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圖藉斡旋北韓問題攫取政治利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8:05:43
中央社



     北韓核武危機十年前剛浮現時,只是美國和北韓之間的事,中國的作用微不足道,如今六方會談卻在北京舉行,中國在這個難題上所扮演的角色變得舉足輕重。
     事實上,在這次會談舉行前,美國國務卿萊斯已先行於九日及十日訪問北京,與中國方面進行磋商。就在她抵達北京當天,北韓宣布願意重返已延宕一年的第四輪六方會談。稍後,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別代表身分,於十二日前往北韓訪問三天,斡旋六方會談。

     最後,第四輪六方會談商定於二十六日在北京召開。
     一些分析師認為,中國願在北韓核問題上出力,有其客觀因素,但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是:既然美國有求於中國,中國也會從中向美方攫取政治利益。
     熟悉中國事務的觀察家李風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說,北韓發展核子武器,其實並不威脅中國及南韓,主要威脅美國和日本;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處理,可以不處理。
     他認為,目前中國積極介入,是因為美國覺得中國可以協助它解決問題,因此,中國是以「勸告者」身分參與會談,協助各方達成共識。
     李風表示,既然美國需要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幫忙,那麼,站在大國之間的交易上,中方就可以向美國撈取某些東西;而這些東西是甚麼,就要看當前中國最需要的是甚麼。
     他說,當前中國最核心的兩大問題,一是經濟繁榮,二是台灣。所以,假如中國向美國討價還價,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台灣問題上向美方施壓,要求美國為中國做點事。
     李風說:「中美這種關係,必定是彼此有所交易,有所妥協。假如中國在北韓問題上做了很多事情,不排除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也會做點事情。」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吳心伯也表示,既然美國在北韓核問題上有求於中國,中國對它有所求也是自然的事。
     對於中國向美國所求的東西是否與台灣有關,吳心伯說:「我們不必正式的做這種關連,但是,實際上,我想,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因為,都涉及一個利益的交換問題,你在你關心的問題需要我幫忙,那麼,你要考慮我的核心利益的需要。所以,因為有了朝核問題,你也可以講,我們在台灣問題上對美國施加壓力,這樣的一個砝碼就更大一些。」
     他舉例說,二零零三年底及零四年上半年,當中國發現台灣方面有可能突破它所能夠容忍的底線時,就曾透過美方對台施壓。
     但他指出,北韓核問題本身是客觀存在的,不是因為中國原因產生的,只是中國處於一個非常獨特的地位來發揮它的作用。
     據分析,美國倚賴中國處理北韓核問題,一方面讓北京感受到愈來愈大的壓力,令它必須在這個問題上多做一些事情;但另一方面,也給予中國處理中美關係提供了機會。
     關注朝鮮半島問題的香港外交界消息人士也說,從戰略觀點看,中國確實在利用北韓核問題向美國攫取好處。
     這位消息人士說:「如果美國要求中國幫忙解決北韓核問題,那麼,中國也自然會提出要求,譬如台灣問題,這是有道理的。」
     此外,根據吳心伯的分析,北韓核問題能否解決,要有以下考慮:
     一、美國對問題作出重大讓步,否則難以解決。
     二、美韓同盟是冷戰時代的產物,今後朝鮮半島的安全機制要有新安排。現在看來,如果六方會談成功,今後東北亞的地區安全就要有新的機制來安排,中國在裡面還會發揮重要作用。
     三、如果北韓核問題得到解決,美國對中國戰略重要性的認知應該會提升,它會感受到:在東亞這一塊要解決問題,中國是關鍵因素。
     吳心伯說:「東北亞這一塊,一直是美國優先考慮的地區。六方會談如果成功,實際上是提升了中國在解決地區問題中的作用。所以,它還得需要中國在這一塊繼續發揮作用,而且這個作用今後是通過機制化來安排,不是可有可無。倒是通過一種制度存在了,它反倒更加離不開中國。」
     因此,他認為,如果說中國能夠從北韓核問題得到戰略上的好處,除了台灣問題外,就是以上所說的幾個方面。
     但他認為,朝鮮半島保持和平狀態,對中國本身也有好處。
     他說:「即使北韓擁有核武,對中國可能不會造成安全上的直接威脅,但是它擁有核武的後果,會對中國產生負面影響,包括今後美朝關係是否會走上武裝衝突,以及核武器和技術的擴散問題,以及其他國家對北韓擁有核武的反應,這些都是不確定因素。」
     北韓核問題始於九十年代初,而中國自二零零三年初起參與斡旋,最終促成首輪六方會談於同年八月在北京舉行。此後,中國作為東道國主持召開了第二輪和第三輪會談,原定於去年九月舉行的第四輪會談,卻因美國和北韓相互批評而未能按時召開。
     中國自零三年起積極介入北韓核問題談判的原因,是否如同上述專家所說,希望在台灣問題向美國討價還價,外界無從得知。
     無論如何,中國是否能藉著在北韓問題上取得利益,關鍵的因素是,在美國眼中,北京除了扮演會談的東道主之外,在對北韓施壓方面究竟出力多少,以及情況是否隨著第四輪六方會談的舉行而改變。
     華府近兩年來的看法,一直是北京是當今唯一可以直接影響北韓的外國政府,但中國當局並未運用這個影響力,反而做了許多抵消美國努力的事,例如繼續對北韓提供糧食和油料的援助。
     單就台海情勢而言,有分析師指出,美國在處理台灣問題上有其長遠的戰略思考,且要維護民主自由的核心價值,所以,即使中國成功協助解決北韓核爭端,在台灣問題上,恐怕所得還是有限。中央社



     北韓核武危機十年前剛浮現時,只是美國和北韓之間的事,中國的作用微不足道,如今六方會談卻在北京舉行,中國在這個難題上所扮演的角色變得舉足輕重。
     事實上,在這次會談舉行前,美國國務卿萊斯已先行於九日及十日訪問北京,與中國方面進行磋商。就在她抵達北京當天,北韓宣布願意重返已延宕一年的第四輪六方會談。稍後,中國國務委員唐家璇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特別代表身分,於十二日前往北韓訪問三天,斡旋六方會談。

     最後,第四輪六方會談商定於二十六日在北京召開。
     一些分析師認為,中國願在北韓核問題上出力,有其客觀因素,但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是:既然美國有求於中國,中國也會從中向美方攫取政治利益。
     熟悉中國事務的觀察家李風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說,北韓發展核子武器,其實並不威脅中國及南韓,主要威脅美國和日本;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處理,可以不處理。
     他認為,目前中國積極介入,是因為美國覺得中國可以協助它解決問題,因此,中國是以「勸告者」身分參與會談,協助各方達成共識。
     李風表示,既然美國需要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幫忙,那麼,站在大國之間的交易上,中方就可以向美國撈取某些東西;而這些東西是甚麼,就要看當前中國最需要的是甚麼。
     他說,當前中國最核心的兩大問題,一是經濟繁榮,二是台灣。所以,假如中國向美國討價還價,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台灣問題上向美方施壓,要求美國為中國做點事。
     李風說:「中美這種關係,必定是彼此有所交易,有所妥協。假如中國在北韓問題上做了很多事情,不排除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也會做點事情。」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吳心伯也表示,既然美國在北韓核問題上有求於中國,中國對它有所求也是自然的事。
     對於中國向美國所求的東西是否與台灣有關,吳心伯說:「我們不必正式的做這種關連,但是,實際上,我想,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因為,都涉及一個利益的交換問題,你在你關心的問題需要我幫忙,那麼,你要考慮我的核心利益的需要。所以,因為有了朝核問題,你也可以講,我們在台灣問題上對美國施加壓力,這樣的一個砝碼就更大一些。」
     他舉例說,二零零三年底及零四年上半年,當中國發現台灣方面有可能突破它所能夠容忍的底線時,就曾透過美方對台施壓。
     但他指出,北韓核問題本身是客觀存在的,不是因為中國原因產生的,只是中國處於一個非常獨特的地位來發揮它的作用。
     據分析,美國倚賴中國處理北韓核問題,一方面讓北京感受到愈來愈大的壓力,令它必須在這個問題上多做一些事情;但另一方面,也給予中國處理中美關係提供了機會。
     關注朝鮮半島問題的香港外交界消息人士也說,從戰略觀點看,中國確實在利用北韓核問題向美國攫取好處。
     這位消息人士說:「如果美國要求中國幫忙解決北韓核問題,那麼,中國也自然會提出要求,譬如台灣問題,這是有道理的。」
     此外,根據吳心伯的分析,北韓核問題能否解決,要有以下考慮:
     一、美國對問題作出重大讓步,否則難以解決。
     二、美韓同盟是冷戰時代的產物,今後朝鮮半島的安全機制要有新安排。現在看來,如果六方會談成功,今後東北亞的地區安全就要有新的機制來安排,中國在裡面還會發揮重要作用。
     三、如果北韓核問題得到解決,美國對中國戰略重要性的認知應該會提升,它會感受到:在東亞這一塊要解決問題,中國是關鍵因素。
     吳心伯說:「東北亞這一塊,一直是美國優先考慮的地區。六方會談如果成功,實際上是提升了中國在解決地區問題中的作用。所以,它還得需要中國在這一塊繼續發揮作用,而且這個作用今後是通過機制化來安排,不是可有可無。倒是通過一種制度存在了,它反倒更加離不開中國。」
     因此,他認為,如果說中國能夠從北韓核問題得到戰略上的好處,除了台灣問題外,就是以上所說的幾個方面。
     但他認為,朝鮮半島保持和平狀態,對中國本身也有好處。
     他說:「即使北韓擁有核武,對中國可能不會造成安全上的直接威脅,但是它擁有核武的後果,會對中國產生負面影響,包括今後美朝關係是否會走上武裝衝突,以及核武器和技術的擴散問題,以及其他國家對北韓擁有核武的反應,這些都是不確定因素。」
     北韓核問題始於九十年代初,而中國自二零零三年初起參與斡旋,最終促成首輪六方會談於同年八月在北京舉行。此後,中國作為東道國主持召開了第二輪和第三輪會談,原定於去年九月舉行的第四輪會談,卻因美國和北韓相互批評而未能按時召開。
     中國自零三年起積極介入北韓核問題談判的原因,是否如同上述專家所說,希望在台灣問題向美國討價還價,外界無從得知。
     無論如何,中國是否能藉著在北韓問題上取得利益,關鍵的因素是,在美國眼中,北京除了扮演會談的東道主之外,在對北韓施壓方面究竟出力多少,以及情況是否隨著第四輪六方會談的舉行而改變。
     華府近兩年來的看法,一直是北京是當今唯一可以直接影響北韓的外國政府,但中國當局並未運用這個影響力,反而做了許多抵消美國努力的事,例如繼續對北韓提供糧食和油料的援助。
     單就台海情勢而言,有分析師指出,美國在處理台灣問題上有其長遠的戰略思考,且要維護民主自由的核心價值,所以,即使中國成功協助解決北韓核爭端,在台灣問題上,恐怕所得還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