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对中国军事影响最巨大的一场战争——被遗忘的往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22:50:40


文章转自天涯论坛,作者刘临川,肖云
主要目的是与大家探讨,如涉及权益纠纷,或违反版规,请版主酌情处理。

1991年发生的海湾战争已经过去很长时间,很多人都一定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这场战争,还有什么可注意的呢?然而,您真的了解海湾战争吗?本书将第一次详细展现这场战争的全景内幕,带您走进那场对中国军事界造成了巨大冲击和震动的战争,陪伴您一起领会我国对海湾战争这一场引领新军事变革的高科技新模式战争的震动和思考、研究和奋进:
  海湾战争,当代第一场高科技战争,一场改变了世界战争形态的战争
  海湾战争到底怎样改变了战争形态?这种改变,是具有普遍性,还是仅仅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战争形态?
  海湾战争创立的全新的战争模式,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的传统军事建设模式,是否真的能够不做任何改变就面对这样的情况?
  遥远的海湾战争却对中国带来了什么?
  ——新的战争模式,新的挑战,新的危险
  是认真研讨,积极应对?还是盲目自大,沉迷于旧日荣光,对新情况坐视不见?
  21世纪后,美国军方刊物曾充满遗憾的说:“海湾战争的最大副作用,就是惊醒了中国军队”~~~
  ——为什么?
  ——您以前可能未见的、来自美中两国军事研究和军事思考的许多独特素材,将使您在本书里看到全新的内容,作出您自己的深度思考~~~

  第一章
  第一节         野心膨胀侵邻国,海湾大战一触发
  1990年8月2日,正当所有人都享受着这个难得的和平年代之时,被长期的两伊战争拖得国民经济凋败不堪的伊拉克却为了侵吞富裕的邻国科威特财富、帮自己度过长期穷兵黩武带来的经济困境和实现称霸海湾地区的梦想,不顾国际准则和两伊战争中科威特一直给予自己的支持,以两国存在边界争议和所谓科威特盗采伊拉克境内石油资源为名,悍然入侵邻国科威特。由于富裕的科威特缺乏有效的国防力量,至8月3日,伊军就轻松占领了科威特全境,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王室被迫外逃,誓死不走的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最后战斗中战死。至8月6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已达到约20万人,坦克2000余辆。8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永久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科威特 “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究竟是什么后盾让萨达姆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此时伊拉克拥有在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至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总兵力达95万正规军、并动员武装起48万预备役部队,共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此外还有65万人的准军事部队。此外,伊拉克自己号称还可以动员多达800万人的民兵组织参加作战。在1991年1月17日战争最终爆发前,伊拉克在伊南部及科威特战区已经共部署有陆军和共和国卫队总计77个师中的43个,其中包括6个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师,拥有4200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和3100门火炮。此外伊拉克国土面积在海湾地区也算较大的,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战略纵深也较大。伊拉克人口在海湾地区较多,达2200多万人,伊拉克认为:自己有充分长期以战带拖的资本。
  利用侵占科威特后的几个月和平斡旋时间,伊拉克军队在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边境修筑了大量防御阵地,从科威特沿海开始,直到伊沙边境东段的沙漠为止,总长265公里。在其阵地最前方,是由沙墙、反坦克壕、灌满原油战时可以通过电钮控制变成一道火墙的火壕、铁丝网与地雷场组成的障碍带,纵深为800-6400米,其后方设置有比较完善的坦克发射点、火力支撑点、高炮、堑壕和单兵掩体。尤其是灌满原油的火壕,只需一按电钮就可变成一道熊熊烈焰的火墙,任何车辆和人员都无法穿越,而源源不断从科威特油田里输送来的原油将使灭火的企图非常困难,在和平年代也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何况战时还要在伊拉克炮火的打击下完成灭火。伊拉克用豪言壮语称呼“这是世界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第一道防线后方20公里,才到达伊拉克军队主阵地,由一系列边长2-3公里的三角阵地组成,阵地外围布置深壕、雷区、铁丝网,阵地内有炮兵阵地、防空阵地、反坦克火力点、掩蔽部和生活设施等,阵地与阵地之间有堑壕相连。伊拉克在科威特境内和伊拉克南部地区共经营了三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由20个步兵师(这些步兵师实际也具有相当高机械化程度)防守,层层阻截迟滞和消耗进攻力量。其后面是9个精锐的装甲与机械化师,共1500辆坦克组成战术与战役预备队,准备待敌费尽力量突破前两道防线后发起反突击。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6个师则担任战略预备队,部署在位于伊拉克南部的第三道防线上。在科威特城海滨与科威特沿海,伊拉克军队布置了大量阵地和雷区,并在一部分地点堆砌了高大沙墙,沙墙后可以埋伏装甲兵力,并设置有大量预设阵地,以此阻止多国部队海军登陆部队顺利进入内陆,准备反击多国部队可能的登陆战。
  这样的兵力和火力密度,放在面积并不算大的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可以说相当巨大了。伊拉克从军事措施上做好了“长期霸占、以战护吞、以拖求变、最终把吞并科威特变成国际社会不得不接受的既成事实”的准备。
  考虑到可能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强大的空中优势,伊拉克人对防空力量进行了大量整备。早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就在法国的帮助下,耗费巨资在全国建立起当时中东地区最现代化、水平最高的综合一体化战略防空体系。伊拉克空防指挥司令部位于巴格达,具有坚固的深层防空地下室,在地下设有法制大型KARI计算机及控制网络,可以控制分布于伊拉克各地的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16个截击引导中心和70余个防空指挥报告中心,可以有效整合引导伊拉克全国所有防空雷达系统、空军飞机、防空导弹和高炮阵地、以及陆军的部分野战防空系统,完成搜索、分析、传达、截击机的地面引导与地空导弹系统控制等任务。位于伊拉克各地的防空雷达体系覆盖了伊拉克全空域,伊拉克多沙漠平原少山区的地理特点也使其雷达盲区很少,有利于防空作战。防空导弹阵地有序的分布全国各地,共有254个防空导弹阵地、1000多部发射架对准天空,包括苏制萨姆-2、3、6、8、9、13,法制“罗兰特”、美制“霍克”等型号,基本覆盖了高-中-低、远-中-近所有空域,其中有一部分导弹时代较新,性能较强。此外,伊拉克军队还拥有大约7000门高射炮和难以统计的高射机枪,并拥有6000多部苏制萨姆-7、14、16等肩扛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其战略防空体系之完善、防空火力之强大、防空火力部署密度之高、战斗经验之丰富,可以说在整个中东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对于总面积只有44万平方公里的伊拉克和1.78万平方公里的被占科威特来说,这样的防空火力及密度,放在世界范围也属相当靠前的。
  伊拉克空军则能力较弱,拥有约700架飞机,但老旧型号多,维护保养水平也差,只有大约33架米格29、28架米格25、100架左右米格23、200多架米格21/J-7,与大约40架幻影F1可以投入空战,这是其主要的空战力量。部分飞行员在购买飞机时接受过法国和前苏联顾问的训练。不过总体而言,伊拉克空军的训练水平非常有限,是一支与其装备水平严重不相称的空军,其作战思想也是十分保守。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的表现乏善可陈,做为先发动战争的一方却反而被伊朗空军反击轰炸了伊拉克多个城市。显然,这是伊拉克方面与多国部队方面最大的差距之一。美国国防部情报局甚至在战前就预测,只需要1个月左右,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就会使伊拉克空军失去战斗力。为了弥补自己在作战能力上的差距,伊拉克空军在遍布全国的机场上修筑了598个加固机堡,有的钢筋混凝土顶板厚达500mm,有的上面还覆有沙土,具有很强的抗弹能力,指望以此保护其飞机,并伺机发动作战。
  伊拉克海军力量最弱,由于伊拉克地理位置海岸线很短,总共只有50KM海岸线,伊拉克一向不是很重视海军的发展。伊拉克海军主要依靠一些快艇来作战,称不上是一支大规模的军事力量。伊拉克一向认为:鉴于自己的海岸线很短,陆地边界却很广泛,陆地通路多,敌手很难从海上对其制造严重威胁。
  而与此同时,对面的另一个阿拉伯大国沙特阿拉伯总共只有6.5万人正规军,另有5.5万人国民卫队。由此对比,可见伊拉克在本地区军力之强,萨达姆称霸海湾地区的念头来之有因。

5
  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8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660号决议。但伊拉克丝毫不为所动,显然,两伊战争期间联合国出台的若干份要求双方停战而又毫无实际行动的决议,让伊拉克觉得这次也不过如此,国际社会除了大声议论之外也不会对伊拉克有任何实质军事压力。从8月2日至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12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但伊拉克始终不予理睬,这种行为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联合国第678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1991年1月15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这实际已经为美国组建多国部队动用武力解决海湾危机提供了授权,不过伊拉克显然不以为意。
  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为了避免一场战争,前往巴格达进行劝说斡旋的各国家领导人络绎不绝,设计出多种调解方案。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也亲自抵达巴格达,劝说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然而这些努力都被萨达姆错误的无视,他错误的判断国际社会仅仅是软弱无力的例行文章表示一下态度,更错误的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认为没有人会真的冒一场风险巨大的战争险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早已跃跃欲试、对外交行动等得不耐烦的美国终于亲自上阵,组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38国多国部队。8月7日,美国总统老布什就正式批准了沙漠盾牌计划,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派遣部队。第一阶段在17周内迅速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装备,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达到同伊军大致抗衡的水平,防止伊军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再发动进攻占领沙特阿拉伯。第二阶段继续增兵,将伊军赶出科威特。
  经过几个月紧张的大规模空中和海上远程运输和部署,至1990年11月底,多国部队就已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署。这时,美军在海湾地区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30万人。8月中旬,多国部队成立了作战统一指挥机构,战区内所有多国部队均受阿拉伯联合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战区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实际主要受美军中央战区总部指挥控制,进行收复科威特的进攻作战。
  海湾战争已不可避免。

6
  第二节         开战虽不意外,空袭却展新颜——战争至关重要的第一个24小时
  从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侵占科威特,8月7日美军开赴沙特阿拉伯,在这之后到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正式爆发之前的几个月里,美军一直在昼夜不停的通过先进的电子侦察手段对伊拉克进行电子侦察。美军在与科威特相邻的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地建立了几十个地面无线电侦听站,另外从波斯湾海上游弋的舰只再到空中的电子侦察机,日夜不停的截获和侦察伊拉克众多电子信号,太空中也有几颗电子侦察卫星在悄无声息的工作着。此时看似风平浪静、毫无战争迹象的无声无形电子战场上已经展开了生死较量。而对电子战缺乏认识、电子战能力也比较低下的伊军却盲目轻信“伊拉克人多兵多,地大力大,掌握着世界命脉资源——石油的相当大一部分,在海湾地区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战将对石油价格造成极大的冲击,美军不敢轻易对自己启动战端”,加之电子战技术水平完全不对等,对美军的电子侦察毫无任何反制,始终将自己的电子信号暴露在美军的电子侦察手段面前。美军通过电子侦察技术措施查明了伊拉克各通讯电台、雷达站的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信号的波段频率,并判别了其大致位置,为后面的空中打击奠定了基础。
  从1991年1月16日起,多国部队开始根据搜集到的伊军电子信号特征,对伊境内的各种电子信号实施全面电子干扰,这是战争即将开始的最明确征兆。美军出动EF-111、EA-6B、EC-130等共60余架电子战飞机,一举夺取了战区的制电磁权。伊军多数雷达受到强烈干扰,处于迷盲状态,根本无法对本国提供有效预警,更无法监视多国部队的飞机、为本国防空力量提供指挥,导致伊拉克虽有数量巨大的各型对空导弹,却无法截获空中目标,虽有数量巨大的战机群,却无法在引导下升空拦截,伊拉克防空体系受到了严重的“软杀伤”。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时39分,9架装备有“地狱火”导弹和“九头蛇”火箭的美国陆军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组成的“诺曼底”特遣队在3架美国空军MH-53J“铺路激光”特种作战直升机的支援下,利用雷达难以准确跟踪的超低空飞行飞临目标,率先摧毁了伊拉克边境上的2座预警雷达站,打响了海湾战争的第一枪。后面的美军非隐身战机编队将从这两个雷达站被击毁造成的盲区里鱼贯突破而入。
  而在阿帕奇直升机攻击雷达站之前,1月17日凌晨,美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的数架F-117“夜鹰”隐形战斗机已经穿越伊拉克上空,于2时51分向伊拉克南部加固的纳哈卜防空引导指挥中心投下了“沙漠风暴”行动的第一颗精确制导炸弹,这是伊拉克南部防空区对多国部队战机行动威胁最大的一个防空指挥节点。随后,F--117又向分别负责伊拉克西部和中部地区防空引导指挥节点的塔里里和萨曼帕防空指挥中心投下了精确制导炸弹。多数炸弹都精确命中了目标,5分钟内,巴格达的伊拉克空军司令部、空防指挥司令部、总统官邸、电信中心大楼就接连遭到F—17攻击命中。伊拉克电信中心大楼被击中后,巴格达与外界的通讯联系随即中断。在炸弹落下之前,伊拉克防空体系都未能做出反应,只是在巨大的爆炸声之后才以盲目乱射为隐身战斗机的攻击任务提供了震耳欲聋的“伴奏”。F-117A隐身战斗机在高强度实战中的首次亮相,获得了十分完满的成功。
  紧接着而来的是位于波斯湾的美国海军各海上战舰和潜艇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开始大量集中的发射,袭击巴格达地区的发电设施及指挥控制中心。战斧巡航导弹利用地形规避技术超低空飞行有效避开伊拉克雷达发现,在美空中力量电子战和硬打击摧毁伊拉克雷达站及防空指挥中心的配合下,顺利突入伊拉克境内纵深。F-117隐身战斗机刚刚空袭巴格达约五分钟后,3点06分至3点11分间,伊拉克目标区域遭遇52枚战斧导弹落下。其中伊拉克发电厂遭遇12枚战斧导弹攻击、伊拉克执政的阿拉伯社会复兴党总部遭遇6枚攻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官邸遭遇8枚,巴格达西北的塔基化学武器设施也受到多枚巡航导弹打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彻夜爆炸声不停,由于无法有效跟踪超低空飞行巡航导弹,伊防空火力彻夜的开火仅仅是毫无目标的盲目乱打,对拦截巡航导弹没起多少作用,也没有阻止本方目标被巡航导弹击中。事前被东方一些军队领导认为是“简便便宜、大量部署、可以打防空人民战争,恰好是克制美国超低空巡航导弹的法宝”—— 高射机枪,虽然布满了巴格达大街小巷数不清的楼顶上,却是对巡航导弹几乎毫发未损,暴露出这种武器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严重的局限性。完全依靠人工操控的高射机枪,虽然不受电子干扰和反雷达导弹的影响,看似恰好可以反制美国的两个强项,而且价格低廉可以大量广泛装备,但在实战中却暴露出自身严重的弱点:一是缺少计算机火控系统,一切只能依靠射手目测粗估,不能精确解算目标速度、高度、距离、弹道下坠和射击提前量,面对超低空高速飞行的小型目标命中率极低;二是不与预警雷达等C3I系统联接,不能及时提前判知巡航导弹的来袭方向和飞临机枪上空时间,面对射程内超低空高速飞行的巡航导弹只有很短的开火时间,常常射手还未来得及盯住目标就已飞出有效射程;三是射程短,控制范围太小,虽然巡航导弹飞得极低,但却未必刚好在高射机枪头上飞过,高射机枪的射程小使它的控制范围很小,自身打击命中率又极低,加之还受到地面建筑物遮挡,所以即使大量的高射机枪散布在巴格达这样一个城市里,防空效率却极低;四是威力太小。表面上看大口径高射机枪的子弹也能穿透10多mm厚的装甲钢板,似乎威力不小,但实际上高射机枪子弹由于口径限制,通常没有近炸能力,只有在直接命中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在目标上穿一个洞。然而面对超低空高速小型目标时,无火控系统的高射机枪直接命中是相当困难的,防空火力大多数战绩都是炮弹、导弹在目标附近近炸,弹药爆炸的冲击波和大量破片将目标损坏。高射机枪即使偶尔碰巧千分之一命中了巡航导弹一两发,也通常不能将导弹引爆,更未必能恰巧损坏了导弹控制装置,巡航导弹照样飞行不误。高射机枪没有近炸能力,也就意味着对超低空高速小型目标几乎没有真实的杀伤能力。当然,如果要在高射机枪上解决这四个问题,技术上并不难,但它所谓成本低廉、能够大量广泛部署的最大优势也就消失了,真实性价比还不如优秀高炮。在巡航导弹第一夜的打击之下,伊拉克国家电网遭到破坏,部分电力供应中断,包括巴格达在内的大片地区停电断电,大量的军事单位只得启动备用电源。
  在F-117和战斧导弹攻击刚过后,多国部队两个大型SEAD(空中压制敌方地面防空作战)编队开始向伊拉克腹地飞行,从两个方向攻击巴格达的空防体系。美国空军派出了14架携带哈姆反雷达导弹的F-4G“野鼬鼠”专用飞机,并由EF-111电子干扰机伴随掩护和F-15C战斗机护航,组成特混编队从巴格达南部方向攻击伊拉克防空体系。为引诱伊拉克雷达和防空导弹火控雷达全部开机,美军先出动了大量BQM-74无人驾驶飞机,担当在前面飞行的战术诱饵,以便后面的野鼬鼠飞机进行打击。BQM-74无人驾驶飞机原本是一种美国空海军使用的无人驾驶靶机,通过根据需要加装角反射器,它可以很好的模拟有人驾驶飞机和巡航导弹的电子信号特征,对敌方的雷达预警系统进行有效的欺骗。它的飞行也可以较好的模拟有人驾驶飞机和巡航导弹,根据需要输入编定的控制程序良好的模拟有人驾驶飞机和巡航导弹的飞行轨迹。而飞在后面的野鼬鼠飞机则通过装载的特殊电子设备探测到伊拉克雷达的信号,并与哈姆反雷达导弹导引头联接后将目标雷达大致位置锁定,哈姆导弹发射后将一直追寻着地面雷达的信号将其炸毁。美国海军则从航空母舰上派出携带哈姆导弹的10架F/A-18多用途战斗机、并由3架EA-6B电子干扰机和3架F-14战斗机掩护,组成SEAD编队,负责攻击巴格达西部方向的伊拉克地面防空体系,并掩护紧随他们的A-6、A-7编队及4架英国皇家空军的狂风GR-1战斗轰炸机攻击巴格达西部的塔克达姆机场。同时另外还有4架A-6攻击机伴随负责投放战术空射诱饵,保护己方战机躲避伊军防空导弹攻击。3点15分,大批BQM-74无人机飞临伊拉克上空,并向伊纵深飞进,伊拉克的雷达屏幕上布满了目标。伊拉克防空系统认为敌军的大规模空袭波次已到,大量的雷达开机,分配捕捉这些“来袭敌机”,引导防空导弹进入开火前准备。各种电子信号纷纷暴露,立刻被空中后面的野鼬鼠分队捕捉到,美军野鼬鼠飞机乘机大开杀戒,哈姆反雷达导弹纷纷发射,追随着伊拉克雷达的雷达波,直扑伊拉克各个雷达。南部的F-4G编队共发射了22枚反雷达导弹,攻击了10个雷达目标,这些目标雷达的雷达波随后基本消失。西部的美海军航空兵编队共发射了45枚导弹,攻击了数目相近的雷达目标,也收到了接近的效果。在反雷达导弹的纷纷摧毁和破坏下,残存的伊拉克雷达为了减少受到反雷达导弹攻击,只能大幅减少开机数量和时间,伊拉克方面对空情的掌握进一步下降,防空效果进一步恶化。很多防空导弹完全是盲目发射,发射前根本未有效锁定目标,根本无法打中任何空中目标,变成了“飞在空中的电线杆”。

7
  跟随在F-117隐身战斗机和SEAD攻击之后,美空军F15C与美海军F14战斗机编队开始大胆的深入伊拉克上空,击落一切紧急起飞的伊拉克战斗机。由于防空指挥中心节点被摧毁,伊拉克空军陷入混乱,只起飞了数量很少的战斗机,而且也因失去指挥引导,只能漫无目的的瞎飞乱转自己乱碰目标,根本不知目标从哪里接近,也根本无法抢占有利战位,双方根本不处在相近的作战条件上。他们毫无悬念的遭到了美空军优势飞机、和优势数量、以及优势信息、和优势指挥的四重打击,完全处于毫无还手之力的下风。在西部地区,1架伊拉克米格-23甚至在穿越己方空域时被自己另一架伊拉克米格-29击落,另一架米格-29在躲避美军战机攻击时撞地坠毁。而美国战机编队却能不断的收到来自本方空中预警指挥机的空情通报和指挥引导,空中战场处于单向透明的环境。美国空军第33联队第58中队的8架F-15C在为F-117和F-15E提供空中掩护时收到来自E-3“望楼”预警机的通报:一架伊拉克空军的战机正在接近!美机立刻在预警机指挥引导下向这架孤单的伊拉克战机包抄过去,3时10分,第一编队的3号机约翰.B.柯尔克上尉在10公里左右向这架伊拉克米格-29发射了一枚AIM-7M中距导弹,这架伊拉克飞机当即中弹爆炸。之后不久,E-3预警机再次向F-15C编队提供空情通报和引导,第二编队的F-15C再次抢占了有利战位,3时24分,第二编队长机罗伯特.E.格雷特上尉又用AIM-7M导弹击落1架对自身危险处境毫无获知的伊拉克“幻影”F.1战斗机,这架“幻影”F.1战斗机的同伴在夺路而逃的时候因惊慌过度,自己操纵不当撞地坠毁,为美国空军又奉送了一个战果。不到一小时后,第1战术战斗机联队第71战斗机中队的4架战机编队接到E-3预警机通报:有一架疑为伊拉克战机的飞机正在接近!美机编队立刻采取机动,带队长机史蒂文.泰特上尉打开敌我识别器进行识别后,在双方距离约19km处发射了1枚AIM-7M,将这架还不知敌人在哪儿的“幻影”F.1击落。
  在1月17日夜间的第二波攻击中,美国海军“萨拉托加”号的F/A-18战斗机编队也在执行任务途中接到E-2预警机的通报:发现附近有一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1歼击机飞行。美机编队在预警机指挥引导下向米格-21飞近,飞行员马克.福克斯上尉在约24km处向目标发射了一枚AIM-7,这架米格-21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机动应变,很可能还没有察觉敌机在哪儿就拖着烟和火坠落。不过在返回后,美军还是发现“萨拉托加“号上的一架F/A-18失踪。这架飞机一同编队的飞行员报告说在攻击途中曾同伊拉克空军遭遇,并看到空中出现巨大的爆炸。这是多国部队在战争中第一夜损失的唯一一架飞机。伊拉克飞机在自己上空上毫无抵御之力,这一晚的伊拉克天空完全受到了美国空军主宰。
  在SEAD编队攻击伊拉克地面防空体系、以及战斗机完全夺取了制空权下,多国部队的其他飞机趁势蜂拥而出,按照预定计划分别攻击了各自目标。英国空军的狂风GR-1飞机轰炸了靠近沙特前线的多个伊拉克前沿机场,GR1低空掠过机场跑道上方,使用JP233弹药布撒器对伊军飞行跑道密密麻麻的布撒了地雷和子母弹,使被炸的伊拉克机场在一定时间段内丧失了使用功能。伊拉克的机场防空部队用密集的高射炮开火,但由于丧失空情掌握和没有夜视手段,只能盲目开火乱打,没能击落敌机。第二批和第三批F-117再次轰炸了伊拉克防空网的各个节点,第二批攻击中,F-117飞行员自己报告16枚炸弹中有10枚准确命中目标。而第三批F117因为天气转坏,16枚炸弹中只有5枚命中目标。F-111则轰炸了伊拉克纵深的萨曼帕机场。
  第一夜的空中攻击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功:伊拉克的战略防空体系受到严重打击,伊拉克防空指挥司令部总部受到重磅精确制导炸弹直接命中,另有大量截击控制中心和防空指挥引导中心被激光制导炸弹击中,一部分丧失了正常工作功能,另一些也受到了削弱。大量基层雷达站受到摧毁,或被压制而无法正常开机,在众多节点被摧毁和瘫痪的情况下,伊拉克的KARI战略防空体系已经无法再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防空体系上出现了部分严重的“大洞”。预警和指挥系统的失效,对伊拉克防空作战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防空导弹和高炮失去了空情通报和指挥,盲目乱打,命中率极低,伊拉克空军遭遇一面倒式打击。多国部队除了在第一夜的空中攻击中成功的实现了最主要的目标——压制和削弱伊拉克防空体系,还对伊拉克电力和通讯设施进行了大量打击和破坏,导致伊拉克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中断,重点地区对外通信中断,伊拉克的通讯指挥C3I能力遭到部分破坏。而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损失却是微不足道,事先他们曾经准备承受在第一夜损失20~25架飞机,但最后仅仅损失了美海军SEAD 编队的1架F/A-18。这使多国部队喜出望外,并使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信心和活跃程度进一步增加。

   8
  1月17日的黎明终于来临,阳光逐渐普照在伊拉克和科威特土地上。但是白天并没有让伊拉克的处境改善多少,随着1月17日黎明的到来,多国部队第二波大规模空中攻击开始。那些不具备夜视设备、适合白天作战的多国部队飞机加入空袭,更多攻击编队对伊拉克目标进行了轰炸,空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这个白天,美国空军威力十足的A-10“雷电”攻击机出动了150架次,利用伊拉克防空体系已遭到局部破坏和美军强大的电子战优势,广泛袭击科威特战区和伊境内的防空雷达站和阵地,进一步破坏伊军防空体系的各节点。而F-16战斗机则重点攻击科威特战区内的塔克达姆机场和地对空导弹阵地,进一步拔除伊军对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威胁,4架EF-111电子干扰机、8架F-4G野鼬鼠飞机和16架F-15C战斗机为这批攻击编队提供掩护。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出动了百余架次AV-8B等攻击机参与攻击伊军浅纵深的泰利勒、谢拜、古尔奈和鲁迈拉等伊空军基地、以及桥梁和铁路调度场。
  当天白天,美国海军继续不断的从波斯湾和红海的战舰和潜艇上向巴格达发射战斧巡航导弹。为了避免有人驾驶飞机的损失,在开战第一天的白天,美军只用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月17日上午10时10分~10时17分,6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如同彩排演练般轻松的依次击中了伊拉克国防部大楼,世界很多电视台的现场直播画面反映了当时的场面:后一枚导弹甚至追寻着前一枚导弹在建筑物上炸开的缺口飞入,在建筑内部爆炸,一次又一次猛烈的爆炸基本摧毁了雄伟的伊拉克国防部大楼,大楼变成了一堆破破烂烂的建筑垃圾,完全丧失了使用功能。在明亮的白天里,人们能清晰的看到一枚又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从超低空依次飞入,在巴格达的大街上空飞行。然而疯狂开火的伊拉克防空火力却无法命中它们,由于伊拉克的火控雷达根本就没能锁定这些巡航导弹,当然也就不可能正确的引导高炮和防空导弹命中它们。而人工操纵高炮和高射机枪开火,由于不知导弹从何而至、不知几时而至、还不知往何而来,对于超低空高亚音速目标的局限性,和难以及时有效开火、受地面建筑物和地貌的遮挡,是相当显著的。这种震惊的眼看着国防部大楼被摧毁,却不能及时击落来袭巡航导弹的经历,严重动摇了伊拉克军人和百姓作战的决心——连戒备森严、神秘不可进入、代表着国家军事机构中心的国防部大楼都在第一天就被摧毁,而且是在大白天和众目睽睽之下,伊拉克人们对伊拉克防空体系能力的信心怎能不发生根本的动摇!与海军的巡航导弹几乎同时,凌晨3时许从美国路易斯安那的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起飞的B-52战略轰炸机经过11小时长距飞行,也抵达伊拉克战区,从空中发射了35枚常规巡航导弹,加入了对伊拉克通信中心、发电厂和输电设施的打击。在巴格达附近的世界各电视台也拍到了空射战斧巡航导弹先准确炸毁发电厂围墙、随后后续导弹准确进入、摧毁了发电厂主体的过程。这座承担巴格达地区发电任务的重要发电厂在战争第一个白天就变成了一堆歪七扭八的残破建筑。原来战斧式巡航导弹未经实战考验、被世界其他地方一些军事专家轻蔑的描述为“美国畏惧人员伤亡、梦想以此制造出一种可以让人员不接触而进行战争的一付高科技玩具”,在全世界面前验证了它的强大威力和有效突防能力。
  当天傍晚,7架B-52重型轰炸机携带数十吨炸弹,第一次攻击了共和国卫队精锐的塔瓦卡尔那师驻地。但其使用的并非精确制导炸弹,而是采取命中率较低的高空水平投弹轰炸,轰炸的效果暂时也无法评估。而F-111F战斗轰炸机编队在EF-111电子干扰机掩护下,使用重磅炸弹炸毁了萨达姆在其家乡提克里特的官邸,毫无掩饰的宣示:
  ——如果萨达姆和伊拉克政府和军队高级官员敢在已知的任何他们官邸里休息,就会遭到美军空中力量的人身消灭!
  下午,美国海军的飞机也活跃起来,再次攻击了伊拉克东部和西部的防空系统。整个白天,伊拉克继续承受着高强度的空袭。

文章转自天涯论坛,作者刘临川,肖云
主要目的是与大家探讨,如涉及权益纠纷,或违反版规,请版主酌情处理。

1991年发生的海湾战争已经过去很长时间,很多人都一定觉得自己已经很了解这场战争,还有什么可注意的呢?然而,您真的了解海湾战争吗?本书将第一次详细展现这场战争的全景内幕,带您走进那场对中国军事界造成了巨大冲击和震动的战争,陪伴您一起领会我国对海湾战争这一场引领新军事变革的高科技新模式战争的震动和思考、研究和奋进:
  海湾战争,当代第一场高科技战争,一场改变了世界战争形态的战争
  海湾战争到底怎样改变了战争形态?这种改变,是具有普遍性,还是仅仅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战争形态?
  海湾战争创立的全新的战争模式,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的传统军事建设模式,是否真的能够不做任何改变就面对这样的情况?
  遥远的海湾战争却对中国带来了什么?
  ——新的战争模式,新的挑战,新的危险
  是认真研讨,积极应对?还是盲目自大,沉迷于旧日荣光,对新情况坐视不见?
  21世纪后,美国军方刊物曾充满遗憾的说:“海湾战争的最大副作用,就是惊醒了中国军队”~~~
  ——为什么?
  ——您以前可能未见的、来自美中两国军事研究和军事思考的许多独特素材,将使您在本书里看到全新的内容,作出您自己的深度思考~~~

  第一章
  第一节         野心膨胀侵邻国,海湾大战一触发
  1990年8月2日,正当所有人都享受着这个难得的和平年代之时,被长期的两伊战争拖得国民经济凋败不堪的伊拉克却为了侵吞富裕的邻国科威特财富、帮自己度过长期穷兵黩武带来的经济困境和实现称霸海湾地区的梦想,不顾国际准则和两伊战争中科威特一直给予自己的支持,以两国存在边界争议和所谓科威特盗采伊拉克境内石油资源为名,悍然入侵邻国科威特。由于富裕的科威特缺乏有效的国防力量,至8月3日,伊军就轻松占领了科威特全境,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王室被迫外逃,誓死不走的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最后战斗中战死。至8月6日,进入科威特的伊军已达到约20万人,坦克2000余辆。8月8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永久吞并科威特,将其划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称科威特 “永远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究竟是什么后盾让萨达姆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此时伊拉克拥有在阿拉伯国家中最强大的军队,至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总兵力达95万正规军、并动员武装起48万预备役部队,共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7500辆、火炮3800门、作战飞机770架。此外还有65万人的准军事部队。此外,伊拉克自己号称还可以动员多达800万人的民兵组织参加作战。在1991年1月17日战争最终爆发前,伊拉克在伊南部及科威特战区已经共部署有陆军和共和国卫队总计77个师中的43个,其中包括6个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师,拥有4200辆坦克、2800辆装甲车和3100门火炮。此外伊拉克国土面积在海湾地区也算较大的,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战略纵深也较大。伊拉克人口在海湾地区较多,达2200多万人,伊拉克认为:自己有充分长期以战带拖的资本。
  利用侵占科威特后的几个月和平斡旋时间,伊拉克军队在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边境修筑了大量防御阵地,从科威特沿海开始,直到伊沙边境东段的沙漠为止,总长265公里。在其阵地最前方,是由沙墙、反坦克壕、灌满原油战时可以通过电钮控制变成一道火墙的火壕、铁丝网与地雷场组成的障碍带,纵深为800-6400米,其后方设置有比较完善的坦克发射点、火力支撑点、高炮、堑壕和单兵掩体。尤其是灌满原油的火壕,只需一按电钮就可变成一道熊熊烈焰的火墙,任何车辆和人员都无法穿越,而源源不断从科威特油田里输送来的原油将使灭火的企图非常困难,在和平年代也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何况战时还要在伊拉克炮火的打击下完成灭火。伊拉克用豪言壮语称呼“这是世界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第一道防线后方20公里,才到达伊拉克军队主阵地,由一系列边长2-3公里的三角阵地组成,阵地外围布置深壕、雷区、铁丝网,阵地内有炮兵阵地、防空阵地、反坦克火力点、掩蔽部和生活设施等,阵地与阵地之间有堑壕相连。伊拉克在科威特境内和伊拉克南部地区共经营了三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由20个步兵师(这些步兵师实际也具有相当高机械化程度)防守,层层阻截迟滞和消耗进攻力量。其后面是9个精锐的装甲与机械化师,共1500辆坦克组成战术与战役预备队,准备待敌费尽力量突破前两道防线后发起反突击。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6个师则担任战略预备队,部署在位于伊拉克南部的第三道防线上。在科威特城海滨与科威特沿海,伊拉克军队布置了大量阵地和雷区,并在一部分地点堆砌了高大沙墙,沙墙后可以埋伏装甲兵力,并设置有大量预设阵地,以此阻止多国部队海军登陆部队顺利进入内陆,准备反击多国部队可能的登陆战。
  这样的兵力和火力密度,放在面积并不算大的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可以说相当巨大了。伊拉克从军事措施上做好了“长期霸占、以战护吞、以拖求变、最终把吞并科威特变成国际社会不得不接受的既成事实”的准备。
  考虑到可能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强大的空中优势,伊拉克人对防空力量进行了大量整备。早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就在法国的帮助下,耗费巨资在全国建立起当时中东地区最现代化、水平最高的综合一体化战略防空体系。伊拉克空防指挥司令部位于巴格达,具有坚固的深层防空地下室,在地下设有法制大型KARI计算机及控制网络,可以控制分布于伊拉克各地的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16个截击引导中心和70余个防空指挥报告中心,可以有效整合引导伊拉克全国所有防空雷达系统、空军飞机、防空导弹和高炮阵地、以及陆军的部分野战防空系统,完成搜索、分析、传达、截击机的地面引导与地空导弹系统控制等任务。位于伊拉克各地的防空雷达体系覆盖了伊拉克全空域,伊拉克多沙漠平原少山区的地理特点也使其雷达盲区很少,有利于防空作战。防空导弹阵地有序的分布全国各地,共有254个防空导弹阵地、1000多部发射架对准天空,包括苏制萨姆-2、3、6、8、9、13,法制“罗兰特”、美制“霍克”等型号,基本覆盖了高-中-低、远-中-近所有空域,其中有一部分导弹时代较新,性能较强。此外,伊拉克军队还拥有大约7000门高射炮和难以统计的高射机枪,并拥有6000多部苏制萨姆-7、14、16等肩扛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其战略防空体系之完善、防空火力之强大、防空火力部署密度之高、战斗经验之丰富,可以说在整个中东地区都是首屈一指的。对于总面积只有44万平方公里的伊拉克和1.78万平方公里的被占科威特来说,这样的防空火力及密度,放在世界范围也属相当靠前的。
  伊拉克空军则能力较弱,拥有约700架飞机,但老旧型号多,维护保养水平也差,只有大约33架米格29、28架米格25、100架左右米格23、200多架米格21/J-7,与大约40架幻影F1可以投入空战,这是其主要的空战力量。部分飞行员在购买飞机时接受过法国和前苏联顾问的训练。不过总体而言,伊拉克空军的训练水平非常有限,是一支与其装备水平严重不相称的空军,其作战思想也是十分保守。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的表现乏善可陈,做为先发动战争的一方却反而被伊朗空军反击轰炸了伊拉克多个城市。显然,这是伊拉克方面与多国部队方面最大的差距之一。美国国防部情报局甚至在战前就预测,只需要1个月左右,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就会使伊拉克空军失去战斗力。为了弥补自己在作战能力上的差距,伊拉克空军在遍布全国的机场上修筑了598个加固机堡,有的钢筋混凝土顶板厚达500mm,有的上面还覆有沙土,具有很强的抗弹能力,指望以此保护其飞机,并伺机发动作战。
  伊拉克海军力量最弱,由于伊拉克地理位置海岸线很短,总共只有50KM海岸线,伊拉克一向不是很重视海军的发展。伊拉克海军主要依靠一些快艇来作战,称不上是一支大规模的军事力量。伊拉克一向认为:鉴于自己的海岸线很短,陆地边界却很广泛,陆地通路多,敌手很难从海上对其制造严重威胁。
  而与此同时,对面的另一个阿拉伯大国沙特阿拉伯总共只有6.5万人正规军,另有5.5万人国民卫队。由此对比,可见伊拉克在本地区军力之强,萨达姆称霸海湾地区的念头来之有因。

5
  伊拉克的侵略行动引起了全世界极大震惊。8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谴责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撤军的第660号决议。但伊拉克丝毫不为所动,显然,两伊战争期间联合国出台的若干份要求双方停战而又毫无实际行动的决议,让伊拉克觉得这次也不过如此,国际社会除了大声议论之外也不会对伊拉克有任何实质军事压力。从8月2日至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了12个谴责和制裁伊拉克的决议。但伊拉克始终不予理睬,这种行为使伊拉克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联合国第678号决议,规定了伊拉克必须撤军的最后期限为1991年1月15日,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伊拉克如不撤军,决议授权联合国会员国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执行联合国通过的各项决议。这实际已经为美国组建多国部队动用武力解决海湾危机提供了授权,不过伊拉克显然不以为意。
  在“最后期限”到来之前,为了避免一场战争,前往巴格达进行劝说斡旋的各国家领导人络绎不绝,设计出多种调解方案。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也亲自抵达巴格达,劝说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然而这些努力都被萨达姆错误的无视,他错误的判断国际社会仅仅是软弱无力的例行文章表示一下态度,更错误的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认为没有人会真的冒一场风险巨大的战争险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早已跃跃欲试、对外交行动等得不耐烦的美国终于亲自上阵,组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38国多国部队。8月7日,美国总统老布什就正式批准了沙漠盾牌计划,分两个阶段向海湾地区派遣部队。第一阶段在17周内迅速部署24万人的部队及其装备,使该地区美军和其他出兵国家部队兵力达到同伊军大致抗衡的水平,防止伊军可能在短期内向沙特再发动进攻占领沙特阿拉伯。第二阶段继续增兵,将伊军赶出科威特。
  经过几个月紧张的大规模空中和海上远程运输和部署,至1990年11月底,多国部队就已完成了两个阶段的部署。这时,美军在海湾地区总兵力达到43万人,其中陆军26万人,海军5万人,空军4万人,海军陆战队8万人。坦克1200辆,装甲车2000辆,作战飞机1300架,直升机1500架,军舰100余艘。其他国家出动的总兵力达30万人。8月中旬,多国部队成立了作战统一指挥机构,战区内所有多国部队均受阿拉伯联合部队司令哈立德中将和美军中央战区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上将的统一指挥,实际主要受美军中央战区总部指挥控制,进行收复科威特的进攻作战。
  海湾战争已不可避免。

6
  第二节         开战虽不意外,空袭却展新颜——战争至关重要的第一个24小时
  从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侵占科威特,8月7日美军开赴沙特阿拉伯,在这之后到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正式爆发之前的几个月里,美军一直在昼夜不停的通过先进的电子侦察手段对伊拉克进行电子侦察。美军在与科威特相邻的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地建立了几十个地面无线电侦听站,另外从波斯湾海上游弋的舰只再到空中的电子侦察机,日夜不停的截获和侦察伊拉克众多电子信号,太空中也有几颗电子侦察卫星在悄无声息的工作着。此时看似风平浪静、毫无战争迹象的无声无形电子战场上已经展开了生死较量。而对电子战缺乏认识、电子战能力也比较低下的伊军却盲目轻信“伊拉克人多兵多,地大力大,掌握着世界命脉资源——石油的相当大一部分,在海湾地区握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战将对石油价格造成极大的冲击,美军不敢轻易对自己启动战端”,加之电子战技术水平完全不对等,对美军的电子侦察毫无任何反制,始终将自己的电子信号暴露在美军的电子侦察手段面前。美军通过电子侦察技术措施查明了伊拉克各通讯电台、雷达站的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信号的波段频率,并判别了其大致位置,为后面的空中打击奠定了基础。
  从1991年1月16日起,多国部队开始根据搜集到的伊军电子信号特征,对伊境内的各种电子信号实施全面电子干扰,这是战争即将开始的最明确征兆。美军出动EF-111、EA-6B、EC-130等共60余架电子战飞机,一举夺取了战区的制电磁权。伊军多数雷达受到强烈干扰,处于迷盲状态,根本无法对本国提供有效预警,更无法监视多国部队的飞机、为本国防空力量提供指挥,导致伊拉克虽有数量巨大的各型对空导弹,却无法截获空中目标,虽有数量巨大的战机群,却无法在引导下升空拦截,伊拉克防空体系受到了严重的“软杀伤”。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时39分,9架装备有“地狱火”导弹和“九头蛇”火箭的美国陆军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组成的“诺曼底”特遣队在3架美国空军MH-53J“铺路激光”特种作战直升机的支援下,利用雷达难以准确跟踪的超低空飞行飞临目标,率先摧毁了伊拉克边境上的2座预警雷达站,打响了海湾战争的第一枪。后面的美军非隐身战机编队将从这两个雷达站被击毁造成的盲区里鱼贯突破而入。
  而在阿帕奇直升机攻击雷达站之前,1月17日凌晨,美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的数架F-117“夜鹰”隐形战斗机已经穿越伊拉克上空,于2时51分向伊拉克南部加固的纳哈卜防空引导指挥中心投下了“沙漠风暴”行动的第一颗精确制导炸弹,这是伊拉克南部防空区对多国部队战机行动威胁最大的一个防空指挥节点。随后,F--117又向分别负责伊拉克西部和中部地区防空引导指挥节点的塔里里和萨曼帕防空指挥中心投下了精确制导炸弹。多数炸弹都精确命中了目标,5分钟内,巴格达的伊拉克空军司令部、空防指挥司令部、总统官邸、电信中心大楼就接连遭到F—17攻击命中。伊拉克电信中心大楼被击中后,巴格达与外界的通讯联系随即中断。在炸弹落下之前,伊拉克防空体系都未能做出反应,只是在巨大的爆炸声之后才以盲目乱射为隐身战斗机的攻击任务提供了震耳欲聋的“伴奏”。F-117A隐身战斗机在高强度实战中的首次亮相,获得了十分完满的成功。
  紧接着而来的是位于波斯湾的美国海军各海上战舰和潜艇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开始大量集中的发射,袭击巴格达地区的发电设施及指挥控制中心。战斧巡航导弹利用地形规避技术超低空飞行有效避开伊拉克雷达发现,在美空中力量电子战和硬打击摧毁伊拉克雷达站及防空指挥中心的配合下,顺利突入伊拉克境内纵深。F-117隐身战斗机刚刚空袭巴格达约五分钟后,3点06分至3点11分间,伊拉克目标区域遭遇52枚战斧导弹落下。其中伊拉克发电厂遭遇12枚战斧导弹攻击、伊拉克执政的阿拉伯社会复兴党总部遭遇6枚攻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官邸遭遇8枚,巴格达西北的塔基化学武器设施也受到多枚巡航导弹打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彻夜爆炸声不停,由于无法有效跟踪超低空飞行巡航导弹,伊防空火力彻夜的开火仅仅是毫无目标的盲目乱打,对拦截巡航导弹没起多少作用,也没有阻止本方目标被巡航导弹击中。事前被东方一些军队领导认为是“简便便宜、大量部署、可以打防空人民战争,恰好是克制美国超低空巡航导弹的法宝”—— 高射机枪,虽然布满了巴格达大街小巷数不清的楼顶上,却是对巡航导弹几乎毫发未损,暴露出这种武器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严重的局限性。完全依靠人工操控的高射机枪,虽然不受电子干扰和反雷达导弹的影响,看似恰好可以反制美国的两个强项,而且价格低廉可以大量广泛装备,但在实战中却暴露出自身严重的弱点:一是缺少计算机火控系统,一切只能依靠射手目测粗估,不能精确解算目标速度、高度、距离、弹道下坠和射击提前量,面对超低空高速飞行的小型目标命中率极低;二是不与预警雷达等C3I系统联接,不能及时提前判知巡航导弹的来袭方向和飞临机枪上空时间,面对射程内超低空高速飞行的巡航导弹只有很短的开火时间,常常射手还未来得及盯住目标就已飞出有效射程;三是射程短,控制范围太小,虽然巡航导弹飞得极低,但却未必刚好在高射机枪头上飞过,高射机枪的射程小使它的控制范围很小,自身打击命中率又极低,加之还受到地面建筑物遮挡,所以即使大量的高射机枪散布在巴格达这样一个城市里,防空效率却极低;四是威力太小。表面上看大口径高射机枪的子弹也能穿透10多mm厚的装甲钢板,似乎威力不小,但实际上高射机枪子弹由于口径限制,通常没有近炸能力,只有在直接命中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在目标上穿一个洞。然而面对超低空高速小型目标时,无火控系统的高射机枪直接命中是相当困难的,防空火力大多数战绩都是炮弹、导弹在目标附近近炸,弹药爆炸的冲击波和大量破片将目标损坏。高射机枪即使偶尔碰巧千分之一命中了巡航导弹一两发,也通常不能将导弹引爆,更未必能恰巧损坏了导弹控制装置,巡航导弹照样飞行不误。高射机枪没有近炸能力,也就意味着对超低空高速小型目标几乎没有真实的杀伤能力。当然,如果要在高射机枪上解决这四个问题,技术上并不难,但它所谓成本低廉、能够大量广泛部署的最大优势也就消失了,真实性价比还不如优秀高炮。在巡航导弹第一夜的打击之下,伊拉克国家电网遭到破坏,部分电力供应中断,包括巴格达在内的大片地区停电断电,大量的军事单位只得启动备用电源。
  在F-117和战斧导弹攻击刚过后,多国部队两个大型SEAD(空中压制敌方地面防空作战)编队开始向伊拉克腹地飞行,从两个方向攻击巴格达的空防体系。美国空军派出了14架携带哈姆反雷达导弹的F-4G“野鼬鼠”专用飞机,并由EF-111电子干扰机伴随掩护和F-15C战斗机护航,组成特混编队从巴格达南部方向攻击伊拉克防空体系。为引诱伊拉克雷达和防空导弹火控雷达全部开机,美军先出动了大量BQM-74无人驾驶飞机,担当在前面飞行的战术诱饵,以便后面的野鼬鼠飞机进行打击。BQM-74无人驾驶飞机原本是一种美国空海军使用的无人驾驶靶机,通过根据需要加装角反射器,它可以很好的模拟有人驾驶飞机和巡航导弹的电子信号特征,对敌方的雷达预警系统进行有效的欺骗。它的飞行也可以较好的模拟有人驾驶飞机和巡航导弹,根据需要输入编定的控制程序良好的模拟有人驾驶飞机和巡航导弹的飞行轨迹。而飞在后面的野鼬鼠飞机则通过装载的特殊电子设备探测到伊拉克雷达的信号,并与哈姆反雷达导弹导引头联接后将目标雷达大致位置锁定,哈姆导弹发射后将一直追寻着地面雷达的信号将其炸毁。美国海军则从航空母舰上派出携带哈姆导弹的10架F/A-18多用途战斗机、并由3架EA-6B电子干扰机和3架F-14战斗机掩护,组成SEAD编队,负责攻击巴格达西部方向的伊拉克地面防空体系,并掩护紧随他们的A-6、A-7编队及4架英国皇家空军的狂风GR-1战斗轰炸机攻击巴格达西部的塔克达姆机场。同时另外还有4架A-6攻击机伴随负责投放战术空射诱饵,保护己方战机躲避伊军防空导弹攻击。3点15分,大批BQM-74无人机飞临伊拉克上空,并向伊纵深飞进,伊拉克的雷达屏幕上布满了目标。伊拉克防空系统认为敌军的大规模空袭波次已到,大量的雷达开机,分配捕捉这些“来袭敌机”,引导防空导弹进入开火前准备。各种电子信号纷纷暴露,立刻被空中后面的野鼬鼠分队捕捉到,美军野鼬鼠飞机乘机大开杀戒,哈姆反雷达导弹纷纷发射,追随着伊拉克雷达的雷达波,直扑伊拉克各个雷达。南部的F-4G编队共发射了22枚反雷达导弹,攻击了10个雷达目标,这些目标雷达的雷达波随后基本消失。西部的美海军航空兵编队共发射了45枚导弹,攻击了数目相近的雷达目标,也收到了接近的效果。在反雷达导弹的纷纷摧毁和破坏下,残存的伊拉克雷达为了减少受到反雷达导弹攻击,只能大幅减少开机数量和时间,伊拉克方面对空情的掌握进一步下降,防空效果进一步恶化。很多防空导弹完全是盲目发射,发射前根本未有效锁定目标,根本无法打中任何空中目标,变成了“飞在空中的电线杆”。

7
  跟随在F-117隐身战斗机和SEAD攻击之后,美空军F15C与美海军F14战斗机编队开始大胆的深入伊拉克上空,击落一切紧急起飞的伊拉克战斗机。由于防空指挥中心节点被摧毁,伊拉克空军陷入混乱,只起飞了数量很少的战斗机,而且也因失去指挥引导,只能漫无目的的瞎飞乱转自己乱碰目标,根本不知目标从哪里接近,也根本无法抢占有利战位,双方根本不处在相近的作战条件上。他们毫无悬念的遭到了美空军优势飞机、和优势数量、以及优势信息、和优势指挥的四重打击,完全处于毫无还手之力的下风。在西部地区,1架伊拉克米格-23甚至在穿越己方空域时被自己另一架伊拉克米格-29击落,另一架米格-29在躲避美军战机攻击时撞地坠毁。而美国战机编队却能不断的收到来自本方空中预警指挥机的空情通报和指挥引导,空中战场处于单向透明的环境。美国空军第33联队第58中队的8架F-15C在为F-117和F-15E提供空中掩护时收到来自E-3“望楼”预警机的通报:一架伊拉克空军的战机正在接近!美机立刻在预警机指挥引导下向这架孤单的伊拉克战机包抄过去,3时10分,第一编队的3号机约翰.B.柯尔克上尉在10公里左右向这架伊拉克米格-29发射了一枚AIM-7M中距导弹,这架伊拉克飞机当即中弹爆炸。之后不久,E-3预警机再次向F-15C编队提供空情通报和引导,第二编队的F-15C再次抢占了有利战位,3时24分,第二编队长机罗伯特.E.格雷特上尉又用AIM-7M导弹击落1架对自身危险处境毫无获知的伊拉克“幻影”F.1战斗机,这架“幻影”F.1战斗机的同伴在夺路而逃的时候因惊慌过度,自己操纵不当撞地坠毁,为美国空军又奉送了一个战果。不到一小时后,第1战术战斗机联队第71战斗机中队的4架战机编队接到E-3预警机通报:有一架疑为伊拉克战机的飞机正在接近!美机编队立刻采取机动,带队长机史蒂文.泰特上尉打开敌我识别器进行识别后,在双方距离约19km处发射了1枚AIM-7M,将这架还不知敌人在哪儿的“幻影”F.1击落。
  在1月17日夜间的第二波攻击中,美国海军“萨拉托加”号的F/A-18战斗机编队也在执行任务途中接到E-2预警机的通报:发现附近有一架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1歼击机飞行。美机编队在预警机指挥引导下向米格-21飞近,飞行员马克.福克斯上尉在约24km处向目标发射了一枚AIM-7,这架米格-21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机动应变,很可能还没有察觉敌机在哪儿就拖着烟和火坠落。不过在返回后,美军还是发现“萨拉托加“号上的一架F/A-18失踪。这架飞机一同编队的飞行员报告说在攻击途中曾同伊拉克空军遭遇,并看到空中出现巨大的爆炸。这是多国部队在战争中第一夜损失的唯一一架飞机。伊拉克飞机在自己上空上毫无抵御之力,这一晚的伊拉克天空完全受到了美国空军主宰。
  在SEAD编队攻击伊拉克地面防空体系、以及战斗机完全夺取了制空权下,多国部队的其他飞机趁势蜂拥而出,按照预定计划分别攻击了各自目标。英国空军的狂风GR-1飞机轰炸了靠近沙特前线的多个伊拉克前沿机场,GR1低空掠过机场跑道上方,使用JP233弹药布撒器对伊军飞行跑道密密麻麻的布撒了地雷和子母弹,使被炸的伊拉克机场在一定时间段内丧失了使用功能。伊拉克的机场防空部队用密集的高射炮开火,但由于丧失空情掌握和没有夜视手段,只能盲目开火乱打,没能击落敌机。第二批和第三批F-117再次轰炸了伊拉克防空网的各个节点,第二批攻击中,F-117飞行员自己报告16枚炸弹中有10枚准确命中目标。而第三批F117因为天气转坏,16枚炸弹中只有5枚命中目标。F-111则轰炸了伊拉克纵深的萨曼帕机场。
  第一夜的空中攻击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功:伊拉克的战略防空体系受到严重打击,伊拉克防空指挥司令部总部受到重磅精确制导炸弹直接命中,另有大量截击控制中心和防空指挥引导中心被激光制导炸弹击中,一部分丧失了正常工作功能,另一些也受到了削弱。大量基层雷达站受到摧毁,或被压制而无法正常开机,在众多节点被摧毁和瘫痪的情况下,伊拉克的KARI战略防空体系已经无法再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防空体系上出现了部分严重的“大洞”。预警和指挥系统的失效,对伊拉克防空作战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防空导弹和高炮失去了空情通报和指挥,盲目乱打,命中率极低,伊拉克空军遭遇一面倒式打击。多国部队除了在第一夜的空中攻击中成功的实现了最主要的目标——压制和削弱伊拉克防空体系,还对伊拉克电力和通讯设施进行了大量打击和破坏,导致伊拉克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中断,重点地区对外通信中断,伊拉克的通讯指挥C3I能力遭到部分破坏。而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损失却是微不足道,事先他们曾经准备承受在第一夜损失20~25架飞机,但最后仅仅损失了美海军SEAD 编队的1架F/A-18。这使多国部队喜出望外,并使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信心和活跃程度进一步增加。

   8
  1月17日的黎明终于来临,阳光逐渐普照在伊拉克和科威特土地上。但是白天并没有让伊拉克的处境改善多少,随着1月17日黎明的到来,多国部队第二波大规模空中攻击开始。那些不具备夜视设备、适合白天作战的多国部队飞机加入空袭,更多攻击编队对伊拉克目标进行了轰炸,空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这个白天,美国空军威力十足的A-10“雷电”攻击机出动了150架次,利用伊拉克防空体系已遭到局部破坏和美军强大的电子战优势,广泛袭击科威特战区和伊境内的防空雷达站和阵地,进一步破坏伊军防空体系的各节点。而F-16战斗机则重点攻击科威特战区内的塔克达姆机场和地对空导弹阵地,进一步拔除伊军对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威胁,4架EF-111电子干扰机、8架F-4G野鼬鼠飞机和16架F-15C战斗机为这批攻击编队提供掩护。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出动了百余架次AV-8B等攻击机参与攻击伊军浅纵深的泰利勒、谢拜、古尔奈和鲁迈拉等伊空军基地、以及桥梁和铁路调度场。
  当天白天,美国海军继续不断的从波斯湾和红海的战舰和潜艇上向巴格达发射战斧巡航导弹。为了避免有人驾驶飞机的损失,在开战第一天的白天,美军只用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月17日上午10时10分~10时17分,6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如同彩排演练般轻松的依次击中了伊拉克国防部大楼,世界很多电视台的现场直播画面反映了当时的场面:后一枚导弹甚至追寻着前一枚导弹在建筑物上炸开的缺口飞入,在建筑内部爆炸,一次又一次猛烈的爆炸基本摧毁了雄伟的伊拉克国防部大楼,大楼变成了一堆破破烂烂的建筑垃圾,完全丧失了使用功能。在明亮的白天里,人们能清晰的看到一枚又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从超低空依次飞入,在巴格达的大街上空飞行。然而疯狂开火的伊拉克防空火力却无法命中它们,由于伊拉克的火控雷达根本就没能锁定这些巡航导弹,当然也就不可能正确的引导高炮和防空导弹命中它们。而人工操纵高炮和高射机枪开火,由于不知导弹从何而至、不知几时而至、还不知往何而来,对于超低空高亚音速目标的局限性,和难以及时有效开火、受地面建筑物和地貌的遮挡,是相当显著的。这种震惊的眼看着国防部大楼被摧毁,却不能及时击落来袭巡航导弹的经历,严重动摇了伊拉克军人和百姓作战的决心——连戒备森严、神秘不可进入、代表着国家军事机构中心的国防部大楼都在第一天就被摧毁,而且是在大白天和众目睽睽之下,伊拉克人们对伊拉克防空体系能力的信心怎能不发生根本的动摇!与海军的巡航导弹几乎同时,凌晨3时许从美国路易斯安那的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起飞的B-52战略轰炸机经过11小时长距飞行,也抵达伊拉克战区,从空中发射了35枚常规巡航导弹,加入了对伊拉克通信中心、发电厂和输电设施的打击。在巴格达附近的世界各电视台也拍到了空射战斧巡航导弹先准确炸毁发电厂围墙、随后后续导弹准确进入、摧毁了发电厂主体的过程。这座承担巴格达地区发电任务的重要发电厂在战争第一个白天就变成了一堆歪七扭八的残破建筑。原来战斧式巡航导弹未经实战考验、被世界其他地方一些军事专家轻蔑的描述为“美国畏惧人员伤亡、梦想以此制造出一种可以让人员不接触而进行战争的一付高科技玩具”,在全世界面前验证了它的强大威力和有效突防能力。
  当天傍晚,7架B-52重型轰炸机携带数十吨炸弹,第一次攻击了共和国卫队精锐的塔瓦卡尔那师驻地。但其使用的并非精确制导炸弹,而是采取命中率较低的高空水平投弹轰炸,轰炸的效果暂时也无法评估。而F-111F战斗轰炸机编队在EF-111电子干扰机掩护下,使用重磅炸弹炸毁了萨达姆在其家乡提克里特的官邸,毫无掩饰的宣示:
  ——如果萨达姆和伊拉克政府和军队高级官员敢在已知的任何他们官邸里休息,就会遭到美军空中力量的人身消灭!
  下午,美国海军的飞机也活跃起来,再次攻击了伊拉克东部和西部的防空系统。整个白天,伊拉克继续承受着高强度的空袭。
9   1月17日夜幕降临后,第三波空中攻击开始了。多国部队的F-111和A-6E攻击机再次袭击了伊拉克机场。晚上22时,美国海军的18架F-18、10架A-6和4架英国空军的狂风GR-1轰炸了伊拉克南部重要城市巴士拉地区的机场、桥梁和石油设施。9架美国A-6和8架英国狂风GR-1战机分头攻击了科威特地区的机场。另一个美国海军飞机编队和由16架F-15E组成的美国空军编队也攻击了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的目标。伊拉克出口石油重要的基础设施哈拜尼亚石油中转储运站遭到严重轰炸,多国部队空中打击的目标不但直指伊拉克军事力量,而且伊拉克国民经济的命脉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在每一次空中攻击中,都会有独立的SEAD编队提供空中压制防空作战掩护,并受到美国空中优势战斗机的空中掩护。通常每个独立的SEAD编队是由4架电子干扰机和6架携带反雷达导弹的野鼬鼠飞机组成。从1月18日凌晨4时到5时30分,多国部队出动80多架具有夜战能力的飞机,如F-117A、F-111、A-6以及英国空军与意大利空军的狂风GR-1飞机,袭击了伊拉克防空系统、核生化设施、领导指挥机构以及机场等目标。   仅在最初的24小时内,多国部队就从部署在波斯湾和红海上的7艘战舰共发射了116枚“战斧”式巡航导弹,袭击了巴格达及附近16个严密设防的目标,从伊拉克防空雷达站、C3I指挥控制中心、政府和军队大楼、再到发电厂,均在其打击目标之内。   除了美国空军的飞机,美国海军的飞机也从位于波斯湾的多艘航母以及波斯湾周围的基地起飞,对巴格达附近以及伊拉克西南部、东南部的“飞毛腿”导弹发射场、机场和防空系统目标进行了攻击。英国皇家空军、沙特皇家空军以及退驻沙特东部的科威特空军,也从中路参与袭击了伊拉克南部和中部地区的固定目标。在整个空袭过程中,美军出动了EF-111、EA-6B、EC-130等共60余架电子战飞机,和F-4G等反雷达飞机24架,对伊拉克防空雷达系统实施全面的软硬杀伤。伊拉克的防空雷达不但受到强烈的电子干扰和诱骗,而且许多处于开机状态的雷达被哈姆反雷达导弹摧毁,没有被摧毁的伊拉克雷达也不敢长时间开机,造成伊拉克方面空情掌握更加雪上加霜。从地面上和电视镜头里看来,伊拉克防空火力似乎很猛烈,一轮又一轮猛烈的弹雨射击甚至能照亮了城市的夜晚轮廓,火力炽盛得令人心生寒意。然而其实际作战效果却很差,由于失去了空情掌握和保障,很多伊拉克防空部队处在盲射乱打的地步,效果很差。虽然来袭敌机和导弹纷纷而至,然而伊拉克防空部队的开火却不能阻止对本方目标的空袭,拦截战果十分有限。这种失去了制电磁权和信息权之后、看似火力炽烈、气势逼人的防空开火,实际上仅相当于一种昂贵而意义很小的“焰火表演”。虽然给空中飞机的飞行员制造了一些心理紧张和负担,但其真实防空效果实在很差。   在第一攻击波里,美国的隐身战斗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大约30架F-117A隐形战斗机参加了第一波的攻击。它们负责在其他机型开始空袭之前率先到达战区上空,对巴格达防卫最严密、地位最重要的约20个防空系统、C3I、电力和领导机构的目标进行攻击。而这些F-117A隐形战斗机在空袭最初的5分钟内就对巴格达约20个防空系统、C3I、电力和领导机构进行了准确攻击。隐形战斗机攻击的目标并非最多的,但其目标防卫严密程度、攻击难度却是最高的,起到了瘫痪伊军关键指挥节点、“直接斩首”的作用,为其他机种和武器后续攻击创造了有利条件。证明了雷达和红外隐身技术在战争中确有显著的实际效果,绝非昂贵而无用的高技术堆砌。
10   到第一天傍晚,伊拉克军队的C3I网络、防空系统以及主要的领导机关、指挥设施都遭到了多国部队空军的猛烈空袭,购买了大量外国先进装备、曾经号称固若金汤的伊拉克战略防空系统,在具有强大电子战能力的美军面前暴露出毫无还手之力。而伊空军对于制空权几乎无所作为。刚刚进行到第一天空袭,伊拉克防空系统就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在某些区域,对空防御甚至已经失效,多国部队飞机可以自由的进出。不但整个伊拉克防空系统陷入混乱和瘫痪,而且伊拉克国家的战略设施也受到严重的打击。这一天,伊拉克飞机共出动了120架次,但由于丧失了空情保障和指挥引导,许多架次根本没有取得任何空战接触,而变成了无效的空中乱碰乱转。甚至有一部分伊拉克飞行员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感,只是在机场附近乱转悠,尽力躲避空战,对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行动基本毫无影响。第一天的空战中伊拉克损失了3架米格-29、3架幻影F-1和2架米格-21。令人费解的是,老旧的米格-21/J-7好歹也是尽力出战了,而更好一点的米格-23在第一天甚至没有接近多国部队空中编队的行动。令人怀疑伊拉克空军部分部队作战意志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畏缩,出现了消极避战的苗头。   1月17日的白天,英国空军损失了1架GR-1,科威特空军损失了1架A-4攻击机,均是被防空导弹击落。17日晚上,多国部队损失了另外3架飞机,1架F-15E和英国空军的1架GR-1被高炮击落,美国海军的1架A-6E被地空导弹击落。整个1月17日全天的行动,多国部队共损失6架飞机,另有13架飞机被击伤安全返回。对比起空中攻击行动的力度,第一天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就出动1500多架次,被击落率仅为0.4%,这点损失可以说非常轻微。
11   第三节        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战争第二天空袭发展   1月18日,多国部队的空中力量继续对伊拉克境内及科威特战区的战略目标发起了全方位打击。第二天空袭的重点仍然是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和C3I系统,但空袭打击的目标开始扩大到伊拉克地面部队和海军设施。不过这一天伊拉克部分地区的天气不良,能见度下降,给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行动带来了一些影响。   凌晨2~3时,F-117隐身战斗机再次一马当先拉开了攻击的序幕,按照计划攻击了伊拉克剩余的一体化防空系统的地区指挥中心和截击引导中心。同时还对第一夜没能准确摧毁的生化武器设施进行了补充攻击。美国一些媒体曾号称这一夜F-117在19次攻击中,有13次命中了目标,隐身突防带来的可以对防御严密的高价值目标进行从容自如的高精度攻击威力,再次体现出来。其他飞机的攻击编队也在SEAD编队和战斗机编队掩护下纷纷攻击了伊拉克全境的机场与飞毛腿导弹阵地。当然不会缺席的还有大量战斧式巡航导弹。伊拉克再次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多国部队的F-111F和狂风GR1战斗轰炸机则继续轰炸了拜莱德、塔克达姆、贾里巴等地的伊拉克空军基地,进一步打击伊拉克空军的作战能力。伊拉克军队在夜间防空作战中,像前一天一样再次限于被动挨打,只有这一天部分地区的不良天气成了他们稍稍的保护伞。   天亮后,多国部队空袭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上午9时30分,一个由美国海军10架A-7攻击机、16架F-/A18战斗机、18架F-14战斗机和4架英国狂风GR-1战斗轰炸机组成的编队对伊军阿萨德机场及其周边防空导弹和雷达阵地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力图对阿萨德机场给予毁灭性打击。但机场所在地区的恶劣天气使攻击未达到预期目标,机场仍可继续使用。   整个第二天的全天,多国部队继续使用大量战斧式巡航导弹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及周边重要目标进行打击。战斧巡航导弹先后对巴格达及周边的伊拉克政府及军队各办公大楼、备用通信中心、发电及输电设施、生化研究设施进行了打击。正如战争第一天中显现出来的,伊拉克军队对超低空目标发现和摧毁能力不足,伊拉克防空力量对这些超低空突防的巡航导弹依然缺乏办法。战斧巡航导弹依然肆无忌惮的穿越在巴格达大街小巷上空、直至最后击中目标。继伊拉克国防部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总部之后,伊拉克内政部、警察总局、政府各部大楼、伊拉克国家电力公司大楼也纷纷被击中。目标被击中冒出的火焰和黑烟,让整个城市上空都弥漫着一层阴影。这种阴影,也同样笼罩在了事先对美国空中打击威力盲目乐观、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伊拉克人心头上。在战争爆发前,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和宣传媒体曾大量报道“空中武器效果十分有限,空袭并不可怕,空中打击根本不能解决战争”,宣传伊拉克防空力量是先进强大的,可以对付一切来袭之敌,将在萨达姆总统领导下坚决击落一切来犯之敌。大多数伊拉克老百姓都没有想象到美国空袭的强大威力,以为仅仅是像两伊战争期间那样低强度的水平。这种盲目乐观,和轻视抗空袭准备、觉得“就算扛两下空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使伊拉克人民没有做好应对美国空中打击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当面对多国部队空中打击的高强度威力时,尤其是看到美国的各种高技术战机和武器几乎通行无阻的穿行在自己国家的上空,戒备森严的伊拉克国防部、内政部、警察总局、政府大楼纷纷被摧毁,伊拉克人民反而突然感到宣传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陷入了惊慌和震动、恐惧。如果伊拉克方面在战前能够冷静分析遭受空袭可能的困难局面,事先部署好应对措施,通过做好充足的准备来提高国民的作战决心,效果可能反而更好一些。而伊拉克政府在另一个方面还犯了严重错误:   战前由于以为美国的空袭会像越南战争那样精度低下、滥杀无辜,所以伊拉克政府专门允许美国CNN等多家西方电视台留在巴格达进行报道,准备拍摄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狂轰滥炸、杀害平民的新闻,以掌握政治和宣传上的主动。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多国部队对巴格达的空中打击是高技术、高精度、精确打击的,在战争前两天就摧毁了巴格达大量高价值重要目标。留在巴格达的CNN等多家西方电视台反而成了美国高技术战争的报道员,对多国部队的战果进行了极大的报道,使多国部队阵营士气大振。而看到这些报道的伊拉克人却大为震惊和气馁,一时间慌不知措。伊拉克政府在这方面犯了决策错误。其实,美国空军和整个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在这场战争里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也是有限的,主要还是使用常规的非精确武器,战争结束后美国国防部的报告里也承认了这一点。美国空军和整个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在西方电视台云集、影响广泛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较多使用了精确制导武器,而在没有西方记者的首都之外地区则更多使用了非精确武器。造成一部分伊拉克平民伤亡,是客观存在的情况。而伊拉克的舆论注意力在战前过度关注首都巴格达,对外地出现的一些平民伤亡事件反而不能及时报道。这样,就形成了美国希望的:对美国高技术战争的报道,及时有效、大为震撼;而伊拉克希望的:对多国部队空中力量造成伊拉克平民伤亡和民用目标严重破坏的报道,既不及时也不详尽。伊拉克在宣传战和士气战里又先输了一招。   到1月18日24时,美国海军已经为支援空袭共发射了216枚“战斧”巡航导弹,占整个“沙漠风暴”行动期间发射总数的64%。在空中进攻行动中,美军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不是按日期平均分配发射,而是在空中进攻战役初期大量集中使用,并且这些巡航导弹集中先攻击某一部分重点区域。根本不忌讳在几天之内已经用完巡航导弹保有总量的百分之多少。巡航导弹配合隐身战机、其他兵器和电子战系统作战,给对手制造极大防御困难和震撼,力争开战之初就直接将对手打成瘫痪。这种做法,实际是一种“集中优势火力、抢先击破敌手要点、最终瘫痪敌手全局”的战术。美军充分发挥巡航导弹不会造成本方飞行员伤亡的特长,优先攻击风险较大、难度较大的目标;利用巡航导弹的超低空突防能力,打击敌方深远纵深战略目标;利用巡航导弹的高突防能力和高命中精度,先攻击对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节点,破坏对手作战体系,为有人驾驶飞机和其他兵器创造更有利的作战环境;利用巡航导弹的高技术,给敌方制造最大破坏和最大震撼。这一战术在海湾战争中体现的十分明确。
12   1月18日上午10时,美国空军再次出动2个大型编队,分别从西、南两个方向攻击巴格达附近的目标。一个由40架F-16战斗机组成的大型编队攻击了巴格达西面的弹药库、飞毛腿导弹与伊拉克军工生产设施。另一个由44架F-16组成的大型编队轰炸了巴格达东面的与飞毛腿导弹相关的工厂和其他军事设施。每次攻击依然配有4架EF-111电子干扰机、8架F-4G野鼬鼠飞机的SEAD编队提供压制地面防空作战支援,此外美国空军24架与沙特空军4架F-15C战斗机提供空中掩护。考虑到战争刚进行到第二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边地区可能还保留有较强防空能力,美军空中编队在攻击中故伎重演,再次使用了大量BQM-74无人驾驶靶机冒充攻击机在前面飞行,引诱伊拉克雷达开机,然后由后面的野鼬鼠分队进行打击,最后才是真正的攻击编队发起攻击。在这一战术下,多国部队攻击编队均顺利的抵达了目标上空,进行了攻击。   在波斯湾海上,虽然伊拉克海军的规模十分弱小,但在近海,多国部队海军依然十分忌惮它的小艇不断布设水雷和发动快艇反舰导弹袭击。美海军十分重视对伊拉克布设水雷的船舰进行打击,确保消除对多国部队海军行动的威胁和限制。伊拉克海军虽然加紧使用各种船艇布设水雷,但因为沿海制空权完全丧失,船艇一出海就受到美海军航空兵力量监视和打击,活动陷入了很大困难,每一次出海都伴随着很大风险。多国部队海军的飞机还出动多批架次袭击了伊拉克军港乌姆盖斯尔、法奥半岛的伊拉克海军设施,力图从根本上破坏伊拉克海军快艇部队出击的能力,并摧毁了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沿海地区谢拜和艾哈迈德杰拜尔机场跑道和机库以及停机坪。   从1月18日天亮以后,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就开始把一部分打击重心转移分配到伊拉克的战略预备队——共和国卫队和伊军前沿阵地部分无线电通讯中心上来。天刚一亮,美国空军的A-10攻击机立即开始出动,对沙、科、伊三国交界地区及伊拉克西部的伊军进行了猛烈空袭。这一天,A-10主要是根据战前美军电子侦察手段确定的伊军电台信号位置,对伊军电台发报活动频繁、怀疑是伊军前沿师、团级指挥所的地点进行了重点空袭。从这一个白天到黄昏为止,A-10攻击机共出动了约150架次,平均每架出动了2次以上,使用“幼畜”等空对地导弹和炸弹对伊军阵地工事进行了猛烈的打击。 这种相貌丑陋、性能指标不高、没有太多高科技亮点的攻击机,最初仅仅因为陷入“美国陆军曾谋取将空中近距支援任务甚至攻击机全部划入陆军航空兵,而引发美国空军强烈不满和争论”的军种之争传言,才引起人们稍稍注意。美国空军给它起的官方外号是“雷电”,不过美空军内部给它的外号却十分难听——“疣猪”。丝毫听不出有什么凶猛强大、寄予厚望的意思。不过此A-10时却因其稳定的低空飞行性能、坚固皮实的机体、强大的挂载能力和适当的武器配备、低廉的价格和使用成本,非常胜任近距支援作战,成为空中近距支援中表现最出色的型号。由于空中近距支援作战的特点,并不需要很高级的飞机,也不需要很高的速度和机动性,所以价格更高的多用途战斗机并不是干这些活的最合适之选。在海湾战争和其他战争中看,攻击机的出勤率和使用成本明显优于昂贵而“娇气”的攻击型武装直升机,到达战场的速度,和作战半径,以及带弹量,也都明显优于攻击型武装直升机。它和攻击型武装直升机是一个互补的关系,而非被攻击型武装直升机取代的关系。然而像任何一种武器装备一样,攻击机也不可避免的有自己的缺点:飞行速度慢,机动性差,如果遇上敌歼击机,则生存力差。必须在本方充分掌握制空权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威力。   所以,美国空军在争论中曾经指出:   固定翼攻击机这个机种和攻击航空兵,必须服从于整个空军的空中作战作战整体形势,并需要空军的其他兵种——空军空中航管进行飞航管理和航路规划、空中预警机和地面雷达提供指挥引导、战斗机提供战场制空权和护航、电子干扰机飞机进行电子战掩护、和SEAD飞机对敌方防空系统进行压制来给予配合。对纵深内的地面目标进行打击时,还必须紧密根据整个空军的作战部署来行动,根据空军电子战和SEAD作战的部署、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进入空军航管划定的“安全走廊”窗口,并在空军航管计划规定的时间内退出。显然,攻击机这个机种以及兵种还是放在空军内部更为合理,指挥关系更为顺畅。
13   空袭第二天空中打击的重点之一就开始落到了伊拉克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头上。多国部队从两伊战争的旧事观察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是萨达姆最忠心、最可靠、最顽固、最有战斗力的骨干部队,甚至对伊拉克普通陆军部队起着监视的作用。萨达姆一直把它单列在陆军之外给予重点发展,是萨达姆的私人嫡系。而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也以高于普通部队的士气和热情,以及更精良的装备,更饱满充实的人力配备,成为战场上伊拉克最倚重的嫡系部队。   1月18日上午9时30分,来自美国海军的24架F/A-18多用途战斗机满挂炸弹,向防空伞已被炸得残破大开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3个最精锐重型师之一的汉漠拉比师和塔瓦卡尔那师阵地发动攻击。4架EA-6B电子干扰机、8架F-18战斗机和4架来自美国空军的F-15C战斗机为这波对地攻击行动提供掩护。从上午一直到下午,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也出动数十架AV-8B飞机,在美海军航空兵电子干扰机和战斗机掩护下,对巴士拉以西、共和国卫队另一个精锐重型师:麦地那师发动高强度空袭。由于完全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也完全压制了伊军地面防空火力,美军飞机肆意的盘旋在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头顶,将一吨又一吨炸弹扔到置于不对称作战环境下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头上。   紧随着上午的美机,中午11时45分,30架挂满炸弹的美国空军F-16战斗机在F-15C战斗机和EF-111电子干扰机掩护下腾空而起,再次对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塔瓦卡尔那师发起了高强度空袭。塔瓦卡尔那师阵地上硝烟冲天。   下午16时10分,由美国空军16架F-16组成的攻击编队再次对塔瓦卡尔那师进行了当天的第3次轰炸。16时25分,美空军另外30架F-16组成的强大攻击编队又轰炸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麦地那师。整个白天,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主力师始终处在高强度轰炸中。其受损程度当时暂无法评估,但饱受压力是毫无疑问的。   在打击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同时,下午16时20分左右,由20架左右F-16组成的美国空军攻击编队再次对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机场——鲁迈拉基地等地进行了高强度空袭,鲁迈拉机场在一定时间里丧失了使用功能,南部战线伊拉克空军再次毫无还手之力。
PU爷大作啊
搞不懂为什么叫海湾战争,第一次美伊战争才是最正确
恼残的美蒂,你在打伊拉克前先把土鳖打了不就顺了。
美军101师的空突行动,这才是厉害之处~
来超大两年了,一直没有注册,新人没有权限,只能回五条,无法继续更新。链接也没有权限,哪位好心人有权限可以继续更下去。原文请百度,海湾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第一个就是。
经历了开战后第二个漫长而难熬的白天,伊拉克军队终于等来了第二个黑夜。然而入夜并没有为伊拉克带来片刻的空中安宁和保护,对于装有前视红外装置和对地成像能力雷达的多国部队飞机来说,黑夜里发现和瞄准目标如同白昼一样轻松。然而在失去了雷达的有效性之后,伊拉克防空体系更暴露出其他夜视手段的不足。黑夜反而成了缺乏夜视能力的伊拉克军队的敌人,而成了拥有高技术夜视手段的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盟友。美军抓紧夜晚时机,出动多架次战机袭击了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后方的伊拉克最大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的多座桥梁,试图切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与后方的后勤补给,割裂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战区与伊拉克首都方向的联系。其中8架具有夜视装置的F-111F按照2架一个编队攻击一座桥梁的方式,携带精确制导炸弹,分别轰炸了位于共和国卫队后方幼发拉底河上的几座桥梁。不过这天晚上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部分地区天气开始恶劣起来,给焦头烂额的伊拉克军队送去了一点儿“及时迷雾”和“及时雨”,所以一部分桥梁并没有被成功摧毁。多国部队空中力量还需要在后面的作战中继续动脑子攻击这些桥梁。

  驻扎在土耳其因契尔利克空军基地的美联合特遣队的F-16飞机在EC-130、KC-135和EF-111A等支援飞机和F-15战斗机的掩护下,首次从北路攻击了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基尔库克、提克里特、盖雅拉和埃尔比勒等地区的目标。由于土耳其位于伊拉克北方,对于空袭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基尔库克、提克里特、盖雅拉和埃尔比勒等地区目标至关重要。位于巴格达以北约三百公里的基尔库克,是伊拉克北部塔米姆省省会,也是伊拉克北部最重要的石油中心,是伊拉克第一个开发利用的油田所在地。其石油储量达22亿吨,是伊拉克全国最大的石油开采中心之一,所产石油由5条输油管道从这里输往国外地中海港口,每年为伊拉克获取巨额外汇财富。而且基尔库克还有伊拉克最主要的现代化炼油厂之一,是伊拉克北部第一大原油加工中心。同时还有现代化大型发电厂,是整个个伊拉克北部地区的电力中心,堪称是伊拉克北部的经济命脉。

  位于巴格达以北三百六十公里的摩苏尔不但是尼尼微省省会,更是伊拉克北部头号重镇,伊拉克第三大城市。这里有高速公路同叙利亚、土耳其和伊朗相通,也有铁路与周边国家相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全长520公里的摩苏尔-阿勒颇铁路不仅把伊拉克与叙利亚连接在一起,而且也是伊拉克通往欧洲的重要通道。摩苏尔机场则是伊拉克北方最大的航空基地,也是伊拉克空军重要的机场。伊拉克北部的石油出口管道也经过这里。地理位置的便利使摩苏尔成为了伊拉克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电信中心和物资储备中心。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摩苏尔附近还有伊拉克的核研究设施和生化武器生产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常规武器生产厂家,整个摩苏尔地区堪称伊拉克的国内军工业中心之一。

  提克里特则是伊拉克强人总统萨达姆的家乡,萨拉赫丁省省会,位于巴格达西北约140公里。萨达姆上台后,从自己家乡提拔了大量亲戚朋友担任重要职务,并对自己的普通同乡大力提拔,提克里特成为了伊拉克当政要人集中层出的地方。提克里特人民对自己家乡出的这些大人物有着狂热的自豪和爱戴,而这些提克里特出身的高官也通过实际行动为提克里特的发展提供了巨大便利,所以提克里特地区是萨达姆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最坚定的支持者地区。连萨达姆最精锐、最忠诚的共和国卫队也优先招收提克里特的年轻人,提克里特人们以此为自豪。每当萨达姆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遇到挫折,这些高官都经常会回到家乡,在这里躲避一时的不利和战祸,在这里享受宁静温馨的田园生活。萨达姆和许多提克里特出身的伊拉克高官都在家乡修有富丽堂皇的官邸,所以这里也就成为了多国部队空袭的重点之一。

  同样位于伊拉克北部的盖雅拉,则是除了基尔库克之外伊北部第二大产油中心,也有着伊拉克北部第二大的炼油厂,也有着比较重要的经济地位。

  埃尔比勒则是埃尔比勒省省会,位于摩苏尔以东约80公里,有公路通往叙利亚、土耳其和伊朗,也有铁路通往巴格达,其位置处在从土耳其往南进入伊拉克的门户,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而且还有一点值得额外一提,埃尔比勒毗邻着伊拉克境内一直谋求独立的库尔德人地区。萨达姆为了镇压库尔德人,在这座城市驻有重兵。海湾战争打响后,为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在背后捅萨达姆一刀,美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库尔德人。为了支援库尔德人,轰炸埃尔比勒、削弱驻扎在库尔德地区的伊拉克军队,也就成了非常有必要的事。

  也正因为上述原因,打击伊拉克北部的这些地区目标成为了多国部队空中力量非常重要的作战目标。从土耳其因契尔利克空军基地出发,不但可以使原本远离海洋、远离沙特阿拉伯方向的伊拉克北部目标门户大开,暴露在美国空军的直接打击之下,而且极大缩短了对伊拉克北部目标的攻击距离,减少了美国空军攻击编队暴露在伊拉克防空火力下的时间。如果要是从波斯湾或沙特阿拉伯的空军基地起飞,前去轰炸这些北部目标,那么单程距离就要多出约八百公里。一来一回,不但将极大增加航程上的困难,而且还将大大增加空中加油的压力,迫使笨重的美军空中加油机进入伊拉克境内为攻击编队加油,极大增加空中战役的难度和风险。这样一来,如果不在伊拉克北部邻国获得使用领空和基地的权利,对伊拉克北部目标的打击一时就很难进行,伊拉克就有可能在北部地区获得一个安全的不受空袭威胁的大后方区。萨达姆也正有这种考量,他把大量战略和战备物资转运储备在摩苏尔等地,也正是想依托北部地区距离波斯湾或沙特阿拉伯的空军基地最远的条件,进行长期持久“拖战”的准备。

  伊拉克北部地区的三个主要邻国,其中位于地中海和伊拉克西北部之间的邻国叙利亚,在多次中东战争里与以色列发生过多次激烈交战,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领土长期被以色列侵占,对以色列仇恨极深。多次中东战争中,美国极力支持以色列,所以叙利亚对美国芥蒂极深。在海湾战争中,叙利亚虽然站在沙特阿拉伯一边,派出相当数量地面部队参加了多国部队,但在参加多国部队之初就已明确表态,叙利亚出兵参战是为了保护阿拉伯国家的整体利益,维护阿拉伯国家内部的道义,叙利亚参战部队只服从沙特阿拉伯司令部的命令,不听从美国中央战区总司令部指挥。在向美国空军开放领空和空军基地的问题上,任凭美国如何劝说和利诱,叙利亚始终不予理睬,不同意美国战机使用叙利亚领空和空军基地。


  与伊拉克东北部有直接接壤的邻国伊朗,虽然因两伊战争而与伊拉克结下血海深仇,做梦都想干掉萨达姆,但是出于宗教信仰和两伊战争美国支持伊拉克的怀恨,对美国也同样极为敌视。尤其是美国在两伊战争中始终强力支持伊拉克的表现,让伊朗记忆犹新。对于这场美国和伊拉克交战的海湾战争,伊朗认为是“大撒旦”和“三撒旦”之间的战争,抱着“坐在看台上看热闹”的心情在旁围观,对美国和多国部队任何有关使用伊拉克领空和空军基地进攻伊拉克的试探都是不予理睬,一心要看伊拉克和美国以最猛烈的烈度互相打得头破血流。

  伊拉克西部还有接壤地段很窄的第四个邻国——约旦。但是约旦是海湾战争里不多的几个同情和支持伊拉克的国家之一。由于约旦经济贫困,又不产石油,萨达姆一直向约旦提供巨额石油援助,两国经济往来极深。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约旦虽然也感到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不妥,但又深受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后为了转移视线焦点、争取同情者而提出的“中东地区的石油是真主对整个穆斯林的馈赠,而怎么能属于拥有油田的少数几个阿拉伯国家?中东产油国的石油财富,应该做为伊斯兰世界的整体财富平均分配给各国穆斯林”蛊惑,对军事打击伊拉克而恢复科威特独立态度暧昧。所以海湾战争爆发后,约旦成了仅有的几个同情和支持伊拉克的国家之一,更不可能允许多国部队使用自己的空军基地和领空。

  这样一来,位于地中海和伊拉克北部之间的邻国土耳其就成为了多国部队从北部打击伊拉克目标的唯一潜在基地。土耳其与美国同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因契尔利克空军基地等地长期驻有包括美国空军在内的北约军队。但是,土耳其与伊拉克有着很深的经济联系,不产石油的土耳其对于伊拉克的石油也有很深的依赖。而且在战争爆发前,为了改善伊拉克的极度孤立状态,萨达姆分头派遣密使前往周边国家,许诺以远低于国际市场原油的价格向这些国家提供原油和石油产品。同时表示愿意付出高额经济报酬,换取这些国家对伊拉克进行台面下的经济走私活动,帮助伊拉克进口急需的各种物资和食品,同时将伊拉克的石油走私出去换回伊拉克需要的外汇财富,从而打破联合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和严格的禁运措施。土耳其-伊拉克边境的走私活动迅速兴旺起来,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广泛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的态度始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土耳其很早就表示谴责伊拉克侵略科威特,表示愿意派出军队保卫沙特阿拉伯,但却在使用自己的领土对伊拉克作战上持反对和不配合态度,避免在自己领土开辟战线对伊拉克采取实际行动。美国老布什政府为此对土耳其开展了大量外交和私下利益交换,恩威并用,诱使力促土耳其准许美军使用土耳其的基地对伊拉克开展军事打击。而萨达姆也看到问题严重,同样派遣密使到土耳其活动,大力游说许诺,许以重利。直到海湾战争于1991年1月17日爆发前的1990年12月底,土耳其仍没有准许多国部队使用自己的空军基地和领空对伊拉克进行作战。这使得美国对土耳其的外交工作和压力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直到海湾战争开战前几天,美国才终于确定土耳其同意使用自己的空军基地和领空对伊拉克进行作战。为此,美国中央司令部空中力量指挥部紧急调整了空中作战方案,重新调整了对伊拉克北部目标的攻击线路,北线的美国空军联合特遣部队也驻扎在土耳其因契尔利克空军基地,做好了从北线进攻的准备。

  黑夜的降临也没有给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带来多少安全和放松。当天晚上21时正,3架从美国本土飞来的B-52重型轰炸机携带着数十吨炸弹对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塔瓦卡尔那师进行了这一天里的第四次轰炸。仅仅一个半小时后,第二批从美国本土起飞的4架B-52重型轰炸机就携带着数十吨炸弹,对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塔瓦卡尔那师、汉漠拉比师、麦地那师再次进行了卷地毯式高空轰炸。B-52带来沉重的爆炸激起的烟尘在沙漠地区高达数公里,远在目标十几公里外都可以感受到地面的震撼和摇晃。

  午夜前,总计12架F-117A隐形战斗机再次分成多批次、分头突入巴格达,轰炸了伊拉克的C3I系统、领导指挥机构和防空设施,其中包括巴格达市内的伊拉克政府、军事情报局和内务部大楼。在第二个夜晚,伊拉克防空雷达体系对隐身战斗机仍然无法做出及时反应。这说明第一天伊拉克防空雷达对F-117A无法做出及时反应并非偶然现象,美国投资重金发展多年的雷达隐身技术确实到了成熟实用的地步。F-117A如同出入无人之境,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肆意地深入伊拉克纵深攻击战略目标。从此刻起,对隐身战机的破解和作战,已经成为任何一个有可能面对美国军事干涉的国家必须攻坚的课题。

  18日晚间,从红海的美军航空母舰上起飞的美国海军F-18战斗机和A-6攻击机编队在电子干扰机和战斗机掩护下,从西边深入伊拉克纵深,轰炸了伊拉克西部重要的发电枢纽哈迪特汉发电厂与伊拉克电视台大楼,打击目标开始扩展到电视台在内的伊拉克传媒设施上。伊拉克再次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度过了一晚。自从战争爆发第一天以来,伊拉克电视台一直竭尽全力进行各种鼓舞士气的宣传报道,播发防空拦截作战的最新战果,拍摄多国部队飞机和导弹造成伊拉克平民伤亡的画面,报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等人最新的活动和讲话内容,鼓励伊拉克人民与“邪恶的美国”血战到底,并播放着雄壮威武的各种战歌,回顾着两伊战争中的艰苦岁月和“最终胜利”,以此稳定己方的民心士气,凝聚己方的作战意志。

  美国方面显然对伊拉克电视台的宣传报道十分恼火,认为它似乎损害了多国部队空中打击的效果。为了让伊拉克电视台闭嘴,美军不惜对国际公约中规定“不属于军事目标”的对方民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进行军事打击。通过打击对方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传媒设施,破坏对手的宣传和发布新闻能力,造成己方单方面控制对方国家人民获知信息权利,散播对己方有利的新闻和评论,从而动摇和破坏对手国家人民作战的决心和意志,作为新式战争的一种手段,已经初步登上了舞台。在以后一些天中,美军还将更多地使用这一手段。

  到战争的第2天结束时,多国部队的空中攻击进一步削弱了伊拉克的空军和防空能力,根据多国部队自己的战报:伊军的防空单位在第二天仍然正常运作的下降到只有第一天的三分之一,防空作战有效性进一步下降。第二天多国部队空中力量总共有3架飞机损失,只有第一天损失的一半,分别是1架美国海军的EA-6B,1架美国海军陆战队的OV-10和1架意大利的狂风GR1,全部是被高射炮火击落。

  从这一点看,第二天伊拉克防空系统的有效性的确进一步下降,全部击落战绩均由高炮取得,说明伊拉克防空雷达体系和防空导弹体系在这一天由于受制于美军强大的电子战和SEAD作战威力,已经接近于失效。反而只有可以根据目视人工操作的高炮取得了一点儿战绩。不过相比起多国部队高强度的大规模空袭,这样微弱的防空作战战绩对于战局和反空袭的态势几乎没有起什么作用,防空作战局势基本上是任人宰割了。
第四节         侦察无处不在

  1月19日,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继续打击伊拉克C3I通讯及指挥中心,不过这一天此类任务已经下降到了24个,数量只是战争第一天此类任务的40%。这反映出第一天对伊拉克C3I通讯及指挥中心进行斩首式的精确打击收到了充分的成效,伊拉克仍在运作中的C3I通讯及指挥中心数量不断下降。战争开始的前三天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辉煌战果,不但反映了多国部队作战飞机部队的强大战斗力,而且也首先来自于战前大量而准确的情报收集,为空中力量了解伊拉克军事部署、防空体系构成、防空雷达和导弹阵地位置、C3I通信和指挥中心所在位置,提供了清晰而详实的指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多国部队的侦察系统是这场威风夺目的空中进攻战役里默默无声的幕后推手,它们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后,美国空军就紧急调集了大量侦察机迅速飞到海湾战区,一些侦察机部队到来的时间甚至比很多战斗机部队还早,反映出美国中央战区总部空中力量指挥部对侦察业务的极度重视。大量具有先进侦察手段和强大侦察功能的侦察机云集海湾,从1990年8月7日起就开始对伊拉克和科威特执行大量侦察任务。这其中,擅长不进入目标国境内就能够实施侦察行动的RC-135电子侦察机就是重要一员。

  RC-135是美国空军最先进的战略电子侦察机之一。主要执行通信侦察和雷达侦察使命。RC-135的雷达侦察使命是利用机上装载的各种大型雷达侦察接收机,在平时侦收潜在威胁雷达的电磁辐射信号,查明其技术参数,如雷达频率、波段和方位等,收集到的敌方雷达的频率、波段等技术参数进行存盘、分析,以供本方针对性研究电子战手段,也可做为存储信号输入本方电子战设备,以备战时开展识别和干扰之用。在战时则要查明敌方各种电子设备的类型、数量、配置、部署及其变动情况,通过威胁识别作出告警,并引导本方野鼬鼠飞机对敌方的雷达实施毁灭性打击。RC-135电子侦察机实际是在波音707机体平台改装发展而来的,机体平台的性能非常成熟,也与美国空军大量装备的C-135运输机和KC-135空中加油机平台同源,这样美国空军可以获得高度通用的大型运载平台和维护以及备件保障体系,有效地降低单件装备的价格和使用成本。并可充分利用空军拥有的大量现成同一型机体平台,灵活改装部署,延长已经稍显过时、但机体寿命仍很长的C-135和KC-135的使用寿命,做到物尽其用。

  RC-135外形基本与波音707相近,但是其头部鲜明的“猪鼻”形整流罩使它与波音707客机清楚地区别开,在这个巨大的黑色整流罩内装有大量电子天线,可配合机内众多的电子侦查设备,对广泛频段的无线电信号进行识别和监听。机上通信信号侦察系统可侦察音频、视频、电传、电报等信号,在1万米高度可侦测到最远达600~800公里距离范围内的电台,并可对其进行定位。尤其是可以对敌军经常使用无线电联络手段的C3I通信指挥中心进行准确的发现和定位,可以发现一些伪装隐藏良好、通过拍照侦察手段不易发现的C3I目标。所侦测到的电子信号自动存录,并通过压缩打包发送传给地面站或返回基地降落后进行处理。对一部分可以破译密码的信息情报,它还可以通过监听手段直接掌握,并及时报告给地面指挥官。正因为RC-135具有独特的电子侦察设备,所以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无须进入敌国领空或者过于贴近敌国领空活动,不易提前走火,更可以在双方尚未开战的时候方便隐蔽的对敌方开展战略侦察活动。

  RC-135与民用波音707客机同源,还带来了一个好处,其在雷达反射信号上和外观上更接近普通民航客机。而不像战斗机那样从外形上就具备鲜明的军事色彩,从而在表面上降低了对尚未开战的敌手的敌意。如果敌方对其不太了解,RC-135就可以频繁地贴近敌方领空进行侦察,这就为RC-135的侦察活动带来了巨大便利。电子侦察机的出现,使空中侦察活动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改观,由于其根本不需进入敌国领空就能对敌方有效侦察,也就意味着在未开战情况下敌方也不便于直接在领空外将其击落。而且电子侦察机本身无武装,不直接从事空袭活动,所以飞到其他国家周边时表面上敌意较低,对方也确实不便于将其在领空外直接击落、首开战端。电子侦察机利用这一点,可以和平年代在他国领空边上进行有效的侦察。

  电子侦察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空中侦察局面,它时效性强、针对性强,可以弥补卫星侦察的不足,不但可以战时使用,在和平年代更可派上大用场——美国电子侦察机的惯用伎俩就是在他国领海线附近打“擦边球”,大肆盗取他国军事机密。美国常到中国领海附近进行侦察的EP-3C就是另一种著名的电子侦察机。美国电子侦察机有时甚至故意侵入他国领空,做出充满敌意的挑逗活动,挑衅他国主权,以诱使他国防空系统作出反应(例如平时隐蔽不开机的战备雷达和防空导弹火控雷达开机甚至锁定电子侦察机),然后乘机窃取他国雷达的频率、功率、防空反应时间等重要军事情报。如果是战时,火控雷达开机锁定电子侦察机,就很可能击落电子侦察机,电子侦察机一方来不及分析对方电子信号、找出针对性的电子战措施。然而在未开战时期,对方不能真的在自己领空以外开火击落电子侦察机,电子侦察机就能以身作诱饵,用“苦肉计” 厚着脸皮骗取对方电子信号,回去后供己方分析研究之用。这使得电子侦察机在和平年代成了威胁最大的侦察类型。应对电子侦察机的威胁,已经成为新的技术条件下重要的反侦察内容。

  在海湾战争之前的“沙漠盾牌”和战争之中的“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共向伊拉克周边部署了9架RC-135侦察机,每天不间断的平均保持同时有2架在伊拉克周边飞行。每架飞机一次侦察时间为12小时,对伊拉克进行不间断的侦察监视。美国空中力量在海湾战争开战前就对伊拉克C3I通信指挥中心、战略防空体系中的雷达和防空导弹阵地进行了准确而详尽的定位和信号搜集,为开战后准确的打击和有针对性的电子干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在战前进行情报收集,在战斗进行中RC-135还可以向E-3预警指挥机和E-8联合监视指挥机提供情报支持,以便空中指挥决策。

  除了RC-135电子侦察机以外,美国还在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等地建立了39个地面无线电侦听站,调集了8个地面电子侦察营,外加5个地面电子侦察连,对伊拉克众多电子信号进行日夜不停的截获和侦察。另外波斯湾海上游弋的美军一部分舰只也具有一定的电子侦察能力,形成了一个从太空、空中、海上、地面结合的立体化电子侦察网络,为空袭前搜集。不过比起地面无线电侦听站,RC-135具有一个独到的优势:

  RC-135电子侦察机可以在伊拉克领空边界线附近肆意打“擦边球”,有时故意做出侵入伊拉克领空的举动和其他充满敌意的挑逗活动,以此诱使伊拉克防空系统作出反应,乘机窃取伊拉克电子信号的秘密。这一点功能上,固定的地面无线电侦听站是做不到的。

  正鉴于电子侦察机在美军作战行动中的极端重要性,美国空军RC-135电子侦察机部队的标徽上都自豪地写有这样的口号:“侦察是我的生活,危险是我的业务。” 也正从海湾战争之后,美国国防部国防空中侦察办公室的内部文件就对电子侦察机的地位和任务做了如下定位: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美国空军要想为美军21世纪联合部队指挥官们提供全球和战区的战场空中、空间、陆地、水面和水下情报,那么光是凭天上的侦察卫星、空中的无人驾驶侦察机以及敌后的间谍是远远不够的,RC-135是弥补这一不足,整合各种侦察系统的重要手段。”

  除了9架RC-135之外,美国空军还从1990年8月开始,在海湾地区投入了包括6架U-2、4架TR-1、18架RF-4G侦察机在内的完备的侦察机部队。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的1990年8月7日到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打击前的1991年1月15日,RC-135、U-2、TR-1侦察机对伊拉克执行战略侦察任务共达688架次,平均每天进行侦察达4.3架次以上。RF-4G侦察机对伊拉克执行战术侦察任务共达718架次,平均每天达4.5架次以上。而伊拉克始终浑浑噩噩,加上伊拉克空军能力较差,始终未采取任何清晰有效的制约措施。

  这正是伊拉克方面反电子侦察能力低下的表现。

  海湾战争爆发前,面对将近五个月的美国电子侦察活动,伊拉克方面始终雷达照常开机,无线电台照常通信,不注意隐蔽各级指挥所电子信号,保密语音通讯系统欠缺,无线电密码更换也不机警。最主要的问题是伊方出于原来两伊战争等低技术战争的认识水平,既不认识电子侦察的危害严重性,也根本不了解电子侦察机的技术性能,甚至经常根本不掌握电子侦察机的行踪。伊拉克军队自身的做法,正是被美国电子侦察机反复得手、最后摸底透彻的原因。实际上,美国的电子侦察手段虽然先进,但是对抗方法还是有的。即使对于伊拉克这样反侦察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一方来说,也还是有行之有效的反电子侦察监视手段的。这就是必须从控制信息源,干扰敌信息探测入手:

  一. 控制信息源。针对敌电子侦察机的性能、特点、活动规律,可采取“定”、“控”、“避”的控制方法。“定”,即:加强无线电管理,制定统一的反侦察联络文件,规定在什么时间使用,使用多长时间,什么时间返回原频;对电信沟通时机、时长和功率进行规定;对雷达开机时间、使用频宽和天线方向进行规定;对本方产生电子信号的次数、延续时间、使用频谱、传送方向和功率大小进行规定,以降低信息源被发现的概率。

  “控”,即:严格控制无线电发射,尽可能保持无线静默,确需发信时,要尽量使用小功率电台,采用条密和短报方法,减少发射功率和无线电信号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减少给敌探测收集的机会。

  “避”,即:电子侦察机飞临附近区域时,力求保持无线静默。当敌电子侦察机飞出附近区域时,本方又开始工作;当敌进入本方电磁辐射区时,本方应及时关机,当敌离开我电磁辐射区后又开机工作,与敌打“磨菇”战,使敌难以详细、清晰捕捉侦测到我方信号。

  二. 屏蔽信息源。计算机、雷达、电台、通信站(台)、自动化指挥中心,在工作时要向外发射大量的电磁信号,这些信号有的易被敌侦察接收,被敌破译导致失密泄密。为此,应采取“转”、“罩”、“遮”的方法进行屏蔽。

  “转”,即:在不限制已方使用自由的前提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电信号转化成热能、电能、电磁能及其它形式的能量,使其不至于被侦察捕捉,以实现对信号的屏蔽。

  “罩”,即:在工作的重要电子设备周围建立电磁屏蔽手段或密集铁丝网,将这些信号“罩”在其中,达到电磁屏蔽的目的。

  “遮”,即:在敌电子侦察机探测的主要方向,利用地形、地物遮断电磁辐射,防敌机、雷达、卫星对本方的侦察监视,以保证我方电磁安全;或在本方雷达、指挥所、机场、导弹阵地、舰艇配置地域布撤干扰,设置角反射器、偶极离子云团等电磁屏障,遮断敌侦察监视,使敌无法对我实施有效侦察。

  三. 改变信息源。主要采取频率捷变技术和加密技术,使敌电子侦察机难以捕捉信息源发出的信号,或收到信号也难以从中获得稳定的信息。当察觉敌进行电子侦察时,应采用增减发射功率,启用隐蔽网,保持无线静默,改变通信手法和电信号特征,防止敌机侦听和窃取及记录信号特征。采取“分”、“变”、“增”等战技术手段,改变信息源。

  “分”即:分散配置通信要素,分散配置电磁源,将大网改小网,小网改专向,分散敌电子侦察力量,增大其侦收分辨难度。

  “变”即:充分发挥本方有线通信的效能,变无线通信为有线通信、专向通信、密语通信及简易通信,使敌电子侦察无处可寻;对重点部位采用多部不同程式电台组成多个不同信道,传输同一信号,以多程式、多信道防敌侦察监视,达到保护我电磁安全的目的。

  “增”即:针对电信号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随着传输距离增加越来越低特点,增大本方发射源至敌侦察机的距离,增大我电信号的衰减程度,使敌方的探测效果下降。


  四. 干扰敌方的接收设备。即:通过各种侦察手段,获取敌电子侦察机电讯侦察的种类、频率、手段及相关的技术参数,采取多种制假手段干扰欺骗迷惑敌人。

  1、发射假信息。即:利用与敌信息载体相同或相近的频率信号,将大量虚假的电子信号传送给敌侦察机以迷惑敌人;或利用专用设备模拟军用电台、网站、指挥所的电磁频率欺骗敌机,使其真假难辨,无法获取有用的电子信息。

  2、组织电磁佯动。即:构建假雷达,施放假电子信号,设置电子诡计,实施电子技术伪装,组织电磁佯动,欺骗敌侦察。

  3、进行抵近干扰。这是反电子侦察中最关键的举措。即:由本方战机携带干扰设备贴近跟踪敌机,集中若干电磁波束,电磁脉冲,大功率信号对敌实施抵近干扰,覆盖其频率,阻塞其信道,扰乱其程序,使敌方难以接收到清晰可辨的信号,从而使电子侦察任务失败。

  然而,在海湾战争中,基本看不到伊拉克军队采取了任何一种像样的反电子侦察手段。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的惨败教训,充分说明了一支军队必须不断研究新军事技术和装备、了解敌我双方最新军事技术的发展、来保证自己不断改进新战术、有效应对。一支不真正关心最新军事技术和装备的发展、不能根据武器技术发展来不断采取新战术的军队,是无法打赢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的!

  第五节         攻击核生化目标

  1月19日全天,多国部队继续向伊拉克发动空袭。经过战争前两天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对伊拉克C3I通信和指挥中心、战略防空体系进行打击,此时伊拉克战略防空体系已经不能正常运转,体系完整性严重下降,出现多个敌方战机可自由出入的“敞口走廊”。在这种情况下,多国部队战机和巡航导弹深入伊拉克境内纵深、重点打击伊拉克核生化设施的条件已经具备。

  美国两大对外情报机关——中央情报局和国防情报局在1990年9月份就向美国总统提交了关于伊拉克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生产研制能力的评估报告。两个情报部门都认定,伊拉克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生产能力,并已经形成了一部分实际作战能力。毫无疑问,伊拉克已经在此前的两伊战争里对伊朗军队大量使用了化学武器,展现了成熟的化学战能力和残忍的使用化学武器的精神。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情报局估计伊拉克每年可以制造600~1000吨化学毒剂,包括剧毒致死性的沙林、塔崩、维克斯和糜烂性毒气芥子气,其主要生产能力集中在费卢杰、萨马拉和摩苏尔附近的所谓化学制剂工厂。伊拉克已经掌握了将化学毒剂放入炮弹和弹道导弹弹头投放的技术。在具体估计伊拉克每年能制造多少吨化学毒剂上,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情报局的情报略有分歧,美国国防情报局的估计较低,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较高。

  美国国防部情报局的情报认定,伊拉克的化学武器储备中心主要在四个分处地区中心的地方,分别是伊拉克中部的萨马拉、哈拜尼亚、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和北部的摩苏尔,其他还有多个较小的化学武器仓库分散在全国各个地区。尤其是与科威特战区直接相邻的巴士拉附近储备的化学武器,对多国部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美国情报部门认为,伊拉克可能共储备五千~一万吨化学毒剂,这些毒剂足够杀死数十万人,并让整个海湾地区陷入生态灾难。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情报局的报告认为,萨达姆是一个真正的战争狂人,他小时候失去父亲和家庭温暖,使其极端残忍和不惜与世界共同毁灭。他们认为,萨达姆是一个疯子,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一定会使用化学武器进行报复。并且从长远来看,摧毁伊拉克的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制造能力不但是这场战争必须达到的军事目标,而且完全符合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自从与萨达姆反目成仇后,美国极其不希望这个处于世界石油中心的夙敌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样才能保证海湾地区在美国领导下的地区秩序,减弱伊拉克和萨达姆对产油中心海湾地区的安全威胁和影响。

  伊拉克对生物武器的追求和研制,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准确地知道伊拉克已经能大量培养炭疽热孢子和肉毒杆菌毒素,而且还在研制培养其他恶性病毒的活性制剂。伊拉克已经在几个地方建立起了与生物武器有关的研究设施和生产设施。位于伊拉克中西部纵深的所谓萨曼帕微生物研究所和塔基实验中心其实就是生物武器研究设施,而拉迪菲亚和阿布古莱亚两地的所谓医药制剂工厂实际就是生物武器制造厂。此外,伊拉克全国不同地区还有18个特殊的冷藏仓库,这些仓库从一开始就秉持着特殊的设计要求,设备设施有很多特殊之处——那就是保存生物武器所用的特殊仓库。这样,萨达姆一旦需要使用生物武器的时候,就不必冒着空袭和泄露的双重巨大危险而临时长距离把生物毒剂从拉迪菲亚和阿布古莱亚两地运输过来,而可以在附近的18个仓库之一就近取用。对这一点,美国中央情报局掌握的情报很可能是准确度非常高的——因为连美国的著名大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报道了伊拉克发展生物武器与美国某些秘密机构之间的关系。

  对于伊拉克的核武器研究设施和研究达到的水平,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情报局的情报都不是很详尽,并且存在一些分歧。战前美国只能确定两个与核有关的伊拉克设施和地点,对伊拉克的核武器发展到何种程度更不够清楚。其中,最有名的当然就是位于巴格达市区的伊拉克原子能委员会。美国情报部门已知其包括PC3工程总部(实际用途是核武器研制的监督管理),拉西迪亚工程设计中心(实际用途是离心分离机工厂),国家计算中心(实际用途是核武器和其他尖端武器的计算支援和研制),地质勘测研究所(实际用途是负责伊拉克境内的铀矿开采和提炼)。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目标。然而,更引起美国国防情报局注意的,是伊拉克神秘的图韦莎研究中心。

  图韦莎研究中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郊区附近,它由一个庞大而保安森严的建筑群组成。战前美国侦察卫星已经反复对图韦莎中心实施了照相侦察和地理测绘。在图韦莎中心高大的围墙内,共大约有90座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其中一部分建筑物显然有特殊的用途。图韦莎中心内部的建筑物之间有宽阔的道路联系,某些建筑物之间显然有生产流线上的联系。守卫严密的大门前站岗的士兵都来自伊拉克秘密警察而非普通的保安或警察,都说明图韦莎中心负有不希望外人窥伺的神秘使命。通过各种情报渠道,美国国防部情报局的专家初步判定,图韦莎中心的80号、85号建筑是同位素分离车间,63号、65号建筑是离心分离机车间,90号建筑是(铀)黄饼浓缩车间,5号、9号、10号、15号建筑是裂变工厂。

  美国国防情报局判断,位于巴格达市区的伊拉克原子能委员会实际是核武器开发监督管理机构所在地,和一部分相关工厂和设计支援所在地,实际以行政功能为主。而图韦莎中心更有可能是真正的生产中心和试验中心,主要的科研机构也在这里。美国中央情报局还从几个叛逃的自称是伊拉克核武器计划参加人员那里得知,“图韦莎中心的确是伊拉克核工业和核研究的真正中心,那里的规模和神秘程度远超外人想象,那里工作的都是伊拉克国宝级核物理科学家和工程师。萨达姆对他们给予极高的待遇,收入和住房接近伊拉克副部级官员,投入科研经费十分惊人,要求他们必须在1990年9月之后四~六个月内拿出伊拉克的原子弹来,而且他们的工作成果也已经极度接近原子弹起爆”。美国中央情报局信誓旦旦地声称,伊拉克已经聚集了足够的浓缩铀以开始生产第一颗原子弹,伊拉克的核野心早已暴露无遗,紧迫的时间处在让多国部队和伊拉克赛跑的阶段。根据中央情报局来自那几个叛逃的所谓伊拉克科研人员的说法,图韦莎中心的科研人员同时受到萨达姆政权严密的监视,他们的家人实际被扣作人质,在科研工作中的稍有失误就有可能受到枪毙。所以图韦莎中心的科研人员都会非常卖命地工作,伊拉克核武器的研制进程绝对会非常快。

  不过美国国防情报局对中央情报局那些骇人听闻、震人心魄的报告颇不以为然,认为那只不过是伊拉克叛逃人员为了提高自己身价而胡乱瞎编、邀功请赏的做法,而中央情报局一向最喜欢这种哗众取宠的东西。美国国防情报局认为,伊拉克的核武器研究离原子弹起爆还有很远的距离。不过不论怎么说,这个目标都必须被消灭。美国中央战区总司令部从战前就把图韦莎中心列为最需要打击的重点目标之一,目标编号C11。

  1月19日,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加强了对图韦莎中心、原子能委员会、萨曼帕和塔基生物武器研究中心、拉迪菲亚和阿布古莱亚两地的生物武器制造厂、全国18个生物武器冷藏仓库、费卢杰、萨马拉和摩苏尔附近被怀疑的化学制剂工厂和哈拜尼亚、巴士拉等被怀疑化学武器仓库的打击。执行相关任务的多国部队飞行员们在领受任务时,被告知这些任务的重要性,被告知他们所将要做的事情将挽救几十万人的生命。这使得飞行员们执行任务时都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战斗精神。这一天,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实际执行的对上述目标的空袭任务达到了78个,是第一天此类空袭任务的2倍,是第二天此类空袭任务的5倍,掀起了第一个打击伊拉克核生化目标的高潮。
  第六节         电力战

  从海湾战争爆发的第一天起,多国部队就把伊拉克电力设施作为空中打击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战前,伊拉克的电力供应状况达到很高的水平。与第三世界大量国家经常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相反,盛产石油的伊拉克的电力系统不但供电充足,而且存在相当大的富余。海湾战争爆发前,伊拉克全国共有25个主要发电厂,由分布式变压设备和交换站以及遍布全国的140多个变电站共同接入国家输电网。伊拉克的电力设备大多从西方国家进口,25个主要发电厂里到处可见美国GE等世界一流大品牌的新式涡轮发电机,设施完备,条件良好,表现相当优良。1990年,伊拉克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500兆瓦,而伊拉克平时正常运转只需5000兆瓦左右,电价十分低廉。由于丰富的石油储量和发达的电力供应,伊拉克的城市地区生活相当富足,居民家庭的电器化程度很高,各种日本进口家用电器应有尽有。

  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多国部队就对伊拉克电力设施发动了78次强力的空中攻击,战争第二天又对伊拉克电力设施发动了62次空中攻击。开战前两天就有11个伊拉克发电厂遭到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的严重打击,被迫关闭。此外还有7个变电输送中心受到空袭摧毁,局部地区出现大面积停电。电力是一切现代化工作和大量军事活动必需的,伊拉克的国计民生都受到重大影响。国家电网的大面积瘫痪,迫使伊拉克军事部门只有纷纷打开各自的备用柴油发电机。然而备用的柴油发电机冒出黑烟滚滚,很容易暴露它们所接近的军事目标位置,从而让多国部队空中力量知道一些他们原来不知道的伊军事目标位置。

  美国情报部门认为,像伊拉克这样的专制国家,在战争中出现大面积停电时,第一时间投入工作的备用发电机很少是给民用准备的,供电对象不是军事设施,就是达官显贵的住宅区。实际上,很多伊拉克军事部门的备用发电机确实就放置在它们所服务的军事设施地下室或周边独立发电房里。尤其是当备用发电机组也受到空中打击而失效后,不顾损失、在附近迅速再次启动第二组备用发电机的地区里通常一定具有重要的军事设施。而且备用发电机发出的电力,电压不如大型发电机那样稳定,有时会出现掉闸和电压跌宕的情况。而每一次掉闸和电压跌宕都会带来精密军事装备的效能受损,甚至有可能在防空作战最关键的时刻突然掉链子。多国部队的空中情报人员每天都把一些不断受到空袭打击而停电、却不断在当天恢复供电的地区做为重点搜索区域,不断画出和缩小伊拉克军事目标区域定位。

  伊拉克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比其平时正常运转所需超出90%左右,这理论上使得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必须花费更多力气用于破坏伊拉克的电力系统。然而,富余的发电能力并不能简单转化为电力的富余,因为发电能力的富余反映在发电机组的不充分运转上,当这些发电厂和变电输电枢纽自身受到严重破坏时,原来富余的发电机组能力也随着一并受到了摧毁。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在战争头几天高效地完成了这方面任务。1月19日,多国部队再次出动空中力量,对伊拉克剩余可正常工作的发电厂和电力设施发起打击,并加强了对伊拉克备用发电设施的打击。到1月19日夜晚,伊拉克全国的供电能力已经从开战前的水平急剧下降到了原来的30%,全国的电力危机已经无法掩盖。其中战争第一天的重点打击,就使伊拉克的供电能力剧降到开战前的45%,战争第二天再降到开战前的39%,战争第三天更是已经降到开战前的30%。虽然伊拉克打开大量备用发电机发电,但供电下降的局面仍不可遏止,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商业用电和工业用电已经被切断。伊拉克大片地区夜间开始陷入一片黑暗。只有在伊拉克北部地区例外,在那里,伊拉克城镇夜间仍具有灯火通明的情景。驻扎在土耳其因契尔利克基地的、多国部队原认为精锐的混合特遣部队,打击伊拉克北部电力设施任务完成得比较糟糕。其原因将在后面逐渐提及。

  对伊拉克电力设施进行重点打击,造成大面积停电,不但有利于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军事力量,还可以沉重打击伊拉克国民经济,而且在伊拉克平民中逐渐散布了巨大的恐慌意识。伊拉克当局通过自己的宣传媒体报道防空作战取得所谓巨大战果的消息,鼓励伊拉克平民的意志,不让伊拉克人感觉到战局的不利,但无法让伊拉克平民感觉不到严重的大面积停电,无法让伊拉克平民从本国电力设施被摧毁和大面积停电中感到战局的严重不顺。——如果防空作战局面真的像宣传中说的那样有力,怎么可能出现电力设施大量被击毁、各地区大面积停电的现象呢?一些伊拉克人开始质疑伊拉克宣传媒体里说的话。

  大量电力设施的被摧毁,使伊拉克人民生活陷入了严重不便,不但处于经常没有电灯、需要摸黑、没有电视、没有外出用餐聚会、没有娱乐、甚至时常波及停水的生活不便中,同时也让一切需要电力的现代社会生产陷入困顿,使伊拉克国民经济加倍陷入绝境。多国部队空中力量仍将多日连续不停地对伊拉克电力设施进行打击,使伊拉克方面抢修的成果化为乌有。这种停电的阴云不是苦撑一天半月就能度过的,而是一天又一天,不知尽头。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恐慌心理和各种谣言开始蔓延开来。高强度空袭下艰苦的战时生活,消磨着许多伊拉克老百姓对战争的意志,逐渐蚕食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信心。

  电力战,作为一种全新的战争手段,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地摧毁敌国国民经济,从海湾战争起已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航空武器和航空装备技战术水平的高速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使用,使得大范围摧毁敌国的电力能力成为一种非常现实的可能。而电力设施分布的广泛性,又使对电力设施的防空保护极其困难。电力网如同一张铺开的网络,分布在广大国土的角角落落,其中一条输电干线就可能长达数百公里,在其中任何一点进行打击都会造成大面积地区的严重断电。这都使得防御方的防御困难大幅度增大,过去传统的要点防空已经无法保护新形势下的国民经济安全。而电力又是国民经济正常运作的基础,电力战的效果就是敌国成百上千乃至上万的工矿企业停工,工商活动停滞,国民经济逐步走向彻底瘫痪。众所周知,现代社会里,一个工商业区每停电一小时,造成的经济损失都达数以亿元计。如果是发电厂被击毁,那么电力恢复所需的时间就远不止是几个小时。而击中电力网络一处所需的精确制导炸弹价格不过是以万元为单位。即使进攻方在对防御方电力设施的几个空袭里损失了一架战机,其损失也远远小于防御方电力中断所受到的损失。这就造成了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打击效果,进攻方只需很少的付出,就可以对防御方造成很严重的经济损失。这进一步加大了进攻方与防御方之间的代价对比,使战争优势向掌握制空权一方强烈倾斜。电力战的强大威力和对战争进程的巨大影响,都使得战争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而要想有效地应对电力战,就决不能单纯依靠被动防空,而要从掌握制空权、掌握空中攻击的主动权方面整体考虑。掌握制空权,才可能保证敌方无法随意地打击我方电力设施和国民经济,敢于掌握空中攻击的主动权,才能使敌国电力和国民经济陷入被打击的深渊。简而言之,电力战的出现,使得制空权的位置再一次空前提高,而空中攻击精神的重要性也空前提高。

  第七节         新式武器装备推动战争模式的改变
  在海湾战争中,F-117A隐身战斗机大显神通,开创了世界历史上雷达隐身战机第一次在大规模战争中的使用和战绩纪录。这种号称对雷达隐身的战机,到底是忽悠?还是确有奇效?是媒体的夸大宣传?还是低水平敌手的衬托?是无知者一窝蜂的吹捧盲从?还是失败者自我安慰的嘴硬诋毁?我们不妨稍加介绍。

  自从雷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使用并大显神威后,就极大压缩了飞机的突击力。为了与雷达进行对抗,电子对抗技术开始应运而生,以谋求压制雷达的功效。而雷达的反干扰能力也随着各种反干扰技术而不断提高,尽力削弱电子干扰的作用,保证雷达有效工作,形成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斗法局面。电子对抗技术仅仅是通过干扰雷达波来降低雷达的效能,它毕竟不能完全令雷达的功效作废,那么,能不能发明一种技术让原有的雷达技术彻底失效呢?

  1964年,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莫切夫在《莫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颇有创意的论文:《物理衍射理论中的边缘波行为》。在这篇文章中,乌菲莫切夫提出,物体对雷达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和物体的尺寸大小无关,而和边缘形状有比例关系。乌菲莫切夫尝试推导出如何计算飞机表面和边缘的雷达反射面面积的公式,从而为量化飞机被雷达发现的概率打下基础。乌菲莫切夫的理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一个很大的飞机,仍然可以被设计成雷达反射面积很小的。这并不取决于这个飞机的大小尺寸,而取决于它的外形形状和独特的细部处理。为了减小对雷达波的反射,需要降低的不是飞机的面积,而是飞机的雷达波反射面积。

  但是,满足充分的“雷达反射面积最小化”设计的飞机当时在空气动力特性上是难以做到静稳定的,其气动特性相当差,飞行控制很困难。在1960年代,计算机科学还不够发达,还不能够设计出既隐身又能实际飞行的飞机。因而,乌菲莫切夫的论文在苏联只停留在论文阶段,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然而,在另一个大国——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制造公司的工程师们却注意着其他科技大国的科学文献,他们认为乌菲莫切夫的论文很有价值,并在此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和试验。尤其到1970年代时,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研究一种既能在雷达波面前隐身又能实际飞行的飞机,条件已经成熟。

  1975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了一个称之为“轻型隐身战斗机验证机”的研究计划,要求研制一种大幅度降低被雷达探测到的概率的新型战机,并把雷达隐身技术领域做为美国空军下一代重点发展技术之一。最初有几家飞机制造公司受邀参加了这个项目,但其中并不包括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原因是美国国防部当时认为该公司缺少研制现代战斗机的经验。洛克希德是一个老牌的飞机制造公司,创始于1916年,它先后研制出P-38、F-80、F-104战斗机和C-130运输机和SR-71侦察机等一系列优秀军用飞机,但到1970年代中期,洛克希德公司确实已经多年没有再从事战斗机的研制。但由于洛克希德公司已经自行提前在隐身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主动提交了投标方案,提出了自己的“拥蓝” (HAVE BLUE)方案,挤进了隐身战机项目。经过对比,洛克希德公司的“拥蓝”方案最终黑马崛起,于1976年战胜了其他对手中标。

  1978年,第一架原型机由洛克希德公司著名的、号称美国最神秘的飞机们诞生地——臭鼬工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制造出来。新飞机有着奇特的外形,完全没有圆弧的表面,整个机体全部由不同朝向、不同尺寸的平面组合构成,有人甚至说:看起来像一堆不规则的工业垃圾插上了飞机的翅膀。事实上,它跟后来投产的F-117十分相近,但明显比F-117小、可以称为后来F-117的缩小型。“拥蓝”不能携带任何武器,它只是一架实验用飞机,专门用来测试这样怪异形状的飞机是否真的可以飞行,以及雷达对它的探测能力。为了充分测试它对雷达波的散射作用是否够强,“拥蓝”的机体表面并没有涂上以后F-117会有的可吸收雷达波的特殊涂料。这种由不同朝向、不同尺寸的平面组合构成怪异的外形设计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一个计算飞机雷达反射截面积(RCS)的数学模型。其实这并不意味着要想在雷达面前隐身就必须使用这种怪异的平面组合体、而不能使用圆滑的圆弧过渡体——而是因为当时掌握计算雷达反射截面积的计算方法里,平面外形比曲面外形要容易计算许多。所以它的外形就做成了这种在空气动力特性上非常不利的多面体形状。这是第一代隐身战机的技术所能达到的限度。

  “拥蓝”的飞行测试成功了,电传飞控系统让它飞得很好,这堆“不规则的插上了飞机翅膀的工业垃圾”真的可以飞行。而在雷达实际测试中,防空雷达只能在很近的距离才侦测到它,而且即使被侦测到也无法及时地进行锁定攻击。这样的测试结果完全达到了美国空军的要求,证明雷达面前的隐身是有可能实现的。经过反复的测试,得知“拥蓝”在机首正对雷达波发射源时有最小的雷达反射面积。也就是将机首正对雷达波发射来源,是最安全的方法。

  “拥蓝”的试验并非一帆风顺,总共制造了6架原型机,其中两架原型机先后因降落中失事和发动机及液压系统线路失火等意外而坠毁。但“拥蓝”已经证明了它的确可以大幅度降低敌方雷达侦测的功效,并可以做到稳定的飞行。由于“拥蓝”的成功,1978年美国空军制订了代号“大趋势”的研制计划,开始研制实用的F-117A战机,并正式给予了“F-117”战机编号。实际上F-117始终是一种对地攻击战机,按照美国空军1962年后的命名规则,“F-”是指战斗机,“B-”是指轰炸机,“A-”是指攻击机。按照用途,F-117似乎应该使用“A-117”这个名字,但却使用了代表战斗机的“F-”系列飞机编号。F-117是1970年代以后唯一没有使用新命名规则的新式飞机。有人猜测,这是为了保密需要,用一个错误的编号使对手对它的真实用途产生错误认识。

  不过在其解密后,一部专题电视纪录片里,F-117A研究团队的一位研究人员说,空军以F命名F-117A,是因为美国空军高层对于战斗机的喜爱和重视远优于对地战机,对地攻击机经常被嘲讽为“搬运泥土的飞机”。官员们认为这一款非常重要的新飞机被称为“战斗机”比轰炸机或攻击机更能获得政治和军事上的支持。而且顶尖的飞行员们也更愿意登上新型战斗机,起名“F-117”,有利于激发起飞行员们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愿意在这一重要的新型飞机上服役。

  1981年6月15日,预生产型F-117A飞机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试飞成功。在随后的试飞中,F-117A先后有两架原型机坠毁,反映出第一种隐身战机研制上的难度,但总体而言F-117A各项性能达到了美国空军的要求。美国空军随即下达订单,1982年8月23日,洛克希德公司向美国空军交付了第一架生产型F-117A。1983年10月,批量交付的F-117A开始进入美国空军托诺帕试飞基地的第4450战术大队服役(1989年,第4450战术大队整编进入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F-117A共生产装备美国空军59架,其中36架做为美国空军快速反应部队一部分,处于随时备战状态,可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部署到世界各个角落。其余主要作为国内训练用机等。F-117A服役后一直处于高度保密之中,直到1988年11月10日,美国空军才首次公布了该机的模糊照片,1989年4月,F-117A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公开向新闻界展示。

  在F-117的设计中,首先考虑的就是对雷达隐身,增加雷达探测到其的难度。除了采用各种吸波(或透波)材料和表面涂料,更主要的是依靠整个外形对雷达波的减小反射面积和通过散射减少雷达接收到的回波强度。F-117A为此采用了独特的多面体外形,一般来说,战机突防时,敌方地面雷达和机载雷达的探测角大都处于飞机轴平面的正负30度范围之内,所以洛克希德的设计师们把F-117A大部分表面的倾角都设计成大于30度,将雷达波偏转散射出去,从而难以被发出辐射信号的那部雷达收到。独特的多面体外形,对雷达波的散射作用很强,而使发射雷达波的敌方雷达收到回波的概率却大为减小,敌方雷达收不到回波也就无法发现F-117A,从而实现了对雷达隐身。F-117A的外形已不是常规飞机的从气动力角度来考虑,而是把气动力与对雷达隐身联系起来,气动方面服从于隐身需要,气动力方面做了大量妥协。设计师还把F-117A机身表面和转折处设计成使反射波集中于水平面内的几个窄波束,而不是全向散射。这样就能使F-117A反射出的两波束之间的“微弱信号”与背景噪声信号难以区别。这种反射波束很窄,以致于雷达不能够得到足够连续的回波信号,而难以确定是飞机目标,还是瞬变噪声信号,因而忽略掉F-117A的真实信号。

  在一些细部的设计上,F-117A也作了周密考虑。如座舱盖接缝、起落架舱门和发动机维修舱门,以及机头处的激光照射器边缘都设计成了锯齿状嵌板,并让这些锯齿边缘与上述某窄波束方向垂直,这样其反射波就不会形成另外的波束,而与该窄被束方向一致。为了减少进气道对雷达波的反射,设计人员除对发动机进行了专门处理外,重点对进气道进行了非常特殊的设计,采用了创新性的“网状格栅隐蔽”式进气道。在进气口设置间距1.5厘米的吸波复合材料格栅,屏蔽进气道,以防止雷达波直接照射到具有极强反射特性的发动机风扇叶片上。这种进气道有效地降低了雷达反射面积,但大幅度降低了进气效率,气流通过网状格栅时会产生压降,因此发动机效率有较大损失。因此以今天的技术水平来看,这已经是一种比较落后的遮蔽发动机雷达反射面积的技术手段。但在当时技术水平下,洛克希德公司表示,“网状格栅隐蔽”式进气道在迎角和侧滑飞行的情况下,可以为发动机提供均匀稳定的气流。同时为F-117A在两侧设置了辅助进气口,必要时开启,以增大发动机效率。不过辅助进气口的打开,会增加雷达反射面积,因此只在己方机场上起飞和复飞时使用。

  F-l17A的进气口高约0.6米,宽1.5米左右,远大于一般战斗机的进气口尺寸。这样的设计,一是为发动机提供进气,二是源于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为发动机尾喷口提供冷却空气。冷却空气从旁路分流通过,在尾喷口处与发动机的排气混合,然后排出。F—117A的尾喷口也采用了创新性的沿展向的“开缝”式喷口,1.65米长,0.10米高,下唇口较长,下边缘有向后上方翘起的斜板,减弱了机尾后方的雷达反射,对于向后下方红外辐射也有一定遮挡作用。这样的设计,和发动机排气与冷却空气混合,可大大降低发功机的排气温度,减少了F-117A的红外特征。让它令红外线装置也难以发现。美国方面自己宣称,通过上述措施,F-117A的尾喷口排气温度仅有66℃,几乎不能被红外线装置捕捉到。此外,F-117A还采用了V形尾翼、埋入式武器舱、可伸缩的天线等,这一切措施都是为了减小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RCS),达到隐身的目的。此外,F-117A埋入式涡扇发动机和特殊的进/排气装置,使发动机噪音大为降低,降低了敌方通过声音发现它的几率。美国方面自己宣传说,F-117A飞机的RCS值只有0.001~0.01平方米,比一个飞行员头盔的RCS值还要小,几乎不能被雷达发现。不过,事实上,F-117A这么夸张的数据只是一种宣传而已,因为美国后来研发的F-22隐身战斗机也不过宣称达到了这样的雷达反射面积。

  到1990年为止,F-117项目共耗资65.6亿美元,这样平均每架飞机耗资1.11亿美元。其中20亿美元用于研究发展阶段,42.7亿美元用于采购,2.965亿美元用于修建基础设施,飞机的平均单机出厂价为4260万美元(1990年币值)。

  F-117A采用双梁式下单翼,由下表面和上表面的三个平面构成,机翼下表面前部与前机身融合。后掠角67.5°,菱形翼剖面。这样大的机翼后掠角度主要为超音速飞机采用,远大于只能做亚音速飞行的F-117A所要求的。之所以采用这样大的后掠角,主要是为了将前方的雷达波反射到这部雷达接收不到的侧方。机翼有两块副翼,与全动尾翼一起来操纵稳定。尾翼呈V字形,彼此夹角85°,后掠角65°,可减小雷达波角反射效应。装两台F404—GE—FID2涡扇发动机,无加力燃烧室,单台推力48千牛。

  F—117A可进行空中加油,可伸缩式加油口位于机身背部。全机干净利索,除了机头的4个多功能大气数据探头以外,就连天线也设计成可伸缩的,以减少雷达反射面积。为了平时在国内训练时让自己的地面雷达探测到自己的信息,F-117A平时加装有可拆卸的雷达反射增强器。F-117A机长20.08米,机高3.78米,翼展13.20米,机翼面积84.8平方米,展弦比2.05;空重13381千克,内部武器载荷约23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23814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040千米/小时,最大使用速度MO.9;作战半径(无空中加油,带2268千克武器)1056千米,限制过载+5g;机员:1人。

  F-117A的单座座舱玻璃分成五块,倾斜方向各自不同,这是为了满足其尽可能将雷达波散射向不同方向的外形要求。不过这也带来了F-117的座舱视野极差的问题,飞行员在里面的视野被分割得支离破碎。所有玻璃均镀上一层很薄的透明金膜,以防止雷达波照射入座舱内部形成空洞反射效应从而扩大雷达反射信号。F-117的座舱装有著名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的ACESII零-零弹射座椅,怪异的座舱形状并不影响飞行员紧急情况的弹射跳伞。F-117装有GEC公司的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由机头的四个全方位空速管获得数据,使这款外形极其怪异的飞机仍能像普通战机一样可靠的驾驭和飞行。

  F-117A的所有武器均携带在内部武器舱内,而不采取外挂方式,以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内部武器舱长4.7米,宽1.75米,被两个绞接在中心线上的舱门沿纵向分开。可携带2枚908千克级BLU—109型激光制导炸弹或战术战斗机使用的其他各种对地攻击武器,如AGM-88A高速反辐射导弹、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GBU-10/24/27/109激光制导炸弹、GBU-15模式滑翔炸弹(光电制导) 等,甚至包括B61核炸弹。炸弹由安装在机头座舱前下部的可控激光照射器提供指示。内部武器舱最大载荷能力约为2300千克,虽然载弹量并不算大,但F-117所携带的大部分是精确制导炸弹,命中精度很高,打击威力很高。由于是第一代隐身战机,F-117所采用的材料依然大部分是铝合金,武器舱门和起落架舱门和垂尾等局部由复合材料制成。

  为了降低风险和降低成本,F-117A的研制中采用了许多成熟的技术、部件和设备。它的4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和火控计算机与F-16战斗机上的同源;它的平视显示器和多功能显示器以及F404发动机与F/A-18战斗机上的同源;它的惯性导航系统、环控系统、通信及导航设备与B-52轰炸机最新改进型上的同源;弹射座椅与F-15、F-16上的同源;起落架则与A-10上的同源。只在隐身技术上采用冒较大风险的新技术,而在次要环节上尽可能采用成熟技术,使项目总风险和难度在可控范围内。这种做法极大降低了F-117A的研制风险和成本,加快了研制进度。洛克希德公司这种思路,应该说是成功的。

  为了避免自己的机载雷达对外辐射电子信号从而暴露自己的位置,所以F-117没有装火控雷达。它的火力投射和观测瞄准主要靠位于风挡玻璃下面的双视场前视红外传感器进行。该传感器窗口同样覆盖有细小格栅,起到屏蔽雷达波进入窗口内部的作用。座舱内装有AN/AVQ-28平视显示器,大屏幕前视红外下视显示器,两侧布置着两个多功能显示器。其他电子设备还包括霍尼韦尔公司的无线电高度表、H-423/E环形激光陀螺仪惯性导航装置、大气数据计算机,IBM公司的AP-102中央任务计算机,GEC公司的飞控计算机/导航接口和自动驾驶计算机(NIAC)系统;扩展数据传输系统和高度/方向参考系统;数字式活动地图等,火控航电设备的综合化水平也达到了较高的地步,飞行员操作的负担较轻。可收放的红外下视和激光指示仪位于前机身下前起落架舱右侧。机身下面主起落架舱前的机身骨架上有可收放无线电通信天线。

  在美国空军作战条令上,F—ll7A允许在敌方设防空间的任何高度飞行,不必进行地形跟随飞行、也不必有电子干扰机紧密陪伴来躲避敌方雷达的探测。由于它对雷达的隐身能力,所以它不像常规战斗机那样在实施对地攻击时采取兼顾躲避敌方地面火力和对地攻击的战术,飞行员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比较从容地投弹和引导炸弹命中目标上,而不用分心三用。因而它比常规战斗机攻击地面目标时精度更高。为了减少敌方高射炮胡乱开火“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机会,F—117A一般在7600米高度接近目标,这个高度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高射炮的有效射高。个别射高可以达到此高度的高射炮开火也只是胡乱蒙而已,高度越高,胡乱蒙上的可能性越小。本来防空导弹在这个高度杀伤效果更好,但是F-117A的对雷达隐身能力使防空导弹的效能也大幅下降。

  仅在实施攻击的瞬间,为保证投弹精度,F-117A需要下降到至少1000米的高度(一般高度在600—900米)。投放武器时一般是水平飞行动作,而不需像常规飞机那样由低空地形跟踪飞行转为跃升脱离的投弹方式。较高的高度能使飞行员了解全面情况,提高目视探测能力;平飞投弹动作减少了对投弹的干扰,可以从容瞄准;隐身的特点让F-117A可以投弹后从容地用激光指示器自己照射目标,引导投下的炸弹命中目标。常规战斗机虽然也有这种照射引导激光制导炸弹能力,但因为无隐身特性,必须注意躲避雷达和导弹,投弹后还需采取大机动脱离动作保证自己安全。当机动动作大、地形地物变化快时,施展引导激光制导炸弹的功能相当困难。适当较高的高度投弹,不但可提高投放精度,而且还可以利用高度势能大大加强武器的穿透能力,尤其是提高了对坚固地下目标的打击能力。

  F-117A每次战斗起飞前,机务军官先用数据传输软件把目标座标装入中央任务计算机火控系统,中央任务计算机将和惯导系统交联。当接近目标时,F-117A的红外线前视和下视装置会自动地对准目标区域,其图像将在飞行员面前的显示器上显示出来。飞行员选择目标和瞄准点,操纵飞机进入投弹航线。一旦截获和锁定目标,系统就自动地稳定跟踪目标,同时激光装置开始对目标进行测距。当飞机接近目标后,系统把目标从前视红外装置(FLIR)移交给下视红外装置(DLIR)。在中空、直线水平飞行时可以精确地投放武器,必要时系统也能进行上仰和拉起轰炸。据美国方面自己报道,F—117A在演习中对目标的投弹攻击精度可达到1米左右,基本达到了指哪儿打哪儿的地步。

  F-117A的红外装置有探测空中和海上目标的能力,不过其反舰和空战能力很弱,尤其是因为气动外形为了隐身做了大量牺牲,气动特性不佳,加上发动机考虑隐身需要后,效率降低了30%,又无加力燃烧室,所以F-117A速度慢,不能超音速飞行,亚音速机动性也很差。如果遇上敌机,就只有逃跑的份,实际上美国空军甚至没有给F-117A配备过任何空对空导弹,F-117A也没有验证过能使用哪一种空对空导弹,因为美国空军认为, F-117A最大的生存力保证就是它的隐身特性。因为F-117A没有火控雷达,缺少与反舰导弹匹配的手段,所以反舰能力很弱。
在整个空中进攻战役中,美国空军对F-117A的使用,通常是发挥其隐身特长和精确打击能力,不随行配备电子干扰机和战斗机护航,以黑虎掏心的方式,突然而至,直逼要害,直接对敌方防卫最严密、地位最重要的防空体系重要节点和C3I指挥通信中心进行打击,起到瘫痪敌方关键指挥节点、对敌方统帅机关“直接斩首”的作用。其他机型在F-117A得手之后进行后续攻击,利用F-117A创造的敌方短暂混乱,进一步摧毁敌军的作战能力,从而控制整个制空权和主动权。这一战术思想被美国方面形象地称为:“隐身战机先把敌方防御大门踢破,其他战机和导弹跟着蜂拥涌入敌方的房屋,最终共同把房屋摧毁”。美国不但对F-117A的使用思想如此,对所有美制隐身战机的使用思想无不如此。

  F-117A参加过1989年美国对巴拿马的入侵行动,没有遭到地面防空火力任何威胁。美国军方曾据此说“隐身战机已经经过了实战考验”,但是人们对F-117A那次所谓战绩大多不屑一顾。因为巴拿马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像样的军事力量,即使是一架没有护航的、又笨又大的B-52飞到巴拿马上空,他们也未必能击落。不过在终于面对一个像样对手的海湾战争中,F—117A打破了人们对它的怀疑,在一场高强度战争里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声名大噪。它在“沙漠风暴”期间执行高危险性的任务达1271次,成功摧毁了多个高价值战略目标,而自身无一受损。在多国部队多种参战飞机中,唯有F—117A始终承担了攻击巴格达市区目标的任务。

  F—117A的出动次数也很高,按照小队的任务计划,飞机需要24小时值班,飞行员每天休息8~12小时。每个飞行员每夜只飞一次任务,但一架F—I17A往往每夜要出击两次。据统计,在整个战争期间,F—l17A承担了攻击目标总数的40%,投弹命中率为80%左右。当然F—l17A也有攻击不得手甚至失误的情况,但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气、烟尘和有关目标的情报错误所造成的。

  1980年,美国空军在内利斯空军基地组建了第4450战术大队,即F—117A隐身战斗机大队。为新飞机征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几乎全是从战术战斗机部队招来的,在现有战斗机上飞行过1000小时。在最初几年的飞行训练中,因为新型飞机的性能不够可靠,以及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对它也要有一个熟悉过程,F-117A的飞行员每月飞行训练不到10小时。由于F-117A隐身战机主要是在夜间利用黑暗使用,所以F-117A部队的训练大部分也都在夜间进行。在1988年11月之前,F-117A的飞行训练甚至几乎完全是在夜间进行。为了严格的保密,他们只有在天色完全变黑30分钟后才能打开机库门,飞机出库飞行还要更晚一些。机库门在打开之前,所有的灯都必须关掉,仅留下地面工作必须的跑道灯。

  为了训练需要,F-117A的飞行员需把生物钟后拨成黑白颠倒。如果在夏季,晚上9点以后才能启动飞机,在第2天清晨3点半结束训练,早晨5点左右才能休息。处于战备状态的飞行员约65%的飞行要在夜间出动,每月还要进行2~3次空中加油训练。这种长期黑白颠倒的夜间训练,带来了一些问题。尤其是飞行员们在飞行日需要后拨自己的生物钟,而假期却要和家人一起度过,需要将自己的生物钟拨回正常。这种快速的调整是一种相当困难的过程。作为担任快速反应部队的F-117A飞行员来说,还要经常到海外进行训练和演习,时差更加剧了生物钟被打乱的苦恼。即使是平日假期中,不当班的飞行员也可能突然因为快速反应任务到来而结束休假回到备战状态,重新再一次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这使得飞行员在F-117A上比较容易出错。

  F-117A自从1983年装备以后,到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已经因事故坠毁了三架。1986年7月11日发生在贝克斯菲尔德机场附近机毁人亡的事故,罗斯-马尔赫少校的飞机直接撞到山腰上。1987年10月14日的一等事故是迈克尔-斯图尔德少校驾机直接撞在了沙漠上。出事时都没有发出遇险信号,并且事故调查没有发现机械方面的原因,2人都是优秀的飞行员,事故最后结论是由于飞行员疲劳和夜间视觉错觉而引发的事故。两次严重事故都引发了F-117A飞行员对过度打乱生物钟造成疲劳的强烈质疑,然而美国空军没有因为事故而停止夜间训练,他们依然坚持高标准、从实战出发的训练。他们的训练最终在战争里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F-117A作为第一代隐形战机,其隐身技术并不是很成熟。由于主要靠棱角外形散射雷达波,使前方的雷达收不到回波来达到隐身,所以在进攻前都要预先侦察好敌方雷达的方向位置,依据敌方雷达位置制定进攻飞行路线和角度,使自己机头始终尽量正对敌方雷达。一旦敌方雷达位置情报有所错误,或敌方临时灵活改变雷达位置,F-117A就有可能不处于雷达隐身效果最好的角度,隐形就有可能宣告失效。如果防御方有完善的雷达组网技术,F-117A散射的雷达信号虽然回不到原发出的雷达,但却能被其他雷达收到,隐身效果就将大幅下降。

  F-117为了隐身而牺牲了气动外形,加之发动机效率又损失较多,空战能力很弱。如果遇上敌机,处在毫无还手之力的地步。然而为了不让非隐身的战斗机和隐身的F-117A一起飞行从而暴露F-117A的位置,美国空军又规定F-117A行动不用战斗机护航,一直是单打独斗。并且F-117A的飞行速度很慢,难以高速脱离战区。这样,就意味着F-117A一旦被敌方发现识破,就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地步。

  此外,F—117A并不是完全不会被雷达发现,在有些情况下隐身效果达不到那么理想。因此美军在使用F—117A时,同时还是要派电子干扰飞机与之配合。只不过电子干扰机不与F-117A直接伴随,而离F-117A有较大一段距离,其电子干扰手段可以保护到F-117A,而其雷达信号又不至于暴露F-117A的位置。

  F-117A作为第一种雷达和红外隐身战机,长期保持着高度的保密。这使得在它第一次参加大规模实战以前,其他国家很难具体的了解其雷达和红外隐身的原理和效果,因此普遍对其有效性存在怀疑。甚至有一些人把它做为“美国忽悠出来恐吓军事对手的骗局”,认为它“忽悠价值大于作战价值”,“有没有这种所谓高技术,敌人都是只能吓唬吓唬软弱者的纸老虎”。然而海湾战争的实战,F-117A的高效表现完全震惊了这些对新军事技术不以为然、毫不关注的人,让他们看到了高科技新军事技术的巨大威力。

  什么叫纸老虎?只有自身有办法反制他、打击他,他才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如果自身没有办法反制他、打击他,相反,完全是被动挨打,甚至被敌人打得无还手之力,那“纸老虎”就是可以吃人的!如果在军事上不认真研究新出现的高技术,不拿出军事上行之有效的对抗之道,一味地说敌方的高技术都是“纸老虎”,“高科技不能决定战争胜负”“甭管你什么高科技,老子自有不怕死扛着,就能扛过去”,必然沦为吹牛说大话空谈豪言壮语的笑柄。幸好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已经有充分的认识,大幅度提高了对军事领域新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发展,我国的隐身战机技术和反隐身雷达技术都在飞速发展。在国家这些年的综合国力发展和科技提高之下,可以说:虽然我们暂时还是不如美国,但起码已经不是“你有高科技,我有浑不怕硬扛”这种只能说空话的了。

  战斧式巡航导弹,是海湾战争里新崭露头角的另一种明星武器。它原本是美国研制的一种从敌防御火力圈外发射的纵深打击武器。1972年开始研制,1983年装备部队,是美国当时最先进的全天候、亚音速、 多用途巡航导弹,可以从水面舰只和潜艇、飞机以及地面上发射,主要用于打击海上和陆上重要目标,是美军实施防区外火力打击的骨干装备之一。

  该导弹采用地形匹配加惯性导航装置制导,改进型号还采用了数字景象末制导匹配,可以在海面、平坦陆地60米高度或山地150米高度超低空飞行,借助地球的曲面效应和地面海面雷达反射杂波效应来躲避防空雷达发现和跟踪,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该弹突防的法宝不但是超低空飞行,导弹的体积也较小,雷达反射面积较低,表面还涂有吸收雷达波的涂层,增加了防空雷达探测到它的难度。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命中精度很高,理论上可以达到10米以内,远远超过以往的对地导弹和弹道导弹所能达到的精度,只要对手未能成功拦截,该导弹的精度就已经基本可以确保摧毁目标。所以战斧式巡航导弹出现后,美军就把它做为执行“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的重要武器。

  战斧式巡航导弹全长5.56米,翼展2.65米,直径0.527米,弹重1200公斤,依靠一台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和一台火箭助推器推进,巡航速度0.72M(约合800多公里/小时),海湾战争中使用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大部分是BGM-109C型,最大射程约1300公里。

  战斧式巡航导弹出现后,最初并没有引起对立阵营军事力量的多大重视。相反,很多军事力量抓住其性能数据上的一些缺陷来说战斧导弹并不多么可怕,而只是“畏惧自己人员伤亡的美国,幻想发展一种可以进行非接触作战的高科技战争玩具。人不行,就靠导弹补”。他们一面倒指出,战斧式巡航导弹有几个巨大的毛病:

  一. 飞行速度低,飞行高度也低,很容易被拦截。不论地对空导弹还是高炮,都很容易对付它。
  二. 受弹体原始设计限制,可携带的弹头小,通常只有150公斤左右的战斗部,威力太小,并不可怕。
  三. 造价昂贵,花费上百万美元的造价却只为投放一个150公斤左右的“炸弹”,效费比太低。作战效费比还不如激光制导炸弹,有人甚至指责它还不如常规炸弹效费比高。
  四. 技术复杂,配套支持复杂。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地形匹配制导,以及数字景象末制导匹配,都需要侦察卫星事先对目标区域和飞行线路上的区域进行精确测绘,做出电子地图,工程量极其浩大,需要的高技术保障支持手段极多,价格昂贵。在实战中限制很多,好用不好用还未可知呢。
  五. 由于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制导技术特点决定了它只能以事先规划好的线路飞行,所以线路固定呆板,更容易被拦截。而且对于突发出现的活动目标,更是无能为力。
  六. 技术越复杂的东西,配套越麻烦,越不可靠。打仗是要讲实用的,光高科技不实用是没有用的,在真实实战中还不定表现怎样呢。
  七. 战斧式巡航导弹及其配套系统价格如此昂贵,一个敌人目标才多少钱,对自己国力消耗比对敌人目标打击造成消耗还大。战争如果都像美国这么打,是不可行的。
然而,战斧式巡航导弹在海湾战争里第一次在高强度战争中的应用,充分显示了它的威力和作用。在实战中,战斧式巡航导弹原来被人诟病的几个弱点却并没有成为“很容易击败它的命门”,反而暴露出那些观点自身的严重缺陷。

  巡航导弹虽然飞行速度低,飞行高度也低,但是由于地球曲面和地面反射雷达杂波的效应,防空雷达对它的发现截获距离却很短,因此常规的雷达网在巡航导弹面前盲区和漏洞就很多。防空雷达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巡航导弹,那么不论地对空导弹还是高炮都做不到有效拦截。光说它飞得慢飞得低,如果不知道它在哪儿,又有什么用?

  不论地对空导弹还是高炮反巡航导弹,更出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即使及时有效地发现了它,由于巡航导弹飞行高度贴地飞行,受地球曲面影响,地对空导弹和高炮对它的开火拦截有效距离都不会很高,通常都最多在十几千米甚至几千米。每个地对空导弹连或高炮连对巡航导弹有效防御的空域都很小。这样一来,对于任何一个国土面积不小于一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来说,对巡航导弹的完全防御都是很大的麻烦。

  巡航导弹的弹头虽小,但它打得很准,常常能直接命中目标。这样的150公斤弹头破坏效果远远好于落在目标周围60米外的900公斤炸弹。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战斗部如果更重一些,打击效果会更好,但小战斗部的巡航导弹也还是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巡航导弹虽技术复杂,配套支持复杂,但海湾战争的实战证明:它不但可以有效地作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空袭的方式。技术复杂,配套复杂,并没有影响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可靠性。在整个海湾战争中,战斧式巡航导弹共发射了288枚,其中有258枚命中目标,只有12枚出现故障,18枚被伊军拦截,命中率接近90%,可靠率达到95%以上。

  关于巡航导弹造价贵的问题,巡航导弹虽然贵,但是打得很准,无制导的常规炸弹虽然很便宜,但精度很差,一枚巡航导弹能摧毁的目标需要耗费数百枚常规炸弹才能摧毁。指责巡航导弹效费比还不如常规炸弹,纯属无稽之谈。比起同样打得很准的激光制导炸弹,激光制导炸弹仍需要有人驾驶的战机飞行到目标上空或附近投弹,当空袭防卫严密的高风险目标,需要冒战机被击落的风险。一架战机被击落就是上千万美元的损失,远超过巡航导弹的价格,还要搭上一名需要长期培养的飞行员。在打击这种高风险、强设防目标时,巡航导弹有它独特的优势。

  巡航导弹及其配套系统价格虽贵,但应该看到它率先摧毁敌方防御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导致敌方体系出现无法继续作战的漏洞、并使己方后续战机和兵器可以从容对敌方造成巨大破坏,这是一个体系的作用。巡航导弹在这个体系中起到的作用,和这个空袭体系最后给敌方造成的巨大破坏、对敌方国力消耗之大、甚至迫使敌方战略失败,其收益与巡航导弹自身的价格相比,是远远超出的。拿一发巡航导弹的价格与一个敌目标价格去对比,是只见一叶、不见森林的做法。战争里的算经济账,根本不是这样算的。更不应以巡航导弹反恐怖分子营地的特殊例子去说巡航导弹收获还比不上对自己的消耗,因为一个大的国家,不可能没有重要高价值固定目标,不可能都只像游击队一样可以随意放弃、敌方随便炸。

  但是,正如人们事先指出的:由于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制导技术特点,决定了它只能以事先规划好的线路飞行,所以线路固定呆板,而且无法对付突发出现的活动目标。这还需要后续技术的发展来更好地解决。不过,巡航导弹可以在攻击固定目标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而且敌方C3I系统、指挥和通讯中心、电力和能源设施、大型基础设施、交通线路重要节点、后勤补给中心也绝大多数是固定目标。因此没有理由把一个武器的一个弱点放大到全盘否定的地步。

  战斧式巡航导弹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告诉我们:对别人(甚至有可能是对我们有潜在敌意的国家)的武器装备,必须要客观看待。不要因为我们暂时还没掌握,而随意放大其弱点贬低其效用,仿佛不值一提、根本不需担心。更不要不真正深入了解就仅仅凭胆量说大话,把别人的新式武器装备看得问题百出、一钱不值。实事求是地看待别人的武器装备、认真研究其使用方式和特点,是我们自身也奋起直追、找到应对之策的基础。在研究对付军事武器装备的时候,不要轻易把民族情绪糅合进去,更不能把一切情况都一厢情愿地设想为对我们有利、“很容易对付的啦”。

  正是因为战斧式巡航导弹在海湾战争中的优异表现,体现了空袭变化新特征,打击敌方巡航导弹和发展本方巡航导弹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军事强国大力抓紧的研究任务。而且全世界范围都承认对巡航导弹的探测和打击是一个广泛的难题,而不再仅仅抓着它纸面上几个缺陷而随意夸口说它很容易对付。这正是实事求是地看待新式武器装备、认真研究其使用方式和特点所应有的态度。即使以一个中等城市为例,假如知道敌方要向这里发射巡航导弹,可是一个地对空导弹连或高炮连有效防御的空域也是远远小于一个中等城市面积。敌人有可能用巡航导弹打城西的发电厂,也有可能打城东的自来水厂,还有可能打城北的电视广播接收中心,还有可能打城南的火车站枢纽,还有可能突入市中心打政府机关和电讯大楼。即使城市四面都放上地对空导弹连和高炮连,巡航导弹也可以通过卫星事先侦察对方防御阵地部署来采取迂回路线,不断绕过防空火力有效射程,钻进目标区域。这样一来,得需要多少地对空导弹连和高炮连才能完全无缝覆盖整个城市?现在新式地对空导弹和高炮都不便宜,这需要多么巨大的国防经费?如果把一个防空连直接放在重要目标边上,固然可以保证不论敌巡航导弹从哪边来都能有效防御。但是,又如何保证敌巡航导弹只能打这个目标,而不去打这个防空阵地保护范围之外的目标?

  仅以一个中等城市为例,都可以清晰地说明防御巡航导弹的麻烦。如果单纯立足于传统的国土防空思路防巡航导弹,将造成防御方非常大的国防经费消耗,并且这种消耗所获得的是只能守株待兔傻等,只有很低的收益。现在巡航导弹技术已经开始扩散,我国周边拥有巡航导弹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大力发展夺取制空权能力和自己的巡航导弹这一事实,就已经深刻地显示出中国已经认识到:对于巡航导弹带来的空袭新面貌新特征,如果仍只立足于传统的国土防空,只防御不出击,就会陷于极大的被动和不利。只有自己也拥有足够的攻击能力和反击手段,并采用积极夺取空中优势的做法,打击敌巡航导弹的发射载体,或迫使敌方巡航导弹载体尽量远离我方国界、我方在敌巡航导弹尚未进入我国土防空区域的外海上空就用飞机拦截,利用巡航导弹只会按照事先编好的飞行线路飞行、不会躲避战斗机的特性,将其有效拦截。打巡航导弹,必须列入整个争夺战略制空权的整体里来考虑。必须建立强大的攻击手段,在遭敌攻击后迅速发起强大的反击,让敌方即使打了第一枪却无力再打第二枪、第三枪。这才是最好的防御巡航导弹的战略思想。应该说,随着近几年来中央军委领导下中国新军事变革的探讨和实践,我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从战斧式巡航导弹这一件新式武器就可以看出,新式武器装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战争形态和方式的改变。如果漠视这种武器装备的发展,就必然会对战争形态和方式的变化缺乏把握,就会在未来保卫祖国的战争里犯下错误甚至遭到沉重打击。只有深刻地体察这种由技术发源而起的技战术发展和改变,才能更有效地适应新的战争模式,更有效地保卫我们的祖国。这就是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新式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使用特点的根本原因。
好文!纯粹的被动防御永远只会受制于人,我国从海湾战争中学到很多啊
其实海湾战争不仅仅震撼了中国,他震撼了地球上所有陆军。

包括当年参加战争的美军老兵,他跟我说在那之前自己从来不相信光靠空军就能把伊拉克炸个底朝天,他自己YY的还是二战那样成千上万的坦克突破萨达姆防线。


这场战争,上年纪一点的军迷从未忘却过……

这次大战最出彩的是美军对全世界的心理战
利用非对称优势打击对手,同时用高效率的传媒手段,震慑全世界所有的对手和潜在对手
海湾战争后,几乎所有主要的大国都被美军的战斗力所威慑,美军当时真可谓“威震天下”

这场战争,上年纪一点的军迷从未忘却过……

这次大战最出彩的是美军对全世界的心理战
利用非对称优势打击对手,同时用高效率的传媒手段,震慑全世界所有的对手和潜在对手
海湾战争后,几乎所有主要的大国都被美军的战斗力所威慑,美军当时真可谓“威震天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原来是PUPU这个淫贼的书呀。点个赞。

另外,我这不算人身攻击,只是陈述事实。。。。。。。
呵呵,我在隔壁的帖子里说1996年的中国,从软硬件上,都没有和美国打一场高科技局部战争的能力,结果很多网络义和团还是不信,没办法。
制空权 制空权 制空权
这就是我对海湾战争最大的感悟
事前被东方一些军队领导认为是“简便便宜、大量部署、可以打防空人民战争,恰好是克制美国超低空巡航导弹的法宝”—— 高射机枪........这句。。。。。
就算是让今天的中国军队去打那场战争,也打不出当年美帝的效果来。
这个太长  没忍住  大部分没看  但是看了的部分分析比较细致  不错
我觉得现在我国的空中海疆不断被美国的电子机,卫星,谍报船侦查,未来开战结果不会比伊拉克好很多。更悲剧的是我们完全无法对美国本土展开有效电子战。甚至不知道在第一轮打击后核反击力量能不能有生存能力。既然无法有效进行常规战争为什么不疯狂扩展核力量并且先打,大打?
其实,关于海湾战争,有一个很多人忽略了的重要事实:美军在这次战争中所使用的,绝大部分都是曾经在越南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也就是说,从装备水平上来说,海湾战争中的美军,与越南战争中的美军并没有档次上的差距。所谓“第一次高科技战争”,更多的是一种宣传,而不是事实。
天子之剑 发表于 2015-1-17 21:57
这场战争,上年纪一点的军迷从未忘却过……

这次大战最出彩的是美军对全世界的心理战
其实美军能在海湾战争中打出那种表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不对称战争”——与之前的朝鲜、越南两次战争不同,伊拉克背后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为其提供支持。这使得美国可以彻底摆脱一切政治上的干扰,完全发挥自己在军事上的优势。如果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也像之前在越南战争中一样,不敢袭击伊拉克北纬26度以北地区的地面目标,那么战争的结果将会完全不同。
ussniper 发表于 2015-1-17 22:06
呵呵,我在隔壁的帖子里说1996年的中国,从软硬件上,都没有和美国打一场高科技局部战争的能力,结果很多网 ...
对中国这样的国家,美国根本就不会打什么“高科技局部战争”,这种战争模式是美国为小国,而且是没有外部支持的小国量身定做的。
山鹰呼啸 发表于 2015-1-17 22:36
制空权 制空权 制空权
这就是我对海湾战争最大的感悟
提醒你一点:其实海湾战争中的美国空军和海军的装备,基本和越南战争中的没有太大区别。但美国从来没有在越南战争中真正掌握制空权。这是为什么呢?
本来想看完的,可是对不住了。内容很精彩,有时间再看吧。
请排好版。。。。。。
要先掌握电磁权,才能轻松掌握制空权
制空权 制空权 制空权
这就是我对海湾战争最大的感悟
不对吧,没有信息权和电磁权哪来的制空权,现在估计得加上文化权了
这是书么?我想买一本
天天口号演习要贴近实战,可是,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看到过报道,说我们的防空部队进行过对抗同时伴随反辐射导弹空袭和隐身空袭的实战演习。这样的话,即使现在遭遇一场91年那样水平的空袭,依然只有被虐的啊。
这是书么?我想买一本
是的,刚才查了。
书名:飙天风暴 兵器工业出版社 作者:刘临川 肖云
天天口号演习要贴近实战,可是,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看到过报道,说我们的防空部队进行过对抗同时伴随反辐 ...
光是联合国军站前兵力调动他们自己先完蛋了。
恼残的美蒂,你在打伊拉克前先把土鳖打了不就顺了。

是啊,那个时候只有洲际战略核导弹可以还手,而美的却没有战略防御系统。打了土鳖就意味着同归于尽,苏联还不得乐疯了。

sufengziye 发表于 2015-1-17 23:08
事前被东方一些军队领导认为是“简便便宜、大量部署、可以打防空人民战争,恰好是克制美国超低空巡航导弹的 ...


这句听了直冒冷汗,幸好当时有了导弹核武器,幸好当时苏联还没有嗝屁啊!
sufengziye 发表于 2015-1-17 23:08
事前被东方一些军队领导认为是“简便便宜、大量部署、可以打防空人民战争,恰好是克制美国超低空巡航导弹的 ...


这句听了直冒冷汗,幸好当时有了导弹核武器,幸好当时苏联还没有嗝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