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面关注中国导弹科技与装备(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01:25
<strong><font color="#0066cc">美国全面关注中国导弹科技与装备(附图)</font></strong> <hr noshade="true" size="1"/><table class="12v"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26" border="0"><tbody><tr></tr><tr><td height="30"><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 class="a3"><td align="right" bgcolor="#0651ac"><font color="#ffffff">文章来源:佚名 更新时间:2006-2-11</font> </td></tr></tbody></table></td></tr><tr></tr><tr><td height="40"><table height="42"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21"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width="521" height="18">查看网上更多此类文章: <a href="http://page.zhongsou.com/zspage.cgi?word=美国全面关注中国导弹科技与装备附图&amp;webid=xmhuo&amp;aid=B0100012868" target="_blank"><font color="#09298f">美国全面关注中国导弹科技与装备附图</font></a> </td></tr><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height="18">寻找更多军事网站,点击进入 <a href="http://www.jun123.com/index.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9298f">JUN123军事网址荟萃 www.jun123.com </font></a></td></tr></tbody></table></td></tr><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table class="14v"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15" border="0"><tbody><tr><td class="14v" width="507">   军事搜索客讯 <center><font size="3"><img alt="美国全面关注中国导弹科技与装备(附图)" src="http://image2.sina.com.cn/jc/2006-02-10/U1335P27T1D349990F3DT20060210083336.jpg" border="1"/></font></center><br/><center><font class="f12">《国际展望》杂志第533封面</font></center><center><br/><font class="f12">&nbsp;</font></center><center></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p>&nbsp;&nbsp;&nbsp;<b><font color="#000000">《国际展望》杂志</font></b></p><br/><p> <strong> 当心!中国导弹</strong></p><p>  编者按:新中国建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战略威胁,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果断决策,投入重大资源,开展以导弹和核武器等为核心的国家战略防御兵器研究,经过几代爱国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战略安全。但是,在一部分美国右翼学者眼中,中国拥有的以导弹科技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战略和战术兵器无疑是很难接受的现实,因此,中国导弹科技的发展和现状,一直是美国部分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是那些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人士十分关注的领域。本文根据兰德公司美国空军资助研究项目报告《中国国防工业新方向》(2005年12月)第二章编译。本刊无意证实文中的报道和数据,仅供感兴趣的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敬请阅读本文时鉴别。</p><p>  伊万·梅德罗斯等 原著</p><p>  张宏飞 编译</p><p> <strong> 美国又闹“中国导弹威胁论”</strong></p><p>  新中国建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战略威胁,毛泽东、<span class="yqlink"> <form class="yqin" method="post">&nbsp;</form>周恩来</span>等老一辈领导人果断决策,投入重大资源,开展以导弹和核武器等为核心的国家战略防御兵器研究,经过几代爱国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战略安全。但是,在一部分美国右翼学者眼中,中国拥有的以导弹科技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战略和战术兵器无疑是很难接受的现实,因此,中国导弹科技的发展和现状,一直是美国部分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是那些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人士十分关注的领域。本文作为兰德公司抛出的研究报告的一部分,是美国“中国导弹威胁论”的一个代表。写作该文的背景是美国空军委托进行的研究项目,因此,透过此文也可以看出美国关注的中国的部分战略学者及军事专家在此一领域内的倾向和观点。</p><p>  原文作者提出,过去10年来,弹道和巡航导弹一直在中国军事战略和作战计划中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军队对用于战略威慑、压制以及实战的各型导弹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导弹工业一直被视为在整个国防工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研制能力是国防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在研究中国导弹工业的能力时,首先概述了中国国防工业中所有涉及导弹研究、发展和制造的部门构成情况,在此基础上评估中国导弹工业目前和未来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以及截至写作时的最新进展。</p><p> <strong>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导弹工业组织结构及主要企业</strong></p><p>  原文声称,中国导弹工业与其他国防工业部门不同的是,绝大部分导弹实际上是由两家大型控股公司的下属企业研制,这两家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CASIC)。然而,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AVICⅠ)、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AVICⅡ)以及作为中国两家主要的地面武器研制厂商之一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CNGC)的下属企业也参与导弹研发和制造。这三家企业研制了中国几乎所有空空导弹(AAM)及部分反舰导弹(ASCM)、地空导弹(SAM)与对地攻击导弹。</p><p>  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组建于1999年7月,它由当时的中国航天集团总公司(该公司英文简称同样为CASC)分拆而成,而后者于1993年在对原航天工业部进行公司化改造的基础上组建。</p><p> <strong>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strong></p><p>  报告原文认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一家大型控股公司。2002年,航天科技及其下属机构拥有约10.3万名员工。该公司下属8个研究院和制造“基地”(其中一些研究院和基地目前已更名为“集团公司”)。这些研究院和基地也拥有大量附属机构,包括研究所、工厂和分公司等。该公司还直接控制100多个研究所、工厂和分公司,其业务领域包括弹道导弹、运载<span class="yqlink"> <form class="yqin" method="post">&nbsp;</form>火箭</span>、卫星、载人航天飞船及民用产品等。</p><p>  与中国其他大型国防工业企业一样,航天科技所属机构(而不是控股公司本身)才是导弹研制的主体,其下属主要机构包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四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067基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院)、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九院)、航天时代仪器公司(十院)和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062基地)。</p><p>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CALT)是中国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主要研制机构,总部位于北京,拥有2万名员工,包括1万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该院下属12个研究所,4座工厂及多家公司,主要研制液体和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和液体燃料运载火箭。</p><p>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AASPT)是中国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主要研制机构,总部位于西安,拥有1万名员工,包括4000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该院下属6个研究所,4座工厂和多家公司,主要研制用于弹道导弹和地空导弹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p><p>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主要研制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船,它在中国载人航天项目(包括2003年10月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该研究院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拥有约1万名员工,包括1700名高级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该院下属10个研究所,2个“其他机构”(估计是工厂)及多家公司,它主要研制通信、气象、地球资源、侦察、导航和科研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船。</p><p>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AALPT)是中国唯一研制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机构,总部位于西安,研制用于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多种型号火箭发动机。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SAST)主要研制弹道导弹、运载火箭、卫星、载人航天飞船、地空导弹和空空导弹,总部位于上海,拥有2万名员工,包括6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该院下属40个“军品研究所和民品研制公司”及1家贸易公司。SAST(与CALT一起)参与了液体燃料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并(与CAST一起)参与了气象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制。该院还研制了红外制导便携式防空系统(MANPADS)、半主动雷达(SAR)制导短程地空导弹及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p><p>  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CASET)主要为导弹和航天工业研制电子设备,总部位于北京,拥有5000多名员工,包括2600名工程和技术人员,下属2个研究所和3座工厂。</p><p>  航天时代仪器公司(ATIC)主要研制导航和制导系统,总部位于北京,拥有5200名员工,资产总值16亿元。该公司下属3家工厂及多家机构,产品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光电产品、电子设备和零部件、精密仪器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p><p>  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SAIC)总部位于成都,拥有2万名员工。该公司下属30个“研究和设计机构及工厂”,主要产品包括多级火箭系统。考虑到该公司的规模,它肯定还在研制其他导弹系统。</p><p> <strong>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strong></p><p>  原文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下属6个研究院和基地及相当数量的小规模直属机构,总数约200个。该公司业务领域包括弹道导弹、反舰导弹、地空导弹、运载火箭、卫星、卫星零部件、电子产品、通信系统、信息技术、能源和环保等。2002年11月,CASIC及所属机构拥有员工10万人,该公司下属主要企业包括:中国长峰机电技术设计院(二院)、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三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六院)、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江南航天集团(061基地)和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066基地)。</p><p>  中国长峰机电技术设计院主要研制地空导弹、弹道导弹、传感器和电子设备。迄今为止,该院只公开展示了一种型号的弹道导弹,可能是基于该院设计的某型地空导弹研制。其他产品包括红外探测器、卫星跟踪和信号接收机系统、微电子设备及照相电子设备等。该院“资产总值50亿元,拥有3万名员工,包括8000名工程师和一般技术人员”。该院下属10个专业研究所,3座工厂,9个综合性技术、制造和贸易公司及模拟中心、学校和医院各1所。”</p><p>  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CHETA)主要是研究、设计和制造反舰导弹和基于反舰导弹技术的电视制导对地攻击巡航导弹(LACM),其他产品包括动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设备、雷达电子设备、计算机零部件及红外激光设备。该院资产总值45亿元,拥有1.3万名员工,包括2000名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师及6000名技术人员。1996年,该院下属10个研究所和2座工厂。</p><p>  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主要研发、制造和测试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1999年8月前,该公司隶属于CASC所属的四院。该公司产品包括用于战略和战术导弹及运载火箭二级以上助推火箭的固体燃料发动机,用于可回收卫星的减速发动机,用于同步卫星的地球近地点点火发动机(EPKM)。该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拥有5000名员工,包括200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400名高级技术人员,下属3个研究所,2座工厂和1座测量站。</p><p>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机构,它主要为导弹和航天工业部门设计研究所、工厂和场地。</p><p>  中国江南航天集团总部位于贵州遵义,该集团资产总值38.6亿元,拥有员工2.7万人,包括8300名技术人员和860名高级工程师,拥有23座工厂,2个研究所,3个技术中心和3所学校。</p><p>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武汉,据信该公司主要研制DF-11固体燃料短程弹道导弹,其他已知产品包括导弹运输-起竖-发射(TEL)车和各种专用保障车辆。详情请参阅本刊2006第3期,总第533期封面故事 </p>(完)</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strong><font color="#0066cc">美国全面关注中国导弹科技与装备(附图)</font></strong> <hr noshade="true" size="1"/><table class="12v"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26" border="0"><tbody><tr></tr><tr><td height="30"><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 class="a3"><td align="right" bgcolor="#0651ac"><font color="#ffffff">文章来源:佚名 更新时间:2006-2-11</font> </td></tr></tbody></table></td></tr><tr></tr><tr><td height="40"><table height="42"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21"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width="521" height="18">查看网上更多此类文章: <a href="http://page.zhongsou.com/zspage.cgi?word=美国全面关注中国导弹科技与装备附图&amp;webid=xmhuo&amp;aid=B0100012868" target="_blank"><font color="#09298f">美国全面关注中国导弹科技与装备附图</font></a> </td></tr><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height="18">寻找更多军事网站,点击进入 <a href="http://www.jun123.com/index.ht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9298f">JUN123军事网址荟萃 www.jun123.com </font></a></td></tr></tbody></table></td></tr><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table class="14v"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15" border="0"><tbody><tr><td class="14v" width="507">   军事搜索客讯 <center><font size="3"><img alt="美国全面关注中国导弹科技与装备(附图)" src="http://image2.sina.com.cn/jc/2006-02-10/U1335P27T1D349990F3DT20060210083336.jpg" border="1"/></font></center><br/><center><font class="f12">《国际展望》杂志第533封面</font></center><center><br/><font class="f12">&nbsp;</font></center><center></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center><font class="f12"></font></center><p>&nbsp;&nbsp;&nbsp;<b><font color="#000000">《国际展望》杂志</font></b></p><br/><p> <strong> 当心!中国导弹</strong></p><p>  编者按:新中国建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战略威胁,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果断决策,投入重大资源,开展以导弹和核武器等为核心的国家战略防御兵器研究,经过几代爱国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战略安全。但是,在一部分美国右翼学者眼中,中国拥有的以导弹科技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战略和战术兵器无疑是很难接受的现实,因此,中国导弹科技的发展和现状,一直是美国部分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是那些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人士十分关注的领域。本文根据兰德公司美国空军资助研究项目报告《中国国防工业新方向》(2005年12月)第二章编译。本刊无意证实文中的报道和数据,仅供感兴趣的专业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参考,敬请阅读本文时鉴别。</p><p>  伊万·梅德罗斯等 原著</p><p>  张宏飞 编译</p><p> <strong> 美国又闹“中国导弹威胁论”</strong></p><p>  新中国建立后,为打破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战略威胁,毛泽东、<span class="yqlink"> <form class="yqin" method="post">&nbsp;</form>周恩来</span>等老一辈领导人果断决策,投入重大资源,开展以导弹和核武器等为核心的国家战略防御兵器研究,经过几代爱国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战略安全。但是,在一部分美国右翼学者眼中,中国拥有的以导弹科技为代表的现代高科技战略和战术兵器无疑是很难接受的现实,因此,中国导弹科技的发展和现状,一直是美国部分学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也是那些宣扬“中国军事威胁论”的人士十分关注的领域。本文作为兰德公司抛出的研究报告的一部分,是美国“中国导弹威胁论”的一个代表。写作该文的背景是美国空军委托进行的研究项目,因此,透过此文也可以看出美国关注的中国的部分战略学者及军事专家在此一领域内的倾向和观点。</p><p>  原文作者提出,过去10年来,弹道和巡航导弹一直在中国军事战略和作战计划中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军队对用于战略威慑、压制以及实战的各型导弹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导弹工业一直被视为在整个国防工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研制能力是国防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在研究中国导弹工业的能力时,首先概述了中国国防工业中所有涉及导弹研究、发展和制造的部门构成情况,在此基础上评估中国导弹工业目前和未来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以及截至写作时的最新进展。</p><p> <strong>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导弹工业组织结构及主要企业</strong></p><p>  原文声称,中国导弹工业与其他国防工业部门不同的是,绝大部分导弹实际上是由两家大型控股公司的下属企业研制,这两家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CASIC)。然而,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AVICⅠ)、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AVICⅡ)以及作为中国两家主要的地面武器研制厂商之一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CNGC)的下属企业也参与导弹研发和制造。这三家企业研制了中国几乎所有空空导弹(AAM)及部分反舰导弹(ASCM)、地空导弹(SAM)与对地攻击导弹。</p><p>  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组建于1999年7月,它由当时的中国航天集团总公司(该公司英文简称同样为CASC)分拆而成,而后者于1993年在对原航天工业部进行公司化改造的基础上组建。</p><p> <strong>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strong></p><p>  报告原文认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一家大型控股公司。2002年,航天科技及其下属机构拥有约10.3万名员工。该公司下属8个研究院和制造“基地”(其中一些研究院和基地目前已更名为“集团公司”)。这些研究院和基地也拥有大量附属机构,包括研究所、工厂和分公司等。该公司还直接控制100多个研究所、工厂和分公司,其业务领域包括弹道导弹、运载<span class="yqlink"> <form class="yqin" method="post">&nbsp;</form>火箭</span>、卫星、载人航天飞船及民用产品等。</p><p>  与中国其他大型国防工业企业一样,航天科技所属机构(而不是控股公司本身)才是导弹研制的主体,其下属主要机构包括: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四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067基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八院)、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九院)、航天时代仪器公司(十院)和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062基地)。</p><p>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CALT)是中国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主要研制机构,总部位于北京,拥有2万名员工,包括1万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该院下属12个研究所,4座工厂及多家公司,主要研制液体和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和液体燃料运载火箭。</p><p>  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AASPT)是中国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主要研制机构,总部位于西安,拥有1万名员工,包括4000名“中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该院下属6个研究所,4座工厂和多家公司,主要研制用于弹道导弹和地空导弹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p><p>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主要研制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船,它在中国载人航天项目(包括2003年10月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该研究院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拥有约1万名员工,包括1700名高级技术人员、工程师和科研人员。该院下属10个研究所,2个“其他机构”(估计是工厂)及多家公司,它主要研制通信、气象、地球资源、侦察、导航和科研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船。</p><p>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AALPT)是中国唯一研制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机构,总部位于西安,研制用于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多种型号火箭发动机。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SAST)主要研制弹道导弹、运载火箭、卫星、载人航天飞船、地空导弹和空空导弹,总部位于上海,拥有2万名员工,包括6000名工程技术人员。该院下属40个“军品研究所和民品研制公司”及1家贸易公司。SAST(与CALT一起)参与了液体燃料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并(与CAST一起)参与了气象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制。该院还研制了红外制导便携式防空系统(MANPADS)、半主动雷达(SAR)制导短程地空导弹及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p><p>  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CASET)主要为导弹和航天工业研制电子设备,总部位于北京,拥有5000多名员工,包括2600名工程和技术人员,下属2个研究所和3座工厂。</p><p>  航天时代仪器公司(ATIC)主要研制导航和制导系统,总部位于北京,拥有5200名员工,资产总值16亿元。该公司下属3家工厂及多家机构,产品包括惯性导航系统、光电产品、电子设备和零部件、精密仪器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p><p>  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SAIC)总部位于成都,拥有2万名员工。该公司下属30个“研究和设计机构及工厂”,主要产品包括多级火箭系统。考虑到该公司的规模,它肯定还在研制其他导弹系统。</p><p> <strong>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strong></p><p>  原文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下属6个研究院和基地及相当数量的小规模直属机构,总数约200个。该公司业务领域包括弹道导弹、反舰导弹、地空导弹、运载火箭、卫星、卫星零部件、电子产品、通信系统、信息技术、能源和环保等。2002年11月,CASIC及所属机构拥有员工10万人,该公司下属主要企业包括:中国长峰机电技术设计院(二院)、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三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六院)、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江南航天集团(061基地)和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066基地)。</p><p>  中国长峰机电技术设计院主要研制地空导弹、弹道导弹、传感器和电子设备。迄今为止,该院只公开展示了一种型号的弹道导弹,可能是基于该院设计的某型地空导弹研制。其他产品包括红外探测器、卫星跟踪和信号接收机系统、微电子设备及照相电子设备等。该院“资产总值50亿元,拥有3万名员工,包括8000名工程师和一般技术人员”。该院下属10个专业研究所,3座工厂,9个综合性技术、制造和贸易公司及模拟中心、学校和医院各1所。”</p><p>  中国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CHETA)主要是研究、设计和制造反舰导弹和基于反舰导弹技术的电视制导对地攻击巡航导弹(LACM),其他产品包括动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设备、雷达电子设备、计算机零部件及红外激光设备。该院资产总值45亿元,拥有1.3万名员工,包括2000名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师及6000名技术人员。1996年,该院下属10个研究所和2座工厂。</p><p>  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主要研发、制造和测试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1999年8月前,该公司隶属于CASC所属的四院。该公司产品包括用于战略和战术导弹及运载火箭二级以上助推火箭的固体燃料发动机,用于可回收卫星的减速发动机,用于同步卫星的地球近地点点火发动机(EPKM)。该公司总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拥有5000名员工,包括2000名专业技术人员和400名高级技术人员,下属3个研究所,2座工厂和1座测量站。</p><p>  中国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机构,它主要为导弹和航天工业部门设计研究所、工厂和场地。</p><p>  中国江南航天集团总部位于贵州遵义,该集团资产总值38.6亿元,拥有员工2.7万人,包括8300名技术人员和860名高级工程师,拥有23座工厂,2个研究所,3个技术中心和3所学校。</p><p>  中国三江航天工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武汉,据信该公司主要研制DF-11固体燃料短程弹道导弹,其他已知产品包括导弹运输-起竖-发射(TEL)车和各种专用保障车辆。详情请参阅本刊2006第3期,总第533期封面故事 </p>(完)</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耐心有限的,看这种 自吹自擂 的文言文 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