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川军和晋军为何反差如此之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38:35


  熟读抗战史的人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同是地方军阀的武装。但是装备和战斗力却相差极大。川中的老人们说,当年的川军将士,衣衫就是这样褴褛、装备就是这样破旧。他们的步枪多是四川土造的“单打一”,据说其威力“打只土鸡、兔子什么的还能凑合”,连手榴弹都是四川土造的“麻花手榴弹”,在当时的世人眼中就是根本不堪使用的劣质装备。
    而阎锡山统领下的晋军则是另一种精神面貌:有商人头脑的阎锡山的经营之下,晋军的服装整齐,器械精良,保障有力。阎军军械来源主要依靠自力更生,是全国所有军阀中唯一能够枪炮自给的一支。以至于阎军将领打仗从不吝惜枪炮弹药,消耗多少回来立马补充多少。到二十年代中后期,山西的军工产品成龙配套,应有尽有,出品甚多,其中火炮的生产主要有仿日三八式75毫米山炮、改进后的一二式75毫米山炮、一三式山炮、一四式山炮、仿德105毫米重山炮、仿德88毫米野炮、82毫米迫击炮、150毫米迫击炮等。到了阎参加北伐时,山西兵工的月产量已经达到山野重炮共35门,迫击炮100门的能力。光是一三式75毫米仿日四一式山炮,到北伐完成时止,就出品了700门之多。晋军与国民军战于晋北时,其炮兵每团编有山炮72门,共编有9(8)个团,这在民国史上,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了。参加北伐时,曾编成36门制炮兵团8个,北伐完成后的中原大战前夕,其炮兵扩充至7个旅,其数量是相当的可观了。全面抗战爆发时候,晋绥军炮兵号称十个团,实际上是九个,番号为第二十一团至三十团(缺二十九团)。炮兵司令周玳,副司令刘振蘅。装备除第二十二团两个营配备射程万米的重炮,第二十三团一个营配备日造四一式山炮外,其余每团配备射程七千米的山西造一三式(仿四一式)山炮三十六门(每连四门)。此外,司令部还直辖野炮一个营,配备日式75毫米口径炮十二门,重炮一个连,配备口径105毫米炮二门,还有一个观测通信大队。每团人数一千余,马三百余匹,枪三百余支。
    但是在抗战当中留下威名的地方部队似乎是那些装备、补给并不怎么样的队伍,例如冯玉祥的西北军、李白的桂系等等。这是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民国时期,西北军、桂系所属各省经济基础贫乏,人民贫困。这些地方的人打仗似乎不过度依靠装备、后勤,而是靠着一股子血勇之气,没有装备优势就靠一股子不怕死的劲射。例如西北军的大刀队是靠肉搏出名的,桂系拼刺刀精神的也全国有名。而晋军由于山西是相对富足、安稳之地,山西兵似乎缺少一种不怕死的精神,打仗靠装备。
    俗话说功夫再好也怕子弹,在内战中无往不利的肉搏战,在抗日战争中就不太灵验了。虽然西北军、桂军顽强的战斗作风依然值得称道,但是在抗战中西北军和桂军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显然战争越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作用就越大,而不怕死的精神就变得作用较小。在同一时期,太平洋战场上号称不怕死的日军被装备精良的美国少爷兵打的头破血流。
    但是在抗日战争中具有独立的军工生产能力的山西却最先陷落。而缺乏重工业企业(相较山西而言),工业落后的湖南、广西却因地理优势而身处大后方,这是中国抗战的悲哀!假使富裕的山西和工业落后的湖南异地而处。中国唯一能够批量生产火炮的山西兵器工业基地就能源源不断的为抗日战场提供急需的弹药、火炮。而民风彪悍的湖南、广西也就更能为抗战提供大量的优质兵源。
   当然山西不可能挪到湖南、湖南也不可能挪到北方。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抗战初期,为什么湖南、广西就发展不出山西那样的较为发达的重工业体系!

注意:
民国初年的山西还是比较富裕的,承明清时代晋商的余殷,山西当时的生活水平还是要高于湖南等省份的。



  熟读抗战史的人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同是地方军阀的武装。但是装备和战斗力却相差极大。川中的老人们说,当年的川军将士,衣衫就是这样褴褛、装备就是这样破旧。他们的步枪多是四川土造的“单打一”,据说其威力“打只土鸡、兔子什么的还能凑合”,连手榴弹都是四川土造的“麻花手榴弹”,在当时的世人眼中就是根本不堪使用的劣质装备。
    而阎锡山统领下的晋军则是另一种精神面貌:有商人头脑的阎锡山的经营之下,晋军的服装整齐,器械精良,保障有力。阎军军械来源主要依靠自力更生,是全国所有军阀中唯一能够枪炮自给的一支。以至于阎军将领打仗从不吝惜枪炮弹药,消耗多少回来立马补充多少。到二十年代中后期,山西的军工产品成龙配套,应有尽有,出品甚多,其中火炮的生产主要有仿日三八式75毫米山炮、改进后的一二式75毫米山炮、一三式山炮、一四式山炮、仿德105毫米重山炮、仿德88毫米野炮、82毫米迫击炮、150毫米迫击炮等。到了阎参加北伐时,山西兵工的月产量已经达到山野重炮共35门,迫击炮100门的能力。光是一三式75毫米仿日四一式山炮,到北伐完成时止,就出品了700门之多。晋军与国民军战于晋北时,其炮兵每团编有山炮72门,共编有9(8)个团,这在民国史上,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了。参加北伐时,曾编成36门制炮兵团8个,北伐完成后的中原大战前夕,其炮兵扩充至7个旅,其数量是相当的可观了。全面抗战爆发时候,晋绥军炮兵号称十个团,实际上是九个,番号为第二十一团至三十团(缺二十九团)。炮兵司令周玳,副司令刘振蘅。装备除第二十二团两个营配备射程万米的重炮,第二十三团一个营配备日造四一式山炮外,其余每团配备射程七千米的山西造一三式(仿四一式)山炮三十六门(每连四门)。此外,司令部还直辖野炮一个营,配备日式75毫米口径炮十二门,重炮一个连,配备口径105毫米炮二门,还有一个观测通信大队。每团人数一千余,马三百余匹,枪三百余支。
    但是在抗战当中留下威名的地方部队似乎是那些装备、补给并不怎么样的队伍,例如冯玉祥的西北军、李白的桂系等等。这是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民国时期,西北军、桂系所属各省经济基础贫乏,人民贫困。这些地方的人打仗似乎不过度依靠装备、后勤,而是靠着一股子血勇之气,没有装备优势就靠一股子不怕死的劲射。例如西北军的大刀队是靠肉搏出名的,桂系拼刺刀精神的也全国有名。而晋军由于山西是相对富足、安稳之地,山西兵似乎缺少一种不怕死的精神,打仗靠装备。
    俗话说功夫再好也怕子弹,在内战中无往不利的肉搏战,在抗日战争中就不太灵验了。虽然西北军、桂军顽强的战斗作风依然值得称道,但是在抗战中西北军和桂军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显然战争越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作用就越大,而不怕死的精神就变得作用较小。在同一时期,太平洋战场上号称不怕死的日军被装备精良的美国少爷兵打的头破血流。
    但是在抗日战争中具有独立的军工生产能力的山西却最先陷落。而缺乏重工业企业(相较山西而言),工业落后的湖南、广西却因地理优势而身处大后方,这是中国抗战的悲哀!假使富裕的山西和工业落后的湖南异地而处。中国唯一能够批量生产火炮的山西兵器工业基地就能源源不断的为抗日战场提供急需的弹药、火炮。而民风彪悍的湖南、广西也就更能为抗战提供大量的优质兵源。
   当然山西不可能挪到湖南、湖南也不可能挪到北方。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抗战初期,为什么湖南、广西就发展不出山西那样的较为发达的重工业体系!

注意:
民国初年的山西还是比较富裕的,承明清时代晋商的余殷,山西当时的生活水平还是要高于湖南等省份的。



装备落后的川军

装备落后的川军
北方人容易投降,南方蛮子想不开。
和日本的主攻方向有关吧,一开始打哪下哪,晋军和日军比差远了,到后期,战线拉长,军力分散,加上主力抽调到太平洋,日军战斗力直线下降。
fengkoufei 发表于 2014-9-15 15:04
北方人容易投降,南方蛮子想不开。
想1949年大军南渡之后,南方解放可是很顺利的
阎老西的军队本来是北洋新军,北洋军在清末民初都是最先进的军队,川军只是南方土军阀,一向落后。
草原野狼 发表于 2014-9-15 18:51
阎老西的军队本来是北洋新军,北洋军在清末民初都是最先进的军队,川军只是南方土军阀,一向落后。

关键是抗战初期离清末已经好几十年了,晋军的装备多来于自给自足,而不再是清末遗留。川军和晋军的差别更来自于自身的军工生产体系。
楼主,湖南和广西两省都不是大后方,都是正面战场入川的争夺要地。长沙会战 、昆仑关战役等阵地战发生的地点就是这两个省。
楼主,湖南和广西两省都不是大后方,都是正面战场入川的争夺要地。长沙会战 、昆仑关战役等阵地战发生的地 ...

相对紧邻长城,紧邻察哈尔的山西已经够后方的了。要知道远在抗战以前的30年代初期,阎锡山属下的傅作义部就已经和日军频繁冲突了。

30年代初,湖南、湖北哪有这种处于对日前沿的待遇?
山西经营的久
西北军早就被分化打击
新桂系夺回广西也没几年,不过搞了预备兵役
湖南四战之地,搞不来工业建设
最关键的是国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根本不是一个能搞工业的组织
楼主,湖南和广西两省都不是大后方,都是正面战场入川的争夺要地。长沙会战 、昆仑关战役等阵地战发生的地 ...
要是1939年才迎来保卫太原的战役,而不是在西北炼钢厂刚刚投产的1937年末就沦陷的话,山西的军工生产体系是会在抗战中发挥大作用的。
pengdongqing 发表于 2014-9-15 19:52
山西经营的久
西北军早就被分化打击
新桂系夺回广西也没几年,不过搞了预备兵役
抗战时湖南的兵工厂很多,很多都是一边打一边造武器的:


炮兵技术研究处(株洲兵工厂)

厂 名                   本 期迁移时间        本期迁移前所 在 地        本期迁往地点
巩县兵工厂               1939年12月              湖南长沙                       重 庆
广东第一兵工厂        1939年12月     广西融县                      贵州桐梓
汉阳兵工厂                 1940年春              湖南辰谿                      重 庆
汉阳火药厂          1940年10月     湖南辰谿                      重 庆
阴暗面 发表于 2014-9-15 19:49
相对紧邻长城,紧邻察哈尔的山西已经够后方的了。要知道远在抗战以前的30年代初期,阎锡山属下的傅作义 ...
38、39年湖南湖北两省就是前沿了
抗战时湖南的兵工厂很多,很多都是一边打一边造武器的:



都是迁移到后方的
我指的是战前建设方面
38、39年湖南湖北两省就是前沿了
要是山西也能直到1939年成为前沿,抗战的进程肯定会大不相同。前线缺少武器装备的局面会改观
抗战时湖南的兵工厂很多,很多都是一边打一边造武器的:



湖南的兵工厂当时也就是生产一些数量有限的轻武器,和能生产压制火炮的山西兵工厂不可相提并论。
山西经营的久
西北军早就被分化打击
新桂系夺回广西也没几年,不过搞了预备兵役

就算是西北军被瓦解之前,冯玉祥也没啥值得乘到的工业建设成就。李宗仁、白崇禧也同样
关键是抗战初期离清末已经好几十年了,晋军的装备多来于自给自足,而不再是清末遗留。川军和晋军的差别 ...
正因为阎锡山的军队装备先进,才能在军阀混战中保住山西这块地盘,才有可能自给自足,山西可是一块肥肉,人人都盯着呢。
看看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下场。
就算是西北军被瓦解之前,冯玉祥也没啥值得乘到的工业建设成就。李宗仁、白崇禧也同样
那也是西北环境确实不怎么样,李黄搞地方建设还可以,工业是靠积累的
阎毕竟时间长对山西的把控力度更强
根基深厚,其实他适合去搞建设
那也是西北环境确实不怎么样,李黄搞地方建设还可以,工业是靠积累的
阎毕竟时间长对山西的把控力度更强 ...
的确是这样,阎不但能搞军工,他治理山西也有一套,广东的陈济棠也和阎一样,把广东治理得很好,陈济棠还有空军,但陈济棠还是被老蒋搞倒了,阎却善于投机,袁大头,老蒋等都想除去他但又要拉拢他,他一直屹立不倒。
那也是西北环境确实不怎么样,李黄搞地方建设还可以,工业是靠积累的
阎毕竟时间长对山西的把控力度更强 ...
的确是这样,阎不但能搞军工,他治理山西也有一套,广东的陈济棠也和阎一样,把广东治理得很好,陈济棠还有空军,但陈济棠还是被老蒋搞倒了,阎却善于投机,袁大头,老蒋等都想除去他但又要拉拢他,他一直屹立不倒。
那也是西北环境确实不怎么样,李黄搞地方建设还可以,工业是靠积累的
阎毕竟时间长对山西的把控力度更强 ...
的确是这样,阎不但能搞军工,他治理山西也有一套,广东的陈济棠也和阎一样,把广东治理得很好,陈济棠还有空军,但陈济棠还是被老蒋搞倒了,阎却善于投机,袁大头,老蒋等都想除去他但又要拉拢他,他一直屹立不倒。
1宣传工作不力
2兔子里没有捧阎老西的。
的确是这样,阎不但能搞军工,他治理山西也有一套,广东的陈济棠也和阎一样,把广东治理得很好,陈济棠还 ...
不过格局气量也就在那里了,守家而已
fengkoufei 发表于 2014-9-15 15:04
北方人容易投降,南方蛮子想不开。
不要地图炮。汉奸还分南北吗
阴暗面 发表于 2014-9-15 18:56
关键是抗战初期离清末已经好几十年了,晋军的装备多来于自给自足,而不再是清末遗留。川军和晋军的差别 ...
四川也有自己的兵工厂的吧
阴暗面 发表于 2014-9-15 20:21
要是山西也能直到1939年成为前沿,抗战的进程肯定会大不相同。前线缺少武器装备的局面会改观
我担心能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我记得抗战时期,八路很长时期只有10多门山炮,大约一半是晋军从太原撤退时扔掉被八路捡了洋捞
pengdongqing 发表于 2014-9-15 20:40
那也是西北环境确实不怎么样,李黄搞地方建设还可以,工业是靠积累的
阎毕竟时间长对山西的把控力度更强 ...
还有山西煤铁都有,资源丰富吧
还有山西煤铁都有,资源丰富吧
要说煤铁湖南、湖北也有
说起陈济堂,前几天才知道原来家乡的糖厂是陈济堂用军费请斯柯达搞出来的
“假使富裕的山西和工业落后的湖南异地而处”=====和南方比,山西并不富裕,相反,一直算个穷地方。地狭财薄,山多水少。即便现在的山西大力开矿、并发展煤化工相关产业,你去看看省份和人均所得排名如何。

上世纪20、30年代,山西的采矿业都还没成规模发展,更是啥都没有。阎锡山就曾拿自己与奉、皖系军阀相比,说:“张作霖财大气粗,10元当1元花,老段(祺瑞)要1元当2元花,可我只能1元当10元花”。

jtlb2011d 发表于 2014-10-18 21:49
“假使富裕的山西和工业落后的湖南异地而处”=====和南方比,山西并不富裕,相反,一直算个穷地方。地狭财 ...


当时的山西还是比较富裕的,承明清时代晋商的余殷,山西当时的生活水准还是要高于湖南的

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议。
        (《龚自珍全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版106页)  

jtlb2011d 发表于 2014-10-18 21:49
“假使富裕的山西和工业落后的湖南异地而处”=====和南方比,山西并不富裕,相反,一直算个穷地方。地狭财 ...


当时的山西还是比较富裕的,承明清时代晋商的余殷,山西当时的生活水准还是要高于湖南的

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议。
        (《龚自珍全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版106页)  
可为啥偏偏山西发展出了自己的军工产业呢。

一,有点基础。山西巡抚胡聘之在1899年就委派候补道徐桂芬为总办,筹划开办山西兵工厂(机器局)。这个厂子虽然小且简陋,但相对当时国内其他省份来说,算是较早见识近代工业,并培养了一些技师等专业人员(这个比较宝贵)。

二,阎锡山(山西人)在山西当权早、时间长。
1、辛亥革命之后,阎锡山即主政山西,前后长达38年。自己的地盘,自然下力气苦心经营(和一些怀着来此地捞一把的官僚不同)。

2、实力派,说话算数,所以干事情受到的干扰和掣肘就小、事情就能干成(和一些省份派系复杂、根基不稳,执行力不足的官僚不同)。阎锡山能把持财政,设铜元局,自铸铜元,为军工发展筹备资金。地头蛇张作霖说话也能算数,所以东北军工也搞得有声有色。有钱能办事。
3、时间长,干事情就比较有规划、有耐心、着眼远(办军工需要打基础和时间,别的一些省份官员不一定有这个充分时间)。阎锡山1914年就着手搞军工,把机器局弄成修械局并合并铜元局。1921年设立罐头厂、1924年设飞机厂。即便是上海,20年代初搞个火柴厂、纺织厂就算很近代很工业了不是?

4、地理条件逼迫,为生存就必须发展自己的军工(这一点最重要)。
山西内陆省份,没有空运、海运。正太铁路操于法国之手,京绥路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公路运输也是没谱,你有载重卡车和公路网吗。
向外国购买军火,运输途中大有可能被别的军阀劫胡。
所以他发展自己的军工意愿强烈。即便整个省份财力不算充足,但对此领域足够重视和扶持。这关系到生死存亡。那年代没枪就没地盘呀。
其他一些省份特别是沿海地区,能很方便的进口武器。能买谁去费神费力搞那些简陋粗糙的国产武器呢?造不如买的观点在今天都大有支持者,何况1920年代一无所有的中国近代工业,更不能入法眼。竞争不过外国货呀。
综合以上条件,其余省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最后结果是虽然比山西富裕,却搞不出山西那样的军工业。

我的回答还满意吗?能给加点分吗?(我现在是在山西写的这个帖子,不信你查我ip)
不是因为阎锡山在山西呆的年头长才搞军工和重工业;而是因为阎锡山搞军工和重工业才在山西呆的年头长。

事实上阎锡山在位期间,山西也曾经收到客省军阀的进犯,是晋军依托山西较为发达而独立的军工生产才能保住山西的相对平静。

如果山西的晋军在民国时候和川军一样的装备水平,阎锡山能在山西呆稳吗?我很悲观。
jtlb2011d 发表于 2014-10-18 22:12
3、时间长,干事情就比较有规划、有耐心、着眼远(办军工需要打基础和时间,别的一些省份官员不一定有这个 ...
要说时间长,其实蒋介石的在位时间也不短。
大家知道民国也曾自我吹嘘黄金十年,就算从中原大战结束算起也有差不多整整7年吧,这七年里他蒋介石干了什么?

不要说7年时间不够建设一座钢厂、一座军工厂。要知道阎锡山的西北炼钢厂的建设周期也只有3年。不要说没钱建设工厂,仅仅几十门德国150mm榴弹炮的价格,就远远超过了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西北炼钢厂”的总投资!那么为什么蒋介石的国府在重工业和军工建设上面毫无建树,导致抗战期间中国部队的重武器严重不足呢?
龚自珍那书我没看过,龚自珍的年代正是晋商比较牛的时代,他可能指的是晋商。不过“海内最富”即便是晋商最牛的时代也远未达到。
可到清末晋商已经没落(没落原因复杂,都可以写书了,不多废话),辛亥革命前后,最值得自豪的山西票号甚至遭遇挤兑潮,基本垮掉。时髦点、牵强点你也可以说碰上了金融风暴。阎锡山主政山西发展军工时,条件艰苦,山西那时候绝对是个穷地方。

“是晋军依托山西较为发达而独立的军工生产才能保住山西的相对平静”-----山西军工进入实质性阶段大约要到1930年左右,阎锡山1911年后就主政山西了。之间的20年,晋军依托了哪门子的“山西较为发达而独立的军工生产”?
不如说阎锡山长袖善舞,政治手腕出众,所以能保住位置(他真的很牛,抗完日照样回山西当家,那时候老牌军阀能做到这点的还有谁?即便被赶去了台湾,他老人家在台湾都混得不错!实在令人感叹)。
我靠,真要为老蒋说几句了。

老蒋北伐后接着就是中原大战,然后就是剿兔子直到日本入侵。期间起起伏伏,下野复出,国民党内派系林立,地方上军阀遍地。他真的没几天舒心日子。真让他有点时间,他还是能做事情的。比如30年代中后期在德国顾问帮助下整顿军队(最后还是时间不够)。搞军工嘛,上海兵工厂&金陵兵工厂,汉阳兵工厂都还不错(国内来说)。

这个题目太大,展开了能说几天。无意继续啦,就这样吧~~~
1930年5月19日,阎锡山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时代》周刊称他是一位“和平军阀”。文章夸赞说,这位“长满胸毛的、操着浑厚嗓音的阎元帅”,为山西带来了繁荣,“在中国,山西人最为富裕”。“他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业、军队、警察、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阎锡山治理山西,确实也有些功劳。他说:“做事是人生的结果。做的事多,就是此生的结果大。做的事少,就是此生的结果小。”他在山西搞水利,推广蚕桑,还建起太原兵工厂和山西火药厂,并从1925年开始从法国引进技术,组装飞机。到1930年底,他已经有了20多架飞机。

“作为山西的‘模范督军’,阎锡山实际上处在一个独立王国之中。尽管当时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但阎锡山为一千一百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富裕,因而他便显得出类拔萃。”这些溢美之词出自美国《时代》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