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潮妈"时隔46年武汉剧院前"复刻"老照片(图)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6:05:46
72岁"潮妈"时隔46年武汉剧院前"复刻"老照片(图)

2014年02月03日  来源:长江日报 




左图:昨日,王玉芳和她的三个子女再次来到武汉剧院前合影留念 郁胜文 摄
  上图:1968年10月26日,王玉芳和她的三个子女一起在武汉剧院前合影 郁胜文 翻拍
  50年前,刚为人母的“潮妈”花了全家一个月工资自购相机记录儿女成长;50年后,年过古稀新潮程度不减当年,经常背上数码相机游山玩水。昨日,市旅游局与本报举办的“重游武汉,再拍老照片”收到一位72岁“潮妈”的报名。
  “如果不是参加你们的活动,我近40年没来过这附近了。”昨日,72岁的王玉芳特地带着一儿两女前往武汉剧院门口,在本报摄影记者镜头下“复刻”老照片。
  黑白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照片中的王玉芳是位20多岁的年轻妈妈,站在“地标建筑”武汉剧院正门前,一儿两女围坐在身后院墙墙头,年仅三四岁。老照片是王玉芳的老伴用自家相机拍的,当时全家住在剧院附近的光荣大楼。王玉芳称,自己年轻时就是爱玩爱拍照的“潮妈”,上世纪60年代自购相机后,闲暇时间经常带着三个孩子游玩景点,走到哪拍到哪,用照片记录孩子们的成长记忆。
  “相机是当时最著名的海鸥120,花了120元买的”,上世纪60年代拍照并不普及,相机还是“奢侈品”,自购相机的行为相当新潮。“我当时结识了几位照相馆技师朋友,开始学习摄影。后来觉得没有自己的相机不方便,就通过单位借助社贷款100元买相机,相当于全家一个月的收入。”王玉芳回忆,贷款时同事们还打趣说:“我们借钱开伙,你借钱用来买相机。”添置相机后她每年拍照数百张,成为单位里的知名摄影师。
  当年的潮妈今年已是古稀老人,但身板硬朗、声音中气十足,时髦不减当年。“我每天可忙了,不是出去旅游就是在家收集旅游资讯。”王玉芳爱玩爱拍照的爱好保持至今,每年都会出省旅游四五次。去年她和亲友自由行去了凤凰、开封、江西等地,在和老伴爬恩施大峡谷时,沿路碰到的路人听说他们不坐缆车自己步行上山都“惊呆了”。
  50年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王玉芳的相机换了四五代,现在与时俱进的用上数码相机,但是她还是喜欢传统照片保存方式——相册轻启便见岁月流转。“儿女经常将我拍的照片传到网上,但是我更喜欢洗出来标上日期,整理归档放进相册。等到年纪大了,坐在家里就能重温当年的美好回忆”。(记者刘舒)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2-03/5802984.shtml


72岁"潮妈"时隔46年武汉剧院前"复刻"老照片(图)

2014年02月03日  来源:长江日报 




左图:昨日,王玉芳和她的三个子女再次来到武汉剧院前合影留念 郁胜文 摄  上图:1968年10月26日,王玉芳和她的三个子女一起在武汉剧院前合影 郁胜文 翻拍
  50年前,刚为人母的“潮妈”花了全家一个月工资自购相机记录儿女成长;50年后,年过古稀新潮程度不减当年,经常背上数码相机游山玩水。昨日,市旅游局与本报举办的“重游武汉,再拍老照片”收到一位72岁“潮妈”的报名。
  “如果不是参加你们的活动,我近40年没来过这附近了。”昨日,72岁的王玉芳特地带着一儿两女前往武汉剧院门口,在本报摄影记者镜头下“复刻”老照片。
  黑白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照片中的王玉芳是位20多岁的年轻妈妈,站在“地标建筑”武汉剧院正门前,一儿两女围坐在身后院墙墙头,年仅三四岁。老照片是王玉芳的老伴用自家相机拍的,当时全家住在剧院附近的光荣大楼。王玉芳称,自己年轻时就是爱玩爱拍照的“潮妈”,上世纪60年代自购相机后,闲暇时间经常带着三个孩子游玩景点,走到哪拍到哪,用照片记录孩子们的成长记忆。
  “相机是当时最著名的海鸥120,花了120元买的”,上世纪60年代拍照并不普及,相机还是“奢侈品”,自购相机的行为相当新潮。“我当时结识了几位照相馆技师朋友,开始学习摄影。后来觉得没有自己的相机不方便,就通过单位借助社贷款100元买相机,相当于全家一个月的收入。”王玉芳回忆,贷款时同事们还打趣说:“我们借钱开伙,你借钱用来买相机。”添置相机后她每年拍照数百张,成为单位里的知名摄影师。
  当年的潮妈今年已是古稀老人,但身板硬朗、声音中气十足,时髦不减当年。“我每天可忙了,不是出去旅游就是在家收集旅游资讯。”王玉芳爱玩爱拍照的爱好保持至今,每年都会出省旅游四五次。去年她和亲友自由行去了凤凰、开封、江西等地,在和老伴爬恩施大峡谷时,沿路碰到的路人听说他们不坐缆车自己步行上山都“惊呆了”。
  50年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王玉芳的相机换了四五代,现在与时俱进的用上数码相机,但是她还是喜欢传统照片保存方式——相册轻启便见岁月流转。“儿女经常将我拍的照片传到网上,但是我更喜欢洗出来标上日期,整理归档放进相册。等到年纪大了,坐在家里就能重温当年的美好回忆”。(记者刘舒)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2-03/5802984.shtml


68年家庭月入120,真心大款了,相当于现在月入一两万吧。
家里还有一台海鸥120双反相机,改天测试一下,胶卷还能买上吗?
全家一个月120,绝对大款中的大款。老婆的爷爷当年是部队首长,一个月也就89块。
全家一个月120,绝对大款中的大款
68年120,算不得大款。

爷爷奶奶当年工资合计就是120,叔叔姑姑他们兄弟姊妹4个,最小的姑姑9岁。20平方的房子。日子也只是量入为出,没有照相机,没有电风扇,没有自行车。有个旧缝纫机,有个收音机。
2014-2-3 18:49 上传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4-2-3 18:50
  1968年时,很多工人一个月工资就是几十元钱,很多干部的工资大约是一百元以下。当然,当时有工资的人 ...
在当时的体制下,就是这样。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4-2-3 18:50
  1968年时,很多工人一个月工资就是几十元钱,很多干部的工资大约是一百元以下。当然,当时有工资的人 ...
当时上海八类地区、成都昆明四类地区、拉萨则是11类。北京一开始似乎是7类。
全家120啊,就算三个人挣工资,人均才四十,俺这青工定级就是31.
yuppppp 发表于 2014-2-3 19:28
在当时的体制下,就是这样。
  两种角度来看:在当时失业率居高不下时能吃财政饭就算是上等人呢,所以一个月几十元钱也不错了。另一种角度是一个月一百多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某干部先后当过两个县委书记、福州市常委,家里孩子多,一样过得非常艰苦。孩子有时候还吃盐炒葱配饭……
yuppppp 发表于 2014-2-3 19:31
当时上海八类地区、成都昆明四类地区、拉萨则是11类。北京一开始似乎是7类。
  回想最近几十年,确实民生进步很大。有好几位长辈都高度肯定近些年民生问题的重大进步。至少大部分人能够吃饱穿暖了。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4-2-3 20:42
  回想最近几十年,确实民生进步很大。有好几位长辈都高度肯定近些年民生问题的重大进步。至少大部分人 ...
应该是绝大部分人吧。
  在讲到主要工作安排时,刘永富指出,改革创新扶贫开发机制,研究改进贫困县的考核机制,推动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在社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与此同时,刘永富还提到,着力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配合做好农村扶贫开发立法工作。(完)

资料来源: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12-25/5664032.shtml

  既然还有将近一个亿的贫困人口,说大部分人实现温饱可能更加准确。
中国极度贫困人口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总数的比例从1981年的43%下降至2010年的13%,中国为全球减贫作出巨大贡献。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1981年至2010年,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前3位的国家和地区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和中国。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的贫困人口总数占世界极度贫困人口的比例30年来有所上升,而中国这一比例从1981年的43%显著下降至13%。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18日在泰国曼谷发布的《2013年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概览》认为,亚太区域仍有8亿多穷人挣扎在每天1.25美元的贫困线以下,占全球穷人总数的近2/3。  《概览》指出,中国决策层已表示,中国的长远目标是通过提高穷人的经济能力,促进内需水平的上升,使内需发挥迄今为止出口和基础设施投资所发挥的作用,从而提高“增长的质量”。中国政府的“十二五”规划明确阐述了使经济摆脱对外依赖、走上可持续的内需驱动型长期增长道路的各项措施,这将带动亚太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增加,从而间接带动其他国家减贫。  世界煤炭联盟首席执行官弥尔顿·卡特林认为,中国是全球减贫最成功的国家,其中电气化是助推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有效地帮助百姓脱离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学习的典范。


  1981年经济已经有所好转,贫困人口有43%,那么之前就更惨了……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4-2-3 22:38
http://finance.takungpao.com/hgjj/q/2013/0419/1559762.html
世行:中国极度贫困人口从43%显著降至13% ...
呵呵,习惯而已。不过我觉得,即使目前还有1亿人的贫困人口,但说明已经有12亿人实现了温饱或基本小康,因此说绝大部分亦不为过。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4-2-3 22:44
呵呵,习惯而已。不过我觉得,即使目前还有1亿人的贫困人口,但说明已经有12亿人实现了温饱或基本小康, ...
  不管是绝大部分还是大部分,肯定是有十多亿人脱贫了。当年那个贫困啊……每个月工资收入在一百多元的家庭极少,且他们普遍都上有老下有小,吃不饱。我家某长辈当时是某水利设计院的副院长(副处级),每个月到了月底都捉襟见肘。即便如此,在当时也算是上等生活了。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4-2-3 20:41
  两种角度来看:在当时失业率居高不下时能吃财政饭就算是上等人呢,所以一个月几十元钱也不错了。另一 ...
只能说是不错了。但不是大款。据说当时的大款基本上都不是领工薪的。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4-2-3 22:51
  不管是绝大部分还是大部分,肯定是有十多亿人脱贫了。当年那个贫困啊……每个月工资收入在一百多元的 ...
孩子多也是一个原因。
yaoyuan7310 发表于 2014-2-4 14:08
孩子多也是一个原因。
  孩子多,自己工资有限,父母亲又没有退休金没有社保……日子就窘迫了。现在还好居民普遍或多或少有医保社保……
智动铅笔 发表于 2014-2-3 11:32
68年家庭月入120,真心大款了,相当于现在月入一两万吧。
那时候的排级军官月入50元,地方上最低的23级干部月入50元,军龄工龄另计~~

月入120元的家庭很一般般,有三个孩子的话也挺紧吧的~~
正蓝奇 发表于 2014-2-4 18:36
那时候的排级军官月入50元,地方上最低的23级干部月入50元,军龄工龄另计~~

月入120元的家庭很一般般 ...
那时双职工不多,而且吃的都挺贵,我记得我们那里80年代初一斤菜油就得5元,一月工资就够买不到10斤油的。你说说68年那部相机多少钱?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4-2-3 20:41
  两种角度来看:在当时失业率居高不下时能吃财政饭就算是上等人呢,所以一个月几十元钱也不错了。另一 ...
80年代父母双职工,两个孩子,一月不到80元,很少吃肉,桌子都是干干净净的,同学家父亲司机一月收入80元,母亲全职太太,三个孩子,桌子从来是油油的,每次去他们家做作业,作业本都会留下印子,好羡慕啊…………现在天天吃肉吃到要减肥,好痛苦啊
智动铅笔 发表于 2014-2-4 18:53
那时双职工不多,而且吃的都挺贵,我记得我们那里80年代初一斤菜油就得5元,一月工资就够买不到10斤油的 ...
"你说说68年那部相机多少钱?"~~

这还用我说?文章里写着呢,120元~~

两个23级干部的收入就能叫大款,你这大款的标准还真不高~~
正蓝奇 发表于 2014-2-4 19:29
"你说说68年那部相机多少钱?"~~

这还用我说?文章里写着呢,120元~~
你回复错人了吧
智动铅笔 发表于 2014-2-4 21:17
你回复错人了吧
好吧,既然你这样说,那就假设2楼和22楼都不是你盖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