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多批次雷达目标自动检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34:26
高精度、多批次雷达目标自动检测
系统的实现

马卫国  毛二可

摘 要 目的 为现役某分辨搜索雷达研制一种新的目标自动检测系统.方法 采用DSP和其他高速芯片组成一种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硬件平台,充分利用雷达回波的幅度信息,用能量加权法精确计算目标中心.结果 有效地抑制了目标分裂和边缘效应,计算角分辨率为0.04°,距离分辨率为30m,处理能力高达3000批次/T,其处理速率为原系统的10倍.结论 该系统满足了高分辨搜索雷达实时、精确检测多批次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 雷达; 自动检测系统; 能量加权法; 目标分裂; 边缘效应
分类号 TN957.523

Realization of High-Precision Automatic Multi-Batch
Radar Targets Detection System

Ma Weiguo  Mao Erk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Aim To study and develop an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for one high resolution searching radar in active service. Methods A new structure of moder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hardware platfor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SP and other high speed chips was adopted in the system. The information in the radar echo was fully used, and an energy weighting method was employed to precisely locate the targets. Results This system efficiently suppressed the split of target and edge effect. The computed resolution of azimuth was 0.04° and the resolution of distance 30m. Up to 3000 targets could be detected within a scan cycle, its processing rate was 10 times high compared with the old system. Conclusion This system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resolution searching radar to precisely detect multi-batch targets in real time.
Key words radar;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energy-weighting method; split of target; edge effect

  收稿日期: 19980227自动检测系统是搜索雷达的核心部分之一,其处理精度及处理能力是雷达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传统的检测系统只能处理二值数据,采用目标回波区域的几何中心作为目标中心[1~4].当其应用于高分辨雷达时存在着以下缺陷:没有充分利用回波的幅值信息;存在严重的目标分裂、边缘效应和数据过载.这些缺陷使其难以满足现代战争对搜索雷达实时、精确检测多批次目标的要求.
  本文采用了一种DSP与高速硬件结合的全新结构,实现高分辨搜索雷达的自动检测系统,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近一个数量级.采用能量加权法计算目标中心,充分利用了回波数据的幅值信息,提高了点迹精度.能量中心法是用目标回波的能量中心作为目标中心,可以将同一目标的回波分成若干部分,首先依据能量中心准则计算各部分的中心及其能量权值,然后再将各个中心进行能量加权,求得真正的目标中心.这样就可以克服由于划分扇区而带来的边缘效应,并且可以消除传统方法难以克服的目标分裂.

1 系统硬件结构
  图1所示为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目标自动检测系统由数据录取、波形扫描和处理器单元3部分组成.系统采用TMS320C30作为主处理器,数据录取采用乒乓存储器,波形扫描采用高速硬件实现.
1.1 自动检测过程
  自动检测的基本过程如下:在数据录取过程中,首先将视频积累后的数据与门限比较,把比较的结果(0,1标志)同回波数据一起存储在乒乓存储器中.当C30处理乒乓存储器的某一块时,首先启动波形扫描电路,快速地将存储器的0,1标志读出,经过滑窗逻辑判断后,将发现目标的波形的起始和终止地址存储在FIFO中(地址编码中含有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在波形扫描电路工作的同时,C30并行处理外部的控制信息.当波形扫描结束后,C30依据外部控制信息对目标进行处理,采用能量加权法对点迹进行精确地计算,最终将点迹通过FIFO传送给航迹处理系统.
  详细过程在下文加以说明,其中叙述了对传统处理系统的重大改进.



图1 自动检测系统硬伯框图
A0,D0,A1,D1分别为乒乓存储器的地址和数据总线,A,D为C30的基本总线,EA,ED为C30的扩展总线

1.2 数据录取
  将N个连续发射脉冲的视频积累数据(称为一个扇区),按照C30处理的要求重新排序后存储于乒乓存储器之一中.以发射脉冲的计数值作为低位地址,以距离采样脉冲的计数值作为高位地址,并使用发射脉冲对距离方向的计数器复位.这样,相同距离的数据就存放在连续的存储空间内,而且地址编码中含有距离和方位的信息.
  数据在录取的同时与一个门限进行阈值比较,将过门限标志存放在存贮数据单元的某一位中,以提供给波形扫描单元作为判断依据,但该位不接入C30总线中.
1.3 波形扫描
  波形扫描电路控制地址发生器顺序读出存贮器中的过门限标志,由滑窗逻辑判断出有无目标,并将各个距离上的目标波形的起止地址记录于FIFO中,以提供给C30.这样C30只对有目标的数据进行处理,极大提高了处理器的效率.C30在扫描的同时对操控系统的控制信息并行处理,并且可以通过I/O口查询扫描是否结束.

2 C30对点迹进行运算处理
  C30采用能量加权法计算目标中心,充分体现了DSP软件处理的灵活性和精确性.首先对当前扇区同一距离门的目标回波数据,计算其能量中心及能量权值,然后对同一距离门跨越扇区的目标进行能量加权,消除边缘效应,最后对跨越距离门的目标进行能量加权,克服目标分裂.
2.1 当前扇区同一距离门的处理



图2 某距离门的目标回波波形示意图

对当前扇区的目标回波,在同一距离门内,采用能量中心法和线性插值精确计算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如图2所示,回波能量等价于回波包络下的面积,因而能量中心法又称为面积中心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 计算部分面积和
  用斜线来拟合回波的包络,ai表示同一距离不同方位的回波幅度,则每个梯形的面积为



那么部分面积和为



则整个包络面积的一半为



  ② 查找面积中心即找到n,使得



  ③ 对方位中心进行线性插值



  这种处理方法有以下优点:首先对方位采用能量加权,抑制了传统处理方法中由于回波起伏而造成的正负1的误差,这个误差导致方位中心偏离一个方位采样间隔.而能量加权法的偏差为NΔs/s?N个方位采样间隔,而NΔs/s?N远小于1(因为Δs/s?N?1/N).其次,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离散采样的方位码予以插值,进一步提高了点迹的精度.另外,能量加权法能够抑制发射机方向图不对称造成的方位录取偏差.
2.2 同一距离门跨扇区的相关处理
  实时处理需要采用乒乓存储器结构,人为地将圆周回波数据划分为若干个扇形区域.如果目标跨越多个扇区,不适当的数据处理会产生边缘效应.在本系统中,对于同一距离门跨越多个扇区的目标,首先将每个扇区中的部分目标回波视作一个目标,用能量加权的方法计算出方位及能量权值,然后再对这些方位进行能量加权,从而获得真实目标的方位.
2.3 相邻距离门间的相关处理
  对判别为跨越多个距离门的目标,将其各个距离门的能量中心再次进行能量加权,求得真正的目标中心,这样就可以保证目标的完整性,比较理想地克服了由于目标径向距离较大或A/D采样抖动而造成的目标分裂.
  经过上述的处理后,系统精度大大提高,计算角分辨率达0.04°,距离分辨率为30m.由于本处理结构巧妙、有效地利用了时间资源,使得C30可以在一个雷达扫描周期内处理多达3000个点迹,并且分批实时地传送给航迹处理系统,远远高于以往每个天线扫描周期处理400个左右点迹的能力[1],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搜索雷达的性能指标.

3 控制信息的处理
  控制信息处理是在硬件电路进行波形扫描的同时由C30完成的并行处理,因而降低了系统时间资源的开销.控制信息包括工作模式和波门信息,工作模式表明雷达作用的有效距离,而波门信息表明需要处理的数据区域.
  依据操控系统送来的波门信息,检测系统可以对全方位多个波门区域进行波门内或波门外处理,给自动检测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工干预接口.利用人工的辨识避开杂波干扰比较大的区域,使得检测系统更有效地工作,降低对航迹处理系统的压力.另外,由于采用新的处理结构,C30只对选定的区域进行处理,波门真正起到了对检测系统的抗数据过载的作用.而在传统处理结构中,检测系统要处理全方位的数据,波门只是用来限制送往航迹处理系统的点迹,不能起到对检测系统的抗过载作用.

4 结 论
  经实际验证,该自动检测系统无论处理精度还是处理能力都远远高于传统的处理系统,比较理想地克服了边缘效应和目标分裂.与操控系统的良好接口可以充分发挥人机互补的优点.同时,体积缩小为传统处理系统的1/5,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100081

参考文献
 [1] 丁鹭飞,耿富录. 雷达原理.修订版.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2] 斯科尔尼克 M I. 雷达系统导论. 林茂庸,程之明,毛二可等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
 [3] 张根喜. 港管雷达的点迹录取和目标跟踪子系统. 现代雷达,1993,15(4):35~43
 [4] 安全祥. 滑窗式检测器在频率捷变雷达中的应用. 现代雷达,1994,16(1):57~60高精度、多批次雷达目标自动检测
系统的实现

马卫国  毛二可

摘 要 目的 为现役某分辨搜索雷达研制一种新的目标自动检测系统.方法 采用DSP和其他高速芯片组成一种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硬件平台,充分利用雷达回波的幅度信息,用能量加权法精确计算目标中心.结果 有效地抑制了目标分裂和边缘效应,计算角分辨率为0.04°,距离分辨率为30m,处理能力高达3000批次/T,其处理速率为原系统的10倍.结论 该系统满足了高分辨搜索雷达实时、精确检测多批次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 雷达; 自动检测系统; 能量加权法; 目标分裂; 边缘效应
分类号 TN957.523

Realization of High-Precision Automatic Multi-Batch
Radar Targets Detection System

Ma Weiguo  Mao Erk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Aim To study and develop an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for one high resolution searching radar in active service. Methods A new structure of moder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hardware platform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SP and other high speed chips was adopted in the system. The information in the radar echo was fully used, and an energy weighting method was employed to precisely locate the targets. Results This system efficiently suppressed the split of target and edge effect. The computed resolution of azimuth was 0.04° and the resolution of distance 30m. Up to 3000 targets could be detected within a scan cycle, its processing rate was 10 times high compared with the old system. Conclusion This system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resolution searching radar to precisely detect multi-batch targets in real time.
Key words radar; automatic detection system; energy-weighting method; split of target; edge effect

  收稿日期: 19980227自动检测系统是搜索雷达的核心部分之一,其处理精度及处理能力是雷达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传统的检测系统只能处理二值数据,采用目标回波区域的几何中心作为目标中心[1~4].当其应用于高分辨雷达时存在着以下缺陷:没有充分利用回波的幅值信息;存在严重的目标分裂、边缘效应和数据过载.这些缺陷使其难以满足现代战争对搜索雷达实时、精确检测多批次目标的要求.
  本文采用了一种DSP与高速硬件结合的全新结构,实现高分辨搜索雷达的自动检测系统,系统的处理能力提高近一个数量级.采用能量加权法计算目标中心,充分利用了回波数据的幅值信息,提高了点迹精度.能量中心法是用目标回波的能量中心作为目标中心,可以将同一目标的回波分成若干部分,首先依据能量中心准则计算各部分的中心及其能量权值,然后再将各个中心进行能量加权,求得真正的目标中心.这样就可以克服由于划分扇区而带来的边缘效应,并且可以消除传统方法难以克服的目标分裂.

1 系统硬件结构
  图1所示为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目标自动检测系统由数据录取、波形扫描和处理器单元3部分组成.系统采用TMS320C30作为主处理器,数据录取采用乒乓存储器,波形扫描采用高速硬件实现.
1.1 自动检测过程
  自动检测的基本过程如下:在数据录取过程中,首先将视频积累后的数据与门限比较,把比较的结果(0,1标志)同回波数据一起存储在乒乓存储器中.当C30处理乒乓存储器的某一块时,首先启动波形扫描电路,快速地将存储器的0,1标志读出,经过滑窗逻辑判断后,将发现目标的波形的起始和终止地址存储在FIFO中(地址编码中含有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在波形扫描电路工作的同时,C30并行处理外部的控制信息.当波形扫描结束后,C30依据外部控制信息对目标进行处理,采用能量加权法对点迹进行精确地计算,最终将点迹通过FIFO传送给航迹处理系统.
  详细过程在下文加以说明,其中叙述了对传统处理系统的重大改进.



图1 自动检测系统硬伯框图
A0,D0,A1,D1分别为乒乓存储器的地址和数据总线,A,D为C30的基本总线,EA,ED为C30的扩展总线

1.2 数据录取
  将N个连续发射脉冲的视频积累数据(称为一个扇区),按照C30处理的要求重新排序后存储于乒乓存储器之一中.以发射脉冲的计数值作为低位地址,以距离采样脉冲的计数值作为高位地址,并使用发射脉冲对距离方向的计数器复位.这样,相同距离的数据就存放在连续的存储空间内,而且地址编码中含有距离和方位的信息.
  数据在录取的同时与一个门限进行阈值比较,将过门限标志存放在存贮数据单元的某一位中,以提供给波形扫描单元作为判断依据,但该位不接入C30总线中.
1.3 波形扫描
  波形扫描电路控制地址发生器顺序读出存贮器中的过门限标志,由滑窗逻辑判断出有无目标,并将各个距离上的目标波形的起止地址记录于FIFO中,以提供给C30.这样C30只对有目标的数据进行处理,极大提高了处理器的效率.C30在扫描的同时对操控系统的控制信息并行处理,并且可以通过I/O口查询扫描是否结束.

2 C30对点迹进行运算处理
  C30采用能量加权法计算目标中心,充分体现了DSP软件处理的灵活性和精确性.首先对当前扇区同一距离门的目标回波数据,计算其能量中心及能量权值,然后对同一距离门跨越扇区的目标进行能量加权,消除边缘效应,最后对跨越距离门的目标进行能量加权,克服目标分裂.
2.1 当前扇区同一距离门的处理



图2 某距离门的目标回波波形示意图

对当前扇区的目标回波,在同一距离门内,采用能量中心法和线性插值精确计算目标的距离和方位.
  如图2所示,回波能量等价于回波包络下的面积,因而能量中心法又称为面积中心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 计算部分面积和
  用斜线来拟合回波的包络,ai表示同一距离不同方位的回波幅度,则每个梯形的面积为



那么部分面积和为



则整个包络面积的一半为



  ② 查找面积中心即找到n,使得



  ③ 对方位中心进行线性插值



  这种处理方法有以下优点:首先对方位采用能量加权,抑制了传统处理方法中由于回波起伏而造成的正负1的误差,这个误差导致方位中心偏离一个方位采样间隔.而能量加权法的偏差为NΔs/s?N个方位采样间隔,而NΔs/s?N远小于1(因为Δs/s?N?1/N).其次,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离散采样的方位码予以插值,进一步提高了点迹的精度.另外,能量加权法能够抑制发射机方向图不对称造成的方位录取偏差.
2.2 同一距离门跨扇区的相关处理
  实时处理需要采用乒乓存储器结构,人为地将圆周回波数据划分为若干个扇形区域.如果目标跨越多个扇区,不适当的数据处理会产生边缘效应.在本系统中,对于同一距离门跨越多个扇区的目标,首先将每个扇区中的部分目标回波视作一个目标,用能量加权的方法计算出方位及能量权值,然后再对这些方位进行能量加权,从而获得真实目标的方位.
2.3 相邻距离门间的相关处理
  对判别为跨越多个距离门的目标,将其各个距离门的能量中心再次进行能量加权,求得真正的目标中心,这样就可以保证目标的完整性,比较理想地克服了由于目标径向距离较大或A/D采样抖动而造成的目标分裂.
  经过上述的处理后,系统精度大大提高,计算角分辨率达0.04°,距离分辨率为30m.由于本处理结构巧妙、有效地利用了时间资源,使得C30可以在一个雷达扫描周期内处理多达3000个点迹,并且分批实时地传送给航迹处理系统,远远高于以往每个天线扫描周期处理400个左右点迹的能力[1],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搜索雷达的性能指标.

3 控制信息的处理
  控制信息处理是在硬件电路进行波形扫描的同时由C30完成的并行处理,因而降低了系统时间资源的开销.控制信息包括工作模式和波门信息,工作模式表明雷达作用的有效距离,而波门信息表明需要处理的数据区域.
  依据操控系统送来的波门信息,检测系统可以对全方位多个波门区域进行波门内或波门外处理,给自动检测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工干预接口.利用人工的辨识避开杂波干扰比较大的区域,使得检测系统更有效地工作,降低对航迹处理系统的压力.另外,由于采用新的处理结构,C30只对选定的区域进行处理,波门真正起到了对检测系统的抗数据过载的作用.而在传统处理结构中,检测系统要处理全方位的数据,波门只是用来限制送往航迹处理系统的点迹,不能起到对检测系统的抗过载作用.

4 结 论
  经实际验证,该自动检测系统无论处理精度还是处理能力都远远高于传统的处理系统,比较理想地克服了边缘效应和目标分裂.与操控系统的良好接口可以充分发挥人机互补的优点.同时,体积缩小为传统处理系统的1/5,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 北京 100081

参考文献
 [1] 丁鹭飞,耿富录. 雷达原理.修订版.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2] 斯科尔尼克 M I. 雷达系统导论. 林茂庸,程之明,毛二可等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
 [3] 张根喜. 港管雷达的点迹录取和目标跟踪子系统. 现代雷达,1993,15(4):35~43
 [4] 安全祥. 滑窗式检测器在频率捷变雷达中的应用. 现代雷达,1994,16(1):57~60
猛!舰用还是机载?
这么专业的估计没几个人能看的 懂:)
以下是引用pla21cn在2003-8-16 21:08:00的发言:
猛!舰用还是机载?

理论上可以用于改进任何一种传统雷达
请大家记住毛二可这个大名鼎鼎的名字!
好深奥 才看懂一点点
我花了三块钱呐,大家仔细看看
认真学习一下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北理工核心人物毛二可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教授的人生之旅看似平淡,他1946年至1948年就读于北京四中,195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 (现北京理工大学)后就留校工作至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除了家门、学校门,再没进过其它的门。但他的人生却委实精彩。他在其一生所从事的电子雷达领域里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绩,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与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多次获省部级重大科技进步奖,·还曾获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技术专家等荣誉。他曾长期担任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所长,是业内公认的电子雷达专家,深受学子尊敬与爱戴的博土生导师,1995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兴趣引入门

   和许多卓有成就的人说法一样,毛二可也认为自己事业的原动力源于兴趣。
   从上小学的时候起,毛二可便在哥哥的影响下迷上了无线电。千方百计地从浩渺的天宇中捕捉到神秘的电波,是少年毛二可最感到兴趣盎然的事情。从电子管单管机到5管机,收音机里的声音愈来愈清晰,毛二可的装机技术愈来愈娴熟,兴致亦愈来愈高。早年因不断成功所带来的乐趣,使毛二可的一生和无线电结下不解之缘。

   1951年毛二可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工学院电机系。上课之余,他仍热衷于鼓捣各种电器,如主动担当学院的电影放映员,架设和修理学院的各种广播、扩音器材等,凡是和电有关的事物都是他的兴趣所在。1953年,因国防建设的需要,他所在的班级改学雷达专业,于是他便成了当时全国地方院校中第一个开设雷达专业的第一班的大学生。

   1956年在毕业设计阶段,毛二可便和几个同学成功地完成了电视实验发射中心的研究设计,取得了邮电部颁发的我国第一个电视频道的执照。1958年在他毕业留校任教两年后,又在学院参与建成国内第一家教学实验用电视发射台。 牛刀小试,成果喜人,毛二可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兴趣与事业交融的人生道路,并有志于不断地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自从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几十年来毛二可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每天更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甚至连节假日都不曾忘情于工作。他的敬业精神在业内有口皆碑。

   对此毛二可说,我之所以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埋头搞科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喜欢自己的工作,工作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每当我成功地解决了一个科技难题,我就有一种巨大的满足感。在家里无事可做时,我会感到浑身不自在,一回到试验室,立刻觉得通体舒服。而如果你把工作视为一个痛苦的过程,那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了。毛二可接着说,每一个人都各有其长、短处,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我从小就喜欢电,后来由兴趣演化为终身的职业。我的强项就是擅长思考、研究、解决科技方面的问题,而在其它领域,如人际关系、行政管理等方面就不行。若非要我搞我不喜欢、不擅长的工作,很可能就达不到我现在的状态。由此我想通过我个人的实例,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及早发现表现在孩子们身上的兴趣、特长,并有意识地加以启发、引导、培养,不断地挖掘其潜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趣味性、自觉性,主动性,让他们的优势方面得到充分发挥,这样孩子们将来成材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当然,树立为祖国为人类多做贡献的信念是个大前提,而在这个大前提下又是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工作的动力会更足,人生也将会显得更加美好。

   毛二可的一席话,令人感到虽有谦虚的成份,但确是发自科技工作者的肺腑之言。

执著出业绩

   从一个对无线电感到兴趣盎然的少年到成绩卓著的电子雷达专家,毛二可的科技之路并不平坦。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毛二可进入学院的雷达技术研究所工作。尔后不久爆发的文化大革命给毛二可的科研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向品学兼优,才华横溢的毛二可被视为学院内“白专道路”的典型受到了严厉的批判。研究所的工作在当时也陷于停顿状态。没有人再给所里的科研人员布置工作,一些人感到无事可做纷纷离开了科研岗位。在那些晦暗的日子里,毛二可和一些志同道和的同仁却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不能直接从事雷达研究,他们就主动开始了在雷达及通讯系统中有重要作用的测试仪器“高频相位计”的计划。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高频相位计”终于研制成功,从而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尽管再多的科研成果在那时也不会给毛二可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但他却依然执著地在其选择的科研道路上不倦地跋涉。

   粉碎“四人帮”后,毛二可的才情得以淋漓尽致地宣泄:1978年,“新型十公分稳定振荡器”获全国科技大会表彰;1981年,“用CCD做对消器的微波雷达动目标显示系统”获国防工办重大技术革新二等奖;1987年,“模数混合动目标显示系统”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是当年军用电子学领域国家级最高奖;90年代他提出的全数字化波型分析动目标信号处理机研制成功,获国家发明三等奖……

   在诸多奖项里面,闪烁着毛二可一以贯之的对事业的执着与献身精神。为了学术上的每一步突破,为了完成科研成果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毛二可可谓艰苦备尝。他曾不顾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累计上机1000多个小时;他曾在雷达实验中因过度疲劳不小心被上千伏的高压将手打得鲜血流淌;为了验证工作原理的正确性,他曾在部队的靶场、空旷的海边,或受着夏季烈日的炙烤,或忍着冬日刺骨的寒风,一丝不苟的进行验证。几十年来,毛二可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部队装备与经济建设之中,并有部分装备出口到国外,其水平的先进性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大长了国人志气。

   温文尔雅的毛二可总是显得荣辱不惊心静如水。他说,对于专业外的事情我总是不太在意。文化大革命时批判我走“白专道路”,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像大字报里说的那么坏。后来又有不少媒体报道我,表彰我,我觉得自己也不像文章里写的那么好。我一直是在干着自己觉得应该干也乐于干的事情。我之所以能在专业上干出一些成绩,也主要在于我一直心无旁骛,从没有停止过自己的科研工作。我也发现有的人喜欢“跟风”,社会上讲突出政治,于是他就放弃专业整天忙于“运动”;社会上掀起了经商热,他又辞去工作急着“下海”;后来觉得还是搞科学技术吃香,又想进入科研队伍,跳来跳去结果很多宝贵的时间被浪费了,在一个越来越追求效率的时代,时间可是浪费不起的呵!我认为如果你已选择了一项事业,就决不能总是见异思迁而应持之以恒。

   毛二可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执著与成绩的因果关系,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令人感受到一个科学家灵魂的纯净。

独木不成林

   毛二可所在的雷达技术研究所,是一个和谐奋进的集体。教授之间、师生之间、所有的科研人员之间,关系融洽,精诚团结。严谨务实孜孜求索的科学氛围,为每一个追求卓越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可以大显身手的平台。自改革开放以来,研究所的工作每四五年就跃上一个新台阶,目前已成为国内在雷达技术方面颇有影响的一个科研单位。

   毛二可认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仅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搞出重大的科研成果。他说,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知识面再宽,也很难什么都精通。你的不足也许正是他人的优势,你考虑不到的地方,也许别人就考虑到了。因此搞科研必须要善于与人合作。大家凑到一起,相互交流、互为补充、分工合作、团结一心、以集体的力量攻关夺隘,这样成功的几率远胜于个人单打独斗。

   毛二可在担任研究所所长期间,谦虚朴实作风民主,善于调动科研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性。在获奖项目中,对有关的每一个科研人员所起的作用,他总是能给予公允、充分的评价,并多次主动要求在上报奖励时不要写他的名字。他常说,成果本来就属于大家,所有的荣誉都应该记在集体的账上。所里有一些老教授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和他一起并肩工作的老战友,在他们退休后,他又把他们返聘回来,让他们得以继续发挥其宝贵的智慧和经验。对于年富力强、基础好、学历高、勇于创新、事业心强的青年同志,他则视为应着力培养的学科带头人。他认为只有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学术队伍,才能使事业更上一层楼。为了让青年人放开手脚挑重担,几年前他主动辞去了所长职务,自愿退居二线。如今他依然埋头于自己所挚爱的科研事业中,并满怀欣喜地看到新一代科技精英正在茁壮成长。
是否有可能泄密啊?
专业
呵呵,太专业了:)
好贴!顶!
毛二可我在杂志上听过介绍
其原理是否与GPS差分一样?
好啊, 人猛东西也猛
在理工电子系读书的时候听过毛老师的课,可惜现在我不做雷达了!
好文不多见.

同是一篇贴, 这样的文章同一个 "顶" 字贴等值, 没有道理.
今日猛文甚多!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