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评传 (全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9 06:04:34
袁崇焕评传 (全庸)
广东过去三百多年内出了两位与中国历史有重大关系的人物。
一位是是孙中山,
另一位是广东东莞县的袁崇焕。
袁崇焕大火熊熊般的一生,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
袁崇焕是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袁崇焕大才豪气,笼盖当世。
他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
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
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在乱世,
愤怒不平的知识份子,领不到粮饷的兵卒,生命朝不保夕的"流寇",饥饿流离的百姓,以及有巨大才能与勇气的英雄人物:杨涟、熊廷弼、孙承宗、李自成、袁崇焕。在那个时代中,人人都遭到了在太平年月中所无法想象的苦难。
  这个不幸的时代,是数十年腐败达于极点的政治措施所累积而成的。明朝的衰亡也是这样。
  明朝的覆灭,开始于神宗。
  神宗年号万历,是明朝诸帝中在位最久的,一共做了四十八年皇帝。
  神宗接位时只有十岁,一切听母亲的话。两宫太后很信任张居正,政治上权力极大的司礼太监冯保又给张居正笼络得很好,这些有利的条件加在一起,张居正便能放手办事。
  从万历元年到十年,张居正的政绩灿然可观。
他重用名将李成梁、戚继光、王崇古,使得主要是蒙古人的北方异族每次入侵都大败而归,只得安分守己而和明朝进行和平贸易。
南方少数民族的武装暴动,也都一一给他派人平定。
国家富强,储备的粮食可用十年,库存的盈余超过了全国一年的岁出。
那时候,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最富强的大国。
万历十年是公元一五八二年。
要在六年之后,英国才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再过三十八年,英国的清教徒才乘"五月花号"到达美洲;再过六十一年,五岁的路易十四才登上法国的王座。那时莎士比亚只有十六岁,还在英国的树林里偷人家的鹿。直到八十三年之后,伦敦还由于太污秽、太不卫生,爆发了恐怖的大瘟疫。
在万历初年,北京、南京、扬州、杭州这些就像万历彩瓷那样华美的大城市,在外国人心目中真像是天堂一样。
  中国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手工业和技术非常先进。  可是绝对专制制度,再加上连续四个昏庸腐败的皇帝,将这富于文化教养而勤劳聪明的一亿人民、这举世无双的富强大国推入了痛苦的深渊。
  张居正于万历十年逝世,二十岁的青年皇帝自己来执政了。
皇帝追夺张居正的官爵,将他家产充公,家属充军,将他长子逼得自杀。神宗是相当聪明的。明神宗的聪明不是文采,而是不可思议的懒惰,不可思议的贪婪。
做了皇帝,要甚么有甚么,但神宗所要的,偏偏只是对他最无用处的金钱。
如果他不是皇帝,一定是个成功的商人。  大批没有受过教育、因残废而心理上多多少少不正常的太监,作为皇帝的私人征税代表,四面八方的出去收矿税。结果天下骚动,激起了数不尽的民变。  
和神宗的贪婪并驾齐驱的是他的懒。
  在他二十八岁那年,大学士王家屏就上奏章说:一年之间,臣只见到天颜两次。

    神宗除了专心搜括之外,对其他政务始终是绝对的置之度外。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御史翟凤的奏章中说:皇上不见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
   就在这时候,满清开始崛起。
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发兵攻明,次年攻占辽东重镇抚顺。
明兵大败,总兵官张承荫战死,万余兵将全军覆没,举朝震骇。
四十七年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满清的世仇)兵二万,朝鲜(中国的属国)兵二万,兵分四路,大举攻清。
清兵八旗兵约六万人,集中兵力,专攻西路一路。
西路军的总兵官杜松是明军的勇将,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脱去衣衫,将满身的累累刀枪瘢痕向人夸示。
西路这一仗,称为"萨尔浒之役",明军有火器钢炮,军火锐利得多。但杜松有勇无谋,他是统兵六万的兵团司令,却打了赤膊,露出全身伤疤,一马当先的冲锋。
努尔哈赤统兵六旗作主力猛攻,他儿子代善和皇太极各统一旗在右翼侧攻。结果杜松的遭遇比许褚惨得多,身中十八箭而死,当真是"谁叫汝赤膊?"总兵官阵亡,明军大乱,六万兵全军覆没。
努尔哈赤采取了"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分开来打。
明军北路总兵官马林、东路总兵官刘*都大败阵亡,朝鲜都元帅率众降清
刘*是当时明朝第一大骁将,打过缅甸、倭寇,曾率兵援助朝鲜对抗日本入侵,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他所用的镔铁刀重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为"刘大刀"。
他的大刀比关羽的八十一斤青龙偃月刀还重了三十九斤。据说他能单手举起一张摆满了酒菜碗筷的柏木八仙桌,在大厅中绕行三圈。连杜松、刘*这样的骁将都被清兵打死,明军将士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自然沉重之极,提到满清"辫子兵"时不免谈虎色变。
这场大战明败的关键在于:
第一、明方的主帅杨镐是文官,完全不懂军事
。第二、明朝政事腐败已达极点,连带的军政也废弛不堪,军队久无训练,完全没有必要的军事准备。

  杨镐全军覆没,朝廷派熊廷弼去守辽东。
经过神宗数十年来的百事不理,军队纪律荡然,士无斗志,骑兵故意将马匹弄死,以避免出战,只要听到敌军来攻,满营兵卒就一哄而散。
熊廷弼面临的局面实在困难已极。军饷本已十分微薄,但皇帝还是拚命拖欠,不肯发饷。
  神宗搜括的银锭堆积在内库,年深月久,大起氧化作用,有的黑得像漆,有的脆腐如泥土,就是不肯拿出来用。
但他终于死了,千千万万的银两,一两也带不去。
神宗,神宗,真是"神"得很,神经得很!
   神宗死后,儿子光宗只做了一个月皇帝就因误服药物而死。光宗的儿子朱由校接位,历史上称为熹宗,年号天启。
  熹宗接位时虚岁十六岁,其实不满十五岁,还是个小孩子
熹宗是个天生的木匠,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锯木、刨木、油漆而做木工,手艺高明得很。
魏忠贤总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怎肯放下心爱的木工不理?把手一挥,说道:"别来打扰,你瞧着办去吧。"于是魏忠贤就去瞧着办了,越来越无法无天。
熊廷弼在辽东练兵守城,他所接手的那个烂摊子,给他整顿得有些像样了。满清见对方有了准备,就不敢贸然来攻。
但朝里敌对一派的大臣却来跟他过不去,不断上奏章攻击,于是朝廷革了熊廷弼的职,听候查办,改用袁应泰做统帅。
袁应泰是第一流的水利工程人才,一生修堤治水,救济灾民,大有功劳。他性格宽仁,办事勤勉,打仗却完全不会。
满清努尔哈赤得知熊廷弼去职,大喜过望,便领兵来攻。
袁应泰率军应战,七万兵大溃。
清兵占领沈阳,又击破了明军的两路援军,再攻辽阳。明兵又大败,满兵取得军事要塞辽阳。
  王化贞向朝廷吹牛,只须六万兵就可将满清一举荡平。朝廷居然信了他的。
熊廷弼极力认为准备不足,不可进攻。王化贞领兵十四万出战,一交锋全军溃没。清兵攻占坚城广宁。
总算熊廷弼领了五千兵殿后,保护难民和败兵数十万退入山海关。
朝廷不分青红皂白,将王化贞和熊廷弼一起逮捕。
到这时为止,明清交锋,已打了三场大仗。
每一仗明军都是大败。
明兵人数都超过清兵数倍,武器更先进得多,有火器。
三个大战役的失败,根本症结是由文官指挥战役。
这个制度的根源,在于皇帝不信任武官。明朝皇帝不信任武将,怕他们手里有了武力,就会抢夺皇帝的宝座
明朝派去带兵、指挥大军,和清军猛将锐卒对抗的,却都是这批熟读诗云子曰、八股文做得很好的进士。
明末抗清有三个名将,功勋卓著:熊廷弼是万历二十五年的解元(唐伯虎一类身份),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孙承宗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他们三个是文官,幸亏碰巧有用兵的才能。本来明末皇帝的运气不坏,做八股文考中进士的文人之中居然出现了三个军事专家。
  别的奉命统兵抗清的八股文专家们可就没有军事才能了。
杨镐,万历八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
袁应泰,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
王化贞,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

  袁崇焕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背景之下,去应付辽东艰巨的局面。
当然,更艰巨的,是应付北京朝廷中的局面。
  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
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幼时在明朝大将李成梁家中为奴,识得汉语汉文,喜读《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他的智略一部分是天生,一部分当是从这两部小说中得来的。
  努尔哈赤自己固然智勇双全,他还有一大批精明骁勇的子侄,剽悍凶猛的将领,部勒严整的战士。
女真人熟习弓马,强悍善战,汉人向来不是他们的敌手。这时女真精兵八旗,每旗七千五百人,已有六万之众了。
袁崇焕所面对的是这样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却是个书生。他会做诗,字写得很好,文章有气势,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相信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呐喊。
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他为人慷慨,富于胆略,喜欢和人谈论军事,遇到年老退伍的军官士卒,总是向他们请问边疆上的军事情况,在年轻时候就有志于去办理边疆事务。
  他少年时便以"豪士"自许,喜欢旅行。他中了举人后再考进士,多次落第,每次上北京应试,总是乘机游历,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最喜欢和好朋友通宵不睡的谈天说地,谈话的内容往往涉及兵戈战阵之事。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在北京参加廷试而中进士。
    袁崇焕任兵部主事不久,王化贞大军在广宁覆没,满朝惊惶失措。于是北京宣布戒严,进入紧急状态。
  就在这京师中人心惶惶的时候,袁崇焕骑了一匹马,孤身一人出关去考察。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详细报告关上形势,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关。"这时朝廷正在忧急彷徨之际,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派他去助守山海关。
袁崇焕终于得到了他梦想已久的机会,雄心勃勃的到国防前线去效力。 
 明军一切守御设施,都集中在山海关。
  单是守御山海关,,没有丝毫退步的余地。在战略形势上,必须将防线向北移,越是推向北方,山海关越安全,北京也越安全。
袁崇焕极力主张筑城宁远。朝廷中的大臣都反对,大学士孙承宗是个有见识之人,接受了袁崇焕的看法。
不久孙承宗代王在晋作辽东主帅。
天启二年九月,孙承宗派袁崇焕与副将满桂带兵驻守宁远,这是袁崇焕领军的开始。满桂是蒙古人,骁勇善战。从那时起,他和袁崇焕的命运就永远结合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一个蒙古武将,一个广东统帅,都是十分刚硬、十分倔强的脾气。两人一起经历了多次生死患难,也有过不知多少次激烈的争吵。但在两人的内心,却又一定是互相钦佩。
  宁远现在叫作兴城,有铁路经过,是锦州与山海关之间的中间站。
  天启三年九月,袁崇焕到达宁远。
孙承宗已派游击祖大寿在宁远筑城,但祖大寿料想明军一定守不住的,只筑了十分之一,敷衍了事。袁崇焕到后,当即大张旗鼓、雷厉风行的进行筑城,立了规格:城墙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墙墙址广三丈,派祖大寿等督工。袁崇焕与将士同甘共苦,善待百姓,当他们是家人父兄一般,所以筑城时人人尽力。次年完工,城高墙厚,成为关外的重镇。这座城墙是袁崇焕一生功业的基矗这座城墙把满清重兵挡在山海关外达二十一年之久。
宁远城一筑成,明朝的国防前线向北推移了二百余里。
  袁崇焕同时开始整饬军纪,他发现一名校官虚报兵额,吞没粮饷,蛮子脾气发作,当即将他杀了。但按照规定,他是无权擅自处斩军官的。孙承宗大怒,骂他越权。袁崇焕叩头谢罪。孙承宗也就算了。他后来擅杀毛文龙,在这时可说已伏下了因子。
孙承宗也是个积极进取型的人物,  短短三四年之间,从京师戒严到东巡广宁,军事从守势转为攻势,这主要是孙承宗主持之功,而袁崇焕也贡献了很多方略。孙承宗很赏识他,尽力加以提拔。承宗根据袁崇焕的策划,派遣诸将分屯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小凌河诸要塞,又向北推进了二百里,几乎完全收复了辽河以西的旧地,这时宁远又变成内地了。

  清兵见敌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推进,四年之中也不敢来犯。然而进攻的准备工作却做得十分积极,努尔哈赤将京城从太子河右岸的东京城移到了沈阳,以便于南下攻明、西取蒙古,保持充分的出击姿态。
  孙承宗有才识,有担当,有气魄,袁崇焕对他既钦佩,又有知遇的感激,这样的上司是极难遇到的。眼见他和孙承宗的共同计划正在一步步的实现,按部就班的收复失地,这几年袁崇焕一定过得十分快乐。他和手下将领满桂、左辅、朱梅、祖大寿、何可纲、赵率教、孙祖寿等人的战斗友谊,也在这些日子中不断加深。可是好景不常,时局渐渐变坏。

  天启皇帝熹宗越来越喜欢做木工。魏忠贤的权力越来越大,尽量发挥他地痞流氓性格中的无赖、无知、无耻、以及无法无天。  大举屠戮朝廷里的正人君子,。 
   
  满清看出了明朝的虚实,知道高经略无用,袁崇焕无人支持,于天启六年正月大举渡辽河攻宁远,兵十三万(在这几年中,清军的实力已扩充了一倍),号称二十万。二十三日攻抵宁远。大敌终于攻来了。
朝廷荒唐,主帅荒谬,援军是一定不会有的。那怎么办?
  紧急关头,袁崇焕奋发了英雄之气,决意抗敌。他和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何可纲等,集将士誓死守城。袁崇焕刺出自己鲜血,写成文告,让将士传阅,更向士卒下拜,激以忠义。全军上下在他的激励下人人热血沸腾,决心死战。

  他又下令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关守将杨麒,凡是宁远有兵将逃回来,一概抓住斩首。山海关有他的上司辽东经略高第镇守,袁崇焕的职权本来只能管到宁远和前屯,山海关总兵杨麒他是管不着的。但这时还管他甚么上司不上司,职权不职权,"×他妈,顶硬上,几大就几大!"
  (淞沪之战时,十九路军广东兵守上海,抗御日军侵略,当时"×他妈,顶硬上"的广东三字经,在江南一带赢得了人民的热烈崇敬。因为大家都说:广东兵一骂"×他妈!"就挺枪冲锋,向日军杀去了。)
  他母亲和妻子这时也在辽西,大概住在山海关或前屯卫后方。他将母亲和妻子都搬到宁远城中来祝全家和宁远共存亡的决心,表现得再清楚也没有了。
  二十四日,清兵到达城下。袁崇焕初次见到"辫子兵"的威猛。
清兵都有辫子,在那时,汉人只要听到"辫子兵"三字,不由自主的就胆战心惊,直到十余年后仍是如此。李自成部下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健卒,席卷而东,攻破北京,在山海关前的一片石和吴三桂部大战时,丝毫不落下风。但清兵突然出现,李自成军中响起"辫子兵来了!辫子兵来了!"的惊呼,二十万大军就此全军大溃,一败涂地。李自成逃出北京,向西急窜,"大顺"朝终于覆灭
。在那时候,"辫子兵"就是"无敌雄师"的代名词。袁崇焕并不是比李自成更会打仗,他部下的兵将也并不更为勇猛。但他更加镇定,更加坚决,他没有个人的自私欲望,不像李自成那样想做皇帝。真所谓"无欲则刚",所以他比李自成更刚强。他是"×他妈,顶硬上"的英雄。
  但他部下的兵将不是广东人,主要是辽河两岸的关外健儿,其他各省的都有。只因为主帅有"顶硬上"的英锐之气,部属也都跟着他"顶硬上"了。
  这时宁远守兵约一万,而清兵有十三万。向来明清交战,总是明兵多而清兵少,这次却众寡易势,大军都在经略高第手中。高第全军据守山海关,果然并不派兵来救。
努尔哈赤先分遣部队绕过宁远,在城南五里处切断了通向山海关的大路,然后放几名俘虏来的汉人去宁远向袁崇焕传话:"我这次带了二十万大军来攻,宁远非破不可。守城官如投降,我一定大加优待,封为大官。"
袁崇焕回答说:"你突然领兵来攻,那是甚么道理?锦州与宁远两城,你本来已经占领,又再放弃。我修筑好了来住,自然要死守,怎肯投降?你说有二十万兵,未免夸大。你真正的兵力大约是十三万,我倒也不以为来兵太少了。"
  努尔哈赤于是大举攻城。
  当时朝鲜使者带同翻译官韩瑗去北京朝见皇帝,刚到达宁远。
袁崇焕很高兴的招待使节及其随从。朝鲜使节见守军甚是镇定,暗暗感到奇怪。袁崇焕和三数幕僚闲谈,及报清兵攻到,袁崇焕乘轿至战楼,又与韩瑗等谈古论今,泰然自若,全无忧色。过了不久,忽听得一声大炮,声动天地。韩瑗大惊,只吓得低下了头抬不起来。
袁崇焕笑道:"贼兵来了!"打开城头敌楼的窗子,向外望去,只见清兵蔽野而来。城中却声息全无。成千成万的辫子兵冲到了城边,突然之间,城头举起千千万万火把,矢石如雨般投下城去。
战事越来越激烈,明军忽然从城头的每一个石堞间推出一个又长又大的木柜,这些大木柜一半在堞内,一半探出城外,大柜中伏有甲士,俯身射箭投石,投完了便将大本柜拉进来,再装矢石出去投掷。
跟着地雷爆发,土石飞扬,无数清兵和马匹被震上半空。
攻城清兵的先锋部队是铁甲军,每人身上都披两层铁甲,称为"铁头子"。
清兵以坚车攻城,车顶以生牛皮蒙住,矢石不能伤。城内架起西洋大炮十一门,在城头轮流轰击,每一炮打出去,破坏杀伤及于数里。

  清兵奋勇迫近,推了铁裹车猛撞城墙,声音轰隆轰隆,势道惊人,撞击了很久,城墙撞破的地方很多。清兵再用像云梯那样的裹铁高车来撞击城墙高处。
随后又把裹铁车推到城墙边,上面用木板遮住,以挡城头投下的矢石,车里藏了兵士,用铁锹挖掘城墙墙脚。
  清兵攻进了城墙下的死角,大炮已打他们不到。在这危急之时,守军想到了计策,抬了屋子前的长条大阶沿石从城上投下去。阶石十分沉重,铁车上的木板挡不住,压死了不少清兵。
  攻城时候经历很久,城基被清兵挖成了一个个凹龛,清兵躲在城墙洞内向里挖掘,城上再投大石下去,就打不到了。这时宁远四周十余里的城墙墙脚已被挖得千孔百疮,眼看城破在即,满城百姓惊惶得很,都抱怨说:"袁爷为了他自己一人,害死了我们满城百姓。"
  大家正在彷徨无策之时,通判金启□(浙江人)临时想出了几件新式武器,将火药撒在芦花褥子和被单上,纷纷投到城下去。他将这件新式武器取名为"万人敌"。当时是正月,气候酷寒,攻城清兵见到被褥,就都来抢夺,城上将火箭、硝磺等引火物投下去,"万人敌"立即燃烧,烧死了无数清兵。
有一种"万人敌"是将火药放在空心的大泥团中,外面围以木框,点燃了药引投下城去,泥团不断旋转喷火,烧死敌兵。那位通判在赶制"万人敌"之时,火药碰到火星,不幸被烧死了。
  这时城墙被撞垮了一丈多,袁崇焕不能再泰然自若了,亲自搬石来堵塞缺口,连受了两次伤。部将劝他保重。他厉声道:"宁远虽只区区一城,但与中国的存亡有关。宁远要是不守,数年之后,咱们的父母兄弟都成为鞑子的奴隶了。我若胆小怕死,就算侥幸保得一命,又有甚么乐趣?"撕下战袍来裹了左臂的伤口又战。将士在他的榜样之下,人人奋勇,终于堵上了缺口。
二十五日清兵又猛攻,袁崇焕督将士死战。
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受了伤。血战三日,清兵损失惨重,终于不得不下令退兵。此役杀死了清军中着锦衣的军官十余人,即满洲人称为"牛录额真"的。
清兵退去后,守军将五十名敢死队用长绳缒到城下,拾到了十余万支箭。城墙上给清兵挖出的洞穴有七十余个。这时点查火药库,火药也用尽了,局面真是危险得很。
敌军解围而去之后,百姓感到安全了,满城大哭,纷纷去拜谢袁崇焕与满桂的救命之恩。为甚么要"满城大哭"?想来是既感激又惭愧,又是说不出的欣喜罢?

  第二天早晨,清兵大队人马拥聚在城外大平原一边。袁崇焕派遣一名使者,备了礼物去送给努尔哈赤,对他说:"老将横行天下为时已久,今日败于小子之手,只怕是天意了。"努尔哈赤已受重伤,于是回送礼物及名马,约期再战。所谓"约期再战",只是掩饰面子的话。努尔哈赤不敢再攻宁远,转而去攻觉华岛泄愤。
  袁崇焕招募来的两广子弟兵,在宁远之战中似乎并未发生如何重大的作用。据我猜想,极可能是袁崇焕派了广东水师守觉华岛。
觉华岛现在叫做菊花岛,在宁远海外,当时是关外屯聚粮草的重地,因为关外军粮靠海运接济,在觉华岛起卸最方便。寒冬之际,海面结了厚冰,变成了陆地,广东兵所擅长的水战完全用不上,只得把车辆排起来当防御工事,在冰上和清兵打陆战,结果全军覆没,岛上十余万石粮食尽被焚毁。这几千名广东海军,大概多数在这一役中牺牲了。努尔哈赤对诸贝勒说:"我自二十五岁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甚么单是宁远一城就打不下来?"心中十分恼怒。
此后伤势一直未愈,七月间到清河温泉疗养,派人去召大福晋(正妃)来,同回沈阳,在离沈阳四十里处的叆鸡堡逝世,年六十八岁。努尔哈赤一生只打了这一个大败仗。清人从此对袁崇焕十分敬畏。
袁崇焕指挥这个战役很有儒将风度,坐轿子在城头敌楼中督战,打了胜仗之后,派使者送礼物给努尔哈赤,颇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羽扇纶巾、谈笑用兵的气派;也似南朝梁朝大将韦睿临阵时轻袍缓带,乘舆坐椅,手持竹如意指挥军队。韦睿身子瘦弱,但战无不胜,敌军畏之如虎,称为"韦虎"。不过到了当真危急之时,袁崇焕也不能再扮儒将了,只得以"蛮子"姿态来死拚。

    当朝中得到清兵大举来攻的讯息时,百官惊惶之极。兵部尚书王之光与廷臣商议,人人束手无策,以为这一次宁远一定要失了,不知山海关是否能保得祝后来得到捷报,朝野自然喜出望外,谢天谢地。
    三月,复设辽东巡抚,由袁崇焕升任。但魏忠贤见他地位重要了起来,开始对他提防,派了两名亲信太监刘应坤与纪用去宁远监军。皇帝派特务监视部队长官,是历代政治腐败时常常出现的情形。

,袁崇焕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辽的基本战略,这道奏章有很大的重要性。

  其中主张:一、用辽人守辽土;
二、屯田,以辽土养军队;
三、以守为主,等待机会再出击。
他最担心的事,是立了功劳之后,敌人必定要使反间计,散播谣言,而本国必定有人妒忌毁谤。
  他深知明军的战斗力不如清军,野战不利,只有用己之长,所以提出了战术的基本原则:"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所统带的部队无力打野战,作为主帅,自然深感棘手。但训练一支善打野战的劲旅,非一朝一夕之功,那是无可奈何的;而对于势所必至的朝臣忌功中伤,更是无可奈何,只有盼望皇帝和大臣们能加以照顾了。袁崇焕评传 (全庸)
广东过去三百多年内出了两位与中国历史有重大关系的人物。
一位是是孙中山,
另一位是广东东莞县的袁崇焕。
袁崇焕大火熊熊般的一生,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
袁崇焕是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袁崇焕大才豪气,笼盖当世。
他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
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
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在乱世,
愤怒不平的知识份子,领不到粮饷的兵卒,生命朝不保夕的"流寇",饥饿流离的百姓,以及有巨大才能与勇气的英雄人物:杨涟、熊廷弼、孙承宗、李自成、袁崇焕。在那个时代中,人人都遭到了在太平年月中所无法想象的苦难。
  这个不幸的时代,是数十年腐败达于极点的政治措施所累积而成的。明朝的衰亡也是这样。
  明朝的覆灭,开始于神宗。
  神宗年号万历,是明朝诸帝中在位最久的,一共做了四十八年皇帝。
  神宗接位时只有十岁,一切听母亲的话。两宫太后很信任张居正,政治上权力极大的司礼太监冯保又给张居正笼络得很好,这些有利的条件加在一起,张居正便能放手办事。
  从万历元年到十年,张居正的政绩灿然可观。
他重用名将李成梁、戚继光、王崇古,使得主要是蒙古人的北方异族每次入侵都大败而归,只得安分守己而和明朝进行和平贸易。
南方少数民族的武装暴动,也都一一给他派人平定。
国家富强,储备的粮食可用十年,库存的盈余超过了全国一年的岁出。
那时候,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最富强的大国。
万历十年是公元一五八二年。
要在六年之后,英国才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再过三十八年,英国的清教徒才乘"五月花号"到达美洲;再过六十一年,五岁的路易十四才登上法国的王座。那时莎士比亚只有十六岁,还在英国的树林里偷人家的鹿。直到八十三年之后,伦敦还由于太污秽、太不卫生,爆发了恐怖的大瘟疫。
在万历初年,北京、南京、扬州、杭州这些就像万历彩瓷那样华美的大城市,在外国人心目中真像是天堂一样。
  中国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手工业和技术非常先进。  可是绝对专制制度,再加上连续四个昏庸腐败的皇帝,将这富于文化教养而勤劳聪明的一亿人民、这举世无双的富强大国推入了痛苦的深渊。
  张居正于万历十年逝世,二十岁的青年皇帝自己来执政了。
皇帝追夺张居正的官爵,将他家产充公,家属充军,将他长子逼得自杀。神宗是相当聪明的。明神宗的聪明不是文采,而是不可思议的懒惰,不可思议的贪婪。
做了皇帝,要甚么有甚么,但神宗所要的,偏偏只是对他最无用处的金钱。
如果他不是皇帝,一定是个成功的商人。  大批没有受过教育、因残废而心理上多多少少不正常的太监,作为皇帝的私人征税代表,四面八方的出去收矿税。结果天下骚动,激起了数不尽的民变。  
和神宗的贪婪并驾齐驱的是他的懒。
  在他二十八岁那年,大学士王家屏就上奏章说:一年之间,臣只见到天颜两次。

    神宗除了专心搜括之外,对其他政务始终是绝对的置之度外。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御史翟凤的奏章中说:皇上不见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
   就在这时候,满清开始崛起。
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发兵攻明,次年攻占辽东重镇抚顺。
明兵大败,总兵官张承荫战死,万余兵将全军覆没,举朝震骇。
四十七年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满清的世仇)兵二万,朝鲜(中国的属国)兵二万,兵分四路,大举攻清。
清兵八旗兵约六万人,集中兵力,专攻西路一路。
西路军的总兵官杜松是明军的勇将,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脱去衣衫,将满身的累累刀枪瘢痕向人夸示。
西路这一仗,称为"萨尔浒之役",明军有火器钢炮,军火锐利得多。但杜松有勇无谋,他是统兵六万的兵团司令,却打了赤膊,露出全身伤疤,一马当先的冲锋。
努尔哈赤统兵六旗作主力猛攻,他儿子代善和皇太极各统一旗在右翼侧攻。结果杜松的遭遇比许褚惨得多,身中十八箭而死,当真是"谁叫汝赤膊?"总兵官阵亡,明军大乱,六万兵全军覆没。
努尔哈赤采取了"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分开来打。
明军北路总兵官马林、东路总兵官刘*都大败阵亡,朝鲜都元帅率众降清
刘*是当时明朝第一大骁将,打过缅甸、倭寇,曾率兵援助朝鲜对抗日本入侵,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他所用的镔铁刀重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为"刘大刀"。
他的大刀比关羽的八十一斤青龙偃月刀还重了三十九斤。据说他能单手举起一张摆满了酒菜碗筷的柏木八仙桌,在大厅中绕行三圈。连杜松、刘*这样的骁将都被清兵打死,明军将士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自然沉重之极,提到满清"辫子兵"时不免谈虎色变。
这场大战明败的关键在于:
第一、明方的主帅杨镐是文官,完全不懂军事
。第二、明朝政事腐败已达极点,连带的军政也废弛不堪,军队久无训练,完全没有必要的军事准备。

  杨镐全军覆没,朝廷派熊廷弼去守辽东。
经过神宗数十年来的百事不理,军队纪律荡然,士无斗志,骑兵故意将马匹弄死,以避免出战,只要听到敌军来攻,满营兵卒就一哄而散。
熊廷弼面临的局面实在困难已极。军饷本已十分微薄,但皇帝还是拚命拖欠,不肯发饷。
  神宗搜括的银锭堆积在内库,年深月久,大起氧化作用,有的黑得像漆,有的脆腐如泥土,就是不肯拿出来用。
但他终于死了,千千万万的银两,一两也带不去。
神宗,神宗,真是"神"得很,神经得很!
   神宗死后,儿子光宗只做了一个月皇帝就因误服药物而死。光宗的儿子朱由校接位,历史上称为熹宗,年号天启。
  熹宗接位时虚岁十六岁,其实不满十五岁,还是个小孩子
熹宗是个天生的木匠,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锯木、刨木、油漆而做木工,手艺高明得很。
魏忠贤总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贯注之时,拿重要奏章去请他批阅。熹宗怎肯放下心爱的木工不理?把手一挥,说道:"别来打扰,你瞧着办去吧。"于是魏忠贤就去瞧着办了,越来越无法无天。
熊廷弼在辽东练兵守城,他所接手的那个烂摊子,给他整顿得有些像样了。满清见对方有了准备,就不敢贸然来攻。
但朝里敌对一派的大臣却来跟他过不去,不断上奏章攻击,于是朝廷革了熊廷弼的职,听候查办,改用袁应泰做统帅。
袁应泰是第一流的水利工程人才,一生修堤治水,救济灾民,大有功劳。他性格宽仁,办事勤勉,打仗却完全不会。
满清努尔哈赤得知熊廷弼去职,大喜过望,便领兵来攻。
袁应泰率军应战,七万兵大溃。
清兵占领沈阳,又击破了明军的两路援军,再攻辽阳。明兵又大败,满兵取得军事要塞辽阳。
  王化贞向朝廷吹牛,只须六万兵就可将满清一举荡平。朝廷居然信了他的。
熊廷弼极力认为准备不足,不可进攻。王化贞领兵十四万出战,一交锋全军溃没。清兵攻占坚城广宁。
总算熊廷弼领了五千兵殿后,保护难民和败兵数十万退入山海关。
朝廷不分青红皂白,将王化贞和熊廷弼一起逮捕。
到这时为止,明清交锋,已打了三场大仗。
每一仗明军都是大败。
明兵人数都超过清兵数倍,武器更先进得多,有火器。
三个大战役的失败,根本症结是由文官指挥战役。
这个制度的根源,在于皇帝不信任武官。明朝皇帝不信任武将,怕他们手里有了武力,就会抢夺皇帝的宝座
明朝派去带兵、指挥大军,和清军猛将锐卒对抗的,却都是这批熟读诗云子曰、八股文做得很好的进士。
明末抗清有三个名将,功勋卓著:熊廷弼是万历二十五年的解元(唐伯虎一类身份),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孙承宗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第二名(榜眼)。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他们三个是文官,幸亏碰巧有用兵的才能。本来明末皇帝的运气不坏,做八股文考中进士的文人之中居然出现了三个军事专家。
  别的奉命统兵抗清的八股文专家们可就没有军事才能了。
杨镐,万历八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
袁应泰,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
王化贞,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指挥大军,全军覆没。

  袁崇焕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背景之下,去应付辽东艰巨的局面。
当然,更艰巨的,是应付北京朝廷中的局面。
  背后是昏愦胡涂的皇帝、屈杀忠良的权奸、嫉功妒能的言官;
手下是一批饥饿羸弱的兵卒和马匹,将官不全,兵器残缺,领不到粮,领不到饷,所面对的敌人,却是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幼时在明朝大将李成梁家中为奴,识得汉语汉文,喜读《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他的智略一部分是天生,一部分当是从这两部小说中得来的。
  努尔哈赤自己固然智勇双全,他还有一大批精明骁勇的子侄,剽悍凶猛的将领,部勒严整的战士。
女真人熟习弓马,强悍善战,汉人向来不是他们的敌手。这时女真精兵八旗,每旗七千五百人,已有六万之众了。
袁崇焕所面对的是这样了不起的大敌,而他却是个书生。他会做诗,字写得很好,文章有气势,既然中了进士,八股文当然也做得不错,诗云子曰背得很熟。相信他不会射箭,宁远第二次大战时,他自称只是在城头大声呐喊。
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他为人慷慨,富于胆略,喜欢和人谈论军事,遇到年老退伍的军官士卒,总是向他们请问边疆上的军事情况,在年轻时候就有志于去办理边疆事务。
  他少年时便以"豪士"自许,喜欢旅行。他中了举人后再考进士,多次落第,每次上北京应试,总是乘机游历,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最喜欢和好朋友通宵不睡的谈天说地,谈话的内容往往涉及兵戈战阵之事。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在北京参加廷试而中进士。
    袁崇焕任兵部主事不久,王化贞大军在广宁覆没,满朝惊惶失措。于是北京宣布戒严,进入紧急状态。
  就在这京师中人心惶惶的时候,袁崇焕骑了一匹马,孤身一人出关去考察。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详细报告关上形势,宣称:"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关。"这时朝廷正在忧急彷徨之际,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派他去助守山海关。
袁崇焕终于得到了他梦想已久的机会,雄心勃勃的到国防前线去效力。 
 明军一切守御设施,都集中在山海关。
  单是守御山海关,,没有丝毫退步的余地。在战略形势上,必须将防线向北移,越是推向北方,山海关越安全,北京也越安全。
袁崇焕极力主张筑城宁远。朝廷中的大臣都反对,大学士孙承宗是个有见识之人,接受了袁崇焕的看法。
不久孙承宗代王在晋作辽东主帅。
天启二年九月,孙承宗派袁崇焕与副将满桂带兵驻守宁远,这是袁崇焕领军的开始。满桂是蒙古人,骁勇善战。从那时起,他和袁崇焕的命运就永远结合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一个蒙古武将,一个广东统帅,都是十分刚硬、十分倔强的脾气。两人一起经历了多次生死患难,也有过不知多少次激烈的争吵。但在两人的内心,却又一定是互相钦佩。
  宁远现在叫作兴城,有铁路经过,是锦州与山海关之间的中间站。
  天启三年九月,袁崇焕到达宁远。
孙承宗已派游击祖大寿在宁远筑城,但祖大寿料想明军一定守不住的,只筑了十分之一,敷衍了事。袁崇焕到后,当即大张旗鼓、雷厉风行的进行筑城,立了规格:城墙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墙墙址广三丈,派祖大寿等督工。袁崇焕与将士同甘共苦,善待百姓,当他们是家人父兄一般,所以筑城时人人尽力。次年完工,城高墙厚,成为关外的重镇。这座城墙是袁崇焕一生功业的基矗这座城墙把满清重兵挡在山海关外达二十一年之久。
宁远城一筑成,明朝的国防前线向北推移了二百余里。
  袁崇焕同时开始整饬军纪,他发现一名校官虚报兵额,吞没粮饷,蛮子脾气发作,当即将他杀了。但按照规定,他是无权擅自处斩军官的。孙承宗大怒,骂他越权。袁崇焕叩头谢罪。孙承宗也就算了。他后来擅杀毛文龙,在这时可说已伏下了因子。
孙承宗也是个积极进取型的人物,  短短三四年之间,从京师戒严到东巡广宁,军事从守势转为攻势,这主要是孙承宗主持之功,而袁崇焕也贡献了很多方略。孙承宗很赏识他,尽力加以提拔。承宗根据袁崇焕的策划,派遣诸将分屯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小凌河诸要塞,又向北推进了二百里,几乎完全收复了辽河以西的旧地,这时宁远又变成内地了。

  清兵见敌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推进,四年之中也不敢来犯。然而进攻的准备工作却做得十分积极,努尔哈赤将京城从太子河右岸的东京城移到了沈阳,以便于南下攻明、西取蒙古,保持充分的出击姿态。
  孙承宗有才识,有担当,有气魄,袁崇焕对他既钦佩,又有知遇的感激,这样的上司是极难遇到的。眼见他和孙承宗的共同计划正在一步步的实现,按部就班的收复失地,这几年袁崇焕一定过得十分快乐。他和手下将领满桂、左辅、朱梅、祖大寿、何可纲、赵率教、孙祖寿等人的战斗友谊,也在这些日子中不断加深。可是好景不常,时局渐渐变坏。

  天启皇帝熹宗越来越喜欢做木工。魏忠贤的权力越来越大,尽量发挥他地痞流氓性格中的无赖、无知、无耻、以及无法无天。  大举屠戮朝廷里的正人君子,。 
   
  满清看出了明朝的虚实,知道高经略无用,袁崇焕无人支持,于天启六年正月大举渡辽河攻宁远,兵十三万(在这几年中,清军的实力已扩充了一倍),号称二十万。二十三日攻抵宁远。大敌终于攻来了。
朝廷荒唐,主帅荒谬,援军是一定不会有的。那怎么办?
  紧急关头,袁崇焕奋发了英雄之气,决意抗敌。他和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何可纲等,集将士誓死守城。袁崇焕刺出自己鲜血,写成文告,让将士传阅,更向士卒下拜,激以忠义。全军上下在他的激励下人人热血沸腾,决心死战。

  他又下令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关守将杨麒,凡是宁远有兵将逃回来,一概抓住斩首。山海关有他的上司辽东经略高第镇守,袁崇焕的职权本来只能管到宁远和前屯,山海关总兵杨麒他是管不着的。但这时还管他甚么上司不上司,职权不职权,"×他妈,顶硬上,几大就几大!"
  (淞沪之战时,十九路军广东兵守上海,抗御日军侵略,当时"×他妈,顶硬上"的广东三字经,在江南一带赢得了人民的热烈崇敬。因为大家都说:广东兵一骂"×他妈!"就挺枪冲锋,向日军杀去了。)
  他母亲和妻子这时也在辽西,大概住在山海关或前屯卫后方。他将母亲和妻子都搬到宁远城中来祝全家和宁远共存亡的决心,表现得再清楚也没有了。
  二十四日,清兵到达城下。袁崇焕初次见到"辫子兵"的威猛。
清兵都有辫子,在那时,汉人只要听到"辫子兵"三字,不由自主的就胆战心惊,直到十余年后仍是如此。李自成部下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健卒,席卷而东,攻破北京,在山海关前的一片石和吴三桂部大战时,丝毫不落下风。但清兵突然出现,李自成军中响起"辫子兵来了!辫子兵来了!"的惊呼,二十万大军就此全军大溃,一败涂地。李自成逃出北京,向西急窜,"大顺"朝终于覆灭
。在那时候,"辫子兵"就是"无敌雄师"的代名词。袁崇焕并不是比李自成更会打仗,他部下的兵将也并不更为勇猛。但他更加镇定,更加坚决,他没有个人的自私欲望,不像李自成那样想做皇帝。真所谓"无欲则刚",所以他比李自成更刚强。他是"×他妈,顶硬上"的英雄。
  但他部下的兵将不是广东人,主要是辽河两岸的关外健儿,其他各省的都有。只因为主帅有"顶硬上"的英锐之气,部属也都跟着他"顶硬上"了。
  这时宁远守兵约一万,而清兵有十三万。向来明清交战,总是明兵多而清兵少,这次却众寡易势,大军都在经略高第手中。高第全军据守山海关,果然并不派兵来救。
努尔哈赤先分遣部队绕过宁远,在城南五里处切断了通向山海关的大路,然后放几名俘虏来的汉人去宁远向袁崇焕传话:"我这次带了二十万大军来攻,宁远非破不可。守城官如投降,我一定大加优待,封为大官。"
袁崇焕回答说:"你突然领兵来攻,那是甚么道理?锦州与宁远两城,你本来已经占领,又再放弃。我修筑好了来住,自然要死守,怎肯投降?你说有二十万兵,未免夸大。你真正的兵力大约是十三万,我倒也不以为来兵太少了。"
  努尔哈赤于是大举攻城。
  当时朝鲜使者带同翻译官韩瑗去北京朝见皇帝,刚到达宁远。
袁崇焕很高兴的招待使节及其随从。朝鲜使节见守军甚是镇定,暗暗感到奇怪。袁崇焕和三数幕僚闲谈,及报清兵攻到,袁崇焕乘轿至战楼,又与韩瑗等谈古论今,泰然自若,全无忧色。过了不久,忽听得一声大炮,声动天地。韩瑗大惊,只吓得低下了头抬不起来。
袁崇焕笑道:"贼兵来了!"打开城头敌楼的窗子,向外望去,只见清兵蔽野而来。城中却声息全无。成千成万的辫子兵冲到了城边,突然之间,城头举起千千万万火把,矢石如雨般投下城去。
战事越来越激烈,明军忽然从城头的每一个石堞间推出一个又长又大的木柜,这些大木柜一半在堞内,一半探出城外,大柜中伏有甲士,俯身射箭投石,投完了便将大本柜拉进来,再装矢石出去投掷。
跟着地雷爆发,土石飞扬,无数清兵和马匹被震上半空。
攻城清兵的先锋部队是铁甲军,每人身上都披两层铁甲,称为"铁头子"。
清兵以坚车攻城,车顶以生牛皮蒙住,矢石不能伤。城内架起西洋大炮十一门,在城头轮流轰击,每一炮打出去,破坏杀伤及于数里。

  清兵奋勇迫近,推了铁裹车猛撞城墙,声音轰隆轰隆,势道惊人,撞击了很久,城墙撞破的地方很多。清兵再用像云梯那样的裹铁高车来撞击城墙高处。
随后又把裹铁车推到城墙边,上面用木板遮住,以挡城头投下的矢石,车里藏了兵士,用铁锹挖掘城墙墙脚。
  清兵攻进了城墙下的死角,大炮已打他们不到。在这危急之时,守军想到了计策,抬了屋子前的长条大阶沿石从城上投下去。阶石十分沉重,铁车上的木板挡不住,压死了不少清兵。
  攻城时候经历很久,城基被清兵挖成了一个个凹龛,清兵躲在城墙洞内向里挖掘,城上再投大石下去,就打不到了。这时宁远四周十余里的城墙墙脚已被挖得千孔百疮,眼看城破在即,满城百姓惊惶得很,都抱怨说:"袁爷为了他自己一人,害死了我们满城百姓。"
  大家正在彷徨无策之时,通判金启□(浙江人)临时想出了几件新式武器,将火药撒在芦花褥子和被单上,纷纷投到城下去。他将这件新式武器取名为"万人敌"。当时是正月,气候酷寒,攻城清兵见到被褥,就都来抢夺,城上将火箭、硝磺等引火物投下去,"万人敌"立即燃烧,烧死了无数清兵。
有一种"万人敌"是将火药放在空心的大泥团中,外面围以木框,点燃了药引投下城去,泥团不断旋转喷火,烧死敌兵。那位通判在赶制"万人敌"之时,火药碰到火星,不幸被烧死了。
  这时城墙被撞垮了一丈多,袁崇焕不能再泰然自若了,亲自搬石来堵塞缺口,连受了两次伤。部将劝他保重。他厉声道:"宁远虽只区区一城,但与中国的存亡有关。宁远要是不守,数年之后,咱们的父母兄弟都成为鞑子的奴隶了。我若胆小怕死,就算侥幸保得一命,又有甚么乐趣?"撕下战袍来裹了左臂的伤口又战。将士在他的榜样之下,人人奋勇,终于堵上了缺口。
二十五日清兵又猛攻,袁崇焕督将士死战。
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受了伤。血战三日,清兵损失惨重,终于不得不下令退兵。此役杀死了清军中着锦衣的军官十余人,即满洲人称为"牛录额真"的。
清兵退去后,守军将五十名敢死队用长绳缒到城下,拾到了十余万支箭。城墙上给清兵挖出的洞穴有七十余个。这时点查火药库,火药也用尽了,局面真是危险得很。
敌军解围而去之后,百姓感到安全了,满城大哭,纷纷去拜谢袁崇焕与满桂的救命之恩。为甚么要"满城大哭"?想来是既感激又惭愧,又是说不出的欣喜罢?

  第二天早晨,清兵大队人马拥聚在城外大平原一边。袁崇焕派遣一名使者,备了礼物去送给努尔哈赤,对他说:"老将横行天下为时已久,今日败于小子之手,只怕是天意了。"努尔哈赤已受重伤,于是回送礼物及名马,约期再战。所谓"约期再战",只是掩饰面子的话。努尔哈赤不敢再攻宁远,转而去攻觉华岛泄愤。
  袁崇焕招募来的两广子弟兵,在宁远之战中似乎并未发生如何重大的作用。据我猜想,极可能是袁崇焕派了广东水师守觉华岛。
觉华岛现在叫做菊花岛,在宁远海外,当时是关外屯聚粮草的重地,因为关外军粮靠海运接济,在觉华岛起卸最方便。寒冬之际,海面结了厚冰,变成了陆地,广东兵所擅长的水战完全用不上,只得把车辆排起来当防御工事,在冰上和清兵打陆战,结果全军覆没,岛上十余万石粮食尽被焚毁。这几千名广东海军,大概多数在这一役中牺牲了。努尔哈赤对诸贝勒说:"我自二十五岁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甚么单是宁远一城就打不下来?"心中十分恼怒。
此后伤势一直未愈,七月间到清河温泉疗养,派人去召大福晋(正妃)来,同回沈阳,在离沈阳四十里处的叆鸡堡逝世,年六十八岁。努尔哈赤一生只打了这一个大败仗。清人从此对袁崇焕十分敬畏。
袁崇焕指挥这个战役很有儒将风度,坐轿子在城头敌楼中督战,打了胜仗之后,派使者送礼物给努尔哈赤,颇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羽扇纶巾、谈笑用兵的气派;也似南朝梁朝大将韦睿临阵时轻袍缓带,乘舆坐椅,手持竹如意指挥军队。韦睿身子瘦弱,但战无不胜,敌军畏之如虎,称为"韦虎"。不过到了当真危急之时,袁崇焕也不能再扮儒将了,只得以"蛮子"姿态来死拚。

    当朝中得到清兵大举来攻的讯息时,百官惊惶之极。兵部尚书王之光与廷臣商议,人人束手无策,以为这一次宁远一定要失了,不知山海关是否能保得祝后来得到捷报,朝野自然喜出望外,谢天谢地。
    三月,复设辽东巡抚,由袁崇焕升任。但魏忠贤见他地位重要了起来,开始对他提防,派了两名亲信太监刘应坤与纪用去宁远监军。皇帝派特务监视部队长官,是历代政治腐败时常常出现的情形。

,袁崇焕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辽的基本战略,这道奏章有很大的重要性。

  其中主张:一、用辽人守辽土;
二、屯田,以辽土养军队;
三、以守为主,等待机会再出击。
他最担心的事,是立了功劳之后,敌人必定要使反间计,散播谣言,而本国必定有人妒忌毁谤。
  他深知明军的战斗力不如清军,野战不利,只有用己之长,所以提出了战术的基本原则:"兵不利野战,只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所统带的部队无力打野战,作为主帅,自然深感棘手。但训练一支善打野战的劲旅,非一朝一夕之功,那是无可奈何的;而对于势所必至的朝臣忌功中伤,更是无可奈何,只有盼望皇帝和大臣们能加以照顾了。
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接位。
  皇太极的智谋武略,实是中国历代帝皇中不可多见的人物。崇焕所受到的压力一点也没有减轻。皇太极接位之时,满洲正遭逢极大的困难。
  努尔哈赤新死,满洲内部人心动荡。
军队大加扩充,这时已达十五万人,军需补给发生很大问题,偏偏又遇上严重的天灾,辽东发生饥荒。如向关内侵略,却又打不破袁崇焕这一关。
  在这时候,皇太极定下了正确的战略:侵略朝鲜。
  明方是练兵、筑城、屯田,清方是进攻朝鲜,巩固统治。
在这样的局势下,具备了议和的条件。明方的议和是攻势的,最后目标是消灭满清,收复全部辽东失地。清方的议和主要是守势,目的在巩固已得的土地,要明方承认双方的现有疆界,双方和平共处,进行贸易。清所占的土地,只是今日吉林、辽宁、黑龙江的一部份,与明方相比也是相差极远。明方火器犀利,葡萄牙大炮尤其非清兵所能抵挡。

  清方的长处,主要只是"明朝本身的腐败",以及清军战斗力强劲和统帅部高明的军事才能。只要袁崇焕镇守宁远,清方的长处就发挥不出了。
持久的缠斗下去,满清势必难以支持。袁崇焕宁远大捷,在军事上并无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并没有摧毁清军的主力,甚至没有削弱清军的战斗力。然而在政治上,对士气与民心却有非常巨大的振奋作用,这使中国军民知道清军也不是不会打败仗的。经此一役之后,本来投降了满清的许多汉人官吏和士卒又逃回来了。宁远城头的大炮,轰碎了"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宁远之战,使他们下意识中隐伏着的自卑感又开始抬头。明朝是自己覆灭的,并非给满清所打垮。满清与明军交战,始终强调"七大恨",满清认为明朝有七件大事欺侮女真人,逼得他们忍无可忍,才起兵反抗。满清一直没有自居能与明朝处于平等地位。
  "七大恨"的基本思想,是抱怨明朝作为最高统治者,却在努尔哈赤与敌对部族发生争执时袒护对方,没有公平处理,那是下级对上级的申诉。
  差不多在每个战役之后,清方总是建议谈和。但明朝从来置之不理,认为对方根本没有谈和的资格。这种死要面子的心理,使得明朝始终没有能争取到一段喘息的时间来整顿军备、巩固防御。
"
      当军事上准备没有充分之时,暂时与外敌议和以争取时间,中国历史上两个最出名的英主都曾做过。汉高祖刘邦曾与匈奴议和,争取时间来培养国力,到汉武帝时才大举反击。唐太宗李世民曾与突厥议和(那时是他父亲李渊做皇帝,但和议实际上是李世民所决定),等到整顿好军队后才派李靖北伐,大破突厥。
袁崇焕精明正确的战略见解,朝廷中下意识的认为是"汉奸思想"

  袁崇焕当然知道如此力排众议,对于自身非常不利,他是个冲动的热情的豪杰,是"宁为直折剑、犹胜曲全钩"的刚士,是行事不顾一切、"几大就几大"的蛮子,可是他终于决定:"忍辱负重"。

    在袁崇焕死后十三年的崇祯十五年,明朝局势已糜烂不可收拾。
洪承畴于所统大军全军覆没后投降满清。松山、锦州失守。崇祯便想和满清议和,以便专心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等民军。
皇帝暗中在主持和议的事就公开了出来,群臣登时哗然,立刻上奏章反对。

    袁崇焕却胆敢进行议和。袁崇焕有一句诗:"心苦后人知"。当真是英雄寂寞,壮士悲歌。
  正确的战略决策无法执行,朝政越来越腐败,在魏忠贤笼罩一切的邪恶势力下做官,天天都可以送掉了性命。关外酷寒的天气,生长于亚热带的广东人实在感到很难抵受。在这期间,袁崇焕从广东招募来的人员中有人要回故乡去了,临别时问他:你留在这里继续担当艰危呢,还是回乡以求平安?他写了一首诗回答:我和你曾同生共死,我的内心你还不明白吗?又何必问安危去留?我在这里奋不顾身,本来不是为了富贵。故乡的亲友们如果问起,请你转告:边界还没有平靖,我只有感到惭愧,当然要继续干下去。
  在这段时期中,皇太极进攻朝鲜,打了几个胜仗后,朝鲜投降,订立了对满清十分有利的和约,每年从朝鲜得到粮食、金钱和物品的供应。皇太极本来提出三个条件:割地、擒毛文龙、派兵一万助攻中国。朝鲜对这三个条件无法接纳,但在经济上尽量满足满清的要求。同时在此后的明清战争中,朝鲜改守中立,使满清去了后顾之忧。
  在皇太极对朝鲜用兵之时,袁崇焕加紧修筑锦州、中左、大凌河三城的防御工事,派水师去支援皮岛的毛文龙,另派赵率教、朱梅等九员将领率兵九千,进兵三岔河,牵制清军,作朝鲜的声援。但朝鲜不久就和满清订了城下之盟,赵率教等领兵而回,并未和清军接触。
  皇太极无法和明朝达成和议,却见袁崇焕修筑城堡的工作进行得十分积极,时间越久,今后进攻会更加困难,于是决定"以战求和",对宁远发动攻击。
  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进攻辽西诸城堡,攻陷明方大凌河、小凌河两个要塞,随即进攻宁远的外围要塞锦州。
五月十一,皇太极所率大军攻抵锦州,四面合围。
这时守锦州的是赵率教,他和监军太监纪用守城,派人去与皇太极议和,那自是缓兵之计,以待救兵。
皇太极不中计,攻城愈急。袁崇焕派遣祖大寿和尤世禄带了四千精兵,绕到清军后路去包抄,又派水师去攻东路作为牵制。这时天热,海上不结冰,水师用得着了。
赵率教是陕西人,这人的人品本来是相当不高的。
努尔哈赤攻辽阳时,赵率教是主帅袁应泰的中军(参谋长)。袁应泰是不懂军事的文官,赵率教却没有尽他做参谋长的责任,这个战役指挥得一塌胡涂。
清军攻破辽阳,袁应泰殉难,赵率教却偷偷逃走了,论法当斩,不知如何得以幸免,想来是贿赂了上官。后来王化贞大败,关外各城都成为无人管的地方,赵率教申请戴罪立功,带领了家丁前去接收前屯卫,但到达时发觉已被蒙古人占住,他便不敢再进。努尔哈赤攻宁远,赵率教在前屯卫,距离很近,自己不亲去赴援,后来宁远大捷,他却想分功,以致给满桂痛骂,酿成了很大风波。
和满桂冲突时,袁崇焕相当支持他。赵率教感恩图报,又得袁崇焕时时勉以忠义,到锦州大战时,他突然之间似乎变了一个人。他和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等率兵奋勇死战,和皇太极部下的精兵大战三场,胜了三场,小战二十五场,也是每战都胜。从五月十一打到六月初四,二十四天之中,无日不战,战况的激烈,不下于当年宁远大战。
六月初四那天,皇太极增兵猛攻。锦州城中放西洋大炮,又放火炮、火弹和矢石,清兵受创极重。攻到天明时,皇太极见支持不住了,只得退兵,退到小凌河扎营,等候各路兵马集中整编。赵率教转怯为勇,自见敌潜逃到拚死守城,自畏缩不前到激战二十四日,到后来更在保卫北京之役中血战阵亡,终于在历史上与满桂齐名,成为当时的两大良将。他这个重大转变,非常突出的证明了袁崇焕的领导才能。皇太极整理好了部队,转而去攻宁远。
  清军上次在宁远吃过败仗,兵将心中对袁崇焕都是很忌惮的。皇太极对诸将说:"先汗攻宁远不克,这次我攻锦州又不克,若再攻不下宁远,我可要声名扫地了。"于是下令总攻,击破城下明军骑兵,直薄城壁。比之第一次宁远之战,袁崇焕部的战斗力已有增强,敢于到城外决战了。上次要清军退后,才派五十名敢死队缒到城下拾箭枝,可见不敢开城门。

  满桂率领明军在城南二里列阵,城墙下环列枪炮。皇太极佯败,想引明军来攻,然后伏兵齐起。
但明军没有上当,守垒不追。皇太极于是回军再战。
  袁崇焕亲上城头督战,大声呼叫。
满桂战于城外。祖大寿、尤世禄回师攻击清兵后路。
双方死伤均重,满桂身中数箭。明军野战终于打不过清军,于是退入城中据守。这场大战打得十分惨烈,城壕中填满了两方军士的死尸。
守军又以葡萄牙大炮轰击,击碎清方大营帐一座及皇太极的白龙旗,杀伤清兵不少。明方的报告说,皇太极长子召力兔贝勒胸口中箭,另一子浪荡宁古贝勒在阵上被明军射杀,又杀固山(领七千五百人)四人、牛录(领三百人)三十余名。这报告失之夸大,事实上并无皇太极的儿子在此役中阵亡。但清方纪录中也说:济尔哈朗贝勒、萨哈廉贝勒、大将瓦克达、阿格等均受伤。
皇太极见部队损失重大,只得退兵,再攻锦州南面,亦不能拔,将士又遭到不少伤亡,将领觉多拜山、巴希等阵亡。七月,清兵败回沈阳。这一役明朝称为"宁锦大捷",是明军对清军第二次血战胜利。袁崇焕在报功的奏章中,力称功劳最大的是满桂。他和满桂向来颇有意见冲突,但在奏章中力称宁远大捷以满桂之功居多,可见光明磊落,大公无私。
  第一次宁远大捷是天启六年正月,
第二次宁锦大捷是七年五月,相隔一年零四个月。
  在这短短的十六个月之间,袁崇焕加强了明军的战斗力,抢筑了锦州的防御工事,固守在清军的后路,使皇太极有后顾之忧,不敢久攻宁远。同时清军先攻锦州不克,再攻宁远,气势已挫。
可见袁崇焕这十六个月中的准备工作收到了很大成效。如果能多一些和平时期,局面当然更有改进。这一仗大捷,军事上的主要因素之一,还是靠了葡萄牙的红衣大炮。明朝这时本来已驱逐了葡萄牙人的天主教传教士。
传教士波尔、米克耳两人见到明清交兵,有机可乘,便发动澳门的葡人,向明朝提供军费和炮手。明朝于是召还已驱逐了的教士。本来秘密传教变成了公开,大批葡萄牙教士和炮手进入中国。
后来中国在外国教士和技师指导之下自行铸炮。所铸成的大炮也封了官,称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将军",还派官祭炮,请将军发威破敌。金人要直到数年之后,才因投降的明人之助而开始铸造大炮。
  袁崇焕在政治上属于魏忠贤的敌对派系。袁崇焕如果不附和,立刻就会罢官,守御国土的大志无法得伸,因此当时也只得在蓟辽为魏忠贤建生祠。
  但魏忠贤仍是不满意。所以虽有宁锦大捷,袁崇焕却得不到甚么重赏,只升官一级。
  奉承魏忠贤的官员却有数百人因此大捷而升官,理由是在朝中策划有功,连魏忠贤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从孙,也因此而封了伯爵。
  袁崇焕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只得自称有病,请求辞职。魏忠贤立刻批准,派兵部尚书王之臣去接替。皇太极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大喜若狂.
  袁崇焕对于天启皇帝,还是十分感激的。感念天启对他的知遇之恩。他心中明白,天启是个昏君,可是对待自己实在很好。
 
  天启皇帝熹宗捉了几年迷藏(他初做皇帝时,爱和小太监捉迷藏),做了几年木工(不是做皇帝),天启七年八月,在二十三岁上死了。天启的儿子都已夭折,有些后妃怀了孕,也都被客氏和魏忠贤设法弄得流产,所以没有儿子。由他亲弟弟信王由检接位,年号崇祯。
朱由检当时虚岁是十八岁。这个十七岁的少年皇帝不动声色的对付魏忠贤,先将他的党羽慢慢收拾,然后逼得他自杀。这场权力斗争处理得十分精采。
  魏忠贤死后,附和他的无耻大臣被称为"逆党",或杀头,或充军,或免职,人心大快,在"宁锦大捷"中冒功的人也都被清除了。
  袁崇焕在广东家居这几个月中,与一般文人诗酒唱和,其中最著名的朋友是陈子壮。
  陈子壮在崇祯时起复,做到礼部侍郎,后来在广东九江起兵抗清,战败被俘,不降而死,也是广东著名的民族英雄。
七月,袁崇焕到达北京。
崇祯见到袁崇焕后说道:"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
  袁崇焕奏道:"臣今受皇上特达之知,请给我放手去干的权力,预计五年而建部可平,全辽可以恢复。"他答应崇祯五年之内可以平定满清、恢复全辽,实在是一时冲动的口不择言,事实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谈完大事后,赐袁崇焕酒馔。
袁崇焕辞出之后,上了一道奏章,
提出了关辽军务基本战略的三个原则:"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袁崇焕认为必须用辽兵,他们为了保护家乡,抗敌勇敢,又习于寒冷气候。
 他主张在关外筑城屯田,逐步扩大防守地域,既省粮饷,又可不断的收复失地。
  "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明兵打野战的战斗力不及习于骑射的清兵,这是先天的限制,不易短期内扭转过来,但大炮的威力却非清兵所及。所以要舍己之短,用己所长,守坚城而用大炮,立于不败之地。
  这三个基本战略,是他总结了明清之间数次大战役而得出来的结论。
明军三次大败,都败于野战,以致全军覆没;
宁远两次大捷,都在于守坚城、用大炮。
袁崇焕担心两件事。一是皇帝和朝中大臣对他不信任,二是敌人挑拨离间,散布谣言。总而言之:"我不顾自己性命,给皇上办成大事就是了,小事情请皇上不必理会罢。"崇祯这次召见袁崇焕,对他言听计从,信任之专,恩遇之隆,实是罕见。但不幸得很,袁崇焕这奏章中所说的话,一句句无不料中,终于被处极刑。
袁崇焕却是早已料到了命运的。明知将来难免要受到皇帝猜疑,要中敌人的离间之计,却还是要去担任艰危,这番舍身赴难的心情,更令后人深深叹息。
    
     袁崇焕还没有到任,宁远已发生了兵变。兵变是因欠饷四个月而起  兵士有四个月领不到粮饷,吵了起来。崇祯不怪自己不发饷,却怪带兵的将帅对待士兵的态度不如家人父子。他似乎认为,主帅若能待士兵如家人父子,没有粮饷,士兵饿死也是不会吵的。以袁崇焕的才智,决不会不明白其中的关键,但他爱惜兵士,得罪皇帝也不管了。说不定朝中大臣人人不敢得罪皇帝,饷银就始终发不下来,那么就由我开口好了。
  当袁崇焕罢官家居之时,皇太极见劲敌既去,立刻肆无忌惮,不再称汗而改称皇帝。
  袁崇焕回任之后,宁远、锦州、蓟州都因欠饷而发生兵变,当时自然不能与清兵开仗,于是与皇太极又开始了和谈,用以拖延时间。
皇太极对和谈向来极有兴趣,立即作出有利的反应。袁崇焕提出的先决条件,是要他先除去帝号,恢复称"汗"。皇太极居然答允,但要求明朝皇帝赐一颗印给他,表示正式承认他"汗"的地位。这是自居为明朝藩邦,原是对明朝极有利的。但明朝朝廷不估计形势,不研究双方力量的对比,坚持非消灭满清不可,当即拒绝了这个要求。
皇太极清楚的认识到,满清决计不是明朝的敌手,明朝的政治只要稍上轨道,满清就非亡国灭种不可。满族的经济力量很是薄弱,不会纺织,主要的收入是靠抢劫。皇太极写给崇祯的信,可说谦卑到了极点。

  然而崇祯的狂妄自大比他哥哥天启更厉害得多,对满清始终坚持"不承认政策",不承认它有独立自主的资格,决不与它打任何交道。为了与满清作战,国家财政和全国经济在这压力下都已濒于崩溃。
明末民变四起,主要原因便在百姓负担不起这沉重的军费开支。
    拒绝和满清议和,是崇祯一生最大的愚蠢。在明朝君臣的观念中,"建州卫"始终是中国皇帝属下一个小官的领地,皇帝决不能跟小官谈和。
  他可以和察哈尔蒙古人谈和,付给金银以换取和平。因为明朝的江山是从蒙古人手里夺来的,明朝承认蒙古是敌国。袁崇焕和皇太极一番交涉,使得皇太极自动除去了帝号,本来是外交上的重大胜利。但崇祯却认为是和"叛徒"私自议和,有辱国体,心中极不满意,当时对袁崇焕倚赖很重,隐忍不发,后来却终于成为杀他的主要罪状。
    崇祯对袁崇焕的猜忌,从带兵的统帅追讨欠饷开始。崇祯又不敢惩罚袁崇焕和皇太极谈和。这"不敢"两字之中,自然隐伏了"将来和你算帐"的心理因素。该年闰四月,加袁崇焕太子太保的头衔,那是从一品,比兵部尚书又高了一级。到了下个月,便发生了杀毛文龙事件,这又增加了崇祯内心对他的不满和恐惧。
  毛文龙是浙江杭州人。袁崇焕杀毛文龙在崇祯二年(公元一六二九),那是己巳年。早了一百八十年(一四四九),同样是己巳年,我另一位同乡杭州人于谦为明朝立了安邦定国的大功。那一年发生土木堡之变,皇帝被蒙古人掳去,于谦击退外敌,安定了国家。于谦和袁崇焕都是兵部尚书,于做总督,袁做督师,地位相等。两人后来都被皇帝处死,都是明朝出名的大忠臣。
  杭州人在江南虽然有"杭铁头"之称,然而那是与性格柔和的苏州人"苏空头"相对而言,很少去当兵打仗的。戚继光率领来平定倭寇、守御北边,后来在戚死后又去抗日援朝的浙江兵,都是浙东义乌一带的人。
  毛文龙所以投军,主要由于他有个舅舅在兵部做官。  他的功绩主要是造火药超额完成任务和练兵,可见此人是一个能干的后勤人员。辽东失陷后,他带了一批部队,在沿海各岛和辽东、朝鲜边区混来混去,打打游击。
 那时候明军一见清兵就望风而遁,毛文龙胆敢主动出击,应当说勇气可嘉。天启七年正月,清兵征朝鲜,因为毛文龙不断在后方骚扰,于是分兵去攻他所驻守的铁山。毛文龙大败,逃上了皮岛。他在中朝边区打游击时,虽然屡战屡败,却也能屡败屡战。
上了皮岛之后,有了大海的阻隔,清军没有水师,安全感大增,加之又上了年纪,很快就腐化起来。他开始发挥后勤才能,在皮岛大做生意,征收商船通行税,那便是海上买路钱,派人去辽东和朝鲜挖人参。一方面向朝廷要粮要饷,又向朝鲜要粮食,理由是帮朝鲜抵抗清兵,要收保护费。朝鲜也只得时时运粮给他。他升官发财之后,对打仗更加没有兴趣了。当时皮岛驻军有二万八千,战马三千余匹,皮岛之东的身弥岛驻兵千余,作为皮岛的外围,宁锦大战之时,毛文龙手拥重兵在旁,竟不发一兵一卒去支援,也不攻击清兵后方作牵制。袁崇焕当然极不满意,但因管他不着,无可奈何。天启年间,毛文龙不断以大量贿赂送给魏忠贤和其他太监、大臣,对朝中当权派的公共关系做得极好。
崇祯接位后,毛文龙作风不改。朝廷觉得皮岛耗费粮饷太多,要派人去核数查帐。毛文龙多方推托,总之是不欢迎御用会计师驾临。
袁崇焕要求皮岛设文官监军,粮饷由宁远转发,改编部队,连谈三日三夜,毛文龙始终不同意,到这时谈判终于破裂。袁崇焕给他最后一个机会,劝他辞职回乡。毛文龙说:"辞职回乡这件事,我一直是在盼望的。只不过我对辽东事务很熟悉,解决了满洲之后,可顺势袭取朝鲜了。"袁崇焕听他大言不惭,更是不满。
对于"杀毛事件",当时舆论大都同情毛。一般朝臣认为,毛文龙即使有罪,他是一个大军区司令,也只能由皇帝下旨诛杀。皇帝的统治手段,主要只是赏与罚。袁崇焕擅杀大将,是严重的侵犯了君权。我也觉得袁崇焕这件事做得不对,过分的横蛮。将毛文龙逮捕,押解北京,交由皇帝去处置,才是合理的方式。
 这时候朝廷又欠饷不发了。袁崇焕再上奏章,说一定要发生一次兵变,才发一次欠饷,而发了欠饷之后,又一定将负责官员捉去杀了一批,这样下去,永远是"欠饷--兵变--发饷--杀官--欠饷"的循环。这道奏章,当然只有再度加深崇祯对他的憎恨。


崇祯二年春,袁崇焕上奏,说山海关一带防务巩固,已不足虑,但蓟门单弱,须防敌人从西路进攻。袁崇焕看到了防务弱点的所在,第一道奏章上去,朝廷没有多加理会,他再上第二道、第三道。崇祯下旨交由部科商议办理,但始终迁延不行。拖到十月,清兵果然大举从西路入犯,正在袁崇焕料中。


首当其冲的,正是刚刚发生过索饷兵变的遵化。
  金元两朝以北京为首都,因为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敢深入中原,一旦有变,可以立刻转身逃回本土。
明朝的情况却根本不同。成祖对蒙古采取攻势,建都北京便于进攻,后来兵力衰弱,北京地势上的弱点立刻暴露无遗。以汉人为主的中华民族所以伟大,主要是在文治教化,征战本非所长,如果基本战略一错,局势就难以收拾了。

  这次进军皇太极亲自带兵,集兵十余万,知道袁崇焕守在东路,攻打不进,于是由蒙古兵作先导,绕道西路进攻。
出发前对王公大臣说:"明朝若是肯和,我们采参开矿,与他们交易,换来布匹,大家共享太平,岂不极好?但我几次三番的求和,明朝总是不允,这次非狠狠打一仗不可。"
  皇太极也知道此行极险,第二日早晨重申军令,不准吃明人的熟食,以防下毒,不准酗酒,采取柴草时必须众人同行,不可落单,充分显露了战战兢兢的心情。皇太极爱读《三国演义》,这次出师,很有邓艾伐蜀、深入险地的意味。
    袁崇焕部十一月初赶到蓟州,十一、十二、十三,三天中与清兵在马升桥等要隘接仗,每一仗都胜。
清军半夜里退兵。但北路援军却遭到了重大挫败。赵率教急驰西援,到达三屯营时,总兵朱国彦竟紧闭城门,不让他部队进城。赵率教无奈,只得领兵向西迎敌,在遵化城外大战,被清军阿济格所部的左路军包围歼灭,赵率教中箭阵亡。遵化陷落,巡抚王元雅自杀。清军越三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进军牧马厂,兵势如风,攻向北京。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中途堵截,都被击溃。满、侯两部兵马退保北京。
  袁崇焕得到赵率教阵亡、遵化陷落的消息,既伤心爱将之死,又知局面严重,于是两日两夜急行军三百余里,比清军早到了二天,驻军于北京广渠门外。
  袁崇焕一到,崇祯立即召见,大加慰劳,要他奏明对付清兵的方略,赐御馔和貂裘。
  同时召见的还有满桂。他解去衣服,将全身累累伤疤给皇帝看,崇祯大为赞叹。袁崇焕以士马疲劳,要求入城休息。但崇祯心中颇有疑忌,不许他部队入城。袁崇焕要求屯兵外城,崇祯也不准,一定要他们在城外野战。清兵东攻,一路上势如破竹,在高密店侦知袁军已到,都是大惊失色,万万想不到袁崇焕会来得这样快。二十日,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
  袁崇焕这时候不能再轻袍缓带、谈笑用兵了,他穿了甲胄,亲自上阵督战。
从上午八时打到下午四时,恶斗八小时,胜负不决。满桂率兵五千守德胜门。当时北京军民在城头观战,但见清兵冲突而西,从城上望下来,如黑云万朵,挟迅风而驰,须臾已过。一场激战,满桂受伤,血染征袍,五千兵只剩下了三千人。


清兵威猛如此,北京人自然看得心惊胆裂。北京城头守军放大炮支援满桂,但炮术奇差,炮弹打入满桂军中,杀伤了不少士卒。主战场是在广渠门。袁崇焕和清兵打到傍晚(幸好城头守军没有放炮支援袁军),清兵终于不支败退,退了十余里。袁军直追杀到运河边上。这场血战,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袁崇焕也中箭受伤。
袁崇焕来援北京时,因十万火急,只带了马军五千作先头部队,其后又到了骑兵四千,广渠们这场大战,是以九千兵当十余万大军,其实是胜得十分侥幸的。
可是崇祯见清兵没有远退,不断的催促袁崇焕出战。

  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猛攻斯大林格勒。苏军一面扼守坚城,一面另遣大军抄德军后路,终于聚歼德军三十三万人。经此役后,德军就此一蹶不振。苏军元帅朱可夫的战略,基本原则也不过是"守坚城,抄后路,聚歼之"九字而已。


然而崇祯是个十分急躁、毫无韧力的青年,那时还没满十九岁,一见袁崇焕按兵不动,登时便不耐烦起来,不住的催他出战。


袁崇焕一再说,要等步兵全军到达才可进攻,现在只有九千骑兵,和敌兵十余万决战,难求必胜。料想崇祯就怀疑起来了:"你不肯出战,到底是甚么居心?想篡位么?想胁迫我答应议和么?你从前不断和皇太极书信往来,到底有甚么密谋?你为甚么一早就料到金兵要从西路来攻北京?"
他的性格本来就十分多疑,敌军兵临城下,又惊又怕之际,想象力定然十分丰富。
  清兵于十一月二十七日退到南海子,溃败之后,心中不忿,便在北京郊外大举烧杀出气。

北京城里居民的心理是和皇帝一样的,顾到的只是自己身家性命,大家听信了谣言,说袁崇焕不肯出战,别有用心。

许多人说清兵是他引来的,目的在"胁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张的和议。于是有人在城头向城下的袁部骑兵抛掷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石头砸死了几名兵士。


  这种盲目的群众心理,实在是很可怕的,近代的群众心理学书籍中常有提到。
十二月初一,崇祯召袁崇焕和祖太寿进宫,问不了几句,就喝令将袁崇焕逮捕,囚入御牢。祖大寿眼见之下,吓得手足无措,出北京城后等了三天,见袁崇焕始终没有获释。
崇祯派太监向城外袁部宣读圣旨,说袁崇焕谋叛,


只罪一人,与众将士无涉。众兵将在城下大哭。祖大寿与何可纲惊怒交集,立即带了部队回锦州去了。
正在兼程南下赴援的袁部主力部队,在途中得悉主帅无罪被捕,北京城中皇帝和百姓都说他们是"汉奸兵",当然也就掉头而回。中国历史上甚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但敌军兵临城下而将城防总司令下狱,却是第一次发生。
  崇祯见祖大寿带领精兵走了,不理北京的防务,这一下可急起来了,忙派了内阁全体大学士与九卿到狱中,要袁崇焕写信招祖大寿回来。袁崇焕到了"以国家为重"五字,于是克制了自己的倔强脾气,写了一封极诚恳的信,要祖大寿回兵防守北京。

  这时候祖大寿已冲出山海关北去,崇祯派人飞骑追去送信。追到军前,祖大寿军中喝令放箭,这时袁部将士怒不可遏,已把崇祯当敌人了。送信的人大叫:"我奉袁督师之命,送信来给祖总兵,不是朝廷的追兵。"祖大寿骑在马上,等他过来。使者递过信去。祖大寿读了信后,下马捧信大哭,一军都大哭。

祖大寿对母亲很孝顺,他母亲又很勇敢,儿子行军打仗,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常常跟着部队。这时她劝儿子说:"本来以为督师已经死了,咱们才反出关来,谢天谢地,原来督师并没有死。你打几个胜仗,再去求皇上赦免督军,皇上就会答允。现今这样反了出去,只有加重督师的罪名。"祖大寿觉得母亲的话很对,当即回师入关,和清兵接战,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也即是切断了清兵的两条重要退路。如果这时崇祯立刻悔悟,放袁崇焕出来重行带兵,仍然大有击破清兵的机会。

清兵于十二月初一攻克良乡,得到袁崇焕下狱的消息,皇太极大喜,立即自良乡回军,至芦沟桥,击破明副总兵申甫的车营,迫近北京永定门。
 
  满桂身经百战,深知应当持重,不可冒险求战,但皇帝催得急迫之至,若不出战,势必与袁崇焕一样,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与总兵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等集骑兵、步兵四万列阵。
皇太极令部属冒穿明兵服装,拿了明军旗帜,黎明时分突然攻近。明军不分友敌,登时大乱,满桂、孙祖寿都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擒。京师大震。
  这时祖大寿、何可纲等得到袁崇焕狱中手书,又还兵来救。皇太极对袁部终是忌惮,感到后路所受到的威胁严重,于是并不进攻北京,写了两封议和的信,放在安定门和德胜门城门口,取道冷口而还辽东。
  当清兵围城时,崇祯的张皇失措,不单表现在将袁崇焕下狱一事上,此外倒霉的大臣还有不少。当时各地来北京勤王的部队着实不少,本来由袁崇焕统一指挥,大可发挥威力。袁崇焕一下狱,各路兵马军心大乱,再加上欠饷和指挥混乱,山西和陕西的两路援军都溃散回乡,成为"流寇"的骨干。"流寇"本来都是饥民,只会抢粮,不会打仗,这些溃兵一加入,有了军事上的领导,情形完全不同了。"流寇"真正成为明朝的威胁,就从那时开始。
   袁崇焕凌迟,七十几岁的母亲、弟弟、妻子,几岁的小女儿充军三千里。母家、妻家的人就不牵累了。"凌迟"规定要割一千刀,要到第一千刀上才能将人杀死,否则刽子手有罪,那就是所谓"千刀万剐"。
所以骂人"杀千刀"是最恶毒的咒骂。袁崇焕被绑上刑场,刽子手还没有动手,北京的众百姓就扑上去抢着咬他的肉,直咬到了内脏。刽子手依照规定,一刀刀的将他身上肌肉割下来。
众百姓围在旁边,纷纷叫骂,出钱买他的肉,一钱银子只能买到一片,买到后咬一口,骂一声:"汉奸!"因为北京城的百姓认定,去年清兵围城是他故意引来的。很难说这样的谣言从何而来,是痛恨袁崇焕的大臣与太监们散播出去的?还是一般群众天生的喜欢听信谣言?又或许,受到了重大惊恐和损失的北京百姓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
  从长远来说,人民的眼睛确是雪亮的,然而当他们受到欺蒙之时,盲目而冲动的群众,可以和暴君一样的胡涂,一样的残酷。
除了北京城里一批受了欺骗的百姓,天下都知道袁崇焕是冤枉的,连朝鲜的君臣百姓也知道他的冤枉,为他的被害感到不平。
袁崇焕死后,有一个姓余的仆人,顺德马江人,半夜里去偷了骸骨,收葬在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隔一道城墙,广渠门外的一片广场之上、城壕之中,便是八个半月之前袁崇焕率领将士大呼酣战的地方。他拚了性命击退来犯的十倍敌军,保卫了皇帝和北京城中百姓的性命。
那姓余的义仆终身守墓不去,死后就葬在袁墓之旁。
  袁崇焕死后,旧部祖大寿、何可纲率军驻守锦州、宁远、大凌河要塞,清军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以倾国之师,在大凌河将祖大寿紧紧包围,十月间祖大寿不支投降。副将何可纲不降,被杀。祖大寿骗皇太极说可为满清去取锦州,但一到锦州,立即就守城,此后皇太极派大将几次进攻都打不下来。


皇太极两次御驾亲征,攻锦州、攻宁远,都无功而退。直到崇祯十四年三月,清兵大军再围锦州,整整围攻一年,到第二年三月,先击溃了洪承畴十四万大军,祖大寿粮尽援绝,又再投降。祖大寿到顺治十三年才死,始终不曾为满清打过一仗,大概是学了《三国演义》中"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宗旨,满清也没有封他甚么官。比之满桂、赵率教、何可纲、孙祖寿等人,祖大寿有所不如,但比之其余的降清大将却又远胜了。

  袁崇焕无罪被杀,对于明朝整个军队士气打击非常沉重。从那时开始,明朝才有整个部队向满清投降的事。更有人带了西洋大炮过去,满清开始自行铸炮。辽东将士都说:"袁督师这样忠勇,还不能免,我们在这里又干甚么?"


  然而袁崇焕"亡命徒"式的努力和苦心,他极度悲惨的遭遇,这个生死以之的"痴心人",这个无法无天的"泼胆汉",却更加强烈的激荡了我们的心。崇祯和袁崇焕两人的性格,使得这悲剧不可能有别的结局。两人第一次平台相见,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的诺言,杀机就已经伏下了。以后他请内帑、主和议、杀毛文龙,悲剧一步步的展开,杀机一层层的加深,到清军兵临北京城下而到达高潮。在这悲剧的高潮中,崇祯不许袁部入城是第一个波浪;
袁部苦战得胜,崇祯催逼他去追击十倍兵力的清军,是第二个波浪;北
京城里毁谤袁崇焕的谣诼纷传是第三个波浪;终于,皇太极使反间计而崇祯中计。至于后来的凌迟,已是戏剧结构上的荡漾余波了。
  即使没有皇太极的反间计,崇祯终于还是会因别的事件、用别的借口来杀了他的。
我们想象崇祯二年腊月中国北方的情形:在永平、滦州、迁安、遵化一带的城内和郊外,清兵的长刀正在砍向每一个汉人身上,满城都是鲜血,满地都是尸首……


……在北京城的深宫里,十八岁的少年皇帝在拍着桌子发脾气。他又是焦急,又是害怕,不断的问太监:"袁蛮子写了信没有?怎么还不写好?这家伙跟我过不去,非将他千刀万剐不可。你们再去催,叫他快写信给祖大寿!"他憔悴苍白的脸上泛起了潮红,眼中布满了红丝,不断的说:"杀了他!杀了他!"

……在阴森寒冷的御牢里,袁崇焕提笔在写信给祖大寿,砚台里会结冰吧?他的手会冻得僵硬吗?会因愤怒而颤抖吗?他的信里写的是些甚么句子?泪水一定滴上了信笺罢?皇帝的信使快马驰出山海关外,将这封信交在祖大寿的手里。
祖大寿读信之后,伏地大哭。讯息传了开去:"督师有信来!"
辽河大平原上白茫茫的一片冰雪。数万名间关百战、满身累累枪伤箭疤的关东大汉,伏在地下向着北京号啕痛哭,因为他们的督师快要被皇帝杀死了。
战马悲嘶,朔风呼啸,绵延数里的雪地里尽是伏着愤怒伤心的豪士,
白雪不断的落在他们的铁盔上、铁甲上……
全庸……………………怎么搞得象3流武侠小说作者的名字?
自毁长城是中国人常做的事
不识时务的家伙,黄太极英勇神武,投降他绝对不会被亏待地.
就像现在,俺投靠米国后,医保有老,房子有老,女人也有老.就算老婆被高干包,也叫自由,不叫二奶.
本文是老金一生的大败笔之一,买弄学识。自以为甚是高明,可惜为天下笑~
[B]以下是引用[I]bluekiller[/I]在2005-6-25 17:25:00的发言:[/B][BR]全庸……………………怎么搞得象3流武侠小说作者的名字?

楼主写错了,是金庸!!
回去好好看看《碧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