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网两篇拿米格29贬低FC31航程的文章,存在三个重大疏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4:14:15


火鸟网两篇疑似某前版主拿米格29贬低FC31航程的文章存在几个疑点



拿米格29来类比FC31,完全是刻舟求剑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忽视了太多不同

第一,进气道不同,相差空重最大可达接近一吨左右。

米格29是前线机场战斗机的设计,为了在前线简陋机场顺利起飞,采用相应的带旁通进气道和前挡板的双通道进气道,仅此就增重达到五百公斤到一吨。米格35对此改进。由此减重并且腾出空间增油增航程。

而FC31采用较之于单通道进气道都大幅度减重的DSI进气道。

仅此一项,米格29与FC31的进气道,空重就相差接近一吨左右。

米格35改动进气道之后,除了减重,腾出的空间用于增加内油、还有几百公斤。FC31的进气道部位至少减重并且腾出空间用于载油或者内置弹药。


二,材料技术完全不同

材料技术是决定结构设计的决定性要素之一。FC31采用的三D激光打印技术,即便按照F22的钛合金使用量来参照,王华明等认为还可以在F22的技术上减轻结构重量四成,那么,由此推算,FC31较之于主要采用非钛合金材料(硬铝材料为主、少量采用钛合金)的米格29,结构重量可以减重多少??

这还仅仅是计算激光打印钛合金承重梁等主要承重结构件。如果加上1960,1970年代无法想象的复合材料,减重和增加空间多少??

两者合计,减重又是多少?

这是代差的差距。拿米格29的1960、1970年代的材料技术来套21世纪10年代的FC31,这是跨世纪的硬套。


三、结构设计完全不同

依托新材料设计新的结构,达到同样支撑要求、更省料省空间。可以用于载油和内置航电设备。

同时,两者结构不一样,米格29是发动机悬吊式布局,采用扁薄的中央升力体。而FC31则采用双发并拢布局的翼身融合的整体式升力体。机身厚度与米格29不一样,米格29座舱之后的中央机身、机身中央部分,很薄,约为进气道高度的0.3~1倍左右,而FC31座舱后的机身,连同进气道到发动机进气口部位,厚度平均在一米五到一米六,是进气道高度的1.0~1.5倍左右。FC31扣除弹仓仍旧超过米格29的机身中央部分。

此外主翼翼形、翼面积都不一样。米格29是后掠翼,而FC31尤其是2.0版本则是接近钻石翼,根弦更长。机翼内油量完全不一样。

总之,米格29与FC31除了发动机之外,完全不同,结构不同,进气道不同,材料技术不同,相差大约接近50岁。拿一个五十岁老爷爷来同初生2年的婴儿对比,能不是谬误吗?时代是进步的,沈灰也是进步的,评论者如果要不过分奥特,至少也应该拿改进了进气道的米格35来比FC31的航程。而米格35的航程已经达到3100km,怎么不就此折算作战半径来比呢?

火鸟网两篇疑似某前版主拿米格29贬低FC31航程的文章存在几个疑点



拿米格29来类比FC31,完全是刻舟求剑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忽视了太多不同

第一,进气道不同,相差空重最大可达接近一吨左右。

米格29是前线机场战斗机的设计,为了在前线简陋机场顺利起飞,采用相应的带旁通进气道和前挡板的双通道进气道,仅此就增重达到五百公斤到一吨。米格35对此改进。由此减重并且腾出空间增油增航程。

而FC31采用较之于单通道进气道都大幅度减重的DSI进气道。

仅此一项,米格29与FC31的进气道,空重就相差接近一吨左右。

米格35改动进气道之后,除了减重,腾出的空间用于增加内油、还有几百公斤。FC31的进气道部位至少减重并且腾出空间用于载油或者内置弹药。


二,材料技术完全不同

材料技术是决定结构设计的决定性要素之一。FC31采用的三D激光打印技术,即便按照F22的钛合金使用量来参照,王华明等认为还可以在F22的技术上减轻结构重量四成,那么,由此推算,FC31较之于主要采用非钛合金材料(硬铝材料为主、少量采用钛合金)的米格29,结构重量可以减重多少??

这还仅仅是计算激光打印钛合金承重梁等主要承重结构件。如果加上1960,1970年代无法想象的复合材料,减重和增加空间多少??

两者合计,减重又是多少?

这是代差的差距。拿米格29的1960、1970年代的材料技术来套21世纪10年代的FC31,这是跨世纪的硬套。


三、结构设计完全不同

依托新材料设计新的结构,达到同样支撑要求、更省料省空间。可以用于载油和内置航电设备。

同时,两者结构不一样,米格29是发动机悬吊式布局,采用扁薄的中央升力体。而FC31则采用双发并拢布局的翼身融合的整体式升力体。机身厚度与米格29不一样,米格29座舱之后的中央机身、机身中央部分,很薄,约为进气道高度的0.3~1倍左右,而FC31座舱后的机身,连同进气道到发动机进气口部位,厚度平均在一米五到一米六,是进气道高度的1.0~1.5倍左右。FC31扣除弹仓仍旧超过米格29的机身中央部分。

此外主翼翼形、翼面积都不一样。米格29是后掠翼,而FC31尤其是2.0版本则是接近钻石翼,根弦更长。机翼内油量完全不一样。

总之,米格29与FC31除了发动机之外,完全不同,结构不同,进气道不同,材料技术不同,相差大约接近50岁。拿一个五十岁老爷爷来同初生2年的婴儿对比,能不是谬误吗?时代是进步的,沈灰也是进步的,评论者如果要不过分奥特,至少也应该拿改进了进气道的米格35来比FC31的航程。而米格35的航程已经达到3100km,怎么不就此折算作战半径来比呢?
感觉楼主讲的很有道理。以前看米格35就是那么减重的。感觉那个什么网的就是为了贬低而贬低。
楼主,该开一个帖子,专门讲述米格29发展历史。如果楼主能发表专文,我认为坛主要加精以利于科普。隔壁帖子己经有人确凿的指出是J11BS的进气道加金属框了,让我想起一个相声“马季下蛋”。
楼主,该开一个帖子,专门讲述米格29发展历史。如果楼主能发表专文,我认为坛主要加精以利于科普。隔壁帖子 ...
不是金属隔框…是钛合金条,具体看孙聪的那个什么典型故障
35那是带了3个副油箱的…
3D打印只是在翼身连接的个别部件有减重效果(40%)对整个结构的减重贡献并不明显,切勿神话3D打印的减重效果。

29是苏联的低成本前线战斗机,钛合金用量极少,31的材料比29还是相当大的优势的。
那是米国喉舌,对f35的唯一竞争对手怎么会不冷嘲热讽呢?
米格35是个优秀的饿飞机
六楼有见地!
zgykk 发表于 2014-11-21 20:26
3D打印只是在翼身连接的个别部件有减重效果(40%)对整个结构的减重贡献并不明显,切勿神话3D打印的减重效 ...
。。。。。。。。。。。。自己看。。。。。。。。。。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楼主补上吧:

RD-33 耗油率比 F135 低

见这儿 http://lt.cjdby.net/thread-1928668-1-2.html
F135-PW-100 0.886 lb/(hr·lbf) or 25,0 g/kN·s (w/o afterburner)
RD-33 75kg/(kN·h) (0.77 lb/(lbf·h)) dry, 188 kg/(kN·h) (1.85 lb/(lbf·h))

RD-33 比 F135 省油超过 10% 了,0.77 lb/(lbf·h) 对 0.886 lb/(hr·lbf)
。。。。。。。。。。。。自己看。。。。。。。。。。
你没看明白我的意思,3D打印和和传统锻压方法加工出的钛合金框架比基本没什么减重效果。但传统锻压制作不了的结构比较复杂的构件,如翼身连接件等,3D打印会有不错的减重效果。
言之有理!写得好!
还有一个就是航电,一个是一体化集中航电,一个是分布式航电,航电的差距不仅导致重量差距,体积差距更明显,落后的航电占据更大的空间是肯定的了,当初11b航电省下来的重量和空间是非常大的 以至于开始还得加配重才能试飞
俩进气道省一吨重量,我也是醉了。你怎么不说S形进气道比直通式进气道可能更重呢?何况米格29的直通式进气道不挤占机体内部空间,而鹘鹰进气道整个都包在机身内部?

楼主有没有具体点的计算过程,摆出来瞅瞅呗
说的有道理!佩服
说的有道理!佩服
慕容白 发表于 2014-11-21 20:54
还有一个就是航电,一个是一体化集中航电,一个是分布式航电,航电的差距不仅导致重量差距,体积差距更明显 ...
还有J10B,据说光减重就有一顿!
俩进气道省一吨重量,我也是醉了。你怎么不说S形进气道比直通式进气道可能更重呢?何况米格29的直通式进气 ...
F35为了减重采用全炭纤维复合进气道,这一块就比传统进气道轻了200多公斤,想想吧,粽子和35结构设计类似,能不能用呢

ASBM 发表于 2014-11-21 21:00
俩进气道省一吨重量,我也是醉了。你怎么不说S形进气道比直通式进气道可能更重呢?何况米格29的直通式进气 ...


双侧 前进气道挡板
双侧 前进气道挡板作动机构
双 辅助进气门
双 辅助进气门开关作动机构
双 放气门
双 放气门作动机构。。。。。。。。。。。。。。


请继续列举吧
ASBM 发表于 2014-11-21 21:00
俩进气道省一吨重量,我也是醉了。你怎么不说S形进气道比直通式进气道可能更重呢?何况米格29的直通式进气 ...


双侧 前进气道挡板
双侧 前进气道挡板作动机构
双 辅助进气门
双 辅助进气门开关作动机构
双 放气门
双 放气门作动机构。。。。。。。。。。。。。。


请继续列举吧
还有J10B,据说光减重就有一顿!
10那个减重是结构减重,复材料用上了,进气道变了,重量减下来了,原来10a由于当时技术限制使用复合材料太少,后tg在11b上大量验证后10b才敢用,有人曾经说11b相当于技术验证机了,复合材料,发动机都是11b验证的,所以名声也不太好
不得不说火鸡网上的文章错误百出,楼主指出错误,俺学习了
双侧 前进气道挡板 双侧 前进气道挡板作动机构 双 侧进气门
你列举的这些东西有一吨重?
F35为了减重采用全炭纤维复合进气道,这一块就比传统进气道轻了200多公斤,想想吧,粽子和35结构设计类似 ...
肥电一架多少钱?鹘鹰貌似很有信心比肥电便宜很多,肥电上面的技术如果一样不拉全用,价钱还会便宜很多吗?
肥电一架多少钱?鹘鹰貌似很有信心比肥电便宜很多,肥电上面的技术如果一样不拉全用,价钱还会便宜很多吗 ...
费电贵在研发上浪费太多钱,特别是b型简直是烧钱,这都得打入成本里,而粽子任务单一,利用20技术就可以了,航电10c的升级版就够用了,还有复合材料进气道反倒不贵 是因为工时下降,便于批量生产,传统的得一架就是一架生产,费时费力,有时还不能统一
费电贵在研发上浪费太多钱,特别是b型简直是烧钱,这都得打入成本里,而粽子任务单一,利用20技术就可以 ...
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航电上省钱带来的战术性能缩水也是很明显的,何况即使是歼十C级别的航电也不能说便宜。

肥电当初何曾不是想通过移植猛禽的部分技术,经济快速的搞出一款性能够用,价格合理,市场巨大的产品?如果肥电没有走通这条路,鹘鹰又有多少把握能成功?
楼主小心了,美分又要喷了
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航电上省钱带来的战术性能缩水也是很明显的,何况即使是歼十C级别的航电也不能说 ...
两回事,费电a型用了娘娘技术后就很快,没遇到啥困难,而且人家雷达也是娘娘改出来的,而b型和c型和a完全两回事,除了外形没变其他的变化很多,遇到困难很多,耽误时间更多,b型等于重新研制了
米格29K-9-41是哪一年研制的?
内油5.1吨,内油航程2000+是哪款米格29?
我就路过,好奇滴问两句,这种米格29很落后吗?莫非像陈虎一样把米格29K-41真当成内油航程只有1500的米格29A来大谈特谈其落后性?
最重要的一点前线奸鸡机概念,因为它只需要300公里的作战半径,指标就是如此,MiG29只是照着题目作文,完成得很好..
两回事,费电a型用了娘娘技术后就很快,没遇到啥困难,而且人家雷达也是娘娘改出来的,而b型和c型和a完全 ...
如果是这样,肥电花费了4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请问ABC各花掉多少?美帝当初也是对于一机三型充满了期待和成功的信心,但是事实再一次教育了美国人,有些事情不是用嘴巴能说清楚的。

鹘鹰最适合用来外贸,因为其与小龙和神剑无人机的动力系统是相同的,很方便购买国形成一体化的后勤保障体系,歼十C的先进航电也可以通过降配和升级分别配置在小龙和鹘鹰上形成高低搭配,而这种动力系统在国内没有装备任何机型,如果采购将形成一套新的后勤保障通道。
整个米格时代就是一部前线奸鸡机的发展史,米格的成败也是该概念的兴衰史..
如果是这样,肥电花费了4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请问ABC各花掉多少?美帝当初也是对于一机三型充满了期待和 ...
Abc大约多少自己查去,我不喜欢百度,反正b型研制最难,耗费金钱最多
前线奸鸡机的很多奇葩设计跟现代战斗机完全不同..
Abc大约多少自己查去,我不喜欢百度,反正b型研制最难,耗费金钱最多
就算B型花掉整个费用的一半,AC两型的研发费用也将达到200亿美元,A型的花费应该不会低于120亿美元,即使研制鹘鹰(如果全过程走下来)按60%的费用比例,并使用比较成熟的航电和航发技术(就是基本抛去这部分的研发费用),则整个研发费用也在50亿美元左右,不知道这个价钱你是否认可?
这减重怎么动不动就几百公斤,几吨就没了?为啥我老师还跟我说要为减少每一克而奋斗?看来以后教科书要改成为减少每一吨而奋斗了!
就算B型花掉整个费用的一半,AC两型的研发费用也将达到200亿美元,A型的花费应该不会低于120亿美元,即使 ...
C型研发比a型高,a型80亿美元。粽子多少不好说,但估计要研发成功至少需要5架原型机,估计费用也得200亿以上
C型研发比a型高,a型80亿美元。粽子多少不好说,但估计要研发成功至少需要5架原型机,估计费用也得200亿以 ...
A型是基础,而C是在A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与前者通用航电和大部分机体零部件,主要解决的是航母着舰问题,怎么可能研制费用比A高呢?50亿美元约合300亿人民币,你认为只有200亿人民币就行?约合35亿美元?
ASBM 发表于 2014-11-21 21:44
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航电上省钱带来的战术性能缩水也是很明显的,何况即使是歼十C级别的航电也不能说 ...
最后搞出的35电子这一块比22先进的多,35的技术是单搞了一次,不能证明22的技术不能用到35上面。
而且最关键的是,35是为了三个不同机型设计一个相同的基本载体,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1太夸张了,什么天顶星技术也作不到进气道减重1吨的,此外3D打印减重也只是对个别结构件说的,31材料,工艺,航电当然有进步,但内弹舱也会付出重量,阻力代价,综合来看航程有1250应该很困难,但600~700是不是也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