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发有望分离,中航工业或将重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18:45


版主注:
  发动机行业从中航工业独立重组出来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开消息已经显示出“飞发分离”很可能已经箭在弦上,单独成立“中国发动机工业集团公司”这个第十二大国家军工企业。
  请各位遵守空版版规,文明讨论。

——————分隔线——————


  今日,中航工业旗下“发动机三兄弟”中航动力、成发科技和中航动控股票继续停牌。同时国内燃气轮机制造龙头企业上海电气也宣布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自今日10月8日起停牌,千亿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专项呼之欲出。
  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传闻已久的“两机专项”呼之欲出,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相关资产有望“飞发分离”,通过重组整合有望单独成立发动机公司,而持有意大利安萨尔多燃机40%股份的上海电气,作为国内燃气轮机制造龙头,有可能分得蛋糕而进行停牌。总之,随着这一大幕的拉开,自2012年起便开始酝酿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落地的脚步也已渐行渐近。


“飞发分离”的航空发动机

  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领域的主力军,停牌的中航动力、中航动控和成发科技均为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目前主要从事发动机业务的三家上市公司,被誉为“发动机三兄弟”,分别定位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整机、控制和零部件平台。
  中航动力是我国航空发动机整机业务的龙头,成为中航工业发动机整合平台的预期最强烈。公司曾参与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科研、制造任务,如“秦岭”发动机和“太行”发动机等。2014年6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增加了黎明、南方、黎阳动力三家拥有发动机整机业务的公司,集成了我国航空动力装置主机业务的几乎全部型谱。
  中航动控是我国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唯一供应商,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占公司收入60%以上。已与通用、罗罗、赛峰、霍尼韦尔、汉胜等国外航空工业巨头建立合作关系,在航空发动机燃油泵、滑油泵、辅助动力装置的研制中深入合作,不断提升产品国际核心竞争力。
  成发科技则主要生产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产品体系包括军品和非军用航空发动机衍生产品两大部分。
  早在2014年年初,就有传言称,中航工业将整合旗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整机研发制造资产,单独成立公司。随着三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停牌公告,并称“涉及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相关资产重组整合,尚需研究制定相关方案”,“飞发分离”已经呼之欲出。齐鲁证券表示,这相当于把航空发动机提高到了与飞机相同的层次,从国家层面予以关注,其发展将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投入多,周期长,被誉为飞机制造“皇冠上的明珠”。目前世界上仅有英、法、美、俄、中5个国家可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但我国航空发动机以引进为主,民机发动机全部来源于国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业内人士表示,将航空发动机独立于整机制造之外,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对于发动机制造商而言,能够有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研发效率最大化。


燃气轮机的艰难国产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已建、在建项目的天然气发电机多来自国外巨头,美国GE、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公司凭借先进设备和技术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同时,我国天然气发电设备需承担高昂维修费,如上海漕泾天然气发电厂建成后,仅2009年~2011年间,即为检修维护花费了3.83亿元,这已超过其总投资的13%。

  2001年,发改委发布《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和技术引进工作实施意见》,决定以市场换取技术的方式,进行技术引进,通过上海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和外企合作生产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技术。但现在的事实是,国内燃气轮机市场完全由外企把持。正在商业运行的机组中,几乎没有一台完全自主生产的国产燃气轮机。
  除了发电用的燃气轮机,军事用的燃气轮机也属于我国的薄弱环节,以船用燃气轮机为例,海军舰艇曾引进LM-2500燃气轮机,还与普惠公司达成协议,联合生产FT-8舰用燃气轮机。引进燃气轮机虽然解决了新型舰艇的燃眉之急,但却存在潜在的政治问题。1989年之后,随着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实行禁运,中国无法继续引进LM-2500燃气轮机,FT-8项目也被迫中止。
  尽管这样,国内的制造业也没有放弃过生产自主独立知识产权的燃机梦想,首先船用燃气轮机,我国从乌克兰引进UGT-25000燃气轮机及相关技术,并通过2个阶段的国产化过程,基本实现材料、工艺等国产化。在发电用燃气轮机方面,2014年5月8日,上海电气和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签署一系列协议,上海电气计划出资4亿欧元参股后者40%股权,而安萨尔多承诺转让全部设计技术。
  尽管如此,我国自主开发的燃气轮机研究,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很难形成有效的产业化。


重大专项呼之欲出

  随着中航工业发动机资产重组、上海电气策划重大事项拉开大幕,自2012年起便开始酝酿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落地的脚步也已渐行渐近。预计该专项投资规模达千亿元,将用于支持国产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自主研发与制造。
  此前,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项目首次写入了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实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加大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力度。
  中航工业南方集团董事长彭建武认为,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符合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发展规律,目前正是全面振兴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的有利时机。
  据有关专家估计,预计这样的投资规模应可持续20年或更长,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中国最终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领域的投入将可能多达3000亿元,必将带来两机动力行业的一次快速发展和进步,对于我国整个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行业来说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来源:腾讯网和中电观察,@两机动力控制整理,转载请注明来自@两机动力控制

分隔线以下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两机动力控制 2015-10-08 任明杰: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MzMzgwMg==&mid=207281491&idx=1&sn=1eebe4f8b9f8c67d746af1166577bacd&scene=23&srcid=10084nHy0syiNfPn8HKu6cKk#rd,原标题【行业动态】中航工业重组,上海电气停牌,重大专项呼之欲出


版主注:
  发动机行业从中航工业独立重组出来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开消息已经显示出“飞发分离”很可能已经箭在弦上,单独成立“中国发动机工业集团公司”这个第十二大国家军工企业。
  请各位遵守空版版规,文明讨论。

——————分隔线——————


  今日,中航工业旗下“发动机三兄弟”中航动力、成发科技和中航动控股票继续停牌。同时国内燃气轮机制造龙头企业上海电气也宣布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自今日10月8日起停牌,千亿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专项呼之欲出。
  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传闻已久的“两机专项”呼之欲出,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相关资产有望“飞发分离”,通过重组整合有望单独成立发动机公司,而持有意大利安萨尔多燃机40%股份的上海电气,作为国内燃气轮机制造龙头,有可能分得蛋糕而进行停牌。总之,随着这一大幕的拉开,自2012年起便开始酝酿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落地的脚步也已渐行渐近。


“飞发分离”的航空发动机

  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领域的主力军,停牌的中航动力、中航动控和成发科技均为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目前主要从事发动机业务的三家上市公司,被誉为“发动机三兄弟”,分别定位为航空发动机资产的整机、控制和零部件平台。
  中航动力是我国航空发动机整机业务的龙头,成为中航工业发动机整合平台的预期最强烈。公司曾参与国内多个新型航空发动机的科研、制造任务,如“秦岭”发动机和“太行”发动机等。2014年6月,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增加了黎明、南方、黎阳动力三家拥有发动机整机业务的公司,集成了我国航空动力装置主机业务的几乎全部型谱。
  中航动控是我国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唯一供应商,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占公司收入60%以上。已与通用、罗罗、赛峰、霍尼韦尔、汉胜等国外航空工业巨头建立合作关系,在航空发动机燃油泵、滑油泵、辅助动力装置的研制中深入合作,不断提升产品国际核心竞争力。
  成发科技则主要生产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产品体系包括军品和非军用航空发动机衍生产品两大部分。
  早在2014年年初,就有传言称,中航工业将整合旗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整机研发制造资产,单独成立公司。随着三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停牌公告,并称“涉及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相关资产重组整合,尚需研究制定相关方案”,“飞发分离”已经呼之欲出。齐鲁证券表示,这相当于把航空发动机提高到了与飞机相同的层次,从国家层面予以关注,其发展将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投入多,周期长,被誉为飞机制造“皇冠上的明珠”。目前世界上仅有英、法、美、俄、中5个国家可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但我国航空发动机以引进为主,民机发动机全部来源于国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落后。业内人士表示,将航空发动机独立于整机制造之外,是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对于发动机制造商而言,能够有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研发效率最大化。


燃气轮机的艰难国产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已建、在建项目的天然气发电机多来自国外巨头,美国GE、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公司凭借先进设备和技术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同时,我国天然气发电设备需承担高昂维修费,如上海漕泾天然气发电厂建成后,仅2009年~2011年间,即为检修维护花费了3.83亿元,这已超过其总投资的13%。

  2001年,发改委发布《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和技术引进工作实施意见》,决定以市场换取技术的方式,进行技术引进,通过上海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和外企合作生产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技术。但现在的事实是,国内燃气轮机市场完全由外企把持。正在商业运行的机组中,几乎没有一台完全自主生产的国产燃气轮机。
  除了发电用的燃气轮机,军事用的燃气轮机也属于我国的薄弱环节,以船用燃气轮机为例,海军舰艇曾引进LM-2500燃气轮机,还与普惠公司达成协议,联合生产FT-8舰用燃气轮机。引进燃气轮机虽然解决了新型舰艇的燃眉之急,但却存在潜在的政治问题。1989年之后,随着美国及其盟国对中国实行禁运,中国无法继续引进LM-2500燃气轮机,FT-8项目也被迫中止。
  尽管这样,国内的制造业也没有放弃过生产自主独立知识产权的燃机梦想,首先船用燃气轮机,我国从乌克兰引进UGT-25000燃气轮机及相关技术,并通过2个阶段的国产化过程,基本实现材料、工艺等国产化。在发电用燃气轮机方面,2014年5月8日,上海电气和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签署一系列协议,上海电气计划出资4亿欧元参股后者40%股权,而安萨尔多承诺转让全部设计技术。
  尽管如此,我国自主开发的燃气轮机研究,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从上到下的顶层设计,很难形成有效的产业化。


重大专项呼之欲出

  随着中航工业发动机资产重组、上海电气策划重大事项拉开大幕,自2012年起便开始酝酿的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落地的脚步也已渐行渐近。预计该专项投资规模达千亿元,将用于支持国产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自主研发与制造。
  此前,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项目首次写入了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实施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加大国防科研和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建设力度。
  中航工业南方集团董事长彭建武认为,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符合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发展规律,目前正是全面振兴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的有利时机。
  据有关专家估计,预计这样的投资规模应可持续20年或更长,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中国最终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领域的投入将可能多达3000亿元,必将带来两机动力行业的一次快速发展和进步,对于我国整个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行业来说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来源:腾讯网和中电观察,@两机动力控制整理,转载请注明来自@两机动力控制

分隔线以下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两机动力控制 2015-10-08 任明杰: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MzMzgwMg==&mid=207281491&idx=1&sn=1eebe4f8b9f8c67d746af1166577bacd&scene=23&srcid=10084nHy0syiNfPn8HKu6cKk#rd,原标题【行业动态】中航工业重组,上海电气停牌,重大专项呼之欲出
这是个好消息,希望能成真,中航工业太大了,发动机分离出来,发展更快更好。
好事,把发动机研制提到产业战略高度,早该如此了。
也就是说分离后和中航工业平起平坐?
终于要来了吗?!
不会又只是一轮资本运作吧……但愿做出实质性的改革。
赞,绝对的好消息!大国崛起的重要一步!中国万岁\(≧▽≦)/
中航需要留下点,互相竞争
飞发分离 不仅分开的是工业 还有体制,这可不是小事,如果发动机和飞机平起平坐,那么很明显的一点,新的一整套领导班子和管理体系产生了。希望会有新的技术出现。
会毁掉很多人的饭碗。希望平稳过渡。
囿空间 发表于 2015-10-9 17:38
好事,把发动机研制提到产业战略高度,早该如此了。
没错,如今基本上每一种能动的东西都出现发动机瓶颈
舆情力量 发表于 2015-10-9 18:10
不会又只是一轮资本运作吧……但愿做出实质性的改革。
神经病,还有哪来的“又”啊?
“航空发动机专项”这事喊了能有10年!
这个发动机公司是只管航空发动机还是管所有发动机啊?
什么火箭发动机, 电动机, 民用的发动机这些都管么?
有专项能不瞎折腾么。。。
也就是说分离后和中航工业平起平坐?
不止和中航,和中国船舶等等都是平起平坐的
这个发动机公司是只管航空发动机还是管所有发动机啊?
什么火箭发动机, 电动机, 民用的发动机这些都管么?
只管燃气发生器方式的发动机
有一个看点,燃气轮机花落谁家
目前燃气轮机分布在三大系统,船舶口,航空口,电气口
相关的科研部门已经整合了 或者说迈出了最难的第一步 这个早有相关八股和新闻 而今 生产部门也要开始迈出这最难的第一步了
舆情力量 发表于 2015-10-9 18:10
不会又只是一轮资本运作吧……但愿做出实质性的改革。
世界上有几件比资本运作更有效的事情?
绿林好汉 发表于 2015-10-9 19:13
“航空发动机专项”这事喊了能有10年!
       过去是炒概念 跟中央把航空发动机 燃气轮机例入国家最重大项目差了几个层级 而且以当时国家的财力跟技术底子 实施了也是然并卵 现在手头刚宽裕点 技术层面也累积了一些 搞这些现在并不是真正的BKC 两眼一抹黑 只是欠缺经验
要搞就搞两家,有竞争才有发展!
不赞成靠行政命令的整合。要靠竞争来实现整合更好。具体的说,国家可以通过重大研发项目来引领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haireh 发表于 2015-10-9 17:35
这是个好消息,希望能成真,中航工业太大了,发动机分离出来,发展更快更好。
这个确实太需要了,现在兔子的发动机需要系列化
囿空间 发表于 2015-10-9 17:38
好事,把发动机研制提到产业战略高度,早该如此了。
兔子需要更多需要发展
舆情力量 发表于 2015-10-9 18:10
不会又只是一轮资本运作吧……但愿做出实质性的改革。
股票买了么??
yuan18 发表于 2015-10-9 20:26
要搞就搞两家,有竞争才有发展!
i就知道没有第二家??
michanll 发表于 2015-10-9 19:09
神经病,还有哪来的“又”啊?
版主的贴都敢。。。
可以搞两家,但是技术共享平台的要弄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处理好就行。
xmyyc 发表于 2015-10-9 19:53
不止和中航,和中国船舶等等都是平起平坐的
呵呵 那么左盟主应该不愿意把?
船舶口的也合并进来吗
最差的结果无非三点:
1、增加50个以上编制年薪50万的职位。
2、以前有矛盾找中航工业,现在有矛盾找工信部。
3、商飞都募集一千亿了,中发怎么也得募集二千亿吧。

有钱什么组织形式都是对的,没钱什么组织结构都莫提,国家掏钱造航发之外,究竟是必须从商发处走民用航发回款呢还是中发也可以走民用航发回款呢。
“航空发动机专项”这事喊了能有10年!
别忘了航空工业列为高科技产业也不过是1995年的事情,才过去20年。
程农昌 发表于 2015-10-9 20:35
不赞成靠行政命令的整合。要靠竞争来实现整合更好。具体的说,国家可以通过重大研发项目来引领竞争,实现优 ...
     你不能盲目套用西方的理念 因为人家早就过了这个阶段 他们是在技术完全成熟上轨道后再经过其内部的优胜劣汰以最大程度的整合资源  中国目前是要大力培养这方面的企业跟相关人家 当前是嫩芽阶段 还不到拔的时候
不看好 这样行政整合发动机   本质上 就是否定原厂家的资产管理权  必然导致(破罐子破摔)
丰血 发表于 2015-10-9 22:32
不看好 这样行政整合发动机   本质上 就是否定原厂家的资产管理权  必然导致(破罐子破摔)
   要遵循原厂家的资本利益 那就只能永远维持现状 改革改革 过程中自然是有人得利 有人失利
要遵循原厂家的资本利益 那就只能永远维持现状 改革改革 过程中自然是有人得利 有人失利
绝大多数都只是 墨菲定律  帕累托改进很稀罕
船舶口的燃气轮机想单干,咋办?
丰血 发表于 2015-10-9 22:52
绝大多数都只是 墨菲定律  帕累托改进很稀罕
    那你就不要改吗 很简单的 不作为就不会出错
绿林好汉 发表于 2015-10-9 22:54
船舶口的燃气轮机想单干,咋办?
   这个由不得他们 中国体制决定的 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国家规划的重大专项 后果是什么 当事人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