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从枭龙设计弱点,说说01~04架设计前后成飞技术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5:55:25


从枭龙设计弱点,说说01~04架设计前后成飞技术进展阶段的突破中的4个局限性【原创,非转帖】
------本文一半以上内容是涉及到减重减阻的改进问题,其中至少第四点、挂架问题是成飞传统的不足之处,可以优先改进。其余请大家看完再议论  ps:我只是把我这几年对于枭龙改进的部分思考,整理到本文而已。未尽部分另外再说。



枭龙设计,其实是留下不少遗憾的。杨伟童鞋也是如此说。但是,必须说,这些遗憾,很大程度上,是体现了当时成飞所处的技术发展阶段的突破中的局限性。一方面体现了技术突破,一方面体现了技术突破还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

一、大边条和DSI进气道上缘(上表面),没有一体化设计,以后改型可以补足、达到减重、增涡效和隐形的三重目的。

在F35、F22的设计中,取得了进气道和边条的统一化、一体化设计。主要体现为:F35、F22的小边条,与进气道的上缘(上表面),是融为一体的。这样,进气道上表面的宽度,加上小边条的有限的宽度,就成为整个边条的宽度。按照边条长度、宽度、弧形等因素决定涡流强度的理论,上述一体化设计,达到了拓宽边条宽度、增强涡效的效果。

但是,枭龙的设计,DSI进气道和大边条,明显是分开的。进气道的上缘/上表面位置,明显高于边条。两者没有融合。尽管哥特式大边条较宽、涡效很明显,但是由于没有融合,浪费了进气道上表面的面积和宽度。如果两者融为一体,则即便是单论进气道上表面的宽度、也大于或者等于现有边条的宽度,届时现有边条就可以在等效乃至略大涡效的前提下、大大压缩现有边条的宽度、从而节省边条的重量。并且隐形效果好于现有的哥特式大边条。

从枭龙DSI进气道和大边条明显分开设计的情况看,当时成飞掌握了DSI技术,也掌握单边条设计技术,但是当时可能还没有掌握DSI进气道与边条融合的技术。采用了DSI进气道这是一个明显的技术突破和亮点,没有一体化设计,则较之于F35,明显为一个技术局限。也就是突破和发展中的技术局限。这一点,后来在J20-2001上面,可以看到鸭翼前小边条与进气道上表面是融合的。到了J20-2011上面,则看到进一步的发展,鸭翼前小边条演变为进气道上表面的向前下方倾斜的并不明显的侧棱。可见成飞的、边条与进气道上表面融合的技术,也是一步步发展的。


二、在常规布局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单边条设计,较之于F22的双边条设计还是相差十年以上,未来可以通过枭龙的改型来补足,提高大迎角能力达到四五十度大迎角可控

F22的设计,是采用了机头棱边和进气道侧棱/边条的双边条设计。其中,进气道侧棱/边条在中低迎角发挥明显作用,而达到一定迎角,机头棱边涡较强烈地发生,与进气道侧棱/边条的涡流复合,不仅延迟其破裂,而且一起对于大迎角下的可操控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大增加了可控大迎角角度。有资料显示F22的最大可用大迎角达到65°。同时,机头的多面棱边设计,则为机头实现了隐形。

而比较枭龙的边条,则为单边条。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枭龙01~03架次设计中抬头性能不好的问题。机头偏重以及起飞抬头困难的问题。采用DSI当时为了减重,采用大哥特式边条则是为了增升。这样的措施,相对于枭龙01~03架次,都是一个大胆的技术突破。这个大哥特边条的设计,后来也带来了较好的瞬盘能力、好于F16。但是,毕竟是就事论事、头疼医头的设计。不像F22那样是出于整机作战战术变革、极大提高可控大迎角的设计。

这说明当时中巴双方对于枭龙的要求,及其战术构想,比起当时的美国来,还是跟踪不足。以及说明当时成飞没有双边条设计的技术储备可以现拿现用。否则当时如果采取双边条的话、就要做大量的吹风实验,大大耽误04架的诞生时间了。如果当时成飞有这个技术储备,如果当时采用机头棱边-进气道侧大边条的双边条设计,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大迎角性能,而且可以实现机头的隐身化。这是极大提高枭龙附加值的。


三、隐形设计思路的融入不足,

其实枭龙有些设计还是符合隐身的原则的,例如进气道采用DSI进气道,例如进气道采用了S型管路,例如机翼前后缘与尾翼前后缘平行,等等。但是总得来说不够。主要体现在:1、主翼后缘,与机身或者尾撑构成直角。此处可以修改。主翼后缘可以改为略前掠。          2、机身没有体现隐身原则。这个话题比较难,不展开。     3、外挂设计中无一采用半埋方式。这一点涉及到第四点-----

四、挂架设计与J10战机一样还存在挂架挂梁重量大阻力大的不足,存在挂点数少的不足,多功能性还不够强
枭龙主翼翼下都是采用了挂梁-挂架的挂载模式,增重、增加阻力、增加雷达反射。  进气道的右外侧和左外侧两个底棱处,没有利用来考虑挂架设计。而台风则设计了半埋凹槽、增加机腹挂点。

如果在进气道的左下角、右下角的两个底棱处采用半埋凹槽,以及边条略增厚之后在边条中后段采用半埋凹槽,主翼翼下的现有挂架双双略外移,则可以在进气道底棱、边条翼下,左右共计增加四个“半埋挂架”。这样全机可以实现11个挂点,并且至少其中四个是“半埋挂点”可以增加日常低烈度巡逻和低烈度作战的隐身性。【为此需要把主轮舱上移、埋到机腹和边条之间的夹角,类似FS2020】【11挂点包括翼梢俩、翼下四、边条下俩、进气道底棱俩、机腹一】   好处是:1、有了这四个机腹及边条下的挂点之后,主翼翼下的部分挂点,可以用于挂载隐形保形油箱。巡航时使用。进入接战区之后油箱抛弃。进入接战区前后,隐身性都有提高。增强对于敌机的中距战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威慑力。           2、作战的载弹数和火力、提高一倍。由现在的三油箱四弹,提高到三油箱八弹。         3、增加战机的 多功能性。增强对面攻击能力。     4、在同样挂载四弹的情况下,较之于现有挂梁-挂架的形式,至少省掉四个挂梁,从而减重、减阻、减低RCS。综合四个““半埋挂点””加强结构的增重,两相平衡,仍旧有利于提高空战推比,可能提高空战推比0.5个百分点以上。

挂架设计不足的问题,在歼十战斗机和枭龙上面,都有体现。网上都有微词。后来虽然出现复合挂架来弥补。毕竟较之于台风阵风乃至IDF等的挂弹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如果枭龙进一步改进,可以把增加挂点、与减重、减阻、提高隐身性,综合起来考虑。

五、总结----------
未来,如果出现FC1.8或者FC2.0,则大边条和DSI进气道上缘(上表面)采用一体化设计减小现有大边条宽度,采用机头棱边和进气道边条的双边条设计,采用机腹机身“半埋挂点”设计来提高隐身性、挂点数和多功能性,采用其他隐形修形措施,使枭龙成为一架大迎角性能更佳达到四五十度迎角可控远胜大多数三代机、瞬盘较之于F16更强一点、阻力更小、RCS更小中距战力提高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火力提高一倍、多功能性更强的、性价比更高的轻型战机。

便宜而又高附加值的,更好卖。

从枭龙设计弱点,说说01~04架设计前后成飞技术进展阶段的突破中的4个局限性【原创,非转帖】
------本文一半以上内容是涉及到减重减阻的改进问题,其中至少第四点、挂架问题是成飞传统的不足之处,可以优先改进。其余请大家看完再议论  ps:我只是把我这几年对于枭龙改进的部分思考,整理到本文而已。未尽部分另外再说。



枭龙设计,其实是留下不少遗憾的。杨伟童鞋也是如此说。但是,必须说,这些遗憾,很大程度上,是体现了当时成飞所处的技术发展阶段的突破中的局限性。一方面体现了技术突破,一方面体现了技术突破还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

一、大边条和DSI进气道上缘(上表面),没有一体化设计,以后改型可以补足、达到减重、增涡效和隐形的三重目的。

在F35、F22的设计中,取得了进气道和边条的统一化、一体化设计。主要体现为:F35、F22的小边条,与进气道的上缘(上表面),是融为一体的。这样,进气道上表面的宽度,加上小边条的有限的宽度,就成为整个边条的宽度。按照边条长度、宽度、弧形等因素决定涡流强度的理论,上述一体化设计,达到了拓宽边条宽度、增强涡效的效果。

但是,枭龙的设计,DSI进气道和大边条,明显是分开的。进气道的上缘/上表面位置,明显高于边条。两者没有融合。尽管哥特式大边条较宽、涡效很明显,但是由于没有融合,浪费了进气道上表面的面积和宽度。如果两者融为一体,则即便是单论进气道上表面的宽度、也大于或者等于现有边条的宽度,届时现有边条就可以在等效乃至略大涡效的前提下、大大压缩现有边条的宽度、从而节省边条的重量。并且隐形效果好于现有的哥特式大边条。

从枭龙DSI进气道和大边条明显分开设计的情况看,当时成飞掌握了DSI技术,也掌握单边条设计技术,但是当时可能还没有掌握DSI进气道与边条融合的技术。采用了DSI进气道这是一个明显的技术突破和亮点,没有一体化设计,则较之于F35,明显为一个技术局限。也就是突破和发展中的技术局限。这一点,后来在J20-2001上面,可以看到鸭翼前小边条与进气道上表面是融合的。到了J20-2011上面,则看到进一步的发展,鸭翼前小边条演变为进气道上表面的向前下方倾斜的并不明显的侧棱。可见成飞的、边条与进气道上表面融合的技术,也是一步步发展的。


二、在常规布局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单边条设计,较之于F22的双边条设计还是相差十年以上,未来可以通过枭龙的改型来补足,提高大迎角能力达到四五十度大迎角可控

F22的设计,是采用了机头棱边和进气道侧棱/边条的双边条设计。其中,进气道侧棱/边条在中低迎角发挥明显作用,而达到一定迎角,机头棱边涡较强烈地发生,与进气道侧棱/边条的涡流复合,不仅延迟其破裂,而且一起对于大迎角下的可操控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大增加了可控大迎角角度。有资料显示F22的最大可用大迎角达到65°。同时,机头的多面棱边设计,则为机头实现了隐形。

而比较枭龙的边条,则为单边条。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枭龙01~03架次设计中抬头性能不好的问题。机头偏重以及起飞抬头困难的问题。采用DSI当时为了减重,采用大哥特式边条则是为了增升。这样的措施,相对于枭龙01~03架次,都是一个大胆的技术突破。这个大哥特边条的设计,后来也带来了较好的瞬盘能力、好于F16。但是,毕竟是就事论事、头疼医头的设计。不像F22那样是出于整机作战战术变革、极大提高可控大迎角的设计。

这说明当时中巴双方对于枭龙的要求,及其战术构想,比起当时的美国来,还是跟踪不足。以及说明当时成飞没有双边条设计的技术储备可以现拿现用。否则当时如果采取双边条的话、就要做大量的吹风实验,大大耽误04架的诞生时间了。如果当时成飞有这个技术储备,如果当时采用机头棱边-进气道侧大边条的双边条设计,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大迎角性能,而且可以实现机头的隐身化。这是极大提高枭龙附加值的。


三、隐形设计思路的融入不足,

其实枭龙有些设计还是符合隐身的原则的,例如进气道采用DSI进气道,例如进气道采用了S型管路,例如机翼前后缘与尾翼前后缘平行,等等。但是总得来说不够。主要体现在:1、主翼后缘,与机身或者尾撑构成直角。此处可以修改。主翼后缘可以改为略前掠。          2、机身没有体现隐身原则。这个话题比较难,不展开。     3、外挂设计中无一采用半埋方式。这一点涉及到第四点-----

四、挂架设计与J10战机一样还存在挂架挂梁重量大阻力大的不足,存在挂点数少的不足,多功能性还不够强
枭龙主翼翼下都是采用了挂梁-挂架的挂载模式,增重、增加阻力、增加雷达反射。  进气道的右外侧和左外侧两个底棱处,没有利用来考虑挂架设计。而台风则设计了半埋凹槽、增加机腹挂点。

如果在进气道的左下角、右下角的两个底棱处采用半埋凹槽,以及边条略增厚之后在边条中后段采用半埋凹槽,主翼翼下的现有挂架双双略外移,则可以在进气道底棱、边条翼下,左右共计增加四个“半埋挂架”。这样全机可以实现11个挂点,并且至少其中四个是“半埋挂点”可以增加日常低烈度巡逻和低烈度作战的隐身性。【为此需要把主轮舱上移、埋到机腹和边条之间的夹角,类似FS2020】【11挂点包括翼梢俩、翼下四、边条下俩、进气道底棱俩、机腹一】   好处是:1、有了这四个机腹及边条下的挂点之后,主翼翼下的部分挂点,可以用于挂载隐形保形油箱。巡航时使用。进入接战区之后油箱抛弃。进入接战区前后,隐身性都有提高。增强对于敌机的中距战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的威慑力。           2、作战的载弹数和火力、提高一倍。由现在的三油箱四弹,提高到三油箱八弹。         3、增加战机的 多功能性。增强对面攻击能力。     4、在同样挂载四弹的情况下,较之于现有挂梁-挂架的形式,至少省掉四个挂梁,从而减重、减阻、减低RCS。综合四个““半埋挂点””加强结构的增重,两相平衡,仍旧有利于提高空战推比,可能提高空战推比0.5个百分点以上。

挂架设计不足的问题,在歼十战斗机和枭龙上面,都有体现。网上都有微词。后来虽然出现复合挂架来弥补。毕竟较之于台风阵风乃至IDF等的挂弹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如果枭龙进一步改进,可以把增加挂点、与减重、减阻、提高隐身性,综合起来考虑。

五、总结----------
未来,如果出现FC1.8或者FC2.0,则大边条和DSI进气道上缘(上表面)采用一体化设计减小现有大边条宽度,采用机头棱边和进气道边条的双边条设计,采用机腹机身“半埋挂点”设计来提高隐身性、挂点数和多功能性,采用其他隐形修形措施,使枭龙成为一架大迎角性能更佳达到四五十度迎角可控远胜大多数三代机、瞬盘较之于F16更强一点、阻力更小、RCS更小中距战力提高先敌发现先敌攻击、火力提高一倍、多功能性更强的、性价比更高的轻型战机。

便宜而又高附加值的,更好卖。
原创,非转帖
主要就是太小了,再放大一号,这玩意就好办多了
首先,你要有一台NB的中推,然后增加尺寸,增加内油。

然后再谈各类改进~~~~~

烈焰之翼 发表于 2015-3-17 18:49
首先,你要有一台NB的中推,然后增加尺寸,增加内油。

然后再谈各类改进~~~~~


你看了正文没有  正文一半以上内容是涉及到减重减阻的改进
烈焰之翼 发表于 2015-3-17 18:49
首先,你要有一台NB的中推,然后增加尺寸,增加内油。

然后再谈各类改进~~~~~


你看了正文没有  正文一半以上内容是涉及到减重减阻的改进
主要就是太小了,再放大一号,这玩意就好办多了
放大一号,用太行,那就是歼十的对手,而且肯定比不过歼十。
你这是超越历史条件用后来的东西衡量前面的事,这样评价事情并不合适。
枭龙最早来源于超七,整个方案定位最早是二代半,后来发展到三代,气动设计按照三代机设计,杨伟接手时是不大可能把前面的工作推倒重来,那得有多大的工作量,相关的资金费用,如果巴基斯坦不投入,611也没钱去做这方面的投入啊,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枭龙做比较大的调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至于你谈的枭龙如何改进的事情,这个同样要花钱,没有人掏钱是没法改的,有人掏钱,那就根据钱多少来改了,给的多就可以改的多。
“我比总师厉害/我的眼睛比风洞厉害”系列

TSQ 发表于 2015-3-17 19:04
你这是超越历史条件用后来的东西衡量前面的事,这样评价事情并不合适。
枭龙最早来源于超七,整个方案定位 ...


本文一方面只是通过当时的枭龙技术状态推测成飞当时的技术水平而已。另一方面是探讨改进,如何在减重减阻减RCS的前提下增加火力、机动性、BVR能力

至于挂架之类的设计,不需要投多少钱主要是设计者的问题吧?
TSQ 发表于 2015-3-17 19:04
你这是超越历史条件用后来的东西衡量前面的事,这样评价事情并不合适。
枭龙最早来源于超七,整个方案定位 ...


本文一方面只是通过当时的枭龙技术状态推测成飞当时的技术水平而已。另一方面是探讨改进,如何在减重减阻减RCS的前提下增加火力、机动性、BVR能力

至于挂架之类的设计,不需要投多少钱主要是设计者的问题吧?
H7N9 发表于 2015-3-17 19:04
“我比总师厉害/我的眼睛比风洞厉害”系列
乃这是夸赞军迷么?
本文一方面只是通过当时的枭龙技术状态推测成飞当时的技术水平而已。另一方面是探讨改进,如何在减重减 ...
你还是对折腾枭龙不死心啊。
话说这个事情只能由巴基斯坦决定继续投入多少来改成什么样,国内军队不介入,611基本也不会主动做很大投入去做你期望的改进。

TSQ 发表于 2015-3-17 19:28
你还是对折腾枭龙不死心啊。
话说这个事情只能由巴基斯坦决定继续投入多少来改成什么样,国内军队不介入 ...


恩  至少挂架布置  应该属于小改是可以调整过来  投入小收益多

至于双边条提高大迎角能力、进气道和边条一体化设计,这两个费钱较多
TSQ 发表于 2015-3-17 19:28
你还是对折腾枭龙不死心啊。
话说这个事情只能由巴基斯坦决定继续投入多少来改成什么样,国内军队不介入 ...


恩  至少挂架布置  应该属于小改是可以调整过来  投入小收益多

至于双边条提高大迎角能力、进气道和边条一体化设计,这两个费钱较多
yes413aa 发表于 2015-3-17 19:24
本文一方面只是通过当时的枭龙技术状态推测成飞当时的技术水平而已。另一方面是探讨改进,如何在减重减 ...
您对枭龙改进的执着真是。。坛内第一人。。
yes413aa 发表于 2015-3-17 19:31
恩  至少挂架布置  应该属于小改是可以调整过来  投入小收益多

至于双边条提高大迎角能力、进气道和 ...
任何改进都必须有客户需求,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没需求厂家一个螺丝钉都不会改.
这样的评价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

1、楼主所谓边条和进气道上缘一体化设计,由于隐身机外形设计要求,进气道必须倾斜设计,边条无法设置在进气道下缘,不得不与进气道上缘融合,F-22、歼20、F-35和骨头鹰都是如此。而枭龙又没有隐身需求,完全不必要强调这种“一体化”。
另外,必须注意到F-22和歼20的进气口截面积较大,单发但是大流量的F-35、双发的骨头鹰进气口截面积也很可观,这些飞机都有条件“一体化”设计;而枭龙的进气口截面较小,强行将边条“一体化”融入到这么小的进气道上,气动效果很难保证。

2、废话,毫无意义。机头涡、边条涡的综合利用,这是四代机上才常采用的技术,哪个三代机又采用了?

3、废话,完全的马后炮。脱胎于超七项目的枭龙好不容易从二代半彻底进化成了三代轻型,楼主现在却来批评其没有应用隐身理念?

4、七个挂架只能说勉强够用,没错。但楼主提出的半埋设计在枭龙身上没有什么可行性,例如楼主所说进气道下方凹槽位置可以设置半埋挂架,我就问你,就算主起落架能后移、进气道能错开空间,这设想的四个挂点能挂什么?中距弹根本容不下。

5、请像放过八爷那样放过枭龙。
gxnnjy 发表于 2015-3-17 19:40
任何改进都必须有客户需求,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没需求厂家一个螺丝钉都不会改.
改进的需求来于建议
放大一号,用太行,那就是歼十的对手,而且肯定比不过歼十。
放大一号'对地能力肯定强过歼十,只是豹子怎么办呢?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真希波·玛丽 发表于 2015-3-17 19:44
这样的评价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

1、楼主所谓边条和进气道上缘一体化设计,由于隐身机外形设计要求,进 ...


关于你第一点,进气道有的必须倾斜设计,这不错,但是,你没想到:边条可以下反角安装,并且高于主翼,类似F18先例。至于宽度,枭龙的进气道上表面宽度大约0.6m,现有边条的宽度最宽处大约0.9,如果可以融合,则未来边条或者可以压缩到0.4m以内的宽度,这样减少阻力以及减重。

关于你第四点,后起落架是类似FS2020那样上移到边条(或者尾撑)和机腹之间。并不是后移。这里不需要画图出来。

关于2、3点,当时隐形机已经出现了,多运用一些隐形理念做试验做到枭龙上也未尝不可

关于枭龙你想到的问题,我这两三年基本考虑过拿出对策了。我发此文,也是进一步找人看看,还有哪些没想到

真希波·玛丽 发表于 2015-3-17 19:44
这样的评价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

1、楼主所谓边条和进气道上缘一体化设计,由于隐身机外形设计要求,进 ...


关于你第一点,进气道有的必须倾斜设计,这不错,但是,你没想到:边条可以下反角安装,并且高于主翼,类似F18先例。至于宽度,枭龙的进气道上表面宽度大约0.6m,现有边条的宽度最宽处大约0.9,如果可以融合,则未来边条或者可以压缩到0.4m以内的宽度,这样减少阻力以及减重。

关于你第四点,后起落架是类似FS2020那样上移到边条(或者尾撑)和机腹之间。并不是后移。这里不需要画图出来。

关于2、3点,当时隐形机已经出现了,多运用一些隐形理念做试验做到枭龙上也未尝不可

关于枭龙你想到的问题,我这两三年基本考虑过拿出对策了。我发此文,也是进一步找人看看,还有哪些没想到
真希波·玛丽 发表于 2015-3-17 19:44
这样的评价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

1、楼主所谓边条和进气道上缘一体化设计,由于隐身机外形设计要求,进 ...
补充好圆满,竟然无言以对。。
yes413aa 发表于 2015-3-17 19:44
改进的需求来于建议
来源于客户的建议和资金投入。。
yes413aa 发表于 2015-3-17 19:44
改进的需求来于建议

谁的建议?你的就算啦,没有人理你,除非你掏钱
yes413aa 发表于 2015-3-17 19:59
关于你第一点,进气道有的必须倾斜设计,这不错,但是,你没想到:边条可以下反角安装,并且高于主翼, ...
看你的这个可以,那个可以,你是居于手头有完整的发财的承力结构、气动资料还是完全的眼神党。说什么这个可以那个可以,如果在现有的结构下可以做到为什么成飞不做。下反角边条对于涡流轨迹与现在状态有何不同,是有益还是有害不是你一嘴喷的出来的。
嗯,楼主的文章标题可以改为利用更新的技术改进枭龙的一种设想,而不是以现在四代机的标准批评当年的设计方案,因为这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
比较胖狴犴 发表于 2015-3-17 21:39
看你的这个可以,那个可以,你是居于手头有完整的发财的承力结构、气动资料还是完全的眼神党。说什么这个 ...
下反角边条对于涡流轨迹与现在状态有何不同,参见F18
你这个是重新设计,不是改进
有空军之翼的味道!!!可以投到空军之翼去!!!
yes413aa 发表于 2015-3-17 21:57
下反角边条对于涡流轨迹与现在状态有何不同,参见F18
请不要张嘴就来参考F18,就算是F18C/D发展为E/F都不敢如你这样参考,更不用说气动布局完全不同的发财了
只是闲谈,楼上几位不必过于认真,倘若楼主的想法真有可行之处,入了成飞的法眼,设计出一款FC1.1或是FC1.1.1版本也不错,总是FC1也不好嘛。
看起来讲的不错~
不过以当年的能力,恐怕是完不成这个,现在倒是可以,但是却没有迫切的需求...
yes413aa 发表于 2015-3-17 18:56
你看了正文没有  正文一半以上内容是涉及到减重减阻的改进
除非你只要求二代机的航电和内油~~~~~~你就可以随便减阻减重


为什么总有莫名其妙的外行总是喜欢在没接触到任何信息的情况就下一个莫名其妙的结论.
并且还一副认定直接接触第一手先进技术信息并且亲手设计了目前中国唯一完全自主设计的三个三代和四代战斗机型号的设计师居然会不懂得利用哪些先进技术来应用到自己设计的飞机上的口吻.
挺担心这些人看得懂我的绕口令不?

为什么总有莫名其妙的外行总是喜欢在没接触到任何信息的情况就下一个莫名其妙的结论.
并且还一副认定直接接触第一手先进技术信息并且亲手设计了目前中国唯一完全自主设计的三个三代和四代战斗机型号的设计师居然会不懂得利用哪些先进技术来应用到自己设计的飞机上的口吻.
挺担心这些人看得懂我的绕口令不?
看了半天,大部分人认为改进枭龙无此必要,结束
把拖拉机改成悍马不是没可能,而是没必要。

烈焰之翼 发表于 2015-3-17 23:35
除非你只要求二代机的航电和内油~~~~~~你就可以随便减阻减重


你看了正文没有  ?上文的减阻减重,很多地方与航电内油无关,进气道与边条一体化设计,跟航电内油有个五分钱的关系?优化挂架利用进气道底棱位置和边条位置,跟个航电内油有个半分钱的关系?

有些人不看正文就来白活,没劲。
烈焰之翼 发表于 2015-3-17 23:35
除非你只要求二代机的航电和内油~~~~~~你就可以随便减阻减重


你看了正文没有  ?上文的减阻减重,很多地方与航电内油无关,进气道与边条一体化设计,跟航电内油有个五分钱的关系?优化挂架利用进气道底棱位置和边条位置,跟个航电内油有个半分钱的关系?

有些人不看正文就来白活,没劲。
没思想的僵尸 发表于 2015-3-17 19:56
放大一号'对地能力肯定强过歼十,只是豹子怎么办呢?
不用担心,这是给小巴的~~~~~
换发,改结构,改航电......这跟设计新机唯一的区别,就是型号上的了。
动力不行   底子不好
你到底是卖红米还是小米?
应该给枭龙研发那种1100加仑的大型副油箱
改完之后价格暴涨一倍,但比F16还是好不到哪里去,兔子的大腿也不比美帝粗,于是有钱的仍然买F16,没钱的原来就买不起,现在干脆不想了,转而要求重启歼7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