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步旅、盾舰和三代机团:等价平衡下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0:26:49


伯克级驱逐舰已经发展到3型,目前来看,最新的一艘伯克级驱逐舰的造价约为13亿~18亿美元。由于批量巨大,虽然建造时间延续了二十多年,但是造价并未随着通货膨胀而有“太大的提高”;又或者可以说,早期的伯克级驱逐舰的10亿美元造价已经是突破常规的了,以至于后续舰不再有太多的涨价空间。与之相比,三代机飞行团的价格却翻了两番:在90年代中期,重型战机的价格约3000~4000万美元,F-14D战斗机的5000万美元已经是当时的极致,而轻型战斗机的价格一般在3000万美元以下,这也是为何F-35在JSF时代的初期估价不到3000万美元。但是现在阵风、台风的价格都已经突破了1亿美元,这也令F-35的1.6亿~2.3亿美元价格显得不那么昂贵。中国如果采购苏35,单价约8000万美元,但是中国自产的歼10和歼11的价格可能还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无论怎样,一个拥有20~24架战斗机的三代机飞行团的价格应当达到15亿~20亿美元——前提是自产自销,国际市场找不到这样的低价了。而一个完全现代化、信息化的机步旅的造价又是多少呢?这取决于不同国家的编制特点,假设是按照我国的陆军编制,并且将最好的信息化装甲车辆编入其中,包括2个坦克营、4个装步营和1个炮兵团(加榴营、榴炮营、导弹/火箭营、防空营),外加战斗保障和后勤保障单位(侦察营、工化营、通信营、电抗营、运输营、修理营、医院),那么其总价格也将接近15亿美元。由此可见,机步旅、万吨级盾舰和三代机飞行团,在军备价格上是成比例等价的。

那么,对于负责军备建设的总部来说,如何调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呢?如果手头上有财政拨付的足够资金(100亿人民币,约为15亿美元),那么应当采购一个机步旅、一艘万吨级盾舰还是一个完整的三代机飞行团?究竟哪个对于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国家意志形成有力的帮助?

军政、军备与兵法,是赢得战场胜利的基本条件,而伐谋伐交则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前提。兵法是不可预测的,如此才会有坎尼或背水一战的奇迹;军政军备的成果却在和平时期处处可见。外国和国内都可以看到武装力量的建设情况,军政是否顺畅,士气是否高昂,军备是否精良,军人是否熟练。他们会以此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调整自己的行为,所谓军事威慑也就来自于人心的力量。但是,国家所能掌握的资源有限,提供给军队的人才同样有限,在有限的前提下合理地分配它们,使其能够为国家利益服务最大化,就是军政与军备的建设要诀。陆军所需人力最多,空军所需人力最少,海军介乎两者之间,但是空军所需的资金、物料很大,仅仅是每个飞行小时的耗费就要以十万计(人民币)。而保卫国家的安全环境和保护海外利益的存在,却是海军优于陆军、空军。因此,这取决于执政者和这个国家想要什么,取决于大战略安排下各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次序和时间节点。

在战争之前,绝大部分政治行为是伐谋伐交的举动,其目标是实现国家意志并减少冲突,或者至少在战争威胁极大的情况下,获取最有利的参战环境。而这种有利的条件,则取决于和平时期军事建设(军政和军备)的性质、准备程度和执行各个战略节点的能力。对于一个海岛国家来说,海军是维系国家存在的要点,对于一个大陆国家来说,陆军是维系边疆安全的前提。地利各有不同,而国家的经济结构、工业实力、资源状况、人口素质与数量则是参与军事竞争的基础。因此,为政者要根据自己国家的有利之处,精心裁剪军政军备格局,方能在危机来临时提出有力的应对措施。

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苏冲突和两次边疆战争,政府的防御重点先是在东部沿海,然后是在三北地区,最后是落脚到了东南台海方向。其军政军备建设也经历了这一反复,结果在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时,能够有力的打击敌人,就只是二炮的常规导弹单位。缺乏对军备的投资意愿,缺乏军政的理顺,是导致20世纪末战斗力大幅度下滑的原因。台海危机的刺激,加上99年炸馆事件,促使中国转变了对军政军备建设的态度,快速提高了军费,并且改革了后勤、装备、指挥体制。在人员培训、实战化高科技演习等方面投资巨大,努力建设信息化的联合作战体系。到目前为止,解放军已经采购了30个左右的三代机团,而6000吨级的盾舰也将突破15艘。换算成陆军单位,相当于40多个现代化信息化的重型机步旅的投入——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而与此同时,陆军装备的研发也驶入快车道,基本形成了信息化与机械化同步的装备格局——除了没能全面换装以外。

对于海空军的全力投入,目标当然是直指台海,毕竟在跨越海峡之前,陆军战斗是无法进行的。现代战争是取决于制空权、制信息权,没有空军、太空力量和电磁作战力量的支持,其他军兵种将无法有效发挥自己的威力,作战效能将会大大削弱。因此,得到极大强化的空军不但在台海,在朝鲜半岛、黄海、南海和青藏高原也是重要的支持力量。海军的发展对于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海外利益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强大的海军才能够远航到印度洋和地中海,保护中国的侨民和政治经济利益。30个空军现代化飞行团和15艘盾舰还远远不够,在可以预见的下一个发展阶段,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将会把现代化飞行团(其中包括四代机飞行团)扩张到50个以上,约1300架作战飞机。而海军盾舰将会扩张到30艘以上(部分为万吨级盾舰),为四艘航空母舰和大量其他战斗群舰艇提供防空支持。当然,这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也十分可观。即便是军费扩展到2000亿美元以上,也必须和种种不利的条件进行斗争,才能保证换来如此丰厚的军备建设成果。陆军将会在这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目前陆军装备呈现万花筒般的构成模式,一军一师一团之间而装备不同,显然还无法继续大规模的系统性换装。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海空军的装备投资已经足够换装40多个信息化的重型机步旅,但是这些资金只能交给海空军而不是陆军。



伯克级驱逐舰已经发展到3型,目前来看,最新的一艘伯克级驱逐舰的造价约为13亿~18亿美元。由于批量巨大,虽然建造时间延续了二十多年,但是造价并未随着通货膨胀而有“太大的提高”;又或者可以说,早期的伯克级驱逐舰的10亿美元造价已经是突破常规的了,以至于后续舰不再有太多的涨价空间。与之相比,三代机飞行团的价格却翻了两番:在90年代中期,重型战机的价格约3000~4000万美元,F-14D战斗机的5000万美元已经是当时的极致,而轻型战斗机的价格一般在3000万美元以下,这也是为何F-35在JSF时代的初期估价不到3000万美元。但是现在阵风、台风的价格都已经突破了1亿美元,这也令F-35的1.6亿~2.3亿美元价格显得不那么昂贵。中国如果采购苏35,单价约8000万美元,但是中国自产的歼10和歼11的价格可能还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无论怎样,一个拥有20~24架战斗机的三代机飞行团的价格应当达到15亿~20亿美元——前提是自产自销,国际市场找不到这样的低价了。而一个完全现代化、信息化的机步旅的造价又是多少呢?这取决于不同国家的编制特点,假设是按照我国的陆军编制,并且将最好的信息化装甲车辆编入其中,包括2个坦克营、4个装步营和1个炮兵团(加榴营、榴炮营、导弹/火箭营、防空营),外加战斗保障和后勤保障单位(侦察营、工化营、通信营、电抗营、运输营、修理营、医院),那么其总价格也将接近15亿美元。由此可见,机步旅、万吨级盾舰和三代机飞行团,在军备价格上是成比例等价的。

那么,对于负责军备建设的总部来说,如何调整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呢?如果手头上有财政拨付的足够资金(100亿人民币,约为15亿美元),那么应当采购一个机步旅、一艘万吨级盾舰还是一个完整的三代机飞行团?究竟哪个对于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国家意志形成有力的帮助?

军政、军备与兵法,是赢得战场胜利的基本条件,而伐谋伐交则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前提。兵法是不可预测的,如此才会有坎尼或背水一战的奇迹;军政军备的成果却在和平时期处处可见。外国和国内都可以看到武装力量的建设情况,军政是否顺畅,士气是否高昂,军备是否精良,军人是否熟练。他们会以此来形成自己的观点,调整自己的行为,所谓军事威慑也就来自于人心的力量。但是,国家所能掌握的资源有限,提供给军队的人才同样有限,在有限的前提下合理地分配它们,使其能够为国家利益服务最大化,就是军政与军备的建设要诀。陆军所需人力最多,空军所需人力最少,海军介乎两者之间,但是空军所需的资金、物料很大,仅仅是每个飞行小时的耗费就要以十万计(人民币)。而保卫国家的安全环境和保护海外利益的存在,却是海军优于陆军、空军。因此,这取决于执政者和这个国家想要什么,取决于大战略安排下各个战略目标的实现次序和时间节点。

在战争之前,绝大部分政治行为是伐谋伐交的举动,其目标是实现国家意志并减少冲突,或者至少在战争威胁极大的情况下,获取最有利的参战环境。而这种有利的条件,则取决于和平时期军事建设(军政和军备)的性质、准备程度和执行各个战略节点的能力。对于一个海岛国家来说,海军是维系国家存在的要点,对于一个大陆国家来说,陆军是维系边疆安全的前提。地利各有不同,而国家的经济结构、工业实力、资源状况、人口素质与数量则是参与军事竞争的基础。因此,为政者要根据自己国家的有利之处,精心裁剪军政军备格局,方能在危机来临时提出有力的应对措施。

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苏冲突和两次边疆战争,政府的防御重点先是在东部沿海,然后是在三北地区,最后是落脚到了东南台海方向。其军政军备建设也经历了这一反复,结果在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时,能够有力的打击敌人,就只是二炮的常规导弹单位。缺乏对军备的投资意愿,缺乏军政的理顺,是导致20世纪末战斗力大幅度下滑的原因。台海危机的刺激,加上99年炸馆事件,促使中国转变了对军政军备建设的态度,快速提高了军费,并且改革了后勤、装备、指挥体制。在人员培训、实战化高科技演习等方面投资巨大,努力建设信息化的联合作战体系。到目前为止,解放军已经采购了30个左右的三代机团,而6000吨级的盾舰也将突破15艘。换算成陆军单位,相当于40多个现代化信息化的重型机步旅的投入——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而与此同时,陆军装备的研发也驶入快车道,基本形成了信息化与机械化同步的装备格局——除了没能全面换装以外。

对于海空军的全力投入,目标当然是直指台海,毕竟在跨越海峡之前,陆军战斗是无法进行的。现代战争是取决于制空权、制信息权,没有空军、太空力量和电磁作战力量的支持,其他军兵种将无法有效发挥自己的威力,作战效能将会大大削弱。因此,得到极大强化的空军不但在台海,在朝鲜半岛、黄海、南海和青藏高原也是重要的支持力量。海军的发展对于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海外利益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强大的海军才能够远航到印度洋和地中海,保护中国的侨民和政治经济利益。30个空军现代化飞行团和15艘盾舰还远远不够,在可以预见的下一个发展阶段,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将会把现代化飞行团(其中包括四代机飞行团)扩张到50个以上,约1300架作战飞机。而海军盾舰将会扩张到30艘以上(部分为万吨级盾舰),为四艘航空母舰和大量其他战斗群舰艇提供防空支持。当然,这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也十分可观。即便是军费扩展到2000亿美元以上,也必须和种种不利的条件进行斗争,才能保证换来如此丰厚的军备建设成果。陆军将会在这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目前陆军装备呈现万花筒般的构成模式,一军一师一团之间而装备不同,显然还无法继续大规模的系统性换装。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海空军的装备投资已经足够换装40多个信息化的重型机步旅,但是这些资金只能交给海空军而不是陆军。

军政军备建设究竟哪个更加花钱呢?我们在新闻媒体上经常看到”补偿性“的军费开支这个词语,它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军政花费是主要的,而军备花费是次要。即便军费增长了很多,但并非都能够用来购买新装备。因此,过去十多年里海空军能够换装如此多的新式装备,已经是极大的成就了,而陆军需要负担的内容实在太多,尤其是军政方面的,因此其装备开销不可能像海空军那样有较大的增长——即便拨给陆军的军费增长了,但分配给装备的钱也不会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随便一条烂高铁八九百亿,以经济建设 民生改善为中心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优先照顾海军和导弹部队
三代机有30个团了?是否包括了歼轰-7?
三者军事主官的军衔是否也相当
没有高烈度战争,陆军不出彩啊。加上海湾科索沃的战例,还有陆军建制,陆老大要大规模换装经费难啊
我国面临的局势 对手综合考虑
优先发展海空军的策略是正确的
台海南海乃至西太平洋都面对着强力海空敌对力量
而陆上压力要小很多
还需要长期加强投资
总体还是预算不是很足 发的多了
陆军才能分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