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年27生产落户沈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29:02
可能孤陋寡闻,一直有个疑惑没有解开,当年引进27生产并落户沈飞,这个决策是如何制定的?是沈飞积极争取的结果,还是空军坚决命令的产物?如果27当年由其他厂子生产,现在会不会有不同的结果?无意争论,只想了解情况。可能孤陋寡闻,一直有个疑惑没有解开,当年引进27生产并落户沈飞,这个决策是如何制定的?是沈飞积极争取的结果,还是空军坚决命令的产物?如果27当年由其他厂子生产,现在会不会有不同的结果?无意争论,只想了解情况。
当时沈飞实力最强,地理位置靠近俄毛,俄专家往来方便,27生产,只能落户沈飞,别的厂?谁也抢不走。。。
在歼击机方面有实力有经验的无非沈、成两家,成都当时已经全力投入J10研制,把苏27放到沈阳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沈飞就像家里的大儿子,,娶老婆一般都按从大到小来是不
论实力沈飞的实力在中国算是最高的,引进消化能力最强,并且有研制重型飞机经验。
本来东北的老毛专家就多
我兔威武 发表于 2014-2-7 13:58
本来东北的老毛专家就多
交流也比较方便,是不是东北那边中学第一外语就是俄语?
当时成飞在搞J10,沈飞还在J8,平衡一下,落户沈飞很正常。
因为成飞拿到了歼10项目
沈飞是共和国航空工业的长子
渊源上肯定更近了
首先离鹅毛比较近,方便交流。其次沈阳是老工业基地,很多工厂设备都很全。
然后沈飞具有一定的实力,最后顺理成章。
外交部长 发表于 2014-2-7 14:39
交流也比较方便,是不是东北那边中学第一外语就是俄语?
极个别是,我本科的时候全班24人有1个俄语生。中小学学的外语,像俄语这种比较复杂的只能教个皮毛,就是半吊子水准,比大学专业学俄语的差太多。日常生活用不上,工作水平不够,很鸡肋的东西,像我班的那个就苦学英语把俄语当成二外了
成飞搞J10,沈飞就剩个苦逼的八爷了,不把27给沈飞,难道让沈飞玩完?
当年国家三线政策(原因复杂备战是主因,目标:远离前线,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由沈飞分出人员建成成飞,三线建设是一个浩大工程如一汽分建的二汽,鞍钢援建的攀钢等,有兴趣的可以打开地图看下,三线建设多在大山之中,从工业布局角度看无论是距海远近,离水源远近,还是交通便利程度,配套等方面都是不科学的。那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80后很少听说的什么钢都,煤都,石油之都等等都在东北,这里是全国重工业基地,全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区,沈阳又是中心的中心。外人只知道东北傻大黑粗,但不知道这里由于知识分子密集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其三线分出去的人又使四川成为另一个知识分子集中地。记得有人发贴说为什么中国好声音东北人那么多(其实四川也多)叫东北好声音得了,其实这里是有文化传承原因的。(有兴趣还可以查查当年奥运冠军辽宁占一半,辽足9连冠)。但改革开放后辽宁不行了,一是重工业转型困难,二是东北是计划经济发展最完善地区也就意味着官僚主义最盛行(沈飞不行也是这原因),三是东北严寒,一年小半年冬天,晚上黑天早,外面冷自然在屋里时间长,也就使人懒,夜生活少,喝高度酒吹大牛等行为。(气候跟行为关系很大)另外说一句东北成为重工业中心是小日本留下的基础,长春基本是小日本建成的,鞍钢,抚顺的煤矿,小丰满水电站,东北铁路网,沈阳重型、冶练等大企业,东北铁路网……新中国继承了日本殖民时留下的这些自然把东北作为工业中心。我们骂小日本的同时也得向小日本学习啊,沈阳新华造纸厂黄板纸生产线是小日本70多年机器,一直用企业到破产还能用。沈阳铁西新华街的排水系统也是小日本修的这么多年不论下多大雨都不积水,现在修的浑南新区下点大雨路上就积水严重,光骂不行,还得真的强。最后说一句看下地图比下成飞和沈飞,从苏手中引进27如果你是领导你选哪?
不在沈飞老国企就破产了!
当初东北第一外语都是学的俄语,也算是一个优势吧。
沈灰是老大呀,沈灰的设备最先进呀。


某国政府作出了二条腿走路的决定 , 即两条生产线同时上马,一个 成  飞J- 10,一个沈飞苏-27

某国政府作出了二条腿走路的决定 , 即两条生产线同时上马,一个 成  飞J- 10,一个沈飞苏-27
当时沈飞实力最强,成飞还是个小弟弟,连双发机都没搞过,缺乏经验,当然给沈飞了。
外交部长 发表于 2014-2-7 14:39
交流也比较方便,是不是东北那边中学第一外语就是俄语?
不是,全国都是英语
是毛子要求只能放北边,原因显而易见的!
成都有J-10项目了。
沈飞是嫡长子  成飞是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