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轰炸机改加油机---谬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57:37


     近期,一篇关于背负式进气道的新闻在军迷中引发热论,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认为我们的隐形战略轰炸机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可以使用隐身战略轰炸机(以B2为例)改装成加油机。

   当然,这种思路是新颖的,从某些角度上来讲,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言论,但是从我个人而言,是非常反对这一想法的。因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说话,没有事实依据的说法,这个想法在我看来是站不住脚的。

   说道隐身战略轰炸机改加油机,那么我们首先要对隐身战略轰炸机和加油机有一个至少不是错误的认识。隐身战略轰炸机目前世界上只有一款B2,我们就先分析一下B2这个飞机。
(本人非专业人士,资料全部来源于网上,说得不对希望大家指正)


基本参考数据:(度娘百科)

长度:21.03米
翼展:52.41米
高度5.18米
翼面积478平方米
空重717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522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80000千克
发动机:4× 通用电气公司F118-GE-100涡轮风扇发动机
推力:4×17,300磅
最大燃油量75750公斤

参考性能

最大速度:0.95马赫
有效载荷:23,000千克(有效载荷≠载弹量,B2的载弹量最大应该是18吨)
实用升限:15,200米
最大航程:6,000海里(11,100公里)
翼负荷:329公斤/平方米
推重比:0.205[27]  

    B2是飞翼式布局加背负式进气道加F118的组合。B2采用F118的原因大家都清楚,因为背负式进气道对发动机的进气量有限制,所以选择了无加力、进气量为120kg/s、涵道比为0.8:1、推力8吨力的发动机F118。研发B2当时美国C5已经服役很多了,C5上20吨力的发动机已经很成熟了,为什么不用?就是因为B2强调隐身,所以采用背负式进气道,所以采用F118,而不选择推力更大、燃油效率更好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飞翼式布局能提供很好的升阻比,这点是大家的共识,但是飞翼式布局特别是B2这种翼面积478平方米的大家伙,却只有4X8吨力的发动机,所以B2采取的是机头、发动机舱使用钛合金,机身使用的则是碳纤维、石墨等合成材料。这让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虽然我没足够的证据)我相信大量的使用钛合金和碳纤维这样的轻质高强材料本身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减重。B2也采用了当时很多非常黑科技的隐身技术,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了B2的造价---20多亿美元(笑脸男人的资料显示是15亿元,但是网上还有一种说法是25亿元,我觉得笑脸男人的数据可信度要高一些)。如果黄金能飞起来,那么他也比飞起来的黄金更贵。(谢谢hakase的提醒,确实这里只能说是推力的原因,减重不是因为飞翼结构本身带来的自重增加,这里只能说是因为采用背负式进气道而只能选择F118这种推力小的发动机才减重)

   而且飞翼式布局也有不好的地方:没有尾翼,虽然降低了阻力,但是同时也使飞机的机动性、稳定性下降很多,而且飞翼起降性能很差,这对于加油机的工作环境来讲,也不是优势。

   B2在研发过程中,为了满足军方高、低空的使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机身结构,这个百度上也有。
  
B2的设计在我个人看来已经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后掠的机翼(飞翼没有机身机翼的分别,姑且叫机翼吧)这是很巧妙的设计,一个方面是减少机体在跨音速(或者叫高亚音速)时的阻力,另一方面还平衡了飞翼机头向下的力矩。但是这个好是指的作为一款能突入对方腹地的战略打击平台来说,他是很好的。但是专门用他来加油,我想没人愿意这么做的,包括财大气粗的美国,抛开能不能不说,出动一次B2即使对美国来说也是天价(这个网上资料也有很多)。

   另外说说引发这个帖子的诱因--背负式进气道,在度娘上显示采用F118发动机是因为这个技术的进气量有限制,不能采用进气量大的发动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这个技术对隐身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发动机的选择来讲,这是一个灾难。在大飞机基本都采用大涵道比涡扇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小涵道涡扇。都知道,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推力大 油耗小,但是阻力大不适合超音速飞行。以波音系列客机来说只有0.8M左右的巡航速度。但是B2的最高飞行速度也只有0.95M(还是在飞翼后掠之后),这么看起来B2的最好的选择并不是小涵道发动机,小涵道是飞超音速的,而大涵道比涡扇的进气量是很庞大得,以PW4000系列为例,其中一款是800KG/S的进气量,足足是F118的7倍多一点。这个进气口显然满足不了,非要满足的话势必要增加面积,面积增加的话进气口的高度、宽度会增加,进气口的高度宽度增加了阻力会明显增加、也会增加机体内的占用空间,当然尾喷口也会加大,至于会不会破坏隐身或者这个进气道本身适不适合这么大的进气量这都是问题。

如果只从能不能的角度上来讲,我觉得任何一款飞机都能作为加油机来用,这并不是什么天顶星技术,美国的伙伴加油技术已经让这个技术白菜化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隐身加油机值不值,或者说充分,但是必要吗?


--------------------------------------------------------------------------------------------------------------------------------------------------------------------------------------------------------


      再说说加油机,还是拿美国说事。美国一共装备了包含KC135 Kc10KC767等等共700多架(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其中轰炸机改装而来的有KB-29 KB-50,舰载的有KA-6D。
空中加油机,按照我的理解应该强调:装得多、飞得远、能同时对多个目标授油、和经济性(毕竟是需要大量装备的)。
通常的加油机都是由客机、运输机、轰炸机改装而来,其中客机改装的最多(比如由波音707原型机367-80改装而来的KC-135、DC-10改装而来的KC-10),运输机其次(比如伊尔76改装而来的伊尔78)、轰炸机改装来得最少(美国的B29改装KB-29、中国的轰油6、约翰牛的胜利者等等)
空中加油机也参加过很多次的实战,比如F117进攻巴拿马、越战美军的172架KC-135加油机共飞行194687架次,进行空中加油813878次,共加燃油410万吨,海湾战争美军空军的KC-135和KC-10加油机一共为多国部队的飞机加油5.1万多次,共输送了7.1亿升燃油,马岛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等空中加油机都参与其中并取得很大的效果。
   从上面的越战、海湾战争的例子可以看出,战争烈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现代的空战中会大量使用加油机。当然这又对加油机有了限制:1.经济性。2.大规模部署的问题。经济性又分为买的时候价格是不是便宜(如果像B2这种会飞的黄金,我想谁都装备不了几架),后期使用维护起来是不是能承受(B2的出动一次要花多少钱、维修花多少钱我就不说了)。可部署的问题:这个也好理解,比如美国的C130 C17 这类运输机都是要求必须具备野战起降能力,一旦战时机场被轰炸,可以到邻近的野战临时机场降落。B2这种50多米宽的机翼,我相信很多机场都飞不起来、落不下去的。所以美军大量装备的是KC135。

    说道这里,其实我们至少应该有一个共识,就是加油机必须要装得多飞得远。单从这两点来说,大推力、低油耗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支持隐轰版加油机的人们觉得战场生存能力很重要,而隐身性能能提高战场生存概率,毕竟能活下来的飞机才是好飞机。这点我看来出发点是对的,但是要知道提高战场生存率不会只是提高战机的隐身性能,特别是加油机这种不会直接参与战斗的战机来讲,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提高生存率。为了保证空中加油的安全,目前主要是依靠飞行情报的准确性,选择安全的加油区,依靠战斗机护航,依靠空中预警机提供敌方威胁的情报等等。美国对加强加油机生存率的看法是在加油机上综合采用无源探测、威胁回避和空中形势监测技术,以防御红外和雷达制导武器的攻击。
   隐身性对加油机来说是不是刚性需求呢?其实现在或者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是刚性需求,
相对于战斗机来说,战斗机是必须要进入战场并且必须要参战的,战斗机是不能躲在安全的空域作战,战斗机要么执行夺取制空权,要么是拦截敌机,又或许是参与对敌方地面海上目标打击。可想而知,在这些任务中,战斗机是无法避免被发现被打击,所以降低自己被发现是增加生存率的重要手段,所以各大国都有隐身战斗机的发展计划。
   隐身轰炸机、攻击机的隐身能力很重要的,都知道隐身战机的鼻祖f117 及后来的b2,甚至娘娘肥电的全称也是fa-22、35。他们都是要参与对地面海面目标的打击任务的,这里的隐身性又有一个价值就是增加任务的成功几率。抛开攻击后能不能逃走,至少在我发起攻击之前,没有有效反隐身手段的国家是不知道的。这里来说f117入侵巴拿马是很成功的案例。

    反过来看加油机,他的作业空域一般情况来说都是很安全的,也有战机为他护航,也有预警机为他提供敌我态势的信息,发现危险可以及时逃离危险空域。从美军越战期间的kc135那次连串式的加油我们也不难看出,加油机与其他待加油战机是有频繁的沟通协调,虽然我不太清楚频繁通信这样对隐身性有多大影响,但是至少通信是会破坏隐身这个道理我还是知道的,要不然战机编队执行任务为什么要无线电静默?所以这么看来隐身性跟加油机的工作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我记得还有一个人的观点是如果目标很远而且路径很危险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种隐身加油机为隐身战斗机加油到达攻击空域。我说这是踩在女人的背上搞骆驼(不知道有没人听过这个笑话),明明有b2,非要把b2改成加油机,让普通的隐身战斗机去执行攻击任务,那为什么不可以直接派b2去执行任务呢?我真是很无语的。后来他又说如果到更远的地方...我问他那我们要航母做什么?要海军做什么?要战略轰炸机做什么?夺取敌方腹地的制空权这就是个伪命题,派飞机到敌方腹地去只能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你一走制空权又消失了。所以说隐身性对于加油机来说不是刚性需求,多少都有点矛盾在里面。

   抛开矛盾点不说,那为什么到现在为止都没有那个国家提出加油机隐身化这一概念呢?我个人的想法是:1.大涵道涡扇发动机内置并背负进气(或者其他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隐身技术)在现在来说是个瓶颈,如果没法突破这一技术,那么就不可能增加推力,也就不能装更多的油,也就不能减少油耗增加航程,也不能不能减少机体高价材料的使用量。2.隐身材料技术的限制,现在的隐身材料技术还价格高、维护费用高,达不到大规模使用的条件。3.空气动力学的限制,因为到现在而言确实没有一种专门为加油机专门研制的飞机布局。

  
还有很多人拿X47 X48这类的无人机来说事,我认为这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我觉得无人机相对于加油机来说最大的特点是体量小,这不是一个等级的事,在工业上说不能是等比放大这么简单,这是其一,其二无人机在机体结构和有人机特别是这种大型的隐身轰炸机是两个概念,他们之间的不同太多太多了,怎么能用无人机的隐身发展方向来谈加油机这种大飞机的发展方向?

    其实加油机还是要回到自身的任务来谈性能,加强加油机本身的装载能力,航程,加油速度,多目标同时加油,以及美国提出的集成战场感知这类的信息力是当前及可遇见的将来应该继续发展的。

     近期,一篇关于背负式进气道的新闻在军迷中引发热论,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认为我们的隐形战略轰炸机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可以使用隐身战略轰炸机(以B2为例)改装成加油机。

   当然,这种思路是新颖的,从某些角度上来讲,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言论,但是从我个人而言,是非常反对这一想法的。因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说话,没有事实依据的说法,这个想法在我看来是站不住脚的。

   说道隐身战略轰炸机改加油机,那么我们首先要对隐身战略轰炸机和加油机有一个至少不是错误的认识。隐身战略轰炸机目前世界上只有一款B2,我们就先分析一下B2这个飞机。
(本人非专业人士,资料全部来源于网上,说得不对希望大家指正)

img826311_1.jpg (13.9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B2

2015-11-30 14:41 上传



基本参考数据:(度娘百科)

长度:21.03米
翼展:52.41米
高度5.18米
翼面积478平方米
空重717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522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80000千克
发动机:4× 通用电气公司F118-GE-100涡轮风扇发动机
推力:4×17,300磅
最大燃油量75750公斤

参考性能

最大速度:0.95马赫
有效载荷:23,000千克(有效载荷≠载弹量,B2的载弹量最大应该是18吨)
实用升限:15,200米
最大航程:6,000海里(11,100公里)
翼负荷:329公斤/平方米
推重比:0.205[27]  

    B2是飞翼式布局加背负式进气道加F118的组合。B2采用F118的原因大家都清楚,因为背负式进气道对发动机的进气量有限制,所以选择了无加力、进气量为120kg/s、涵道比为0.8:1、推力8吨力的发动机F118。研发B2当时美国C5已经服役很多了,C5上20吨力的发动机已经很成熟了,为什么不用?就是因为B2强调隐身,所以采用背负式进气道,所以采用F118,而不选择推力更大、燃油效率更好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飞翼式布局能提供很好的升阻比,这点是大家的共识,但是飞翼式布局特别是B2这种翼面积478平方米的大家伙,却只有4X8吨力的发动机,所以B2采取的是机头、发动机舱使用钛合金,机身使用的则是碳纤维、石墨等合成材料。这让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虽然我没足够的证据)我相信大量的使用钛合金和碳纤维这样的轻质高强材料本身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减重。B2也采用了当时很多非常黑科技的隐身技术,这样做的后果是导致了B2的造价---20多亿美元(笑脸男人的资料显示是15亿元,但是网上还有一种说法是25亿元,我觉得笑脸男人的数据可信度要高一些)。如果黄金能飞起来,那么他也比飞起来的黄金更贵。(谢谢hakase的提醒,确实这里只能说是推力的原因,减重不是因为飞翼结构本身带来的自重增加,这里只能说是因为采用背负式进气道而只能选择F118这种推力小的发动机才减重)

   而且飞翼式布局也有不好的地方:没有尾翼,虽然降低了阻力,但是同时也使飞机的机动性、稳定性下降很多,而且飞翼起降性能很差,这对于加油机的工作环境来讲,也不是优势。

   B2在研发过程中,为了满足军方高、低空的使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机身结构,这个百度上也有。
  
B2的设计在我个人看来已经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后掠的机翼(飞翼没有机身机翼的分别,姑且叫机翼吧)这是很巧妙的设计,一个方面是减少机体在跨音速(或者叫高亚音速)时的阻力,另一方面还平衡了飞翼机头向下的力矩。但是这个好是指的作为一款能突入对方腹地的战略打击平台来说,他是很好的。但是专门用他来加油,我想没人愿意这么做的,包括财大气粗的美国,抛开能不能不说,出动一次B2即使对美国来说也是天价(这个网上资料也有很多)。

   另外说说引发这个帖子的诱因--背负式进气道,在度娘上显示采用F118发动机是因为这个技术的进气量有限制,不能采用进气量大的发动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这个技术对隐身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发动机的选择来讲,这是一个灾难。在大飞机基本都采用大涵道比涡扇的情况下只能采用小涵道涡扇。都知道,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推力大 油耗小,但是阻力大不适合超音速飞行。以波音系列客机来说只有0.8M左右的巡航速度。但是B2的最高飞行速度也只有0.95M(还是在飞翼后掠之后),这么看起来B2的最好的选择并不是小涵道发动机,小涵道是飞超音速的,而大涵道比涡扇的进气量是很庞大得,以PW4000系列为例,其中一款是800KG/S的进气量,足足是F118的7倍多一点。这个进气口显然满足不了,非要满足的话势必要增加面积,面积增加的话进气口的高度、宽度会增加,进气口的高度宽度增加了阻力会明显增加、也会增加机体内的占用空间,当然尾喷口也会加大,至于会不会破坏隐身或者这个进气道本身适不适合这么大的进气量这都是问题。

如果只从能不能的角度上来讲,我觉得任何一款飞机都能作为加油机来用,这并不是什么天顶星技术,美国的伙伴加油技术已经让这个技术白菜化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隐身加油机值不值,或者说充分,但是必要吗?


--------------------------------------------------------------------------------------------------------------------------------------------------------------------------------------------------------


      再说说加油机,还是拿美国说事。美国一共装备了包含KC135 Kc10KC767等等共700多架(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其中轰炸机改装而来的有KB-29 KB-50,舰载的有KA-6D。
空中加油机,按照我的理解应该强调:装得多、飞得远、能同时对多个目标授油、和经济性(毕竟是需要大量装备的)。
通常的加油机都是由客机、运输机、轰炸机改装而来,其中客机改装的最多(比如由波音707原型机367-80改装而来的KC-135、DC-10改装而来的KC-10),运输机其次(比如伊尔76改装而来的伊尔78)、轰炸机改装来得最少(美国的B29改装KB-29、中国的轰油6、约翰牛的胜利者等等)
空中加油机也参加过很多次的实战,比如F117进攻巴拿马、越战美军的172架KC-135加油机共飞行194687架次,进行空中加油813878次,共加燃油410万吨,海湾战争美军空军的KC-135和KC-10加油机一共为多国部队的飞机加油5.1万多次,共输送了7.1亿升燃油,马岛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等空中加油机都参与其中并取得很大的效果。
   从上面的越战、海湾战争的例子可以看出,战争烈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现代的空战中会大量使用加油机。当然这又对加油机有了限制:1.经济性。2.大规模部署的问题。经济性又分为买的时候价格是不是便宜(如果像B2这种会飞的黄金,我想谁都装备不了几架),后期使用维护起来是不是能承受(B2的出动一次要花多少钱、维修花多少钱我就不说了)。可部署的问题:这个也好理解,比如美国的C130 C17 这类运输机都是要求必须具备野战起降能力,一旦战时机场被轰炸,可以到邻近的野战临时机场降落。B2这种50多米宽的机翼,我相信很多机场都飞不起来、落不下去的。所以美军大量装备的是KC135。

    说道这里,其实我们至少应该有一个共识,就是加油机必须要装得多飞得远。单从这两点来说,大推力、低油耗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支持隐轰版加油机的人们觉得战场生存能力很重要,而隐身性能能提高战场生存概率,毕竟能活下来的飞机才是好飞机。这点我看来出发点是对的,但是要知道提高战场生存率不会只是提高战机的隐身性能,特别是加油机这种不会直接参与战斗的战机来讲,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提高生存率。为了保证空中加油的安全,目前主要是依靠飞行情报的准确性,选择安全的加油区,依靠战斗机护航,依靠空中预警机提供敌方威胁的情报等等。美国对加强加油机生存率的看法是在加油机上综合采用无源探测、威胁回避和空中形势监测技术,以防御红外和雷达制导武器的攻击。
   隐身性对加油机来说是不是刚性需求呢?其实现在或者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是刚性需求,
相对于战斗机来说,战斗机是必须要进入战场并且必须要参战的,战斗机是不能躲在安全的空域作战,战斗机要么执行夺取制空权,要么是拦截敌机,又或许是参与对敌方地面海上目标打击。可想而知,在这些任务中,战斗机是无法避免被发现被打击,所以降低自己被发现是增加生存率的重要手段,所以各大国都有隐身战斗机的发展计划。
   隐身轰炸机、攻击机的隐身能力很重要的,都知道隐身战机的鼻祖f117 及后来的b2,甚至娘娘肥电的全称也是fa-22、35。他们都是要参与对地面海面目标的打击任务的,这里的隐身性又有一个价值就是增加任务的成功几率。抛开攻击后能不能逃走,至少在我发起攻击之前,没有有效反隐身手段的国家是不知道的。这里来说f117入侵巴拿马是很成功的案例。

    反过来看加油机,他的作业空域一般情况来说都是很安全的,也有战机为他护航,也有预警机为他提供敌我态势的信息,发现危险可以及时逃离危险空域。从美军越战期间的kc135那次连串式的加油我们也不难看出,加油机与其他待加油战机是有频繁的沟通协调,虽然我不太清楚频繁通信这样对隐身性有多大影响,但是至少通信是会破坏隐身这个道理我还是知道的,要不然战机编队执行任务为什么要无线电静默?所以这么看来隐身性跟加油机的工作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我记得还有一个人的观点是如果目标很远而且路径很危险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种隐身加油机为隐身战斗机加油到达攻击空域。我说这是踩在女人的背上搞骆驼(不知道有没人听过这个笑话),明明有b2,非要把b2改成加油机,让普通的隐身战斗机去执行攻击任务,那为什么不可以直接派b2去执行任务呢?我真是很无语的。后来他又说如果到更远的地方...我问他那我们要航母做什么?要海军做什么?要战略轰炸机做什么?夺取敌方腹地的制空权这就是个伪命题,派飞机到敌方腹地去只能执行对地对海攻击,你一走制空权又消失了。所以说隐身性对于加油机来说不是刚性需求,多少都有点矛盾在里面。

   抛开矛盾点不说,那为什么到现在为止都没有那个国家提出加油机隐身化这一概念呢?我个人的想法是:1.大涵道涡扇发动机内置并背负进气(或者其他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隐身技术)在现在来说是个瓶颈,如果没法突破这一技术,那么就不可能增加推力,也就不能装更多的油,也就不能减少油耗增加航程,也不能不能减少机体高价材料的使用量。2.隐身材料技术的限制,现在的隐身材料技术还价格高、维护费用高,达不到大规模使用的条件。3.空气动力学的限制,因为到现在而言确实没有一种专门为加油机专门研制的飞机布局。

  
还有很多人拿X47 X48这类的无人机来说事,我认为这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我觉得无人机相对于加油机来说最大的特点是体量小,这不是一个等级的事,在工业上说不能是等比放大这么简单,这是其一,其二无人机在机体结构和有人机特别是这种大型的隐身轰炸机是两个概念,他们之间的不同太多太多了,怎么能用无人机的隐身发展方向来谈加油机这种大飞机的发展方向?

    其实加油机还是要回到自身的任务来谈性能,加强加油机本身的装载能力,航程,加油速度,多目标同时加油,以及美国提出的集成战场感知这类的信息力是当前及可遇见的将来应该继续发展的。


LZ说的那个改加油机的帖子是本坛最荒唐的帖子了,后来我回了几贴,然后看到回帖中的侮辱性语言,就当那个帖子的水平和人品都比较低下了。
本坛没有删回帖的功能,否则一定去吧所有的回帖都删除了

LZ说的那个改加油机的帖子是本坛最荒唐的帖子了,后来我回了几贴,然后看到回帖中的侮辱性语言,就当那个帖子的水平和人品都比较低下了。
本坛没有删回帖的功能,否则一定去吧所有的回帖都删除了
这个是本坛最荒唐的帖子了,后来我回了几贴,然后看到回帖中的侮辱性语言,就当那个帖子的水平和人品都比较 ...
我自问,我这个还谈不上荒唐吧?

郁闷啊
2015-11-30 17:00 上传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6:54
我自问,我这个还谈不上荒唐吧?

郁闷啊
请找出空军版更荒唐的帖子,否则就认了吧
2015-11-30 17:06 上传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5-11-30 17:09
还有奇葩概念是用一种巨型飞翼飞机完成轰炸机(高威胁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低威胁扔制导炸弹),运输机和加 ...
我觉得虽然雷人,但都比那个隐身加油机逊色

居然还准备在敌方高强度防空网内进行加油,但不知道加油过程如何保证隐身。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5-11-30 17:09
还有奇葩概念是用一种巨型飞翼飞机完成轰炸机(高威胁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低威胁扔制导炸弹),运输机和加 ...
我觉得虽然雷人,但都比那个隐身加油机逊色

居然还准备在敌方高强度防空网内进行加油,但不知道加油过程如何保证隐身。
davidxtb 发表于 2015-11-30 17:02
请找出空军版更荒唐的帖子,否则就认了吧
我记得在你说的那几个帖子里我们是战在一个观点上的,为什么我这里你就说是最荒谬的呢?
难道你也支持B2改装加油机?

你这变化太快了吧 兄弟?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7:20
我记得在你说的那几个帖子里我们是战在一个观点上的,为什么我这里你就说是最荒谬的呢?
难道你也支持B2 ...


误解,我已经改了帖子。
我不支持B2改加油啊,我的意思是说那个隐身加油机的帖子是近期最雷人的帖子。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7:20
我记得在你说的那几个帖子里我们是战在一个观点上的,为什么我这里你就说是最荒谬的呢?
难道你也支持B2 ...


误解,我已经改了帖子。
我不支持B2改加油啊,我的意思是说那个隐身加油机的帖子是近期最雷人的帖子。
davidxtb 发表于 2015-11-30 17:17
我觉得虽然雷人,但都比那个隐身加油机逊色

居然还准备在敌方高强度防空网内进行加油,但不知道加油过 ...
MD炸伊拉克的时候进行过夜间无线电静默加油的实战测试了,只依靠夜视镜和加油嘴照明灯

http://www.afwing.com/aircraft/kc135-boom-operator_3.html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5-11-30 17:23
MD炸伊拉克的时候进行过夜间无线电静默加油的实战测试了,只依靠夜视镜和加油嘴照明灯

http://www.afw ...
高强度防空网,美帝那个时候已经把伊拉克的防空网达成筛子了吧。
连A10都可以出动时代,已经没有什么的防空能力可言了。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5-11-30 17:01
当年设想的舰载无人作战飞机是有伙伴加油能力的

隐身加油机的设想也有一些
设想与现实之间还是存在差距,很多情况下,这种差距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弥补。

当然无可否认的一点是所有的战机隐身化是一个发展趋势。

我主贴的立足点是现在及加油机发展的下一代 或者两代,但是论坛上最近出现的情况是立足于背负式进气道发展隐身战略加油机,这个与发展趋势是没有关联的。

要说设想加油机隐身化,我还是很悲观的。我觉得更大的可能加油机隐身化的技术成熟之后,那时候也多半不需要加油机了,按美国人的思想,他们会从战机本身的航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吧。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7:27
设想与现实之间还是存在差距,很多情况下,这种差距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弥补。

当然无可否认的一点是 ...


这个趋势可能永远也不会实现吧
除非有一天隐身技术已经白菜化了,而且是烂白菜,虽然超级计算机搞一下就可以让机体和外形设计随心所欲。否者这种支援性的机型,完全没必要进入敌方的防空网。

如果当真有这么一天,之前匿影藏形电影的中的那个空中油库倒是一个好的概念。直接漂浮在高空,飞过去加油即可。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7:27
设想与现实之间还是存在差距,很多情况下,这种差距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弥补。

当然无可否认的一点是 ...


这个趋势可能永远也不会实现吧
除非有一天隐身技术已经白菜化了,而且是烂白菜,虽然超级计算机搞一下就可以让机体和外形设计随心所欲。否者这种支援性的机型,完全没必要进入敌方的防空网。

如果当真有这么一天,之前匿影藏形电影的中的那个空中油库倒是一个好的概念。直接漂浮在高空,飞过去加油即可。
davidxtb 发表于 2015-11-30 17:21
误解,我已经改了帖子。
我不支持B2改加油啊,我的意思是说那个隐身加油机的帖子是近期最雷人的帖子。
我幸好没举报你,不然误伤就更可怕了。。。。
其实我一看你2楼的回帖, 就知道你是误伤了。。。

不过心情还是郁闷了一半天  太堵了。。
还有奇葩概念是用一种巨型飞翼飞机完成轰炸机(高威胁防区外发射巡航导弹,低威胁扔制导炸弹),运输机和加 ...
这个比安225还大吧?
那个隐身加油机,如果当真要做到可以突破敌方高强度防空网,或者可以任意进入敌方的防空网,恐怕要上百亿美金的造价,这个还是一架的价钱。
但一样会存在体型臃肿肥大速度慢,花费那么大代价搞出来的东西,可能作用极小,只要伸出加油硬管或者软管,就会被发现,这个过程目前来说,还没可能实现隐身。
2015-11-30 17:32 上传



楼主说的飞翼的两点困难,一点是不好使用大涵道发动机,从目前来看的确如此,另一点是飞翼结构重量大,这点我是第一次听说,比较有疑问,考虑到波音和NASA都有在未来客机使用飞翼的想法,而客机对于油耗非常敏感,如果飞翼结构重量大的话就不会被作为客机的候选构型了。

hakase 发表于 2015-11-30 17:36
楼主说的飞翼的两点困难,一点是不好使用大涵道发动机,从目前来看的确如此,另一点是飞翼结构重量大, ...



这个机做客机和民用的货运机的吧,强调安静性和燃油经济性。

不过发动机可能会更灵活的设置

普惠公司研究反向倾斜安装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2015-04-01 08:32:00 环球网 分享 参与

  NASA/MIT联合团队的D8飞机设计将发动机并排安装在机体尾部上方,这给适航取证和结构布局带来了挑战。

  【环球航空报道】在未来客机设计者正日益将眼光超越传统的筒状机身+机翼构型之外以满足2030年及以后的高效率目标时,美国的工程师在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关键领域也开拓出了新的方向。近日,普▪惠公司公布了一种创新的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方案。该公司提出了一种所谓的“反向倾斜安装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概念,解决了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正在研究的D8双气泡飞机所带来的安装问题。

  这种反向倾斜安装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从结构上将推进器(风扇部分)与燃气发生器(即核心机)分离,而且将核心机反向并呈一定角度安装。这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发动机推进效率、降低了失效风险,同时还降低了发动机重量。

  D8双气泡飞机是以2035年左右投入使用的NASA N+3代飞机为目标,设计比当前的窄体客机至少降低60%的燃油消耗。这一性能飞跃背后的秘密是将发动机并排布置在扁平化机体宽大尾部的上方,除了能提供一个干净的高展弦比机翼降低阻力外,还能使发动机利用流过机体表面的低速附面层提高推进效率。

  不过这一构型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发动机与机体上表面距离过近,使得风扇必须在吸入附面层时对流动畸变有足够的容忍裕度。同时预想用于D8的发动机涵道比至少要达到20,风扇的尺寸将会很大,还要达到比目前第4阶段噪声限制低52 EPNdb(可感噪声分贝)的极低噪声目标。在NASA进行的缩比试验已经显示,由联合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的抗畸变风扇能够应对附面层挑战,但其他关键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发动机核心机的效率和工作压比越来越高,其尺寸也越来越小,与随涵道比增加而变的巨大的推进器相比已经很不成比例。高压压气机出口工作叶片的高度甚至不到12.7毫米,在这么小的尺度上,不仅使得叶尖间隙难于维持,而且核心机内也很难有足够的空间安装连接风扇和低压涡轮的驱动轴。此外,由于核心机的长径比越来越大,设计者面临主体结构挠曲的问题,而这对间隙控制会产生很大影响。

  由此普▪惠公司产生了将核心机反向安装的突破性想法。空气仍然通过风扇进入发动机,但与之前直接进入压气机不同,空气通过外侧通道到达核心机的后面,再从相反方向进入。这种布局与普▪惠加拿大公司的PT6发动机类似,空气从后向前流经发动机,燃气通过动力(低压)涡轮后向前排出,涡轮再通过一套齿轮系统连接到风扇。涡轮、齿轮箱和风扇的连接将通过一个相当短的轴,而且由于核心机并不与动力部分相连,可以很方便的将核心机卸下进行维修。



  普▪惠公司创新性的将核心机反向呈一定角度分开安装的方案使得毗邻发动机组也能够满足适航要求。(图中英文自上而下分别为:风扇、动力涡轮、燃气发生器)

  这一方案也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这种嵌套式安装的发动机不再适用于FAA目前适航标准中的“1/20”准则,这一准则规定发动机在发生非包容失效时碎片只能有1/20的概率穿出从而影响另一台发动机。而在这一方案中由于核心机和推进器不再有机械连接,设计者想出可以让核心机彼此之间呈一定角度安装的绝妙方式,其安装角可以达到50度,核心机的出口也通过一个偏转50度的管道再进入动力涡轮。这样两个核心机之间的角度就超过了90度,这在几何结构上很容易实现。这也使得能够采用更大的涵道比,如果只是偏转核心机气流的话其流量也不会太大,压力损失也可以降低。

  普▪惠公司希望可以为这一概念的未来研究提出一个路线图,可能与NASA一起进一步确定结构形式,评估更短的进气道等相关因素,这也有助于研发下一代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其他关注领域还包括研究空气管道,评估其重量和温度要求,以及是否能应用陶瓷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FAA相信这种发动机能够满足适航要求。

  对于MIT领导的团队来说,普▪惠的创新发动机设计是D8方案的关键推动力。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通过NASA的大尺寸风洞试验确认后置的发动机组在附面层吸入(BLI)时的效率收益。据D8研究负责人介绍,在实际构型下动力节省可以达到8%左右,这也是附面层吸入概念在民用运输方面能够应用的证据。

  在常规的飞机设计中,有很大一部分动能随着机身尾部的低速尾迹和发动机的高速排气损失掉了,这也增加了对动力的需求。通过附面层吸入和重新利用,能够减少尾迹和排气的动能浪费。D8的发动机安装在后机身上部,会吸入40%的低动能气体。通过对采用了附面层吸入和常规支架安装“非附面层吸入”形式的D8模型成对进行风洞测试,MIT团队通过测量推进器维持相同状态时向气流输出的机械功,对附面层吸入的收益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在推进器出口面积不变时采用附面层吸入可以使所需功率降低8.4%,当流量相同时这一数值提高到了10.4%,具有非常明显的收益。

  MIT的技术负责人对此解释说,其显性效应是通过降低排气速度提高了推进效率,原因是进入推进器的气流速度更低了。D8的发动机与当代发动机如CFM56-7相比,单位推力相当但推进效率更高,这也是研究结论同样能在全尺寸上发动机适用的原因。D8模型的测试范围覆盖8度迎角和15度侧滑角,流动状态正常。对发动机的测试也并未显示出对运行有不利影响,而吸入发生畸变的附面层气流导致风扇效率的损失与采用附面层吸入所带来的收益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MIT团队认为D8构型的未来已经不可阻挡。

  本文由“民机战略观察”授权发表,作者:晏武英。

普惠公司研究反向倾斜安装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_军事_环球网
http://mil.huanqiu.com/aerospace/2015-04/6066859.html

hakase 发表于 2015-11-30 17:36
楼主说的飞翼的两点困难,一点是不好使用大涵道发动机,从目前来看的确如此,另一点是飞翼结构重量大, ...



这个机做客机和民用的货运机的吧,强调安静性和燃油经济性。

不过发动机可能会更灵活的设置

普惠公司研究反向倾斜安装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2015-04-01 08:32:00 环球网 分享 参与

  NASA/MIT联合团队的D8飞机设计将发动机并排安装在机体尾部上方,这给适航取证和结构布局带来了挑战。

20150401083839914.jpg (42.4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30 17:41 上传


  【环球航空报道】在未来客机设计者正日益将眼光超越传统的筒状机身+机翼构型之外以满足2030年及以后的高效率目标时,美国的工程师在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的关键领域也开拓出了新的方向。近日,普▪惠公司公布了一种创新的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方案。该公司提出了一种所谓的“反向倾斜安装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概念,解决了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正在研究的D8双气泡飞机所带来的安装问题。

  这种反向倾斜安装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从结构上将推进器(风扇部分)与燃气发生器(即核心机)分离,而且将核心机反向并呈一定角度安装。这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发动机推进效率、降低了失效风险,同时还降低了发动机重量。

  D8双气泡飞机是以2035年左右投入使用的NASA N+3代飞机为目标,设计比当前的窄体客机至少降低60%的燃油消耗。这一性能飞跃背后的秘密是将发动机并排布置在扁平化机体宽大尾部的上方,除了能提供一个干净的高展弦比机翼降低阻力外,还能使发动机利用流过机体表面的低速附面层提高推进效率。

  不过这一构型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发动机与机体上表面距离过近,使得风扇必须在吸入附面层时对流动畸变有足够的容忍裕度。同时预想用于D8的发动机涵道比至少要达到20,风扇的尺寸将会很大,还要达到比目前第4阶段噪声限制低52 EPNdb(可感噪声分贝)的极低噪声目标。在NASA进行的缩比试验已经显示,由联合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的抗畸变风扇能够应对附面层挑战,但其他关键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发动机核心机的效率和工作压比越来越高,其尺寸也越来越小,与随涵道比增加而变的巨大的推进器相比已经很不成比例。高压压气机出口工作叶片的高度甚至不到12.7毫米,在这么小的尺度上,不仅使得叶尖间隙难于维持,而且核心机内也很难有足够的空间安装连接风扇和低压涡轮的驱动轴。此外,由于核心机的长径比越来越大,设计者面临主体结构挠曲的问题,而这对间隙控制会产生很大影响。

  由此普▪惠公司产生了将核心机反向安装的突破性想法。空气仍然通过风扇进入发动机,但与之前直接进入压气机不同,空气通过外侧通道到达核心机的后面,再从相反方向进入。这种布局与普▪惠加拿大公司的PT6发动机类似,空气从后向前流经发动机,燃气通过动力(低压)涡轮后向前排出,涡轮再通过一套齿轮系统连接到风扇。涡轮、齿轮箱和风扇的连接将通过一个相当短的轴,而且由于核心机并不与动力部分相连,可以很方便的将核心机卸下进行维修。



  普▪惠公司创新性的将核心机反向呈一定角度分开安装的方案使得毗邻发动机组也能够满足适航要求。(图中英文自上而下分别为:风扇、动力涡轮、燃气发生器)

  这一方案也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这种嵌套式安装的发动机不再适用于FAA目前适航标准中的“1/20”准则,这一准则规定发动机在发生非包容失效时碎片只能有1/20的概率穿出从而影响另一台发动机。而在这一方案中由于核心机和推进器不再有机械连接,设计者想出可以让核心机彼此之间呈一定角度安装的绝妙方式,其安装角可以达到50度,核心机的出口也通过一个偏转50度的管道再进入动力涡轮。这样两个核心机之间的角度就超过了90度,这在几何结构上很容易实现。这也使得能够采用更大的涵道比,如果只是偏转核心机气流的话其流量也不会太大,压力损失也可以降低。

  普▪惠公司希望可以为这一概念的未来研究提出一个路线图,可能与NASA一起进一步确定结构形式,评估更短的进气道等相关因素,这也有助于研发下一代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其他关注领域还包括研究空气管道,评估其重量和温度要求,以及是否能应用陶瓷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FAA相信这种发动机能够满足适航要求。

  对于MIT领导的团队来说,普▪惠的创新发动机设计是D8方案的关键推动力。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通过NASA的大尺寸风洞试验确认后置的发动机组在附面层吸入(BLI)时的效率收益。据D8研究负责人介绍,在实际构型下动力节省可以达到8%左右,这也是附面层吸入概念在民用运输方面能够应用的证据。

  在常规的飞机设计中,有很大一部分动能随着机身尾部的低速尾迹和发动机的高速排气损失掉了,这也增加了对动力的需求。通过附面层吸入和重新利用,能够减少尾迹和排气的动能浪费。D8的发动机安装在后机身上部,会吸入40%的低动能气体。通过对采用了附面层吸入和常规支架安装“非附面层吸入”形式的D8模型成对进行风洞测试,MIT团队通过测量推进器维持相同状态时向气流输出的机械功,对附面层吸入的收益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在推进器出口面积不变时采用附面层吸入可以使所需功率降低8.4%,当流量相同时这一数值提高到了10.4%,具有非常明显的收益。

  MIT的技术负责人对此解释说,其显性效应是通过降低排气速度提高了推进效率,原因是进入推进器的气流速度更低了。D8的发动机与当代发动机如CFM56-7相比,单位推力相当但推进效率更高,这也是研究结论同样能在全尺寸上发动机适用的原因。D8模型的测试范围覆盖8度迎角和15度侧滑角,流动状态正常。对发动机的测试也并未显示出对运行有不利影响,而吸入发生畸变的附面层气流导致风扇效率的损失与采用附面层吸入所带来的收益根本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MIT团队认为D8构型的未来已经不可阻挡。

  本文由“民机战略观察”授权发表,作者:晏武英。

普惠公司研究反向倾斜安装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_军事_环球网
http://mil.huanqiu.com/aerospace/2015-04/6066859.html
davidxtb 发表于 2015-11-30 17:26
高强度防空网,美帝那个时候已经把伊拉克的防空网达成筛子了吧。
连A10都可以出动时代,已经没有什么的 ...
他需要给隐身飞机飞机和无人机加油,避免暴露还是很重要的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7:27
设想与现实之间还是存在差距,很多情况下,这种差距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弥补。

当然无可否认的一点是 ...
我看MD未来的隐身加油机都是在隐身运输机基础上改进的


hakase 发表于 2015-11-30 17:36
楼主说的飞翼的两点困难,一点是不好使用大涵道发动机,从目前来看的确如此,另一点是飞翼结构重量大, ...



波音打算在混合翼飞机上应用更多的复合材料来解决“疲劳敏感的金属”不适合制造其特殊结构气密客舱这一问题

如果没有复合材料的帮助,混合翼飞机的横截面应该更类似于这个吧,使用类似于传统管状机身的内部气密结构,会浪费很多空间,并且增加重量



波音“鬼怪工厂”主管人Darryl Davis称,波音计划利用公司的拉挤棒缝合有效组合结构(PRSEUS)技术为NASA的研究项目研发机身结构。该技术通过将框架和桁条缝合到飞机蒙皮上而有效地制造复合材料结构。这是大规模生产诸如翼身融合体飞机的关键技术,这样的飞机由于缺少“管(状机身)-与-机翼”机身结构的等截面而不得不需要更多的加工。

波音的PRSEUS方法是更广泛的工业推动的采用非基于高压罐固化技术生产承载复合材料结构技术的一部分。洛克西德•马丁的“臭鼬工厂”已经利用非高压罐环氧树脂制造并试飞了X-55全复合材料货机。 但是,波音“鬼怪工厂”已进行超过10年的缝合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研究,包括NASA上世纪90年代末资助的先进缝合机







连击了









连击了







davidxtb 发表于 2015-11-30 17:32
这个趋势可能永远也不会实现吧
除非有一天隐身技术已经白菜化了,而且是烂白菜,虽然超级计算机搞一下 ...
所以我说如果等到技术实现的时候,我想那时候加油机这个机种都会被淘汰掉的,

因为美国人的个性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就决定了他们不会给你来这些弯过去弯过来的方式,他们会直达现在战机滞空时间不足这个问题的核心,而不是绕到加油机去解决这个问题。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5-11-30 17:49
我看MD未来的隐身加油机都是在隐身运输机基础上改进的
美国下一代加油机是KC -46(可能已经开始装备了),是从波音767改来的。

隐身运输机这说法也有问题,跟隐身加油机一样,绕不开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隐身技术,目前看来,这个技术没有。
涡桨的话别提了,声音都要吵死人。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7:55
所以我说如果等到技术实现的时候,我想那时候加油机这个机种都会被淘汰掉的,

因为美国人的个性和处理 ...
核聚变动力战机嘛,洛马前一段时间在炒作这个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8:03
美国下一代加油机是KC -46(可能已经开始装备了),是从波音767改来的。

隐身运输机这说法也有问题, ...



KC -46本来10年前就该装备了,波音不服空客夺标,打了10年官司

现在C-17停产了,MD该搞下一代运输了

看起来是用进气道雷达屏蔽器,波音的F/A-18用的也是这玩意,和把发动机部署到背部,这样至少能遮挡地面雷达的照射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8:03
美国下一代加油机是KC -46(可能已经开始装备了),是从波音767改来的。

隐身运输机这说法也有问题, ...



KC -46本来10年前就该装备了,波音不服空客夺标,打了10年官司

现在C-17停产了,MD该搞下一代运输了

看起来是用进气道雷达屏蔽器,波音的F/A-18用的也是这玩意,和把发动机部署到背部,这样至少能遮挡地面雷达的照射

QQ截图20151130180509.jpg (55.77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30 18:05 上传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5-11-30 17:48
他需要给隐身飞机飞机和无人机加油,避免暴露还是很重要的
这个可以伙伴加油,可以用另外一架空弹满油的相同战机给他加油,或者研发航程更大的隐身战机


大型的隐身加油平台本身就是是矛盾的,相同技术条件下,大飞机的隐身效果永远比不过小飞机。
两架隐身飞机在一起的隐身效果永远比不过单独一架的效果好。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8:09
这个可以伙伴加油,可以用另外一架空弹满油的相同战机给他加油,或者研发航程更大的隐身战机


航程更大的隐身战斗机也面临很大的技术难度的,MD认为要几十年的技术发展才能搞定的

更大的飞机可以应对长波雷达的探测,小飞机反而因为尺寸的问题对长波雷达的隐身效果差

只是面对更短波长雷达探测时候,大飞机的信号特征才会比小飞机大的

而且战斗机的进气道的布置受到限制,对较长波长雷达探测时候的隐身效果也差

大型飞机的进气道可以布置到背部,用机体遮挡下方雷达的探测

小飞机需要外挂伙伴加油吊舱,也会增加雷达反射面积

而且给轰炸机加油的话,小飞机是根本无法胜任的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8:09
这个可以伙伴加油,可以用另外一架空弹满油的相同战机给他加油,或者研发航程更大的隐身战机


航程更大的隐身战斗机也面临很大的技术难度的,MD认为要几十年的技术发展才能搞定的

更大的飞机可以应对长波雷达的探测,小飞机反而因为尺寸的问题对长波雷达的隐身效果差

只是面对更短波长雷达探测时候,大飞机的信号特征才会比小飞机大的

而且战斗机的进气道的布置受到限制,对较长波长雷达探测时候的隐身效果也差

大型飞机的进气道可以布置到背部,用机体遮挡下方雷达的探测

小飞机需要外挂伙伴加油吊舱,也会增加雷达反射面积

而且给轰炸机加油的话,小飞机是根本无法胜任的




hakase 发表于 2015-11-30 17:36
楼主说的飞翼的两点困难,一点是不好使用大涵道发动机,从目前来看的确如此,另一点是飞翼结构重量大, ...
这个自重大是有个比较,毕竟如果用上大推力的大涵道涡扇发动机确实自重不存在问题。

但是毕竟这么大的机翼面积,又要满足F118这种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所以他必须降低自重。


当然我是外行,给不出准确的B2飞翼式布局如果不使用碳纤维而适用传统的航空材料会增重多少。
他需要给隐身飞机飞机和无人机加油,避免暴露还是很重要的
加油机和大部分的机型都不是隐身的,伊拉克那个时候雷达已经不太敢开机了。
美国下一代加油机是KC -46(可能已经开始装备了),是从波音767改来的。

隐身运输机这说法也有问题, ...
普惠反向倾斜安装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有希望解决问题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8:40
这个自重大是有个比较,毕竟如果用上大推力的大涵道涡扇发动机确实自重不存在问题。

但是毕竟这么大的 ...
空重主要影响的是油耗,进而影响客机运营的经济性,不是说空重大了不用大涵道发动机就飞不起来。当然发动机影响的也主要是经济性,但它和空重可以认为是独立的两个变量,现代客机既需要空重轻,又需要发动机涵道大。


davidxtb 发表于 2015-11-30 18:41
加油机和大部分的机型都不是隐身的,伊拉克那个时候雷达已经不太敢开机了。


被动系统还是可以截获信号的,而且隐身机是第一波的打击力量,这意味着对方的防空系统还未被完全瘫痪
davidxtb 发表于 2015-11-30 18:41
加油机和大部分的机型都不是隐身的,伊拉克那个时候雷达已经不太敢开机了。


被动系统还是可以截获信号的,而且隐身机是第一波的打击力量,这意味着对方的防空系统还未被完全瘫痪
hakase 发表于 2015-11-30 18:56
空重主要影响的是油耗,进而影响客机运营的经济性,不是说空重大了不用大涵道发动机就飞不起来。当然发动 ...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空重主要的影响是油耗,但是这是针对不是最大起飞重量起飞的客气来说的。

但是放在隐身战略轰炸机上来说,影响的就不止是油耗。

两架相同机型不同材料的飞机来说,影响的不只是油耗。比如一架普通材料而不是采用碳纤维材料的B2,自重大的载弹、载油就少,如果追求相同载油、载弹量那么增加的是起飞滑跑距离,这对于军用飞机来讲是很大的缺点。

油耗的影响还体现在航程上,飞机飞到天空中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达到相同高度,自重越大的需要付出的能量也就越大,能量需求越大的耗油就越大。油耗越大的航程就短。





看标题还以为是个水文。没想到楼主态度认真,论据充分,逻辑完整,顶起来!
荒唐的想法。先不说经济上能否承受,LZ打算让加油机进入敌方防空火力圈吗?
gfcy11 发表于 2015-11-30 19:19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空重主要的影响是油耗,但是这是针对不是最大起飞重量起飞的客气来说的。

但是放在 ...
复合材料和碳纤维是另一个正交的维度,不管是不是飞翼构型,采用这些新材料都可以让轰炸机增加载弹、载油能力。所以从使用新材料反推飞翼构型空重大似乎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
笑脸男人 发表于 2015-11-30 17:53
波音打算在混合翼飞机上应用更多的复合材料来解决“疲劳敏感的金属”不适合制造其特殊结构气密客舱 ...
我觉得飞翼空重还是有个数据或者例子为好,光是“看上去”恐怕不适合下结论。飞翼式客机本身就存在空间密闭这一大问题,如果空重还高,恐怕波音和NASA连考虑都不会考虑的吧。
我觉得飞翼空重还是有个数据或者例子为好,光是“看上去”恐怕不适合下结论。飞翼式客机本身就存在空间密 ...
所以波音研发新的制造技术去降低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