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教权大过政权「国中之国」云南沙甸 清真寺声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2:27:27
(原文刊于《明報》2015年1月18日A2-A3版)
原鏈接:http://news.mingpao.com/pns1501181421516565399


■神州最前线-伊斯兰化在中国【系列之一】
沙甸大清真寺是滇南地区穆斯林的教门圣地。去年昆明火车站恐袭事件发生后,清真寺广场的旗杆上特意悬挂了国旗。(明报记者摄)

【明报专讯】这里,40年前曾有一场涉及回教的血腥武装衝突,一度被解放军的大炮夷平。这里,曾是新疆维族穆斯林偷渡东南亚国家的通道,边境被封后,又成为去年3月1日造成逾150死伤的昆明火车站恐怖斩人案凶手的出发地。这里,是云南沙甸。今天,这个有内地最大清真寺之一的回教圣地,又被指是政教合一的「国中之国」,清真寺权力大过政府,女人戴面纱,如今仍全区禁酒……当巴黎「查理恐袭案」震撼全球、法国370万人因此上街反恐游行,伊斯兰成为欧洲话题之际,本报记者日前深入沙甸採访,为读者揭开这个人口不足2万,却因伊斯兰信仰和文化而历经炮火的小镇「面纱」。

在这里,没有多少人知道区委书记、区长是谁,可是清真寺的阿訇(粤音:轰)、管寺,人们都知道。」在云南红河州个旧市沙甸区,每天都迴荡着清真寺阿拉伯语的唱经声,当地居民对记者称,回民的生老病死都与清真寺有关,加上政府声望不高兼不作为,在伊斯兰主导的沙甸,清真寺扮演着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

沙甸地处红河自治州个旧、开远、蒙自、建水4县市交汇处,昆河公路要道旁。这个人口不足2万的弹丸之地,一直是云南穆斯林的「教门圣地」。1975年当地曾发生造成逾千军民死亡的武装衝突,可是过去40年来,相对平静,鲜为外界关注。直至去年3月1日,数名从这里出发的新疆维族凶徒,到昆明火车站发动追斩平民的恐怖袭击,造成逾百死伤,震惊海内外,沙甸再成舆论焦点。
可容纳1万人同时做礼拜的沙甸大清真寺,每天都吸引大批穆斯林前往做礼拜。图为中午做完「晌礼」后离开的穆斯林。(明报记者摄)

人口不足2万 10座清真寺

在进入沙甸的路段,现仍设有武警检查站,经过的人车须接受检查。小小沙甸有10座清真寺,其中以大清真寺最著名,该寺能同时容纳万人礼拜。据大清真寺工作人员透露,建造该寺的1.3亿元人民币,98%由沙甸居民捐款,是「沙甸事件」1978年获平反后,当地重建的。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回民学者马雪峰对本报说:「经过文化大革命,1980年代,地方政权很鬆散,几乎没有人来整合道德秩序。」他称,中国乡绅的自治传统,自「文革」中断后,地方政府亦无作为。在此背景下,沙甸的清真寺以社区自治的名义发挥了作用。

「宗教力量解文革后乱局」

马雪峰指出,1980年代,「沙甸的社会治安很混乱,吸毒的人很多,陌生人出现在这个地方都会被抢」。有鑑于此,清真寺自发组成治安联防队,透过宗教力量,很快解决了治安和吸毒问题,「他们(指清真寺)没有执法权,可是在非常情况下,没有人管事,他们就站出来了」。清真寺是穆斯林社区的核心,是穆斯林的公共机构。马说:「沙甸这个地方很特别,清真寺和政府之间的沟通非常多。清真寺大大小小的事,都会跟政府商量。」
一名穆斯林在清真寺大殿外做礼拜。(明报记者摄)

沙甸被外人称为「国中之国,政教合一」,甚至宗教势力比政府势力更大,以当地的禁酒运动最具代表性。清真寺自2008年起,以伊斯兰教法为依据,由清真寺主导,并在政府部门协助下,在沙甸掀起全面禁酒运动。对此,当地回民及受访的回族学者均认为,禁酒属地方自治权利范围。不过,外界对此的批评声不绝于耳。

全区禁酒 遭质疑教权侵公民权

「这就是(阿富汗)塔利班式的做法」。内地新疆问题专家蒋兆勇对本报称,中国是一个世俗国家,沙甸清真寺的做法不符合社会传统。「这是以宗教势力,去挑战世俗社会的法律和公共秩序」。他说:「全世界有哪一座清真寺有(禁酒)这样的权力?」对于区政府、公安派出所协助禁酒,更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这种行为要引起警惕」,「穆斯林首先是公民,(清真寺)不能用教权来侵犯公民个人权利」。
穆斯林做礼拜时男女会分开在不同的大厅,图为在沙甸大清真寺做礼拜的女穆斯林。(明报记者摄)

除了禁酒,沙甸清真寺的经堂教育,也引起当局警惕。由清真寺创办的幼稚园,《可兰经》是必修内容,学生甚至被要求背诵伊斯兰教的作证辞。有专家认为,此举违背了《教育法》规定的「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清真寺代徵地 村民拱手相让

不过,当地居民却另有看法。一名马姓居民说:「政府不管民间管,清真寺来兜底,有他的威信。」他举例说,如在沙甸建公路需徵地,政府出面,村民一般不理会,「本来就对政府没有好感,将官员骂走。最后由清真寺出面,找到家里的老人,甚至不需要补钱村民都肯让出部分土地……其实政府也知道怎麽回事,民间、宗教的声望比政府大」。

在回族佔总人口92%的沙甸,伊斯兰教法,确实比政府法律管用。沙甸区政府大楼,曾被建成绿色外牆带宝顶的伊斯兰风格。当地官员辩称这属于民族风格,可是在回族人口更多的宁夏、甘肃等省区,也无类似的政府建筑。

昆明恐袭后 重挂五星旗

【明报专讯】在沙甸穆斯林大街的尽头,是大清真寺门前的和谐广场。清真寺前的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以前没有特别挂,现在觉得应该挂」。云南大学回族学者马雪峰对本报称,在「3‧1」昆明火车站恐袭事件前,清真寺的旗杆上并无人在意是否应悬挂国旗。事件发生后,清真寺开始悬挂国旗。

回民结婚 阿訇祝福方合法

昆明恐袭事件后,全国的目光一度聚焦这个人口不足2万的小镇。早在1975年,血腥「沙甸事件」起因之一,就是据说有沙甸回民要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当地一名马姓居民称,「那是没有根据的。我们就是一个村子,那麽点人,怎麽可能独立呢?」可是他也承认,「清真寺的影响力确实比较大。我们的生老病死,都与清真寺有关」。最简单的例子,是回民结婚就算新人领回结婚证,可是若未得到清真寺阿訇祝福,在当地仍不算合法婚姻。
自2007年以来,沙甸大清真寺的影响力愈来愈大。而从2008年延续至今的「禁酒」,令世俗社会对清真寺的行为产生警惕。

「沙甸已经成了国中之国了?」类似的质疑在网上从未停止。对于外界质疑,清真寺不为所动,「不但不许卖酒,酒吧也不允许存在,电子游戏室也关闭,定期去检查。网吧不许开,烟、酒不让卖」。马姓居民说,在清真寺强力干预下,沙甸变得很「乾淨」。

回教风政府大楼捱轰后改造

除了清真寺的「禁酒事件」,沙甸区公所的政府大楼,由于建成清真寺风格饱受质疑。「3.1」事件后,沙甸开始回应外界批评。街上「酒是万恶之源」等禁酒标语迅速被刷掉,政府大楼上的宝顶拆除,原先绿色的外牆也髹成了灰白色。

沙甸区政府大楼曾被批设计成类似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上图)。去年昆明恐袭后,大楼的宝顶被拆除,绿色的外牆也被重新粉刷成灰白色(下图)。(网上图片、明报记者摄)

10族共存 汉人属少数
【明报专讯】据官方资料,沙甸面积27.5平方公里,辖下4个乡,11个村庄。总户数5634户,常住人口15,660人,加上非户籍人口,总数约1.9万。居住着回、彝、苗、壮、汉等l0个民族,其中回族佔总人口92%,彝族佔6.5%。汉族在当地反而是「少数民族」。

据回族学者、云南大学副教授马雪峰表示,沙甸回族的先民,主要是在元朝时期西域回回人随回族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进入云南,以及明朝初年江南回族随回族将领沐英入滇并陆续定居于此。另据沙甸回民称,有一小部分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其他地区起义的回民为求自保而迁居此地。回族居住在沙甸的历史,迄今有700多年历史。

由于地处交通要衝,加之人多地少,原先为屯边的回民,多数以经商营生。马雪峰介绍说,最早时沙甸回民有人成立运货的马帮;而后,有人开始经营小手工业;「改革开放」后,沙甸人则涉足矿产冶炼行业。

「发展起来应谢胡耀邦」

「我们这里能发展起来,最应感谢胡耀邦」。沙甸一名马姓居民对本报称,1980年代中期,得益于中央政策,沙甸人有一多半人涉足开矿。当地除盛产锡矿外,还有铅、锌、铜等多种有色金属;早在1993年,沙甸已成为滇南第一个亿元乡镇。
如今,沙甸的冶铅业产值佔云南全省70%以上,这里已是红河州首屈一指的富裕乡镇,2012年的人均GDP达到20万元人民币。

时间冲淡仇恨
历劫回民:恐袭者误解可兰经

【明报专讯】有「回民圣地」之称的云南沙甸,文革后期因被指有极端宗教分子寻求民族独立,并于1975年与解放军对抗,最终被镇压,沙甸及附近多个回民村寨的清真寺和房屋几乎被炮火夷平,导致逾千人死亡。当年倖存下来的一名回民回忆称,那场历时7天8夜的战争,枪炮声隆,死伤枕藉,废墟里有4名家人的尸体,自己则是踩着不知名的尸体跑出来的。不过40年后,许多亲历者已不愿旧事重提,对于目前世界上打着圣战旗号的恐怖袭击活动,他们认为是对《可兰经》的错误理解。

在新寨清真寺内,有一座沙甸事件纪念碑,刻着350多位回族烈士的名字。(明报记者摄)

一家八口死一半 「踩着尸逃出」

已经退休的52岁沙甸居民白忠葵,每周都会和妻子一起,前往后山的沙甸事件舍希德(即烈士)纪念碑下閒坐。白忠葵说:「不会有想法,只是看看,休息和散步。」他一家八口人,有4人在40年前发生的那场军民战争中被杀。包括了「叔叔,娘娘(姑姑)和爷爷、奶奶」。对于那场战火的起因,白忠葵不愿多说,仅称「当时的政府反对封建迷信,不让回民做礼拜,后来还把清真寺也关闭了」。

白忠葵说:「以前我们叫沙甸大队,当时有8000多人,死了800多,还有外地来的回民100多,在沙甸一共死了900多人。」他续说,那场仗打了7天8夜,「当时我才12岁,那天晚上1点钟,大家都睡觉了。突然就有解放军的侦察兵进了村,后来大部队也强行进来了。枪响的时候,清真寺的人敲响了楼顶的大钟,大家就醒了,开始抵抗」。
这名五十出头的回民忆述家园被炮火炸塌的情况时,表情并无明显变化。他说:「我躲在家里,当晚房子就被大炮炸塌了,不过我躲在牆后面没有事。在第二天,跑出去,看到废墟里有家人的尸体,就是挖不出来。其他的亲人也找不到」。他说,「当时是踩着尸体跑出来的,知道是尸体,但看不清是谁了」。

解放军像日本鬼子烧杀

白忠葵的妻子也是本地的回民,沙甸事件时才9岁,「当年18岁的大姊也死了,太惨了,她是从外地回来的时候被炸死的」。她说,村里曾有大约150名村民,打算出村向解放军投降,可是刚走出村子,就被解放军开枪打死了许多人。另据当地民众表示,当地解放军叫着「老乡老乡,出来吧」,就跟日本鬼子一样,「他们到我们这儿来,就是烧、杀,老百姓很怕」。
白忠葵夫妻每周都会到访沙甸后山的纪念碑,他讲述当年家人被杀后称不会仇恨,「当时大家都被蒙蔽了」。(明报记者摄)

「大家都被蒙蔽了 不应该恨」

不过,对于当年发生的惨案,白忠葵说「不恨,不应该恨」。他说当时大家都被蒙蔽了,现在知道了真相,也知道了要珍惜,要好好地生活。他说:「你看像新疆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为什麽还要搞独立,还有一些人更坏,搞恐怖袭击。虽然大家都是信仰伊斯兰,同样是一本《可兰经》,但是他们理解错了经文的意思」。

沙甸事件同时也波及了周边多个回族村寨,开远县新寨,砚山县车白泥、田心,文山县茂克等地亦有700多名回民身亡。其中新寨几乎被夷为平地,死了350人,接近当地人口一半。在新寨的清真寺大院内,同样矗立了一座「舍希德」纪念碑,碑座上铭刻了所有当时遇难的回民名字。

新寨回族村民马亚松夫妇表示,当年村子被解放军炮火夷为平地,现在住的都是后来解放军重建的房子。(明报记者摄)

据新寨村民马亚松说,他的叔叔就是被解放军打死的。今年30多岁的马亚松当年还没出生,他说,村里的长者都不愿提当年的事情。「后来补偿了一些钱,但因是伤心事,家里人也一直不愿意再提起」。同村的三年级小学生马子纱则说,自己的祖父也在战争的时候死了,至于战争的原因是什麽,大人也都不愿说,不过大家在开斋节的时候会到纪念碑前拜祭。
开远市的新寨村小学生马子纱(图)的爷爷,在1975年的「沙甸事件」中死于炮火之下。(明报记者摄)

1978年平反 「只认错没道歉」

在沙甸事件过去多年后,中央在1978年为沙甸事件平反,同时向死难者作出赔偿,并为失去家园的回民新建房屋。白忠葵说:「当时我们老百姓每人补偿300元,解放军当时也死了不少人,每人就获得400元。解放军也帮我们重建了房子。」虽然平反了,但是他们没有道歉,只是认了错,「认错之后,军民关系很好」。

学者为「沙甸建国论」平反

【明报专讯】「文革」后期云南回民受到压迫,清真寺被封,进京上访亦不得要领,沙甸民情鼎沸,据报有人打出「伊斯兰共和国」的「独立」旗号。当年云南省委指沙甸回民正积极作「武斗」准备,企图建立沙甸王国,作「政治解决已无可能」的结论。不过,今日有回族学者称,沙甸事件前说要成立「伊斯兰共和国」是没有根据的,「回族跟藏族,维族不同,是争教不争权」。

据报见「伊斯兰共和国旗」 掀打压

1974年,云南回民的大开斋节被禁,同时邻县蒙自的「民兵指挥部」私设公堂,逮捕沙甸回民,引发流血衝突。1975年回民代表、回教领袖马伯华等10人到京上访,获中央领导人接见,中央下令要彻底收缴枪械等武器,拆除工事,欢迎解放军及工作队进村。不过,马伯华等人在北京签了保证书后,翌日即返回沙甸,开始加紧武装准备,进入沙甸的政府工作队人员多人被杀。

云南省委书记周兴于1975年的7月29日调动军队,包围沙甸及附近多个回族区,可是夜袭入村的解放军侦察兵竟全被俘虏。据当时参战军人所写的回忆录,原本计划3小时的军事行动,最后打了7日8夜,战斗规模空前,解放军损失惨重。昆明军区最后调来野战炮,瞬间将沙甸大清真寺和民房夷为平地,领袖马伯华亦死亡。

这场战斗中,866名沙甸回民死亡,600多人受伤,开远县新寨,砚山县车白泥、田心,文山县茂克等地亦有700多人死亡,解放军则有200多人阵亡。
回族学者马雪峰为沙甸事件中的回民辩护,称沙甸「它就是一个村子,整个中国的回族,完全没有这样(独立)的想法,它跟藏族,维族不同」。马雪峰称,当年红军长征去陕北,路上许诺回族马家军以后可以独立,也被马家军首领马步芳拒绝。

多年后,中央对沙甸事件重新定性,指沙甸事件给沙甸人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称事件是「十年文革」中对少数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採取左的政策,并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所致。
新寨回民兴建了大批两层楼高的新屋(绿色),政府资助部分的建屋费用,图左下方的灰色房屋为旧房。(明报记者摄)

政策倾斜补偿回民 汉族不满

【明报专讯】沙甸事件影响了沙甸近40年来的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出于对沙甸人的一种补偿,除了宽鬆的宗教政策外,当局在经济、民生等方面亦都向沙甸回民倾斜,令沙甸经济发展近年远远抛离附近地区。可是这也引起周边汉族民众不满,质疑「都是属于中国,但他们的政策就是比我们好」。

沙甸人乱开矿 没死人就不管

在中央为沙甸平反后,得益于中央的政策,沙甸人开始涉足开矿,让他们赚到第一桶金,随后又经营冶炼、运输物流及餐饮业,许多行业都做得风生水起。「这些回民,胆子太大了。国家又给他们不少优惠政策」。当地汉民称,沙甸人开矿,乱开滥採,只要不出人命,政府一般不管。

沙甸回民也承认,确有优惠政策,如税费减免,连土地使用证都免去了。「当地官员也都是真心希望发展,把国家给的政策都充分利用起来,当地的计划生育没有严格执行,生多个孩子的都有」。有回民称,「政府是有意识的放宽,村里死了那麽多人,恢复一些人口,政府也不会把这些超生做为收入的方式。计生是违反人性的」。

与沙甸一路之隔的鸡街镇,发展远不及沙甸。与沙甸整齐的街道相比,鸡街镇中心显得十分简陋,镇上的商舖和餐馆,不少都是沙甸人经营的。

汉官不敢管回族事 「汉人吃亏」

在鸡街镇开餐馆的汉人何老板称,「沙甸事件」死了许多人,平反后政府就给予他们许多优惠政策,「沙甸的回民建房,政府补助4万元,在鸡街就没有,如果汉族变回族,甚至建房都不用钱」。他说,「他们(回族)的政策为什麽那麽好?都是属于中国,都是共产党管,但是他们的政策就是比我们好,他们的小孩想(生)多少个就生多少个,我们汉族只能生两个,多生了就要罚款,他们就不用。他们税收也是减免」。

何说,汉族人和回族人打架,不论在沙甸或是鸡街,当官的都是回族,偏袒回族,所以汉族总是吃亏。镇长和书记,当地不成文的规定最少有一人是回族。汉族官员不敢管回族的事,只能由回族官员来管。

明报记者 云南沙甸直击(原文刊于《明報》2015年1月18日A2-A3版)
原鏈接:http://news.mingpao.com/pns1501181421516565399


■神州最前线-伊斯兰化在中国【系列之一】
沙甸大清真寺是滇南地区穆斯林的教门圣地。去年昆明火车站恐袭事件发生后,清真寺广场的旗杆上特意悬挂了国旗。(明报记者摄)

【明报专讯】这里,40年前曾有一场涉及回教的血腥武装衝突,一度被解放军的大炮夷平。这里,曾是新疆维族穆斯林偷渡东南亚国家的通道,边境被封后,又成为去年3月1日造成逾150死伤的昆明火车站恐怖斩人案凶手的出发地。这里,是云南沙甸。今天,这个有内地最大清真寺之一的回教圣地,又被指是政教合一的「国中之国」,清真寺权力大过政府,女人戴面纱,如今仍全区禁酒……当巴黎「查理恐袭案」震撼全球、法国370万人因此上街反恐游行,伊斯兰成为欧洲话题之际,本报记者日前深入沙甸採访,为读者揭开这个人口不足2万,却因伊斯兰信仰和文化而历经炮火的小镇「面纱」。

在这里,没有多少人知道区委书记、区长是谁,可是清真寺的阿訇(粤音:轰)、管寺,人们都知道。」在云南红河州个旧市沙甸区,每天都迴荡着清真寺阿拉伯语的唱经声,当地居民对记者称,回民的生老病死都与清真寺有关,加上政府声望不高兼不作为,在伊斯兰主导的沙甸,清真寺扮演着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

沙甸地处红河自治州个旧、开远、蒙自、建水4县市交汇处,昆河公路要道旁。这个人口不足2万的弹丸之地,一直是云南穆斯林的「教门圣地」。1975年当地曾发生造成逾千军民死亡的武装衝突,可是过去40年来,相对平静,鲜为外界关注。直至去年3月1日,数名从这里出发的新疆维族凶徒,到昆明火车站发动追斩平民的恐怖袭击,造成逾百死伤,震惊海内外,沙甸再成舆论焦点。
可容纳1万人同时做礼拜的沙甸大清真寺,每天都吸引大批穆斯林前往做礼拜。图为中午做完「晌礼」后离开的穆斯林。(明报记者摄)

人口不足2万 10座清真寺

在进入沙甸的路段,现仍设有武警检查站,经过的人车须接受检查。小小沙甸有10座清真寺,其中以大清真寺最著名,该寺能同时容纳万人礼拜。据大清真寺工作人员透露,建造该寺的1.3亿元人民币,98%由沙甸居民捐款,是「沙甸事件」1978年获平反后,当地重建的。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回民学者马雪峰对本报说:「经过文化大革命,1980年代,地方政权很鬆散,几乎没有人来整合道德秩序。」他称,中国乡绅的自治传统,自「文革」中断后,地方政府亦无作为。在此背景下,沙甸的清真寺以社区自治的名义发挥了作用。

「宗教力量解文革后乱局」

马雪峰指出,1980年代,「沙甸的社会治安很混乱,吸毒的人很多,陌生人出现在这个地方都会被抢」。有鑑于此,清真寺自发组成治安联防队,透过宗教力量,很快解决了治安和吸毒问题,「他们(指清真寺)没有执法权,可是在非常情况下,没有人管事,他们就站出来了」。清真寺是穆斯林社区的核心,是穆斯林的公共机构。马说:「沙甸这个地方很特别,清真寺和政府之间的沟通非常多。清真寺大大小小的事,都会跟政府商量。」
一名穆斯林在清真寺大殿外做礼拜。(明报记者摄)

沙甸被外人称为「国中之国,政教合一」,甚至宗教势力比政府势力更大,以当地的禁酒运动最具代表性。清真寺自2008年起,以伊斯兰教法为依据,由清真寺主导,并在政府部门协助下,在沙甸掀起全面禁酒运动。对此,当地回民及受访的回族学者均认为,禁酒属地方自治权利范围。不过,外界对此的批评声不绝于耳。

全区禁酒 遭质疑教权侵公民权

「这就是(阿富汗)塔利班式的做法」。内地新疆问题专家蒋兆勇对本报称,中国是一个世俗国家,沙甸清真寺的做法不符合社会传统。「这是以宗教势力,去挑战世俗社会的法律和公共秩序」。他说:「全世界有哪一座清真寺有(禁酒)这样的权力?」对于区政府、公安派出所协助禁酒,更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这种行为要引起警惕」,「穆斯林首先是公民,(清真寺)不能用教权来侵犯公民个人权利」。
穆斯林做礼拜时男女会分开在不同的大厅,图为在沙甸大清真寺做礼拜的女穆斯林。(明报记者摄)

除了禁酒,沙甸清真寺的经堂教育,也引起当局警惕。由清真寺创办的幼稚园,《可兰经》是必修内容,学生甚至被要求背诵伊斯兰教的作证辞。有专家认为,此举违背了《教育法》规定的「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清真寺代徵地 村民拱手相让

不过,当地居民却另有看法。一名马姓居民说:「政府不管民间管,清真寺来兜底,有他的威信。」他举例说,如在沙甸建公路需徵地,政府出面,村民一般不理会,「本来就对政府没有好感,将官员骂走。最后由清真寺出面,找到家里的老人,甚至不需要补钱村民都肯让出部分土地……其实政府也知道怎麽回事,民间、宗教的声望比政府大」。

在回族佔总人口92%的沙甸,伊斯兰教法,确实比政府法律管用。沙甸区政府大楼,曾被建成绿色外牆带宝顶的伊斯兰风格。当地官员辩称这属于民族风格,可是在回族人口更多的宁夏、甘肃等省区,也无类似的政府建筑。

昆明恐袭后 重挂五星旗

【明报专讯】在沙甸穆斯林大街的尽头,是大清真寺门前的和谐广场。清真寺前的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以前没有特别挂,现在觉得应该挂」。云南大学回族学者马雪峰对本报称,在「3‧1」昆明火车站恐袭事件前,清真寺的旗杆上并无人在意是否应悬挂国旗。事件发生后,清真寺开始悬挂国旗。

回民结婚 阿訇祝福方合法

昆明恐袭事件后,全国的目光一度聚焦这个人口不足2万的小镇。早在1975年,血腥「沙甸事件」起因之一,就是据说有沙甸回民要成立「伊斯兰共和国」。当地一名马姓居民称,「那是没有根据的。我们就是一个村子,那麽点人,怎麽可能独立呢?」可是他也承认,「清真寺的影响力确实比较大。我们的生老病死,都与清真寺有关」。最简单的例子,是回民结婚就算新人领回结婚证,可是若未得到清真寺阿訇祝福,在当地仍不算合法婚姻。
自2007年以来,沙甸大清真寺的影响力愈来愈大。而从2008年延续至今的「禁酒」,令世俗社会对清真寺的行为产生警惕。

「沙甸已经成了国中之国了?」类似的质疑在网上从未停止。对于外界质疑,清真寺不为所动,「不但不许卖酒,酒吧也不允许存在,电子游戏室也关闭,定期去检查。网吧不许开,烟、酒不让卖」。马姓居民说,在清真寺强力干预下,沙甸变得很「乾淨」。

回教风政府大楼捱轰后改造

除了清真寺的「禁酒事件」,沙甸区公所的政府大楼,由于建成清真寺风格饱受质疑。「3.1」事件后,沙甸开始回应外界批评。街上「酒是万恶之源」等禁酒标语迅速被刷掉,政府大楼上的宝顶拆除,原先绿色的外牆也髹成了灰白色。

沙甸区政府大楼曾被批设计成类似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上图)。去年昆明恐袭后,大楼的宝顶被拆除,绿色的外牆也被重新粉刷成灰白色(下图)。(网上图片、明报记者摄)

10族共存 汉人属少数
【明报专讯】据官方资料,沙甸面积27.5平方公里,辖下4个乡,11个村庄。总户数5634户,常住人口15,660人,加上非户籍人口,总数约1.9万。居住着回、彝、苗、壮、汉等l0个民族,其中回族佔总人口92%,彝族佔6.5%。汉族在当地反而是「少数民族」。

据回族学者、云南大学副教授马雪峰表示,沙甸回族的先民,主要是在元朝时期西域回回人随回族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进入云南,以及明朝初年江南回族随回族将领沐英入滇并陆续定居于此。另据沙甸回民称,有一小部分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其他地区起义的回民为求自保而迁居此地。回族居住在沙甸的历史,迄今有700多年历史。

由于地处交通要衝,加之人多地少,原先为屯边的回民,多数以经商营生。马雪峰介绍说,最早时沙甸回民有人成立运货的马帮;而后,有人开始经营小手工业;「改革开放」后,沙甸人则涉足矿产冶炼行业。

「发展起来应谢胡耀邦」

「我们这里能发展起来,最应感谢胡耀邦」。沙甸一名马姓居民对本报称,1980年代中期,得益于中央政策,沙甸人有一多半人涉足开矿。当地除盛产锡矿外,还有铅、锌、铜等多种有色金属;早在1993年,沙甸已成为滇南第一个亿元乡镇。
如今,沙甸的冶铅业产值佔云南全省70%以上,这里已是红河州首屈一指的富裕乡镇,2012年的人均GDP达到20万元人民币。

时间冲淡仇恨
历劫回民:恐袭者误解可兰经

【明报专讯】有「回民圣地」之称的云南沙甸,文革后期因被指有极端宗教分子寻求民族独立,并于1975年与解放军对抗,最终被镇压,沙甸及附近多个回民村寨的清真寺和房屋几乎被炮火夷平,导致逾千人死亡。当年倖存下来的一名回民回忆称,那场历时7天8夜的战争,枪炮声隆,死伤枕藉,废墟里有4名家人的尸体,自己则是踩着不知名的尸体跑出来的。不过40年后,许多亲历者已不愿旧事重提,对于目前世界上打着圣战旗号的恐怖袭击活动,他们认为是对《可兰经》的错误理解。

在新寨清真寺内,有一座沙甸事件纪念碑,刻着350多位回族烈士的名字。(明报记者摄)

一家八口死一半 「踩着尸逃出」

已经退休的52岁沙甸居民白忠葵,每周都会和妻子一起,前往后山的沙甸事件舍希德(即烈士)纪念碑下閒坐。白忠葵说:「不会有想法,只是看看,休息和散步。」他一家八口人,有4人在40年前发生的那场军民战争中被杀。包括了「叔叔,娘娘(姑姑)和爷爷、奶奶」。对于那场战火的起因,白忠葵不愿多说,仅称「当时的政府反对封建迷信,不让回民做礼拜,后来还把清真寺也关闭了」。

白忠葵说:「以前我们叫沙甸大队,当时有8000多人,死了800多,还有外地来的回民100多,在沙甸一共死了900多人。」他续说,那场仗打了7天8夜,「当时我才12岁,那天晚上1点钟,大家都睡觉了。突然就有解放军的侦察兵进了村,后来大部队也强行进来了。枪响的时候,清真寺的人敲响了楼顶的大钟,大家就醒了,开始抵抗」。
这名五十出头的回民忆述家园被炮火炸塌的情况时,表情并无明显变化。他说:「我躲在家里,当晚房子就被大炮炸塌了,不过我躲在牆后面没有事。在第二天,跑出去,看到废墟里有家人的尸体,就是挖不出来。其他的亲人也找不到」。他说,「当时是踩着尸体跑出来的,知道是尸体,但看不清是谁了」。

解放军像日本鬼子烧杀

白忠葵的妻子也是本地的回民,沙甸事件时才9岁,「当年18岁的大姊也死了,太惨了,她是从外地回来的时候被炸死的」。她说,村里曾有大约150名村民,打算出村向解放军投降,可是刚走出村子,就被解放军开枪打死了许多人。另据当地民众表示,当地解放军叫着「老乡老乡,出来吧」,就跟日本鬼子一样,「他们到我们这儿来,就是烧、杀,老百姓很怕」。
白忠葵夫妻每周都会到访沙甸后山的纪念碑,他讲述当年家人被杀后称不会仇恨,「当时大家都被蒙蔽了」。(明报记者摄)

「大家都被蒙蔽了 不应该恨」

不过,对于当年发生的惨案,白忠葵说「不恨,不应该恨」。他说当时大家都被蒙蔽了,现在知道了真相,也知道了要珍惜,要好好地生活。他说:「你看像新疆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为什麽还要搞独立,还有一些人更坏,搞恐怖袭击。虽然大家都是信仰伊斯兰,同样是一本《可兰经》,但是他们理解错了经文的意思」。

沙甸事件同时也波及了周边多个回族村寨,开远县新寨,砚山县车白泥、田心,文山县茂克等地亦有700多名回民身亡。其中新寨几乎被夷为平地,死了350人,接近当地人口一半。在新寨的清真寺大院内,同样矗立了一座「舍希德」纪念碑,碑座上铭刻了所有当时遇难的回民名字。

新寨回族村民马亚松夫妇表示,当年村子被解放军炮火夷为平地,现在住的都是后来解放军重建的房子。(明报记者摄)

据新寨村民马亚松说,他的叔叔就是被解放军打死的。今年30多岁的马亚松当年还没出生,他说,村里的长者都不愿提当年的事情。「后来补偿了一些钱,但因是伤心事,家里人也一直不愿意再提起」。同村的三年级小学生马子纱则说,自己的祖父也在战争的时候死了,至于战争的原因是什麽,大人也都不愿说,不过大家在开斋节的时候会到纪念碑前拜祭。
开远市的新寨村小学生马子纱(图)的爷爷,在1975年的「沙甸事件」中死于炮火之下。(明报记者摄)

1978年平反 「只认错没道歉」

在沙甸事件过去多年后,中央在1978年为沙甸事件平反,同时向死难者作出赔偿,并为失去家园的回民新建房屋。白忠葵说:「当时我们老百姓每人补偿300元,解放军当时也死了不少人,每人就获得400元。解放军也帮我们重建了房子。」虽然平反了,但是他们没有道歉,只是认了错,「认错之后,军民关系很好」。

学者为「沙甸建国论」平反

【明报专讯】「文革」后期云南回民受到压迫,清真寺被封,进京上访亦不得要领,沙甸民情鼎沸,据报有人打出「伊斯兰共和国」的「独立」旗号。当年云南省委指沙甸回民正积极作「武斗」准备,企图建立沙甸王国,作「政治解决已无可能」的结论。不过,今日有回族学者称,沙甸事件前说要成立「伊斯兰共和国」是没有根据的,「回族跟藏族,维族不同,是争教不争权」。

据报见「伊斯兰共和国旗」 掀打压

1974年,云南回民的大开斋节被禁,同时邻县蒙自的「民兵指挥部」私设公堂,逮捕沙甸回民,引发流血衝突。1975年回民代表、回教领袖马伯华等10人到京上访,获中央领导人接见,中央下令要彻底收缴枪械等武器,拆除工事,欢迎解放军及工作队进村。不过,马伯华等人在北京签了保证书后,翌日即返回沙甸,开始加紧武装准备,进入沙甸的政府工作队人员多人被杀。

云南省委书记周兴于1975年的7月29日调动军队,包围沙甸及附近多个回族区,可是夜袭入村的解放军侦察兵竟全被俘虏。据当时参战军人所写的回忆录,原本计划3小时的军事行动,最后打了7日8夜,战斗规模空前,解放军损失惨重。昆明军区最后调来野战炮,瞬间将沙甸大清真寺和民房夷为平地,领袖马伯华亦死亡。

这场战斗中,866名沙甸回民死亡,600多人受伤,开远县新寨,砚山县车白泥、田心,文山县茂克等地亦有700多人死亡,解放军则有200多人阵亡。
回族学者马雪峰为沙甸事件中的回民辩护,称沙甸「它就是一个村子,整个中国的回族,完全没有这样(独立)的想法,它跟藏族,维族不同」。马雪峰称,当年红军长征去陕北,路上许诺回族马家军以后可以独立,也被马家军首领马步芳拒绝。

多年后,中央对沙甸事件重新定性,指沙甸事件给沙甸人带来的损失是惨重的。称事件是「十年文革」中对少数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採取左的政策,并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所致。
新寨回民兴建了大批两层楼高的新屋(绿色),政府资助部分的建屋费用,图左下方的灰色房屋为旧房。(明报记者摄)

政策倾斜补偿回民 汉族不满

【明报专讯】沙甸事件影响了沙甸近40年来的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出于对沙甸人的一种补偿,除了宽鬆的宗教政策外,当局在经济、民生等方面亦都向沙甸回民倾斜,令沙甸经济发展近年远远抛离附近地区。可是这也引起周边汉族民众不满,质疑「都是属于中国,但他们的政策就是比我们好」。

沙甸人乱开矿 没死人就不管

在中央为沙甸平反后,得益于中央的政策,沙甸人开始涉足开矿,让他们赚到第一桶金,随后又经营冶炼、运输物流及餐饮业,许多行业都做得风生水起。「这些回民,胆子太大了。国家又给他们不少优惠政策」。当地汉民称,沙甸人开矿,乱开滥採,只要不出人命,政府一般不管。

沙甸回民也承认,确有优惠政策,如税费减免,连土地使用证都免去了。「当地官员也都是真心希望发展,把国家给的政策都充分利用起来,当地的计划生育没有严格执行,生多个孩子的都有」。有回民称,「政府是有意识的放宽,村里死了那麽多人,恢复一些人口,政府也不会把这些超生做为收入的方式。计生是违反人性的」。

与沙甸一路之隔的鸡街镇,发展远不及沙甸。与沙甸整齐的街道相比,鸡街镇中心显得十分简陋,镇上的商舖和餐馆,不少都是沙甸人经营的。

汉官不敢管回族事 「汉人吃亏」

在鸡街镇开餐馆的汉人何老板称,「沙甸事件」死了许多人,平反后政府就给予他们许多优惠政策,「沙甸的回民建房,政府补助4万元,在鸡街就没有,如果汉族变回族,甚至建房都不用钱」。他说,「他们(回族)的政策为什麽那麽好?都是属于中国,都是共产党管,但是他们的政策就是比我们好,他们的小孩想(生)多少个就生多少个,我们汉族只能生两个,多生了就要罚款,他们就不用。他们税收也是减免」。

何说,汉族人和回族人打架,不论在沙甸或是鸡街,当官的都是回族,偏袒回族,所以汉族总是吃亏。镇长和书记,当地不成文的规定最少有一人是回族。汉族官员不敢管回族的事,只能由回族官员来管。

明报记者 云南沙甸直击
把脓挤掉。。。
那碑什么时候拆?
明报还关心这事?
给了这么多好处,他们感恩么?既然这样,凭什么给好处呢?
铲掉吧,连根拔起。
铲除邪教组织,劳教一万年
菜鸟来袭 发表于 2015-1-21 11:56
明报还关心这事?
认为自己能指点江山!香港很多报纸都是这样,虽然很多反gong的报纸,但是有些时候的确敢报内地不敢报的内容。。。。
「我们这里能发展起来,最应感谢胡耀邦」
便宜不能只让某个只会繁殖的大族占,这才是理想的中国
fales2007 发表于 2015-1-21 12:03
「我们这里能发展起来,最应感谢胡耀邦」
笑喷。
新疆回回也要感谢他。
国中之教国。法外之教法之地。
战死的战士如何瞑目。
明显违法的勾当可就是没人去处理,禁酒这事有啥结果了
「我们这里能发展起来,最应感谢胡耀邦」
你这是挑逗老右的小神经么
我看到了感谢胡耀邦。


文明社会是穆斯林之福,要好好珍惜。如果这样还作的话,一旦社会动荡,结局可想而知。

文明社会是穆斯林之福,要好好珍惜。如果这样还作的话,一旦社会动荡,结局可想而知。
胡乱邦果然没叫错。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现在的问题还是要我们来解决,光抱怨胡耀邦是没用的。
其徐如林2 发表于 2015-1-21 12:36
绿教还用黑?
又黑绿教又黑马教PLA,那就有问题了,谁同时与绿教和马教为敌?
该下狠心制止了!希望在出一个周兴
未来还有希望吗?
战死的战士如何瞑目。
政治正确祭坛上的牺牲品,也就自己老部队还在坚持
这是制造舆论,准备动手的节奏?


这文章看起来之所以行文阴暗,立场恶毒,思路并不是着重于镇压恐怖分子,大有挑拨坐山观虎斗之意

金庸他爸大豪绅当年是被镇压了的,再说明报是靠报道62年大陆偷渡难民潮出名的,说白了就是靠骂TG出名的

所以不含沙射影,放着英国佬的屁,才怪了

这文章看起来之所以行文阴暗,立场恶毒,思路并不是着重于镇压恐怖分子,大有挑拨坐山观虎斗之意

金庸他爸大豪绅当年是被镇压了的,再说明报是靠报道62年大陆偷渡难民潮出名的,说白了就是靠骂TG出名的

所以不含沙射影,放着英国佬的屁,才怪了
最应感谢胡耀邦


正规军打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动用了火炮,大人小孩,暴徒平民一起轰,自己还是死了200多,战斗力不怎么样的样子。

正规军打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动用了火炮,大人小孩,暴徒平民一起轰,自己还是死了200多,战斗力不怎么样的样子。
lookandsee 发表于 2015-1-21 12:52
正规军打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动用了火炮,大人小孩,暴徒平民一起轰,自己还是死了200多,战斗力不怎么样 ...
开始以为是做居民思想工作的,工作队几十号人进去谈心,没想到祭旗了。成员中有退伍兵又有民兵,组织训练比现在多,预先有工事,全民皆兵。后来只好用炮。
铁马冰河陆川客 发表于 2015-1-21 13:27
开始以为是做居民思想工作的,工作队几十号人进去谈心,没想到祭旗了。成员中有退伍兵又有民兵,组织训练 ...
这不就是跟车臣差不多吗!!
淮军铭字营 发表于 2015-1-21 12:42
该下狠心制止了!希望在出一个周兴
某教众是天生的叛国者
霍骠骑3 发表于 2015-1-21 12:49
这是制造舆论,准备动手的节奏?
恢复中华
开始以为是做居民思想工作的,工作队几十号人进去谈心,没想到祭旗了。成员中有退伍兵又有民兵,组织训练 ...
打过之后又弃守。。。
系列报道的第一篇
仅以此文祭奠驴族大英雄默罕默德乱邦...
如此赤裸裸的揭开面具,不知有没有后续事件,将教打压下去
XNGQ 发表于 2015-1-21 12:34
明报向来只跪舔白皮爸爸,这篇文章绿教马教一起黑了,想起当年8平方时,什么两军火并,大鸟中枪逃亡内蒙 ...
明报说了穆斯林的坏话,XNGQ就心痛了受不了了。
为了攻击明报,不惜扯到白皮如何如何。

我发现一个规律,每次说到穆斯林如何坏,总有人扯出西方基督教世界如何如何,以此来转移话题。
好像西方基督教世界不好,就可以证明穆斯林好一样。
明报是比较中性的,既不是文汇报大公报那样力挺政府,也不像苹果报那样反叛

zhongyu 发表于 2015-1-21 14:18
明报是比较中性的,既不是文汇报大公报那样力挺政府,也不像苹果报那样反叛


明报是什么性质的不重要,现在关注的是沙甸穆斯林的问题。
只要明报的这个报道客观事实,我们就该关注其报道出来的问题。

但是总有人故意跑题,说明报如何如何不好,西方白皮如何如何不好,明报是代表西方走狗来抹黑绿教的如何,这是在故意偷换概念。

反正这个故意跑题的XNGQ是为中国对维族的生育政策辩护的,说中国应该给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育政策,汉族人口多所以应该只对汉族一胎化。
zhongyu 发表于 2015-1-21 14:18
明报是比较中性的,既不是文汇报大公报那样力挺政府,也不像苹果报那样反叛


明报是什么性质的不重要,现在关注的是沙甸穆斯林的问题。
只要明报的这个报道客观事实,我们就该关注其报道出来的问题。

但是总有人故意跑题,说明报如何如何不好,西方白皮如何如何不好,明报是代表西方走狗来抹黑绿教的如何,这是在故意偷换概念。

反正这个故意跑题的XNGQ是为中国对维族的生育政策辩护的,说中国应该给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生育政策,汉族人口多所以应该只对汉族一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