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東亞經濟制度化整合的問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1:36:43
2005.05.10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最近因為中、日、南韓三國財長倡議建立多邊換匯機制,使東亞經濟的制度化整合問題再次受到關注。事實上,此與「東協加一」、「東協加三」、「東亞自由貿易區」,乃至「兩岸共同市場」等,皆息息相關,政府及朝野必須弄清楚其中涉及的關鍵問題,才能在相關政策課題上取得較一致的立場,也才不會有過於一廂情願的想法與舉措。
    東亞經濟整合不僅牽涉區域政經勢力的重整,也關係到全球均勢的變化,因此,最具影響力的中共、日本及美國皆各有盤算,暗中較勁。在二○○一年中共成功地與東協國家簽署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協議並積極推動相關合作事項後,東亞形勢已出現一定的變化,加上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其政經影響力愈來愈大,日本政府已警覺到其東亞領導地位受到中共的節節逼退,因此,日本顯已開始調整策略,在政治及軍事上與美國加強結盟,並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經濟上,日本則積極推動「東協加三」等構想,藉此與中共互爭領導地位。日本這種企圖心難免與中共政經利益產生衝突,最近中日間時生齟齬,實與雙方爭奪領導權有關。

     在日、中互爭領導權之際,一個更關鍵的影響因素是美國的亞洲政策。東亞各國除中國大陸、北韓外,向來都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唯美國政府馬首是瞻,但中國的崛起已侵蝕到美國的影響力,最近幾年中共對東協的影響力大增,又持續擴充軍備,甚至有意突破美國在西太平洋島鏈的防線部署。有鑑於此,美國以美日安保條約為基礎,強化與日本的軍事合作,冀望以此嚇阻中共。但在經濟方面,美國並不希望東亞國家形成經濟同盟關係,而是以涵蓋成員更廣泛的亞太經合會議為合作的基礎,以免動搖美國在此一地區的政經利益。「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成立,美國明顯並不樂見,但卻無力阻止。如果「東協加一」進一步擴大至「東協加三」,則因日本、南韓的加入,將使東亞經濟全面整合變成可能,對此美國當然戒慎恐懼,反對的態度非常明顯。日本朝日新聞上週刊登對美國前國務卿阿米塔吉的專訪內容,阿氏對日本促成東亞共同體的構想明確表達反對的態度,並對中共明顯排除由美國來進行東亞共同體表示憂心;阿氏的態度反映的其實就是美國政府的一貫政策。
    在了解上述錯綜複雜的背景因素後,可以預見,「東協加三」、「東亞自由貿易區」、「東亞經濟共同體」或其他制度化的東亞經濟整合,在現階段成局的可能性極低。至於若干功能性的多邊合作事項,包括多邊換匯機制,恐怕亦需在美國認可的架構下,才有順利推動的可能性。不過,隨著東亞經濟自然整合的步伐愈來愈快,加上中國大陸經濟力量的逐漸壯大,以及美國可以提供各國的經濟助力相對減少,美國對東亞地區的掌控能力勢必逐步衰減,如果有朝一日日本又選擇與中共合作,而非對抗,則東亞經濟的制度化整合勢必峰迴路轉,可能性大增。
    就台灣而言,能否參與制度化的東亞經濟整合,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如果兩岸間不能就台灣參與區域經濟組織的名稱及地位達成一定的共識或默契,台灣很難有加入的機會。「兩岸共同市場」也面臨相同的問題,如果兩岸間不能就彼此的政治定位,達成共識,則建立共同市場或類似的經濟合作架構,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是以,現階段台灣大可不必花費太多精神在困難重重的「東亞自由貿易區」等虛幻的經濟整合構想,而應該積極參與及推動台灣已是成員之一的APEC建制化的發展。另一方面,台灣應該認真思考如何與大陸積極協商解決彼此政治定位的問題,若再拖延下去,一旦東亞形勢轉變,兩岸問題的處理將更為棘手,屆時反可能被迫作出更大的政治讓步。執政者必須從國際大勢發展來思考問題,萬不可作繭自縛,讓台灣陷於難以自拔的困境。2005.05.10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最近因為中、日、南韓三國財長倡議建立多邊換匯機制,使東亞經濟的制度化整合問題再次受到關注。事實上,此與「東協加一」、「東協加三」、「東亞自由貿易區」,乃至「兩岸共同市場」等,皆息息相關,政府及朝野必須弄清楚其中涉及的關鍵問題,才能在相關政策課題上取得較一致的立場,也才不會有過於一廂情願的想法與舉措。
    東亞經濟整合不僅牽涉區域政經勢力的重整,也關係到全球均勢的變化,因此,最具影響力的中共、日本及美國皆各有盤算,暗中較勁。在二○○一年中共成功地與東協國家簽署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協議並積極推動相關合作事項後,東亞形勢已出現一定的變化,加上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其政經影響力愈來愈大,日本政府已警覺到其東亞領導地位受到中共的節節逼退,因此,日本顯已開始調整策略,在政治及軍事上與美國加強結盟,並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經濟上,日本則積極推動「東協加三」等構想,藉此與中共互爭領導地位。日本這種企圖心難免與中共政經利益產生衝突,最近中日間時生齟齬,實與雙方爭奪領導權有關。

     在日、中互爭領導權之際,一個更關鍵的影響因素是美國的亞洲政策。東亞各國除中國大陸、北韓外,向來都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唯美國政府馬首是瞻,但中國的崛起已侵蝕到美國的影響力,最近幾年中共對東協的影響力大增,又持續擴充軍備,甚至有意突破美國在西太平洋島鏈的防線部署。有鑑於此,美國以美日安保條約為基礎,強化與日本的軍事合作,冀望以此嚇阻中共。但在經濟方面,美國並不希望東亞國家形成經濟同盟關係,而是以涵蓋成員更廣泛的亞太經合會議為合作的基礎,以免動搖美國在此一地區的政經利益。「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成立,美國明顯並不樂見,但卻無力阻止。如果「東協加一」進一步擴大至「東協加三」,則因日本、南韓的加入,將使東亞經濟全面整合變成可能,對此美國當然戒慎恐懼,反對的態度非常明顯。日本朝日新聞上週刊登對美國前國務卿阿米塔吉的專訪內容,阿氏對日本促成東亞共同體的構想明確表達反對的態度,並對中共明顯排除由美國來進行東亞共同體表示憂心;阿氏的態度反映的其實就是美國政府的一貫政策。
    在了解上述錯綜複雜的背景因素後,可以預見,「東協加三」、「東亞自由貿易區」、「東亞經濟共同體」或其他制度化的東亞經濟整合,在現階段成局的可能性極低。至於若干功能性的多邊合作事項,包括多邊換匯機制,恐怕亦需在美國認可的架構下,才有順利推動的可能性。不過,隨著東亞經濟自然整合的步伐愈來愈快,加上中國大陸經濟力量的逐漸壯大,以及美國可以提供各國的經濟助力相對減少,美國對東亞地區的掌控能力勢必逐步衰減,如果有朝一日日本又選擇與中共合作,而非對抗,則東亞經濟的制度化整合勢必峰迴路轉,可能性大增。
    就台灣而言,能否參與制度化的東亞經濟整合,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如果兩岸間不能就台灣參與區域經濟組織的名稱及地位達成一定的共識或默契,台灣很難有加入的機會。「兩岸共同市場」也面臨相同的問題,如果兩岸間不能就彼此的政治定位,達成共識,則建立共同市場或類似的經濟合作架構,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是以,現階段台灣大可不必花費太多精神在困難重重的「東亞自由貿易區」等虛幻的經濟整合構想,而應該積極參與及推動台灣已是成員之一的APEC建制化的發展。另一方面,台灣應該認真思考如何與大陸積極協商解決彼此政治定位的問題,若再拖延下去,一旦東亞形勢轉變,兩岸問題的處理將更為棘手,屆時反可能被迫作出更大的政治讓步。執政者必須從國際大勢發展來思考問題,萬不可作繭自縛,讓台灣陷於難以自拔的困境。
大前沿一先生认为2005是台湾融入大中华经济圈的最后机会
目前看来很可能要错过
所以我个人坚决反对什么“共同市场”的理念,边缘化台湾的经济和政治是必须要走的道路。
虽然觉得有点冷血,而且很对不起许多台湾同胞,但是削弱台湾的政治经济实力,是统一的必由之路,即使对不住也要做了,何况现在是根本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独独们在台湾掌权!
其实个人认为SB迫于内部压力基本上不可能主动推动所谓的共同市场
而一旦今年无法作成
那么08年前就不可能了
到时台湾即便是加入这个“共同市场”也只会是一个地区市场而已
再说一句冷血的话,胡哥给的什么“共同市场”诱饵真的是“口惠而实不至”。
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可行性。
个人也认为是姿态大于行动
但关键是SB如果现在就接受这个姿态
民进党一定会乱掉的
因此尽管绿营一直在消毒
但显然后续效果仍很明显
其实就是只给希望,最后希望破灭以后,泛蓝和中间选民必将反扑绿营执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