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手机系统为何沦为极客玩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33:31
本周国产手机厂商魅族悄然在官网在线商城上架了Ubuntu版MX4,和最初原版MX4定价一样卖1799元。其实有关于魅族搭载Ubuntu系统MX4的消息由来已久,早在2013年的MWC上Ubuntu版MX3手机就曾亮相过,这之后又等待了两年才正式问世。
身处Android开源系统称霸的帝国时代,像魅族这样还能关注小众系统的厂商并不多见。多数厂商基本都在潜移默化的为Android生态圈贡献着力量,只是系统本身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所以借着魅族发布Ubuntu MX4这件事儿,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聊聊那些与Ubuntu类似的小众系统们,如今何去何从了呢?
近期调查机构Kantar发布了2015年Q1季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以欧洲为例,目前Android占比68.4%,iOS占比20.3%,Windows占比9.9%。很明显,Android和iOS依旧是占据了大头,而得益于微软推出的Windows 10 Mobile新平台,Windows手机从Android手里新抢来了1.8%的份额。其他小众系统仅拥有1.4%的份额,相比去年同期又有下降,生存现状岌岌可危。
Ubuntu:国内影响力不足
先从Ubuntu说起,魅族官网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细节,魅族强调本次发售的Ubuntu版MX4实际上是开发者预览版,软件系统由开发Ubuntu的Canonical公司维护,魅族提供硬件问题的售后服务。不难看出,双方的合作初期处在一个试探性的关系上。
小众系统中,Ubuntu应该算是小众中的小众了。在iOS与Android称王的时代,WP、黑莓这样的小众系统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对比而言,Ubuntu与WP、黑莓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称之为小众中的小众也不足为奇。
魅族并非是首次推出Ubuntu手机的厂商,此前西班牙BQ公司曾推出了Aquaris E4.5 UbuntuEdition,硬件配置不高,售价170欧元(约合人民币1200元),从定位来看,Ubuntu并没有之前传闻的那样主打高端市场。
与Ubuntu的合作可以看做是魅族对自身业务的一次拓展。如果能通过Ubuntu这样的小众系统逐渐摆脱对谷歌的依赖或许是魅族想要实现的愿望。然而这条道路上,三星Tizen系统的前车之鉴已经摆在面前,留给魅族与Ubuntu的空间还剩下多少呢?目前Ubuntu在国际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许这也是魅族试探海外市场的一项计划。
黄章对产品一直是极致追求的,并且魅族也注重粉丝文化,无论是论坛社区还是定期举办的魅友线下活动都可以看到魅族的用心。此次Ubuntu版MX4的发售,甚至包括之前YunOS版魅族MX4的发售也的确能给市场带来一丝活力,让魅族赚足了眼球。
Ubuntu系统尽管在国内的影响力不大,但从系统本身来说是具备一定的可玩性。它主打不同于iOS或Android那样的点按手势操作,通过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滑动操作可以呼出不同的应用程序。Ubuntu的系统模式是集成式,融合了本地与网络服务,比如在地理位置主屏下,你其实可以看到包括天气、地图、叫车应用等多种服务选项,简化了寻找的过程。如果你习惯传统操作方式,也可以调取应用程序界面找到应用。
Windows 10 Mobile:合作伙伴稀缺
一开始把Windows手机列入小众我是拒绝的,毕竟它现在是仅次于Android与iOS位列第三的位置,但另一个事实摆在面前,它的份额与前两者相距甚远,所以列为小众似乎也不为过。
完成对诺基亚手机部门的收购之后,软件巨头微软终于有了自己的硬件部门。然而随后推出的微软Lumia产品并没能在市场上带来多大的震撼力,诺基亚的手机制造技术其实毋庸置疑,显然问题更多的出在软件层面上。
Windows Phone 7诞生之后很多人很看好它,相比于iOS、Android系统,Windows Phone的动态磁贴的确是耳目一新,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Windows Phone都陷入了不断重复的节奏中,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而且当时更新速度极慢,移动端与PC端未能打通也是一大败笔。
系统功能单一、应用软件匮乏、应用质量不佳、合作伙伴稀缺是摆在微软Windows Phone面前的棘手问题。终于,从Windows Phone 8开始,微软加入了一些不同,比如Cortana语音助手,滑动式输入法等等。不久前公布的Windows 10 Mobile中更是允许开发者利用微软开发工具将iOS或Android应用直接封装成为Windows 10应用,微软决定背水一战。
另一方面,我们听到了一些与微软合作厂商的声音,比如HTC已经推出了One M8 for Windows的手机。宏碁也表示未来旗下Windows Phone手机将允许全部升级到Windows 10 Mobile,LG近期曝光的LG Lancet也会搭载Windows 10 Mobile系统。不过相比Android的庞大阵容,这只是冰山一角。
黑莓:缺少接地气儿的产品
与微软一样落寞的少不了难兄难弟黑莓。最近一期财报中,黑莓第一季度的硬件销量仅为160万部。相比iPhone同期销量仅是一个零头。业界对于黑莓的质疑声越来越高,曾经被寄予厚望的BlackBerry 10系统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传出。
相比主流的iPhone以及Android手机所采用的16:9屏幕比例,黑莓的产品在屏幕比例上并不规则,这让黑莓吃到不少苦头,直接体现在了应用兼容性不佳上。对此黑莓先于微软尝试了支持APK包安装应用的方法。黑莓手机使用APK文件之前,开发者需要下载安装专门的开发工具对APK文件进行改动并打包再次上传,通过审核之后用户可以在BlackBerry World中下载安装。相比微软针对开发者提供的移植iOS与Android程序,黑莓来得似乎要直接一点。不过从黑莓论坛一些网友们的反馈来看,他们还是热衷于使用黑莓原生的应用,至少兼容性会更好,不会出现显示错乱或应用崩溃的现象。
今天的黑莓已经被挤出了移动OS前三名的位置,面对市场份额的下滑,BlackBerry系统将希望押注在安全服务这个细分市场之中,这虽然可以吸引到政府、军队甚至企业级用户,但问题是如何吸引大众消费者呢?总不能让用户依靠像诺基亚那样的“情怀”买单吧?
坦诚地讲,近期黑莓推出了Passport手机让我眼前一亮。它拥有旗舰级的硬件配置,系统层面并没有为我们带来太多惊喜,依旧是传统的安全服务以及BlackBerry Hub。未来黑莓可以考虑将自家业务渗透到iOS甚至Android平台,尽可能推出一些接地气儿的亲民产品会好很多。
Tizen:与Android系统高度相似
提起Tizen相信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会是“跳票”二字。的确,三星电子原本宣布在2012年下半年发布首款Tizen手机,然而最终却三度推迟了其发售时间。终于在今年年初,搭载Tizen系统的三星Z1选择了在印度低调发布。
跳票现象的背后其实也反映出了Tizen系统的“难言之隐”。Tizen系统在界面的设计上与现有Android系统是高度相似的,新鲜感不够、应用稀缺,很多开发者在Tizen平台上赚不到钱,他们认为在这开发软件是浪费时间的。
可以想象到,如果缺乏开发者的支持,就算平台再好也是无济于事,这是Tizen存在的最大问题。另外Tizen相比三星基于Android的TouchWiz成熟平台相比也缺少了很多主流的应用与服务,它更像是一个替补选手。
从2015年开始,我们看到了三星针对Tizen系统玩法的转型,尝试在智能手表甚至智能电视上搭载Tizen系统。不难想象,正是因为Tizen系统本身的简单化或许会让三星考虑将Tizen应用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上,并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互联。虽然Tizen的开发计划一直是困难重重,但这些年三星却从未声称要放弃Tizen,面对逐渐兴起的新一轮物联网竞赛,Tizen或许是他们的赌注。
总结:小众系统也有生存法则
除了我们以上提到这些小众系统之外,还有一些名气不高的系统进展更不理想,比如Sailfish OS、Firefox OS、Asha等,基本都是高开低走,抛头露面几次后便杳无音讯。
在这个iOS与Android生态系统如此稳固的今天,其他系统都应该算是相对的小众。长期稳定的生态链建立已经让苹果和谷歌稳固了其先发优势,同时也具备更广阔的商业价值。抛开硬件以及系统界面不谈,小众系统之所以很难有进一步的突破其实原因在于应用的欠缺,开发者不愿意花费精力在这里会导致系统生态圈无法被建立,从而引发小众系统盈利模式的不健全。
如今iOS与Android已经开始丰富自己的生态圈,而小众系统则只能迫不得已为了生存而努力。用户在选择上显然会倾向于成熟稳定的系统,小众系统就不可避免的沦为了小众用户的玩具,就算没有硬件,很多手机也可以通过刷机折腾的方式体验到部分小众系统,那么又为何花费更多的价钱买一部原生小众系统手机呢?
当然也别太悲观了,面对Android的同质化现象,小众系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Ubuntu的手势、Windows 10 Mobile与Win 10的互联互通、BlackBerry的安全服务、Tizen物联网模式等等。现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以体验为指向,小众系统应用虽然少,但如果能保证更好的操作体验和创新性也能具备竞争力。
继手机、平板之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新兴物联网领域对移动操作系统有着更大的依赖。这点上三星Tizen看得比较远,行动也更快一点。就算是智能手机领域拼不过,新兴领域将会是新的竞技起点。另外,如果能抓住机遇,或者依附一些巨头厂商以双系统的形式逐步植入到硬件中相信也是有机会走出低迷的。http://news.mydrivers.com/1/431/431556.htm

本周国产手机厂商魅族悄然在官网在线商城上架了Ubuntu版MX4,和最初原版MX4定价一样卖1799元。其实有关于魅族搭载Ubuntu系统MX4的消息由来已久,早在2013年的MWC上Ubuntu版MX3手机就曾亮相过,这之后又等待了两年才正式问世。
身处Android开源系统称霸的帝国时代,像魅族这样还能关注小众系统的厂商并不多见。多数厂商基本都在潜移默化的为Android生态圈贡献着力量,只是系统本身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所以借着魅族发布Ubuntu MX4这件事儿,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聊聊那些与Ubuntu类似的小众系统们,如今何去何从了呢?
近期调查机构Kantar发布了2015年Q1季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报告。以欧洲为例,目前Android占比68.4%,iOS占比20.3%,Windows占比9.9%。很明显,Android和iOS依旧是占据了大头,而得益于微软推出的Windows 10 Mobile新平台,Windows手机从Android手里新抢来了1.8%的份额。其他小众系统仅拥有1.4%的份额,相比去年同期又有下降,生存现状岌岌可危。
Ubuntu:国内影响力不足
先从Ubuntu说起,魅族官网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细节,魅族强调本次发售的Ubuntu版MX4实际上是开发者预览版,软件系统由开发Ubuntu的Canonical公司维护,魅族提供硬件问题的售后服务。不难看出,双方的合作初期处在一个试探性的关系上。
小众系统中,Ubuntu应该算是小众中的小众了。在iOS与Android称王的时代,WP、黑莓这样的小众系统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对比而言,Ubuntu与WP、黑莓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称之为小众中的小众也不足为奇。
魅族并非是首次推出Ubuntu手机的厂商,此前西班牙BQ公司曾推出了Aquaris E4.5 UbuntuEdition,硬件配置不高,售价170欧元(约合人民币1200元),从定位来看,Ubuntu并没有之前传闻的那样主打高端市场。
与Ubuntu的合作可以看做是魅族对自身业务的一次拓展。如果能通过Ubuntu这样的小众系统逐渐摆脱对谷歌的依赖或许是魅族想要实现的愿望。然而这条道路上,三星Tizen系统的前车之鉴已经摆在面前,留给魅族与Ubuntu的空间还剩下多少呢?目前Ubuntu在国际市场中拥有一定的知名度,或许这也是魅族试探海外市场的一项计划。
黄章对产品一直是极致追求的,并且魅族也注重粉丝文化,无论是论坛社区还是定期举办的魅友线下活动都可以看到魅族的用心。此次Ubuntu版MX4的发售,甚至包括之前YunOS版魅族MX4的发售也的确能给市场带来一丝活力,让魅族赚足了眼球。
Ubuntu系统尽管在国内的影响力不大,但从系统本身来说是具备一定的可玩性。它主打不同于iOS或Android那样的点按手势操作,通过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滑动操作可以呼出不同的应用程序。Ubuntu的系统模式是集成式,融合了本地与网络服务,比如在地理位置主屏下,你其实可以看到包括天气、地图、叫车应用等多种服务选项,简化了寻找的过程。如果你习惯传统操作方式,也可以调取应用程序界面找到应用。
Windows 10 Mobile:合作伙伴稀缺
一开始把Windows手机列入小众我是拒绝的,毕竟它现在是仅次于Android与iOS位列第三的位置,但另一个事实摆在面前,它的份额与前两者相距甚远,所以列为小众似乎也不为过。
完成对诺基亚手机部门的收购之后,软件巨头微软终于有了自己的硬件部门。然而随后推出的微软Lumia产品并没能在市场上带来多大的震撼力,诺基亚的手机制造技术其实毋庸置疑,显然问题更多的出在软件层面上。
Windows Phone 7诞生之后很多人很看好它,相比于iOS、Android系统,Windows Phone的动态磁贴的确是耳目一新,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Windows Phone都陷入了不断重复的节奏中,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而且当时更新速度极慢,移动端与PC端未能打通也是一大败笔。
系统功能单一、应用软件匮乏、应用质量不佳、合作伙伴稀缺是摆在微软Windows Phone面前的棘手问题。终于,从Windows Phone 8开始,微软加入了一些不同,比如Cortana语音助手,滑动式输入法等等。不久前公布的Windows 10 Mobile中更是允许开发者利用微软开发工具将iOS或Android应用直接封装成为Windows 10应用,微软决定背水一战。
另一方面,我们听到了一些与微软合作厂商的声音,比如HTC已经推出了One M8 for Windows的手机。宏碁也表示未来旗下Windows Phone手机将允许全部升级到Windows 10 Mobile,LG近期曝光的LG Lancet也会搭载Windows 10 Mobile系统。不过相比Android的庞大阵容,这只是冰山一角。
黑莓:缺少接地气儿的产品
与微软一样落寞的少不了难兄难弟黑莓。最近一期财报中,黑莓第一季度的硬件销量仅为160万部。相比iPhone同期销量仅是一个零头。业界对于黑莓的质疑声越来越高,曾经被寄予厚望的BlackBerry 10系统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传出。
相比主流的iPhone以及Android手机所采用的16:9屏幕比例,黑莓的产品在屏幕比例上并不规则,这让黑莓吃到不少苦头,直接体现在了应用兼容性不佳上。对此黑莓先于微软尝试了支持APK包安装应用的方法。黑莓手机使用APK文件之前,开发者需要下载安装专门的开发工具对APK文件进行改动并打包再次上传,通过审核之后用户可以在BlackBerry World中下载安装。相比微软针对开发者提供的移植iOS与Android程序,黑莓来得似乎要直接一点。不过从黑莓论坛一些网友们的反馈来看,他们还是热衷于使用黑莓原生的应用,至少兼容性会更好,不会出现显示错乱或应用崩溃的现象。
今天的黑莓已经被挤出了移动OS前三名的位置,面对市场份额的下滑,BlackBerry系统将希望押注在安全服务这个细分市场之中,这虽然可以吸引到政府、军队甚至企业级用户,但问题是如何吸引大众消费者呢?总不能让用户依靠像诺基亚那样的“情怀”买单吧?
坦诚地讲,近期黑莓推出了Passport手机让我眼前一亮。它拥有旗舰级的硬件配置,系统层面并没有为我们带来太多惊喜,依旧是传统的安全服务以及BlackBerry Hub。未来黑莓可以考虑将自家业务渗透到iOS甚至Android平台,尽可能推出一些接地气儿的亲民产品会好很多。
Tizen:与Android系统高度相似
提起Tizen相信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会是“跳票”二字。的确,三星电子原本宣布在2012年下半年发布首款Tizen手机,然而最终却三度推迟了其发售时间。终于在今年年初,搭载Tizen系统的三星Z1选择了在印度低调发布。
跳票现象的背后其实也反映出了Tizen系统的“难言之隐”。Tizen系统在界面的设计上与现有Android系统是高度相似的,新鲜感不够、应用稀缺,很多开发者在Tizen平台上赚不到钱,他们认为在这开发软件是浪费时间的。
可以想象到,如果缺乏开发者的支持,就算平台再好也是无济于事,这是Tizen存在的最大问题。另外Tizen相比三星基于Android的TouchWiz成熟平台相比也缺少了很多主流的应用与服务,它更像是一个替补选手。
从2015年开始,我们看到了三星针对Tizen系统玩法的转型,尝试在智能手表甚至智能电视上搭载Tizen系统。不难想象,正是因为Tizen系统本身的简单化或许会让三星考虑将Tizen应用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上,并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互联。虽然Tizen的开发计划一直是困难重重,但这些年三星却从未声称要放弃Tizen,面对逐渐兴起的新一轮物联网竞赛,Tizen或许是他们的赌注。
总结:小众系统也有生存法则
除了我们以上提到这些小众系统之外,还有一些名气不高的系统进展更不理想,比如Sailfish OS、Firefox OS、Asha等,基本都是高开低走,抛头露面几次后便杳无音讯。
在这个iOS与Android生态系统如此稳固的今天,其他系统都应该算是相对的小众。长期稳定的生态链建立已经让苹果和谷歌稳固了其先发优势,同时也具备更广阔的商业价值。抛开硬件以及系统界面不谈,小众系统之所以很难有进一步的突破其实原因在于应用的欠缺,开发者不愿意花费精力在这里会导致系统生态圈无法被建立,从而引发小众系统盈利模式的不健全。
如今iOS与Android已经开始丰富自己的生态圈,而小众系统则只能迫不得已为了生存而努力。用户在选择上显然会倾向于成熟稳定的系统,小众系统就不可避免的沦为了小众用户的玩具,就算没有硬件,很多手机也可以通过刷机折腾的方式体验到部分小众系统,那么又为何花费更多的价钱买一部原生小众系统手机呢?
当然也别太悲观了,面对Android的同质化现象,小众系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比如Ubuntu的手势、Windows 10 Mobile与Win 10的互联互通、BlackBerry的安全服务、Tizen物联网模式等等。现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以体验为指向,小众系统应用虽然少,但如果能保证更好的操作体验和创新性也能具备竞争力。
继手机、平板之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新兴物联网领域对移动操作系统有着更大的依赖。这点上三星Tizen看得比较远,行动也更快一点。就算是智能手机领域拼不过,新兴领域将会是新的竞技起点。另外,如果能抓住机遇,或者依附一些巨头厂商以双系统的形式逐步植入到硬件中相信也是有机会走出低迷的。http://news.mydrivers.com/1/431/431556.htm

生态系统的竞争,赢者通吃,输家连渣都不会剩下,大树底下不长草就是这个道理。
小众系统手机,包括win,应该尝试一下双系统。给用户一个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