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纪宝成的“七月流火”到某些人的“吹毛求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8:13:16
从纪宝成的“七月流火”到某些人的“吹毛求屁”!

作者: 侯宁 | 2005年07月19日02时15分 |   

最近,随着台湾各民间党领袖的来访,京城三大名校的校长被推上了前台。但不巧,清华校长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了“洋相”,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体例里翻了船!于是,各方热炒,觉得给中国人丢了脸。对国人而言,“丢面子”的是本便不小,更何况还事关“国仪”,当然是决不能允许的。所以,人们便自觉地把目光移到了下一位登台亮相的人大校长——纪宝成先生身上。

还好,行政出身的纪校长举止得当,并没让人觉得有何不妥。但是,对一些人而言,鸡蛋里总是能挑出骨头的。举止没错,言谈便成了“寻骨头”的所在。如此,“七月流火”便成了某些人眼里的“笑柄”。对一些人而言,更为可笑的还在于,纪校长是人大“国学院”的始作俑者:身为“国学院领袖”,岂能用错国学“典故”?

然而,纪校长的“七月流火”真的用错了么?如此“寻骨头”的思维又说明了什么?

众所周知,中国所谓“国学”是足以“吓坏”一批人的,“博大精深”不说,而且“汗牛充栋”。不仅如此,国学经典多以古文、繁体字作为载体,现代人想从“源头”去了解“真意”,的确是非常难的。通过上个世纪初“胡适们”的努力,白话文逐渐畅行,虽被攻击为“割断”历史,但博古通今的“白话先生”们还是通过自己的“翻译”,让许多晦涩难懂的古文变得通俗易懂。自此,山野村夫便有了在“形而上”方面的发言权,而识文断字从此也不再单单是秀才们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文在当今社会不仅已经部分地演化成了白话文,而且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也可避免地要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而当这种新的含义被社会逐渐接受之后,它便有了其新的约定俗成的含义。这就像过去人们习惯于旧历计时,如今大众更习惯于数着新历过日子一样。而这其中,我以为便包括这个所谓《诗经》中“七月流火”!

试问,当今社会里,除了极少部分专业人士和古籍爱好者,到底有多少人会去研究《诗经》呢?如果没多少人去“研究”,那么谁又能字面上想到“七月流火”的本意?事实上,现代人虽然继承了“七月流火”的说法,但他们更多的是从阳历7月的立场来理解“流火”,而绝不会去想到“七月便是如今的9月”等等艰涩的经典内涵。是啊,现代中国人的七月的确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言其“流火”又有何不可呢?

为了佐证“七月流火”已被“约定俗成”,我在这里讲一个中国股市许多投资者都知道的例子。大致是在2003年6月末吧,一个股评家在电视里预言“中国股市在7月将有不小的行情”,为了表述得形象些,他把自己的观点归纳为“七月流金”。但后来,“七月流金”没成,到因为股市在7月的继续下跌,成了让股民痛苦的“七月流血”!在此,该股评家显然是把“七月流火”“演绎”成了“七月流金”,但7000万投资者并没人笑话该股评家引用“七月流火”有违《诗经》本意,笑得倒是他老人家的预测与实际走势的反差!

在此,笔者并无贬低该股评家的意思,因为事实上,预测行情本便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且,四年来中国股市的拙劣走势已经让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沦为“笑料”!

我想借此说明的是,在当今中国,“七月流火”早已超越了《诗经》的本意,也早已超越了那些“国学典故”爱好者们的狭隘视野。在比如古人的另一句“名言”“桃之夭夭”吧,她本是形容桃花盛开婀娜多姿的美态,但后来呢,却被历史演绎成了“逃之夭夭”,其含义完全是“风牛马”的事情了。

可以看到,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同一词汇的语义语境也在发生在巨大的变化。如今,当网络语言都能大行其道而让“网外人”一头雾水的今天,守残抱缺,拿出《诗经》来说事“搞笑”,最终便不免成为别人的笑话!人大的纪校长倡导研究国学,当然理当在国学上也有所用心,但单凭“七月流火”却并不能断言纪校长研究不够,“准备不足”!毕竟,“七月流火”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新意;毕竟,这是在欢迎台湾新党主席,而并非是在举办“国学研讨会”;毕竟,人大的学院很多,纪宝成校长管理的也并非只有一个“国学院”!

当然,提出“七月流火”的“挑骨头”尝试也并非没有“积极意义”。

首先,它让众多忙于经济的国人想起了《诗经》,知道了“七月流火”的本意,也算是一种知识普及。因为据网络调查调查,此前有将近80%的国人并不知道或者并不完全了解“七月流火”的本来含义;

其次,它让“著名”的中国人民大学变得更加家喻户晓,让人大新成立的国学院变得更加“知名”,无形中为其作了一次免费广告。纪校长的“笑话”纯属一些文人学者们的“挑骨头”思维所致,所以对人大以及纪校长的声誉并无多大杀伤力。

第三,它让纪校长一样总在“前台”的权威们明白了一件事,即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随着媒体监督力度和竞争力度的增强,随着网络媒体和博客时代的来临,所谓“权威”也便越来越容易受到“大众”和传媒的挑战,其在“台面”上乃至镁光灯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普罗大众眼里茶余饭后的“文化美餐”。

以前,“权威”或许只属于行政圈或者学术界,今后,“权威”还将属于参与意识不断强化的公众,至少,公众的评判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权威”的市场价值。

市场化改革在颠覆传统价值,在挑战传统权威,也在于其与传统、计划的碰撞中不断“高效”地制造着各种“搞笑”新闻。

这是一条躁动的暗流,它不时地在激荡中“冒泡”,让人流完“鼻血”再“流火”!只不过,有的只是昙花一现、纸醉金迷的“娱乐盛宴”,有的却是地地道道的“思想大餐”!

然而,“七月流火”算什么呢?哪个都算不上!我以为,这则新闻有些无聊,很像鲁迅笔下《孔已己〉里茴香豆的“回有四种写法”的高明。道理很简单,在某些不务“国学”精髓却只会在字面上做文章的“权威”眼里,“七月流火”或许是个笑料,但在我看来,它毕竟和“吹毛求屁(疵)”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吹毛求屁”!懂么?或许,这才是“七月流火”问题的“中心区(枢)纽”吧。

(吹毛求屁 是笔者在“七月流火”新闻回贴中看到的,堪称妙喻,而笔者曾在一个工厂的团委会上亲耳听到有人把“中心枢纽”一本正经地读为“中心区纽!)从纪宝成的“七月流火”到某些人的“吹毛求屁”!

作者: 侯宁 | 2005年07月19日02时15分 |   

最近,随着台湾各民间党领袖的来访,京城三大名校的校长被推上了前台。但不巧,清华校长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了“洋相”,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体例里翻了船!于是,各方热炒,觉得给中国人丢了脸。对国人而言,“丢面子”的是本便不小,更何况还事关“国仪”,当然是决不能允许的。所以,人们便自觉地把目光移到了下一位登台亮相的人大校长——纪宝成先生身上。

还好,行政出身的纪校长举止得当,并没让人觉得有何不妥。但是,对一些人而言,鸡蛋里总是能挑出骨头的。举止没错,言谈便成了“寻骨头”的所在。如此,“七月流火”便成了某些人眼里的“笑柄”。对一些人而言,更为可笑的还在于,纪校长是人大“国学院”的始作俑者:身为“国学院领袖”,岂能用错国学“典故”?

然而,纪校长的“七月流火”真的用错了么?如此“寻骨头”的思维又说明了什么?

众所周知,中国所谓“国学”是足以“吓坏”一批人的,“博大精深”不说,而且“汗牛充栋”。不仅如此,国学经典多以古文、繁体字作为载体,现代人想从“源头”去了解“真意”,的确是非常难的。通过上个世纪初“胡适们”的努力,白话文逐渐畅行,虽被攻击为“割断”历史,但博古通今的“白话先生”们还是通过自己的“翻译”,让许多晦涩难懂的古文变得通俗易懂。自此,山野村夫便有了在“形而上”方面的发言权,而识文断字从此也不再单单是秀才们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文在当今社会不仅已经部分地演化成了白话文,而且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也可避免地要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而当这种新的含义被社会逐渐接受之后,它便有了其新的约定俗成的含义。这就像过去人们习惯于旧历计时,如今大众更习惯于数着新历过日子一样。而这其中,我以为便包括这个所谓《诗经》中“七月流火”!

试问,当今社会里,除了极少部分专业人士和古籍爱好者,到底有多少人会去研究《诗经》呢?如果没多少人去“研究”,那么谁又能字面上想到“七月流火”的本意?事实上,现代人虽然继承了“七月流火”的说法,但他们更多的是从阳历7月的立场来理解“流火”,而绝不会去想到“七月便是如今的9月”等等艰涩的经典内涵。是啊,现代中国人的七月的确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言其“流火”又有何不可呢?

为了佐证“七月流火”已被“约定俗成”,我在这里讲一个中国股市许多投资者都知道的例子。大致是在2003年6月末吧,一个股评家在电视里预言“中国股市在7月将有不小的行情”,为了表述得形象些,他把自己的观点归纳为“七月流金”。但后来,“七月流金”没成,到因为股市在7月的继续下跌,成了让股民痛苦的“七月流血”!在此,该股评家显然是把“七月流火”“演绎”成了“七月流金”,但7000万投资者并没人笑话该股评家引用“七月流火”有违《诗经》本意,笑得倒是他老人家的预测与实际走势的反差!

在此,笔者并无贬低该股评家的意思,因为事实上,预测行情本便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而且,四年来中国股市的拙劣走势已经让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沦为“笑料”!

我想借此说明的是,在当今中国,“七月流火”早已超越了《诗经》的本意,也早已超越了那些“国学典故”爱好者们的狭隘视野。在比如古人的另一句“名言”“桃之夭夭”吧,她本是形容桃花盛开婀娜多姿的美态,但后来呢,却被历史演绎成了“逃之夭夭”,其含义完全是“风牛马”的事情了。

可以看到,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同一词汇的语义语境也在发生在巨大的变化。如今,当网络语言都能大行其道而让“网外人”一头雾水的今天,守残抱缺,拿出《诗经》来说事“搞笑”,最终便不免成为别人的笑话!人大的纪校长倡导研究国学,当然理当在国学上也有所用心,但单凭“七月流火”却并不能断言纪校长研究不够,“准备不足”!毕竟,“七月流火”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新意;毕竟,这是在欢迎台湾新党主席,而并非是在举办“国学研讨会”;毕竟,人大的学院很多,纪宝成校长管理的也并非只有一个“国学院”!

当然,提出“七月流火”的“挑骨头”尝试也并非没有“积极意义”。

首先,它让众多忙于经济的国人想起了《诗经》,知道了“七月流火”的本意,也算是一种知识普及。因为据网络调查调查,此前有将近80%的国人并不知道或者并不完全了解“七月流火”的本来含义;

其次,它让“著名”的中国人民大学变得更加家喻户晓,让人大新成立的国学院变得更加“知名”,无形中为其作了一次免费广告。纪校长的“笑话”纯属一些文人学者们的“挑骨头”思维所致,所以对人大以及纪校长的声誉并无多大杀伤力。

第三,它让纪校长一样总在“前台”的权威们明白了一件事,即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随着媒体监督力度和竞争力度的增强,随着网络媒体和博客时代的来临,所谓“权威”也便越来越容易受到“大众”和传媒的挑战,其在“台面”上乃至镁光灯外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普罗大众眼里茶余饭后的“文化美餐”。

以前,“权威”或许只属于行政圈或者学术界,今后,“权威”还将属于参与意识不断强化的公众,至少,公众的评判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权威”的市场价值。

市场化改革在颠覆传统价值,在挑战传统权威,也在于其与传统、计划的碰撞中不断“高效”地制造着各种“搞笑”新闻。

这是一条躁动的暗流,它不时地在激荡中“冒泡”,让人流完“鼻血”再“流火”!只不过,有的只是昙花一现、纸醉金迷的“娱乐盛宴”,有的却是地地道道的“思想大餐”!

然而,“七月流火”算什么呢?哪个都算不上!我以为,这则新闻有些无聊,很像鲁迅笔下《孔已己〉里茴香豆的“回有四种写法”的高明。道理很简单,在某些不务“国学”精髓却只会在字面上做文章的“权威”眼里,“七月流火”或许是个笑料,但在我看来,它毕竟和“吹毛求屁(疵)”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吹毛求屁”!懂么?或许,这才是“七月流火”问题的“中心区(枢)纽”吧。

(吹毛求屁 是笔者在“七月流火”新闻回贴中看到的,堪称妙喻,而笔者曾在一个工厂的团委会上亲耳听到有人把“中心枢纽”一本正经地读为“中心区纽!)
现在当官滴有文化吗??
用“国学”来要求现代的高校校长,似乎可笑。
大家顺便想想。偶们的总书记和总理是不是精通国学、诗经?
再想想,国学“大师”们懂多少当代基本的科技知识?
人大校长用错典故遭批评 南开教授称太过于苛求


  国际在线消息 (驻天津记者 翟媛张秀凤、通讯员张国):7月12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对前来演讲的台湾
新党主席郁慕明致欢迎辞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随后,有关“七月流火”的典故用法是否准确,在各界引起激烈争论。对此,著名画家、南开大学教授范曾表示,诗无达诂,人各有会,对“七月流火”的理解,不必刻舟求剑。

  范曾说,有关《诗经》“七月流火”一语,孔颖达《十三经注疏》中已有确解:“七月流火”者极言溽夏炎蒸也。流者,下注也;火者,状其炽燃也。又据郭沫若先生之考,七月指周正七月,实为农历五月,天气转热,而非变凉。

  至于有人以“火”为星辰之名,谓“流火”为节候转凉,范曾认为这是“胶柱而鼓瑟之谈”。他说:“‘豳风’出自奴隶之口唱,必使奴隶而述天象,不亦谬乎?要之,诗无达诂,人各有会,其间理解之龃龉,唯不离本文之主旨,正不必刻舟求剑,定向而解。”

  之前,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在宋楚瑜访问清华时曾因句读小篆不畅而引发争论。范曾说,正如同国学大师不见得熟知欧几里德和高斯,也不必强求科学家通晓篆籀。否则,就是“舍大而求细、识寡而智蹇”了。
七月流火可见真是个水平
如果还真能到这个程度,
就算吹毛求疵,也有他的一定道理。
总理大人要懂得诗经最好。
不懂得,只能怪他修为不够。
总理和大家一样了。还有什么资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