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农炮、榴弹炮、迫击炮——几个炮兵术语的历史沿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54:23


  最近经常有朋友讨论关于加农炮和榴弹炮的概念,或者争论某一种火炮究竟是加农炮还是榴弹炮。套用的标准各执一词,有人按身管倍径分,有人按弹道分,由此产生了若干困惑:二战经典榴弹炮10.5 cm leFH 18最大射角只有40度30分,连45度都达不到;北约最新的155mm榴弹炮倍径长达52倍,而二战时期的同口径加农炮“远程汤姆”却只有45倍。实际上这几种标准都对,但是属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场合的概念,机械地套用经常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
  由于我军的军事概念主要师从苏联,而二战时期的苏联火炮分类相对比较“非主流”,导致了国内目前部分炮兵术语的概念相对混乱。本人试图从炮兵的历史沿革梳理一百多年来加农炮和榴弹炮之间的恩怨情仇,也兼顾其他几个术语,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两种火炮的概念,也希望得到学霸们斧正。
  现代炮兵源自欧洲,要理解炮兵术语的概念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欧美的相关术语。首先介绍几个外语单词的概念,以美军术语(英语)为主,部分兼顾德语和法语。
Cannon:身管火炮的统称,注意不是加农炮,至少在美军不是。法语拼法Canon,德国人对应的词语是Geschütz。
Gun:加农炮,德国人则用Kanone特指加农炮(这可能是日语“加農砲”的由来)。
英语Howitzer/德语Haubitze:榴弹炮。法语中虽然也有榴弹炮的单词“Obusier”,但法国人似乎并不特别在意区分榴弹炮和加农炮,而是统一称为Canon,例如Mle 1897野战加农炮“法75”(Canon de 75 mm modèle 1897)、GPF加农炮(Canon de 155mm GPF)、冷战时期的155mm F1榴弹炮(canon tracté de 155 mm Tr F1)。
Mortar:臼炮和迫击炮。实际上这是两种差异相当大的火炮,前者属于攻城重炮,后者是步兵伴随武器,中文分别称为臼炮和迫击炮是有道理的,翻译时不应该混淆。有趣的是德国人在这方面与中国人不谋而合——前者称为Mörser,后者称为Minenwerfer/Granatwerfer(字面意思是地雷发射器/榴弹发射器)。
英语Artillery/德语Artillerie/法语Artillerie: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火炮装备,二是作为兵种名称。后一个意思就是指炮兵,前一个意思在中文里最接近的应该是“地炮”。这个词的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微妙的变化,后面会一起分析。
英语Battery/德语Batterie/法语Batterie:这个词特指炮兵的“连”,与骑兵或者步兵连的称呼不同。它曾经是炮兵的唯一建制单位——下不设排,上直属步兵师。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炮兵开始使用“大炮兵连”(Grand Battery/Grande Batterie)的临时建制,用于集中指挥多个连的火炮轰击同一个目标。但是首次建立连以上固定炮兵建制的是德国——炮兵营、炮兵团直至炮兵旅。炮兵连是炮兵指挥作业中的原子单位,同一时间同一炮兵连只会领受一个射击任务。炮兵连的编制常见的有8门制、6门制、4门制,各有优缺点。炮兵连越大越难选择合适的展开地形,越小则对个别火炮丧失战斗力越敏感。
  下面按照年代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加农炮和榴弹炮,几个历史时期只是大致地选取参照物,不一定特别精准。

一、十九世纪
  之前的欧洲对于操作火炮的人员究竟算不算“兵”一直有争议。插句题外话,由于经历过较长时间低水平的军阀混战,国人往往认为步兵是训练要求最低的兵种,甚至一名士兵+一条步枪即可成为一名步兵,但在当时的欧洲则不然——“一名步兵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开炮的人只需要临时雇佣就可以了”曾经是普遍的看法。
  这种看法随着火炮的进化逐渐动摇,直到拿破仑把炮兵正式确定为一个独立兵种。炮兵第一次取得了和步兵、骑兵平起平坐的地位。
  这一时期法国军队里已经有了加农炮、榴弹炮和臼炮的类别,三者按照射角区分——加农炮的射角不超过45度(实际上这一时期通常都不超过15度),只能用于直接射击;榴弹炮的射角在45度上下,主要用于间接射击;臼炮只能用大于45度的角度射击,以攻城重炮为主,少见用于野战。这一时期身管火炮是炮兵的唯一装备,陆军里也只有炮兵装备火炮。
  类似这样的图片大家应该都看过,这就是这一时期区分三种火炮的标准。

图1 加农炮、榴弹炮和臼炮的弹道示意图

  当时的步兵战术还处于排队枪毙时代,加农炮直射实心弹(Round shot)和榴霰弹(Shrapnel shell)对步兵方阵的杀伤力比榴弹(HE)更显著,因此野战炮兵的装备以加农炮为主。例如拿破仑时期每个炮兵连有6门加农炮和2门榴弹炮;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炮兵则几乎清一色装备克虏伯4磅野战加农炮(4-Pfünder-Feldkanone C/64)。
  炮兵和步兵的距离也不是那么远。普法战争时期的普鲁士4磅加农炮射程不过3800米,法国的同类装备射程还要更近一些。直到普法战争后,德军炮兵仍然提倡要勇于把火炮推进到敌军步枪射程内为步兵提供支援。


  最近经常有朋友讨论关于加农炮和榴弹炮的概念,或者争论某一种火炮究竟是加农炮还是榴弹炮。套用的标准各执一词,有人按身管倍径分,有人按弹道分,由此产生了若干困惑:二战经典榴弹炮10.5 cm leFH 18最大射角只有40度30分,连45度都达不到;北约最新的155mm榴弹炮倍径长达52倍,而二战时期的同口径加农炮“远程汤姆”却只有45倍。实际上这几种标准都对,但是属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场合的概念,机械地套用经常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
  由于我军的军事概念主要师从苏联,而二战时期的苏联火炮分类相对比较“非主流”,导致了国内目前部分炮兵术语的概念相对混乱。本人试图从炮兵的历史沿革梳理一百多年来加农炮和榴弹炮之间的恩怨情仇,也兼顾其他几个术语,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两种火炮的概念,也希望得到学霸们斧正。
  现代炮兵源自欧洲,要理解炮兵术语的概念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欧美的相关术语。首先介绍几个外语单词的概念,以美军术语(英语)为主,部分兼顾德语和法语。
Cannon:身管火炮的统称,注意不是加农炮,至少在美军不是。法语拼法Canon,德国人对应的词语是Geschütz。
Gun:加农炮,德国人则用Kanone特指加农炮(这可能是日语“加農砲”的由来)。
英语Howitzer/德语Haubitze:榴弹炮。法语中虽然也有榴弹炮的单词“Obusier”,但法国人似乎并不特别在意区分榴弹炮和加农炮,而是统一称为Canon,例如Mle 1897野战加农炮“法75”(Canon de 75 mm modèle 1897)、GPF加农炮(Canon de 155mm GPF)、冷战时期的155mm F1榴弹炮(canon tracté de 155 mm Tr F1)。
Mortar:臼炮和迫击炮。实际上这是两种差异相当大的火炮,前者属于攻城重炮,后者是步兵伴随武器,中文分别称为臼炮和迫击炮是有道理的,翻译时不应该混淆。有趣的是德国人在这方面与中国人不谋而合——前者称为Mörser,后者称为Minenwerfer/Granatwerfer(字面意思是地雷发射器/榴弹发射器)。
英语Artillery/德语Artillerie/法语Artillerie: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火炮装备,二是作为兵种名称。后一个意思就是指炮兵,前一个意思在中文里最接近的应该是“地炮”。这个词的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微妙的变化,后面会一起分析。
英语Battery/德语Batterie/法语Batterie:这个词特指炮兵的“连”,与骑兵或者步兵连的称呼不同。它曾经是炮兵的唯一建制单位——下不设排,上直属步兵师。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炮兵开始使用“大炮兵连”(Grand Battery/Grande Batterie)的临时建制,用于集中指挥多个连的火炮轰击同一个目标。但是首次建立连以上固定炮兵建制的是德国——炮兵营、炮兵团直至炮兵旅。炮兵连是炮兵指挥作业中的原子单位,同一时间同一炮兵连只会领受一个射击任务。炮兵连的编制常见的有8门制、6门制、4门制,各有优缺点。炮兵连越大越难选择合适的展开地形,越小则对个别火炮丧失战斗力越敏感。
  下面按照年代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加农炮和榴弹炮,几个历史时期只是大致地选取参照物,不一定特别精准。

一、十九世纪
  之前的欧洲对于操作火炮的人员究竟算不算“兵”一直有争议。插句题外话,由于经历过较长时间低水平的军阀混战,国人往往认为步兵是训练要求最低的兵种,甚至一名士兵+一条步枪即可成为一名步兵,但在当时的欧洲则不然——“一名步兵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开炮的人只需要临时雇佣就可以了”曾经是普遍的看法。
  这种看法随着火炮的进化逐渐动摇,直到拿破仑把炮兵正式确定为一个独立兵种。炮兵第一次取得了和步兵、骑兵平起平坐的地位。
  这一时期法国军队里已经有了加农炮、榴弹炮和臼炮的类别,三者按照射角区分——加农炮的射角不超过45度(实际上这一时期通常都不超过15度),只能用于直接射击;榴弹炮的射角在45度上下,主要用于间接射击;臼炮只能用大于45度的角度射击,以攻城重炮为主,少见用于野战。这一时期身管火炮是炮兵的唯一装备,陆军里也只有炮兵装备火炮。
  类似这样的图片大家应该都看过,这就是这一时期区分三种火炮的标准。

弹道区别.jpg (28.2 KB, 下载次数: 3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16 00:08 上传


图1 加农炮、榴弹炮和臼炮的弹道示意图
  当时的步兵战术还处于排队枪毙时代,加农炮直射实心弹(Round shot)和榴霰弹(Shrapnel shell)对步兵方阵的杀伤力比榴弹(HE)更显著,因此野战炮兵的装备以加农炮为主。例如拿破仑时期每个炮兵连有6门加农炮和2门榴弹炮;普法战争时期普鲁士炮兵则几乎清一色装备克虏伯4磅野战加农炮(4-Pfünder-Feldkanone C/64)。
  炮兵和步兵的距离也不是那么远。普法战争时期的普鲁士4磅加农炮射程不过3800米,法国的同类装备射程还要更近一些。直到普法战争后,德军炮兵仍然提倡要勇于把火炮推进到敌军步枪射程内为步兵提供支援。
看别人的文章容易,自己写起来才知道有多难。
先占个楼,待来年有空了继续写。
我来看科普
不错,谢谢科普
不错,楼主继续努力
北约新出1555火炮,中国高呼不可战胜............
楼煮加油,谢谢科普
很好的科普,顶一下!
拿破仑时代,炮兵算科学家的,好像有这个说法
拿破仑时代,炮兵算科学家的,好像有这个说法
是法国的科学家对炮兵技术很有热情
楼主,我想知道75野炮和75山炮战场战斗任务一样么?

轻衣丶拂衣 发表于 2015-2-16 17:36
楼主,我想知道75野炮和75山炮战场战斗任务一样么?


山炮可拆卸,由骡马分解驮载。野炮由马匹拖拽炮车牵引运动。在复杂地形和交通不良条件下,使用山炮比较合适,但两者都是榴弹炮。
轻衣丶拂衣 发表于 2015-2-16 17:36
楼主,我想知道75野炮和75山炮战场战斗任务一样么?


山炮可拆卸,由骡马分解驮载。野炮由马匹拖拽炮车牵引运动。在复杂地形和交通不良条件下,使用山炮比较合适,但两者都是榴弹炮。
现代中国炮兵的划分里,加农炮就是平射炮,负责直接射击敌人坚固的点状目标,包括坦克,装甲车和碉堡据点。榴弹炮是曲射炮,负责间接射击敌人柔软的面目标,包括步兵集群,物资储备地,交通枢纽。迫击炮是轻便火炮,属于步兵伴随火力,不是专业炮兵,它弹道十分弯曲,适合打击复杂地理环境下的目标。

现代火炮常常是多用途的,比如05式加农榴弹炮就可以曲射和平射,打击敌人坚固防御工事,或者消灭大批步兵。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5-2-16 21:15
山炮可拆卸,由骡马分解驮载。野炮由马匹拖拽炮车牵引运动。在复杂地形和交通不良条件下,使用山炮比较 ...
谢谢
楼主,我想知道75野炮和75山炮战场战斗任务一样么?
差别主要体现在重量和机动方式上,承担的任务性质一样的,后面会写到。目前正在纠结一战部分分两节写还是整体写。
现代中国炮兵的划分里,加农炮就是平射炮,负责直接射击敌人坚固的点状目标,包括坦克,装甲车和碉堡据点。 ...
加农炮就是平射炮?59和59-1式130加农炮表示不服啊。
其实,我一直就没搞清楚,加农炮和榴弹炮的根本区别
现代:

加农炮=(反)坦克炮
榴弹炮=加榴炮
迫击炮=迫击炮+迫榴炮
加农炮就是平射炮?59和59-1式130加农炮表示不服啊。
59式的原型是苏联M46加农炮,曾是Is7坦克的备选,可用于直射坦克。
能科普一下臼炮和迫击炮么?是按照倍径来划分还是弹道?
guarddefend 发表于 2015-2-17 13:38
59式的原型是苏联M46加农炮,曾是Is7坦克的备选,可用于直射坦克。
“可用于直射”的火炮可不一定就是平射炮。二战名炮M-30榴弹炮(54式榴弹炮)都可用于直射坦克。
物理学圣剑 发表于 2015-2-17 14:47
能科普一下臼炮和迫击炮么?是按照倍径来划分还是弹道?
主要按照用法区分,等我写到就知道了。
无论如何,支持难得的原创科普贴;

小贴士:多占几层楼,注意排版。

祝:羊年喜洋洋!
alucrad 发表于 2015-2-17 10:28
现代:

加农炮=(反)坦克炮
加农炮等于坦克炮啊?发明这么厉害的理论你怎么没去解放华盛顿啊?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5-2-18 21:47
无论如何,支持难得的原创科普贴;

小贴士:多占几层楼,注意排版。
谢谢提醒。新年快乐!
其实当初没有多占几层楼是因为第一次写军事科普文,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回复。
谢谢提醒。新年快乐!
其实当初没有多占几层楼是因为第一次写军事科普文,根本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
楼主加油!
楼主新年快乐,加油


二、十九世纪末到一战
  普法战争后的火炮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无烟火药、金属药筒定装弹、更先进的冶金技术等,野战火炮变得更轻、口径更小(8~9cm缩小到7.5~7.7cm),射程却变得更远,射速更高。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几种标志性的火炮武器,奠定了几个炮兵武器的概念。现分别介绍如下。
1、法国Mle 1897 75mm“法75”/“75小姐”野战加农炮
  本文的重点是火炮概念的变化而不是具体火炮型号,但是这个型号在火炮发展史上太重要了,不得不单独讲述。
  之前影响野战火炮射速的最大因素不是装填炮弹而是火炮复位——火炮每次射击后都会后退一段距离,射手需要将其推回原位并设法恢复原有射角。到十九世纪末,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相继开始在野战火炮上安装后坐缓冲机构,缩短火炮每次射击之后的后退距离,缩短复位火炮的时间。
  但这一切在法国Mle 1897 75mm野战加农炮面前都变得黯然失色。通过安装行程更长的液压驻退—复进机构,法国人把量变转化成质变——野战火炮第一次实现了原地射击,炮手不必再花费力气复位火炮,而且可以根据上次射击结果修正射击参数。当德国人为自己新一代野战加农炮7.7 cm FK 96每分钟可以发射8发炮弹沾沾自喜时,法国Mle 1897 75mm野战加农炮已经可以实现每分钟30发的射速。

图2.1 法国荣誉军人院展出的Mle 1897 75mm野战加农炮

  国内有不少资料将Mle 1897 75mm火炮称为榴弹炮,这是没有依据的。虽然法国人在命名方面不太在意区分加农炮榴弹炮,但仍有几方面的证据都表明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加农炮。
(1)该火炮的最大射角只有18度,按照之前的划分标准这属于加农炮;
(2)该火炮的身管倍径达到36倍,跟同时代的其他加农炮倍径差不多;
(3)二战中德国缴获的Mle 1897被赋予编号7.5 cm FK 97(f)(7.5cm野战加农炮97型,缴获自法国)。与法国人不同,德国在划分火炮种类方面特别执着,而且外人的分类往往更客观,较少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
(4)不符合新一代榴弹炮的标准(后文会继续分析)。
  Mle 1897 75mm野战加农炮的亮相引起了列强的震惊和恐慌,列强争先恐后地设法获得同类产品,要么新造,要么改造原有装备。例如德国就将7.7 cm FK 96(7.7 cm Feldkanone 96,1896年型77mm野战加农炮)改造成7.7 cm FK 96 n.A.,其实除了炮管和炮弹其他都换了。
  既然野战炮已经可以固定在原地开火射击,为其装上防盾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延长了加农炮作为平射炮的历史——法国人针对新装备的特性提出了名为“阵风”(Rafales)的新战术,炮兵依托防盾将火炮推进到敌军防线1000米距离,在敌人躲进掩体之前急速射,随后步兵发起密集刺刀冲锋。
  但是“75小姐”可以停留在原地射击并修正射角的特性也极大提高了曲射精度,很快法国人就改弦易辙重新制订战术。1910年的法军战术明确指出,炮兵直接射击支援只是种“例外战法”,炮兵应该尽量利用间接射击,在精密计算下摧毁敌人。炮兵阵地和己方步兵的距离从500~800米拉长到2000米,“加农炮就是平射炮”的历史终于还是被“75小姐”终结了。
  “75小姐”的成功远远超乎想象,除了炮兵装备,她还被装上“圣沙蒙”坦克,成为法国第一代坦克炮;她成为一战时期美国炮兵的制式装备之一,美国炮兵从此有了75mm这个公制单位口径;即使到了二战,法国仍然将Mle 1897换上现代化炮架改造成Mle 1933和Mle 1938充当反坦克炮;德国人将缴获的Mle 1897身管结合自己的PAK38反坦克炮炮架制成7.5 cm Pak 97/38反坦克炮;美国人将其装上M3半履带装甲车底盘成为反坦克兵的制式自行反坦克炮,其图案还成为美国反坦克兵的兵种标志;Mle 1897的短身管(31倍)变型和长身管(39倍)变型还装上了美军的M3中型坦克、M4中型坦克、M24轻型坦克、B-25H轰炸机。当然反坦克炮、坦克炮和航空机炮都已经不再是炮兵装备了。

图2.2 美国陆军反坦克兵的兵种标志——一辆搭载Mle 1897 75mm加农炮的M3半履带自行反坦克炮的侧影

  法国人对自己的Mle 1897 75mm野战加农炮是如此的自信,以至于相信她可以满足将来战场上步兵师和步兵军的所有需求,也因此对德国人正在列装的另一种新型火炮视而不见,这为即将到来的一战中法国炮兵被德国炮兵“痛打”埋下了伏笔……


二、十九世纪末到一战
  普法战争后的火炮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无烟火药、金属药筒定装弹、更先进的冶金技术等,野战火炮变得更轻、口径更小(8~9cm缩小到7.5~7.7cm),射程却变得更远,射速更高。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了几种标志性的火炮武器,奠定了几个炮兵武器的概念。现分别介绍如下。
1、法国Mle 1897 75mm“法75”/“75小姐”野战加农炮
  本文的重点是火炮概念的变化而不是具体火炮型号,但是这个型号在火炮发展史上太重要了,不得不单独讲述。
  之前影响野战火炮射速的最大因素不是装填炮弹而是火炮复位——火炮每次射击后都会后退一段距离,射手需要将其推回原位并设法恢复原有射角。到十九世纪末,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相继开始在野战火炮上安装后坐缓冲机构,缩短火炮每次射击之后的后退距离,缩短复位火炮的时间。
  但这一切在法国Mle 1897 75mm野战加农炮面前都变得黯然失色。通过安装行程更长的液压驻退—复进机构,法国人把量变转化成质变——野战火炮第一次实现了原地射击,炮手不必再花费力气复位火炮,而且可以根据上次射击结果修正射击参数。当德国人为自己新一代野战加农炮7.7 cm FK 96每分钟可以发射8发炮弹沾沾自喜时,法国Mle 1897 75mm野战加农炮已经可以实现每分钟30发的射速。

图2.1 法国荣誉军人院展出的Mle 1897 75mm野战加农炮
  国内有不少资料将Mle 1897 75mm火炮称为榴弹炮,这是没有依据的。虽然法国人在命名方面不太在意区分加农炮榴弹炮,但仍有几方面的证据都表明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加农炮。
(1)该火炮的最大射角只有18度,按照之前的划分标准这属于加农炮;
(2)该火炮的身管倍径达到36倍,跟同时代的其他加农炮倍径差不多;
(3)二战中德国缴获的Mle 1897被赋予编号7.5 cm FK 97(f)(7.5cm野战加农炮97型,缴获自法国)。与法国人不同,德国在划分火炮种类方面特别执着,而且外人的分类往往更客观,较少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
(4)不符合新一代榴弹炮的标准(后文会继续分析)。
  Mle 1897 75mm野战加农炮的亮相引起了列强的震惊和恐慌,列强争先恐后地设法获得同类产品,要么新造,要么改造原有装备。例如德国就将7.7 cm FK 96(7.7 cm Feldkanone 96,1896年型77mm野战加农炮)改造成7.7 cm FK 96 n.A.,其实除了炮管和炮弹其他都换了。
  既然野战炮已经可以固定在原地开火射击,为其装上防盾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延长了加农炮作为平射炮的历史——法国人针对新装备的特性提出了名为“阵风”(Rafales)的新战术,炮兵依托防盾将火炮推进到敌军防线1000米距离,在敌人躲进掩体之前急速射,随后步兵发起密集刺刀冲锋。
  但是“75小姐”可以停留在原地射击并修正射角的特性也极大提高了曲射精度,很快法国人就改弦易辙重新制订战术。1910年的法军战术明确指出,炮兵直接射击支援只是种“例外战法”,炮兵应该尽量利用间接射击,在精密计算下摧毁敌人。炮兵阵地和己方步兵的距离从500~800米拉长到2000米,“加农炮就是平射炮”的历史终于还是被“75小姐”终结了。
  “75小姐”的成功远远超乎想象,除了炮兵装备,她还被装上“圣沙蒙”坦克,成为法国第一代坦克炮;她成为一战时期美国炮兵的制式装备之一,美国炮兵从此有了75mm这个公制单位口径;即使到了二战,法国仍然将Mle 1897换上现代化炮架改造成Mle 1933和Mle 1938充当反坦克炮;德国人将缴获的Mle 1897身管结合自己的PAK38反坦克炮炮架制成7.5 cm Pak 97/38反坦克炮;美国人将其装上M3半履带装甲车底盘成为反坦克兵的制式自行反坦克炮,其图案还成为美国反坦克兵的兵种标志;Mle 1897的短身管(31倍)变型和长身管(39倍)变型还装上了美军的M3中型坦克、M4中型坦克、M24轻型坦克、B-25H轰炸机。当然反坦克炮、坦克炮和航空机炮都已经不再是炮兵装备了。

图2.2 美国陆军反坦克兵的兵种标志——一辆搭载Mle 1897 75mm加农炮的M3半履带自行反坦克炮的侧影
  法国人对自己的Mle 1897 75mm野战加农炮是如此的自信,以至于相信她可以满足将来战场上步兵师和步兵军的所有需求,也因此对德国人正在列装的另一种新型火炮视而不见,这为即将到来的一战中法国炮兵被德国炮兵“痛打”埋下了伏笔……
还是等我写完再一次性更新全部内容到顶楼吧。不然大家看着也麻烦。

另外求证一个事情。看到很多中文资料把“法75”Mle1897称为“75小姐”,但似乎没见到英文或法文的说法,有谁知道这个称呼的出处吗?

物理学圣剑 发表于 2015-2-17 14:47
能科普一下臼炮和迫击炮么?是按照倍径来划分还是弹道?


恐怕是用途;
口径作参考。

臼炮就是抛射特大号炸药包拆建筑的(德国人最喜欢http://lt.cjdby.net/thread-1958444-1-2.html);
迫击炮,曲射杀敌不用多说。
物理学圣剑 发表于 2015-2-17 14:47
能科普一下臼炮和迫击炮么?是按照倍径来划分还是弹道?


恐怕是用途;
口径作参考。

臼炮就是抛射特大号炸药包拆建筑的(德国人最喜欢http://lt.cjdby.net/thread-1958444-1-2.html);
迫击炮,曲射杀敌不用多说。

WonderfulMsl 发表于 2015-2-22 14:18
二、十九世纪末到一战
  普法战争技术后的火炮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无烟火药、金属药筒定装弹、更先进的 ...


每分钟30发?

两秒一发哟;

真的假的?
WonderfulMsl 发表于 2015-2-22 14:18
二、十九世纪末到一战
  普法战争技术后的火炮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无烟火药、金属药筒定装弹、更先进的 ...


每分钟30发?

两秒一发哟;

真的假的?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5-2-22 16:18
每分钟30发?
真的?
维基百科上的数据是相对保守的15发/分,30发的数据来自《论炮兵》。考虑到二战一些3英寸加农炮的射速也有25发以上,我决定采信30发这个更加骇人听闻的数字。
WonderfulMsl 发表于 2015-2-22 17:18
维基百科上的数据是相对保守的15发/分,30发的数据来自《论炮兵》。考虑到二战一些3英寸加农炮的射速也有 ...
有自动装弹机?
还是炮手动作如飞?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5-2-22 17:38
有自动装弹机?
还是炮手动作如飞?
无论一战还是二战,自动装弹机都是不可能的。估计是熟练射手打出来的短时间极限射速吧。
理论值而已,实战中打不出来
WonderfulMsl 发表于 2015-2-22 17:18
维基百科上的数据是相对保守的15发/分,30发的数据来自《论炮兵》。考虑到二战一些3英寸加农炮的射速也有 ...
所谓每分钟30发就是指第1发和第2发之间间隔2秒。

比如瓦西里克每分钟120发,实际1分钟持续射击根本不可能达到120发,而仅仅是第1发和第2发之间间隔0.5秒。
有自动装弹机?
还是炮手动作如飞?
优酷有88炮炮击地面目标的视频,后面站了一排排的装填手,打完就立刻装蛋发射。很快的。
学习贴,学习
科普,好好学习…
楼主,一战时期德法同口径炮弹互相兼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