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国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的分析(解释了日本发动机为什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42:35


       在我看来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由两部分决定,一个是技术基础,我把它叫做技术资源(叫技术资源更容易理解),第二个是航发专业技术研制能力。所谓技术资源,就是航空发动机专业研制机构能利用到的技术资源池,例如,美国的航发研制力量能利用大西洋两岸欧美12亿人的基础技术资源,是世界上能获得最强技术资源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力量,其中12亿人,百分之80,90都是从事工业或专业技术工作,这一点上美国第一。欧洲的英法尤其英国同样能获得非常多的技术资源,英国有能力从欧洲和欧洲外英语系国家摄取技术资源,专业非农人口比例都是百分之80.苏联第3,苏联时期,2.78亿人口,从事工业人口数量百分之70,其能获得的技术资源弱于美英,但是航发的专业技术能力很强,这一点相比强于英国。中国很长时期排在第4(太行这几年成熟以前),中国的技术资源可以说是最差的,在大中华技术资源圈内,主要的中原内地10亿人口百分之90都是农民,东北工业区在80年代后,由于内地卷入改革开放,大多人口多承接欧美淘汰的二级成熟产业,东北的工业地位更加弱化,技术资源获得地位相对变弱,但是航发的专业能力变的更强,从昆仑开始就能研制几何尺寸最小推力最大的发动机(即便考虑上材料,推比也超7.5,比过F100,现在太行推比也超过F100,F110和AL31F),可以说北面的航发专业技术研制能力相对其从大中华圈获取的技术资源上的对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的。现在来说下日本,其实日本的技术资源获得能力也很弱,其远不如美国,英国,甚至苏联,1亿多人口百分之80,90从事工业及相关非农专业,但是更多比例在民用消费产品,强在电子,机械制造业也很强,但是专业面窄,比如6代高温合金能否用在航发的设计层面,制造层面,工作层面都有很多实际问题,其整体发动机研制的产品体系在2代,或2.5代(以刚点火的5吨推为例),6代高温合金是否能衔接融合到2.5代整体航发这个单个产品本身整体体系中?这是一个问题,其技术资源池的不完善不配套大大弱化了它的某项先进技术,而且其航发研制的专业技术,也是由于各种原因同样甚至更是落后,说白了,是在日本世界里,由于人口少,不足够有充分的专业分工来支撑其产生作为航发研制的技术资源和专业研制能力,中国的原因是,人口是够了,但是太长时间没有专业分工,主力人口区百分之90长时间是农民,导致大中华圈内没有足够的技术资源。

       在我看来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由两部分决定,一个是技术基础,我把它叫做技术资源(叫技术资源更容易理解),第二个是航发专业技术研制能力。所谓技术资源,就是航空发动机专业研制机构能利用到的技术资源池,例如,美国的航发研制力量能利用大西洋两岸欧美12亿人的基础技术资源,是世界上能获得最强技术资源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力量,其中12亿人,百分之80,90都是从事工业或专业技术工作,这一点上美国第一。欧洲的英法尤其英国同样能获得非常多的技术资源,英国有能力从欧洲和欧洲外英语系国家摄取技术资源,专业非农人口比例都是百分之80.苏联第3,苏联时期,2.78亿人口,从事工业人口数量百分之70,其能获得的技术资源弱于美英,但是航发的专业技术能力很强,这一点相比强于英国。中国很长时期排在第4(太行这几年成熟以前),中国的技术资源可以说是最差的,在大中华技术资源圈内,主要的中原内地10亿人口百分之90都是农民,东北工业区在80年代后,由于内地卷入改革开放,大多人口多承接欧美淘汰的二级成熟产业,东北的工业地位更加弱化,技术资源获得地位相对变弱,但是航发的专业能力变的更强,从昆仑开始就能研制几何尺寸最小推力最大的发动机(即便考虑上材料,推比也超7.5,比过F100,现在太行推比也超过F100,F110和AL31F),可以说北面的航发专业技术研制能力相对其从大中华圈获取的技术资源上的对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的。现在来说下日本,其实日本的技术资源获得能力也很弱,其远不如美国,英国,甚至苏联,1亿多人口百分之80,90从事工业及相关非农专业,但是更多比例在民用消费产品,强在电子,机械制造业也很强,但是专业面窄,比如6代高温合金能否用在航发的设计层面,制造层面,工作层面都有很多实际问题,其整体发动机研制的产品体系在2代,或2.5代(以刚点火的5吨推为例),6代高温合金是否能衔接融合到2.5代整体航发这个单个产品本身整体体系中?这是一个问题,其技术资源池的不完善不配套大大弱化了它的某项先进技术,而且其航发研制的专业技术,也是由于各种原因同样甚至更是落后,说白了,是在日本世界里,由于人口少,不足够有充分的专业分工来支撑其产生作为航发研制的技术资源和专业研制能力,中国的原因是,人口是够了,但是太长时间没有专业分工,主力人口区百分之90长时间是农民,导致大中华圈内没有足够的技术资源。
撸主的提法很有意思。那么允许我自行脑补一下:未来人类在最前沿的技术领域想取得突破仅靠占有各种有限资源少数先进国家也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真的不敢苟同
撸主为毛不把阿三带上一块分析。

这和人口有什么关系,按你这样说,欧洲诸国都可以的。
好乱啊……楼主敢不敢好好写
撸主为毛不把阿三带上一块分析。

这和人口有什么关系,按你这样说,欧洲诸国都可以的。
印度农业人口更多,更没头技术资源,发动机专业研制能量更低,欧洲各小伙国获取和整合技术资源能力很低,发动机专业研制能力更是很重要,不是谁都具备的
为毛英国能和美国匹敌?
为毛英国能和美国匹敌?
英国控制的工业人口数量很长时间就是世界第一的,并且处于其衍生国体系的核心
我只知道国内V2500售后都是IHI负责
为毛英国能和美国匹敌?
机械制造业本来就是人家起家的地方,也是最有感情的,别的可以放弃,这块不能放弃
楼主说的很有意思,首先你要有足够的人口才能保证有足够庞大的产业,才能形成足够庞大的产业网,使得你在一些高综合性的工业产品上具备足够的产业基础。所以小国只能专精,但受水桶效应的限制,一个短板就决定了你的东西的整体水平。
楼主对的
就是市场决定技术
我并不认为英美能够那么轻易整合北约中其他国家的科技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就不错了,这个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未必比得上中国和乌克兰的技术合作。
关于发动机的设计问题,不光是设计问题,设计本身还包括把各种技术资源搭配,整合到设计中,在过程中要看搭配不搭配合适不合适,设计不是一时的设计是长期的体系积累,太行的高温合金只有2代,但是太行的整体寿命能达到3代水平,是AL31F的三倍,日本高温合金6代,搞出的发动机2代2.5代,这就是设计体系的问题,设计是长期的经验,一种动态积累的体系,木桶理论不光是看一块短板,而是看能不能把多块短板拼的更高,这就是设计的动态体系和经验问题
我并不认为英美能够那么轻易整合北约中其他国家的科技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就不错了,这个利用的深度 ...

其实北面整合利用它国的技术很强,无奈大中华圈尤其中原内地长期积累的技术资源太差,北面发动机专业技术长期厚积于苏联,最后在涡喷上有所突破,大推力上照着美国画龙点睛一下最后也成功了,但是在技术资源上从苏联和美国获得的还是很少,专业技术多少能有所洞察些
关于发动机的设计问题,不光是设计问题,设计本身还包括把各种技术资源搭配,整合到设计中,在过程中要看搭 ...
日本的镍基合金根本用不起,叫铼钌合金更形象一点
日本是少数技术资源领先发动机专业技术,中国是发动机专业技术领先相关技术资源
现在也不要把话说得太死,
漆室葵忧 发表于 2014-8-25 17:14
我并不认为英美能够那么轻易整合北约中其他国家的科技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就不错了,这个利用的深度 ...
胡扯得有个边,英美是互相之间脱裤子相间的。
不敢苟同,你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发动机研发能力跟本国从事高科技工业的人口成正比。

要这样说的话,我认为发动机研发能力跟本国工业技术积淀成正比。说了等于没说
不懂看看讨论
我只知道国内V2500售后都是IHI负责
很简单,本子的车在这么贵也没欧美的车贵,还有本子服务态度好,工时比欧美的便宜,还有老欧洲时不时喝个咖啡,罢个工,下班时间一到天塌都不管,,,所以售后本子做比欧美性价比高
既然楼主用心写了这么多,我也发表下心中愚见。个人认为社会运行机制;人口教育水平;资源的拥有量是决定能不能做大事的关键方面。看美帝对我国态度就明白吧。
楼主的思想在四百年前肯定是真理。
这。。。欧美“其中12亿人,百分之80,90都是从事工业或专业技术工作”是怎么来的?
胡扯得有个边,英美是互相之间脱裤子相间的。
      英美确实是伙穿一条裤子都嫌肥,但是其他西方国家和英美同床异梦者大有人在。
航发嘛,钱,人,时间。
没了。
     好吧作为新人在这里一直诚惶诚恐,但是看到这个开口就来的帖子真的忍不住回一个。“美国的航发研制力量能利用大西洋两岸欧美12亿人的基础技术资源,是世界上能获得最强技术资源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力量,其中12亿人,百分之80,90都是从事工业或专业技术工作……”这个是张口就来的数据吧,欧美做鸡的,扫地的,抹桌子的,刷墙搬砖头的……这些人加起来只占人口10%,他们不得累死啊.
     "中国的技术资源可以说是最差的,在大中华技术资源圈内,主要的中原内地10亿人口百分之90都是农民........“这个是刚解放那会的数据吧,现在的中国每100个人里就有2个在校大学生,请看清楚,是在校大学生,不是大学生,这几十年的积累农民还占90%?这些大学生毕业了都回家种田去了?
大西洋两岸怎么会有8,9成从事军工!!
啥叫第六代高温合金
byunagag 发表于 2014-8-25 23:52
好吧作为新人在这里一直诚惶诚恐,但是看到这个开口就来的帖子真的忍不住回一个。“美国的航发研制力 ...
中国工业人口的数量已经快超过世界一半了。
楼主就因自家是城市人,农民又如何了?你去过珠三角/长三角没有!你这混蛋"马甲"凭什么这样鄙视农民!混你个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