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斗机超巡的两个错误观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7:21:53
这是指某人的观点,而不是讨论战斗机超巡意义。

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超巡也是同样如此。有人听到几声捧就自我膨胀,连航空兵一些定律都被他否定。估计是没闹明白这是定律。哈

此人观点之一:认为战斗机单位时间穿越雷达探测区越多被发现概率越大是错的。天哪,此乃航空兵突防航路规划定律之一,此翁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估计此翁认为,战斗机单位时间内穿越雷达探测去越多被发现概率越低。照此翁这说法,今后航空兵突防航路规划就专门找最多雷达探测区穿行,被发现概率低嘛。哈哈

此人观点之二:认为战斗机超音速时间越长红外特征信号越明显是错的。估计此翁不知道气动加热是何物。此翁应该是认为越是超音速飞行红外信号越低,气动加热越不加热吧?
如今民用的热像仪灵敏度度到了0.03左右。战斗机超音速飞行温升都在好几度,到了1.5马赫以上就能有十几度,甚至某些部位更高。马赫数再往上,嘿嘿。。。。。。。。

这些都是超巡需要采取措施的方面。

此翁自己说他计算这些观点用的是四则运算。
哦,天哪,四则运算就搞定,咋算的啊?
给人家研究所大学啥的,那都是大量实验测试数据库做查表,做拟近,作仿真。。。。。。

这知识啊,真是令人捉急这是指某人的观点,而不是讨论战斗机超巡意义。

任何事情,有利就有弊,超巡也是同样如此。有人听到几声捧就自我膨胀,连航空兵一些定律都被他否定。估计是没闹明白这是定律。哈

此人观点之一:认为战斗机单位时间穿越雷达探测区越多被发现概率越大是错的。天哪,此乃航空兵突防航路规划定律之一,此翁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估计此翁认为,战斗机单位时间内穿越雷达探测去越多被发现概率越低。照此翁这说法,今后航空兵突防航路规划就专门找最多雷达探测区穿行,被发现概率低嘛。哈哈

此人观点之二:认为战斗机超音速时间越长红外特征信号越明显是错的。估计此翁不知道气动加热是何物。此翁应该是认为越是超音速飞行红外信号越低,气动加热越不加热吧?
如今民用的热像仪灵敏度度到了0.03左右。战斗机超音速飞行温升都在好几度,到了1.5马赫以上就能有十几度,甚至某些部位更高。马赫数再往上,嘿嘿。。。。。。。。

这些都是超巡需要采取措施的方面。

此翁自己说他计算这些观点用的是四则运算。
哦,天哪,四则运算就搞定,咋算的啊?
给人家研究所大学啥的,那都是大量实验测试数据库做查表,做拟近,作仿真。。。。。。

这知识啊,真是令人捉急
关于当今雷达网和组网问题

现代雷达部署都是组网的,十几,二十几年前之所以强调组网,并非当年没有组网,而是以前组网时间基准要求不严,数据一致性要求不严,数据融合几乎没有实时处理机制等。那时候靠电报和电话口头报。指挥中心靠人工接报送报,全靠人工标图和记录,等等。这种组网当然不可能反映出空情实时性和航迹关联性,当然会丢失隐身目标。
如今早就不同了,是个人都搞自动化组网。连朝鲜都上了。穷国小国买雷达,必须要求能符合其国内组网标准,等等。由此可见,组网早就成小菜了。

还在以为雷达没组网,那都属于自个屁也不懂还一厢情愿。

雷达组网又有要点。首先是雷达配置
实际上雷达配置很复杂。就目前一个部署了战斗机部队的省会城市,除附近有远程防空雷达意外,机场还有自己的中程雷达,防空兵还有中远程雷达,低空雷达等等。总之,一个远程雷达探测区内,还有多个其他雷达。这些雷达通常包括P波段,S,L波段,以及C波段等。尤其是目前很多都还要配备光电雷达,通常作用距离几十公里。如果是战时,或高战备等级。出动的雷达还会多。

由此可见,一个远程防空雷达区域内,远不止一台雷达,平均在6至8,主要方向更多。这还没算防空哨雷达和光电雷达、预警机等。

一架F22一类的隐身战斗机,仅仅纵轴正面RCS相对L至X波段小,正侧面实际上仅相当于一个小目标,并不隐身。而对于P波段和K波段以下,他的正面都不是隐身档次。这么多雷达,如此多波段对着,哪还会有隐身一说。
除非别人不战备、雷达大多锁仓库。还没算光电雷达一类。

战斗机不太可能正轴对着雷达,概率极低,也不可能对的准。何况雷达如此多,所处位置各不相同,战斗机绝大多数是各种侧面形态对着雷达。所以,只要雷达自动化组网,F22一类的铁定难隐身。倒是B2各个方向隐身相对均衡,这方面比22要优异得多。35就不用谈了。

如果遇上P波段雷达,就不要谈隐身了,隐不隐都没区别。如今防空区,P波段雷达肯定一大堆,不用想。



Gregorian 发表于 2015-6-3 11:33
关于当今雷达网和组网问题

现代雷达部署都是组网的,十几,二十几年前之所以强调组网,并非当年没有组网 ...
P波段,恐怕B2还是隐身的。这家伙几乎全波段隐身。
对于22的隐身程度只有md心里最清楚,要真特么那么有把握隐身~早就到处飞起了~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5-6-3 11:42
P波段,恐怕B2还是隐身的。这家伙几乎全波段隐身。
基本没有啥能全波段隐身

B2侧面全方位RCS变化不大倒是
Gregorian 发表于 2015-6-3 11:54
基本没有啥能全波段隐身

B2侧面全方位RCS变化不大倒是

B2表面不存在强的反射源。整个机身处理的很好。飞翼天生就有这个优点,当年B49试飞的时候,屡屡从雷达上消失。当时压根没考虑隐身问题,算是歪打正着。既然飞翼形状本身反射源就少,那么只有靠共振来产生强回波。可惜B2那个尺寸和形状,跟比较短的波段都不共振。因此B2的算是比较全面的隐身飞机。
空情保障中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由于雷达组网各种雷达波段,扫描周期,精度等等差异大,这就引出了空情一致性问题。如远程防空雷达大约每分钟6至15周左右,而中近程雷达可达30周,甚至更多。测量的距离和角度误差也不相同,有的误差达2至4公里,有的可达到目标指示精度。这些数据如果是对同一个目标时,就会造成汇总后目标信息数据不一致。通俗的说,就会使得汇总显示把一个目标显示成多个目标。

处理这类问题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技术都很成熟。利用卡尔曼,贝叶斯,遗传,方差等等方法,滤除与融合各种不同传感器汇集的数据,以及利用决策树和特征数据库甄别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得到各个批次的目标航迹。

注意,即便对同一信号,都不叫一个目标,而叫一批次目标。原因是这个信号究竟是几架飞机未必能判断。所以不用架次,而用批次。除非有辅助措施确认批次内的架次。

曲解别人的观点还单开一个帖子   与其这样还不如认真看看人家的文章再讨论呢
不过这也得看体系,中苏这种极端强调防空的雷达的数量和种类当然多而且完整的,的确不好对付。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5-6-3 12:50
B2表面不存在强的反射源。整个机身处理的很好。飞翼天生就有这个优点,当年B49试飞的时候,屡屡从雷达 ...
通常不这么看

任何形状,相对于某一波段都有一个等效RCS,无需具体反射源。因为有没有反射源是很难确定的。只能做到尽力而为。

而在波长与被测物体尺度成谐振关联的情况下,这个等效RCS立马就变大,没得跑。

尤其是以高PRF做搜索截获时,这个等效RCS不仅大,而且会急剧增强

所以远程搜索通常先不管测距,一通高PRF扫了再说,一旦有可疑,立马回扫烧穿他再说,确认不是虚警,立马双序列解模糊,转入连续跟踪
战斗机隐身主要是对抗火控雷达和雷达制导空空弹用的- -

靠这东西突地面雷达阵还是洗洗睡
chenqin 发表于 2015-6-3 13:01
不过这也得看体系,中苏这种极端强调防空的雷达的数量和种类当然多而且完整的,的确不好对付。
对弱国用不用隐身飞机都无所谓
第一条不做评论 第二条大多数人还是能明白的  超音速飞行会带来红外特征升高  但红外特征与超音速飞行时间不是成正比的   举个例子 你把一壶水放在火炉上加热  加热一个小时和加热两个小时水温是没区别的  因为也许5分钟水就开了
boylzd 发表于 2015-6-3 13:13
第一条不做评论 第二条大多数人还是能明白的  超音速飞行会带来红外特征升高  但红外特征与超音速飞行时间 ...
你们好像理解出问题了。

这不是说温度升高,而是长时间保持明显特征掠过更大空域穿越更多红外传感器探测区。

通俗的说就是:火光一闪,还是一道火光半小时划过天空谁的被截获几率大
红外两个大气窗口,一个是1至5微米波长段,一个是8至14微米波长段。前者主要是高温探测窗口,后者是低温蒙皮探测窗口

战斗机尾流从高温到低温窗口都有。所以,探测战斗机不仅仅是本体,还包括尾流。尾流很难隐身
你们好像理解出问题了。

这不是说温度升高,而是长时间保持明显特征掠过更大空域穿越更多红外传感器探 ...
哎 !!!!
正是由于超巡会带来这些问题,所以超巡要求与隐身要求是存在矛盾的。四代机要花不少精力调和
Gregorian 发表于 2015-6-3 13:45
正是由于超巡会带来这些问题,所以超巡要求与隐身要求是存在矛盾的。四代机要花不少精力调和
四代机的隐身本质上就不是为了突破雷达网存在的- -
超巡在PD上的反应。
超巡导致的后果就是与其他飞机产生较大的速度差。速度差大,有时候对于隐身又有不利。
相向接近时,超巡目标PD信号会落在对方PD雷达很干净的前向检测区,所以,此时信号即便很小,也会引起对方雷达截获反应。相向接近用大速度是做死的节奏。所以即便超巡功能,也会避免超巡相向接近。尤其对方电子战系统反应时,超巡接近是自杀。

反向脱离时,超巡目标信号会落在后向杂波区,而且很靠后,此时虽然有可能被淹没,但远不是不能检测。通常最好的摆脱追踪的雷达战术是与对方小速度差,使得追踪方根本就看不到自己。超巡表现看是有利于脱离追踪者,其实空战中,未必仅仅只有追踪者,很大可能还有其他拦截的。

因此,泛泛谈超巡优势不优势,纯属扯蛋
alucrad 发表于 2015-6-3 14:17
四代机的隐身本质上就不是为了突破雷达网存在的- -
隐身是为什么或不是为什么,是个不好说的事。没有那么明确为啥不为啥

Gregorian 发表于 2015-6-3 13:06
通常不这么看

任何形状,相对于某一波段都有一个等效RCS,无需具体反射源。因为有没有反射源是很难确 ...


要知道谐振波长跟飞机尺寸是一致的。B2最大的好处就是机身连续性极好。一片大机翼绵延40米长。那么也就是40米的波长才会谐振。反正是整比例的数值才行。这个波长长度,雷达天线已经大的不堪使用了,转动不灵,而且分辨率低下。这就是B2的诀窍。相比F22尺寸小,谐振波长也短得多。而且机身连续性也打折,电波可以分几段来谐振。因此发现的概率比较高了。波长短的雷达就有用武之地了。而且波长短,雷达天线也就小,而且精度也就高多了。
Gregorian 发表于 2015-6-3 13:06
通常不这么看

任何形状,相对于某一波段都有一个等效RCS,无需具体反射源。因为有没有反射源是很难确 ...


要知道谐振波长跟飞机尺寸是一致的。B2最大的好处就是机身连续性极好。一片大机翼绵延40米长。那么也就是40米的波长才会谐振。反正是整比例的数值才行。这个波长长度,雷达天线已经大的不堪使用了,转动不灵,而且分辨率低下。这就是B2的诀窍。相比F22尺寸小,谐振波长也短得多。而且机身连续性也打折,电波可以分几段来谐振。因此发现的概率比较高了。波长短的雷达就有用武之地了。而且波长短,雷达天线也就小,而且精度也就高多了。
Gregorian 发表于 2015-6-3 14:18
超巡在PD上的反应。
超巡导致的后果就是与其他飞机产生较大的速度差。速度差大,有时候对于隐身又有不利。 ...
超巡以后,来袭导弹的不可逃脱区缩小了,对己方有利。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5-6-3 15:13
要知道谐振波长跟飞机尺寸是一致的。B2最大的好处就是机身连续性极好。一片大机翼绵延40米长。那么也就 ...


您老看错书了吧。

应该是处于VHF、P波段谐振效应区时,涂料厚度要达到几厘米至将近几十厘米才能遏制反射。此外,波长与被测物体四分之一关系是谐振峰值。B-2没戏

而且B2机体巨大,对很宽范围的波段都有光学区效应,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5-6-3 15:13
要知道谐振波长跟飞机尺寸是一致的。B2最大的好处就是机身连续性极好。一片大机翼绵延40米长。那么也就 ...


您老看错书了吧。

应该是处于VHF、P波段谐振效应区时,涂料厚度要达到几厘米至将近几十厘米才能遏制反射。此外,波长与被测物体四分之一关系是谐振峰值。B-2没戏

而且B2机体巨大,对很宽范围的波段都有光学区效应,
有没有搞错,讨论单位时间有何意义,超巡和不超迅飞机对比中的不变量是敌占区上空的航程啊,要对比也该是单位航程上被发现的几率,假设单位路程上的雷达站数目一定,超巡飞机在每个雷达站有效探测范围内的时间短,被发现几率小,因此单位航程上被发现几率小,整个航程上被发现的几率小。。。
至于红外,即使在"窗口"内也是有吸收,除非高温物体,如弹道火箭喷炎,加力燃烧喷气,探测距离也是大大有限,否则干嘛超试距弹以雷达制导为主。不加力超巡,机体摩擦顶多100来摄氏度,发现距离有限。
Gregorian 发表于 2015-6-3 22:26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没考虑涂层的问题。涂层对长波没啥效果。反正B2的那个尺寸,谐振波长很长,导致雷达要工作在这个波长,那么天线必定很庞大,难以部署使用。而且因为波长过长,导致分辨率下降。看得到有东西路过,但是难以引导攻击。
目前为止,唯8楼一人为明白人。
战斗机隐身主要是对抗火控雷达和雷达制导空空弹用的- -

靠这东西突地面雷达阵还是洗洗睡
F117(战斗机大小)不就是靠隐身突破地面雷达阵地的。
不看,楼主说问题从来就是一大堆的文字结论,而且明显说不清原理。啥都是这是XXX的定律,定律你都不敢把原理讲明白谁信?
Gregorian 发表于 2015-6-3 11:33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对,所以未来六代机必然是全无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