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潜艇是否向单壳体发展一点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23:58
众所周知,我国的潜艇发展师承苏联的潜艇工业体系。所以在壳体结构上也理所当然的沿用双壳体结构,苏联选择双壳体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苏联靠考虑北冰洋水下作战破冰能力,同时双壳体潜艇相比较单壳体潜艇具有储备浮力大,抗沉性较好,所以苏联选择双壳体潜艇也是理所当然的一种选择。但是我们国家的海军作战环境跟苏联完全不同,潜艇作战需求也截然不同,我国海域面积较大,,同时常规潜艇也肩负了突破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任务,担负维护海上交通生命线的重任,综合种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的常规潜艇都很大,对比世界其他常规潜艇,我们宋级元级这类新艇水下排水量通常在3000多吨左右,这么大的排水量跟其所采用的双壳体结构具有直接关系,同等直径下,双壳体潜艇跟单壳体潜艇艇内所能布置的空间容积也有差距,单壳体在相同的直径内可以布置更多的武器或者维持作战的生活物资,从而获得更持久的作战能力。而双壳体则不然,由于结构关系,艇内空间自然不如单壳体!过去我们常说双壳体的种种优点诸如;抗沉性好,储备浮力大等。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湿表面积大,受制于外面整体包覆水柜的影响水下机动性不如单壳体,并且在浅海海域吨位过大的双壳体潜艇隐蔽性也不如单壳体。连俄罗斯这种老牌的双壳体潜艇国家都开始试验单壳体潜艇,不能否认其优点与主流!!而我国的海域环境,北海东海都在大陆架上,水域很浅像黄海东海这类水域水深都不超过百米,像舟山岛屿向东100公里的扇形区域内,水深也都在100多米左右,这种环境是十分不利于大型常规潜艇作战的,只有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冲绳海槽以后水深才会达到2000米以上,从而获得宽裕的隐蔽空间,而在从基地出发到突破岛链这一阶段的度航区时间内而是十分危险的。虽然我们战时可以在岸基航空兵的保护下将防御纵深前推上千公里,但是和平时期依然免不了各种“苍蝇蚊子”的骚扰!尤其是面对美日庞大的水上水下反潜体系。即使是战时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所日鄙人认为,从我国海军的作战需求和潜艇发展潮流来看,选用单壳体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同为在远洋作战的背景下,为了获得更长时间的水下人员持续作战能力跟隐蔽性,同时控制住潜艇的吨位,发展单壳体是比较适合我国海军的!众所周知,我国的潜艇发展师承苏联的潜艇工业体系。所以在壳体结构上也理所当然的沿用双壳体结构,苏联选择双壳体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苏联靠考虑北冰洋水下作战破冰能力,同时双壳体潜艇相比较单壳体潜艇具有储备浮力大,抗沉性较好,所以苏联选择双壳体潜艇也是理所当然的一种选择。但是我们国家的海军作战环境跟苏联完全不同,潜艇作战需求也截然不同,我国海域面积较大,,同时常规潜艇也肩负了突破第一岛链第二岛链的任务,担负维护海上交通生命线的重任,综合种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的常规潜艇都很大,对比世界其他常规潜艇,我们宋级元级这类新艇水下排水量通常在3000多吨左右,这么大的排水量跟其所采用的双壳体结构具有直接关系,同等直径下,双壳体潜艇跟单壳体潜艇艇内所能布置的空间容积也有差距,单壳体在相同的直径内可以布置更多的武器或者维持作战的生活物资,从而获得更持久的作战能力。而双壳体则不然,由于结构关系,艇内空间自然不如单壳体!过去我们常说双壳体的种种优点诸如;抗沉性好,储备浮力大等。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湿表面积大,受制于外面整体包覆水柜的影响水下机动性不如单壳体,并且在浅海海域吨位过大的双壳体潜艇隐蔽性也不如单壳体。连俄罗斯这种老牌的双壳体潜艇国家都开始试验单壳体潜艇,不能否认其优点与主流!!而我国的海域环境,北海东海都在大陆架上,水域很浅像黄海东海这类水域水深都不超过百米,像舟山岛屿向东100公里的扇形区域内,水深也都在100多米左右,这种环境是十分不利于大型常规潜艇作战的,只有突破第一岛链进入冲绳海槽以后水深才会达到2000米以上,从而获得宽裕的隐蔽空间,而在从基地出发到突破岛链这一阶段的度航区时间内而是十分危险的。虽然我们战时可以在岸基航空兵的保护下将防御纵深前推上千公里,但是和平时期依然免不了各种“苍蝇蚊子”的骚扰!尤其是面对美日庞大的水上水下反潜体系。即使是战时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很大的!!所日鄙人认为,从我国海军的作战需求和潜艇发展潮流来看,选用单壳体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同为在远洋作战的背景下,为了获得更长时间的水下人员持续作战能力跟隐蔽性,同时控制住潜艇的吨位,发展单壳体是比较适合我国海军的!
确实是单壳体是潮流,兔子杰西卡文风不错。
早有定论的事情,《舰船知识》几年前就专题探讨过。
好像有结合单双壳优点的潜艇,部分双壳。
随着核鱼的增加未来可能近海以单壳体的潜艇为主
rt12 发表于 2015-7-11 21:07
随着核鱼的增加未来可能近海以单壳体的潜艇为主
单双混合才是王道。
单双混合便于布置声呐
兔子的帖子木有人气啊


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
单壳双壳都是昨日黄花,未来是属于单双混合的。
双壳当然比蛋壳好多了  第一 国内技术并不是十分过硬  双壳体增加强度 浮力 好处很多  第二 很灵活布置各种外挂 通信 电子 声纳等  第三   双壳体更灵活增加外挂大型特种设备 如  无人潜艇  外挂布设水雷  而 所谓单壳体省下的空间  实际也增加不了多少 续航力  并且  如果 需要远航  根据美法俄 实际的部制  远航的 只能是核潜艇  法国有两千吨级别的小型核潜艇呢  追求远航  那就核潜艇  近海 地形复杂  那双壳体 安全性第一
所谓的单壳体就是指单双混合壳体
美帝的核潜艇,西方的单壳常规艇都是大部分单壳,特殊部位双壳布局
总归还的是单壳的

之前做不到那是没办法的事
歼11D 发表于 2015-7-11 23:18
所谓的单壳体就是指单双混合壳体
并不是,,单壳是说潜艇的壳体一部分是完全单壳的,比如洛杉矶中部就完全是单壳两头是压水仓。双壳则是从头到尾的双壳,而单双混合则是中部的壳体一部分是直接耐压壳裸露,而一部分是双壳结构,本质上就是耐压壳的上部设置了一个双壳结构。
丰血 发表于 2015-7-11 23:10
双壳当然比蛋壳好多了  第一 国内技术并不是十分过硬  双壳体增加强度 浮力 好处很多  第二 很灵活布置各种 ...
你确定安全性一定好?
看图说话。。。
看样子没有在3#艇上采用单壳体,放弃了
连韩国都能造单体壳的潜艇,为何我国就造不了,很难吗。
mdmax 发表于 2015-7-12 02:36
看样子没有在3#艇上采用单壳体,放弃了
技术发展有时会呈螺旋状上升。。。
双壳当然比蛋壳好多了  第一 国内技术并不是十分过硬  双壳体增加强度 浮力 好处很多  第二 很灵活布置各种 ...
赞同你的观点,但你第一条纯属胡说八道。世界上有几个国家造过核潜艇?有几个国家造过超过一百艘以上的潜艇?
连韩国都能造单体壳的潜艇,为何我国就造不了,很难吗。
首先,你预设了“造不了”,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是否采用单双壳,与技术没多大关系,更多的是设计思想与使用环境决定的
总归还的是单壳的

之前做不到那是没办法的事
你从哪知道“之前做不到那是没办法”的?
365赌王 发表于 2015-7-11 21:54
看图说话。。。
简单说,文章作者认为没搞过的东西太难、风险太大,不敢搞。
wwwbak 发表于 2015-7-11 23:21
总归还的是单壳的

之前做不到那是没办法的事
单论造单壳体对于中来说没有什么难度。难度在于采用了单壳体后对于整体的牵连性,由于我们此前从未建造过单壳体潜艇缺乏经验,相应的AIP声呐系统减震浮筏这些技术由于采用单壳体后整体的布置都会改变,会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性,我们此前几十年都是采用双壳体技术,并且实践积累经验很丰富,技术上有继承性,用成熟的设计可以减少项目风险。所以造单壳体对于中国来说没有什么难度。。
近海用单壳体常规潜艇,远洋全部上核潜,这个路子从兔子引进拉达来看就已经很明显了
近海用单壳体常规潜艇,远洋全部上核潜,这个路子从兔子引进拉达来看就已经很明显了

引进拉达?这话说了几年了?拉达在哪里?
引进拉达?这话说了几年了?拉达在哪里?
这事不是已经定了吗?
这事不是已经定了吗?
你的消息来源是?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5-7-12 09:16
简单说,文章作者认为没搞过的东西太难、风险太大,不敢搞。


没搞过的东西太难不敢搞?然而十五期间有关单壳体特性的关键技术得到解决这句话又被你选择性无视了。楼上已经有人说了单双壳体的技术难度对于土鳖来说不是问题,问题是采用双壳体之后一些相关的部件也要发生较大的改动从中有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未能预见的问题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一个拥有几十年潜艇建造经验的国家来说单双壳体的技术难度不是关键,设计思路是追求保守稳妥还是激进创新?海军自身的需求是什么?这些才是左右壳体方案的关键因素。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5-7-12 09:16
简单说,文章作者认为没搞过的东西太难、风险太大,不敢搞。


没搞过的东西太难不敢搞?然而十五期间有关单壳体特性的关键技术得到解决这句话又被你选择性无视了。楼上已经有人说了单双壳体的技术难度对于土鳖来说不是问题,问题是采用双壳体之后一些相关的部件也要发生较大的改动从中有也可能会产生一些未能预见的问题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对于一个拥有几十年潜艇建造经验的国家来说单双壳体的技术难度不是关键,设计思路是追求保守稳妥还是激进创新?海军自身的需求是什么?这些才是左右壳体方案的关键因素。
看图说话。。。
马运义的一篇老文,个人觉得看过的最好的有关于单双壳体问题的总结,没有之一。
好像有结合单双壳优点的潜艇,部分双壳。
好像苍龙就是的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5-7-12 09:16
简单说,文章作者认为没搞过的东西太难、风险太大,不敢搞。
1、军事科技的发展同意是呈螺旋状上升的。。。
2、其实可以看成一种国粹式智慧,搞好了,能更加理直气壮地从上级那里获取所需;暂时搞不出来,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兔子你不会分一下段落吗?
看着太累,差评!
小直径的单壳体技术解决不代表更大直径的单壳体技术解决,3000~4000吨级别的单壳体技术能不能解决还是未知数。核潜艇则更加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