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问题的中国和印度政策底线推测:两种原则和一个目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43:14



新中国所进行的历次对外战争恐怕没有哪一个能和1962年对印战争相比而更具有争议性。没人怀疑这是一个军事上胜利,但对于其政治上的成败则有巨大非议。原因很简单,胜利者主动后撤,最终失去了军事上胜利果实。
抛开具体的后勤、地形、气候支持论不谈。实际上很少有人注意到1962年战争是一个分水岭,它标志着新中国开始执行一种新的军事保守主义和军事现实主义的政策。和1950年的抗美援朝不同,从纯粹的军事上来说,抗美援朝是军事上的冒险,所谓冒险就是说,并没有绝对的必胜把握,而被迫加入战争。但是自此以后的新中国正式对外战争都保持了有限战争的形式,并带有强烈的提前政策设计的痕迹。
1962年,战胜,退回战前实际控制线。
1979年,战胜,退回战前国界。
再涉及另外两个可能触发或者已经触发的冲突点,钓鱼岛和南海诸岛。
钓鱼岛:70年代,当中国甚至无力用公务船巡航钓岛的时候,提出的政策是‘搁置争议’,2012年,日本国有化,中国做出了日本始料未及的强烈反应,立即派出公务船进行延续至今的日常巡航,并立即公布领海基线。中国如此反应的基础是中国已经在无意间建立了和日本匹配乃至很快超过日本的海警力量,同时配套的远程打击军事力量已经就位。
南海诸岛:
1974年西沙海战,这是一次提前规划好的战争,虽然海上交火似乎带有偶遇的性质,而后的战争结果也是如同事先规划的那样,中国获得全部的西沙群岛。
1988年南沙海战,这的确是一次意外,事后,中国仅仅获得事先规划好的需要抢占的礁石,证据是中国未能像西沙海战之后那样,彻底解决南沙问题,而越南大规模抢占完全没有收到任何阻拦。原因是此次军事保守主义发挥了核心作用:解放军海军彼时无法获得战区的制空权。
以上所有的证据表明,1962及之后的新中国战争体现了如下两个原则(1)军事保守主义原则:如果不能保证获胜,或者不能保证冲突延续下去的更大规模的冲突依然能获胜,就不会轻启战端,或者,如若战端被迫开启,则会采取主动后撤(1962,1979),或者保守主义的守成(1988)来快速的以可接受的方式来尽快结束冲突。(2)军事现实主义原则:第一次体现在1974年海战,之后体现在最近的钓鱼岛和黄岩岛争端。配合外交语言,当区域暂时不在我控制之下,发言人的说法是‘处于争议状态’,而当区域已控,发言人的说法会在下一秒毫无违和感地换成‘无争议的中国领土、领海’。请自行阅读我外交部发言人在黄岩岛对峙期间和之后的发言措辞演变。

由于第一共和国除了外蒙古以后从未签署任何割让大幅度国土的条约,除了因为抗战胜利而收回台湾,也未显著增加法理上的领土。而领土条约都是具备天然继承性的,因此第二共和国事实上依据的是1911年清朝结束的[[ 实控+法理控制区-外蒙古+台湾 ]]为自己的天然疆界。

综上,第二共和国的领土目标很简单并且保守,即大体维持1911年的领土范围。虽然我外交部发言人喜欢用‘自古以来’这样的状语修饰语,但是恐怕更多只是一种幽默表达。
新中国面临的领土争端几乎无一例外来自于不争气的清王朝和第一共和国的法理领土和实控领土之间的巨大差异。然而良心人士一定能给出公正的打分:新中国在把1911的法理领土实控化方面的答卷是优异的。
从以上定义上来讲,藏南(麦线以南)包括缅甸的麦线以西的江心坡似乎都不在放弃之列。
虽然都有麦线定义,但是这两者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我们看时间节点。
麦克马洪线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多人理解上的‘恶意’国界划分,相反,从现代国际关系实践来说,它是一个‘科学’的边界。所谓的科学的国界是指麦线企图严格遵守山脉分水岭原则来划分中印东段和中缅边界北段。也就是国界在山顶,双方能够被自然障碍自然隔开,从而公平地兼顾双方的安全关切。边界既在人迹罕至的山顶,自然也就难以有冲突的机会。
中缅边界北段如果国界在高黎贡上西麓的山脚,那就是江心坡属于中国,如果在山顶,即为今天的中缅国界,也就是麦线缅甸段。
和藏南不同,追溯到1900-1910年,清朝还在和英国讨论中缅边界的合理落脚点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实际控制了高黎贡山以西。

因此,中缅边界的麦线段是先有实控(1910),后有1913西姆拉条约(尽管理论上有效性被历代中国政府否认),但是中印东段的麦线不同,大体上是1937(英国人重新从档案柜里面发现西姆拉条约)-1950年代,英印军队逐步实控化的。

因此反应在中缅边界条约上,新中国面临的现实是
(1) 英缅实控事实上的麦线边界;
(2) 前代政府没有签署过的条约定义中缅北段国界,如果有也就是那个不被承认的西姆拉条约,但是该条约定义线和实控线其实一致(南段有不公正的1941年条约);
(3) 无论是清王朝还是第一共和国,其西扩领土主张很弱很弱,无有力的法理可以主张;
(4) 尽管军事有能力一直推进到历史主张的最大范围,但是政治上完全不可接受。

因此,忽略掉第一共和国有胆地图开疆、无力实际开地的笑柄,可以理解中缅北段边界的划定其实的确和麦线没有特定联系。这是新中国遵循政治、军事保守主义原则的直接结果。最重要的是,它没有违背领土1911的原则。对于缅甸边界,本质上来说,第一共和国继承的实际边界被新中国的边界条约所继承和确认(当然也有合理化微调)。

最后回到藏南的具体情况

1, 实际情况:新中国接管西藏后,英印军队已经实控藏南麦线
2, 理论情况:1911年中印边界处于模糊状态,所谓的传统习惯线可以理解为1937年前英印的管理北界,但是恐怕也很难非常肯定地定义为藏区政府控制的南界。

因此,1962年前,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新中国的确有合理化的因素也继续接受麦线的藏南段。因为新中国在1950年接管西藏的时候已经面临藏南在前朝已经丧失或者正在丧失中的现实。

军事情形如下
1, 和印度开战,政治上不可接受(其时:中印蜜月,中苏分歧加剧,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2, 藏南难以到达,一旦战争规模持续下去或者扩大,将和军事保守主义原则严重违背。

然而,1962年战争毕竟发生了。简单总结1962年战争的起源,其时和麦线没有必然关系,因为印度其时的立场可以归结为
(1) 我的是我的:印度实控的藏南是我的。
(2) 你的也是我的:中国实控的阿克塞欣也得归我。
(3) 麦线依然不“科学”,需要进行“科学修正”:由于1913年的地理勘测资料不足,麦线没有完全划在喜马拉雅山分水岭上,在墨脱方向有一个严重的缺口,达旺方向有歧义。如果严格遵循分水岭原则,整个雅鲁藏布江峡谷都要划出去。
(4) 以上(1)-(3)项没什么可谈的,如果(1)-(3)不在我印度实控下,那我现在就要实控落实下来。

1962年战争的直接起因是(2)-(3),中国作战的目的也是被迫进行,用于纠正印度的(2)-(4)的妄想。
作为结果,这场冲突立即用武力改变了以上印度观点(3),并在缓慢的长期调整后,也的确改变了印度观点(4)。从而才有了后续的中印特别代表谈判。

我们现在谈政策底线。虽然两国有着不同的地图来表示边界,但是那不是底线,那是讨价还价的起点。真正的底线是什么?

先说印度。
虽然尼赫鲁晚节不保,1962年阴影让他郁郁而终,但是,尼赫鲁时代的印度是有理想有志气的。1962年冲突浇灭了尼赫鲁的梦想,也浇灭了现代印度的理想,从那以后,尽管印度通过外购,发展了貌似强大的军事力量,并通过两次印巴战争找回了一点自信,但是印度本质上已经沦为一个机会主义国家。反映在边界问题上,印度进行了各种机会主义的投机摸狗。包括1986年的桑多洛河谷和最近几年透露的东西段的各种小偷小摸。
对于印度来说,中国是其唯一能真正威胁其安全的邻国,尼赫鲁的初始构思中,以西藏为缓冲国为基础,中印可以万年友好,但是1950年梦想瞬间破灭,中印国界直接相邻,因此中印边界必须尽可能往对方的方向推进,以便铸造自己单方的最大安全保障。然而1962年冲突又把这个小本经营的梦想也打破了。从那以后,印度的国家战略彻底失去了方向,对于边界,拿在手中的就是最好的,至于不在手边的,能拿回(或者偷也罢,或者趁火打劫也罢)多少,就算多少。
总结,印度的边界解决思路类似于以目前的实际控制线为基础来定义最后的法律国界。但是实际控制线具备不同的理解,包括印度单方面恶意的理解(印度机会主义表现),这是最近几年小对峙不断的真实根源。
从印度角度来说,印度的地缘政治军事安全是具备先天缺陷的,乃至致命的缺陷。(1)失去了巴基斯坦,印度在西北方向无险可守。英印边界的西北方向,通过英国人精心设计和霸权扩张,已经占据了西亚和中亚半个山地地带作为印度平原的缓冲,然而巴基斯坦的独立使得所有这些安全缓冲区失去了泡影。这里印度可以借鉴中国历史上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北宋困境;(2)克什米尔冲突使得印巴不可能和解。(3)中国最终实际接管西藏,使得印度历史上首次面临来自高原的强大国家的直接威胁。(4)印度洋不是印度之洋。印度的国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能同时有效保持制海和制陆权,何况后者已经具备不可弥补的地缘政治缺陷。因此印度同时将面临两方面的巨大军事压力。

反映在边界问题上,中印边界应该是双方唯一没有解决的国界问题。由于中国处于一个更强有力的上升期,理论上,印度具备更多的紧迫感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印度解决边界问题的思路如前所述,印度的统治阶层正在理想主义破灭后,基于机会主义的原则,而快速的划向现实主义:以实控线为基础划定国界。
障碍只来自两个方面:(1)印度哗众取宠的媒体、民意以及软弱没有魄力的领导者;(2)中国不再同意这个以东换西的方案。


再说中国的政策底线。

如前所述,新中国一直在尽力恢复、接收前朝和前前朝的各种遗产,无论军事实际控制的(数量很有限)还是法理上各种声明条约(很多,但不利于己,如晚清各种割地条约)。

藏南的地位处于一个模糊地带
1, 依据晚清标准,它没有法律上定义的边界,尽管有所谓的传统习惯线。
2, 依据民国标准,它在1949年建国前后被英印当局先后实控。

客观的从历史角度来确切描述:藏南是英属印度和西藏的一个缓冲地带。西藏对于藏南的行政管理和主权体现不是无懈可击的,而英属印度在1937年前对于这个地带的渗透也是有限的。

因此,回到开头,无论是最终放弃藏南还是保有藏南,新中国都具备法理合理性。那么最终,藏南的持有与否,中方依据军事现实主义原则,实际上依赖于我方支持一场边界战争的可持续性。这将是一个动态过程。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对于中印边界西段和东段的措辞完全不同,严格遵循军事现实主义原则,1962年冲突前后,在西段,解放军将印军彻底驱逐出去,没有作任何事实上的领土退让,其理论依据就是西段冲突中,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印军不可能具有胜算。而且阿克塞欣对于印度来说是一个突出部,如果强行占领,三面也会被敌意的军队包围,军事上无险防守,而且后勤补给上要跨越动荡的克什米尔山地,并不比中方容易。但是在东段,虽然中方1962年进行了大胆突击,但是很快撤回山顶高原。回到2015年最近外交部发言人的谈话,原文大致是‘中印在东段边界存在巨大争议’。这也可以理解为继续遵循了现实主义原则,言外之意是‘我方控制下的阿克塞欣是没有争议的’。

回顾以往,中方的政策底线应该发生了潜在的变化。
第一阶段,1962年前,中方有诚意(众多公开资源可以证明)以战前实际控制线全面解决边界问题。但是被印度的‘没什么可谈的’的僵化态度堵死了。
中方的这个解决方案用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东段换西段’,也就是东部放弃藏南(也许加上必要的如达旺方面的微调),西部要求印度放弃阿克塞欣。这很接近目前印度回归现实主义之后的边界问题底线。然而历史不能倒流。如果1962年双方能达成一致,在良好的兄弟关系的光辉照耀下,也许中方连达旺都不要说不定都有可能。引用当时的话语:“尽管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不公正的,但考虑到中国和印度人民之间的友谊,中国政府仍然愿意接受。”
第二阶段,1962-2003特别代表制度以前,印度的政策不断进化,处于机会主义到现实主义的缓慢演化中。中方逐步确立了至少要求在藏南做出类似达旺方向让步的底线。
第三阶段,2003至今,随着中方在藏南方向的军事保障能力的增强,中方应该提升了更高的要价。标志性事件包括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以及2014年拉萨-日喀则铁路通车,还有最近川藏线的拉萨-林芝段开工新建。
特别是后两段铁路:拉萨日喀则铁路将铁路支持推进到亚东300公里远的地方。亚东紧贴印度和其东北部的瓶颈,西里古里走廊。拉萨-林芝段铁路有两段山谷线路可以选择,靠北的更容易修建,但是最终选择的是更困难,更靠南,也就是更靠近藏南的山谷线路。这明显是军事准备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的开放程度加深,放弃藏南作为最终底线越来越不能作为一个选项,而军事上我方对于预期中的第二次中印边界战争的长期承受力和短期打击能力不断提升,优势正在越来越向有利于我方转移。
观察中方的对于藏南问题的表态,其标志是日趋强硬。
1962年战争前,中国方面透露出来的立场是接受事实上的麦线(基本无修正的版本)。参见周恩来的各种谈话以及事后印度方面公布的文件。
1979-1982年,邓小平四次接见印度代表,重申东段换西段。
自此以后,再未见‘东段换西段’出现在中方的公开资料里面。
1981年-1987年举行了八次中印边界谈判。
据观察和猜测,1986年应是中方态度的第一个关键转折点,
1986年,阿鲁纳恰尔邦成立,立即遭到抗议。同年,桑多洛河谷事件几乎导致第二次中印冲突,后由于苏联表态不支持印度,而中国纠缠于越南边界冲突,而以中国退让和平解决。
但是此次冲突和印度突然升级阿邦政治地位,据信是中方至少在会谈中收回了基本无修正的接受东段麦线的原始要价。
2006年是中方态度的另外一个转折点,中国驻印大使公开发言中,直接宣布整个阿邦本应属于中国(其实有点不严谨,阿邦东南部有四个县不属于藏南)。
这个时间节点很耐人寻味,因为2006年7月青藏铁路通车,2006年11月驻印大使孙玉玺即作出如是发言。
多年来,中方一直坚持对藏南居民发放另纸签证,或者因为按照中方理解,他们‘本属中国公民’,而直接拒发签证。中方也持续阻止任何国际性项目经由印度官方和藏南关联,包括2009年的亚行项目事件。
总结结果是,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在公开场合已经完全收回了前述的“准备接受麦克马洪线”的提议,而回归强硬的要求收回整个藏南的要求。

对照双方的声索态度可以列一个大致的表
1962年前,中方,东段换西段,印方,没得谈,都是我的。
1980-1986,中方,东段换西段,印方,可以谈谈,但都是我的。
1986-2006,中方,东段要修正,西段是我的,印方,“…,…”
2006迄今,中方,西段没有争议,东段是我的。印方,东段换西段。

中方宣布藏南为争议区,事实上严重影响了印占区居民的对于印度国家的认同。而实际控制线两侧中方日益增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正在制造印度一侧难以对抗的吸引力。几年前对于一个普通印占藏南居民的采访显示,她“知道中国说这里属于他们”。追问一个问题,“如果有选择的话,属于中国好还是印度好”,答复是“中国,看起来生活更好”。

新中国外交是现实主义的绝对忠实信徒,它严格遵循历史帝国主义和军事现实主义的自由选择权。目前中国的边界政策实际上执行着‘以拖待变’的巨大动机,而内在谈判底线则可能不断提升,对于印方的要价不断提升,或者说要求交还整个藏南的要价从未松口。这是12年来最高级别的边界谈判毫无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可以预见:
信奉‘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军事保守主义和严格的军事现实主义,恢复本来属于我方的历史领土正在快速成为我方的现实主义选项。

从另一方面来说,放弃藏南的负面效应包括:
第一, 舆论难以接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实控线绘制的国土地图还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后退(6万平方公里)。如果说50年前的确存在强有力的政权和舆论让大家广泛接受,但是今天越来越难以说服全体国民来接受如此大范围的国土丧失。
第二, 政治不可接受:新中国迄今为止签署的条约都是基于前朝和前前朝的条约和实控来划定边界,可以自豪地宣称历史继承的领土没有一寸丢失。但是藏南不是如此。无论是英印早期地图(直至1937年),还是民国早期地图,藏南在中国范围内。
第三, 没有地缘政治收益:基于实控线划定中印边界不能换来中印友好。中印本质上都是上升阶段的大国,竞争大于合作。地缘政治关系和边界导致的负面历史遗产已经毒害了两国的关系。中国不依赖于印度来获得额外的印度洋出海通道(已从巴基斯坦和缅甸获得),反而野心勃勃的印度会持续威胁海上丝绸之路。最终放弃藏南只会刺激印度野心第二次膨胀。
第四, 战略缓冲区丧失和跨界民族增多导致的政治合法性下降:藏南地区的北端贴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尽管地形复杂,但是地理的直线距离直接威胁川藏线路。失去藏南会导致边界向我方平均退回100公里。另外丢失和藏族文化贴近的类似民族区域,严重损害西藏管制的历史地理完整性。大数量跨界民族将带来严重的潜在地缘政治负担(门巴和珞巴族更大百分比人群定居印占藏南)。

对比缅甸的例子。尽管麦线缅甸段具备一定的历史合法性,但是民国政府并非没有提出更强的边界主张。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是在友好的环境下完成的,笼罩着胞波的光环,但是很快1967年缅甸即发生了肆无忌惮的排华骚乱。国与国之间,领土的变更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而所谓的友好关系完全可以使昙花一现。具有持续竞争压力的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尤其脆弱。历史一再证明,主动放弃领土不能换来持续的友好,也不能最终保障和平。

设想下第二次中印边界战争,做为最后的娱乐项目,搏君一笑:
2025年,印度同时经历了严重的饥荒和严重金融危机,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汽油费用上涨剧烈,人民对于腐败低效的政府失去了最后的耐心,从南到北都发生了抗议。泰米尔纳德邦等南部邦因为抗议中央政府的印地语政策,甚至要求退出印度。而毛派游击队持续在东部奥里萨邦活动,阿萨姆的游击队也不安分。克什米尔的穆斯林继续抗议歧视。
这一年,日喀则到亚东铁路已经通车,川藏铁路正在加紧施工。中国政府正在和台湾当局进行最后的和平统一谈判。
印度决定通过对华战争来转移注意力,并自信中国正被台湾事务困扰而无力西顾。
战争在九月以零星的边界骚扰开始,同时在西段和东段展开。
中国通过卫星侦察,提前注意到了印军的异动而做好了准备,并在各种抗议交涉的同时进行严厉的警告。
印军在10月1日分别在东段和西段发起全面进攻。
当天,中国发射一枚反卫星导弹直接击毁了印度唯一的一颗军用卫星。
印度政府发表声明,宣布这是一个有限的‘边界警察行动’,其目标是澄清实际控制线LAC的不同看法。
10月15日,双方在两线的阵地战进入白热化,双方开始动用空军轰炸对方阵地。在西段,印军逼近新藏线,东段,解放军开始越过麦线。
巴基斯坦宣布根据中巴军事同盟条约进入戒备状态。
11月开始,印度海军宣布对于通过马六甲海峡的中国商船进行临检。
中国的反应是用部署在云南的DF-21击沉了印度仅有的两艘航母中游弋在孟加拉湾的那一艘。印度政府通过秘密渠道继续向中国政府澄清这是边界冲突,并取消海军封锁。
解放军海军则派出两个航母编队进入印度洋宣布护航,并逼近印度海岸。
11月中旬,印度在东段发起反攻,重新将战线推回。
11月21日,解放军越过锡金边界,24小时后占领甘托克,3天后占领大吉岭和西里古里一线,抵达孟加拉国西北边界。
印度政府强烈谴责中国扩大战争,入侵无争议的印度领土。并调用重兵集团,期望重新打通走廊。
巴基斯坦宣布加入战争,并开始攻击查谟。孟加拉国则宣布中立,并正式拒绝了印度借道的要求。
印度政府威胁必要的时候动用核武器。中国政府不予回应,但是巴基斯坦宣布下放核武器的使用授权。
12月3日,东段印军防线在断断续续的空军补给下终于崩溃。解放军一线部队抵达布拉马普特拉河,受到阿萨姆游击队欢迎。
12月7日,阿萨姆各邦宣布独立,其中曼尼普尔要求加入缅甸。新成立的阿萨姆共和国宣布对于中国政府提议的传统习惯线作为两国国界表示满意。
12月10日,南部各邦也宣布独立。毛派游击队宣布夺取奥里萨邦政权。
12月12日,印度政府宣布结束边界警察行动,并请求谈判解决争端。
中国和巴基斯坦军事行动继续,但拒绝正式回应。毛派游击队宣布‘新德里’进军行动。
12月20日,巴基斯坦和中国分别占领查谟和克什米尔,西里古里也在中国控制下。双方宣布单方面停火。驻阿萨姆的解放军宣布撤回藏南。
12月25日,印共毛派出现于新德里,印度警察部队宣布效忠,毛派宣布夺取全国政权,并逮捕前印度政府首要人物。另外宣布和中国和巴基斯坦谈判解决争端。

12月31日,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各方宣布达成2025年西姆拉和约。主要条款:
1, 印度分为9个独立共和国,其中毛派领导北印度成立印地语的印地斯坦人民共和国,其他各主要语言邦分别独立。
2, 印地斯坦人民共和国政府同意将锡金邦和西里古里割让给中国,并承认其他各邦独立。
3, 印地斯坦人民共和国政府同意放弃原印占克什米尔主权。
4, 巴基斯坦宣布查谟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同意将拉达克至锡亚琴冰川一线的河谷划给中国。
5, 印地斯坦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自愿放弃核武器。作为补偿,中国提供紧急经济援助并提供无核国家安全保证。

因为藏南这个英国人埋下的地雷,印度,这个英国人人工捏造的国家,终于走向了解体的宿命。



新中国所进行的历次对外战争恐怕没有哪一个能和1962年对印战争相比而更具有争议性。没人怀疑这是一个军事上胜利,但对于其政治上的成败则有巨大非议。原因很简单,胜利者主动后撤,最终失去了军事上胜利果实。
抛开具体的后勤、地形、气候支持论不谈。实际上很少有人注意到1962年战争是一个分水岭,它标志着新中国开始执行一种新的军事保守主义和军事现实主义的政策。和1950年的抗美援朝不同,从纯粹的军事上来说,抗美援朝是军事上的冒险,所谓冒险就是说,并没有绝对的必胜把握,而被迫加入战争。但是自此以后的新中国正式对外战争都保持了有限战争的形式,并带有强烈的提前政策设计的痕迹。
1962年,战胜,退回战前实际控制线。
1979年,战胜,退回战前国界。
再涉及另外两个可能触发或者已经触发的冲突点,钓鱼岛和南海诸岛。
钓鱼岛:70年代,当中国甚至无力用公务船巡航钓岛的时候,提出的政策是‘搁置争议’,2012年,日本国有化,中国做出了日本始料未及的强烈反应,立即派出公务船进行延续至今的日常巡航,并立即公布领海基线。中国如此反应的基础是中国已经在无意间建立了和日本匹配乃至很快超过日本的海警力量,同时配套的远程打击军事力量已经就位。
南海诸岛:
1974年西沙海战,这是一次提前规划好的战争,虽然海上交火似乎带有偶遇的性质,而后的战争结果也是如同事先规划的那样,中国获得全部的西沙群岛。
1988年南沙海战,这的确是一次意外,事后,中国仅仅获得事先规划好的需要抢占的礁石,证据是中国未能像西沙海战之后那样,彻底解决南沙问题,而越南大规模抢占完全没有收到任何阻拦。原因是此次军事保守主义发挥了核心作用:解放军海军彼时无法获得战区的制空权。
以上所有的证据表明,1962及之后的新中国战争体现了如下两个原则(1)军事保守主义原则:如果不能保证获胜,或者不能保证冲突延续下去的更大规模的冲突依然能获胜,就不会轻启战端,或者,如若战端被迫开启,则会采取主动后撤(1962,1979),或者保守主义的守成(1988)来快速的以可接受的方式来尽快结束冲突。(2)军事现实主义原则:第一次体现在1974年海战,之后体现在最近的钓鱼岛和黄岩岛争端。配合外交语言,当区域暂时不在我控制之下,发言人的说法是‘处于争议状态’,而当区域已控,发言人的说法会在下一秒毫无违和感地换成‘无争议的中国领土、领海’。请自行阅读我外交部发言人在黄岩岛对峙期间和之后的发言措辞演变。

由于第一共和国除了外蒙古以后从未签署任何割让大幅度国土的条约,除了因为抗战胜利而收回台湾,也未显著增加法理上的领土。而领土条约都是具备天然继承性的,因此第二共和国事实上依据的是1911年清朝结束的[[ 实控+法理控制区-外蒙古+台湾 ]]为自己的天然疆界。

综上,第二共和国的领土目标很简单并且保守,即大体维持1911年的领土范围。虽然我外交部发言人喜欢用‘自古以来’这样的状语修饰语,但是恐怕更多只是一种幽默表达。
新中国面临的领土争端几乎无一例外来自于不争气的清王朝和第一共和国的法理领土和实控领土之间的巨大差异。然而良心人士一定能给出公正的打分:新中国在把1911的法理领土实控化方面的答卷是优异的。
从以上定义上来讲,藏南(麦线以南)包括缅甸的麦线以西的江心坡似乎都不在放弃之列。
虽然都有麦线定义,但是这两者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我们看时间节点。
麦克马洪线本身并不是一个很多人理解上的‘恶意’国界划分,相反,从现代国际关系实践来说,它是一个‘科学’的边界。所谓的科学的国界是指麦线企图严格遵守山脉分水岭原则来划分中印东段和中缅边界北段。也就是国界在山顶,双方能够被自然障碍自然隔开,从而公平地兼顾双方的安全关切。边界既在人迹罕至的山顶,自然也就难以有冲突的机会。
中缅边界北段如果国界在高黎贡上西麓的山脚,那就是江心坡属于中国,如果在山顶,即为今天的中缅国界,也就是麦线缅甸段。
和藏南不同,追溯到1900-1910年,清朝还在和英国讨论中缅边界的合理落脚点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实际控制了高黎贡山以西。

因此,中缅边界的麦线段是先有实控(1910),后有1913西姆拉条约(尽管理论上有效性被历代中国政府否认),但是中印东段的麦线不同,大体上是1937(英国人重新从档案柜里面发现西姆拉条约)-1950年代,英印军队逐步实控化的。

因此反应在中缅边界条约上,新中国面临的现实是
(1) 英缅实控事实上的麦线边界;
(2) 前代政府没有签署过的条约定义中缅北段国界,如果有也就是那个不被承认的西姆拉条约,但是该条约定义线和实控线其实一致(南段有不公正的1941年条约);
(3) 无论是清王朝还是第一共和国,其西扩领土主张很弱很弱,无有力的法理可以主张;
(4) 尽管军事有能力一直推进到历史主张的最大范围,但是政治上完全不可接受。

因此,忽略掉第一共和国有胆地图开疆、无力实际开地的笑柄,可以理解中缅北段边界的划定其实的确和麦线没有特定联系。这是新中国遵循政治、军事保守主义原则的直接结果。最重要的是,它没有违背领土1911的原则。对于缅甸边界,本质上来说,第一共和国继承的实际边界被新中国的边界条约所继承和确认(当然也有合理化微调)。

最后回到藏南的具体情况

1, 实际情况:新中国接管西藏后,英印军队已经实控藏南麦线
2, 理论情况:1911年中印边界处于模糊状态,所谓的传统习惯线可以理解为1937年前英印的管理北界,但是恐怕也很难非常肯定地定义为藏区政府控制的南界。

因此,1962年前,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新中国的确有合理化的因素也继续接受麦线的藏南段。因为新中国在1950年接管西藏的时候已经面临藏南在前朝已经丧失或者正在丧失中的现实。

军事情形如下
1, 和印度开战,政治上不可接受(其时:中印蜜月,中苏分歧加剧,美帝亡我之心不死)
2, 藏南难以到达,一旦战争规模持续下去或者扩大,将和军事保守主义原则严重违背。

然而,1962年战争毕竟发生了。简单总结1962年战争的起源,其时和麦线没有必然关系,因为印度其时的立场可以归结为
(1) 我的是我的:印度实控的藏南是我的。
(2) 你的也是我的:中国实控的阿克塞欣也得归我。
(3) 麦线依然不“科学”,需要进行“科学修正”:由于1913年的地理勘测资料不足,麦线没有完全划在喜马拉雅山分水岭上,在墨脱方向有一个严重的缺口,达旺方向有歧义。如果严格遵循分水岭原则,整个雅鲁藏布江峡谷都要划出去。
(4) 以上(1)-(3)项没什么可谈的,如果(1)-(3)不在我印度实控下,那我现在就要实控落实下来。

1962年战争的直接起因是(2)-(3),中国作战的目的也是被迫进行,用于纠正印度的(2)-(4)的妄想。
作为结果,这场冲突立即用武力改变了以上印度观点(3),并在缓慢的长期调整后,也的确改变了印度观点(4)。从而才有了后续的中印特别代表谈判。

我们现在谈政策底线。虽然两国有着不同的地图来表示边界,但是那不是底线,那是讨价还价的起点。真正的底线是什么?

先说印度。
虽然尼赫鲁晚节不保,1962年阴影让他郁郁而终,但是,尼赫鲁时代的印度是有理想有志气的。1962年冲突浇灭了尼赫鲁的梦想,也浇灭了现代印度的理想,从那以后,尽管印度通过外购,发展了貌似强大的军事力量,并通过两次印巴战争找回了一点自信,但是印度本质上已经沦为一个机会主义国家。反映在边界问题上,印度进行了各种机会主义的投机摸狗。包括1986年的桑多洛河谷和最近几年透露的东西段的各种小偷小摸。
对于印度来说,中国是其唯一能真正威胁其安全的邻国,尼赫鲁的初始构思中,以西藏为缓冲国为基础,中印可以万年友好,但是1950年梦想瞬间破灭,中印国界直接相邻,因此中印边界必须尽可能往对方的方向推进,以便铸造自己单方的最大安全保障。然而1962年冲突又把这个小本经营的梦想也打破了。从那以后,印度的国家战略彻底失去了方向,对于边界,拿在手中的就是最好的,至于不在手边的,能拿回(或者偷也罢,或者趁火打劫也罢)多少,就算多少。
总结,印度的边界解决思路类似于以目前的实际控制线为基础来定义最后的法律国界。但是实际控制线具备不同的理解,包括印度单方面恶意的理解(印度机会主义表现),这是最近几年小对峙不断的真实根源。
从印度角度来说,印度的地缘政治军事安全是具备先天缺陷的,乃至致命的缺陷。(1)失去了巴基斯坦,印度在西北方向无险可守。英印边界的西北方向,通过英国人精心设计和霸权扩张,已经占据了西亚和中亚半个山地地带作为印度平原的缓冲,然而巴基斯坦的独立使得所有这些安全缓冲区失去了泡影。这里印度可以借鉴中国历史上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北宋困境;(2)克什米尔冲突使得印巴不可能和解。(3)中国最终实际接管西藏,使得印度历史上首次面临来自高原的强大国家的直接威胁。(4)印度洋不是印度之洋。印度的国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能同时有效保持制海和制陆权,何况后者已经具备不可弥补的地缘政治缺陷。因此印度同时将面临两方面的巨大军事压力。

反映在边界问题上,中印边界应该是双方唯一没有解决的国界问题。由于中国处于一个更强有力的上升期,理论上,印度具备更多的紧迫感来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印度解决边界问题的思路如前所述,印度的统治阶层正在理想主义破灭后,基于机会主义的原则,而快速的划向现实主义:以实控线为基础划定国界。
障碍只来自两个方面:(1)印度哗众取宠的媒体、民意以及软弱没有魄力的领导者;(2)中国不再同意这个以东换西的方案。


再说中国的政策底线。

如前所述,新中国一直在尽力恢复、接收前朝和前前朝的各种遗产,无论军事实际控制的(数量很有限)还是法理上各种声明条约(很多,但不利于己,如晚清各种割地条约)。

藏南的地位处于一个模糊地带
1, 依据晚清标准,它没有法律上定义的边界,尽管有所谓的传统习惯线。
2, 依据民国标准,它在1949年建国前后被英印当局先后实控。

客观的从历史角度来确切描述:藏南是英属印度和西藏的一个缓冲地带。西藏对于藏南的行政管理和主权体现不是无懈可击的,而英属印度在1937年前对于这个地带的渗透也是有限的。

因此,回到开头,无论是最终放弃藏南还是保有藏南,新中国都具备法理合理性。那么最终,藏南的持有与否,中方依据军事现实主义原则,实际上依赖于我方支持一场边界战争的可持续性。这将是一个动态过程。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对于中印边界西段和东段的措辞完全不同,严格遵循军事现实主义原则,1962年冲突前后,在西段,解放军将印军彻底驱逐出去,没有作任何事实上的领土退让,其理论依据就是西段冲突中,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印军不可能具有胜算。而且阿克塞欣对于印度来说是一个突出部,如果强行占领,三面也会被敌意的军队包围,军事上无险防守,而且后勤补给上要跨越动荡的克什米尔山地,并不比中方容易。但是在东段,虽然中方1962年进行了大胆突击,但是很快撤回山顶高原。回到2015年最近外交部发言人的谈话,原文大致是‘中印在东段边界存在巨大争议’。这也可以理解为继续遵循了现实主义原则,言外之意是‘我方控制下的阿克塞欣是没有争议的’。

回顾以往,中方的政策底线应该发生了潜在的变化。
第一阶段,1962年前,中方有诚意(众多公开资源可以证明)以战前实际控制线全面解决边界问题。但是被印度的‘没什么可谈的’的僵化态度堵死了。
中方的这个解决方案用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东段换西段’,也就是东部放弃藏南(也许加上必要的如达旺方面的微调),西部要求印度放弃阿克塞欣。这很接近目前印度回归现实主义之后的边界问题底线。然而历史不能倒流。如果1962年双方能达成一致,在良好的兄弟关系的光辉照耀下,也许中方连达旺都不要说不定都有可能。引用当时的话语:“尽管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不公正的,但考虑到中国和印度人民之间的友谊,中国政府仍然愿意接受。”
第二阶段,1962-2003特别代表制度以前,印度的政策不断进化,处于机会主义到现实主义的缓慢演化中。中方逐步确立了至少要求在藏南做出类似达旺方向让步的底线。
第三阶段,2003至今,随着中方在藏南方向的军事保障能力的增强,中方应该提升了更高的要价。标志性事件包括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以及2014年拉萨-日喀则铁路通车,还有最近川藏线的拉萨-林芝段开工新建。
特别是后两段铁路:拉萨日喀则铁路将铁路支持推进到亚东300公里远的地方。亚东紧贴印度和其东北部的瓶颈,西里古里走廊。拉萨-林芝段铁路有两段山谷线路可以选择,靠北的更容易修建,但是最终选择的是更困难,更靠南,也就是更靠近藏南的山谷线路。这明显是军事准备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的开放程度加深,放弃藏南作为最终底线越来越不能作为一个选项,而军事上我方对于预期中的第二次中印边界战争的长期承受力和短期打击能力不断提升,优势正在越来越向有利于我方转移。
观察中方的对于藏南问题的表态,其标志是日趋强硬。
1962年战争前,中国方面透露出来的立场是接受事实上的麦线(基本无修正的版本)。参见周恩来的各种谈话以及事后印度方面公布的文件。
1979-1982年,邓小平四次接见印度代表,重申东段换西段。
自此以后,再未见‘东段换西段’出现在中方的公开资料里面。
1981年-1987年举行了八次中印边界谈判。
据观察和猜测,1986年应是中方态度的第一个关键转折点,
1986年,阿鲁纳恰尔邦成立,立即遭到抗议。同年,桑多洛河谷事件几乎导致第二次中印冲突,后由于苏联表态不支持印度,而中国纠缠于越南边界冲突,而以中国退让和平解决。
但是此次冲突和印度突然升级阿邦政治地位,据信是中方至少在会谈中收回了基本无修正的接受东段麦线的原始要价。
2006年是中方态度的另外一个转折点,中国驻印大使公开发言中,直接宣布整个阿邦本应属于中国(其实有点不严谨,阿邦东南部有四个县不属于藏南)。
这个时间节点很耐人寻味,因为2006年7月青藏铁路通车,2006年11月驻印大使孙玉玺即作出如是发言。
多年来,中方一直坚持对藏南居民发放另纸签证,或者因为按照中方理解,他们‘本属中国公民’,而直接拒发签证。中方也持续阻止任何国际性项目经由印度官方和藏南关联,包括2009年的亚行项目事件。
总结结果是,自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在公开场合已经完全收回了前述的“准备接受麦克马洪线”的提议,而回归强硬的要求收回整个藏南的要求。

对照双方的声索态度可以列一个大致的表
1962年前,中方,东段换西段,印方,没得谈,都是我的。
1980-1986,中方,东段换西段,印方,可以谈谈,但都是我的。
1986-2006,中方,东段要修正,西段是我的,印方,“…,…”
2006迄今,中方,西段没有争议,东段是我的。印方,东段换西段。

中方宣布藏南为争议区,事实上严重影响了印占区居民的对于印度国家的认同。而实际控制线两侧中方日益增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正在制造印度一侧难以对抗的吸引力。几年前对于一个普通印占藏南居民的采访显示,她“知道中国说这里属于他们”。追问一个问题,“如果有选择的话,属于中国好还是印度好”,答复是“中国,看起来生活更好”。

新中国外交是现实主义的绝对忠实信徒,它严格遵循历史帝国主义和军事现实主义的自由选择权。目前中国的边界政策实际上执行着‘以拖待变’的巨大动机,而内在谈判底线则可能不断提升,对于印方的要价不断提升,或者说要求交还整个藏南的要价从未松口。这是12年来最高级别的边界谈判毫无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可以预见:
信奉‘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军事保守主义和严格的军事现实主义,恢复本来属于我方的历史领土正在快速成为我方的现实主义选项。

从另一方面来说,放弃藏南的负面效应包括:
第一, 舆论难以接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实控线绘制的国土地图还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后退(6万平方公里)。如果说50年前的确存在强有力的政权和舆论让大家广泛接受,但是今天越来越难以说服全体国民来接受如此大范围的国土丧失。
第二, 政治不可接受:新中国迄今为止签署的条约都是基于前朝和前前朝的条约和实控来划定边界,可以自豪地宣称历史继承的领土没有一寸丢失。但是藏南不是如此。无论是英印早期地图(直至1937年),还是民国早期地图,藏南在中国范围内。
第三, 没有地缘政治收益:基于实控线划定中印边界不能换来中印友好。中印本质上都是上升阶段的大国,竞争大于合作。地缘政治关系和边界导致的负面历史遗产已经毒害了两国的关系。中国不依赖于印度来获得额外的印度洋出海通道(已从巴基斯坦和缅甸获得),反而野心勃勃的印度会持续威胁海上丝绸之路。最终放弃藏南只会刺激印度野心第二次膨胀。
第四, 战略缓冲区丧失和跨界民族增多导致的政治合法性下降:藏南地区的北端贴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尽管地形复杂,但是地理的直线距离直接威胁川藏线路。失去藏南会导致边界向我方平均退回100公里。另外丢失和藏族文化贴近的类似民族区域,严重损害西藏管制的历史地理完整性。大数量跨界民族将带来严重的潜在地缘政治负担(门巴和珞巴族更大百分比人群定居印占藏南)。

对比缅甸的例子。尽管麦线缅甸段具备一定的历史合法性,但是民国政府并非没有提出更强的边界主张。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是在友好的环境下完成的,笼罩着胞波的光环,但是很快1967年缅甸即发生了肆无忌惮的排华骚乱。国与国之间,领土的变更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而所谓的友好关系完全可以使昙花一现。具有持续竞争压力的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尤其脆弱。历史一再证明,主动放弃领土不能换来持续的友好,也不能最终保障和平。

设想下第二次中印边界战争,做为最后的娱乐项目,搏君一笑:
2025年,印度同时经历了严重的饥荒和严重金融危机,石油价格上涨导致汽油费用上涨剧烈,人民对于腐败低效的政府失去了最后的耐心,从南到北都发生了抗议。泰米尔纳德邦等南部邦因为抗议中央政府的印地语政策,甚至要求退出印度。而毛派游击队持续在东部奥里萨邦活动,阿萨姆的游击队也不安分。克什米尔的穆斯林继续抗议歧视。
这一年,日喀则到亚东铁路已经通车,川藏铁路正在加紧施工。中国政府正在和台湾当局进行最后的和平统一谈判。
印度决定通过对华战争来转移注意力,并自信中国正被台湾事务困扰而无力西顾。
战争在九月以零星的边界骚扰开始,同时在西段和东段展开。
中国通过卫星侦察,提前注意到了印军的异动而做好了准备,并在各种抗议交涉的同时进行严厉的警告。
印军在10月1日分别在东段和西段发起全面进攻。
当天,中国发射一枚反卫星导弹直接击毁了印度唯一的一颗军用卫星。
印度政府发表声明,宣布这是一个有限的‘边界警察行动’,其目标是澄清实际控制线LAC的不同看法。
10月15日,双方在两线的阵地战进入白热化,双方开始动用空军轰炸对方阵地。在西段,印军逼近新藏线,东段,解放军开始越过麦线。
巴基斯坦宣布根据中巴军事同盟条约进入戒备状态。
11月开始,印度海军宣布对于通过马六甲海峡的中国商船进行临检。
中国的反应是用部署在云南的DF-21击沉了印度仅有的两艘航母中游弋在孟加拉湾的那一艘。印度政府通过秘密渠道继续向中国政府澄清这是边界冲突,并取消海军封锁。
解放军海军则派出两个航母编队进入印度洋宣布护航,并逼近印度海岸。
11月中旬,印度在东段发起反攻,重新将战线推回。
11月21日,解放军越过锡金边界,24小时后占领甘托克,3天后占领大吉岭和西里古里一线,抵达孟加拉国西北边界。
印度政府强烈谴责中国扩大战争,入侵无争议的印度领土。并调用重兵集团,期望重新打通走廊。
巴基斯坦宣布加入战争,并开始攻击查谟。孟加拉国则宣布中立,并正式拒绝了印度借道的要求。
印度政府威胁必要的时候动用核武器。中国政府不予回应,但是巴基斯坦宣布下放核武器的使用授权。
12月3日,东段印军防线在断断续续的空军补给下终于崩溃。解放军一线部队抵达布拉马普特拉河,受到阿萨姆游击队欢迎。
12月7日,阿萨姆各邦宣布独立,其中曼尼普尔要求加入缅甸。新成立的阿萨姆共和国宣布对于中国政府提议的传统习惯线作为两国国界表示满意。
12月10日,南部各邦也宣布独立。毛派游击队宣布夺取奥里萨邦政权。
12月12日,印度政府宣布结束边界警察行动,并请求谈判解决争端。
中国和巴基斯坦军事行动继续,但拒绝正式回应。毛派游击队宣布‘新德里’进军行动。
12月20日,巴基斯坦和中国分别占领查谟和克什米尔,西里古里也在中国控制下。双方宣布单方面停火。驻阿萨姆的解放军宣布撤回藏南。
12月25日,印共毛派出现于新德里,印度警察部队宣布效忠,毛派宣布夺取全国政权,并逮捕前印度政府首要人物。另外宣布和中国和巴基斯坦谈判解决争端。

12月31日,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各方宣布达成2025年西姆拉和约。主要条款:
1, 印度分为9个独立共和国,其中毛派领导北印度成立印地语的印地斯坦人民共和国,其他各主要语言邦分别独立。
2, 印地斯坦人民共和国政府同意将锡金邦和西里古里割让给中国,并承认其他各邦独立。
3, 印地斯坦人民共和国政府同意放弃原印占克什米尔主权。
4, 巴基斯坦宣布查谟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同意将拉达克至锡亚琴冰川一线的河谷划给中国。
5, 印地斯坦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自愿放弃核武器。作为补偿,中国提供紧急经济援助并提供无核国家安全保证。

因为藏南这个英国人埋下的地雷,印度,这个英国人人工捏造的国家,终于走向了解体的宿命。
好文,力鼎!
如果结局如此,真是做梦都可以笑醒的啊
那个结局好喜感。
米林机场离实控线只有10几公里,是太近了
这是农历新年里读到的最为娱乐的喜文,谢楼主
下午随手在英国, 这个藏南问题始作俑者的大本营写的, 好玩的作品. 抱歉中间有几个输入法导致的错别字, 也不想改了.
为什么总拿三哥娱乐,不过三哥一直都是娱乐大众的
意淫文。麦线没有一丝合理性,没有那条国际法要求边界线一定要按分水岭走向,山麓河流同样是清晰的地理界线,且在英国人到达以前,清朝就进入小江、独龙江,并在牙比河畔树起龙旗,不仅彻底否定麦线合理性,也使那类把麦线缅甸端称为传统习惯边界的中国人成了扯几巴蛋。什么是实控线,你需要搞清楚,在1959年11月7日提出以前,没人听说过它,就连印度人也得向周恩来请教,在东段它就是麦线另加双方军队超越麦线的个别点。解放军进藏之初,印度在东段仅仅到达下察隅一点,根本无法连成一条绵延千里的边界线,你说印度已经控制麦线是胡说。
作者的虚拟战争太差劲。对于印度来说,知道中国在中日战争前不会打其他战争,而且没理由去主动进攻,单知道泰米尔,其他几个南印度语言不了解
除麦线有关情况和最后意淫,对双方态势和意图的分析还是很不错的。
原来认为能把达旺及其周边宗教圣地拿回就满足了,现在看来还可以更多点。
个人认为藏南问题上时间在我们一边,拖下去好处更多,但要从整体上看,早一点解决,也可以有效减少压力,将力量集中到其它方向。

王天友 发表于 2015-2-22 07:38
意淫文。麦线没有一丝合理性,没有那条国际法要求边界线一定要按分水岭走向,山麓河流同样是清晰的地理界线 ...


这个帖子本不是想争辩国界形成的历史细节的. 我的目标是推测双方的底线和政策走向. 我相信, 任何边界最后还是由现时可以持续运作的军事手段来最终决定, 特别是具体的边界调整尤其如此.
对于你的疑问, 我还是想澄清下,
1,我在说麦线是'科学'的, 我想你注意我在用引号, 这是当初印方文献的说法.
2,原文我没有否认藏区政府在藏南的行政管理. 另外没有否认, 至少没有排除清朝在江心坡的进取动作.
我描述的是后继的政府如何对待它接手的边界现状. 1949年, 新中国政府接手的只是一个理论上边界的国土.

王天友 发表于 2015-2-22 07:38
意淫文。麦线没有一丝合理性,没有那条国际法要求边界线一定要按分水岭走向,山麓河流同样是清晰的地理界线 ...


这个帖子本不是想争辩国界形成的历史细节的. 我的目标是推测双方的底线和政策走向. 我相信, 任何边界最后还是由现时可以持续运作的军事手段来最终决定, 特别是具体的边界调整尤其如此.
对于你的疑问, 我还是想澄清下,
1,我在说麦线是'科学'的, 我想你注意我在用引号, 这是当初印方文献的说法.
2,原文我没有否认藏区政府在藏南的行政管理. 另外没有否认, 至少没有排除清朝在江心坡的进取动作.
我描述的是后继的政府如何对待它接手的边界现状. 1949年, 新中国政府接手的只是一个理论上边界的国土.
貌似克什米尔和印度的大吉岭那块以前都是清朝控制的吧
一直都说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不知道现在实际控制的还到不到。寸土必争,不容有失!
什么是藏南,西藏没有这样的定义,只能说说它是麦线以南的土地。何时承认麦线,1956年中缅谈判,印度得藏南太易,超出其想像,反倒觉得理所当然,不珍惜中国息事宁人的让步,继续对西段大开狮子口,这是中国策略失败。
最后那段是完全的开玩笑的说法, 已经声明过了. 其实只是想举个例子说明关键的军事构想: 如果要根本的在东段击败印军, 不被纠缠, 就必须严肃的考虑切断西里古里走廊的作战方案. 我个人相信我军有这样的作战方案.
中国下次要打印度,就必须肢解印度成若干个国家,不然日后麻烦很大。印度本来就是二战之后成立的新国家,是强行捏在一起的国家,成立时间不长,各民族之间还没有现成统一意识,完全来得及肢解。就像南斯拉夫一样。
不错。如果中印发生战争国际一定有巨大反应。

inwidth 发表于 2015-2-22 07:58
这个帖子本不是想争辩国界形成的历史细节的. 我的目标是推测双方的底线和政策走向. 我相信, 任何边界最 ...


我只是告诉你麦线没有一丝一毫合理性,赵尔丰树在牙比河口的龙旗就将之完全否定,你知道牙比河在哪里吗?新中国并未面临什么理论上的边界,中缅北段按照中英协定将由两国谈判划定,单方占领或改变现状是侵略,无效的。麦线更不是什么理论边界,既无合法手续,印度也没实际占领。
inwidth 发表于 2015-2-22 07:58
这个帖子本不是想争辩国界形成的历史细节的. 我的目标是推测双方的底线和政策走向. 我相信, 任何边界最 ...


我只是告诉你麦线没有一丝一毫合理性,赵尔丰树在牙比河口的龙旗就将之完全否定,你知道牙比河在哪里吗?新中国并未面临什么理论上的边界,中缅北段按照中英协定将由两国谈判划定,单方占领或改变现状是侵略,无效的。麦线更不是什么理论边界,既无合法手续,印度也没实际占领。
胡扯淡的文章。
1962年,战胜,退回战前实际控制线。请问藏南是否是中国领土??
1979年,战胜,退回战前国界。露珠当然可以说猫论放弃交趾布政司,问题是太祖对待交趾布政司的态度如何??
你说麦线缅甸段具有历史合法性,就是扯蛋,它合法在哪里?
对楼主理性讨论的态度点赞
你对于战争的描述也是扯蛋,印度在锡金常驻一个山地军,中国靠什么24小时占领甘托克,亚东被印度和不丹环绕,是用兵的绝地,通了铁路也在印军瞰制下,从这里仰攻锡金是找死。东段同样,印度常驻两个师,一旦有事可以投入十个师以上,通往藏南首府的铁路已经通车,正在向达旺修铁路,解放军没有十个师想打到山麓是做梦,即使川藏通铁路,车辆也离不开公路,印度只要把公路炸断,解放军寸步难行。
再再补充下: 真的不想纠缠历史进程的细节.
我个人完全熟悉赵尔丰和程凤翔以及夏瑚等人在1910左右的藏南和缅北开拓的活动.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 领土边界的最终形成, 不靠一瞬间的武功.
我爬上富士山顶的时候, 也挥过五星红旗, 但是这没有增加富士山属于中国的领土的有力证据.
我一再保持有一个定语'可持续', 如果行政管辖没有可持续性, 军事压力不能随时保持, 那么既没有(1)国力支撑的边界, 又没有(2)忠心的居民的边界(以上两点必至少有其一才能维持稳定的国界)都是守不住的.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赢得了雅克萨战役, 还有了无比严肃的尼布楚条约的保障, 但是外东北还是最终失去了. 看起来是沙俄趁火打劫, 根本原因是那里既无有力的军事存在, 有无有力的人口基数. 即使没有爱辉条约, 那里也不复被中国所有.
国界就是依赖长期支持的实力说话, 所以英国人也就继续在二战期间, 再次趁火打劫, 拿着一个没有合法签字的换文(我宁愿相信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要挟民国政府, 并开始采取实际行动,落实他们主张的边界.


最后那段是完全的开玩笑的说法, 已经声明过了. 其实只是想举个例子说明关键的军事构想: 如果要根本的在东段 ...
切西里古里,做梦去吧,毛帝1965年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也只是派出11师一个师在亚东佯动,做样子,充其量在边界上打打,前出到西里古里是找死。现在更是今非昔比,印度已是核国家,其33军常驻甘托克,坦克炮口对着中国哨所,是进攻姿态,一旦开战,印度还会调另一个山地军进占不丹,兵锋直指日喀则,中国防守不及,还进攻西里古里?扯蛋吧。
再再补充下: 真的不想纠缠历史进程的细节.
我个人完全熟悉赵尔丰和程凤翔以及夏瑚等人在1910左右的藏南和 ...
你就知道扯蛋,英国人从未对民国政府承认过英藏有换文和麦线,因此直到民国政府跑到台湾也不知道有麦线这回事,他们只是反复声明不承认西姆拉条约。
再再补充下: 真的不想纠缠历史进程的细节.
我个人完全熟悉赵尔丰和程凤翔以及夏瑚等人在1910左右的藏南和 ...
你只需要知道,解放军进藏时,并没有什么边界线可供遵循,不管理论上的还是实际控制的,都没有,如果你一定说有,就告诉大家,缅军控制了哪条线,印军控制了哪条线
再再补充下: 真的不想纠缠历史进程的细节.
我个人完全熟悉赵尔丰和程凤翔以及夏瑚等人在1910左右的藏南和 ...
你不要自抽嘴巴,无视中英缅对于尖高山以北地域谈判解决的协定和赵尔丰夏瑚筹边,你所说的麦线缅甸段合法性来自何方?
日喀则到亚东铁路已经通车,川藏铁路正在加紧施工。同样,印度在藏南的铁路也已通车。这方面我们没有任何的优势,反而印度不断移民导致藏南实力出现根本变化,我们处于劣势。
在领土问题上就得像俄罗斯那样有进取心才行
如果双方都有某种终极武器的话, 其实事情往往变得很简单, 只要威慑可信, 其结果通常是双方都不会真的使用.
例如二战中, 从未发生化学武器战. 尽管作战双方都具备强大的化学战能力, 但是互相威慑下, 以德国为例, 直到柏林被攻克, 拥有强大化学工业的德国也没有动用化学武器.

印度的情形:
核武器能力不好直接评估, 但是看看五个核大国, 作了几十年的, 几十上百次的实际的核试验才建立可信的核武库.
印度, 何德何能,能只通过五次核试验就一举解决核武器可靠性\小型化等其他发展水平比它高得多的国家需要数十年努力才解决的问题.
运载能力: 不用我们计算, 热心的印度媒体每次做远程导弹试验就在估计能达到北京与否, 但这其实只是基本的初步运载能力.
如果估计没错的话, 印度最多只有勉强把小当量或者脏弹水平的核弹头运到北京附近, 当然, 也许想打北京,但是落到保定说不准---前提是中国懒得拦截的话.
基本结论:中印冲突不会真的用核武器,但是我们要防备印度铤而走险。

中国是有着比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更大追求的国家, 这是和印度最不一样的地方. 和印度陷入长期无解的军事冲突严重损害中国的战略利益. 这是印度唯一可以要挟中国的地方.
因此, 中印的军事冲突最大的问题是, 如何让印度相信这是有限的边界战争--即使我们真的切断了西里古里走廊.
王天友 发表于 2015-2-22 09:08
你只需要知道,解放军进藏时,并没有什么边界线可供遵循,不管理论上的还是实际控制的,都没有,如果你一 ...
直到1959年, 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中央政府才第一次直接管理西藏。好比新任董事接管公司,迟迟没有办法看账本。
直到1962年,解放军才第一次在藏南的墨脱进驻(如果我没有记错年份)。

实控这事情,军事只是其一。另一种情况,村长跑到你家,‘今年的田租要马上交了,皇军催得急’。这也是一种实控。
另藏南麦线大体在1953年被印度落实,后续的更多算是印度方面声称的‘科学修正’
王天友 发表于 2015-2-22 09:08
你只需要知道,解放军进藏时,并没有什么边界线可供遵循,不管理论上的还是实际控制的,都没有,如果你一 ...
直到1959年, 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中央政府才第一次直接管理西藏。好比新任董事接管公司,迟迟没有办法看账本。
直到1962年,解放军才第一次在藏南的墨脱进驻(如果我没有记错年份)。

实控这事情,军事只是其一。另一种情况,村长跑到你家,‘今年的田租要马上交了,皇军催得急’。这也是一种实控。
另藏南麦线大体在1953年被印度落实,后续的更多算是印度方面声称的‘科学修正’
如果双方都有某种终极武器的话, 其实事情往往变得很简单, 只要威慑可信, 其结果通常是双方都不会真的使用.
...
西里古里的春秋大梦醒醒吧,先想想如何对付印度33军吧,印度的战场建设领先中国,即使不用核武器,中国想在亚东集结重兵,会遭到印度布拉莫斯导弹的攻击,甚至山口上印军火炮就能给予摧毁性打击。
切西里古里,做梦去吧,毛帝1965年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也只是派出11师一个师在亚东佯动,做样子,充其量 ...
会不会好好说话呢?就算楼主观点不对,但人家起码是理性发言的,论坛讨论就事论事就行,没必要这么沖。
又看到有人拿出 抹了神油的布拉末世 来说事。
LZ思路很清晰的理性文章就不要 口水化了

inwidth 发表于 2015-2-22 09:33
直到1959年, 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中央政府才第一次直接管理西藏。好比新任董事接管公司,迟迟没有办法看 ...


落实个屁吧,麦线直到今天也未落实,唯一落实的一段是麦线缅甸段,那是由中缅双方认可的,严格对照麦克马洪原图在现地勘定,麦线印度段至今还在图上。麦线印度段全长一千多公里,印度是1959年开始前推哨所的,到1962年才在麦线上设立了二十几个哨所,说印度实控麦线是胡说八道。实控线本身就是个混沌不清的概念,连印度人都不知道实控线在哪里,一再请教周恩来,周恩来也模棱两可,因此这是糊涂神糊涂账。
inwidth 发表于 2015-2-22 09:33
直到1959年, 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中央政府才第一次直接管理西藏。好比新任董事接管公司,迟迟没有办法看 ...


落实个屁吧,麦线直到今天也未落实,唯一落实的一段是麦线缅甸段,那是由中缅双方认可的,严格对照麦克马洪原图在现地勘定,麦线印度段至今还在图上。麦线印度段全长一千多公里,印度是1959年开始前推哨所的,到1962年才在麦线上设立了二十几个哨所,说印度实控麦线是胡说八道。实控线本身就是个混沌不清的概念,连印度人都不知道实控线在哪里,一再请教周恩来,周恩来也模棱两可,因此这是糊涂神糊涂账。
王天友 发表于 2015-2-22 09:13
你不要自抽嘴巴,无视中英缅对于尖高山以北地域谈判解决的协定和赵尔丰夏瑚筹边,你所说的麦线缅甸段合法 ...
麻烦请百度或者google下 1905年 “石鸿韶”。

会不会好好说话呢?就算楼主观点不对,但人家起码是理性发言的,论坛讨论就事论事就行,没必要这么沖。
什么理性发言,完全是无聊无知打手枪,基本常识都不具备,靠胡扯八道意淫的,我这里给他两巴掌,让他春秋大梦醒醒。
麻烦请百度或者google下 1905年 “石鸿韶”。
石某也没主张以麦克马洪线做中缅国界,你百度石某,不如去看看吴奴在中缅界约签字宴会上的祝酒词,他说,英国人要把国界定在分水岭上,过去中国人从来没有同意,缅甸人没想到,新中国如此轻易就同意了。
还是先让阿萨姆毛派游击队攻击首府,我们派小绿人过去为好。
只见开片,外交上副作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