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三沙最缺的不是土地,缺的是行动和有胆略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38:05
版图上的零土地,其实是可以大展身手的“沃土”
  这种高潮时会被淹没,只有低潮时才会露出的巨大礁盘,当人们在统计三沙市的面积时,是被算作“零土地”的。这就是三沙市的面积为什么只有13平方公里的原因,因为这些零土地——三沙市最多的就是这种零土地——完全被忽略了。岛礁上有一个白色小建筑,那是人们在礁盘上建的高脚屋。因为礁盘覆水不深,很容易建高脚屋。以此类推,其实我们可以在零土地上有更多建设。摄影/查春明
  我们的研究成果成了周边国家的大馅饼
  看着眼前40多本关于南沙的专著和论文集,看着从网上下载的一篇篇关于南沙的论文, 看着刘南威先生的《中国南海诸岛地名论稿》,看着地理学界老前辈曾昭璇先生的《中国珊瑚礁地貌研究》,看着上世纪80—90年代连续考察南沙群岛的那些科学家的呼吁:“南沙问题机不可失,90年代最关键,搞不好就完了”……
  还有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渔民的一本本《更路簿》(《更路簿》共有十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略有不同),这说明世世代代有多少渔民航行在海南岛与三沙之间的大海上。
  在潭门镇,眼里望着潭门港的一艘艘船只,耳边听着作家卢传福朗读苏德柳版的《更路簿》:“自大潭起……”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茫茫大海上,潭门镇渔民驾着一叶叶扁舟航行海上,风吹海立,浪打帆篷,他们靠着一只木罗盘,漫天寻星斗。但他们是不打鱼的渔民,因为他们从不撒网捕鱼,而是潜水进入珊瑚礁中捞海参、抓海螺。南海中那些星星点点散落在大海中的珊瑚礁,就是他们的劳作之所。他们为那些岛礁一一命名,并一一画出从潭门前往这些地方的路线。
  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南威先生致力于研究《更路簿》中的地名,他说我国渔民早在明清时就给西沙、南沙的绝大多数岛礁取了名字。可是清代有官员曾抱怨这些岛礁只有外国名字,而当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公布南海诸岛的地名时,很多地名也是从外国地图上音译过来的,因为这些官员不知道民间还有一本《更路簿》。
  从《更路簿》上随便撕下一页,都是南沙属于中国的铁证,可是为什么上世纪70年代以来,那些岛礁陆续被他国占据?
  ……
  越看这些资料越郁闷,也越理解那些为三沙慷慨陈词的人。想起一句话:“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愤怒?”以前一位研究历史地理的老先生每每谈起三沙就很激动,说话用词都很极端,他曾说:“如果不丢一兵一卒就丢了南沙,那是千古罪人。”那时不太理解老先生的情绪,但是当我开始研究三沙的资料时,也变得愤怒起来。这些资料里有一千条理由一万个证据可以证明南沙是我们的,我们却眼睁睁看着他国将一个个岛礁非法侵占。他们不说不闹,埋头大干,然后,一个个石油井架竖了起来,一口口油井喷出了石油。
  大概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多研究三沙的专著和文章。但是就像一个女人,天天研究丈夫的身高、肤色、喜好,丈夫却被一群小三抢走。她一边拿着结婚证到处向人证明:我才是他妻子,一边和小三们商议: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大概也没有人持续那么多年考察南沙(单是1984—1994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就组织了300多位科学家连续考察南沙群岛,这考察至今未断),结果呢?
  有句话一下涌上心头:“百无一用是书生。”



  看着那些公开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感觉这些研究好像是为南海周边国家做的。对那些占据了南沙岛礁的国家来说,这些研究成果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我在一本名为《南沙群岛水道锚地与港口选址研究》的专著中,看到一位老先生在扉页的右下角写着这样的字句:“不要传给外国人看,不要公开引用里面的地图。”这字句里透漏出的悲凉谁知?这些科学家把人生中最好的年华给了南沙群岛,他们的研究成果不能被我们自己利用,为了评职称等现实原因,只好公开发表,但又担心被周边国家看到、利用。
  好在国家终于强硬起来,成立了三沙市。虽然被越南抢了先(越南于1982年成立的黄沙县,其管辖范围包括西沙群岛。于同一年成立的长沙县,其管辖范围包括南沙群岛),但是毕竟成立了。可是三沙市成立半年多了,却没有什么大动作。三沙建设的最大问题在哪里?

  如果在西沙洲建度假村,其吸引力不亚于马尔代夫
  如果不标注地点,你是否会以为这里是马尔代夫、塞班、斐济等等那些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度假胜地?但这张照片拍自西沙群岛的西沙洲,布满乌云的天空、翡翠绿的海水和灰白的沙滩,如同3条颜色干净的彩带,将画面切分为3段。“西沙洲”的名字揭示了它的特征:一个白色的小沙洲。风浪不断将珊瑚打碎,再把它们掀到礁坪上,最终演变为这种白色的沙滩。而海水呈翡翠绿,则是因为水下有珊瑚礁的缘故。当摄影师第一次到这里时,就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惊为仙境。两年前,曾有人在此建造小木屋,以便度假,但是这里台风太大,没多久就将小木屋掀翻了。
  三沙建设构想:“一市两区”和“趸船为基”可行吗?
  在海口一家酒店,我和廖逊谈起三沙市的未来。廖逊先生是海南的名人,自三沙市成立后,他在公开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三沙的建设构想,引起全国关注。
  这些构想包括把渔民武装成海上民兵,让大型央企如中石油进驻南沙采石油等等,这些观点我都赞成。但他关于解决三沙市土地稀缺的观点,也是他最核心的两个观点——“一市两区”和“趸船为基”,我却觉得值得商榷。
  廖先生认为三沙缺乏土地,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三沙市最不缺乏的就是土地。说三沙市的土地面积只有大约13平方公里,这只是指珊瑚礁盘上岛屿的面积之和。对三沙市土地的认识,牵扯到对珊瑚礁的认识,因为除了西沙群岛的高尖石,三沙市的全部土地都由珊瑚礁构成。
  首先需要建立环礁的概念。环礁即珊瑚礁的礁坪呈一个环状,环中间围着一个潟湖。这个“环”并非大家想象的那种窄窄的湖堤,它有的地方很窄,窄到没有,有的地方很宽,可达几十公里。如南沙群岛的礼乐滩大环礁,其长轴足有186公里左右,短轴也有65公里左右。三沙市的大多数珊瑚礁都是环礁,一些大环礁的礁坪上还发育有小环礁,这样的环礁叫群礁,单是南沙北部就有5个这样的群礁。
  谈论土地,要以环礁为一个单位来谈论,否则说不清楚。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南沙洲、西沙洲,它们全在宣德大环礁的礁坪上;而晋卿岛、全富岛、鸭公岛、盘石屿、广金岛、琛航岛、羚羊礁、金银岛等岛礁,又全在永乐大环礁上。盘石屿、羚羊礁等岛礁是发育在这个大环礁上的小环礁,说“小”,其直径也有六七公里长。
  环礁有生命,会演变。初期,它会从开放型逐渐演变为封闭型;晚期,里边的潟湖会被珊瑚礁填充,整个环礁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礁盘。
  就像一盘盘小菜摆在一张大圆桌上,灰沙岛或小环礁就是那一盘盘菜,环礁就是大圆桌,大圆桌外才是海水。不过涨潮时,圆桌会被淹没,只剩一盘盘菜露出水面;退潮时,圆桌上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还淹在水里,但这水并不深,浅处几米,最深处也不过十几米。
  有了环礁的概念就会明白,在三沙市填海造地并非难事,无非是把圆桌的桌面填得与盘子一样高,这难吗?三沙市绝大多数岛礁周边都是覆水不深的礁盘,比如永兴岛,要是填海,还可以在礁盘上再造一个永兴岛。

  在珊瑚礁上建机场,甚至建大都市,比建航母容易多了
  在三沙填海造地,肯定会遭到环保人士的批评,但是他们应该先去那里看一看再决定是否批评。环礁的结构分为朝向海洋的礁坡、环礁上的礁坪以及环礁内的潟湖。一般而言,珊瑚只生长在礁坡上,而且礁坡上风浪太大、被台风袭击太厉害的地方也不长。另外,珊瑚即使受到破坏,恢复起来也比陆地生态系统快。
  我国沿海地区每年都要大量填海造地。有资料显示,1990—2008年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填海面积285平方公里。北边如渤海湾,海湾两边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新区每年都在填;南边如温州,填海造地的面积已是陆地城区面积的3倍,而且造价昂贵,平均每平方公里6亿多元。全国都在填,为什么三沙不能呢?
  前几天去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拜访了曾担任所长的赵焕庭先生,他多次考察西沙、南沙,著有专著《南沙群岛自然地理》,对珊瑚礁深有研究。
  赵先生曾经在南沙的永暑礁上钻过两个井,钻出来的岩芯表明,永暑礁的地下结构是这样的:20米以内是松散、不胶结的珊瑚碎屑层;20—100米深处是固结的礁灰岩;100米以下是坚硬的白云岩。
  赵先生据此推断,在珊瑚礁的礁坪上造地很容易:可以从别处拉来土石填在礁坪上;可以打桩建高脚屋;还可以一边挖一边填——凡是岛礁都需建港口,建港就要在礁盘上挖港池,挖港池的沙正好可以填海造地。因为珊瑚礁很疏松,珊瑚礁一挖就变成沙,甚至可以用管道把沙吸走,边吸边填。
  永兴岛的机场跑道就是这样建的:用挖港的珊瑚沙填地,再用压路机将珊瑚沙压实,每10厘米一层,一层层压实,最后再用水泥浇。这方法是从美国人那里学的——二战期间,美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珊瑚礁上建造机场时,就是用从珊瑚礁中挖出来的沙一层层反复压实而建的。澳大利亚有个油田也是在海中的珊瑚礁上打桩建平台……这些都证明,在珊瑚礁上搞建筑毫无问题。
  现在永兴岛的机场能起降波音737,南沙的永暑礁如果建机场,起降波音757也没问题。还可以在上面建仓储设备、海水净化厂、冷冻冷藏厂、鱼类加工厂等设施。这些东西建起来了,就可以为在南海打鱼的渔民服务,为过往的船只服务,三沙的人气慢慢就有了。

  三沙是我国鱼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在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会随时遇见规模可观的鱼群,当它们成群结队地出现时,队伍经常呈现某种特别的形态。我们的摄影师邂逅了一个“圆弧”状的鱼群,当他正准备从高处潜下来拍摄这一圆弧时,被已潜入更深处的吴立新抓拍到。从这个角度看上去,他像是从天而降的飞人,四周被一圈柔和的蓝色光晕环绕,环绕这圈蓝色光晕的,则是那群难以计数的鱼。
  赵先生说,在三沙的珊瑚礁上建居民点没问题,建各种养殖场也没问题。养同样规格的石斑鱼,三沙市可以比海南本岛提前15天上市。其他海珍品也有同样的优势,海藻更是。
  我们购买了几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但是那些钱放在那里不断贬值,为什么不投放到三沙来,为中国建设一个热带海洋中的三沙市?但是很可惜,一些条件好的岛屿都被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占据了。没想到赵先生这样回答:“这不是问题,南沙没人占的岛礁多的是,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只要领导人下决心,建机场、建楼房、建城区,甚至建大都市,都毫无技术问题,这比建航母容易多了。”
  我原以为南沙自然条件最好的岛礁都被侵占了,如果不把那些岛礁收回来,南沙就很难有希望。但是赵先生的话使我的看法变了,那些岛礁的条件是好些,但是与无人岛礁比起来,并非天上地下。在无人岛礁上,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三沙最缺的不是土地,缺的是行动和有胆略的人。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349679-1.shtml版图上的零土地,其实是可以大展身手的“沃土”
  这种高潮时会被淹没,只有低潮时才会露出的巨大礁盘,当人们在统计三沙市的面积时,是被算作“零土地”的。这就是三沙市的面积为什么只有13平方公里的原因,因为这些零土地——三沙市最多的就是这种零土地——完全被忽略了。岛礁上有一个白色小建筑,那是人们在礁盘上建的高脚屋。因为礁盘覆水不深,很容易建高脚屋。以此类推,其实我们可以在零土地上有更多建设。摄影/查春明
  我们的研究成果成了周边国家的大馅饼
  看着眼前40多本关于南沙的专著和论文集,看着从网上下载的一篇篇关于南沙的论文, 看着刘南威先生的《中国南海诸岛地名论稿》,看着地理学界老前辈曾昭璇先生的《中国珊瑚礁地貌研究》,看着上世纪80—90年代连续考察南沙群岛的那些科学家的呼吁:“南沙问题机不可失,90年代最关键,搞不好就完了”……
  还有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渔民的一本本《更路簿》(《更路簿》共有十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略有不同),这说明世世代代有多少渔民航行在海南岛与三沙之间的大海上。
  在潭门镇,眼里望着潭门港的一艘艘船只,耳边听着作家卢传福朗读苏德柳版的《更路簿》:“自大潭起……”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茫茫大海上,潭门镇渔民驾着一叶叶扁舟航行海上,风吹海立,浪打帆篷,他们靠着一只木罗盘,漫天寻星斗。但他们是不打鱼的渔民,因为他们从不撒网捕鱼,而是潜水进入珊瑚礁中捞海参、抓海螺。南海中那些星星点点散落在大海中的珊瑚礁,就是他们的劳作之所。他们为那些岛礁一一命名,并一一画出从潭门前往这些地方的路线。
  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南威先生致力于研究《更路簿》中的地名,他说我国渔民早在明清时就给西沙、南沙的绝大多数岛礁取了名字。可是清代有官员曾抱怨这些岛礁只有外国名字,而当国民党政府于1947年公布南海诸岛的地名时,很多地名也是从外国地图上音译过来的,因为这些官员不知道民间还有一本《更路簿》。
  从《更路簿》上随便撕下一页,都是南沙属于中国的铁证,可是为什么上世纪70年代以来,那些岛礁陆续被他国占据?
  ……
  越看这些资料越郁闷,也越理解那些为三沙慷慨陈词的人。想起一句话:“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愤怒?”以前一位研究历史地理的老先生每每谈起三沙就很激动,说话用词都很极端,他曾说:“如果不丢一兵一卒就丢了南沙,那是千古罪人。”那时不太理解老先生的情绪,但是当我开始研究三沙的资料时,也变得愤怒起来。这些资料里有一千条理由一万个证据可以证明南沙是我们的,我们却眼睁睁看着他国将一个个岛礁非法侵占。他们不说不闹,埋头大干,然后,一个个石油井架竖了起来,一口口油井喷出了石油。
  大概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多研究三沙的专著和文章。但是就像一个女人,天天研究丈夫的身高、肤色、喜好,丈夫却被一群小三抢走。她一边拿着结婚证到处向人证明:我才是他妻子,一边和小三们商议: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大概也没有人持续那么多年考察南沙(单是1984—1994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就组织了300多位科学家连续考察南沙群岛,这考察至今未断),结果呢?
  有句话一下涌上心头:“百无一用是书生。”



  看着那些公开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感觉这些研究好像是为南海周边国家做的。对那些占据了南沙岛礁的国家来说,这些研究成果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我在一本名为《南沙群岛水道锚地与港口选址研究》的专著中,看到一位老先生在扉页的右下角写着这样的字句:“不要传给外国人看,不要公开引用里面的地图。”这字句里透漏出的悲凉谁知?这些科学家把人生中最好的年华给了南沙群岛,他们的研究成果不能被我们自己利用,为了评职称等现实原因,只好公开发表,但又担心被周边国家看到、利用。
  好在国家终于强硬起来,成立了三沙市。虽然被越南抢了先(越南于1982年成立的黄沙县,其管辖范围包括西沙群岛。于同一年成立的长沙县,其管辖范围包括南沙群岛),但是毕竟成立了。可是三沙市成立半年多了,却没有什么大动作。三沙建设的最大问题在哪里?

  如果在西沙洲建度假村,其吸引力不亚于马尔代夫
  如果不标注地点,你是否会以为这里是马尔代夫、塞班、斐济等等那些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度假胜地?但这张照片拍自西沙群岛的西沙洲,布满乌云的天空、翡翠绿的海水和灰白的沙滩,如同3条颜色干净的彩带,将画面切分为3段。“西沙洲”的名字揭示了它的特征:一个白色的小沙洲。风浪不断将珊瑚打碎,再把它们掀到礁坪上,最终演变为这种白色的沙滩。而海水呈翡翠绿,则是因为水下有珊瑚礁的缘故。当摄影师第一次到这里时,就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惊为仙境。两年前,曾有人在此建造小木屋,以便度假,但是这里台风太大,没多久就将小木屋掀翻了。
  三沙建设构想:“一市两区”和“趸船为基”可行吗?
  在海口一家酒店,我和廖逊谈起三沙市的未来。廖逊先生是海南的名人,自三沙市成立后,他在公开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三沙的建设构想,引起全国关注。
  这些构想包括把渔民武装成海上民兵,让大型央企如中石油进驻南沙采石油等等,这些观点我都赞成。但他关于解决三沙市土地稀缺的观点,也是他最核心的两个观点——“一市两区”和“趸船为基”,我却觉得值得商榷。
  廖先生认为三沙缺乏土地,我的看法却恰恰相反,三沙市最不缺乏的就是土地。说三沙市的土地面积只有大约13平方公里,这只是指珊瑚礁盘上岛屿的面积之和。对三沙市土地的认识,牵扯到对珊瑚礁的认识,因为除了西沙群岛的高尖石,三沙市的全部土地都由珊瑚礁构成。
  首先需要建立环礁的概念。环礁即珊瑚礁的礁坪呈一个环状,环中间围着一个潟湖。这个“环”并非大家想象的那种窄窄的湖堤,它有的地方很窄,窄到没有,有的地方很宽,可达几十公里。如南沙群岛的礼乐滩大环礁,其长轴足有186公里左右,短轴也有65公里左右。三沙市的大多数珊瑚礁都是环礁,一些大环礁的礁坪上还发育有小环礁,这样的环礁叫群礁,单是南沙北部就有5个这样的群礁。
  谈论土地,要以环礁为一个单位来谈论,否则说不清楚。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赵述岛、北岛、中岛、南岛、南沙洲、西沙洲,它们全在宣德大环礁的礁坪上;而晋卿岛、全富岛、鸭公岛、盘石屿、广金岛、琛航岛、羚羊礁、金银岛等岛礁,又全在永乐大环礁上。盘石屿、羚羊礁等岛礁是发育在这个大环礁上的小环礁,说“小”,其直径也有六七公里长。
  环礁有生命,会演变。初期,它会从开放型逐渐演变为封闭型;晚期,里边的潟湖会被珊瑚礁填充,整个环礁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礁盘。
  就像一盘盘小菜摆在一张大圆桌上,灰沙岛或小环礁就是那一盘盘菜,环礁就是大圆桌,大圆桌外才是海水。不过涨潮时,圆桌会被淹没,只剩一盘盘菜露出水面;退潮时,圆桌上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还淹在水里,但这水并不深,浅处几米,最深处也不过十几米。
  有了环礁的概念就会明白,在三沙市填海造地并非难事,无非是把圆桌的桌面填得与盘子一样高,这难吗?三沙市绝大多数岛礁周边都是覆水不深的礁盘,比如永兴岛,要是填海,还可以在礁盘上再造一个永兴岛。

  在珊瑚礁上建机场,甚至建大都市,比建航母容易多了
  在三沙填海造地,肯定会遭到环保人士的批评,但是他们应该先去那里看一看再决定是否批评。环礁的结构分为朝向海洋的礁坡、环礁上的礁坪以及环礁内的潟湖。一般而言,珊瑚只生长在礁坡上,而且礁坡上风浪太大、被台风袭击太厉害的地方也不长。另外,珊瑚即使受到破坏,恢复起来也比陆地生态系统快。
  我国沿海地区每年都要大量填海造地。有资料显示,1990—2008年期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填海面积285平方公里。北边如渤海湾,海湾两边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新区每年都在填;南边如温州,填海造地的面积已是陆地城区面积的3倍,而且造价昂贵,平均每平方公里6亿多元。全国都在填,为什么三沙不能呢?
  前几天去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拜访了曾担任所长的赵焕庭先生,他多次考察西沙、南沙,著有专著《南沙群岛自然地理》,对珊瑚礁深有研究。
  赵先生曾经在南沙的永暑礁上钻过两个井,钻出来的岩芯表明,永暑礁的地下结构是这样的:20米以内是松散、不胶结的珊瑚碎屑层;20—100米深处是固结的礁灰岩;100米以下是坚硬的白云岩。
  赵先生据此推断,在珊瑚礁的礁坪上造地很容易:可以从别处拉来土石填在礁坪上;可以打桩建高脚屋;还可以一边挖一边填——凡是岛礁都需建港口,建港就要在礁盘上挖港池,挖港池的沙正好可以填海造地。因为珊瑚礁很疏松,珊瑚礁一挖就变成沙,甚至可以用管道把沙吸走,边吸边填。
  永兴岛的机场跑道就是这样建的:用挖港的珊瑚沙填地,再用压路机将珊瑚沙压实,每10厘米一层,一层层压实,最后再用水泥浇。这方法是从美国人那里学的——二战期间,美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珊瑚礁上建造机场时,就是用从珊瑚礁中挖出来的沙一层层反复压实而建的。澳大利亚有个油田也是在海中的珊瑚礁上打桩建平台……这些都证明,在珊瑚礁上搞建筑毫无问题。
  现在永兴岛的机场能起降波音737,南沙的永暑礁如果建机场,起降波音757也没问题。还可以在上面建仓储设备、海水净化厂、冷冻冷藏厂、鱼类加工厂等设施。这些东西建起来了,就可以为在南海打鱼的渔民服务,为过往的船只服务,三沙的人气慢慢就有了。

  三沙是我国鱼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在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会随时遇见规模可观的鱼群,当它们成群结队地出现时,队伍经常呈现某种特别的形态。我们的摄影师邂逅了一个“圆弧”状的鱼群,当他正准备从高处潜下来拍摄这一圆弧时,被已潜入更深处的吴立新抓拍到。从这个角度看上去,他像是从天而降的飞人,四周被一圈柔和的蓝色光晕环绕,环绕这圈蓝色光晕的,则是那群难以计数的鱼。
  赵先生说,在三沙的珊瑚礁上建居民点没问题,建各种养殖场也没问题。养同样规格的石斑鱼,三沙市可以比海南本岛提前15天上市。其他海珍品也有同样的优势,海藻更是。
  我们购买了几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但是那些钱放在那里不断贬值,为什么不投放到三沙来,为中国建设一个热带海洋中的三沙市?但是很可惜,一些条件好的岛屿都被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占据了。没想到赵先生这样回答:“这不是问题,南沙没人占的岛礁多的是,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只要领导人下决心,建机场、建楼房、建城区,甚至建大都市,都毫无技术问题,这比建航母容易多了。”
  我原以为南沙自然条件最好的岛礁都被侵占了,如果不把那些岛礁收回来,南沙就很难有希望。但是赵先生的话使我的看法变了,那些岛礁的条件是好些,但是与无人岛礁比起来,并非天上地下。在无人岛礁上,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事。三沙最缺的不是土地,缺的是行动和有胆略的人。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349679-1.shtml
填海就有土地了,只要兔子有决心
艺高,人才能胆大。胆略需要实力匹配。这几年,才稍稍有了点实力。
说得对极了.咱们五八陆就有决心有魄力敢担当!
这几年吃上饱饭了,一天到晚有肉啃了,这腰也粗了,胆也壮了。
国家地理对南海、三沙市很关注,近几年有好几期的封面文章是关于南海的,他们还在曾母暗沙放了国家地理的碑
前些年哨所动不动被摸怎么没人嘚啵嘚???

现在国家开始有动作就冒出来balabala马后炮有意思~~~
从不缺乏有行动有胆略的人,只缺乏足够吸引人的利益!
码字的人从来都只会呼唤别人的胆略,但自己就是没胆子投入性命和所有积蓄亲自动手
中国国家地理是本好杂志。

不过以前有时候杂志和单之蔷总编会发表一些涉及政论的东西,其实这是不适合的,你做杂志就做好杂志,客观描述自然人文就好了,不要插手到你不熟悉不专业的国防事物或国家治理上来,这不是读者想要从你这里获得的东西。

最近不知道怎么样了。
不是习大上台了么?习大敢担责,那下面的人有啥不敢干的
楼上冒出来一些奇怪的声音,主权都丢了不想着怎么弥补,反而是阿Q YY,冷嘲热讽,林子大了傻鸟都有
楼主说的不错,但路要一步一步走,现在不就在填岛!
国人在领土问题上没有“匪气”,儒家思想适合安内,不宜攘外(个人感觉)。
前些年哨所动不动被摸怎么没人嘚啵嘚???

现在国家开始有动作就冒出来balabala马后炮有意思~~~
可笑!看清楚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再说吧!这是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第1期的海南专辑。那时国家有什么动作了么?!开始填岛礁了么?!
这期杂志当时看了。印象深刻。有个词:覆水领土,历史水域。
国人在领土问题上没有“匪气”,儒家思想适合安内,不宜攘外(个人感觉)。
相似认识。对内维持秩序。
中国国家地理是本好杂志。

不过以前有时候杂志和单之蔷总编会发表一些涉及政论的东西,其实这是不适合的 ...
中国、国家的地理,当然有政治、民族立场。很好。
现在回头看,也正是这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主张,指导和推动了三沙的开发建设。
又一个拿外汇储备当钱的
环保人士?一边儿溜达去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上吧!皮卡丘!
七杀星4 发表于 2015-1-19 22:22
艺高,人才能胆大。胆略需要实力匹配。这几年,才稍稍有了点实力。
是的,实力是硬道理。
可笑!看清楚文章是什么时候写的再说吧!这是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第1期的海南专辑。那时国家有什么动作了 ...
怎么就没动作,之前西沙南沙黄岩岛哪个不是抢回来的?
可以想想586有行动、有胆略、有钱没
现在回头看,也正是这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主张,指导和推动了三沙的开发建设。
专家的研究是私下进行的还是国家课题?
lnm 发表于 2015-1-20 08:46
专家的研究是私下进行的还是国家课题?
干嘛要私下进行?
国家只要有相应配套措施,肯定有人愿意去
国人在领土问题上没有“匪气”,儒家思想适合安内,不宜攘外(个人感觉)。
拿破仑时代你这一套就过时了,现在是21世纪
现在只能叹息。
现在只能叹息。
只要有实力,一切都不是问题
内残外忍就是说的现在
怎么就没动作,之前西沙南沙黄岩岛哪个不是抢回来的?
可笑!人家说的是填海造岛,关抢这个礁那个那个礁何事?!整篇文章主要说的就是填海造岛。没看到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么?“三沙最缺的不是土地,缺的是行动和有胆略的人”。文中也提到了,三沙无主岛礁很多,很多小岛礁都在一个大的环礁上,要在南沙填岛,可以说并不缺岛礁。无论抢不抢其他国家占的岛礁,南海都有大把的岛礁可造陆。政府以前不是没这个能力,而是没这个意愿而已。现在发现在南海问题上犯了主观错误,不想因为南海问题搞热了,导致国际化使东南亚国家引入美国,使问题复杂了更加难解决,所以搞了个南海联合声明,希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结果发现,那些国家开发是开发了,岛礁主权一样声明,还得寸进尺了。南海联合声明变成了约束的是中国的手脚,对他们一点约束作用都没有。所以现在国家才开始在南海搞大动作。而填海才这一两年的事。而这篇文章,就是在国家搞填海之前发表的,呼吁政府中人,要有行动和有胆略,在南海,缺的就不是那几个岛礁,缺的是担当。
对于有的国家,海上的问题可以陆上解决,毕竟陆上的胜算更大,损失更小。
国人在领土问题上没有“匪气”,儒家思想适合安内,不宜攘外(个人感觉)。
你懂儒家?你确定你懂?
又一个拿外汇储备当钱的
说明没什么财经常识,人云亦云嘴炮无敌的货
以前“政令不出中南海”,考虑了也没用。
以前“政令不出中南海”,考虑了也没用。
航母上马、钓鱼岛巡航、东海采油、研制981等配套平台、收黄岩岛、南沙高密度全面巡航、扩建各路海警船队等,都是486时期做的。
干嘛要私下进行?
国家没课题,话说文科的碰到边境问题就容易被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