用于维持120多万军队和核武器,迫使俄军组建常规机动作战部队的计划推迟,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失利与第二次车臣战争的漫长痛苦。

当今中国面临的国际与区域环境无疑好于当年的俄罗斯,美国尽管积极重返亚太,但其目前不仅仍因俄土争端而不得不将不小精力放在中东,其整体国力也并非处于顶峰,相比之下,中国的崛起之势却已无人可挡。但与此同时,尽管美国目前重返亚太的力度并不大,但却已成功在军事上,在新加坡、菲律宾部署P8A反潜巡逻机监视中国南海并派遣战舰频频侵犯南海,政治上令韩国国会拒绝表决中韩自贸协定,经济上积极推进TPP,力图建立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新亚太经济圈。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在采取军事手段时,必须明确如何在美国重返亚太的环境下,继续推进海空力量由“近海防御”向“远洋攻防”的转变,如何借助亚丁湾护航这类国际海洋军事合作,磨练提升中国海上力量的远洋作战能力,如何在美国的强势围堵下,充分估计战略形势困难,强势而理性的发展、改革军事力量。

常规:核武辅助常规战力均衡发展

俄第3任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曾被时任俄总理切尔诺梅尔称赞为“清正廉洁,志军有方,统帅战略火箭军期间,在军费拮据的情况下没有浪费一个戈比”。但谢尔盖耶夫在其国防部长任内,过分突出核武重要性,在俄军最急需军改红利时,并未起到积极作用。(资料图)

俄军成立之初,面对战略上的困境,一大突出的核心问题就是优先保障核力量还是优先保障常规作战力量,是首先对付潜在威胁还是首先应付现实威胁,就成为摆在俄军政当局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这关系到俄军事战略的基准点和立足点,关系到俄罗斯军队建设的根本方向。当时,以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元帅为首的一派与以总参谋长克瓦什宁大将为首的另一派,在这一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并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激烈争论,俄军事改革因此而驻足不前。截止到2000年11月,普京总统主持召开的安全会议作出新一轮改革的重大决定,才最终拨正了军事改革的发展方向。普京主导的军事改革,对俄安全环境和面临的威胁进行了全新的判断和界定,提出了以推行“现实威胁”为主要目标的新战略,确立了“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主张加强常规力量建设步伐。

正如习主席在9月3日阅兵上首提裁军30万一样,这次阅兵的其他方面事实上也体现了日后解放军日后的发展方向。在受阅装备中,即包含了东风31甲与东风5B这类全新战略导弹,但更多的还是诸如东风26、东风21D这类常规战术导弹,与此同时,立足反恐的武警特警部队也在阅兵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这预示,中国仍将积极发展核武,强化本国的核威慑能力,但在整体上却将走核武辅助常规战力均衡发展的道路。这种转变,实际上是对国家安全的重新认识,随着中国国内与国际反恐形式的日益严峻,立足常规战力的反恐及中小规模中低烈度局部战争将成为中国军队日后发展的主要着力方向。正如普京早在2000年时指出的那样:“军队必须对付来自本土以及邻国恐怖分子的威胁。为了国家安全必须重新分配资源。核武器再也不会是不可冒犯的了。”




http://news.ifeng.com/a/20151209/46591812_0.shtml
在俄罗斯军改的头10年中(1993至2003),虽然艰难曲折,但总的趋势仍在不断向前,更为普京主导的以“常规化、机动化、均衡化、质量化”为理念的新一轮军事改革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中国现阶段的军事改革与当年的俄罗斯一样,同样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挑战,对俄此前军改中得失的解读,无疑有益于现阶段中国军改的摸着石头过河。(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