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克里特岛独立运动圣地——阿卡迪修道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22:05
阿卡迪修道院(Arkadi Monastery)是一座位于希腊克里特岛罗希姆诺市附近的一座古老东正教修道院。现有建筑始建于16世纪威尼斯统治克里特岛时期,受意大利影响,具有巴洛克式风格。阿卡迪修道院很快成为了克里特岛科学、艺术、文化的中心之一,拥有自己的学校和图书馆;同时,修道院高墙环绕,防守严密,亦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阿卡迪修道院


1669年,经过20多年艰苦拉锯,奥斯曼帝国终于占领了克里特全岛,岛民变换了主人,不过由于奥斯曼人奉行的米勒特自治制度,希腊东正教徒的待遇与天主教威尼斯统治时期相比,并未恶化,甚至还有一定改善。但19世纪初希腊独立运动的成功给了克里特岛人巨大的鼓舞(当时岛上人口中,希腊东正教徒人数对比穆斯林,仍占绝对优势,出于人心向背,他们普遍希望与新成立的希腊王国统一),但战争结束后的条约却规定,克里特岛依旧由奥斯曼帝国统治。不过,矛盾已经开始逐步激化。


1861年克里特岛基督徒与穆斯林人口对比,蓝色为基督徒占优



1856年巴黎和约规定,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基督徒享有与穆斯林同等待遇。然而对这项政策,克里特岛执政当局却阳奉阴违,政府甚至继续对岛上基督徒开设新的赋税并实施宵禁,这就激起了广泛的民怨。雪上加霜的是,克里特岛总督海基姆帕夏又不合时宜地插手岛上的东正教事务,甚至下令逮捕了一批桀骜不驯的教士,这便触怒了东正教修士群体。
1866年春,大批民众开始秘密结社,商议对策与出路。他们向奥斯曼帝国及欧洲列强领事发出了陈情书,要求改善待遇;同时,也做了武装起义的准备。而罗希姆诺地区的义军领袖则由德高望重的阿卡迪修道院长加布里埃尔(Gabriel Marinakis)担任。



修道院中的加布里埃尔纪念雕塑


作为回应,海基姆帕夏决定以武力镇压这批叛乱者。同年7月,他正式派出了军队去抓捕叛乱领导人,不过他们幸运地提前得到消息,让土耳其士兵扑了空。9月,海基姆帕夏再次发出威胁,声称如果叛乱者不表示臣服,就要摧毁修道院。同月,一名希腊军官帕诺斯(Panos Koronaios)登陆克里特,并成为义军的军事领袖。勘察地形后,他认为修道院不足以坚守,建议主动放弃,但这遭到了修士团的强烈反对,最终,另一位希腊志愿军官约安尼斯(Ioannis Dimakopoulos)接替了他的职务。起义军开始加固阿卡迪修道院的防御工事。随着形势愈发紧张,大批难民也涌入了修道院。至当年11月,修道院内共有964人,其中325名男子(259人拥有武装),其余皆是妇孺。



修道院内约安尼斯雕像


11月7日夜,奉命平叛的穆斯塔法帕夏的部队(其中部分援军来自埃及)终于抵达了阿卡迪修道院。第二天拂晓,这支由15000人和30门火炮组成的劲旅正式发起了围攻。具体指挥战役的将领苏莱曼给予了修道院守军最后一次投降的机会,虽然敌我悬殊,但希腊人回应他的唯有一阵密集的枪声。随后,这场血腥的战斗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第一天的战事土耳其人遭受了惨重的伤亡,因为修道院守军依托高墙向裸露在旷野的土军频频射击,几乎弹无虚发。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当夜暂停进攻后,土耳其人调来了两门重炮,并架设了炮兵阵地。而与此同时,希腊守军也决心向岛内的其他友军求援,两名志愿者化妆为穆斯林趁着夜色逃出修道院,但他们带回了让人绝望的消息,因为周围的道路完全被土军封锁了。
第二天,在重炮的轰击下,土耳其人终于突破了大门和城墙。战事转入了巷战,但熟悉地形的守军甚至给土耳其人带来了更大的伤亡。双方进入了白刃战。不过,由于兵力上的巨大劣势,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奥斯曼帝国倾斜。经过一天鏖战,希腊人伤亡过大,残部不得不退向妇孺藏身的弹药库。土耳其人已经将这里包围得水泄不通。约安尼斯和加布里埃尔(一说在第一天战斗中便阵亡了)最终决定玉石俱焚,他们引燃了火药桶,在巨大的爆炸中,大部分难民和相当数量的土耳其士兵,同归于尽。


修道院之战


阿卡迪修道院之战,964名希腊人中,阵亡了800多人,幸存者大部被俘,仅有数人突围而出。而土耳其方面的伤亡,据说达到了1500人之多。而在这场战斗中,一部分来自埃及的科普特基督教士兵因拒绝与希腊基督徒作战,最终,全数遭到了处决。至于希腊俘虏,其中的妇女儿童在被关押一周后,得到了释放,男人则被关押了一年,最终在俄国领事的调停下,得到了赦免。

虽然土耳其官方认为阿卡迪修道院是一场值得载入史册的大胜,并进行了各种庆祝,但战场的惨况,尤其是守军自爆弹药库的悲剧,通过美国领事威廉·斯蒂尔曼(William James Stillman,也是一名新闻记者和摄影师)的报道传遍了世界。国际舆论普遍同情克里特人的遭遇,并谴责奥斯曼帝国的暴行。大批来自欧洲的志愿者也来到克里特岛支援当地人的武装斗争。不过土耳其政府无法承受丢失克里特这一恶果,大维齐阿里帕夏亲自坐镇平叛,在他的指挥下,土耳其军队采用步步紧逼,各个击破的策略,经过约两年战斗,终于大体镇压了克里特岛的起义。不过,大维齐对克里特人的抵抗决心也不敢怠慢,在大棒之外,他也通过立法,进一步保证了当地基督徒的平等权利,废除了一些民愤极大的苛政,从而使土耳其的统治又维持了三十余年。


大维齐阿里帕夏

尽管阿卡迪修道院的起事并未成功,但它荡气回肠的过程与悲壮的结局足以载入史册,今天的阿卡迪修道院已成为克里特岛的历史名胜,并被作为纪念克里特人独立的圣地而吸引了大批游客。


















弹药库遗址


部分起义死难者

阿卡迪修道院(Arkadi Monastery)是一座位于希腊克里特岛罗希姆诺市附近的一座古老东正教修道院。现有建筑始建于16世纪威尼斯统治克里特岛时期,受意大利影响,具有巴洛克式风格。阿卡迪修道院很快成为了克里特岛科学、艺术、文化的中心之一,拥有自己的学校和图书馆;同时,修道院高墙环绕,防守严密,亦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1.jpg (1001.29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3 上传



阿卡迪修道院


1669年,经过20多年艰苦拉锯,奥斯曼帝国终于占领了克里特全岛,岛民变换了主人,不过由于奥斯曼人奉行的米勒特自治制度,希腊东正教徒的待遇与天主教威尼斯统治时期相比,并未恶化,甚至还有一定改善。但19世纪初希腊独立运动的成功给了克里特岛人巨大的鼓舞(当时岛上人口中,希腊东正教徒人数对比穆斯林,仍占绝对优势,出于人心向背,他们普遍希望与新成立的希腊王国统一),但战争结束后的条约却规定,克里特岛依旧由奥斯曼帝国统治。不过,矛盾已经开始逐步激化。

Crete_-_ethnic_map,_1861.jpg (246.56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3 上传


1861年克里特岛基督徒与穆斯林人口对比,蓝色为基督徒占优



1856年巴黎和约规定,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基督徒享有与穆斯林同等待遇。然而对这项政策,克里特岛执政当局却阳奉阴违,政府甚至继续对岛上基督徒开设新的赋税并实施宵禁,这就激起了广泛的民怨。雪上加霜的是,克里特岛总督海基姆帕夏又不合时宜地插手岛上的东正教事务,甚至下令逮捕了一批桀骜不驯的教士,这便触怒了东正教修士群体。
1866年春,大批民众开始秘密结社,商议对策与出路。他们向奥斯曼帝国及欧洲列强领事发出了陈情书,要求改善待遇;同时,也做了武装起义的准备。而罗希姆诺地区的义军领袖则由德高望重的阿卡迪修道院长加布里埃尔(Gabriel Marinakis)担任。

Gabriel_Marinakis.JPG (977.2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3 上传



修道院中的加布里埃尔纪念雕塑


作为回应,海基姆帕夏决定以武力镇压这批叛乱者。同年7月,他正式派出了军队去抓捕叛乱领导人,不过他们幸运地提前得到消息,让土耳其士兵扑了空。9月,海基姆帕夏再次发出威胁,声称如果叛乱者不表示臣服,就要摧毁修道院。同月,一名希腊军官帕诺斯(Panos Koronaios)登陆克里特,并成为义军的军事领袖。勘察地形后,他认为修道院不足以坚守,建议主动放弃,但这遭到了修士团的强烈反对,最终,另一位希腊志愿军官约安尼斯(Ioannis Dimakopoulos)接替了他的职务。起义军开始加固阿卡迪修道院的防御工事。随着形势愈发紧张,大批难民也涌入了修道院。至当年11月,修道院内共有964人,其中325名男子(259人拥有武装),其余皆是妇孺。


Ioannis_Dimakopoulos.JPG (1.05 M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4 上传


修道院内约安尼斯雕像


11月7日夜,奉命平叛的穆斯塔法帕夏的部队(其中部分援军来自埃及)终于抵达了阿卡迪修道院。第二天拂晓,这支由15000人和30门火炮组成的劲旅正式发起了围攻。具体指挥战役的将领苏莱曼给予了修道院守军最后一次投降的机会,虽然敌我悬殊,但希腊人回应他的唯有一阵密集的枪声。随后,这场血腥的战斗便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第一天的战事土耳其人遭受了惨重的伤亡,因为修道院守军依托高墙向裸露在旷野的土军频频射击,几乎弹无虚发。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当夜暂停进攻后,土耳其人调来了两门重炮,并架设了炮兵阵地。而与此同时,希腊守军也决心向岛内的其他友军求援,两名志愿者化妆为穆斯林趁着夜色逃出修道院,但他们带回了让人绝望的消息,因为周围的道路完全被土军封锁了。
第二天,在重炮的轰击下,土耳其人终于突破了大门和城墙。战事转入了巷战,但熟悉地形的守军甚至给土耳其人带来了更大的伤亡。双方进入了白刃战。不过,由于兵力上的巨大劣势,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奥斯曼帝国倾斜。经过一天鏖战,希腊人伤亡过大,残部不得不退向妇孺藏身的弹药库。土耳其人已经将这里包围得水泄不通。约安尼斯和加布里埃尔(一说在第一天战斗中便阵亡了)最终决定玉石俱焚,他们引燃了火药桶,在巨大的爆炸中,大部分难民和相当数量的土耳其士兵,同归于尽。

arkadi.jpg (149.88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4 上传


修道院之战


阿卡迪修道院之战,964名希腊人中,阵亡了800多人,幸存者大部被俘,仅有数人突围而出。而土耳其方面的伤亡,据说达到了1500人之多。而在这场战斗中,一部分来自埃及的科普特基督教士兵因拒绝与希腊基督徒作战,最终,全数遭到了处决。至于希腊俘虏,其中的妇女儿童在被关押一周后,得到了释放,男人则被关押了一年,最终在俄国领事的调停下,得到了赦免。

虽然土耳其官方认为阿卡迪修道院是一场值得载入史册的大胜,并进行了各种庆祝,但战场的惨况,尤其是守军自爆弹药库的悲剧,通过美国领事威廉·斯蒂尔曼(William James Stillman,也是一名新闻记者和摄影师)的报道传遍了世界。国际舆论普遍同情克里特人的遭遇,并谴责奥斯曼帝国的暴行。大批来自欧洲的志愿者也来到克里特岛支援当地人的武装斗争。不过土耳其政府无法承受丢失克里特这一恶果,大维齐阿里帕夏亲自坐镇平叛,在他的指挥下,土耳其军队采用步步紧逼,各个击破的策略,经过约两年战斗,终于大体镇压了克里特岛的起义。不过,大维齐对克里特人的抵抗决心也不敢怠慢,在大棒之外,他也通过立法,进一步保证了当地基督徒的平等权利,废除了一些民愤极大的苛政,从而使土耳其的统治又维持了三十余年。

Mehmed_emin_ali_pasha.jpg (27.01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4 上传


大维齐阿里帕夏

尽管阿卡迪修道院的起事并未成功,但它荡气回肠的过程与悲壮的结局足以载入史册,今天的阿卡迪修道院已成为克里特岛的历史名胜,并被作为纪念克里特人独立的圣地而吸引了大批游客。

Arkadi_Monastery_Church.jpg (950.09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5 上传



Arkadi_Monastery_-_Apses_of_the_church.jpg (1.62 M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5 上传



Crete_Moni_Arkadiou_Q.jpg (1.55 M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5 上传



Arkadi_Monastery_-_Western_door.jpg (1.43 M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5 上传



870large.jpg (245.96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5 上传



Arkadi_Monastery_-_Cloister.jpg (2.03 M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5 上传



Arcadi-Rethymnon-Crete-01.jpg (242.54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5 上传



Crete_Moni_Arkadiou_H.jpg (1003.5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5 上传



Arkadi_gunpowder_storeroom.JPG (606.16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5 上传


弹药库遗址

Arkadi_monument_aux_morts2.JPG (805.7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10 09:06 上传


部分起义死难者

为独立而战的希腊人令人同情,毕竟他们曾发展出灿烂的文化。
从建筑砌体外观看,貌似百年以内并加以维护的建筑,基础部位似乎更老一些,是否15世纪始建时期原物不清楚。从弹药库形制、破坏情况来看,与记录伤亡情况对应不够紧密。
按,该城堡攻防战仅一天多就搞定了,属于相当成功的攻城范例,伤亡却这么大,胜利者会有什么反应呢?杀俘,惩奸,然后是保护反叛异教徒的古建筑么?
从建筑砌体外观看,貌似百年以内并加以维护的建筑,基础部位似乎更老一些,是否15世纪始建时期原物不清楚。 ...
哪张照片的建筑砌体外观是百年以内?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5-11-10 14:21
哪张照片的建筑砌体外观是百年以内?
看原话,貌似。照片?教堂。其正立面貌似要早一些,其余部分,外观,并加以维护,不解释。
别忘了俺最后的疑问句。
仿古建筑看了不少,包括百年左右的近代建筑大修工程施工方案和现场检查。
看原话,貌似。照片?教堂。其正立面貌似要早一些,其余部分,外观,并加以维护,不解释。
别忘了俺最后 ...
貌似的意思就是你肉眼看照片感觉好象是,对吗?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5-11-10 14:31
貌似的意思就是你肉眼看照片感觉好象是,对吗?
看照片,只能貌似的,必须现场查勘,不过石材测年是难题。参见草原石人断代论文。
关键是证据。搞建筑的,没搞过老旧建筑修复,也不一定看得出来。
再说了,哪家的砂浆抹灰撑得住百年?除非合理温度湿度的埋藏,例如石峁遗址的壁画残片。
顺便提一下,克里特岛周边是火山地震活跃区域。
看照片,只能貌似的,必须现场查勘,不过石材测年是难题。参见草原石人断代论文。
关键是证据。搞建筑的 ...
什么叫砂浆抹灰?如何撑不过百年?
教堂肯定经过历次修复,尤其是还经过战火破坏后。这与目前建筑始建于16世纪并不矛盾啊。

其实这座修道院最早时罗马帝国时期就修建了。不过罗马时期的建筑已经不存在了。
asherhoa 发表于 2015-11-10 17:49
教堂肯定经过历次修复,尤其是还经过战火破坏后。这与目前建筑始建于16世纪并不矛盾啊。

其实这座修道院 ...
俺也没说矛盾不是?某些地段的长城还始建于秦汉呢。
是否修复原貌就难说了,圣彼得大教堂1470年还是梁柱坡顶结构的,17世纪在米开朗基罗等三大建筑师、艺术家的主持下最终落成,改圆顶了。罗马时期的老修道院是这个样子的吗?
现在这些建筑,难说就是奥斯曼时期的原貌。中世纪前中期,这地方还是阿拉伯和新罗马帝国各领风骚的。
修旧如旧?那是现代考古保护的概念。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5-11-10 15:38
什么叫砂浆抹灰?如何撑不过百年?
简单点,草拌泥,复杂点,砂子、石灰、石膏、水、粘土等的组合,在建筑内外墙面上涂抹的,懒得打字,帮你搜索:
抹灰工程指用抹面砂浆涂抹在基底材料的表面,具有保护基层和增加美观的作用,为建筑物提供特殊功能的系统施工过程。抹灰工程具有两大功能:一是防护功能,保护墙体不受风,雨,雪的侵蚀,增加墙面防潮,防风化,隔热的能力,提高墙身的耐久性能,热工性能;二是美化功能,改善室内卫生条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
在下当年是当过施工员的。俺家里的装修质量那是还可以的。
至于抹灰层的耐久性,风吹日晒、雨淋冻融,空鼓开裂、酥松剥落,建筑物外墙装饰抹灰容易出现大量的裂缝,既影响建筑工程的装饰效果,又对建筑物的耐久性有一定的影响。
室内墙面抹灰的验收标准是:墙面垂直,地面水平,不得有起沙,不得有面积超过20平方厘米的空鼓,平整度偏差不大于±5mm,不得有明显开裂。明白?
顺便科普一下,混凝土材料没有不裂缝的,原理使然。
自己随便到哪一幢几十年的老建筑去好好看看,只看书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简单点,草拌泥,复杂点,砂子、石灰、石膏、水、粘土等的组合,在建筑内外墙面上涂抹的,懒得打字,帮你 ...
既然如此,如何能得出砂浆抹灰撑不过百年的结论?总不能凭一段定义就说撑不过百年吧?你认为撑不过百年,请问测试和计算过程在哪?罗马建筑抹灰砂浆至今大量可见,其中也有文艺复兴时期整修的,早超过百年了。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5-11-10 19:03
既然如此,如何能得出砂浆抹灰撑不过百年的结论?总不能凭一段定义就说撑不过百年吧?你认为撑不过百年, ...
佩服,你有这技术,全世界抹灰工人都要饿死的。
还来测试和计算,业内的都知道,俺那段定义看不懂吧?希腊旅游景点漂亮不?去问问人家,多长时间粉刷一次阿?
火山地震知道么?还罗马建筑,自己去随便问一个资深点的泥工吧。
很多东西,看鸡汤文章就是忽悠,实践出真知,当年也曾经以为花岗岩耐腐蚀风化,以为混凝土强度越高越结实耐久,学习实践以后才明白的。
请尊驾食人间烟火。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5-11-10 19:03
既然如此,如何能得出砂浆抹灰撑不过百年的结论?总不能凭一段定义就说撑不过百年吧?你认为撑不过百年, ...
说你不是业内的吧,工程经验有时候是关键,在下参加过多项重大项目建设或检查,也算是拿过几次奖的,都是大家抬举惠赐。
耐久性的检测和计算,呵呵,连混凝土强度变化都要依靠大量的实际检测数据来描述,能够全面解读混凝土水化反应全过程的天才不知道是否已经诞生。
以下摘引某监理资料:
某旧建筑采用水泥粘土砂浆作为抹灰材料,根据工程经验,其可靠性和耐久性比较差。经人工检查发现空鼓和剥落情况比较严重,总体检查出空壳和剥落的面积占总检查面积的6.5%。
根据现场检测的数据分析:
水泥粘土砂浆抗压强度小于4Mpa;作为对比,现在普遍采用的水泥石灰砂浆抗压强度不小于7.0Mpa。
经判断分析,该建筑水泥粘土砂浆粘结强度不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与现在普遍采用的水泥石灰砂浆相比,其出现空鼓现象的机率较大。
现场实测的砂浆抗压强度数据比较离散,最低为1.1Mpa,最高为5.0Mpa,超过80%测点的数据小于4Mpa;有1个测点是新补的水泥砂浆,其抗压强度也达到了7.0Mpa。(注意,抗压强度仅供参考!)
粘结强度的检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97)进行抗拔试验,砂浆抗压强度的检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贯入法检测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进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该建筑抹灰采用水泥粘土砂浆,其抗压强度低、粘结强度不符合要求,存在较大的剥落风险,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仔细看,或者请业内人士帮忙看,什么是工程经验。

国家的现行技术规程、规范对建筑物抹灰的具体技术指标(如砂浆的材料、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等)并没有明确而严谨的规定,目前很多的检测手段主要是针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而目前建筑工程的质量纠纷却往往集中在如屋面渗漏、墙体开裂、抹灰剥落等非结构性缺陷。部分学术研究单位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

抹灰层经正常施工与底板粘结牢固后,主要承受以下荷载:(1)抹灰层自重;(2)使用时出现振动而产生的动荷载,雨水冲刷,高层还有风荷载影响;(3)由于湿度变化和温度差而使得抹灰层与底板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趋势而出现的剪切应力。抵抗这3种荷载主要依靠抹灰层与底板之间有牢固的粘结。
当抹灰层厚度偏差较大、与底板的粘结较差、使用环境的振动较大或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时,就会出现砂浆粘结力不足以承受自重等主要荷载,在粘结薄弱处脱开产生空鼓现象。此时脱开的抹灰层相当于周边嵌固的砂浆板块,主要承受自重和振动荷载,并由自身材料抗弯保持暂时的平衡状态。
天花抹灰层的脱开面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空鼓的砂浆板块面积逐渐增大,最后达到其抗弯强度极限,出现开裂甚至剥落等极限破坏现象。

修复抹灰的施工要点:
1)、修复剥落抹灰前要将砼底板打毛,清理干净,并充分湿润喷加胶水泥砂浆结合层;
2)、对原材料质量严格把关,抹灰材料要采用水泥石灰砂浆(配合比可为1:0.5:3),水泥的凝结时间及安定性应复检合格,施工时砂浆集中搅拌,严格控制配合比;
3)、抹灰一定要分层进行,在抹灰层较厚的地方(厚度≥3.5㎝),应挂钢丝网进行加强;
4)实施样板先行的工作制度。在大面铺开工作前,必须先做样板间,以样板间标准进行验收;
5)修补处理全面完成后,必须按照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测试,计算?

都歪楼成建筑工程帖了,向楼主道歉则个。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1-10 20:54
佩服,你有这技术,全世界抹灰工人都要饿死的。
还来测试和计算,业内的都知道,俺那段定义看不 ...


罗马建筑中的砂浆抹灰广泛应用,其中也有文艺复兴时期整修过的,至今留存,这是现实。这并不能导致什么抹灰工人饿死,因为不同时代、不同雇主、不同质量要求的工程很多,帝王建造的宏伟工程,与一般老百姓使用的民居各有不同,时代变迁,毁坏掉的还要新建,所以抹灰工饿死一说并不能令人信服。
你说业内都知道的,是指砂浆抹灰撑不过100年吗?果真如此,请举出业内的哪些位都知道,拿出他们学术报告、身份证明,总不能你一句业内都知道,就证明砂浆抹灰撑不过100年吧。
而且古建砂浆抹灰的遗存,其标准和你所谓的实用上撑得住撑不住,是不是两个概念?
你让我问希腊景点的工人古建多长时间粉刷一次,请问我怎么去问?你既然给我出了这个主意,请帮我买机票补误工费,我愿意按你说的去问一下。另外请问粉刷和砂浆抹灰是一回事吗?对照你自己贴的百度定义,看看粉刷和抹灰的区别。
火山地震知道,不知为何提火山地震?什么意思?
让我随便去问资深泥工,对不起,术业有专攻,艺海无涯,资深泥工也未必能证明砂浆抹灰撑不了100年,因为这里面的物理化学变化的精确测量他不定说得清楚,而且他也不一定能解释罗马建筑中的砂浆抹灰广泛应用、文艺复兴时期整修过至今留存这一事实。
关于你贴的那段百度的定义,你说我看不明白,不知为何做此判断?这个定义并不难懂,而且特别专业生涩的内容并不多,看了可以明白,为什么你会认为我看不明白呢?而且我看得明白看不明白,我最清楚,请问你是凭什么认为我看不明白?难道你下判断不需要根据,随兴就说吗?
重复一遍:这个定义,没有一丝一毫的内容能证明砂浆抹灰撑不过百年的结论,如果你认为有,请列出定义中的原文,一起看看能否证明你观点。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1-10 20:54
佩服,你有这技术,全世界抹灰工人都要饿死的。
还来测试和计算,业内的都知道,俺那段定义看不 ...


罗马建筑中的砂浆抹灰广泛应用,其中也有文艺复兴时期整修过的,至今留存,这是现实。这并不能导致什么抹灰工人饿死,因为不同时代、不同雇主、不同质量要求的工程很多,帝王建造的宏伟工程,与一般老百姓使用的民居各有不同,时代变迁,毁坏掉的还要新建,所以抹灰工饿死一说并不能令人信服。
你说业内都知道的,是指砂浆抹灰撑不过100年吗?果真如此,请举出业内的哪些位都知道,拿出他们学术报告、身份证明,总不能你一句业内都知道,就证明砂浆抹灰撑不过100年吧。
而且古建砂浆抹灰的遗存,其标准和你所谓的实用上撑得住撑不住,是不是两个概念?
你让我问希腊景点的工人古建多长时间粉刷一次,请问我怎么去问?你既然给我出了这个主意,请帮我买机票补误工费,我愿意按你说的去问一下。另外请问粉刷和砂浆抹灰是一回事吗?对照你自己贴的百度定义,看看粉刷和抹灰的区别。
火山地震知道,不知为何提火山地震?什么意思?
让我随便去问资深泥工,对不起,术业有专攻,艺海无涯,资深泥工也未必能证明砂浆抹灰撑不了100年,因为这里面的物理化学变化的精确测量他不定说得清楚,而且他也不一定能解释罗马建筑中的砂浆抹灰广泛应用、文艺复兴时期整修过至今留存这一事实。
关于你贴的那段百度的定义,你说我看不明白,不知为何做此判断?这个定义并不难懂,而且特别专业生涩的内容并不多,看了可以明白,为什么你会认为我看不明白呢?而且我看得明白看不明白,我最清楚,请问你是凭什么认为我看不明白?难道你下判断不需要根据,随兴就说吗?
重复一遍:这个定义,没有一丝一毫的内容能证明砂浆抹灰撑不过百年的结论,如果你认为有,请列出定义中的原文,一起看看能否证明你观点。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1-10 21:18
说你不是业内的吧,工程经验有时候是关键,在下参加过多项重大项目建设或检查,也算是拿过几次奖的,都是 ...



这篇文章说“某旧建筑采用水泥粘土砂浆作为抹灰材料,根据工程经验,其可靠性和耐久性比较差”。
请拿出出处可查的原始全文,此文作者是哪位?全文都贴出来吧,看看所说的是具体什么旧建筑,砂浆抹灰中各成份的配比如何,具体操作的步骤和要求如何?
要与古建对比,则要明白一个基本概念:古建砂浆抹灰至今遗存,其标准和你所谓的实用上撑得住撑不住,是不是两个概念?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1-10 21:18
说你不是业内的吧,工程经验有时候是关键,在下参加过多项重大项目建设或检查,也算是拿过几次奖的,都是 ...



这篇文章说“某旧建筑采用水泥粘土砂浆作为抹灰材料,根据工程经验,其可靠性和耐久性比较差”。
请拿出出处可查的原始全文,此文作者是哪位?全文都贴出来吧,看看所说的是具体什么旧建筑,砂浆抹灰中各成份的配比如何,具体操作的步骤和要求如何?
要与古建对比,则要明白一个基本概念:古建砂浆抹灰至今遗存,其标准和你所谓的实用上撑得住撑不住,是不是两个概念?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5-11-10 22:02
罗马建筑中的砂浆抹灰广泛应用,其中也有文艺复兴时期整修过的,至今留存,这是现实。这并不能导致什么 ...
有趣啊,现实?看俺例子。
用不着什么大师教授,去找硅酸盐材料专业的新科毕业生问一下就够了。
遗存和实用,还概念?你还说明白?
给你买机票?论坛闲聊,这么玩,真是城墙拐弯阿。呵呵,希腊游又不贵的。
因为看不明白,才会有后面的折腾,不懂混凝土材料的门外汉才会侈谈物理化学变化的精确测量。玩概念?呵呵,在网上谁知道谁是谁啊。
你愿意信那些古罗马抹灰是原装货,那就信呗。请别到工程业内来,留在美好的古代文明里感觉大概不错。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1-10 22:21
有趣啊,现实?看俺例子。
用不着什么大师教授,去找硅酸盐材料专业的新科毕业生问一下就够了。
遗存和 ...

例子看了,没有出处的文章没什么可信度,网络诈骗成风你不是不知道。即便是真的,充其量是某特定工程的监理报告,一个监理者的个人观点,其出发点是当今中国某地某工程按其理解的操作模式使用是否可靠,能否定罗马、文艺复兴建筑砂浆抹灰至今尚存的现实吗?
你说找硅酸盐材料专业的毕业生,请问硅酸盐材料的毕业生为什么就能证明砂浆抹灰撑不过百年呢?连你这个自称业内的都证明不了,转进到硅酸盐材料专业的毕业生,他就能证明了?他的话有何证明力?为什么有?
希腊游贵不贵那是你的问题呀,你既然提出了一个观点,别人咨询凭据,你就让别人去希腊问当地古建工人,说得过去吗?说得过去那你就能按你建议别人的方式负担费用了。
哦,还在谈百度定义,那行,具体说一下,请问这个定义,有没有一丝一毫的内容能证明砂浆抹灰撑不过百年的结论,如果你认为有,请列出定义中的原文,一起看看能否证明你观点。
你说的对,网上谁也不知道谁是谁,那么你就不能用一句业内人士来证明你的观点了,对吗?
不是我愿意相信,实物摆在那,罗马的,文艺复兴的,都俱在啊。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5-11-10 22:11
这篇文章说“某旧建筑采用水泥粘土砂浆作为抹灰材料,根据工程经验,其可靠性和耐久性比较差”。
请 ...
认真仔细看俺原文好不?还说概念?理工科的思维,尊驾看来是不一样的。
外滩近代建筑才几年?抹灰修缮很多缺乏记录,知道为什么?有一些主体结构都变成危房了,具体数据保密,呵呵。这里可没有火山,地震也小得可以。
干活喽。有兴趣你可以去学习一下混凝土材料的特性,砂浆只是一个大类。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5-11-10 22:32
例子看了,没有出处的文章没什么可信度,网络诈骗成风你不是不知道。即便是真的,充其量是某特定工程的 ...
实物摆在那,罗马的,文艺复兴的,都俱在啊。
--说你吧,又不去问,也不去学,为什么工程实践里面计算比较少也不去搞懂,难怪。
--那些玩艺放在那里,你就信了?你身边的那些建筑呢?别说百年,几十年的外墙抹灰你去看看?外滩那几十号大楼基本上转了一圈,从结构到装饰,那就是实践。
凤翔千仞 发表于 2015-11-10 22:32
例子看了,没有出处的文章没什么可信度,网络诈骗成风你不是不知道。即便是真的,充其量是某特定工程的 ...
顺便提示一下,去大学里找个老师,最好做过辩论赛评委的,学习讨教一下。以后有钱了,不用多,去次希腊自由行即可。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1-10 22:36
认真仔细看俺原文好不?还说概念?理工科的思维,尊驾看来是不一样的。
外滩近代建筑才几年?抹灰修缮很 ...

说的对,在下就是理工科的,要说专业,还和古建沾点边,不知有啥不一样?谈论问题,首先要明确概念。
现存的古迹遗存,和你所说的撑得住撑不住,不是一个概念,你用当今工程实用性的概念去套古代遗存是否存在本身就是错的,这是其一。其二你自称是业内人士,却连粉刷和砂浆抹灰都能混为一谈,足见你自称的身份有水份,或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这正应了你说的:网上谁也不知道谁是谁,没准你就在钻这个空子。
既然说道外滩建筑,那我可告诉你,外滩很多建筑已经超过百年了,许多建筑的部分原始的砂浆抹灰至今仍在,怎么叫撑不过百年呢?现实的反证例子吧?
还让我学,该学的是你吧,如果你学艺够精,肯定不会说出砂浆抹灰撑不过百年这种缺乏常识的话。
各位,楼歪了。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1-10 22:43
实物摆在那,罗马的,文艺复兴的,都俱在啊。
--说你吧,又不去问,也不去学,为什么工程实践里面计算比 ...
怎么?拿不出来?你说的话,拿个依据怎么那么费劲?不会是自己瞎编了一段吧?
砂浆抹灰不单是工程应用,相应的还有科研工作,不要想象成单一的工程实践,静下心来,多做实验多计算,这才是做学问研究之道,证据才扎实,否则会犯经验主义的问题,何况你根本就是个冒牌货,还谈不上经验主义。
外滩很多建筑已经超过百年了,许多建筑的部分原始的砂浆抹灰至今仍在,怎么叫撑不过百年呢?现实的反证例子吧?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1-10 22:46
顺便提示一下,去大学里找个老师,最好做过辩论赛评委的,学习讨教一下。以后有钱了,不用多,去次希腊自 ...
你看你还是太主观了,你现在的核心任务是:证明砂浆抹灰如何撑不过百年。
但你现在正在做的:让对方找当过辩论评委的辩论老师,再让对方以后去希腊。
这两者挨得上吗?
克里特弓箭手
我记得希腊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希腊子弟被要求按一定比例学习土耳其语、强制皈依穆斯林,并参加苏丹的军队。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5-11-16 12:04
我记得希腊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希腊子弟被要求按一定比例学习土耳其语、强制皈依穆斯林,并参加苏丹的军 ...
德米舍梅制度。1648年废除。
苏丹的卡皮库鲁部队和相当一部分宫廷官员靠这个制度选拔。
asherhoa 发表于 2015-11-16 14:02
德米舍梅制度。1648年废除。
苏丹的卡皮库鲁部队和相当一部分宫廷官员靠这个制度选拔。
圣经借用先知的话,对克里特人评价很差,最诟病的就是克里特人爱说谎,但是历史时期不同,后来基督教和拜占庭移民增多,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岛上的基督教和东正教曾有过共御外敌的历史。
我坚信穆斯林的影响和领地还会进一步缩小
yewudongzhuo 发表于 2015-11-16 12:04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相对于威尼斯人对克里特的残酷压榨奴役,奥斯曼帝国算是好的来
琉西泰尼亚 发表于 2015-12-15 18:02
相对于威尼斯人对克里特的残酷压榨奴役,奥斯曼帝国算是好的来
是的,在当时来看奥斯曼人的宗教政策反而更宽容些。但进入18世纪以后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