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騰:給中國世界品牌戰略潑點冷水—龍永圖未必是錯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41:23
香港《經濟導報》第35期供稿/自從“中國製造”橫掃全球以來,“中國創造”之夢開始成為有識之士關注的焦點。雖然近年來中國憑藉製造業優勢的不斷擴大,經濟取得長足發展。但毋庸諱言,在當今全球化浪潮下的全球產業鏈上,中國企業大多處於低端,高能耗、高勞力、高資本消耗、低回報的盈利特點讓國人對雄踞產業鏈高端的世界名牌擁有者們豔羨不已。創造中國的世界名牌,將高額的品牌附加值與中國強大的製造優勢相結合,成為下一個五年計劃的目標之一。然而,羅馬並非一日建成。
     中國作為一個經濟發展尚處於第三世界國家水平的非英語國家,締造出享譽全球的國際名牌,恐怕尚需時日。就目前的中國國情而言,努力提升製造能力,在與第三世界國家的比較生產能力競爭中鞏固優勢,取得一定經濟財富積累之後,再逐漸向產業鏈高端攀爬,恐怕是更為切合實際的策略。
龍永圖棄品牌論或具現實意義
      汽車產業作為近年來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兼以其對上下游產業鏈的強大拉動力,一直受到普遍關注。2002年以來,中國汽車的年生產量、保有量都錄得高速增長,國際汽車巨頭亦看好中國汽車業的長遠發展,紛紛加大對中國的投資。然而,與如火如荼的汽車市場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自有品牌未能借中國汽車市場騰飛的契機得到發展。據統計,中國汽車市場上自有品牌只佔據不到10%的份額,且多掙扎於低端汽車市場。
     最近在廣州舉行的汽車論壇上,曾代表中國進行加入世貿談判的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發表了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看法。龍永圖認為,“汽車產業注定是一個國際化的產業。今後在中國本土生產的汽車不管叫別克也好,叫大眾也好,叫尼桑也好,叫豐田也好,如果其中許多核心零部件和核心的技術都是在中國開發,在中國使用的,那麼它叫什么名字就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在高起點的基礎上參與全球化的合作和競爭。”他說:“今後幾年,全球可能只剩下五六家大的汽車製造商,如果中國是一個很遼闊的汽車市場,如果我們能把最後剩下的五六家大的汽車製造商都在中國落戶,我認為就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勝利,不一定要獨資搞出一個中國自己的品牌才是我們中國汽車工業的勝利。”長期以來,中國汽車業就是否需要發展自有品牌的問題激辯不斷,此次龍永圖以全球化的視野提出中國拋下品牌包袱,以開放心態積極嵌入國際汽車生產產業鏈後,隨即遭到內地某些媒體的非議。拋棄品牌創造,甘為國際車企做生產裝配車間聽上去確實讓人難以接受,也一定程度上刺傷了我中華民族泱泱五千年文化積澱下來的民族自尊心。另一方面,從利潤分配的角度講,佔據產業鏈高端,謀取超額利潤,摒棄慣常以製造為主的“臭汗經濟”模式,不失為一個理性的選擇。然而,世界品牌創立的背後,是無數次殘酷競爭中勝出的世界級企業,而世界級企業國際地位的確立,則離不開相應的文化社會經濟發展大環境。
     國際名牌多集中八國集團絕非偶然
      在國人對國際汽車品牌充斥中國大街小巷耿耿於懷的同時,國際汽車巨頭卻對於品牌是否中國化顯得頗為豁達。通用中國總裁此前在回答上汽與通用合資開發的汽車能否叫“上海牌”時,他說,如果中國市場接受,當然可以叫“上海牌”。通用總裁對自有品牌的“無所謂”,恰恰說明了目前汽車市場上的競爭格局,他對於將“通用”換為“上海”之所以如此大方,就是因為他知道這不可能成為現實。在商言商,品牌的選擇最終由市場決定,由消費者決定。試想如果在同一個展台上擺出兩部型號相同的汽車,一部掛的是通用的牌子,一部掛牌上海,中國的消費者會選擇哪一部?答案不言自明。
      環顧中國消費市場上的國際品牌,我們不難發現,除了近年來剛剛嶄露頭角的個別韓國品牌之外,其他的頂級名牌幾乎都來自於“富國俱樂部”—G8集團國家。我們所熟悉的國際名牌行列中,不僅見不到越南、菲律賓、印尼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身影,連印度這個近年來經濟發展咄咄逼人的南亞新貴也遍尋不著。南美以盛產咖啡聞名於世,然而國際知名的咖啡品牌卻都來自歐洲北美。由發達國家壟斷國際品牌的現狀並非一日形成,更有其深厚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簡而言之,國際品牌的競爭,實際上是國家間經濟綜合實力的競爭。因此,任何脫離國家經濟發展現狀,盲目求高求大的品牌戰略,都可能無功而返。且莫論汽車設計製造這類發端於西方社會的高科技密集複雜產業,即使是在日常飲料這樣的簡單產業競爭上,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上亦曾橫掃千軍。
     1980年代,可口可樂剛剛進入中國消費市場,可口可樂因其填補中國相關市場空白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看到巨大商機的眾多國企紛紛投資生產可樂,一時間,神州大地上誕生了大大小小上百個可樂品牌,其中不乏由省級政府扶持的大型國企自創品牌。然而短短10年,上百個可樂品牌逐一消亡,各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的品牌戰略最終已全軍覆沒收場,原有的可樂廠則大多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收購為加工車間。
拔苗助長難樹世界品牌
      傳統成熟產業中,品牌的締造和穩固,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系統工程,更是企業間、國家間綜合實力的較量。中國近年來雖然取得巨大發展,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依然顯著。品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目前國內人才的流動現狀不容樂觀,一流人才流失依然嚴重。以國內最著名的清華北大為例,每年超過50%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學成後回國效力的比例極低。即使是那些願意回國的中國一流學子,也大多選擇在華的國際企業機構任職。
     品牌的樹立是個系統工程,更是長期戰略。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在新的五年計劃中提出創立世界名牌的戰略極具前瞻性,其戰略意義不容置疑。然而,世界品牌的創設需要相應的軟硬件環境配合,更需要有吸引力的人才培養使用計劃作奠基。以目前的中國國情,考慮到文化科學技術的發達程度,以及中國數以億計的剩餘簡單勞動力,在目前國際的產業鏈上,發揮自身優勢,先在與同級別發展中國家的競爭中力爭勝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牢牢佔據一席之地。繼而在此過程中向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經驗,並伴隨著財富和綜合實力的積累,假以時日,中國創造的世界品牌也會有嶄露頭角的一天。但是,如果罔顧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於與發達國家正面對撼,搶奪品牌制高點上,則可能因為拔苗助長而顆粒無收。

       志存高遠,民族騰飛,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願。我們期待著某一天,全世界熱愛運動,崇尚時尚的青少年都以腳蹬一雙“李寧”牌球鞋為榮。然而,我們首先應該學會接受目下中國的新一代穿必選NIKE、ADIDAS的現狀。如果要求“李寧”們風靡全球,令“NIKE”們成為歷史尚難以成為現實,那麼我們也許應該先力爭讓供應東南亞市場,甚至全球消費市場的“NIKE”們主要在中國生產,而不是相反。舉杯暢談光榮與夢想總令人蕩氣迴腸,然而具體到經濟決策上,也許更需要理性、智慧和堅忍,腳踏實地,步步為營。香港《經濟導報》第35期供稿/自從“中國製造”橫掃全球以來,“中國創造”之夢開始成為有識之士關注的焦點。雖然近年來中國憑藉製造業優勢的不斷擴大,經濟取得長足發展。但毋庸諱言,在當今全球化浪潮下的全球產業鏈上,中國企業大多處於低端,高能耗、高勞力、高資本消耗、低回報的盈利特點讓國人對雄踞產業鏈高端的世界名牌擁有者們豔羨不已。創造中國的世界名牌,將高額的品牌附加值與中國強大的製造優勢相結合,成為下一個五年計劃的目標之一。然而,羅馬並非一日建成。
     中國作為一個經濟發展尚處於第三世界國家水平的非英語國家,締造出享譽全球的國際名牌,恐怕尚需時日。就目前的中國國情而言,努力提升製造能力,在與第三世界國家的比較生產能力競爭中鞏固優勢,取得一定經濟財富積累之後,再逐漸向產業鏈高端攀爬,恐怕是更為切合實際的策略。
龍永圖棄品牌論或具現實意義
      汽車產業作為近年來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兼以其對上下游產業鏈的強大拉動力,一直受到普遍關注。2002年以來,中國汽車的年生產量、保有量都錄得高速增長,國際汽車巨頭亦看好中國汽車業的長遠發展,紛紛加大對中國的投資。然而,與如火如荼的汽車市場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自有品牌未能借中國汽車市場騰飛的契機得到發展。據統計,中國汽車市場上自有品牌只佔據不到10%的份額,且多掙扎於低端汽車市場。
     最近在廣州舉行的汽車論壇上,曾代表中國進行加入世貿談判的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發表了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看法。龍永圖認為,“汽車產業注定是一個國際化的產業。今後在中國本土生產的汽車不管叫別克也好,叫大眾也好,叫尼桑也好,叫豐田也好,如果其中許多核心零部件和核心的技術都是在中國開發,在中國使用的,那麼它叫什么名字就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在高起點的基礎上參與全球化的合作和競爭。”他說:“今後幾年,全球可能只剩下五六家大的汽車製造商,如果中國是一個很遼闊的汽車市場,如果我們能把最後剩下的五六家大的汽車製造商都在中國落戶,我認為就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勝利,不一定要獨資搞出一個中國自己的品牌才是我們中國汽車工業的勝利。”長期以來,中國汽車業就是否需要發展自有品牌的問題激辯不斷,此次龍永圖以全球化的視野提出中國拋下品牌包袱,以開放心態積極嵌入國際汽車生產產業鏈後,隨即遭到內地某些媒體的非議。拋棄品牌創造,甘為國際車企做生產裝配車間聽上去確實讓人難以接受,也一定程度上刺傷了我中華民族泱泱五千年文化積澱下來的民族自尊心。另一方面,從利潤分配的角度講,佔據產業鏈高端,謀取超額利潤,摒棄慣常以製造為主的“臭汗經濟”模式,不失為一個理性的選擇。然而,世界品牌創立的背後,是無數次殘酷競爭中勝出的世界級企業,而世界級企業國際地位的確立,則離不開相應的文化社會經濟發展大環境。
     國際名牌多集中八國集團絕非偶然
      在國人對國際汽車品牌充斥中國大街小巷耿耿於懷的同時,國際汽車巨頭卻對於品牌是否中國化顯得頗為豁達。通用中國總裁此前在回答上汽與通用合資開發的汽車能否叫“上海牌”時,他說,如果中國市場接受,當然可以叫“上海牌”。通用總裁對自有品牌的“無所謂”,恰恰說明了目前汽車市場上的競爭格局,他對於將“通用”換為“上海”之所以如此大方,就是因為他知道這不可能成為現實。在商言商,品牌的選擇最終由市場決定,由消費者決定。試想如果在同一個展台上擺出兩部型號相同的汽車,一部掛的是通用的牌子,一部掛牌上海,中國的消費者會選擇哪一部?答案不言自明。
      環顧中國消費市場上的國際品牌,我們不難發現,除了近年來剛剛嶄露頭角的個別韓國品牌之外,其他的頂級名牌幾乎都來自於“富國俱樂部”—G8集團國家。我們所熟悉的國際名牌行列中,不僅見不到越南、菲律賓、印尼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身影,連印度這個近年來經濟發展咄咄逼人的南亞新貴也遍尋不著。南美以盛產咖啡聞名於世,然而國際知名的咖啡品牌卻都來自歐洲北美。由發達國家壟斷國際品牌的現狀並非一日形成,更有其深厚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簡而言之,國際品牌的競爭,實際上是國家間經濟綜合實力的競爭。因此,任何脫離國家經濟發展現狀,盲目求高求大的品牌戰略,都可能無功而返。且莫論汽車設計製造這類發端於西方社會的高科技密集複雜產業,即使是在日常飲料這樣的簡單產業競爭上,國際品牌在中國市場上亦曾橫掃千軍。
     1980年代,可口可樂剛剛進入中國消費市場,可口可樂因其填補中國相關市場空白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看到巨大商機的眾多國企紛紛投資生產可樂,一時間,神州大地上誕生了大大小小上百個可樂品牌,其中不乏由省級政府扶持的大型國企自創品牌。然而短短10年,上百個可樂品牌逐一消亡,各地方政府大力扶持下的品牌戰略最終已全軍覆沒收場,原有的可樂廠則大多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收購為加工車間。
拔苗助長難樹世界品牌
      傳統成熟產業中,品牌的締造和穩固,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系統工程,更是企業間、國家間綜合實力的較量。中國近年來雖然取得巨大發展,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依然顯著。品牌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目前國內人才的流動現狀不容樂觀,一流人才流失依然嚴重。以國內最著名的清華北大為例,每年超過50%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學成後回國效力的比例極低。即使是那些願意回國的中國一流學子,也大多選擇在華的國際企業機構任職。
     品牌的樹立是個系統工程,更是長期戰略。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在新的五年計劃中提出創立世界名牌的戰略極具前瞻性,其戰略意義不容置疑。然而,世界品牌的創設需要相應的軟硬件環境配合,更需要有吸引力的人才培養使用計劃作奠基。以目前的中國國情,考慮到文化科學技術的發達程度,以及中國數以億計的剩餘簡單勞動力,在目前國際的產業鏈上,發揮自身優勢,先在與同級別發展中國家的競爭中力爭勝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牢牢佔據一席之地。繼而在此過程中向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經驗,並伴隨著財富和綜合實力的積累,假以時日,中國創造的世界品牌也會有嶄露頭角的一天。但是,如果罔顧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於與發達國家正面對撼,搶奪品牌制高點上,則可能因為拔苗助長而顆粒無收。

       志存高遠,民族騰飛,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願。我們期待著某一天,全世界熱愛運動,崇尚時尚的青少年都以腳蹬一雙“李寧”牌球鞋為榮。然而,我們首先應該學會接受目下中國的新一代穿必選NIKE、ADIDAS的現狀。如果要求“李寧”們風靡全球,令“NIKE”們成為歷史尚難以成為現實,那麼我們也許應該先力爭讓供應東南亞市場,甚至全球消費市場的“NIKE”們主要在中國生產,而不是相反。舉杯暢談光榮與夢想總令人蕩氣迴腸,然而具體到經濟決策上,也許更需要理性、智慧和堅忍,腳踏實地,步步為營。
我个人并不赞成这样的看法,它无疑是自由经济的产物,而即使是在美国,相信自由经济也越来越少了,只有一些经济学家还在振振有词。汽车工业虽然本身与国家安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按理说应该实行全球化生产,但是,多年以来的实践已经告诉我们,事情并不总是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发展的。
   从汽车工业的特点来看,它是集中了机械、电子、化工等一系列技术的整体,而这些技术的通用性及继承性又使得它们得以广泛地应用到其它领域,比如军事工业中,这样,技术本身就变得异常敏感了,而自由经济从来就不适用于军工产业,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高度独立性质的国家,指望通过经济全球化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先进技术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这一点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
有没有搞错.不要自主品牌,那每年财富杂志评选世界著名品牌和百强企业干什么?品牌意味着科技,管理,质量的保证.去做组装厂,还世界级的,人家给你东西你就组装,不给你零件你就歇菜,龙永图谈判的时候被美国人洗脑了吧?如果龙永图当面给我说这个话,我吐他一脸沫子!
这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绝对不是说单单民族自尊心问题
其实如果按照这个部长的想法,要不了几年,我们的部队都将配备由其他国家生产的、我们组装的军车,每个扛一颗金星的人人一部“汗马”,等战争来临时,敌方停止供应零配件,我们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又将发挥我们优良的传统,跑步打鬼子!什么是卖国行为这就是,“中國作為一個經濟發展尚處於第三世界國家水平的非英語國家,締造出享譽全球的國際名牌,恐怕尚需時日。”呵呵,只要是非英语国家就要落后挨打?什么逻辑?
谁说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强国.别不把自己当人.
WTO龙永图签订2项秘密条款  之一是欧美12年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后果大家看到了吧
这篇文章有混淆视听的嫌疑,因为品牌之争只是表面的现象,说到底是核心技术之争,更深层次的是利益的分配问题,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在利益的分配中才能站到比较主动的地位!!!
只能说
狗屁言论
这篇文章回避了很多东西,只捡一点眼前的小恩惠来说,这点好处乍也很肥划算,但实质还是纯粹的自由主义经济,他为龙永图说话却比龙永图更纯粹,这也是他为什么为其说话的原因。
从长远来看,龙永图这种人能归类于汉奸卖国贼之列,他干的敌人想干而又干不了的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卖国行径将背历史和后人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