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舰炮,还有没有机会死灰复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5:38:37


2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舰炮,还有没有机会死灰复燃?

远程炮弹或超远程炮弹

精度制导

成本低,性价比适中

带弹量多

各位,这个比论022有意思多了。哈!

各国恢复巡洋舰早完的吧?

2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舰炮,还有没有机会死灰复燃?

远程炮弹或超远程炮弹

精度制导

成本低,性价比适中

带弹量多

各位,这个比论022有意思多了。哈!

各国恢复巡洋舰早完的吧?
期待巡洋舰复活的那一天!
应该不会了,因为这个东西费效比太低,不会再有人搞,如果还是用化学能的话。
很快,技术进步带有螺旋性的特点
未来电磁炮用什么划分威力呢???肯定不是口径了

功率?投射质量??
ddeell72 发表于 2015-7-27 17:34
未来电磁炮用什么划分威力呢???肯定不是口径了

功率?投射质量??
电磁炮上舰技术难关太多。忽悠人的东西。
不论是哪种原理的火炮,在制导技术整合进来以后,200毫米以上的弹药确实应该还有存在的空间吧,在精确命中的条件下这种口径的炮弹威力还是值得信赖的,不排除以后出现203或者254、260毫米级别的海基火力支援系统,关键看它的代价大不大。
关键是装药越多、初速越大、瞬时过载越高,二战那种巨舰巨炮设计完全超过了目前技术对电子元器件的保护水平,而花费巨大就射个化学能无指导炮弹,你造吗?
关键是装药越多、初速越大、瞬时过载越高,二战那种巨舰巨炮设计完全超过了目前技术对电子元器件的保护水平 ...
现在155炮弹的初速不输二战任何舰炮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5-7-27 17:50
不论是哪种原理的火炮,在制导技术整合进来以后,200毫米以上的弹药确实应该还有存在的空间吧,在精确命中 ...
有懂行的出现
撞击巡洋舰 发表于 2015-7-27 17:19
期待巡洋舰复活的那一天!
现在就有巡洋舰。
那还不如搞导弹小型化,多在燃料上想想办法,争取多带些导弹,同时降低成本呢
加上电子技术用来打岸上目标还是有点用,用来对轰就免了
现在就有巡洋舰。
应该是战列舰
大口径化学能火炮是没戏了,应该说新概念武器能不能让以主炮为主要武器的战舰复活
最有戏的是电磁炮这样的动能武器,激光和离子束武器受大气层影响大,更适用于外层空间
其他都好说,大概现在的矛盾在于武器供能吧
在未知海域双方舰队在2KM左右突遇,炮对射效果好还是导弹对射效果好?
现在的舰船要是遇到二战那种战列近战估计被射成蜂窝。
ddeell72 发表于 2015-7-27 17:34
未来电磁炮用什么划分威力呢???肯定不是口径了

功率?投射质量??
投射动能~这个不错哦~
六侗寨老 发表于 2015-7-27 19:09
在未知海域双方舰队在2KM左右突遇,炮对射效果好还是导弹对射效果好?
现在的舰船要是遇到二战那种战列近 ...
20km之内 现代小火炮能干掉绝大多数水面舰~
六侗寨老 发表于 2015-7-27 19:09
在未知海域双方舰队在2KM左右突遇,炮对射效果好还是导弹对射效果好?
现在的舰船要是遇到二战那种战列近 ...
现代军舰的雷达基本可以发现30KM以外的军舰。。。。。

所以,突然在2KM这个级别的距离上遭遇,可能性几乎为零。。。


传统的火炮,炮弹的瞬时加速度很大,但初速也不过1000M/S

而电磁轨道炮,炮弹在炮管(轨道)里处于连续的变加速运动,虽然初速可能提高数倍(比如达到3000M/S),但炮弹所承受的最大瞬时加速度,反而会比传统火炮的炮弹要低。。。。。




200毫米以上的口径,可以改为类似埀发,快速发射各种类导弹(防空、对舰、对潜、巡航)。4条供弹系统。



200毫米以上的口径,可以改为类似埀发,快速发射各种类导弹(防空、对舰、对潜、巡航)。4条供弹系统。

有没有可能上400-500毫米的火箭弹?
MD研究过400多毫米的线圈炮概念

六侗寨老 发表于 2015-7-27 19:09
在未知海域双方舰队在2KM左右突遇,炮对射效果好还是导弹对射效果好?
现在的舰船要是遇到二战那种战列近 ...
大概这种情况未来不会发生。
400毫米电磁炮有没有
感觉可能性不大来自: iPhone客户端
撞击巡洋舰 发表于 2015-7-27 17:19
期待巡洋舰复活的那一天!
那一天将是电磁炮的天下
问大家一下,费劲造出400MM口径电磁炮,能把400KG的制导炮弹(炮弹直径300MM左右,为了保护弹体不被高速摩擦损伤,而用类似脱壳穿甲弹的弹托与炮管和电磁加速轨道接触)发射到300KM外。

大家觉得有意义吗?

何不用卫士之类的战术火箭来投射制导炸弹或制导滑行炸弹呢?

成本貌似也差不多,而战术火箭的适装性完爆电磁巨炮。。。2000T的小舰可能带不了400MM电磁炮,但几十发战术火箭还是没问题的。(516的既视感)





其实MK71不错

说到这个,我一直在想,电磁炮炮射导弹如何。
先用电磁炮将导弹投射至目标区域内,随后导弹自身导航系统、动力系统启动,自动寻找打击目标。这么做的好处是可将燃料质量节省出来用于安放战斗部从而提高威力,自身仅保留用于末端机动加速的动力储备。
sdsshubiao 发表于 2015-7-27 18:23
现在155炮弹的初速不输二战任何舰炮
这只是一方面,算我没解释清楚
电磁炮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以高速动能替代大口径威力问题
在未知海域双方舰队在2KM左右突遇,炮对射效果好还是导弹对射效果好?
现在的舰船要是遇到二战那种战列近 ...
    在现代的侦察体系里,有没有可能会在几公里内还会发生突遇???
关键是装药越多、初速越大、瞬时过载越高,二战那种巨舰巨炮设计完全超过了目前技术对电子元器件的保护水平 ...
口径越大,加速度越低,而不是越高。回去补习初中物理去!现在76.2都可以实现制导了。203更不是问题!
绝代佳人 发表于 2015-7-27 18:29
现在就有巡洋舰。
兔子可没有巡洋舰,你来兔吧我喷死你
撞击巡洋舰 发表于 2015-7-28 08:14
兔子可没有巡洋舰,你来兔吧我喷死你
我并没有说我们有巡洋舰,即使将来有,也不会装200毫米以上的火炮,火箭炮有可能,更可能是电磁炮。
流产的重炮:美203毫米MK71型舰炮
试 射

1976年6月29日下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莱蒙特岛以南,弗雷斯特•谢尔曼级驱逐舰“赫尔”号(DD-945)正在慢速航行。和其它同型舰相比,“赫尔”号首部的MK42型单管127毫米舰炮被一种新型火炮所取代。这种火炮的炮塔略微显得有些高大,为了收容更长的炮尾,炮塔后部形成一个突出的部分。这种新型炮塔便是美国海军当时正在进行的“大口径轻型舰炮”(MCLWG)计划的研制成果:MK71型203毫米/55倍径单管舰炮。

17时22分,随着舰长拉格尔中校的号令,“赫尔”号上的这门203毫米主炮开始转向右舷,射击圣克莱蒙特岛上的靶标,其中包括掩体、卡车、坦克等。使用的弹种既包括常规炮弹、也有激光制导炮弹。在对陆地靶标的射击结束后,“赫尔”号又将炮口对准了14.6千米外一艘退役的弗莱彻级驱逐舰“伯恩斯”号,一共发射了5发激光制导炮弹,首发就准确命中了“伯恩斯”号的舰桥,随后3发也成功命中舰体。但第5发炮弹由于激光指示器的指向出现偏差,炮弹命中了靶舰的水线以下部位。炮弹巨大的动能将舰体撕开一个大洞,“伯恩斯”号开始进水。美国海军本打算重复利用这艘靶舰,发射的炮弹都是不装填炸药的训练弹。但水线以下部位意外受损进水,意味着靶舰无法再拖回港口,美国海军只得放弃“伯恩斯”号。于是,“赫尔”号抵近“伯恩斯”号,尾部的两座MK42型舰炮在近距离向其发射了50发127毫米常规炮弹,将其击沉。

圣克莱蒙特岛的试射证明,MK71型203毫米/55倍径单管舰炮相当令人满意。应该注意到,203毫米舰炮通常都是由巡洋舰搭载的,这次却是由一艘满载排水量不到5000吨的弗雷斯特•谢尔曼级驱逐舰搭载,这也是有史以来驱逐舰所搭载的最大级火炮。
定 型

作为新一代大口径舰炮,其主要用途是在两栖作战中提供对岸火力支援,其次是在海战中对敌方舰船实施攻击。对于性能要求,除了前文已经提及的“能搭载于驱逐舰、护卫舰等小型水上平台”外,美国军方还提出了一系列其他需求。

首先是要确保火炮系统的威力。为了做到这一点,不但要提高炮弹的初速、保证弹丸有一定的质量、提高舰炮的射速,而且还要在这三者之间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平衡。火炮系统的威力改善还包括要提高命中精度。为了做到这一点,不但要提高火控系统的性能,还要提高炮塔的驱动性能,使得炮管尽可能快速、准确、稳定地旋转俯仰。当然,炮弹的破坏力也要加以提高,为此不但要提高炸药的威力,还要提高引信的精度,使得炸药和弹片达到最好的杀伤力。更为重要的是,必须采用最新的技术,包括制导技术以及火箭增程技术,以扩展射程,增加舰炮的实战命中率。

其次,必须确保持续射击能力。因此,如何对于炮身进行强制冷却以及自动装填成了关键。

再次,还要强化针对紧急事态的应变能力。这其中包括在舰内额外携带弹药,并减少系统反应时间,以应对突然出现的目标。

最后,还要求炮塔无人化、配备合理化以及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便于维修和尽力减少可出现的能性故障。

MCLWG计划出台后,研制和制造工作交给了位于明尼苏达州的FMC公司北方军火分部。研制完成后,这门舰炮被正式定型为“MK71-mod0型203毫米/55倍径舰炮”。
特 征

MK71型舰炮系统包括轻量化的203毫米身管、炮塔、自动供弹装置、控制平台,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现代单管舰炮系统。MK71型舰炮的身管长度与装备在得梅因级重巡洋舰上的MK16型203毫米舰炮相同,均为55倍径(全长约11.2米),但MK71的身管重量只有9吨左右,而MK16的身管重量却达到17.14吨。由此可见MK71型舰炮在轻量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MK71的炮塔也更加轻巧。MK16是一种典型的二战风格的三联装舰炮,正面装甲厚度达203毫米,三联装炮塔的总重量高达451吨。而MK71型舰炮的炮塔大量使用铝合金,整个炮塔旋转部分(不含身管)的重量只有7.8吨。炮塔内通常不配置人员,但为了让维修人员出入,在圆锥体形炮塔的两侧后方设有维修舱门。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炮塔可抗强浪的冲击、40节以上的风速、浸水1个小时、15厘米厚冰雪覆盖。从-29℃到38℃的气温环境下,它都可以正常工作。

炮塔之下,舰体甲板的内部,设置有舰炮的自动供弹机构以及控制台。扬弹、装填入膛都是通过电动油压驱动完成的。炮塔可以通过一名炮手在控制台进行遥控,可以单发射击,也可以用每分钟12发的最高射速连续射击。自动供弹机构的核心是一个回旋式供弹鼓,通常存储有75发常规炮弹。回旋式供弹鼓的直径为4.27米,通过油压进行驱动。内有呈放射状配置的25个弹药夹,每个弹药夹有3个炮弹存放单元,即可存放最多3枚炮弹。回旋式供弹鼓最多可以装填75发炮弹、最多可以装填6种不同种类的弹药。

为了防止冲击和振动,各个单元中有缓冲器和止动机构。回旋式供弹鼓始终能够将弹药保持在中心位置。在试射中,如果只发射单一弹种的炮弹,在仰角0°的状况下,最高射速为每分钟11.7发,仰角35°的状况下为每分钟12.6发,60°的状况下每分12发。不过,如果是发射制导炮弹,火炮的射速仅为每分钟3.5发。

6种弹药都可以通过自动装填系统上膛射击。系统在更换弹种的时候可能会等候若干时间。在测试过程中,发现这个时间平均在2.3秒,不过也出现过等待43秒才换弹成功的极端情况。如果弹鼓中的75发炮弹用尽,则需4名供弹员用人力向回旋式供弹鼓装填炮弹。而如果出现了哑弹,则可以通过自动的哑弹处理装置进行处理,不需要维修人员进入炮塔中专门处理。

火炮的冷却系统性能相当良好,能有效控制多发连续射击后的炮管温度上升。该炮尤其重视炮尾(即药室所在部位)的降温能力,降温可以杜绝发射药自燃走火现象,同时发射药温度恒定也有助于提高火炮射击精度。在1971年11月12日的试射中,火炮连续射击了75发炮弹。打完30秒钟后,人手可触摸炮膛而并无不适感。不过,此时距离炮尾0.91米处的炮管外壁,温度已经达到了262.22℃。

整个炮的控制主要是通过电源控制台、主控制台以及测试控制台进行,每个控制台仅需1人进行操控。

经过近两个月的测试,MK71型舰炮取得了令军方满意的成绩,尽管这门试验型舰炮是由原来的175毫米炮改装而来,在炮塔、炮身匹配方面还有改善的余地,但是总体而言顺利通过了测试。
过 关

在陆地靶场试射获得良好成绩之后,MK71型舰炮开始进行海上测试。其测试舰选择了弗雷斯特•谢尔曼级驱逐舰的12号舰“赫尔”号,这是一级排水量不足5000吨的美国战后第一代驱逐舰。“赫尔”号在1974年4月到1975年4月间要进行大修,借此机会将其原来安装在前甲板的127毫米MK42型舰炮换为MK71型。127毫米MK42型舰炮系统的总重量为66193千克,而包括75发待装填弹药的新型大口径炮的总重量为78425千克,两者相差不是太大,因此“赫尔”号的改装工程总体来说比较顺利,更换舰炮对于整个舰体的强度、稳性也并未造成多大的影响。新炮还是沿用了原来“赫尔”号上的MK68型射击指挥装置,只不过在此装置上加装了MK155型弹道计算机。

从1975年12月起,在“赫尔”号上,MK71型舰炮进行了大量的海上试射,实弹射击超过了1800发,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于是,在1977年的年度计划中,美国海军准备对这种火炮进行量产,首批生产数量预计为40套。

这些火炮预计安装的舰艇为当时正在设计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以及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搭载在“赫尔”号上的MK71型舰炮原型炮由于舰内空间有限,只能使用容量75发的供弹鼓,而如果载于满载排水量达17200吨的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上,弹鼓容量将达400发。还有一些舰艇准备通过改装搭载这种203毫米火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长滩”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夭 折

当时的卡特政府大力削减军费开支,大量新型武器的研发工作都被中止,大口径轻型舰炮也未能幸免于难。审计总署认为,40套舰炮系统的预算7亿1800万美元,每门舰炮的单价接近1800万美元,太贵了。而美国作战测试评估部门认为,这种火炮的精度还是存在问题,该部门还认为,在美国海军当时的主力127毫米/54倍径舰炮上使用火箭增程炮弹,也能起到和MK71型舰炮相同的作用。于是,1978年MK71型舰炮的计划便被打入冷宫。

1979年,“赫尔”号驱逐舰进行新一轮大修,拆除了舰首的MK71型舰炮,又换回了原来的127毫米炮。那门MK71型舰炮在试验中发射了超过2700发炮弹,进行了大约65000次的装填,在从舰上拆下来之后,又回到了达尔格伦中心,目前还陈列在中心的试验广场之上。

此后,美国海军虽然大力发展127毫米的增程制导炮弹、炮射导弹,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不过,毕竟和203毫米炮重达117千克的炮弹相比,127毫米弹丸只有26~31千克,确实威力有限。如不安装制导系统,单纯依靠火箭助推来延长射程,炮弹的精度会随着射程的延长而急剧降低,因此,无制导的127毫米火箭增程炮弹MK58最终下马。同时,在 “铜斑蛇”制导炮弹的基础上研制的127毫米“神射手” 激光制导炮弹也由于射程有限、无法隔海进行激光照射等原因而中止了研制。

不过,尽管MK71型舰炮下马了,但美国海军直到1980年代,还在设计搭载大口径舰炮的两栖火力支援舰。比如在1986年,美国海军设计了搭载1~2座MK71舰炮、多管火箭炮系统的两栖火力支援舰。由此可见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对这种火力强大的舰炮念念不忘。此外,当时美国海军还提出了将203毫米身管从55倍径升级为60倍径的MK71型modX改进型舰炮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