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中關係升溫 華府冷眼旁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59:06
亚洲时报

撰文 Julio Arias   
2005/09/07, 周三


     冷战时期,欧洲与中国的关系陷入停滞,而且在美苏对峙的大环境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自89年柏林墙倒塌后,欧中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甚至在2005年夏季号的美国《华盛顿季刊》撰稿,呼吁建立欧盟、中国、美国各执一边的战略三角(详见David Gosset撰写的《欧中美应构建战略新三角 有助促成多极国际新秩序》)。


     欧中关系对双方而言都意义非凡;这不仅因为欧盟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崛起,也因为双方都正经历着毫无先例可资借鉴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自成立50多年来,双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在饱受多年的战争蹂躏后(8年抗日战争和3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而欧盟的前身是1951年由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意大利、德国6国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主要是合作推动煤与钢铁的生产销售。


     在战略和军事层面上,人们常怀疑欧盟各成员国能否步调一致;今年5、6月欧盟宪法先后在法国、荷兰的全民投票中遭遇滑铁卢,则更加重了这种疑虑。同样,分析人士对中国能否在其势力范围外发挥影响持保留态度。目前,欧中双方难以挑战美国的军事实力。


     不过,国家的实力不仅仅体现在军事领域,还表现在经济、外交领域。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曾经写过《软力量: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一书。他指出,维持世界领导地位仅靠经济和军事等硬力量远远不够,美国应重视保持意识形态方面的“软力量”。他认为,硬力量和软力量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软力量比过去更重要了。


     持续多年的经济奇迹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中国的崛起。而欧盟的崛起则是其在保持经济、外交政策、制度等连贯性的同时,有效施展软力量的结果。然而,欧中双方的崛起都受到了各自内部缺陷的掣肘:由于受繁琐的投票程序所牵制,欧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FSP)被认为是只“纸老虎”;政体性质常常阻碍中国进一步发挥其影响力,而且北京处理国际事务经验也相对不足。此外,欧中双方的战略军事领域的实力与它们的经济力量不相匹配,故而它们被称为“跛狮”。这也就是为何欧中一致强调通过制定国际规则、设立国际机构来规范全球化的发展,而美国却另有主张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疏远后,欧中关系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经济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欧中贸易额增长30多倍。2004年,双边贸易达到1,750亿欧元(2,18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方面的资料称,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贸易往来在欧中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欧盟看重的是中国低成本的制造业、迅速成长的国内市场;中国则对欧洲这个统一市场垂涎三尺。另外,欧洲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这大概就是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吧。


      然而,中国服装充斥欧洲市场造成了一定混乱,甚至令土耳其、突尼斯、摩洛哥等欧盟的纺织品贸易伙伴也有如坐针毡之感。即使欧盟最终仍实现良性平衡,欧洲的工业国家,特别是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将不得不接受、应对这种事实。欧中近来发生的内衣大战再次表明,纺织业结构调整才是唯一出路,贸易保护主义并不能将中国服装挡在国门之外。但整体上讲,欧盟对中国崛起的反应,即使受到各贸易团体、政客的游说,比美国仍然慎重的多。


     对欧盟和中国来讲,双方贸易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清除遗留的贸易壁垒,进一步进入对方市场,确保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未来可能的贸易冲突。目前,已成为制度的政策对话为欧中带来了直接联机的机会,而且对话涉及广大领域(民航业、纺织业到冶金、汽车工业等)和一些水平议题(监管政策、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这些对话能帮助欧中双方建立互信、加深理解。当然,这些对话也为及时处理争议提供了一个有效机制。


     欧盟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仔细观察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同时,欧盟也急切希望中国在这个多国组织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例如,欧中双方都认为,应认真落实2001年世贸组织《多哈宣言》确定的目标。



     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益处,远不止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推动国际贸易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中国的国内改革将和按规则办事的国际机构联系在一起。这样,对于中国入世承诺的履行情况,世贸各成员国将有权督导。



     中国希望加入世贸的迫切心情,不由地让人想起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积极加入欧盟的情形。同中国一样,它们渴望成为强大的国际组织的成员,一方面是为了平息国内利益团体的批评,另一方面也是为国内广泛的改革寻找合理解释。


      在中国迎接这些挑战的过程中,欧盟给予了不懈的支持。2002年3月,欧盟发表了《2002-2006年对中国的国家战略报告》(China: Country Strategy Paper 2002-2006)檔,明确了对华合作的三个重点领域,即支持中国改革,协助中国可持续发展、鼓励中国法治等。


     除了提供经济援助外,欧盟还提出了不少有着建设性的提议。为帮助新加盟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欧盟也付出了不懈努力。


     改善中国的管治水平与欧盟的宏伟蓝图是相一致的,后者长期推广法治化的开放社会的发展。欧盟认为,惟有支持中国加入国际大家庭,才能避免国际体系因中国的崛起而分裂;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角色日益重要,它自然要承担更多责任,逐渐展示其领导风范。


     无怪乎,欧盟不惜余力地施展自己的软力量和金融手段来帮助中国。传播欧洲标准,提供技术支持是欧盟继贸易之后的拿手好戏。中国就这样被一步步纳入了欧盟的影响力范围。中国加入欧盟的“伽利略”卫星计划就是一例。(1999年,欧洲提出“伽利略计划”,准备投资36亿欧元,向高度为2.4万公里的太空发射30 颗卫星,组成“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2004年10月,中国与欧盟举行了“伽利略计划”技术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使双方的合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中国成为加入“伽利略计划”的第一个非欧盟国家,而且将拥有这一系统20%的所有权和全部使用权。这引起了美国的极度不满。华盛顿害怕失去以往的太空优势,甚至计划“在必要时”摧毁欧盟未来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卫星。)


     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欧盟的控制方法沿袭多年的传统,不同于美国紧随市场而变的控制方法,因此对中国吸引力很大。中国无线通讯选用欧洲的GSM标准,而不是美国的CDMA,就是明证。


     中国从与欧盟的双边贸易中获得不菲利益(2004年中国对欧盟的贸易出超高达785亿欧元,贸易顺差还在不断扩大),从许多大型合作项目受益良多。此外,北京还视欧盟为制衡美国的一支潜在力量。在地缘政治方面,欧盟与中国没有势力范围之争,不像美国那般与中国在如东亚等地区存在利益争斗。这种“个人自扫门前雪”的状况使得中欧能在更多重要国际事务上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这在中欧表示要加强多边合作机制以更有效应对国际性难题(如国际恐怖主义、核扩散)的承诺中也有体现。一直以来,尤其是在911事件发生后,北京政府都认为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强调的自由国际主义原则远没有布什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那么咄咄逼人。可见,中国更原意在多边机制下与欧盟合作。再者,中国发现欧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更务实,与自己的不谋而合。例如在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上,双方都认为应当通过建立一个以中欧为其中两极的多极世界来打破山姆大叔独霸世界的局面。


    不过,中欧在许多关键议题上的立场越走越近在加强双方关系的同时也给中欧关系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其一,布鲁塞尔决定不再追随美国,独立制定其对华政策并加强对华关系使美欧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了。毋庸质疑,促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是欧美的一致目标,但美欧对华政策的主导思想大相径庭。华府多从战略和军事层面考虑对华立场,布鲁塞尔则倾向于视中国为处于转变时期的“东方巨人”。这种差异无可避免带来的一个结果是:随着中欧关系日益紧密,合作范畴从贸易扩展至安全领域等方面,大西洋两岸的对华政策将出现分歧。


     该分歧应该可以通过美欧政府高层就对华关系某些敏感议题进行接触予以协调消除。譬如台湾问题,台海局势并非欧盟对华政策的核心,但却是华府的焦点所在,关系到美国在东亚的切身利益。而且,欧美就对华立场进行进一步协调显然符合欧盟的利益。无论如何,美国仍是影响中欧在贸易及投资方面增进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毋庸讳言,东亚局势稳定于美欧双方都有利。


     其次,更重要的是,欧盟各成员国有必要使对华政策更趋一致。一些成员国目前制定对华政策的依据是各自的国家利益,缺乏一致性。这种各行其是的局面会使北京政府难以理解哪些是短期目标哪些是长期目标,进而导致其对欧盟作为一个决策核心的信心,还会使各成员国对华政策目标的成效大打折扣。


     欧盟内部处理解除对华出售武器禁令一事的手法就凸现出该组织需要协调各成员国立场的事实。要解决这个难题并非易事,原因在于欧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只是一个政府间协议,对任何一国都没有绝对约束力,而仅仅要求成员国在决定事关欧洲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时采取合作的态度;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决议要全体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获通过。


     其三,即便在贸易领域,欧中也并非合作无间。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也不是万能的,随着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欧洲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必将愈发高涨。欧盟及其成员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将成为检验欧洲承诺建立自由开放贸易环境之豪言壮语的试金石。


     最近欧中发生的“内衣大战”可谓一个不良兆头。事件说明一些较软弱或民望不高的欧洲领导人不敢向民众宣传帮助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好处颇多的言论,生怕丢了乌纱帽。鼓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客们都不愿承认一个事实:回避欧洲纺织业自身的结构问题,拒绝变通,反而找中国做替罪羊乃权宜之计,这种逃避现实的做法到头来会适得其反,还会给欧中关系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欧盟应当认识到,与中国进行战略性接触不仅能促进地区稳定,还有助促成各成员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用一个声音说话。中国不再是从前那个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无足轻重角色的穷国了。综观中国过去五年的表现不难发现,北京在发挥其影响力及外交实力时显得更自信,更娴熟了。因此,欧盟更有理由与中国这个对涉及欧洲政经事务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加强互动。


     欧中关系今后能否更进一步将取决于欧盟与中国内部的发展态势。要成为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友邦,欧盟的对华政策必须协调一致,就像其在同俄罗斯、乌克兰及地中海沿岸国打交道时口径一致一样。至于中国,就得在诸如保护知识产权和人权等方面多下功夫,做出切实成绩,让国际社会觉得政治对话是行之有效的。


      此时正值欧洲的整合进程停滞不前,中国的崛起或许能给欧洲提供一个把各国再次团结起来的契机。对于中欧加强合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欧洲只能通过欧盟内部及其成员国之间协调对华政策才能好好予以把握。亚洲时报

撰文 Julio Arias   
2005/09/07, 周三


     冷战时期,欧洲与中国的关系陷入停滞,而且在美苏对峙的大环境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自89年柏林墙倒塌后,欧中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甚至在2005年夏季号的美国《华盛顿季刊》撰稿,呼吁建立欧盟、中国、美国各执一边的战略三角(详见David Gosset撰写的《欧中美应构建战略新三角 有助促成多极国际新秩序》)。


     欧中关系对双方而言都意义非凡;这不仅因为欧盟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崛起,也因为双方都正经历着毫无先例可资借鉴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应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自成立50多年来,双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在饱受多年的战争蹂躏后(8年抗日战争和3年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而欧盟的前身是1951年由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意大利、德国6国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主要是合作推动煤与钢铁的生产销售。


     在战略和军事层面上,人们常怀疑欧盟各成员国能否步调一致;今年5、6月欧盟宪法先后在法国、荷兰的全民投票中遭遇滑铁卢,则更加重了这种疑虑。同样,分析人士对中国能否在其势力范围外发挥影响持保留态度。目前,欧中双方难以挑战美国的军事实力。


     不过,国家的实力不仅仅体现在军事领域,还表现在经济、外交领域。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曾经写过《软力量: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一书。他指出,维持世界领导地位仅靠经济和军事等硬力量远远不够,美国应重视保持意识形态方面的“软力量”。他认为,硬力量和软力量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软力量比过去更重要了。


     持续多年的经济奇迹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中国的崛起。而欧盟的崛起则是其在保持经济、外交政策、制度等连贯性的同时,有效施展软力量的结果。然而,欧中双方的崛起都受到了各自内部缺陷的掣肘:由于受繁琐的投票程序所牵制,欧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CFSP)被认为是只“纸老虎”;政体性质常常阻碍中国进一步发挥其影响力,而且北京处理国际事务经验也相对不足。此外,欧中双方的战略军事领域的实力与它们的经济力量不相匹配,故而它们被称为“跛狮”。这也就是为何欧中一致强调通过制定国际规则、设立国际机构来规范全球化的发展,而美国却另有主张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疏远后,欧中关系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在经济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欧中贸易额增长30多倍。2004年,双边贸易达到1,750亿欧元(2,18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方面的资料称,欧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贸易往来在欧中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欧盟看重的是中国低成本的制造业、迅速成长的国内市场;中国则对欧洲这个统一市场垂涎三尺。另外,欧洲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这大概就是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吧。


      然而,中国服装充斥欧洲市场造成了一定混乱,甚至令土耳其、突尼斯、摩洛哥等欧盟的纺织品贸易伙伴也有如坐针毡之感。即使欧盟最终仍实现良性平衡,欧洲的工业国家,特别是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将不得不接受、应对这种事实。欧中近来发生的内衣大战再次表明,纺织业结构调整才是唯一出路,贸易保护主义并不能将中国服装挡在国门之外。但整体上讲,欧盟对中国崛起的反应,即使受到各贸易团体、政客的游说,比美国仍然慎重的多。


     对欧盟和中国来讲,双方贸易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清除遗留的贸易壁垒,进一步进入对方市场,确保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未来可能的贸易冲突。目前,已成为制度的政策对话为欧中带来了直接联机的机会,而且对话涉及广大领域(民航业、纺织业到冶金、汽车工业等)和一些水平议题(监管政策、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这些对话能帮助欧中双方建立互信、加深理解。当然,这些对话也为及时处理争议提供了一个有效机制。


     欧盟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仔细观察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同时,欧盟也急切希望中国在这个多国组织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例如,欧中双方都认为,应认真落实2001年世贸组织《多哈宣言》确定的目标。



     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益处,远不止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推动国际贸易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中国的国内改革将和按规则办事的国际机构联系在一起。这样,对于中国入世承诺的履行情况,世贸各成员国将有权督导。



     中国希望加入世贸的迫切心情,不由地让人想起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积极加入欧盟的情形。同中国一样,它们渴望成为强大的国际组织的成员,一方面是为了平息国内利益团体的批评,另一方面也是为国内广泛的改革寻找合理解释。


      在中国迎接这些挑战的过程中,欧盟给予了不懈的支持。2002年3月,欧盟发表了《2002-2006年对中国的国家战略报告》(China: Country Strategy Paper 2002-2006)檔,明确了对华合作的三个重点领域,即支持中国改革,协助中国可持续发展、鼓励中国法治等。


     除了提供经济援助外,欧盟还提出了不少有着建设性的提议。为帮助新加盟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欧盟也付出了不懈努力。


     改善中国的管治水平与欧盟的宏伟蓝图是相一致的,后者长期推广法治化的开放社会的发展。欧盟认为,惟有支持中国加入国际大家庭,才能避免国际体系因中国的崛起而分裂;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角色日益重要,它自然要承担更多责任,逐渐展示其领导风范。


     无怪乎,欧盟不惜余力地施展自己的软力量和金融手段来帮助中国。传播欧洲标准,提供技术支持是欧盟继贸易之后的拿手好戏。中国就这样被一步步纳入了欧盟的影响力范围。中国加入欧盟的“伽利略”卫星计划就是一例。(1999年,欧洲提出“伽利略计划”,准备投资36亿欧元,向高度为2.4万公里的太空发射30 颗卫星,组成“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2004年10月,中国与欧盟举行了“伽利略计划”技术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使双方的合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中国成为加入“伽利略计划”的第一个非欧盟国家,而且将拥有这一系统20%的所有权和全部使用权。这引起了美国的极度不满。华盛顿害怕失去以往的太空优势,甚至计划“在必要时”摧毁欧盟未来的“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卫星。)


     技术标准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欧盟的控制方法沿袭多年的传统,不同于美国紧随市场而变的控制方法,因此对中国吸引力很大。中国无线通讯选用欧洲的GSM标准,而不是美国的CDMA,就是明证。


     中国从与欧盟的双边贸易中获得不菲利益(2004年中国对欧盟的贸易出超高达785亿欧元,贸易顺差还在不断扩大),从许多大型合作项目受益良多。此外,北京还视欧盟为制衡美国的一支潜在力量。在地缘政治方面,欧盟与中国没有势力范围之争,不像美国那般与中国在如东亚等地区存在利益争斗。这种“个人自扫门前雪”的状况使得中欧能在更多重要国际事务上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这在中欧表示要加强多边合作机制以更有效应对国际性难题(如国际恐怖主义、核扩散)的承诺中也有体现。一直以来,尤其是在911事件发生后,北京政府都认为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强调的自由国际主义原则远没有布什政府奉行的单边主义那么咄咄逼人。可见,中国更原意在多边机制下与欧盟合作。再者,中国发现欧盟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更务实,与自己的不谋而合。例如在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上,双方都认为应当通过建立一个以中欧为其中两极的多极世界来打破山姆大叔独霸世界的局面。


    不过,中欧在许多关键议题上的立场越走越近在加强双方关系的同时也给中欧关系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其一,布鲁塞尔决定不再追随美国,独立制定其对华政策并加强对华关系使美欧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了。毋庸质疑,促使中国融入国际社会是欧美的一致目标,但美欧对华政策的主导思想大相径庭。华府多从战略和军事层面考虑对华立场,布鲁塞尔则倾向于视中国为处于转变时期的“东方巨人”。这种差异无可避免带来的一个结果是:随着中欧关系日益紧密,合作范畴从贸易扩展至安全领域等方面,大西洋两岸的对华政策将出现分歧。


     该分歧应该可以通过美欧政府高层就对华关系某些敏感议题进行接触予以协调消除。譬如台湾问题,台海局势并非欧盟对华政策的核心,但却是华府的焦点所在,关系到美国在东亚的切身利益。而且,欧美就对华立场进行进一步协调显然符合欧盟的利益。无论如何,美国仍是影响中欧在贸易及投资方面增进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毋庸讳言,东亚局势稳定于美欧双方都有利。


     其次,更重要的是,欧盟各成员国有必要使对华政策更趋一致。一些成员国目前制定对华政策的依据是各自的国家利益,缺乏一致性。这种各行其是的局面会使北京政府难以理解哪些是短期目标哪些是长期目标,进而导致其对欧盟作为一个决策核心的信心,还会使各成员国对华政策目标的成效大打折扣。


     欧盟内部处理解除对华出售武器禁令一事的手法就凸现出该组织需要协调各成员国立场的事实。要解决这个难题并非易事,原因在于欧盟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只是一个政府间协议,对任何一国都没有绝对约束力,而仅仅要求成员国在决定事关欧洲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时采取合作的态度;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决议要全体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获通过。


     其三,即便在贸易领域,欧中也并非合作无间。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的机制也不是万能的,随着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欧洲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必将愈发高涨。欧盟及其成员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将成为检验欧洲承诺建立自由开放贸易环境之豪言壮语的试金石。


     最近欧中发生的“内衣大战”可谓一个不良兆头。事件说明一些较软弱或民望不高的欧洲领导人不敢向民众宣传帮助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好处颇多的言论,生怕丢了乌纱帽。鼓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客们都不愿承认一个事实:回避欧洲纺织业自身的结构问题,拒绝变通,反而找中国做替罪羊乃权宜之计,这种逃避现实的做法到头来会适得其反,还会给欧中关系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欧盟应当认识到,与中国进行战略性接触不仅能促进地区稳定,还有助促成各成员国在与中国打交道时用一个声音说话。中国不再是从前那个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无足轻重角色的穷国了。综观中国过去五年的表现不难发现,北京在发挥其影响力及外交实力时显得更自信,更娴熟了。因此,欧盟更有理由与中国这个对涉及欧洲政经事务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加强互动。


     欧中关系今后能否更进一步将取决于欧盟与中国内部的发展态势。要成为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友邦,欧盟的对华政策必须协调一致,就像其在同俄罗斯、乌克兰及地中海沿岸国打交道时口径一致一样。至于中国,就得在诸如保护知识产权和人权等方面多下功夫,做出切实成绩,让国际社会觉得政治对话是行之有效的。


      此时正值欧洲的整合进程停滞不前,中国的崛起或许能给欧洲提供一个把各国再次团结起来的契机。对于中欧加强合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欧洲只能通过欧盟内部及其成员国之间协调对华政策才能好好予以把握。
和上一篇文章对照起来看,有点意思。
它除了酸葡萄一样的“冷眼旁观”还能咋滴~~
美国眼红了哈哈。。。。。。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