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构中印四栖并存的复合型国家关系 出處: 印度会成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1:17:23


作者是葉海林,他是中國社科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下文是根據他在2013年的一次公開演講錄像整理的——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city.udn./3011/5163273#ixzz3BPHJZbJ7




作者是葉海林,他是中國社科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下文是根據他在2013年的一次公開演講錄像整理的——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city.udn./3011/5163273#ixzz3BPHJZbJ7


我們在談論中印關係的時候,其實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怎麼看印度?因為這兩年大家對於印度的關注確實比以前高,那麼這個高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印度自身的變化很大,它的經濟增長、國際地位的相對提升等等,使得我們不得不關注這個國家。這就是第一個我們要關心的問題,就是說印度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它的增長有沒有可持續性?假如印度今年就垮了,明年打內戰,後年經濟增長率為負10%,我們不用想這個事了。我們想的是印度的問題,就不用應對所謂印度的挑戰。就是這裡面我覺得首先我們要正確評估一下,印度的未來到底是什麼。


然後才要在這個問題上理解清楚了,才會談到一個,我們怎麼去和印度打交道?這樣的一個涉我性的命題。因為歸根結底,咱們說金磚,剛剛在德班開完會,金磚有三個國家是相互相鄰的,就是中國、俄羅斯和印度。巴西和南非基本上不會出現在我們思考政治問題的思維當中,因為畢竟太遠了。但是俄羅斯和印度是我們的鄰居,這是沒辦法的事,你喜不喜歡你也得跟它在一起混。中國人對俄羅斯一般有幻想,覺得蘇聯時期和我們有特殊的關係,還有就是現在大家都不太喜歡美國,美國也不太喜歡我們。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Ia47Z8
一、國際關係分析:定量優於定性


對於印度我們的看法就是喜憂參半。我們會注意,中國搞印度的學術研究或者政策研究,基本上兩個觀點,這兩個觀點是很有意思。就是說很少有研究物件國這麼涇渭分明的,中國研究印度的就兩派,支持印度的和反對印度的,就是沒有中間地帶,要麼是一些覺得中印必須要友好,因為兩個大國加一塊全球人口1/3,這要是不友好這還了得嗎;另一派就是說印度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們沒有必要搭理它,是截然相反的兩派意見,而且水火不容。另外我們再關注一件很好玩的事,就是這兩派學者有明顯的代際差。就是60歲以上的學者,基本上持中印友好的這個主張;60歲以下的基本上認為中印沒必要友好。


所以這些問題都會在我們的報告當中跟大家理清。搞印度研究在中國不是顯學,人不多,但是它的問題很好玩,這個麻雀雖小還五臟俱全。搞美國研究的好幾百、成千上萬的,其實有時候梳理梳理,有些事情可以理解,搞印度研究就會慢慢發現,有些事情沒法解釋,它跟人的正常的行為或者說利益訴求無關。


在討論國家間關係的時候,我們中國人通常有一個毛病,恕我直言,中國人喜歡給事情定性,我們喜歡提出一個性質上的判斷,這是好的是壞的,是合作還是對抗。我們不喜歡解構,就是我們不太善於玩定量分析這一套,定性我們可以,定性我們說這個事情判斷了它是好的,那它就是好的。


這個事情有一個問題,你定性是很容易的,但是定性它需要若干參數,這個參數能不能理的清楚我們就出現一個問題,很多人在所謂定性的時候,是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部分證據。我們說中印關係應該合作,我們選擇都是合作的部分,然後對抗那部分我們就一個字不提。另一半學者主張中印關係是對抗的,結構性矛盾不可調和,我們就合作那一塊就一個字都不提。所以這樣的,你得出這個結論其實它很是容易失之偏頗的。


那我們在真正看待國家間關係的時候有一種思路,我們先把定性放在一邊不談,我們先看定量,就是我們把所有的國家間關係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解構一下,然後我們分清楚層次、分清楚性質,然後我們把它做一個圖表代入,我們看一看評估一下,這是我自己喜歡的研究方法。就是說我不太喜歡定性分析。


比如像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種,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你很難說得清楚,那麼我們就給它定一個量。中印關係因為這兩年確實是一個熱點話題,而且又是兩個大國涉及到了政治、經濟、安全等方方面面,所以它是可以被解構的。咱們舉一個例子,中國和沙特的關係,解構起來就比較難了,因為它就兩塊:一個是宗教、一個是石油。你說你怎麼解構?是宗教作用高還是石油作用高?不好說。但是中印之間是可以說得清楚的。


我們一般來說從國際關係研究當中,我們把國家間關係分成這麼幾種狀態:那麼處於合作狀態的,就是說大家合夥做事;處於競爭狀態,就是我們彼此不一定是衝突的,但是實際上是,如果我贏了就是我佔優勢,你贏了就是你佔優勢,這是比誰更優秀;那麼衝突就是我們有利益上的對抗;所謂協調就是說,那麼雖然我們有利益上的對抗,但是我們並不是直接性的爆發這種面對面的博弈,更多的來說我們是可以達成共識的。英文這四個單詞,一個是合作cooperation,競爭competition,然後衝突conflict或者confrontation,然後還有一個coordination,就是說協調。我們中國和印度之間,顯然不處在戰爭狀態下,所以我們就不考慮全面戰爭這種可能性。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IeDXWn
、解構中印雙邊關係


一般來講,我們如果解構一下雙邊關係,你都會發現它是幾個層面都有的。當然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很特殊,因為它每一個層級都有,它涉及到所有的國家間關係的這種狀態,我們都存在,它是同時存在的。所以我們把它稱之為四棲並存的複合型國家關係。


而中國和印度又是大國。中國和韓國之間,談不上國際層面的因素,那就是地區層面,因為韓國只是一個地區國家,它就是東北亞的一個國家,在東北亞它可能很重要,但是在全球,不要說在全球,在整個亞洲太平洋地區,或者說在西太平洋地區,它就不那麼重要,所以說這種中國和韓國的關係,很難被稱之為有全球性質。中韓關係無論怎麼樣,它對於全球秩序沒有什麼影響,但是中印關係顯然不同,中印關係的好與壞,對於全球秩序是有影響的。


所以我們就客觀的看待,那麼中印之間它是有國際因素的,有地區因素的,有雙邊因素的。縱軸我們按照國際、地區和雙邊這種國際關係的覆蓋程度。橫軸按它的性質,我們可以把這些中印關係的所有問題,給他逐一放進去,看看是什麼樣子。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Ii59ra
1.衝突——大國地位


那麼我們說國際層面上中印關係在大國地位上它是有衝突的,就是說誰是發展中國家的老大,誰是發展中國家的後起之秀,代表了這個世界的新興工業國家的前進方向,這一點上中國和印度所處的位置並不一致,而且是衝突的。我們看到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問題,因為我們是唯一的發展中國家,那麼現在圍繞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已經談了這麼多年了,始終談不動,客觀的說我們要承認,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本來就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情。那些最愛嚷嚷著要改革的安理會成員國也不見得是真要改的,比如說美國。美國非常高調的支持,印度要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但是它是有條件的,而它這個條件印度是不會接受的。


我們知道,印度人經常說,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只有中國不表態支持印度,剩下四個都支持,但是我們要看到,是什麼支持?所有的其他四個國家,以美國為代表,它們對於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的支持,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先決條件,就是印度可以在這個屋子裡找把椅子,但是它不能說話。什麼意思?就是美國只支持印度成為一個沒有否決權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意思就是你不用再選了,每次都是你,但是輪不上你吭氣,印度是不會接受這個狀態的。印度說我要麼就是同等資格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要麼就根本不是。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FC4k9
2.競爭——金融體系


那麼在這一點上,中國一直沒有表態支援,我們一直沒有明確的說,我們支援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我們只是說我們支持它擴大作用,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中印的意見並不一致,那麼在國際層面上,我們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這是一個競爭關係。因為這個事你中國想反對也反對不了,那麼印度想支持也支持不成。


咱們舉兩個體系,一個是IMF,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個是世界銀行。我們知道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聯合國有非常大的差別,聯合國是一國一票,除了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外,所有的聯合國其他的189個國家是平等的,而且國家無論大小,在聯合國大會上都是一票,在聯合國安理會如果被選進去了,也是一票,這個跟的人口、規模都沒有關係。


但是金融體系的國際機構不是這樣的,它是股權制的,投票份額就100%,所以不管有多少成員國,最後每個國家要體現占多大的份額的。那麼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是這樣的,美國是占了16%左右的份額,也就是說它一國是擁有否決權的。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85%的贊同票才能夠通過一項重大決議,美國有16%,就意味著它不同意,肯定什麼事也辦不成,但是這不意味著美國同意了就一定能辦成,因為它只有16%。所以如果說美國同意,咱們找一大幫國家加一塊超過15%,咱們也可以不同意。就是要想把這個事情,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大多數都是這樣,就是要壞一件事它的成本總是比辦成一件事要低的,就是要搞壞一件事容易,搞成一件事可能比較難,這個哪都一樣,國內國際都是一樣的。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經常說,中印都是發展中的新興工業大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面對所謂的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國際經濟體系改革,我們有很多共識。這話你可以這麼說,但是它不是事實,原因就在於這是一個100%的問題,也就是說所有的權利是在100%的這個最上限,因為你不可能出現105%。對吧?那麼也就意味著說如果中國擴權就必然有人是減少權利的,問題是減誰,這是個關鍵問題。


第一輪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說減的是歐洲國家,就是他們的會費下降,實際上他們不是會費下降,他們的資本不是下降,而是因為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出資的比例增加,所以我們實際上擴權了。


那麼第二輪,就是2007年那一次改革的時候,實際上就不只是在歐洲國家,發展中國家的財政狀況是不一樣的。那麼像中國,它能夠承擔的經費要更高,所以我們出的錢更多,那麼就是說我們的相對權重就比其他的發展中國家要大。大的結果實際上就是說,儘管說大家都漲,印度也漲,印度的投票份額也在漲,它不是縮減,中國的投票份額也在漲。但是問題是中國漲到了6%,印度仍然在2%,那麼中國再漲就可以漲到7%,你還是2.1%。


這個情況下我們就要看到,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相互抵消的過程,就是說我們的擴權並不完全是從發達國家手裡搶來的,也包括我們擠佔了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的份額。這個有時候雙方是有競爭關係的,並不是我多了你必然是要少的,當然了這不能說是一個衝突,因為這個東西和面對面的直接博弈畢竟還是不一樣的。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JgF82
3.協調——金磚國家


那麼什麼是在協調呢?我們知道,這一次在德班的金磚峰會上,我們注意到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發展中國家也意識到,我們老在那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那搶來搶去沒有意思。就是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明顯,因為你搶來搶去美國16%我說什麼都不退。我絕不肯把我的出資份額降到16%以下,那也就意味著說你們隨便出,你怎麼出最後我還是有否決權的,我不要求董事會的多數,不要求51%的股權了,不能說什麼事都辦得到,但是我不想辦的事你們拿我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是美國人的想法。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印度就會覺得,這事也蠻沒有意思的。因為我們爭來爭去的也改變不了基本的格局,所以我們不爭這個。那怎麼辦?你有兩個辦法,面對一個西方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改變它,擴權。但是人家也不傻,憑什麼讓你擴權,就是我是沒錢了,但是沒錢和我徹底把這個指揮權交給你,那是兩回事。第二個辦法是什麼?就是另起爐灶自己蓋一個。那麼現在我們就看到,中國和印度以及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的辦法就是,除了我們要爭取擴權之外,我們要自己另起爐灶打造一個小的全球金融體系,那是什麼,就是金磚的應急貨幣儲備,以及在這次沒有通過,但是取得重大進展的金磚銀行。


實際上你會發現,金磚的應急貨幣儲備是什麼?就是金磚的IMF。金磚開發銀行是什麼?就是金磚的世界銀行。實際上就是我想自己做一個,這個不跟你玩了。就是你那的東西我還要,但是我的東西我不給你。另外,這是需要協調的,因為我們從事實上看得出來,一共1000多億的儲備,中國1家就占了40%,毫無疑問的是有否決權的,中國為什麼要大頭出400多億?道理很清楚,就是說我是不能強迫你做什麼,但是我能保證你不能強迫我做任何事情,我想幹的事我不一定能幹成,我不想幹的事,你絕對拿我一點辦法也沒有。


4.合作——氣候能源


那在國際層面,中印之間是有合作的,不是沒有,比如說在氣候、新能源這些領域我們都有合作。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JgF82
三、多邊關係:徘徊在零和與雙贏之間


所以我們看這是從國際層面中,我們從衝突,就是說零和的到雙贏的,那麼在地區層面,我們什麼地方有衝突,巴基斯坦。這幾年以來,應該說我跟印度人打交道十幾年了,在2010年以前,印度人跟中國人接觸永遠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們幹嘛要支持巴基斯坦,你們支持巴基斯坦就是對印度不友好,它永遠把巴基斯坦放在頭一個最大的威脅,這兩年因為巴基斯坦的情況非常的不令人樂觀,而印度的發展態勢又很好,弄的一些印度人有點自我膨脹,不說巴基斯坦了,巴基斯坦不是對手,再說不值得。


(一)中巴關係打破中印巴三邊框架


在這個領域中,中國也經歷一個過程,1995年我們曾經釀造過一個所謂中印的小蜜月,就是當年1995年江澤民主席曾經到過印度的,當時的氣氛很好,態勢也很好。而那個時候,中國的印巴政策基本上就是希望印巴脫鉤,我們既不想支持巴基斯坦,也不想反對印度,也不想扶植印度,也不想疏遠巴基斯坦,就是希望印巴能夠接受說中巴關係與中印關係無關,這是我們當時的想法。結果這個事為什麼沒有辦成,是因為1998年印度搞了核子試驗,弄的中國人非常沒面子,就是人家搞實驗,就直接說我就是因為你,那你中國在這個時候不可能再站出來說,我還要跟印度友好,所以我們當時就斷絕了高層來往。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T7ObL
這個事情一直拖到了21世紀初。真正差不多十年,2005年咱們的Hu主席又去了印度。這個時候其實中印關係中是經歷了這麼一個過程的,中國基本上想的是能不能夠在不破壞中巴關係的情況下,發展和印度的合作,直到什麼時候發現這個事情有點不對頭?2009年以後,中國慢慢覺得開始不對頭。就是覺得印度要的太多。


印度要的是什麼?你必須疏遠和巴基斯坦的關係,但是我不用給你回報,這是你應該幹的。這件事情讓中國覺得不太好接受,而且隨著阿富汗問題變得日漸的令人沮喪,中國開始覺得說原來巴基斯坦不只是一個印度那麼簡單。過去看巴基斯坦,很多中國人都覺得巴基斯坦就是平衡印度的一個籌碼或者說一個戰略的棋子。但是實際上我們慢慢認識到它不是這樣子的,新疆“七五”事件以後,我們看到巴基斯坦對中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這個作用跟印度無關。


主要是巴基斯坦在伊斯蘭會議組織當中為中國人說話。它作為一個穆斯林大國,對於中國來說它的重要性非常明顯。那麼加上巴基斯坦是伊斯蘭世界中唯一的核武國家等等各種各樣的因素,使得中國覺得說,原來我不能再用印巴中這三邊框架來看待巴基斯坦,我們的目光要放得更大一點,那這個時候巴基斯坦的價值就上升了,我們也就不肯說因為印度就這麼要求,就疏遠巴基斯坦。


這個事情在今天的中國的政策界中這是有共識的,就是中巴關係與中印關係,儘管中國要發展中印關係,但是不能以損害中巴關係為代價,就是不管怎麼說巴基斯坦對中國是特殊國家。這裡面還有一點值得談到的,我們說更特殊的還有一層因素在裡面。


我們想一想中國有幾個朋友,在全世界共認的作為中國的鐵杆盟友的國家就一個,就是巴基斯坦,這裡面咱們說的不是做人要講原則、要夠朋友的問題,而在於說,在一個全球的國際體系,美國有多少朋友,美國有這麼多鐵杆盟友,就是絕對不會背叛美國的,以色列、英國、日本、韓國、菲律賓,要這麼數下去,加拿大、澳大利亞一大堆。我們有幾個,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從吸引力來說,咱們知道朋友多了就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我們現在敵人一大堆,朋友就一個,這種情況下你說中國是一個世界大國,是比較難以服眾的,你連一個朋友都交不下。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X8xWf
那麼我們再把問題推向極致一點,如果巴基斯坦垮了中國什麼都沒有幫忙,中國既沒有防止巴基斯坦垮臺,也沒有努力去防止巴基斯坦垮臺。那全世界誰還願意做你的朋友呢?我們要把這個視角再想一下,這不是說你對巴基斯坦夠不夠朋友的問題,而是在於說,如果中國就任巴基斯坦垮下去什麼都不管,這個世界上其他所有190多個國家。都會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做美國的朋友比做中國的朋友划算。那以後我們的路子可就越走越窄了,我們看到在整個中國周邊地區,現在就已經有出現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認為做中國的敵人,比做中國的朋友划算。


我們講是不是這個道理,你看中國的敵人是誰,就是菲律賓、越南,它就很划算。因為第一,中國也沒有把它怎麼樣;第二,中國還不斷的安撫菲律賓,給它點錢,然後不要惹它,因為要防止它跑到美國那邊去。誰是我們的朋友,柬埔寨、尼泊爾、巴基斯坦是我們的朋友,它從我們這得到了什麼?什麼都沒有。所以這個想法如果成為一種公共的觀念,其實對於我們的周邊外交是很糟糕的。我們要有這樣的一個意識,就是說在巴基斯坦問題上,中國不可能放棄巴基斯坦。現在我們已經有這樣一個定論,那麼中印之間肯定有衝突。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a5mLh
(二)中印區域競爭不可避免


競爭領域中,就是在地區的一體化機制當中我們是有競爭的,比如說在南盟,就是南亞地區的區域合作機構,就是SARC,它的問題在於說印度是一直想把中國排斥出去,不想讓中國來,但是它又阻止不住,我們現在是南盟的成員國。那麼在東盟我們知道我們有10+1、10+3,那麼印度有10+6,包括印度和東盟也在談自貿區,而我們和東盟的自貿區已經談成了。這是一種競爭關係,就是說誰影響力更大。


那麼在中亞也是一樣,中國人有一個觀念,我們一定要糾正,印度和中亞之間是有歷史淵源的,而我們和中亞之間沒有,就是我們中國人老覺得說中亞的那些突厥、草原、遊牧部落,在漢唐以來就跟我們有關係怎麼怎麼樣。可是我們要想,那是一個什麼關係,那是你死我活的關係,我們和突厥民族的關係,從唐朝以來就是它滅了我還是我滅了它,這時候沒什麼友好交流的。真的去想一下,回顧一下,從東突厥、西突厥以來,從唐太宗以來,我們跟突厥什麼關係,是聯姻嗎?是文化交流?不是。是你提著重兵去打人家,從新疆一路趕到中亞草原還不算,最後一直給趕到了今天的土耳其去了。這個關係,它的記憶裡,對你有什麼友好的觀念嗎?沒有的。


但是為什麼印度和突厥人不一樣?印度的最後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就是說莫臥兒帝國,是由突厥人建立的,莫臥兒帝國的開國皇帝叫巴布林,是突厥蒙古族的,就是一半血統是突厥人,一半血統是蒙古人,就是中亞突厥各民族和印度的文化淵源是相當深的。


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要看到,在中亞中印是有競爭的,而且我們不佔優勢。我們現在最有優勢的就是我們有錢,但是在其他方面,其實我們是沒有什麼優勢的,我們一提中亞就是說一個玄奘,然後中亞人就很生氣,說玄奘那時候,我們還不在這,幹我們什麼事?當時玄奘,咱們大堂高僧,從阿富汗經中亞一直穿到北印度犍陀羅那去見阿育王的時候,中亞的主人還不是他們突厥人,所以這事你也談不上。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cxzHf
這個裡面有這麼一個現實的問題,我們要看到,就是在區域當中我們是有競爭的,但是這個競爭沒有演化為衝突,主要因為我們都不是主宰者,就是我們誰都不能決定,不管是東盟、南盟還是中亞地區,中國和印度都不是秩序的制定者和維護者,所以我們雖然競爭,但是還不至於翻臉。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f7uiP
三)非洲工業化:中印協調的契機


在協調領域中,為什麼我把印度洋秩序放在這?就是我們更差。在東盟我們還基本上中國在東盟是有主導權的,因為我們和東盟有自貿區,我們是東盟的第一大交易夥伴,東盟不是我們的第一大交易夥伴,我們的第一大交易夥伴始終是歐盟,就是從整體上是歐盟,然後是美國,然後是東盟,現在第四位是日本,是這樣的一個排序。


那麼在印度洋秩序中,就是說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是可以協調的,有協調就是有矛盾,但是不至於說爆發公開的衝突,為什麼?是因為兩個國家的海上力量都很差勁,真想爆發衝突也沒那本事,我們在印度洋有什麼?我們在印度洋一般來說一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一艘補給船。印度倒是有很多,但是它那個很多基本上都不能用。所以就是說,你也就能眼睜睜的看著我,然後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你,這沒有辦法,雖然我們互不喜歡。


但是在非洲我們是有一些協調和合作的,就是說既有影響力的競爭,但是又可以找到一些合作的空間。在非洲我們知道,這一次德班會議上提出的口號就是非洲的工業化問題,那麼顯然中國和印度在這方面有一定的資源、一定的優勢。那麼印度在非洲是文化輸出國家,非洲的很多國家是深受印度文化影響的。特別是東非,因為傳統以來就是航海的商務上,像肯亞、坦尚尼亞、尚比亞這些地方,很多古代文化是有印度印記的,但是非洲和中國,我們對於非洲不是文化輸出區,因為我們的文化對於非洲基本沒有影響。我們說鄭和下西洋,鄭和就是踩了一腳就走了,真的說留下什麼東西?什麼也沒有留下。所以這是一塊,就是協調領域。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i0muf
(四)TAPI開啟合作新領域


那什麼地方我們可以合作?就是新的領域,比如油氣管道TAPI,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叫TAPI這四個字。這個管線中印是可以合作。還有中緬油氣管線,中緬油氣管線不是中國和緬甸的雙邊合作項目,是一個國際專案,中緬油氣管線有六個國家參加,除了中國、緬甸、印度以外,還有韓國、還有加拿大、還有日本,只不過那四個國家比例都很小。中緬油氣管線,我們一國就占了51%,我們是控股的,但是我們不要把它理解為,那就是中國和緬甸之間的事。


為什麼我們要讓印度參加?實際上就是避免中緬油氣管線成為中緬之間獨佔的東西,然後給我們添麻煩。我們當時想把更多的國家拉進來,這個思路其實也是對的。就是你真的想獨佔一個什麼東西很難,但是你拿出一點點分享,就是讓更多的人搭車,這個事情的安全性就增加了。我們要看到,在這些領域中中印是有合作的。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mP8oQ
(五)無法解決的領土爭端


那麼在雙邊方面,我們看到這是最複雜的事情,最大的衝突,領土問題。因為土地只能屬於一個人,這個土地沒有共有這個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片土地是由兩個國家共有的,必須要最後決定出來這是誰的。所以這首先是一個問題,中印的土地爭端,涉及到三大塊區域。


東段就是印度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我們的藏南地區;西段就是我們的阿克賽欽地區;然後中段就是以達旺等等,幾千平方公里。現在我們在領土問題上,經過14輪談判下來,只是確立了一個政治原則,概括起來就是說我們不打。中印從90年代開始談領土問題談到現在,談了10多年了,唯一確定下來的原則就是咱們不打了,剩下什麼都沒有,這個沒法談。


因為爭端面積太大。這邊9萬,那邊4萬。你說怎麼談?這9萬平方公里夠一個國家了,這是沒法談的。第二是雙方的立場相覷太遠。中國和印度實際上在領土問題上,在法律上都是不能讓步的。因為我們國家的法律和印度的法律在這一點上是一樣的,政府無權就領土的歸屬問題單方面做出決定。就是你中央政府說我批了,這是沒有用的,你要經過人大去表決的。中國在人大表決說這塊領土歸印度,這個可能性有多大?有,就算是有。但是你讓印度議會去表決說這個土地不歸印度,歸別的地方,這個可能性是零,絕不可能。因為印度政府對於它的國會的控制能力,遠遠不如我們對於我們人大的控制力,這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所以這個情況下,實際上就是,想最後談出一個結果不現實,法律上就不現實,就別說政治,而之所以說法律上不現實,是因為政治意願,雙方都不可能讓步,這是領土。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sVxjC
(六)防務比拼心裡成中印最大問題


1.對等


在競爭領域防務,其實這個事情很有意思,這個基本上是單方面的競爭。就是中國的國防發展與印度無關,我們國防發展的瞄準的物件不是印度,是美國,我們所有的武器裝備的研發,包括我們國防技術的導向,實際上美國有什麼,我們來決定要不要跟它有一樣的東西,或者我們要不要發展出我們能破壞掉它的東西。就是所謂一樣就是我要求對等,比如說你有核武器,我也得有核武器,你有航母,我也得有航母,雖然你那航母比我那航母要強,但是我也得有,這就是一個對等。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vX4z2
2.破解


第二個就是謀求破解,就是你有我沒有,但是我有反制你的辦法。軍備競賽基本上就是這兩條,一個是你有什麼我有什麼,一個就是說你有什麼我能打什麼。那麼中國的所有的國防發展基本上是瞄著美國就幹這個,美國有反衛星武器,那我們也有,那麼美國在部署反導,那麼就要想辦法研究能夠穿透反導的導彈,就是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但是印度的國防發展戰略基本上是瞄著中國的。兩方面:第一個,中國有什麼我就要有什麼,這是一個虛榮心的問題。就是說我要跟你競爭,我不能比你差。第二個,你有什麼我就怕什麼,你怕什麼我就得研究怎麼去反制它。要麼進口、要麼自主研發,印度的國防戰略的發展,基本上是以中國為假想敵的,這是一個很明顯的現象。


就是說中印之間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領土的問題,因為領土問題,中印雙方都明白,這個仗打不得,不能動手,就是所謂防務的比拼心理。這個事咱們不要光怪印度,印度的媒體上天天說中國在包圍印度,其實中國的媒體也是一樣的,你們看看《環球時報》,捕風捉影的消息一堆一堆的說的全是這個。但是我們不能說沒有,而且《環球時報》又是國內影響力比較大的報紙。所以這裡面就是說我們是有競爭關係的,這種競爭是有敵意的,只不過它沒有惡化成衝突而已。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JyJBTd
(七)中印合作靠文化交流


那麼在協調領域中我們看到,就是貿易和投資,就是中國和印度都重視和對方的貿易合作,但是這個合作中有問題,就是印度和中國都在抱怨對方不開放市場。我們中國經常聽到這種抱怨,印度對華歧視,比如說涉及到資訊安全的,不讓我們的華為和中興進,但是現在變成了,不是說印度不讓進了,全世界都快對華為和中興關門了。除了那些沒辦法的擺脫不了的,剩下的歐美國家都開始神經過敏。其實這個事很正常,它才不會讓你進。


中國其實對印度是有這種抱怨的,你對我的市場開放不夠,印度對中國也有這個抱怨。其實是一樣的,印度也說我有很多東西你為什麼不開放,比如說,你為什麼不去採購更多印度的醫療服務和藥品?我們的製藥水準也很高。但是印度不知道,中國沒法採購,因為這有一個智慧財產權協定的問題,我們是不能從印度直接大規模進口所謂廉價的藥品的,因為印度的藥廠所產生的很多藥品,它的智慧財產權協定中規定了它不能外銷。所以實際上就是雙方都有很多是我們不懂的不知道的地方,但是我們主觀上認為這是有惡意的。這是一層面,在合作領域中最拿的出手的就是所謂文化合作,不得罪任何人。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1Xahi
四、中印關係的基本態勢


我們簡單的把這些東西分出來什麼都不說明。但是我們要看到中印關係的基本態勢是什麼?就是我們回到前面來看,那麼我們有合作的領域,我們有衝突的領域。所有的國家關係中,都是有競爭、衝突、協調和合作的。可是哪一個是主要的?有了它我就不用擔心有別的。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7JtmD
(一)結構性問題:中印雙方的不同訴求


有毛病有沒有關係?它可以解決。但是這裡我們要看到,結構性問題是什麼?那麼我們來看中印關係,你會注意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印度對華所有的需求,是這麼幾個方面。我們概括一下,比如說大國地位,你是不是承認我是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領土問題,印度希望中國在承認現有的基礎上,在東段承認的基礎上去解決西段的領土爭端。什麼意思?就是阿魯納恰爾邦是我的,咱們談一下阿克賽欽是誰的?這個事情中國沒法接受。中國的說法是阿克賽欽是我的,因為我實控,阿魯納恰爾邦也是我的,但是你要還給我,這就沒法談,但是這是它的一個訴求。


然後巴基斯坦問題。我們會注意到什麼問題?在幾個主要的政治訴求當中,印度對華的訴求都是直接利益,就是它要的東西是你給我,這事就完了,對吧?而且這個直接利益還有一個特點,都是不可逆的。給了沒法收回去,比如說中國只要公開表述說是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沒法說你不支持的,它要的就是你一次表述,後邊不用再說,後面的事情是連續的。


而中國對印度的需求是什麼?其實中國對印度的需求主要是什麼?穩定。中國希望的是穩住中印關係,不要出亂子,不要出麻煩。穩定它有一個問題。第一,它不是一個直接利益表述。什麼是穩定?你沒有辦法給它一個清晰的定義。第二,穩定是可逆的,因為它是一個狀態,不是一個原則性的東西,就是說我給你還是不給你。它只是一個事物的狀態,就是現在咱們不出事就是穩定的,一出事這個穩定就沒了。那麼我們看到中國和對印度的需求主要的問題就在這,印度對華的需求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只要中國給了,中國是沒法收回去的,印度能給予中國的它都可以收回去。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9hAGm
(二)主要矛盾:中印高政治領域的衝突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一個反差?我們就要回到前面來說,就是我們來看一下中印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看到第一個基本態勢:有可協調的內容,有可合作的內容,但是它能不能夠去評議掉衝突和競爭的內容?我們就要來看這幾個維度:衝突、競爭、協調、合作當中,衝突和競爭的基本上是政治和安全;協調與合作的基本上是經濟與文化。對吧?那這說明什麼問題?


我們說高政治和低政治,所謂在國際關係當中高政治就是領土、主權、外交關係,低政治就是經濟合作、人員往來這些東西。顯然中印在高政治領域當中是處於競爭和衝突狀態的,在低政治領域當中是屬於協調和合作狀態的。一個很清楚的結論,在這個裡面,雖然咱們老說,經濟基礎是決定上層建築的。但是問題在於,在國際關係當中如果國家在安全關方面是敵對的,經濟合作其實解決不了什麼問題。


原因是什麼?就是說我主要視你為敵人,跟你做生意是有做就做,沒做也沒有關係。這樣的情況下其實中印之間是很難有這種深入的戰略夥伴關係的,我們說本質上我們看到,它有高政治和低政治之間的差別,那麼現階段的關係最明顯的表現是什麼,我們剛才也談到了,領土問題暫時不會失控,因為大家都明白,十幾萬平方公里領土,這絕對不是小規模武裝衝突,這打就是戰爭了,而且中印兩國都是核武國家,這個打和六十年代打還不一樣呢。1962年打的時候只能用常規武裝打,現在至少沒有人能保證中印只用常規武器作戰,這是沒法保證的。


所以我們看到,在領土問題上,基本沒有大規模戰爭的可能的情況下,中印關係的對抗情緒還是非常強的。其實我們都知道,就是說你為那13萬平方公里土地打起來的可能性並不是太大,可是並不因此覺得說我們之間沒有矛盾。我們的矛盾還是非常深的,最明顯一點就是這種缺乏信任,對抗的情緒非常激烈。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CRpRE
(三)中印兩國互不信任的原因


那麼中印兩國之間互不信任,那麼我們就要分析一下它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基本上就是兩類。所有的兩個人之間互不信任的原因基本上是兩個:第一,我們有一些誤會,就是咱們沒有說清楚,這是一個可能性。第二,我們一點誤會都沒有,我非常知道你是什麼人,我就是不喜歡你,這個可能性也是有的。


1.三十年來中國的外交誤區


那麼中美之間,我們經常講叫中美之間要避免戰略誤判。這個話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就是你認為中美的矛盾是因為有誤判,中美之間有誤判嗎?中美之間有70多個省部以上的交流機制,從最高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元首會務到所謂部門一級的,包括專業部門之間的這種定期的磋商有70多個。中美之間沒有任何誤會,我們的問題就是,不是說我不瞭解你,而是我非常瞭解你,但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這就是結構性矛盾。


那麼中印之間,其實一方面我們要看到,有誤會,比如說印度動不動就說中國在包圍印度,這明顯是很扯淡的一個誤判,但是歸根到底它不是因為有誤會,它實際上就是因為中印之間是有結構性矛盾的,這個結構性矛盾就是在高政治領域當中。中印在國際關係中是屬於衝突狀態,而在低政治領域中的合作。中國的問題在於中國一向指望通過擴大經濟合作來彌補政治領域中的互相不信任所導致的問題,我們希望把買賣做好了,買賣成了交情在,買賣不成仁義在,反正我們還是能夠和平共處的。


中國外交近30年來最大的毛病也就是出在這,我們認為把生意做好了就沒事了,結果看看現在我們周圍全是事情。為什麼?生意做好了只是增加了你解決問題的難度,而且它是雙向增加難度,就是它既增加了別的國家對於中國的顧慮,也增加了中國的顧慮,而且我們往往是生意當中的獲勝一方,就是跟中國人做生意不吃虧的不多,基本上都是我們佔便宜的。那樣的話就產生一個問題,就是這個生意,如果我不是中國,我是另外一個國家,比如說我是一個貿易逆差國,我每年從中國人賺20億美元,但是中國人從我這賺100億美元,咱倆一下差80億,你說是中國更看重這個生意,還是我更看重這個生意?顯然會是中國。因為中國賺的錢多,賺錢的人希望繼續賺錢,賠錢的人他對這個買賣還有那麼重視嗎?
我們這麼多年來的周邊外交的思維誤區就是,我們貿易總額提上去了,合作的基礎就變牢靠了。那也不看看,貿易總額提上去的結果是誰賺得更多的錢。如果我賺得很少,甚至我常年處於賠錢狀態下,為什麼還要跟你做生意?那就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我沒替代,我不跟你做生意我就沒有生意了,但是我們有那麼強大?你說賣蘋果電腦這個事可以說我就是不道歉,你不買嗎?前不久蘋果跟中國消費者以及中國政府的衝突是很說明問題的。就是說我有壟斷,反正你中國老百姓不會不買,你再怎麼著你也買,那我就無所謂,我們中國的產品沒達到這個水準,所以就產生了很強的敵意。


這些年以來,我們的貿易關係越緊密,政治上的對抗情緒就越強。實際上跟我們這種貿易結構是很有關係的,就是你賺了人家很多錢,但是你沒有真正的讓它對你形成依賴。它這個錢不讓你賺,讓別人賺也是一樣的。所以這裡面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說一方面我們要看到有誤判,另一方面其實有很多東西不是誤判。而且我們提供了這個基礎不夠牢靠,給我們沒有辦法讓人做到說,跟我做生意之後就再也離不開我,這個事情我們沒有做到。


印度是這樣,澳大利亞也是這樣,我們跟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就是鐵礦石,每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石,就保證了澳大利亞人過好日子,就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澳大利亞有沒有因此而對中國言聽計從、俯首貼耳,完全沒有。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它的想法是這樣,我的鐵礦石不賣給你,我餓不死,你要不從我這買,你的鋼廠就全倒楣。所以是你依賴我,不是我依賴你。我們通常都認為採購權是造成貿易依賴的一個根本的動力,我向你買東西,你會怕我,英語中也有這種說法,如果我要從你手裡買東西我可以說我的語言,但是我要賣一個東西給你,我一定要說你的語言,這就是做生意所謂的生意經。


但是問題在於,為什麼這個依賴是不平衡的?就是說你不能不買,人家可以不賣,那這個情況下你的份額做得再大沒有用,中印之間其實也是這樣的,我們非常想拿下印度的市場,但是印度就不太願意向我們開放市場,所以導致我們在經濟上雖然合作很大,但是沒有能夠去對沖掉安全領域當中的這些衝突,這是一個問題。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Iwf3l
2.如何讓印度相信中國?


那我們就要看,到底能不能夠消除雙方的敵意,或者說這種敵對態度,然後去達成共識,那麼我們說,我們把這個問題就簡化為說為什麼印度會不信任中國?我們對印度沒有任何危害,沒有做過任何一件傷害印度的事情除了1962年戰爭,那在中國看來1962年戰爭我們還是被迫的。實際上我們要反過來想,當我們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把這個問題換一個角度,為什麼印度要信任中國,他有什麼理由要信任中國?


(1)印度不相信中國的原因


第一,歷史因素。歷史上你打過它,任何人不太可能相信揍過自己的人,比如說中國和日本都到今天戰爭都結束這麼多年了,我們相信日本人嗎?我們就喜歡在電視上把日本人扯成一片一片的。那麼這裡面的原因是什麼?這是一個歷史原因。


第二,現實原因,或者我們說產業原因。就是說印度和中國搞好關係,它能得到什麼,這裡面是兩個層面的結構。


第一個層面是國際關係層面。就是印度和中國搞好關係,是不是會顯著的提高印度的國際地位?不會。因為中國已經是發展中國家最優秀的一個學生,你現在已經不是發展中國家那麼簡單了,你已經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了,印度跟著你屁股後面屁顛屁顛的天天跑來跑去,它也就是你一個小跟班,他有什麼好得意的呢?他不就是第二個巴基斯坦?那巴基斯坦當然這個情況不一樣。只有1億多人,畢竟是一個中小型的國家。而印度跟在中國後邊,可以給中國做小跟班的,或者說忠實信徒,對於印度的國際形象其實沒有什麼提高的。那就算是印度不搞獨立自主外交,要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跑,做別人的跟班,那跟美國是不是更好一些?從國際體系的排序來說,是做中國的盟友更有面子還是做美國的盟友更有面子?這是一個不用回答的問題,這是國際關係層面。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LuATH
第二個層面是經濟層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說印度不是非要信任中國,或者非要和中國發展友好關係不可。它是有別的選項的,它要麼可以自己單幹,要麼可以跟著美國幹,它跟著中國幹能得到什麼好處?這個事情我們自己可以想一想。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OZIKK
(2)中國要做什麼取信于印


那麼第二個,更重要的問題,我們要向讓印度信任中國我們能做什麼?我們做什麼事情能讓印度變得對中國更加友好?那你就得把阿魯納恰爾邦那個地方給他,這事我們做不到,對吧。那我們就得承認印度在印度洋是是有霸權的,這個事我們也不願意,因為我們還有巴基斯坦責任問題,那你還能怎麼樣?


就是說我們實際上會發現,印度沒有那個必要去換得中國的好感,而中國如果要想讓印度對中國有好感,要支付非常大的代價,而這個代價我們根本付不了。那麼也就意味著說,這樣的一個基本邏輯,是使得中印關係是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的轉機的。那現在就回到我們在前面的分析,回到對中印的關係性質分析上,我們現在定量做完了,現在可以做定性了。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RuvRA
(四)中國實力強但選項少


為什麼中印關係會出現這種問題?就是說好像在中印關係中,儘管中國的實力強於印度,但是似乎印度更加主動,就是它的選項更多,我們的選項更少。為什麼會這樣子?回到一個基本問題,實際上這件事情很自然,不是違背邏輯的,是符合邏輯的,就是因為中國和印度在國家體系當中處在不同的位置上。中國在什麼位置上?中國在美國之下其他國家之上,我們的想法是什麼,我們剛才已經談過了,我們是想取美國而代之,或者跟美國分庭抗禮,那麼我們外交的主軸是搞好中美關係,搞好的意思不是讓中美關係很友好,最核心的問題是處理中美關係,這個處理可以對抗可以合作,方式有很多。但是這顯然是我們的基本外交命題。


在中國看來,擺平了美國基本上我們就擺平了世界了,這也是對的,因為你已經是天下第二的級別了。印度是這樣嗎?印度在國際體系中甚至排名在中國之後,而且後的還不是一位兩位,它要這樣就產生一個問題,它如果想獲得尊敬,不是要超過美國,是要超過中國。本質上在全球競爭當中,它跟你就不是合作關係,是競爭關係。


那麼在這個競爭關係中,印度有什麼選項?


第一,它可以單幹。就是所謂我印度就憑我自身的實力去超過中國,這個可能性是有的,邏輯上你不能排斥這個可能性。你說沙烏地阿拉伯超過中國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它沒有規模,它沒有那個人口規模,沒有那個工業體系,但是你說印度不能超過中國,那這基本上來是一個可能性多大的問題。你是100%可能,還是0%可能,那顯然它不是0%,它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因為它有基本條件,它有人口,它有足夠的資源等等。我們不能排斥這種可能性,這是一個。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aMvCb
第二,跟著美國去把中國搞垮。這也是可以的,就是說它唯一一個不理性的方式就是跟著中國一塊把美國搞垮。為什麼?跟著中國把美國搞垮了,中國是老大了,我是老幾,老二和老三是沒有什麼區別的,老大和老二的區別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它幹嘛費那麼大力氣把中國推上去,然後它來當老二,就為了自己當老二嗎?它跟美國努力合作肩並肩把中國搞垮了,它也是老二,那你是說中印合作把美國打垮這個事情的難度大,還是印美合作把中國打垮的難度大?100%是印美合作這個事幹成的可能性更容易一些。因為畢竟中國現在實力上是不如美國的。


所以從印度的理性邏輯來說,去對抗中國是更划算的一件事。但它為什麼不這麼幹?第一,它沒這個本事。第二,它還看重這一年600多億美元。第三,暫時沒有這個必要。因為中美之間並沒有翻臉,我們可以這樣想,中美翻臉以後,誰會站在我們這一邊去跟美國對抗,哪些國家?一個都沒有。為什麼?不是它們都喜歡美國,所有的國家都會理性的想,如果中國打垮了美國,我去討好中國是來得及的,如果中國打不垮美國,我這個時候去討好中國,我是要倒大黴的,所以我不會這麼幹。就是我們要記住,挑戰者在面對霸主的時候,絕對是孤單的,不會有任何人站在你這一邊,只要你挑戰成功,你立刻就朋友滿天下,這很正常,這個事情不是人性本惡的問題,這是自然的邏輯。


所以從中國的角度來說,我們對印度不要有那麼高的心理需求,這是不可能的,它違背了國家的行為的邏輯本質,所以我們說這就是為什麼?因為我們處在不同的相對位置上。那麼這種不同的相對位置導致的結論是什麼?就是中國希望穩住中印關係,就是你只要不成為我的麻煩,我就滿意了。我要集中精力去對付美國。印度要的是什麼?你要承認我,我希望首先你承認是我世界大國,給予我相應的尊敬,我就不找你麻煩。


那中國它不可能承認印度,承認了印度,這個承認不是你嘴上說,嘴上我們天天說我們承認印度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們天天這麼說,它不管用,這個承認最基本的一個交換條件,就是你要把這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態度說清楚,這是最基本的國際地位。中國是不承認的,中國也沒法承認,因為這個牌對我們還有用,我們坦率的講,什麼時候中國會承認印度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的要求是合理合法的呢?就是中國認為聯合國安理會死不死、活不活不重要那一天,那我們就承認吧。因為反正無關緊要,現在中國沒在那個位置,今天的中國聯合國安理會這個席位還是很重要的,我們絕不肯把它分給別人的,所以這個事情我們談不上。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eFYPD
五、中印兩國的內生性結構問題


那我們現在就看到,中印關係它的這種結構性的狀態,一個是中印兩國的內生性結構;一個是在全球體系下我們的地位不同。所以使得中印之間有協調就不錯了,但是為什麼沒有全面對抗呢?是因為無論中國還是印度,對於中國來說,中國肯定不想和印度對抗,因為我們有美國問題。對於印度來說,是因為印度沒有把握。第一,單獨面對中國它基本上是不會贏的,它的實力比我們弱。第二,其實更重要的事它不知道美國對中國什麼態度。如果現在這個事情很簡單,現在就是冷戰格局,印度的選擇是非常清楚的,它肯定站在美國那邊,但是為什麼它現在沒有?是因為中美之間沒有一個清晰的狀態,就是中美之間到底是對抗關係還是合作關係呢?說不清楚,說不清楚印度就不敢下注。


大多數的國家現在之所以在中美之間旁觀,就是因為它不敢下注,怕賭壞了。比如說菲律賓就賭過,中美之間一定是敵對的,黃岩島賭了一把,結果發現原來美國沒有那麼煩中國人。這下壞事了,菲律賓自己把自己給擱到裡頭,結果現在出不來,怎麼辦?你就得不斷的挑動美國,對於菲律賓來說中美對抗最好,最好的結果就是美國就要為它出頭,結果發現中美原來沒有對抗的意願,那菲律賓怎麼辦?就傻掉了。印度的問題就在於印度比菲律賓要聰明。


我們要看到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從印度的角度來說,理性上而言選擇和中國有衝突,對它來說是划算的。而我們推而廣之的說,對於絕大多數不是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的國家來說,選擇和中國有麻煩都是划算的。只有那些美國不能容忍的國家,它站不到美國那邊去,那它選擇和中國交往它是合算的。結果這些國家,我們一個都信不過,比如說朝鮮、比如說伊朗,到底是幫你忙還是拆你台呢?朝美關係那是非常非常不好的,可是為什麼朝鮮還不因此而對中國俯首貼耳?原因也很簡單,它知道,你無論如何要保護我。


就是說你沒有別的選擇的情況下,我就用不著感謝你了。朝鮮的行為邏輯非常簡單,朝鮮是認為,中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衛朝鮮。所以這個保衛是無條件的,也是無償的,那我就沒必要去感謝你,也更不用爭取你,你不保護我,我才麻煩呢,可是你會不保護我嗎?你不會,對吧。所以這個情況下,我為什麼要感謝你,反正我不感謝你,你也要這麼幹。這個我們要看到,就是中國不要對朝鮮有更高的期望,朝鮮的算盤打的就很簡單,就是這麼回事。那麼像印度一樣,我們就是說我們不要認為印度就應該怎麼樣,因為它沒有必要。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i27Kv
好,這是我們說的中印關係的分析,我們現在來看,我們剛才談的是現狀,現在的結構問題,就是眼下這一塊。那麼現在我要談到更大的一個問題,中印兩國都在發展,今天我們是第二和第十左右的差別,那未來怎麼樣?將來在長期趨勢下中印關係就一定是對抗的嗎?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kujMU
六、印度崛起必經工業化道路


工業化,我們是先搞重工業,搞了重工業之後就有基礎設施,而且我們就有產業工人了。做輛坦克總比做個塑膠盆要複雜得多,所以做坦克的工人可以去做塑膠盆,但是做塑膠盆的工人不一定能做坦克,這個邏輯是很清楚。所以我們改革開放以後,不做坦克了,我們都統統去做什麼塑膠盆、洗衣機,做得不錯,這是我們的道路。


印度的道路是什麼?先搞服務業,搞了服務業有錢了,現在這個問題就在,印度就開始爭論了,要不要搞工業化,我們看到印度現在討論的基本是這個問題,那麼這裡面就形成一個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印度不搞工業化,印度的經濟跟中國的經濟基本沒有關係,它不搞工業化,跟我們形成不了產業鏈的配合,就是我們為美國人提供產品,而印度人為美國人提供服務,但是中國和印度彼此是沒有關係的,這個情況下,沒有必要跟你搞太緊密的經濟合作,因為它跟你無關。


如果它要搞工業化,那麼我們要看到,我們現在達到了全球工業的頂風,比如說我們像日本和歐洲那樣的製造能力,我們沒有。我們基本上還是靠節約勞動成本的,而且未來我們還是要靠勞動成本的,這個時候你跟印度是競爭關係。坦率的講,我們去回顧一個事實,就是回顧一下工業革命以來,從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到現在,我們去看一下三次大規模的全球化的歷史進程。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oWx9c
(一)人類三次全球化發展歷程


第一次的大規模全球化,就是人類第一次真正的工業全球化。就是英國工業革命以後,全球海港的興起,就是英國變成一個海洋帝國,在全球像新加坡這些地方,在英國工業革命之前,新加坡是不存在的,工業革命的直接後果是像新加坡這樣的地方,成為了全球的商業中心,或者是慢慢的變成了一個准金融中心,都是從轉口貿易開始做起。比如說我們遠東的香港、上海、新加坡,這些地方實際上都跟英國的工業革命有著直接的關係。


而工業革命的結果,是讓全球多了50多個這種大型的港口城市。回頭到紐約,其實是一個道理,都是一樣的。那麼這是什麼人做了這件事情,是英國的工人,多少人?200多萬,整個英國產業革命時期就200多萬工人,200多萬人就在全世界修了這麼多大型的工業城市,然後就全球的海港,就被聯結在一起了。我們說第一次的全球化不是陸地的全球化,而是海洋的全球化,就是海和海之間沒有距離,我們用船隻可以連接起來。


第二次真正的全球化,就是全球市場的徹底發育,就是二戰結束以後,美蘇兩國,各自建立了一個市場體系,就是美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和蘇聯所謂的華沙體系,這兩個體系,是靠兩個工業大國支撐的。就是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多少產業工人,1億人,就1億人把全世界除了非洲、印度和中國以外,所有地方都工業化了。當然非洲、印度、中國有世界人口的一半了,至少它1億工人可以讓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進入工業化。


第三次是什麼,就是我們改革開放以後。從1978年新中國改革開放到現在,35年的時間,有多少人進城?我們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城市化率是不到20%的,我們現在城市化率是40%多不到50%,也就是說我們只增加了20多個百分點,那20多個百分點的城市化率是什麼意思?是我們有大概不到3億的人口從農村便成了城市人口。這是很容易算的,加上我們的農民工,也就是說我們在30年的時間,因為我們的城市化進程,跟其他國家的所謂自然的城市化進程不一樣,我們基本上是勞動力人口湧進城市,造成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但是我們城市增加得並不多。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KrBDSN
(二)中國1億產業工人讓全世界無死角


三十年前,我們國家就2000多個縣,現在還是2000多個縣。我們的縣城增加的並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口增加得很多,所以這不是說農村消亡,城市出現,而是說農村人口進城。這樣的城市化人口,青壯勞動力的比例相當高,比如說過去這個村子裡面5000人,老的少的最後整個都發展成一個村鎮,現在等於是5000個農民,結果所有能幹活的人全進城了,不能幹活的都算在農村了,我們的3億人口的城市化,基本上就是3億工人。那當然我們要扣除搞服務業的,就是我們賓館的服務員、餐廳端茶倒水的,把這個扣除在外。那按一半算,也有1億多的勞動力,從農民便成了工人,我們真正來說30年改革開放就是靠這1億多的新增的產業工人,他們產生的產品,把我們國家變成了一個工業化國家,另外順手把全球變成了一個真的沒有死角的工業化星球。


全世界的產品基本都是我們生產的。玩具的95%、服裝的75%,加上各種各樣的,現在我們生產的能力不斷的增強,已經不是光生產汽車了,飛機、船舶我們都是整船整飛機的出口。所以其實你算一下,這3億人裡面最多最多不超過2億的產業工人,就讓全世界除了印度和非洲以外沒有死角。現在我們中國的產品,包括在印度和非洲遍地都是,只不過印度和非洲沒有工業化。


我為什麼要用這麼長時間來講這個事情,就是我們要看到,2億人城市化是一個很了不得的事情,它會徹底改變你這個世界的狀態,整個經濟就由此而發生了改變。而從現在開始到十二五結束我們已經沒有五年時間了,我們的城市化率要從43%到55%,7個百分點的城市化率的增加,就意味著是1億多人要進城,那這裡面咱就說再增加5千萬產業工人。這1億人進城裡面說5萬人在一線生產這不奇怪。


你靠什麼?就是就兩條,一個是深化世界市場,一個是國內市場。國內市場這個問題在這,恕我直言,我們現在財政分配體制使得我們的民眾不太可能有錢去大規模的進行國內市場消費,這個事情大家都挺清楚的,土地經濟等等這些事情就不說了。所以說國內市場能不能滿足新增的5千產業工人釋放出來的勞動力。因為歸根到底經濟運行裡頭,有人生產出什麼你得賣得掉,賣不掉就什麼都沒有。所以得人有人買,那麼現在什麼人會買?推高我們的產業結構嗎?
推高產業結構是很容易想像的,也是很容易做到的,這意味著產業生產力的轉移。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覺得做T恤衫這事沒意思了,找別人來替我們做,然後我們做別的去。就像中國當年改革開放的時候紡織品市場我們最初是從棉紗棉線開始做起的,後來做布料,然後慢慢的開始做成衣。但是始終有一點,我們現在已經被全球75%,就是咱們全世界人口的衣服,基本上不管多好的牌子、多壞的牌子,都有中國成分了。那麼如果你想說我們不做了,這個東西我們覺得沒有意思,附加值太低,有人替你做。


因為它是一個必需品,它不是說這玩意兒你不做了它就消失了的,還得有人產生。誰能替我們生產?真的算一下,沒有人。以目前來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為什麼這麼說?生產一塊手錶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只是好和壞的問題,生產1萬塊也很容易,你能不能生產出500萬塊一模一樣的表,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我以前不用表來舉例子,是用鈕扣的,就是這個扣子,這世界上有100個國家可以在一小時之內給你生產5萬個扣子,至少有100個國家做得到,但是這個世界上可能只有一個國家,能在一個月內給你生產出5億個扣子,就是中國。


這個市場總量它是很決定問題的,不是說,咱們不是說光是品質問題,這個數量是很起作用的。那麼中國的問題就在這裡,我們要轉移、升級是可以的,可是我們升級完了那部分初始產能交給誰去。我們交我們交給西部地區,所以我們現在工廠還是紛紛的往內地遷,實際上就是說你還是想把這部分產能留在國內的,要不然沒有就業,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的一點,要解決就業。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L1NUNG
(三)工業化是國際貿易的平臺


那說這一大堆話的問題就在這,我們現在已經把全世界全攻陷了除了非洲和印度,所以在德班我們談非洲的工業化。為什麼要在德班談非洲的工業化?它還是原始社會它買什麼買,它如果還是一個農業狀況下它什麼都不買了,那你就什麼都沒有辦法賣給他。現在可以中國通過各種各樣的制度安排,去把非洲變成我們的能源、原材料供應市場,沒有問題。可以做得到,不管是賄賂,公平競爭,還是技術進步,你都可以打敗那些西方的傳統的老牌的能源和原材料的開發商。可是你把這些東西運回來的目的是什麼?存著嗎?是要把它轉化為產品,能源是要提供動力的,你的原材料是要最後要變成產品的,可是他不買,他不買你就糟糕了,那你賣給誰去。所以我們現在提非洲要實現工業化,要的不是一個能源供應上,我們要的是一個成熟的8億人口的市場,8億人的市場能解決多少我們的就業。


所以我們是希望,既讓它產業化,又讓它跟我們形成產業分工。這就是我們的真實對世界的想法,就是說我們要在這個全球產業鏈當中,既保證總量的優勢,又保證我們至少是中端以上,這是我們國家的城市化進程和我們的工業化進程的一個必然的要求。這些事情跟印度有什麼關係呢?


印度是除了中國以外在理論上唯一一個,有可能提供同等工業生產能力的市場,就是它跟我們一樣有那麼多人,而且它比我們年輕。那麼這裡面就得出了兩個結論,從這個現實中,第一個結論,印度絕不會向中國開放市場,開放市場的意思是斷了它自己的財路,和它未來的經濟增長,它是不會這麼做的。它一定要讓它的產業結構,和你的產業結構之間是不相容的,否則這個國家就永無翻身之日了,這是我們說產業方面。


第二印度一定要走工業化道路,它現在之所以沒走,是因為它現在還沒有到逼著它走工業化道路的這個時候,但是它是擺脫不了的。歸根到底印度如果再靠這個增長模式,就是所謂的服務業模式,不出5年它要重現重大的經濟危機,這是100%的事情。它一定要發育工業化,而且它已經開始這麼做了。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它開始這麼做的過程中,它是不向中國開放的,它不向中國開放的理由非常理性,就是不能讓中國去從印度市場上占走便宜,這個市場是我要保留給我自己的。我要是不保留給我自己,我就沒有前途,同時它還要在非洲與東南亞地區和中國展開競爭。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L4c7pq
所以就得出我們這個結論了,對於印度來說,中國的資本不是不可替代的,而是要排斥的。那麼它不會願意和中國有太緊密的經貿合作這是肯定的,而我們的資本,因為我們的技術含量問題,使得印度不是說我非得有你不可,沒你我也能活,這是第二個。就是說印度的工業化本身依賴于中印經濟合作,但對印度沒有那麼強的遊說能力,就是它無法主導印度的政策,印度是一個典型的精英官僚主導國家,在印度決定國家命脈的是國大黨自尼克魯以來的那些精英政客。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LAGqry
(四)印度精英官僚控制國家命脈


那麼印度的工業化集團其實它本身沒有那麼強的能力,去說服印度一定要接受他們所主導的問題。我們看美國就很明顯,美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企業遊說集團壓力非常大的國家。為什麼中美每年我們都靠一招能躲過美國對中國很多貿易商的手段,就靠買飛機。基本上中美一有麻煩了,我們就派一個代表團去西雅圖,買它50架波音,然後這事就過去了。


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就是說明波音集團對美國政府的壓力,它的遊說能力非常強,實際上美國很多人可能要跟中國翻臉的時候,波音公司一出馬,翻不了臉。這不能說明它民主,對吧?這只能說明他的商人很厲害。但是印度這方面就稍微差一些,主要也是因為它的大企業基本上是國際化的企業,對於國內市場它不關心,我們老說印度的塔塔集團就是印度最大的工業礦業集團,可是我們發現塔塔集團很少關心印度的國內政治進程,因為塔塔75%的收益以及資產是國際化配置,它在印度就沒有留什麼錢,它更關心的是歐洲的政治,它不關心在印度,因為反正它的市場不在印度。


實際上原因是什麼?就是因為它們的這些大企業,在印度沒有進行工業化的時候,不看重印度市場,因為印度市場不給它帶來任何好處,他們寧願全球去配置資源。但是現在印度國內市場慢慢發育,所以塔塔,還有其他一些印度的大企業,也在調回頭,到印度去搞一些1000美元汽車之類的。實際上道理也是一樣的,就是它在這個市場能賺到錢了,否則它是不關心的。這是我們說印度,印度主張親中國跟中國搞工貿合作的人,對印度政府的影響力沒有那麼大。而印度本身的這個經濟長期增長,實際上它是要跟中國保持距離的,所以我們就回到我們這個,印度的崛起,對中國不是一個好消息,何況中印還有一個地位之爭的問題,咱就不說了。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LClICR
(五)中國長期韜光養晦的後果


那麼從中國的立場來說,中國的崛起需不需要印度?我們現在可以看得出來說,我們沒有任何一個領域是需要印度的。基本上就是,你不跟我鬧事,咱們就齊活,我對你別的不感興趣,這就是產業結構的問題,因為我們的產業結構在它之上,而我們又明知道它又不開放,所以我們對它也就沒有幻想了。那這個目標其實你是實現不了的。


因為凡是你以不鬧事為目標的戰略,結果一定是導致你的對手天天跟你鬧事。為什麼呢?如果你以消滅它為目標,這個戰略很容易制定和實施,就是我打你,我想盡一切辦法整垮你,你怎麼跟我合作都沒有用,那個時候他可能會顯得卑躬屈膝來討好你,就是你饒了我吧,這是有可能的。但是你對它的目標是不鬧事,不鬧事的意思是什麼?只要你不添亂我就無所謂。那它的潛臺詞就是說你添亂了我就去安撫你。因為什麼?


這裡面有一個邏輯悖論,希望別人不跟你鬧事,也就是說他鬧出事來你面對一個非常困難的選擇,第一個就是你置之不理,置之不理就是你利益受損,如果你要理你就要跟他大動干戈,那不就變成鬧事了嗎?面對一個搗亂的人,如果你回擊他你要支付成本,恰恰就是因為你不想支付成本,所以這就是一個邏輯悖論。這種情況下,印度對於中國,它要越合作,它對於中國的影響力越小,它越不合作,它對中國的影響力越大。


這就是我們過去常年以來我們所謂韜光用晦的外交策略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跟中國不合作的國家,是有好處的,因為你所謂韜光用晦就是說不鬧事,不鬧事的結果就是你不願意去惹是生非,別人踩了你一腳你是通常不會回嘴的,那我就隨便踩你,只要我不砍你的手,我也不傻,我幹什麼砍你的手。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LFgxkr
所以中國的悖論是在這裡,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到,其實我們是沒有辦法通過犧牲或者忍讓來讓印度對中國保持合作的,這是做不到的。而且我們還要看到,我們不具備犧牲主權來改善對印關係的國內基礎。這個事如果五十年前毛主席在世的時候辦也就辦了,辦也沒有關係。今天這個情況已經不是這樣了,中國政府要再跟印度說好,阿魯納恰爾邦歸你了,我們承認那是印度領土,大家去想像一下會怎麼樣?這件事情中國政府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其實是不具備的。另外我們沒有實現妥協的外交資源和手段,我們沒法妥協,就是因為印度對華的需求都是剛性需求,這個東西你做承諾和妥協沒有意義,就是你要麼全給它,要麼你就不給它,所以我們是沒有這個資源的。


何況我們對印度妥協的結果是什麼?就是我們在周邊會產生激勵作用,這個教訓我們過去看到太多了,我們對菲律賓的政策結果就是這個,菲律賓一鬧事我們就派一個人過去,給幾十億美元你就安靜兩天。那所有的國家都會覺得說跟中國鬧事是有便宜可賺的,現在也是一樣,如果中國現在在這種情況下,比如現在我們在黃岩島問題上、在釣魚島問題上,我們都有爭端。那我們現在在印度的領土問題上不能再有衝突了,因為再有衝突的話分散我們的精力,那如果在印度上這個領土爭端上我們做了妥協。你對外釋放的信號是什麼?中國並不拿領土當回事,既然不當回事的話,那我也可以去要東西,那你還有完沒完?所以就是我們完全不具備妥協的條件,這個事情我們是要看到的。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LK7GKp
七、印度崛起的必然性分析


那麼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說,實際上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中印之間的這種冷對抗局面是要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我們既沒有可能,去主動改善和印度的關係,而對於印度來說,它沒有必要。那麼我們現在說,再著眼一個更長趨勢的問題,我們首先看到,中印關係之間有結構性的矛盾,而且短期內不會緩和,我們是不是要一直跟它鬥到底,這取決於什麼,取決於我們國內經常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印度的崛起,所以我們在這一節我們就要主要討論一下所謂印度的未來。


出處: 印度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大国? - 天下縱橫談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3011/5163273#ixzz3BPLMsU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