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媒体在非洲站稳脚跟 不回避敏感话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0:22:20
2015-05-11 11:04: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惜梦
核心提示:然而在过去几年间,有一个领域伴随着中国在非洲逐渐加深的脚印尤为凸显出来,中国媒体在非洲的扩张已非常明显。
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 英媒称,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到琳琅满目的廉价商品,今天的中国在整个非洲存在的迹象遍地可见。然而在过去几年间,有一个领域伴随着中国在非洲逐渐加深的脚印尤为凸显出来——当你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或者来到报摊前,你就会发现,中国媒体在非洲的扩张已非常明显。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3日报道,在一些西方媒体不得不裁减其海外报道经费的同时,中国政府却帮助其国有媒体在全世界进行扩张。中国政府进行媒体扩张的成果是显著的,特别是在非洲。
在电视领域,中国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提供了涉及多个领域的实时新闻更新;在纸媒领域,来自新华社的新闻特写频繁地出现在非洲国家报纸的版面中,《中国日报》非洲版每周出版更新一次;在广播领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在非洲电台中占到了一席之地。
不回避敏感话题
在这些媒体扩张的苗头刚刚开始展现时,许多居住在非洲大陆及以外的人们担心,中国正在对非洲进行政治宣传。有些人担心,中国媒体只会炮制出大量对中国和非洲不作任何批评的新闻;更有人担忧,中国的记者会被禁止报道有争议的事件。
现在,这些来自中国的媒体已在非洲大陆站稳脚跟。大多数在过去几年间为这些中国媒体工作的非洲记者们,否定了非洲人最开始的担心。
“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有100%的新闻自主权,”《谈话非洲》的主持人比阿特丽斯·马歇尔说,“有什么被禁止报道的?到目前为止,完全没有。”《谈话非洲》是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的一档旗舰时事分析类节目。
同样,一些专门研究中国媒体新闻内容的专家也注意到,中国媒体已多次报道发生在非洲大陆的争议敏感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一些批判的观点。
“如果你追溯到90年代早期,中国媒体是不允许对某些非洲领导人作出任何批评的,”专门从事中国媒体研究的南非金山大学的学者鲍勃·韦凯萨说,“然而今天,虽然不会进行彻底剖析,但中国媒体已不再去躲避这些敏感话题了。”
例如,韦凯萨的研究发现,《谈话非洲》节目报道了诸如发生在南非的矿工罢工事件、埃及的政治动乱以及南苏丹的冲突等争议敏感事件。
注重“建设性”报道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媒体的既定目标,即提升中国与非洲大陆间的相互认识。而这个目标或许是由那些即使不直接受北京政府审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审查的非洲记者来促进达成的。然而一些理论学者也指出,这个解读未免将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并且,以往对于中国媒体进行政治宣传的批评或许忽略了重要的一点:中国媒体也许从起始阶段就有着和西方媒体不同的哲学体系,而不只是简单地被限制而已。
“西方对于中国媒体的许多认知都只停留在表面,同理,中国对于西方媒体的评价也较为肤浅。真实的情况其实要复杂得多,”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秋说。根据她的理论,西方媒体普遍扮演了一种“监察者”的身份,而中国媒体则在做着“有建设性意义的新闻”。
张艳秋解释说:“‘有建设性意义的新闻’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但它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个政策是以为非洲大陆带来一种新的平衡和希望为主旨。在这个主旨引导下的中国媒体还向读者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帮助他们?’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媒体在报道事实,但如果仅仅对事实进行报道却眼看着它越来越恶化,人们不敢再去非洲旅游,这又对谁有好处呢?”
因此,有建设性意义的新闻是以产生解决方案为标准和基础的。这也是《谈话非洲》节目主持人马歇尔所认为的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的核心价值观。
“在大多数时间里,西方媒体的策略就是想方设法地引起人们对于某一事件的关注,”马歇尔说,“然而我们在做的事情却是告诉观众,事实和挑战就摆在那里,而这是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
马歇尔说,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关注了众多有关非洲发展的事件。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该台在进行2015年尼日利亚大选的前期报道时,选择了从尼政府为帮助选民投票而采取安全措施这一角度进行报道,而没有选择可能阻止选民进行投票的安全威胁这一角度。她说:“这可能是同一则故事,但由于报道角度不同,它的意义也会不同。”
助非洲媒体发展
中国媒体的这种扩张策略在获取关注的程度上因不同的非洲国家而有所不同。然而研究人员不出所料地发现,大多数非洲观众对中国国有媒体还是保持着怀疑态度。此外,在对中国媒体的扩张策略表达同情的同时,韦凯萨也表示:“那些对中国媒体的积极策略和提供‘建设性意义’的主旨表达赞许和感激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那些与中国在商业上有着紧密合作的公司上层和精英。”
然而,虽然中国媒体还在为提高自身的可信度而努力,但它们或许已间接地帮助非洲媒体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西方和中国媒体由于不同的原因而面临着困难,但它们可以从对方身上借鉴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它们也正在这样去做,”韦凯萨说,“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对抗性更强的西方媒体和建设性更强的中国媒体同时存在于非洲大陆。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西方和中国媒体正在相互产生影响。最终,这将只会对非洲及非洲媒体产生好的效应。”
【延伸阅读】美报:中国电视媒体进军非洲 成了解中国社会窗口
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 美报称,虽然中国对国内的外国制作的娱乐严加控制,但却渴望看到本国的文化产品被国外接受。在非洲,中国的电视节目已非常受欢迎——至少据中国国家新闻媒体的报道。
据美国《纽约时报》1月8日报道,本周,共产党的主要报纸《人民日报》报道称,中国电视节目在非洲受追捧。报道中有一名乌干达出租车司机,记者刚上了他的车,他就自报喜欢中国的浪漫喜剧片《咱们结婚吧》。报道还援引一位坦桑尼亚教授的话说,他的国人在中国新节目播出前,早早地就等候在他们的电视机前了。
报道说,“越来越多非洲人通过观看当代中国电视剧了解中国社会,对中国产生兴趣。”
关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的热情文章是国有新闻媒体的共同特色。但是,国有新闻媒体对中国文化产品在非洲受欢迎的报道凸显了中国领导人放在在海外获得文化影响力上的重要性。
2011年,只有两家中国公司参加了非洲电视节,这是非洲电视行业制作商以及节目的买家和卖家的一个重要的年度贸易展。但据《综艺》杂志报道,到2012年,参加非洲电视节的中国公司已达到了10家。也在同一年,中国新闻媒体开始大范围地扩大其在非洲的业务,国有广播机构中央电视台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设了央视非洲制作中心。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与当地新闻媒体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肯尼亚一家报纸的编辑把这些协议描述为中国新闻媒体“全面魅力攻势”的一部分。
据非洲电视节估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有42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这相对于该地区8.4亿的人口来说,是一个很低的数字。然而,这个市场正在增长。
中国的四达时代传媒有限公司正乘着这个趋势的潮流,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用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在非洲推销其数字电视业务。该公司正在内罗毕投资8000万美元修建非洲总部,其配音中心将把中文节目翻译成各种当地语言,包括斯瓦希里语。公司称其在非洲已有400多万用户。
中国驻坦桑尼亚达首都累斯萨拉姆的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刘东对《人民日报》说,由大使馆和中国广电当局挑选的五部中国电视系列片、包括面向家庭的肥皂剧,在坦桑尼亚播出后“非常受欢迎”。
中国领导人已明确表示,他们希望央视等媒体加强中国在非洲的形象。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光源2012年在内罗毕的央视非洲中心开播仪式上,对包括肯尼亚副总统在内的嘉宾说,他希望该电视网能讲述“中非交流与合作的真实故事”。
他说,“在目前不公正的国际媒体秩序下,来自少数国家的一些人总是在歪曲中国与非洲友好关系的事实,”他没有指明是哪些国家。
尽管如此,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新闻和娱乐产品在非洲仍面临重大挑战。
“总地来看,我必须说,到目前为止,我对中国媒体在非洲受欢迎的程度持相当怀疑的态度,”霍华德·W·弗伦奇说,他是《中国的第二块大陆:百万民工如何在非洲修建一个新帝国》一书的作者,也曾是《纽约时报》驻非洲和中国的记者。
弗伦奇说,“我夏天的大部分时间在东非,在几个国家里,和我聊过的人都说,不仅他们不看中国的电视,而且他们认识的其他人中一般也没有人看。”
他说,对新闻节目肯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新闻媒体受到严格控制,主持人用“枯燥无味、不直接的语言”宣读新闻。
虽然央视的非洲节目由当地记者主播,但其内容看似与北京的促进中国积极形象的目地十分一致。
在中国传媒大学读博士学位的鲍勃·维科萨对央视的时事讨论节目《非洲论坛》做了研究,结果发现,“所有涉及中国的节目,除一个外,都对中国的形象表示赞赏”,而且中国也是讨论最多的一个国家。维科萨发现,美国在这些节目中的表现不佳。
维科萨在其论文中写道,“大概只在两个节目中,受访者没在抨击美国,一个是采访一位慈善家的,另一个是关于奥巴马总统连任的。”
弗伦奇说,该频道回避其认为微妙话题的倾向不太可能令其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
他说,“这样做的问题是,许多非洲国家的媒体场面相当多元化,非洲人对直接讨论问题、包括‘敏感’问题已习以为常,不同观点争鸣的空间很大。”
“除此之外,外国新闻报道在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渗透度很高,无论是BBC、法国电台、半岛电视台,还是其他什么台。央视的产品相比之下颇为逊色。”
(2015-01-08 07:22:00)
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5/0511/775568.shtml2015-05-11 11:04: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惜梦
核心提示:然而在过去几年间,有一个领域伴随着中国在非洲逐渐加深的脚印尤为凸显出来,中国媒体在非洲的扩张已非常明显。
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 英媒称,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到琳琅满目的廉价商品,今天的中国在整个非洲存在的迹象遍地可见。然而在过去几年间,有一个领域伴随着中国在非洲逐渐加深的脚印尤为凸显出来——当你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或者来到报摊前,你就会发现,中国媒体在非洲的扩张已非常明显。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5月3日报道,在一些西方媒体不得不裁减其海外报道经费的同时,中国政府却帮助其国有媒体在全世界进行扩张。中国政府进行媒体扩张的成果是显著的,特别是在非洲。
在电视领域,中国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提供了涉及多个领域的实时新闻更新;在纸媒领域,来自新华社的新闻特写频繁地出现在非洲国家报纸的版面中,《中国日报》非洲版每周出版更新一次;在广播领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在非洲电台中占到了一席之地。
不回避敏感话题
在这些媒体扩张的苗头刚刚开始展现时,许多居住在非洲大陆及以外的人们担心,中国正在对非洲进行政治宣传。有些人担心,中国媒体只会炮制出大量对中国和非洲不作任何批评的新闻;更有人担忧,中国的记者会被禁止报道有争议的事件。
现在,这些来自中国的媒体已在非洲大陆站稳脚跟。大多数在过去几年间为这些中国媒体工作的非洲记者们,否定了非洲人最开始的担心。
“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有100%的新闻自主权,”《谈话非洲》的主持人比阿特丽斯·马歇尔说,“有什么被禁止报道的?到目前为止,完全没有。”《谈话非洲》是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的一档旗舰时事分析类节目。
同样,一些专门研究中国媒体新闻内容的专家也注意到,中国媒体已多次报道发生在非洲大陆的争议敏感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一些批判的观点。
“如果你追溯到90年代早期,中国媒体是不允许对某些非洲领导人作出任何批评的,”专门从事中国媒体研究的南非金山大学的学者鲍勃·韦凯萨说,“然而今天,虽然不会进行彻底剖析,但中国媒体已不再去躲避这些敏感话题了。”
例如,韦凯萨的研究发现,《谈话非洲》节目报道了诸如发生在南非的矿工罢工事件、埃及的政治动乱以及南苏丹的冲突等争议敏感事件。
注重“建设性”报道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媒体的既定目标,即提升中国与非洲大陆间的相互认识。而这个目标或许是由那些即使不直接受北京政府审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审查的非洲记者来促进达成的。然而一些理论学者也指出,这个解读未免将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并且,以往对于中国媒体进行政治宣传的批评或许忽略了重要的一点:中国媒体也许从起始阶段就有着和西方媒体不同的哲学体系,而不只是简单地被限制而已。
“西方对于中国媒体的许多认知都只停留在表面,同理,中国对于西方媒体的评价也较为肤浅。真实的情况其实要复杂得多,”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秋说。根据她的理论,西方媒体普遍扮演了一种“监察者”的身份,而中国媒体则在做着“有建设性意义的新闻”。
张艳秋解释说:“‘有建设性意义的新闻’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但它的目的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个政策是以为非洲大陆带来一种新的平衡和希望为主旨。在这个主旨引导下的中国媒体还向读者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去帮助他们?’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媒体在报道事实,但如果仅仅对事实进行报道却眼看着它越来越恶化,人们不敢再去非洲旅游,这又对谁有好处呢?”
因此,有建设性意义的新闻是以产生解决方案为标准和基础的。这也是《谈话非洲》节目主持人马歇尔所认为的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的核心价值观。
“在大多数时间里,西方媒体的策略就是想方设法地引起人们对于某一事件的关注,”马歇尔说,“然而我们在做的事情却是告诉观众,事实和挑战就摆在那里,而这是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
马歇尔说,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中央电视台非洲分台关注了众多有关非洲发展的事件。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该台在进行2015年尼日利亚大选的前期报道时,选择了从尼政府为帮助选民投票而采取安全措施这一角度进行报道,而没有选择可能阻止选民进行投票的安全威胁这一角度。她说:“这可能是同一则故事,但由于报道角度不同,它的意义也会不同。”
助非洲媒体发展
中国媒体的这种扩张策略在获取关注的程度上因不同的非洲国家而有所不同。然而研究人员不出所料地发现,大多数非洲观众对中国国有媒体还是保持着怀疑态度。此外,在对中国媒体的扩张策略表达同情的同时,韦凯萨也表示:“那些对中国媒体的积极策略和提供‘建设性意义’的主旨表达赞许和感激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那些与中国在商业上有着紧密合作的公司上层和精英。”
然而,虽然中国媒体还在为提高自身的可信度而努力,但它们或许已间接地帮助非洲媒体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西方和中国媒体由于不同的原因而面临着困难,但它们可以从对方身上借鉴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它们也正在这样去做,”韦凯萨说,“最理想的状态莫过于对抗性更强的西方媒体和建设性更强的中国媒体同时存在于非洲大陆。有很多证据可以证明西方和中国媒体正在相互产生影响。最终,这将只会对非洲及非洲媒体产生好的效应。”
【延伸阅读】美报:中国电视媒体进军非洲 成了解中国社会窗口
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 美报称,虽然中国对国内的外国制作的娱乐严加控制,但却渴望看到本国的文化产品被国外接受。在非洲,中国的电视节目已非常受欢迎——至少据中国国家新闻媒体的报道。
据美国《纽约时报》1月8日报道,本周,共产党的主要报纸《人民日报》报道称,中国电视节目在非洲受追捧。报道中有一名乌干达出租车司机,记者刚上了他的车,他就自报喜欢中国的浪漫喜剧片《咱们结婚吧》。报道还援引一位坦桑尼亚教授的话说,他的国人在中国新节目播出前,早早地就等候在他们的电视机前了。
报道说,“越来越多非洲人通过观看当代中国电视剧了解中国社会,对中国产生兴趣。”
关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的热情文章是国有新闻媒体的共同特色。但是,国有新闻媒体对中国文化产品在非洲受欢迎的报道凸显了中国领导人放在在海外获得文化影响力上的重要性。
2011年,只有两家中国公司参加了非洲电视节,这是非洲电视行业制作商以及节目的买家和卖家的一个重要的年度贸易展。但据《综艺》杂志报道,到2012年,参加非洲电视节的中国公司已达到了10家。也在同一年,中国新闻媒体开始大范围地扩大其在非洲的业务,国有广播机构中央电视台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设了央视非洲制作中心。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与当地新闻媒体签署了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肯尼亚一家报纸的编辑把这些协议描述为中国新闻媒体“全面魅力攻势”的一部分。
据非洲电视节估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有42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这相对于该地区8.4亿的人口来说,是一个很低的数字。然而,这个市场正在增长。
中国的四达时代传媒有限公司正乘着这个趋势的潮流,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用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在非洲推销其数字电视业务。该公司正在内罗毕投资8000万美元修建非洲总部,其配音中心将把中文节目翻译成各种当地语言,包括斯瓦希里语。公司称其在非洲已有400多万用户。
中国驻坦桑尼亚达首都累斯萨拉姆的大使馆的文化参赞刘东对《人民日报》说,由大使馆和中国广电当局挑选的五部中国电视系列片、包括面向家庭的肥皂剧,在坦桑尼亚播出后“非常受欢迎”。
中国领导人已明确表示,他们希望央视等媒体加强中国在非洲的形象。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刘光源2012年在内罗毕的央视非洲中心开播仪式上,对包括肯尼亚副总统在内的嘉宾说,他希望该电视网能讲述“中非交流与合作的真实故事”。
他说,“在目前不公正的国际媒体秩序下,来自少数国家的一些人总是在歪曲中国与非洲友好关系的事实,”他没有指明是哪些国家。
尽管如此,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新闻和娱乐产品在非洲仍面临重大挑战。
“总地来看,我必须说,到目前为止,我对中国媒体在非洲受欢迎的程度持相当怀疑的态度,”霍华德·W·弗伦奇说,他是《中国的第二块大陆:百万民工如何在非洲修建一个新帝国》一书的作者,也曾是《纽约时报》驻非洲和中国的记者。
弗伦奇说,“我夏天的大部分时间在东非,在几个国家里,和我聊过的人都说,不仅他们不看中国的电视,而且他们认识的其他人中一般也没有人看。”
他说,对新闻节目肯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新闻媒体受到严格控制,主持人用“枯燥无味、不直接的语言”宣读新闻。
虽然央视的非洲节目由当地记者主播,但其内容看似与北京的促进中国积极形象的目地十分一致。
在中国传媒大学读博士学位的鲍勃·维科萨对央视的时事讨论节目《非洲论坛》做了研究,结果发现,“所有涉及中国的节目,除一个外,都对中国的形象表示赞赏”,而且中国也是讨论最多的一个国家。维科萨发现,美国在这些节目中的表现不佳。
维科萨在其论文中写道,“大概只在两个节目中,受访者没在抨击美国,一个是采访一位慈善家的,另一个是关于奥巴马总统连任的。”
弗伦奇说,该频道回避其认为微妙话题的倾向不太可能令其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
他说,“这样做的问题是,许多非洲国家的媒体场面相当多元化,非洲人对直接讨论问题、包括‘敏感’问题已习以为常,不同观点争鸣的空间很大。”
“除此之外,外国新闻报道在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渗透度很高,无论是BBC、法国电台、半岛电视台,还是其他什么台。央视的产品相比之下颇为逊色。”
(2015-01-08 07:22:00)
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5/0511/7755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