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荣华《苏俄战略火箭军全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14:37


看来几天,匆匆看完了。
提一些看法,写的一般,罗列的东西比较多,但导弹的技术发展和火箭军的发展演变写的不够清晰。
也许作者不是专业人士,相比几年前的《世界弹道导弹》一书(王鸿章),技术演化差太多,仅仅停留在罗列数据上,各大设计局的关系和恩怨情仇也写不明白。导弹都是苏联编号,比如p啥的,正文应该标注一下北约代号,虽然后面表格有,看起来特别扭。还有那些导弹和发射井的图怎么都歪了?
至于火箭军的发展史写的也不好,脉络不清晰。
比较好的是一些人物介绍单列了。
总之作者水平不足以驾驭这么大的题材。

看来几天,匆匆看完了。
提一些看法,写的一般,罗列的东西比较多,但导弹的技术发展和火箭军的发展演变写的不够清晰。
也许作者不是专业人士,相比几年前的《世界弹道导弹》一书(王鸿章),技术演化差太多,仅仅停留在罗列数据上,各大设计局的关系和恩怨情仇也写不明白。导弹都是苏联编号,比如p啥的,正文应该标注一下北约代号,虽然后面表格有,看起来特别扭。还有那些导弹和发射井的图怎么都歪了?
至于火箭军的发展史写的也不好,脉络不清晰。
比较好的是一些人物介绍单列了。
总之作者水平不足以驾驭这么大的题材。
深有同感,写的不好,不值得买。
MD,已经入手还没来的急看怎么办
写军事作品还是看国外的比较好
写军事作品还是看国外的比较好

俄文原版资料就不会给你标注北约代号


所以说作者写的不咋地,看过王鸿章的书吗?以十几种导弹引申开去,把世界弹道导弹的发展脉络写的非常清楚,这叫水平,吴荣华的附录里也是列出这本的,不过作者姓名写错了。

所以说作者写的不咋地,看过王鸿章的书吗?以十几种导弹引申开去,把世界弹道导弹的发展脉络写的非常清楚,这叫水平,吴荣华的附录里也是列出这本的,不过作者姓名写错了。


你觉得别扭某种程度上说明你并不真正了解苏联与俄罗斯的导弹型号

你觉得别扭某种程度上说明你并不真正了解苏联与俄罗斯的导弹型号
如何称之为脉络清晰说明?说明一下,苏联与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发展脉络有其自己的划分标准,本书就是按照这个划分标准来写的。如果你本身不清楚的话,本书给了一个初步的说明
你觉得别扭某种程度上说明你并不真正了解苏联与俄罗斯的导弹型号
只是罗列了一些数据,从技术是你根本没说清楚导弹的演进和技术发展。


哪些是重点型号,应该重点讲几种代表型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思路,技术演进,比如ss18这么重要的型号作者基本就是列数据,哪个前,哪个后,有啥改进一笔糊涂账。

哪些是重点型号,应该重点讲几种代表型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思路,技术演进,比如ss18这么重要的型号作者基本就是列数据,哪个前,哪个后,有啥改进一笔糊涂账。
已经收了,他的书都收了,书评都不太好,我还没看,最近看PUPU的骄阳,等有空看看吴荣华写的远程战略航空兵和国土防空军
三本都买了,国土防空军、远程战略航空兵还有战略火箭军,也和LZ有同感。
擦,3本书都卖了还没看,看来上当了,看来吴荣华的书不能买了
ralphwu 发表于 2016-6-18 08:46
你觉得别扭某种程度上说明你并不真正了解苏联与俄罗斯的导弹型号
要是真正了解苏联与俄罗斯的导弹型号我就不买这书了。
擦,3本书都卖了还没看,看来上当了,看来吴荣华的书不能买了
一般看看还行,但无法达到我对一本好书的标准。


《世界弹道导弹》一书(王鸿章)不值得提,谁都知道写“世界导弹”和“苏联导弹”的难度不在一个级别,世界(西方)的资料好找的多。苏联导弹题材很冷门,除了那本700页《Russian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外,西方也没有什么现成书籍可以提供翻版翻译。
《苏俄战略火箭军全史》还行吧,可以给人一个大致完整的印象,个人感觉就是SS-16到SS-20那一段写的简单了。作者收集了不少图片,还有将领传记和部队简介,也算是花了心血。还有书里的印刷插图是黑白的,也没有提供每种导弹的真正外形(给人看的都是密封桶的形状),让人感到遗憾。《Russian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有苏联SS-3至SS-25每种导弹和潜射导弹的外形线图,本书作者没有借用
不过有些人不爽也能理解,苏联导弹的题材在国内还算处女地,这次书写的不是太专业,如同少女的第一次竟然让民工给上了,让一些完美派很是懊恼。
战略火箭军、远程防空军、国土防空军都算是类似强暴题材吧,不知道下一个会强暴谁?

谁愿意翻译《Russian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可以方便下载
http://pan.baidu.com/s/1qYJ4eWc


《世界弹道导弹》一书(王鸿章)不值得提,谁都知道写“世界导弹”和“苏联导弹”的难度不在一个级别,世界(西方)的资料好找的多。苏联导弹题材很冷门,除了那本700页《Russian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外,西方也没有什么现成书籍可以提供翻版翻译。
《苏俄战略火箭军全史》还行吧,可以给人一个大致完整的印象,个人感觉就是SS-16到SS-20那一段写的简单了。作者收集了不少图片,还有将领传记和部队简介,也算是花了心血。还有书里的印刷插图是黑白的,也没有提供每种导弹的真正外形(给人看的都是密封桶的形状),让人感到遗憾。《Russian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有苏联SS-3至SS-25每种导弹和潜射导弹的外形线图,本书作者没有借用
不过有些人不爽也能理解,苏联导弹的题材在国内还算处女地,这次书写的不是太专业,如同少女的第一次竟然让民工给上了,让一些完美派很是懊恼。
战略火箭军、远程防空军、国土防空军都算是类似强暴题材吧,不知道下一个会强暴谁?

谁愿意翻译《Russian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可以方便下载
http://pan.baidu.com/s/1qYJ4eWc
《世界弹道导弹》一书(王鸿章)不值得提,谁都知道写“世界导弹”和“苏联导弹”的难度不在一个级别,世界 ...
世界弹道导弹一书非常不错,为啥不值得提?
devstack 发表于 2016-6-19 06:36
世界弹道导弹一书非常不错,为啥不值得提?

世界弹道导弹写的不全,对“苏联导弹”仅提及几个型号,对红朝更不用说.....
参考资料的数量和深度问题,如同“从美军角度写越南战争”和“从越军角度写越南战争”的难度就不是一个级别
《世界弹道导弹》一书(王鸿章)不值得提,谁都知道写“世界导弹”和“苏联导弹”的难度不在一个级别,世界 ...
人家可是主要参考俄文资料哦。

Eliter 发表于 2016-6-19 07:13
参考资料的数量和深度问题,世界弹道导弹写的不全,对“苏联导弹”仅提及几个型号,对红朝更不用说.....
...


那本书当然不是大全,更不是苏联弹道导弹大全,但基本脉络很清晰。国内的写了估计也无法通过。
Eliter 发表于 2016-6-19 07:13
参考资料的数量和深度问题,世界弹道导弹写的不全,对“苏联导弹”仅提及几个型号,对红朝更不用说.....
...


那本书当然不是大全,更不是苏联弹道导弹大全,但基本脉络很清晰。国内的写了估计也无法通过。
devstack 发表于 2016-6-19 07:13
人家可是主要参考俄文资料哦。
何时有人写《中国战略导弹》一书呢?西方人写也可以,前些年中国导弹研究单位出了一个“平科夫斯基间谍案”,应该有很多资料流失国外了。
引起了争议了
FG1978 发表于 2016-6-18 21:24
擦,3本书都卖了还没看,看来上当了,看来吴荣华的书不能买了
上不上当个人感觉不一样,每个人的写作风格不一样
Eliter 发表于 2016-6-19 06:03
《世界弹道导弹》一书(王鸿章)不值得提,谁都知道写“世界导弹”和“苏联导弹”的难度不在一个级别,世界 ...
你提到的这本书我也有,实际上我给出版社提供的图片都是彩图还有线图,可能出版时考虑到价格因素全部用黑白的了
devstack 发表于 2016-6-18 15:59
哪些是重点型号,应该重点讲几种代表型号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思路,技术演进,比如ss18这么重要的型号作者基本 ...
可能你没有仔细读这本书,书中对于你说的SS18(苏联型号P-36)各个时期的典型型号、采用的技术都一一写得很清楚,诸如采用的发动机、研发过程、部署等等
Eliter 发表于 2016-6-19 06:03
《世界弹道导弹》一书(王鸿章)不值得提,谁都知道写“世界导弹”和“苏联导弹”的难度不在一个级别,世界 ...
本身苏俄题材就很冷门,实际上俄文资料不少,不过要转化有一个艰辛的过程。
可能你没有仔细读这本书,书中对于你说的SS18(苏联型号P-36)各个时期的典型型号、采用的技术都一一写得 ...
就列几个参数?
我就举个例子吧
书中133-136页关于P-36导弹是这样写的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民兵”导弹进入战斗值勤,它可以承受4-14百万吨级洲际弹道导弹的打击。为此,苏联决定必须研制2千万吨级洲际弹道导弹。这样只需要消耗1-2枚导弹,就可以摧毁美方的导弹发射井。1962年4月16日,苏联部长会议批准进行导弹总体研制。1962年5月12日,第586设计局开始研制采用偏二甲肼为推进剂的P-36(8K67)导弹并在1963年6月完成草图。该型导弹用于消灭美国“民兵”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装置,以及与工业和行政政治中心、电力系统中心、运输枢纽、洲际弹道导弹/防空/反导和海军基地、机场、航天发射场、经济和武装部队控制中心有关的最重要战略目标。
导弹发射阵地采用6个独立单发发射井,发射井之间距离8-10千米,与P-16У导弹发射井不同,P-36导弹发射衬筒不转,靠导弹惯性制导系统发出的指令来实现导弹在射击平面的转动。这型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为5分钟,极大提高了导弹的作战能力。
1963年9月28日进行了首次发射,不过没有成功。导弹产生爆炸,使得发射场地遭到破坏。之后在1964年又进行了16次发射并对导弹系统进行了改进。1965年1月14日,进行了地下发射井发射导弹的第一次试验。很不幸,这一次导弹又爆炸了,将重达200多吨的防护盖抛出几百米远。1965年7月,导弹开始飞行试验。这一年,导弹共进行了14次试验。从当年开始,先后组建了5个导弹师用于装备该型导弹。1966年11月5日,第1个P-36导弹团在克拉斯诺亚尔边区乌茹尔市进入战斗值勤。1967年11月7日,在红场阅兵始终导弹第一次亮相,不过拆除了游动发动机而且使用了非标准弹头。1967年7月,导弹开始列入装备,批量生产指定在南方机械厂进行,共部署260枚,该型导弹在1978年退出现役。
导弹最大飞行距离15000千米,射击精度1.3-1.9千米(极限偏差5千米),最大发射质量183.89吨,核装药威力500万吨TNT(携带重弹头达到1000-2500万吨TNT)。导弹弹长31.7米,最大弹体直径3.05米,采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导弹接到发射命令后可以在4分钟内点火升空。导弹推进剂贮存箱采用带共底的整体贮箱,可以在加注状态下长期贮存,使用寿命为5-7.5年,为此使用了专用补偿装置。
导弹各级发动机采用开路主发动机和四燃烧室游动发动机。一级主发动机包括3个 由1台涡轮泵驱动的双燃烧室发动机组合,二级发动机则包括1个同样的发动机组合。
导弹制导系统为自主式系统,采用带滚准轴承的陀螺仪组和陀螺积分仪以及机电计算装置的陀螺稳定平台,具有法向、和侧向稳定通道、射程控制、视速度调节和导弹贮箱推进剂同步耗尽调控。
导弹通过陀螺稳定平台和地面光学仪器完成瞄准。此外,安装了专门的制动固体火箭发动机,从而减少后效冲量的影响并保证级间分离和弹头分离。
然后是具体结构图

好像并不是你所说的只有几个参数这么简单吧


通篇都没看出ss18到底厉害在哪里。

通篇都没看出ss18到底厉害在哪里。
而且你贴那段介绍的p36应该不是ss18吧?


136页配图,这是p36?应该是亚尔斯吧?

136页配图,这是p36?应该是亚尔斯吧?


p36m和p36m yttx加起来不到一页,作者对前苏联导弹哪种最具威胁大概是毫无概念。

p36m和p36m yttx加起来不到一页,作者对前苏联导弹哪种最具威胁大概是毫无概念。
p253,这是白杨m2?


仔细再看了一下作者关于mp-yp-100(ss-17)和yp-100(ss-19)的描述,作者干嘛把这两种导弹(4种子型号)混杂在一起写,他们的年代和设计,设计局完全不同,不知道作者为啥如此分类。

仔细再看了一下作者关于mp-yp-100(ss-17)和yp-100(ss-19)的描述,作者干嘛把这两种导弹(4种子型号)混杂在一起写,他们的年代和设计,设计局完全不同,不知道作者为啥如此分类。
p172页末‘’这一时期苏联战略火箭军以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和中程导弹为基础,实现了第二代导弹过渡到第三代导弹的计划‘’,这一时期不还是液体洲际导弹吗?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导弹图不太好,大部分都是发射筒的图....弹体的图太少了,看完了还是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Eliter 发表于 2016-6-19 07:16
何时有人写《中国战略导弹》一书呢?西方人写也可以,前些年中国导弹研究单位出了一个“平科夫斯基间谍案 ...
谁敢出版?
我相信吴荣华一定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将零零散散的资料变成一本书。
对于读者的挑三拣四,各种批评,也能理解,毕竟和自己心里预期差的有点远。
国内现在还没有完整介绍苏俄战略导弹的著作,吴荣华的书不妨当作引玉之作也未尝不可。
devstack,如果你能踏踏实实的研究含金量比较高的某一领域,就比如苏俄导弹这一块,我相信你对于吴荣华的劳动成果应该是“英雄惜英雄”的态度,而不是在帖子上批评一通。
对于任何作者,不管写的如何糟糕,只要态度端正,踏实肯干,我都是支持的,私下里可以沟通提出一些意见。但是你这样做,不就是砸了人家饭碗吗
我相信吴荣华一定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才将零零散散的资料变成一本书。
对于读者的挑三拣四,各种批评,也能理 ...
我指出问题怎么叫砸他饭碗?
谁敢出版?
找平可夫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