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海上力量的地理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26:08
中国的地理性质,按照费正清的说法是在一个大的弧形地带两侧发展两个战略方向。这个弧形地带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腾冲-漠河线。在这条斜线的东方,是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其中,北方与南方通过京杭大运河联系在一起,消除了南北朝时期分裂的根源,而且通过山海关又把东北与内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从东北、华北一直到华南的巨大弓型弧线,这条弧线加上长江,如同待发的弓箭,指向东洋和南洋。在腾冲-漠河线的西边,则是中国西部内陆地区,这里的气候环境与东部沿海不同,是干旱半干旱地带,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兴起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直接通往西域,也就是今天的中亚地区。如今,那里是资源的宝库,石油、天然气、贵金属应有尽有。中国正是在这海洋和内陆的版块之间,几乎整合了东亚大陆的资源。

但是,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讲,中国是个兼顾海洋和陆地之利的国家,同时也要受到两个方向上的压迫。其中海洋上的压迫来自于美国、陆地上的压迫来自于俄国。清末,李鸿章和左宗棠争论海防、塞防,何者优先,便是反应了这一困境。俄国对中国北方边防的压力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此后中国终于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但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刺激举动,无疑把中国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了海上。此后20年间中国海空力量的发展便由此而发。因此,俄国是中国发展海上力量的重要限制阀,如果这道阀门被解除,中国得以全力拓展海外的利益。

但是,欧美是无法放走俄国的。因为在欧洲,东欧大平原无险可守,无论是对俄国来说,还是对波兰、德国来说,谁放弃了东欧大平原,谁就将会失去立足的根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普京迅速吞并克里米亚,并且向东乌两州提供支援令其在内战中坚持下来,乃是最后的止损行动。如若不然,北约的飞机部署在哈尔科夫,距离莫斯科不过400多公里的距离,半小时即可杀到克里姆林宫——当年苏军在东德部署的飞机,距离伦敦也不是很远。实际上,欧洲的成型是在与亚洲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无论是希腊抗击波斯,还是欧洲联合抗击蒙古、奥斯曼,莫不如此。因此,俄国的存在本身就是欧盟存在的镜像。在这种情况下,假如驱使俄国把发展的重心移往海参崴,将大大压迫中国向海洋发展的能力,同时极大缓解欧洲的压力。但是,无论是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它们都拒绝了这个机会。大量的俄国人离开远东回到欧洲,回到莫斯科-圣彼得堡一线。结果是俄国与欧洲之间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除,北约东扩只是时间和步骤问题。

虽然俄国试图建立“欧亚同盟”,用欧亚主义来号召前苏联加盟国,但是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战争已经牵扯了主要的战略资源。在苏联解体四分之一世纪以后,俄国的边疆再度面临危机。因此,尽管俄国把许多精锐兵力放在远东,但是已经不能对中国构成有效钳制。

另一个地理因素是两个半岛和一个次大陆,即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和印度次大陆。这几个地方与中国接壤,其中朝鲜半岛不在海运线上,而中南半岛和印度次大陆的价值十分关键。朝鲜半岛的意义主要是国防上的;中南半岛与大陆连接,因此越南、缅甸实际在陆地和海上两个方向受到中国的影响。从海上来说,我国支援柬埔寨可以牵制越南,支援泰国、孟加拉国可以牵制缅甸。而柬埔寨与越南有亡国之恨,泰国与缅甸更是五百年的血海深仇。因此,中国的海上力量发展切不可落入苏联的窠臼,而应当学习法国的经验,尤其是他们经略东南亚和南亚的经验。

印度受到来自陆地和海上两个方向的压迫,与中国的境遇类似。其中,巴基斯坦-阿富汗一线乃是印度的命门,从远古雅利安人的入侵到莫卧儿帝国的建立,都是从开伯尔山口方向而来。英国人统治印度期间,令殖民者殚精竭虑的就是西北防线的守卫,那里可能会随时出现俄国人的身影。另一个方向则是藏南山地,当年吐蕃王朝曾经翻越山岭,一直攻杀到孟加拉湾。而从海上方向来的入侵者,将会割裂印度恒河流域与德干高原以南地区的联系,因为这两个版块古代便没有联系在一起,于是英国殖民者得以站稳脚跟,最终颠覆了莫卧儿。由此,中国在印度次大陆的行动便是积极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建立联系,最近大量给这两个国家升级海军装备,便是一个重要举措。

另一个重要的地带是霍尔木兹海峡,这里曾经是郑和屡次拜访的地方。当年郑和选择这个“忽鲁谟斯”国作为下西洋的重地,不是没有道理的。印度人把印度洋视为自己的领地,采用门罗主义的思路来对待周边南亚国家,那么伊朗便是重要的牵制力量。历史上,雅利安人正是从伊朗高原出发,征服了印度次大陆,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和莫卧儿人不过是遵从了同样的路线。中国的地理性质,按照费正清的说法是在一个大的弧形地带两侧发展两个战略方向。这个弧形地带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腾冲-漠河线。在这条斜线的东方,是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其中,北方与南方通过京杭大运河联系在一起,消除了南北朝时期分裂的根源,而且通过山海关又把东北与内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从东北、华北一直到华南的巨大弓型弧线,这条弧线加上长江,如同待发的弓箭,指向东洋和南洋。在腾冲-漠河线的西边,则是中国西部内陆地区,这里的气候环境与东部沿海不同,是干旱半干旱地带,也是古代游牧民族兴起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直接通往西域,也就是今天的中亚地区。如今,那里是资源的宝库,石油、天然气、贵金属应有尽有。中国正是在这海洋和内陆的版块之间,几乎整合了东亚大陆的资源。

但是,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讲,中国是个兼顾海洋和陆地之利的国家,同时也要受到两个方向上的压迫。其中海洋上的压迫来自于美国、陆地上的压迫来自于俄国。清末,李鸿章和左宗棠争论海防、塞防,何者优先,便是反应了这一困境。俄国对中国北方边防的压力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此后中国终于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但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刺激举动,无疑把中国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了海上。此后20年间中国海空力量的发展便由此而发。因此,俄国是中国发展海上力量的重要限制阀,如果这道阀门被解除,中国得以全力拓展海外的利益。

但是,欧美是无法放走俄国的。因为在欧洲,东欧大平原无险可守,无论是对俄国来说,还是对波兰、德国来说,谁放弃了东欧大平原,谁就将会失去立足的根基。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普京迅速吞并克里米亚,并且向东乌两州提供支援令其在内战中坚持下来,乃是最后的止损行动。如若不然,北约的飞机部署在哈尔科夫,距离莫斯科不过400多公里的距离,半小时即可杀到克里姆林宫——当年苏军在东德部署的飞机,距离伦敦也不是很远。实际上,欧洲的成型是在与亚洲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无论是希腊抗击波斯,还是欧洲联合抗击蒙古、奥斯曼,莫不如此。因此,俄国的存在本身就是欧盟存在的镜像。在这种情况下,假如驱使俄国把发展的重心移往海参崴,将大大压迫中国向海洋发展的能力,同时极大缓解欧洲的压力。但是,无论是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它们都拒绝了这个机会。大量的俄国人离开远东回到欧洲,回到莫斯科-圣彼得堡一线。结果是俄国与欧洲之间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除,北约东扩只是时间和步骤问题。

虽然俄国试图建立“欧亚同盟”,用欧亚主义来号召前苏联加盟国,但是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战争已经牵扯了主要的战略资源。在苏联解体四分之一世纪以后,俄国的边疆再度面临危机。因此,尽管俄国把许多精锐兵力放在远东,但是已经不能对中国构成有效钳制。

另一个地理因素是两个半岛和一个次大陆,即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和印度次大陆。这几个地方与中国接壤,其中朝鲜半岛不在海运线上,而中南半岛和印度次大陆的价值十分关键。朝鲜半岛的意义主要是国防上的;中南半岛与大陆连接,因此越南、缅甸实际在陆地和海上两个方向受到中国的影响。从海上来说,我国支援柬埔寨可以牵制越南,支援泰国、孟加拉国可以牵制缅甸。而柬埔寨与越南有亡国之恨,泰国与缅甸更是五百年的血海深仇。因此,中国的海上力量发展切不可落入苏联的窠臼,而应当学习法国的经验,尤其是他们经略东南亚和南亚的经验。

印度受到来自陆地和海上两个方向的压迫,与中国的境遇类似。其中,巴基斯坦-阿富汗一线乃是印度的命门,从远古雅利安人的入侵到莫卧儿帝国的建立,都是从开伯尔山口方向而来。英国人统治印度期间,令殖民者殚精竭虑的就是西北防线的守卫,那里可能会随时出现俄国人的身影。另一个方向则是藏南山地,当年吐蕃王朝曾经翻越山岭,一直攻杀到孟加拉湾。而从海上方向来的入侵者,将会割裂印度恒河流域与德干高原以南地区的联系,因为这两个版块古代便没有联系在一起,于是英国殖民者得以站稳脚跟,最终颠覆了莫卧儿。由此,中国在印度次大陆的行动便是积极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建立联系,最近大量给这两个国家升级海军装备,便是一个重要举措。

另一个重要的地带是霍尔木兹海峡,这里曾经是郑和屡次拜访的地方。当年郑和选择这个“忽鲁谟斯”国作为下西洋的重地,不是没有道理的。印度人把印度洋视为自己的领地,采用门罗主义的思路来对待周边南亚国家,那么伊朗便是重要的牵制力量。历史上,雅利安人正是从伊朗高原出发,征服了印度次大陆,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和莫卧儿人不过是遵从了同样的路线。
军事促经济,经济反哺军事, 良性循环将掌握亚洲主导权。
军事促经济,经济反哺军事, 良性循环将掌握亚洲主导权。
军力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缺乏军事威慑和干预能力,海外投资打了不知多少水漂。
guoxing1987 发表于 2015-7-30 15:02
军力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缺乏军事威慑和干预能力,海外投资打了不知多少水漂。
军事发力有点儿晚了, 不过也难奈TG的潜力确实比较吓人, 不装得好点MD不放心啊!
中国和历史上的法国好像啊
兔子以前是一门心思搞经济,现在是应该多投入
巨额的“岁币”换来的机遇期,否则美国早就对中国动手了。而那个“岁币”中同样也包括限制军力发展。
其实在当代国际关系领域,并不认为地缘政治在国际政治当中的影响力有多大,甚至很多学者干脆就认为地缘政治就是伪科学,过去夸大地理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地缘政治学派在国际关系领域也是一个非主流学派,不论是中国、美国、欧洲都一样,基本不会影响国家政策。

当代国际关系的主流思潮是: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实力在国际关系当中的重要性。但区别于传统完全追求实力的现实主义,认为实力既包括经济、军事等硬实力同时也包括软实力。既强调实力的重要性也注重全球合作减少对立,与传统的“零和”有一定进步。
guoxing1987 发表于 2015-7-30 15:02
军力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缺乏军事威慑和干预能力,海外投资打了不知多少水漂。
在投资的时候就已经做了这方面的考虑,否则也不会去那些危险的地方投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