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老文《现役轻武器的不足与改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3:17:57
现役轻武器的不足和改进
王必可
昆明陆军学院,云南昆明,650207
摘要    现役轻武器,以1980年后定型生产的81式枪族,85式、88式狙击步枪,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  89式重机枪,92式手枪,95式枪族,98式120反坦克火箭等轻武器为主,应当说处于第二代和第三代轻武器混装时期。审视现役轻武器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对现役轻武器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改进应成为我国轻武器发展的重点。因此,本文全面分析了我们在教学、训练中使用的轻武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现役轻武器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0  前言
轻武器的创新发展,不是以完全否定旧武器的造型,制造出所谓造型新、结构独特的武器为标志,而是以改进技术、提高性能为衡量轻武器是否发展的标准。在军事技术的发展已使轻武器装备的速度、精度、杀伤力等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物理极限的今天,要提高轻武器的性能,对现役轻武器实行全盘否定,进行更新换代的做法是不现实的,只有对现役轻武器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改进,才是最有效的途径,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我军轻武器的发展,如果能充分考虑我军的编制体制和组训模式,广泛采纳部队广大官兵在使用武器实践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现役轻武器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改进,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武器的射击精度、适用性、灵活性和作战、防护能力。本文在广泛征集部队广大官兵在使用武器中发现的问题基础上,对现役轻武器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1  现役轻武器存在的问题
1.1  92式9mm手枪
1.1.1  分解容易结合难
武器能否快速分解结合,这是衡量武器结构是否简单的一个指标。92式手枪在分解结合过程中,分解比较容易。最快的只需要9秒钟,而结合却经常遇到麻烦,问题出在往套筒座上装套筒时,推套筒接近套筒座末端部位时推不动,要用通条从握把内抵压击针保险销才能结合好。因为这一问题的存在,我院在手枪分解结合考核中,难以确定结合时优秀、良好、及格的时间段,影响了操作训练和武器的声誉。这也是92式手枪存在的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1.1.2准星缺口太宽,不利于高精度射击
92式手枪为加装荧光点而加宽准星缺口。准星缺口太宽本身就不利于瞄准,加之荧光点太醒目,易分散射手注意力,二者共存对射击精度的影响更严重。就我室教员对92式手枪和54式手枪射击的情况看,进行精度射击时,92式手枪的射击精度比54式手枪差得多。比如笔者进行30发慢射,使用54式手枪一般都在290环左右,而使用92式手枪却很难打到285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荧光点在夜间没有“荧光”,这且不是形同虚设吗?
1.1.3  瞄准点不一致,严重影响射弹命中
这一问题不只是92式手枪的问题,在国产54式、64式、77式手枪上都存在,只是92式手枪较为突出。在我院装备的92式手枪中,在25米距离上,弹道高有归0的,有高达35cm的。瞄准点不一致,会给组织训练和作战带来许多麻烦。首先,在组织训练过程中,每一次实弹射击前,都要组织选枪、试枪、校枪,增加了工作量和弹药器材消耗量;其次,在作战中,由于瞄准点不统一,将会大大降低武器的通用性,当情况突然而拿到的又是别人的枪时,就很难达到一枪毙敌之目的从而贻误战机,甚至丧失生命。
1.1.4  弹匣装不到位和套筒前进不到位
我们在组织实弹射击过程中,经常出现射手报告枪打不响的情况,最初认为是其没有拉套筒所致,但通过多次观察发现,原因不是没有拉套筒,而是弹匣未装到位。弹匣装不到位的原因是:装弹匣时先感觉到很轻松,而快要装到位时阻力增大,射手误认为已经装到位就不再继续用力,所以出现装不到位的情况。有时弹匣装到了位,第一发子弹也打响了,但第二发子弹却入不了膛,套筒前进不到位,在进行手枪速射时这一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机工效。
1.2  95式5.8mm枪族
1.2.1  个别部件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实用性
瞄准视界小,射击中不便观察,用表尺“3”以上的觇孔时射弹散布明显增大。
夜间射击难度大,不易构成正确的瞄准。夜间用觇孔瞄准,什么也看不见,太阳落山后的近黄昏时段就无法进行瞄准。在准星护圈和照门上设置的夜间射击用荧光点,没有充分进行实验论证来证实它的实用性,照门上的荧光点跟92式手枪一样,“荧光”率太低,即使偶有“荧光”,也由于光点距眼睛太近,看到的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白茫茫的一大片荧光。为此,我院夜间射击训练不得不改用81式自动步枪。
1.2.2  白光瞄准镜配备数量不足,电池无保障来源
我院95式自动步枪瞄准镜,毎十支枪才配备一具,数量严重不足。95式机枪没有配备瞄准镜。自动步枪白光瞄准镜电池属专用电池,市场上没有销售,消耗完后无补充来源。
1.2.3提把多余
56式枪族用了  40多年,只需要左手握持枪前端的护木,就能轻便完成装弹、据枪、瞄准、击发动作,95式自动步枪更轻便,握持护板更容易操作,不必多加一个提把。加一个提把只有一利却有多弊。
一利是方便提枪。多弊是:增加了枪的质量和体积,挡住了射手的视线,远距离行军和山岳丛林战场有拦脚绊手之感;提把和光学瞄准镜合在一起,除了不便握持外,镜体太高,瞄准时身体暴露面太大,不便于隐蔽和防护。
1.2.4  准星座与结合座结合方式不合理且显得太高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准星座松动现象特别突出,原因是准星座与结合座的结合方式采用螺栓固定,由于螺纹会滑丝,加上发射时振动大,用久后会松动。由于准星座太高,发射枪榴弹时挡住了枪榴弹的表尺,使得发射枪榴弹时要将枪榴弹表尺向左错开准星座才能正常瞄准,从而导致枪榴弹瞄准线与枪身轴线不在同一垂面而带来射弹偏差。
1.2.5  抛壳方向不一致,经常出现弹壳横飞伤人现象
在组织95式枪族实弹射击时,笔者位于射手后方的指挥位置,无数次被从枪膛抛出的弹壳“命中”〈88式狙击步枪也存在此问题〉,距离远一点,打着无大碍,如果距离近,连打带烫,还是会难受一阵子的。
1.2.6  矫枪器质量差
95式枪每十支枪随枪装备一个专用矫枪器,按理说,这种随枪装备的矫枪器,在质量上应当是可靠的也是可信的。然而,想不到矫枪器竟然是那么不耐用,把矫枪器卡在准星座上勿需用多大的力去拧就变形了。
1.3  89式12.7mm重机枪
重机需一个班或组操作,作为班组支援武器,主要存在:弹种单一;功能单一;射弹散布大;装卸瞄准镜耗时长且易松动四个方面的问题。  
1.4  QLZ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  
1.4.1  装卸瞄准镜耗时较长且易松动
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瞄准镜与枪身的结合方式是螺栓固定式。除装卸瞄准镜耗时长、易松动外,还存在专用扳手过长且扳手与镜体分离,一且丢失则无法装卸以及装卸时姿势过高,身体暴露面太大两个问题。
1.4.2  矫正射效不方便
矫正射效时,调整方向使用前后两根螺杆顶镜座凸起的方法,调整不太方便,不易把握,并且调整好方向后,拧紧两个螺帽时,瞄准镜“十”字线在方向上又有一定偏差。
1.4.3  弹鼓旋钮位于弹鼓底端,影响装弹速度
弹鼓旋钮位于弹鼓底端,向弹鼓内装满弹后,要将弹鼓底部转向上才能“上发条”,增加了动作,  影响了装弹速度,且位于送弹口的一发榴弹在向上翻转弹鼓时易掉出。
1.4.4  火线过高,支点偏后
火线高指射角为0时枪身轴线至地平面的距离。当自动榴弹发射器脚架全部落到底时,其火线高为  37cm〔身高为175cm的射手小臂长30cm左右〕,操作武器时左大臂是悬空的,右大臂只能放在右后架杆上,上体过高,使射手感到极不舒服,容易疲劳,难以稳固持久地操枪。
关于支点偏后问题。由于支点偏后,供弹装置只能设置于支点前端,供弹机构占据了发射机构的位置,导致发射机构不得不安放于机匣右侧。发射机构位于机匣右侧,手握握把,肘只能放在右后架杆上,操作极为不便。
1.4.5  高低机和方向机设置不够合理
高低机和方向机的设置存在三点不足:一是高低机的手柄设在武器的右侧且固定时所需力量较大,造成射手在固定高低机时极易改变原来的瞄准方向;二是高低机、方向机的机件间隙较大,造成瞄准误差较大,且排除这种误差比较困难,射手不能快速操作;三是高低和方向紧定手抦过长,导致转动高低和方向紧定手柄时易被架杆、握把和高低齿弧挡住,高低机只能转动1/3圏,方向机只能转动1/4圈,  射手只能转动一下——回位——再转一下——再回位,多次重复这一动作。此外,无方向精瞄机这也是造成瞄准耗时长的一个原因。无方向精瞄机,稍感不准就得松开方向机,而感到准时又由于固定方向机要用较大力量,固定好后又不准了,常出现不是“不到位”就是“过位”的情况。
1.5  DQD1式40mm枪榴弹
在训练中我们发现两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枪榴弹爆炸后尾管返回;二是哑弹率偏高。
1.6  85式、88式狙击步枪
1.6.1  枪镜结合不够精密
85式和88式狙击步枪都存在瞄准镜从枪上取下重新安装,射击效果就会受到影响的问题,85式狙  击步枪影响稍大些,88式狙击步枪问题不是很大。原因可能是结合部游隙大,把握不好调整松紧程度的齿形螺母。
1.62  85式狙击步枪瞄准镜距离转轮在“1、2”上没有机械定位
85式狙击步枪使用53式7.62mm重机弹,发射时震动较大,使用距离分划“1、2”射击,由于无机械定位,射击时分划位移而影响射击精度。
缺乏狙击步枪专用弹
此问题很久前就有人提过,也许现在已经有了,至少笔者所在单位现在两种枪的专用弹都没有,故此提出。
1.6.3  击针易断、易脱落
在实弹射击过程中我们发现,狙击步枪打不响的原因主要是击针断和脱落。其中88式主要是击针脱落,85式主要是击针断,我院两种枪都有几支因击针问题打不响躺在仓库里“休息”了几年后于08年1  1月底修复。
1.6.4  88式狙击步枪气体调节器会弹出,脚架易断
部队不少使用者有反映,笔者也遇到过,我院就有3支88式狙击步枪因气体调节器丢失而不能用,有3支脚架损坏不能用。

2  改进建议
2.1  92式9mm手枪
2.1.1  分解容易结合难的问题
结合难的主要原因是发射机的结构不够合理,击针保险销向下突出所至。54式手枪服役五十多年,从未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不论分解还是结合,总是那么流畅、容易。因此建议仿照54式手枪的发射机构改进92式手枪发射机构。
2.1.2  准星缺口宽的问题
建议将92式手枪准星缺口宽度改为与原54式手枪一致,即缺口宽度为2mm,准星宽度为1.5mm。荧光点不“荧光”反而影响白天射击,建议取消。
2.1.3  瞄准点不一致的问题
建议统一瞄准线上的弹道高。不管在武器制造中校枪这一步有多难,各型号的手枪都应当有统一的弹道高,即使不能那么精确,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从0-35mm。笔者仅凭小锉、沙纸、发蓝水就能将枪修正到自己所需要的弹道高,有精密仪器的兵工厂更应当做到。手枪有效射击距离一般为50m,最好在25m距离上弹道高在0-10cm之间,这样既给校枪师傅一个许可偏差量,也便于在50m内直接瞄准目标中央射击。
2.1.4  弹匣装不到位和套筒前进不到位的问题
弹匣装不到位主要是弹匣卡簧弹力大所至,建议在使用说明书中增加“装弹匣时应适当用力”一句话;套筒前进不到位主要是机件过脏和复进簧张力不足所至,建议增大复进簧力度,加强武器的保养与维护。
2.2  95式5.8mm枪族
2.2.1  夜间射击难度大的问题。
建议将涂有荧光点的一个表尺换为“U”形缺口,所赋予的相应瞄准角与表尺“3”相同,这样既便于夜间射击用,也便于不喜欢使用觇孔的射手在300m内使用“U”型缺口。
2.2.2白光瞄准镜配备数量不足,电池无保障来源的问题
建议按每枪一具配足白光瞄准镜,改革专用电池的保障机制,使部队需要时能随时取之。
2.2.3提把多余问题
建议取消提把,降低机械瞄准具。  
2.2.4准星座与结合座结合不合理的问题
建议将准星座与结合座焊接为一体。从资料和图片上看,03式5.8mm自动步枪就是这样做的,证明设计师们已经采纳了这一建议,相信在03式上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  
2.2.5抛壳方向不一致,弹壳横飞问题
存在问题的原因无外乎在抓壳钩和抛壳口的设计上不够合理,制造工艺不够精细。建议改进抓壳钩和抛壳口的设计,提高制作工艺,使每一发弹壳都能沿前上方抛出。
2.2.6  矫枪器质量差的问题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打好枪必须使枪准。矫枪器虽然是枪外之物,但没有它,  枪就难准了,由此可见它所扮演的角色之重要。建议选质量好的钢材制作矫枪器,并适当加粗主要受力部位。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经使用过87式5.8mm自动步枪,前述95式枪所列问题,在87式上几乎不存在。87式与95式相比,具有初速更高,精度更好,结构更简单,动作更可靠,故障率少等优点。而继95式之后的03式步枪,又以81式、87式为基点改进而来,延续了中国军人的思维和操作习惯。  从有关资料和图片上看,03式优于87式更优于95式。建议少量生产试装作战部队和专门从事轻武器射击训练研究的院校,在充分听取、采纳广大官兵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优化并完善其功能,从而发展为下一代班用枪族。我相信进一步改进后的03式5.8mm自动步枪,性能会更好,功能会更全,会更受部队欢迎。
2.3  89式12.7mm重机枪
2.3.1  关于弹种单一和功能单一问题
弹种单一和功能单一互为因果,因发射器的功能单一才导致弹种单一,也因弹种单一才研制出功能单一的发射器。因此笔者建议:改进弹药结构和改进发射器同时并举。首先将发射器改为通过更换枪管、枪机、拨弹机构、供弹具等,就能使之成为既能发射动能弹也能发射爆炸弹的多能武器。然后再在  此基础上改进弹药结构,增加爆炸弹和非致命多用途弹药。
2.3.2  关于射弹散布大的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我们在组织考核的过程中,按标准和条件:采用卧姿对200m距离上的固定胸靶射击,使用弹数10发,2次点射,命中3发以上为合格。能命中3发的都很少,这说明武器的射弹散大(实际打的效果与射表给出的数值差距太大)。建议对89式重机脚架与枪身、枪管与机匣的连接方式进行必要的改进,缩小间隙,减小射弹散布。
2.3.3  提高瞄准镜的功用,改进瞄准镜与枪的结合方式,发展火控系统
89式12.7mm重机仍停留在目测和利用瞄准镜槪略测距方式,不能完全转化为精确打击。应发展火控系统,使下一代重机枪能用最快的速度发现目标、最短的时间完成瞄准射击、最少的弹药毁伤目标,成为能全天候作战,能精确打击的班组支援武器。
瞄准镜与机匣结合采用螺栓固定式,不仅安装瞄准镜因要多圈拧螺钉耗时过长,而且瞄准镜安装在枪上后,因射击过程中振动较大而易松动,因此可靠性不够。建议改进瞄准镜的安装和紧定方式,在结合座的接口部位涂(或粘贴)胶合物,增大摩擦力,使之安装时快捷,安装好后不易松动。
2.4  QLZ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
2.4.1  装卸瞄准镜耗时较长且易松动的问题
建议榴弹发射器与89式重机在瞄准镜与枪身的结合方式上采用同时、同方法、同结合方式进行改进。结合方式最好采用燕尾槽与固定座连接的方式,紧定扳手转一下就能紧定到位,这样便于快捷安装。
2.4.2  矫正射效不方便的问题
建议将方向调整机构改为和高低调整机构一样的转轮式调整机构,转动转轮进行调整,这样既方便调整又便于射手掌握,且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矫正精度和速度。也可将现行两根螺杆前后顶的方式改为一根螺杆,螺杆成满螺纹状,使螺杆与推动镜体转动的凸起呈螺纹方式连接在一起,拧动螺杆,该凸起前后移动,从而推动带镜筒的镜座绕锥轴转动。
2.4.3  弹鼓旋钮位于弹鼓底端,影响装弹速度的问题
建议将弹鼓旋钮设置在弹鼓盖上,不再另配扳手,像81式和95式机枪那样,装好弹后盖上盖扣即可直接“上发条”,有利于提高装弹速度。
2.4.4  火线过高,支点偏后的问题
建议降低火线高,前移支撑位置。只有降低火线高,射击时射手肘部才能着地并稳固地支撑枪托,才能降低姿势,减少身体暴露面;只有支点前移,用机匣前端与脚架连接,机匣移至脚架后方,发射机构才能“向下移”,并移至枪架后面便于操作的适当位置,就像85式高机和89式重机那样,脚架支撑位置在机匣前端,活动机件全部在支撑点后方,击发时脚架才不会挡住右手,使其自然着地,稳固操作。
2.4.5  高低机和方向机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
建议将高低机和方向机改为像89式重机一样的球轴结构,高低机和方向机共用一个扳手,松开或固定都只需动一下。如果不便于改为球轴结构,也应在现有基础上缩短手柄长度,加长高低和方向紧定手柄转轴,使之能整圈转动。设计方向精瞄机和减少机件之间的间隙。
值得欣慰的是,笔者从有关资料和图片中获悉,QLZ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并在克服不足的基础上研制出了  QLZ-87A式和QLZ-04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
2.5  DQD1式40mm枪榴弹
尾管返回原因主要是落弹区土质松软潮湿,榴弹飞达目标区后插入土中形成自然药筒,战斗部爆炸而尾管完好无损,借助战斗部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沿原飞行路线返回;关于哑弹率偏高问题,今年笔者分别于9月22日、10月18日、10月27日,组织本院学员进行三次实弹射击训练,第一次发射320枚有5枚未爆,第二次发射280枚有3枚未爆,第三次发射340枚有6枚未爆,不爆率远远超过了规定的标准。笔者建议:(1)改进该枪榴弹结构,使尾管和战斗部同时爆炸;(2)停产该枪榴弹,多产新型的更先进的枪榴弹;(3)加强教育培养,提高武器制造者的责任心和工艺制作水平,以此减少不爆率。
2.6  85式、88式狙击步枪
2.6.1  改进枪镜结合工艺
在调整瞄准镜与枪结合松紧程度的齿形螺母面上刻上定位分划,使之每一次安装前都能将定位分划调整到校枪时的位置。
2.6.2  建议在85式狙击步枪瞄准镜距离分划转轮“  1、2”位置设置机械定位。
2.6.3  缺乏狙击步枪专用弹的问题
狙击步枪精度要求高,对弹药质量的要求也高,建议尽快研制狙击步枪专用弹并快速装备部队。
2.6.4  击针易断而备用击针缺乏问题
击针易脱落主要是击针销磨损或脱落所至,击针断则是所用材料质量问题,建议提高所用材料质量,武器装备到部队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击针和击针销。加强对枪械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维修和管理细小零部件的技能。
2.6.5  88式狙击步枪气体调节器弹出和脚架易断的问题
建议在气体调节器前端的左右两侧增加限制突出部,限制调节器向水平方向移动,这样,在平时训练中即使碰到挂到也不会脱槽丢失;改进脚架结构,提高所用材料质量。
2.7从设计理念、思路、训练保障、长远发展等方面谈点改进建议
以上所述,笔者只是就使用武器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武器存在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论述。如果从设计理念、思路、训练保障、长远发展等方面总体考虑,笔者认为我国轻武器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人机工效方面忽视中国军人的思维和操作习惯导致操作不顺手;(2)在结构上由于片面求新而缺乏继承性,导致适用性不强、灵活性不够;(3)在杀伤效果上,大口径步、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对空针对性不强;(4)在瞄准装置上仍停留在单一的观察、瞄准、测距上;(5)在制造工艺上存在做工不够精细,粗糙感强,哑弹率偏高等问题(6)辅助训练器材、教材、挂图等未能同步配发。其改进建议如下:
2.7.1在人机工效方面根据部队使用武器的反馈意见和要求合理改进
再好的武器都是靠人来操作和使用的,高技术武器如此,对于完全由人员直接操作和使用的轻武器更是如此,轻武器能否允分有效发挥其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与武器是否能紧密结合。因此,无论轻武器系统化、信息化程度有多高,都必须将人机工效列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实用性差、操作不顺手等问题,只有直接操作和使用武器的部队广大官兵才能发现和提出来,如果能在充分采纳广大官兵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吸取上一代甚至于再上一代武器在人机工效方面的优点进行合理改进,改进后的轻武器在人机工效方面一定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2.7.2  在结构上针对现役轻武器存在的问题在克服缺点、继承优点中改进
第三代轻武器,虽然在结构和功能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并不是说它们就一无是处,优点是应当给予肯定的,不能因为存在点问题就将它全盘抛弃而费尽心机去研制与之毫无关系的全新的下一代。美军轻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他们并不是对旧装备一概否定而另起炉灶去研究全新的武器,相反,他们非常重视对传统武器的继承和改进。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所说:我们的立足点应更多地放在使现有武器平台提高能力和产品改进方面,而不是制造全新的武器系统。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论人力、财力还是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指望对所有武器都追求新异,应合理解决矛盾,突出改进现役武器这个发展重点,在解决问题、克服缺点中对现役轻武器注入新技术,充分挖掘现役武器潜力,扩展其功能,使其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全面,以较小的经费投人和较低的风险达成较高的效益。
2.7.3  在杀伤效果上,针对未来战场目标特点,提升大口径步、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对空和对付装甲目标的能力
不管未来战场现代化、信息化的程度有多高,作为步兵携行使用的轻武器,在杀伤效果上应首先考虑如何对付未来战场上对步兵分队构成威胁最大、防护能力最强的目标或武器装备。对此,笔者不想赘述未来战场的特点,针对步兵分队而言,未来战场来自空中的威胁只会越来越大,投人战场的坦克和装甲输送车的防护能力会越来越强,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我军现役轻武器已初步具备了对付空中目标、坦克和装甲输送车以及高技术兵器的机理,如果在此基础上根据未来战场需要对现有武器平台进行改进,不但见效快,而且易于部队掌握,可迅速形成战斗力。  
2.7.4  在瞄准装置上由单一的观察、瞄准、概略测距向火控系统方向改进
火控系统的使用,使测距、弹道诸元解算和瞄准点选择等全部由火控系统完成,免去了射手估算距离和方向提前量等一系列复杂操作程序,大大提高了测瞄精度、射击速度和射击精度,但遗憾的是现役轻武器仅98式120反坦克火箭使用火控系统,步枪、轻机枪、重机枪、榴弹发射器等轻武器仍停留在目测和利用瞄准镜概略测距来确定射击诸元和选择瞄准点,不能完全转化为精确打击,枪弹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战斗效能。对于这些武器,在瞄准装置上,应根据现有瞄准镜(具)所存储或掌握的弹道数据对现有瞄准镜进行改进,发展包括激光测距仪、昼夜瞄准镜和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配套的火控系统,使这些武器能用最快的速度发现目标、最短的时间完成瞄准射击、最少的弹药毁伤目标,使之成为能全天候作战,能精确打击的步兵分队常用武器装备。  
2.7.5  关于做工不够精细,粗糙感强,哑弹率偏高的问题
这一问题是从81式枪族开始出现的,以后的新装备都不同程度存在缺口不平滑,准星有刺头,枪弹打不响,榴弹不爆炸,稍不留神划破手等情况。准星缺口,这是能否打得准的关键部位,为了好瞄准,为了提高射击精度,从81式枪族到92式手枪,笔者已经记不清用小锉和沙纸打磨过多少准星缺口。排哑弹时的提心吊胆,是非身临其境者难以“享受”到的,然而,从40火箭弹到枪榴弹再到35mm自动榴弹,笔者不知多少次排哑弹,也不知排除过多少哑弹,其中最难忘怀的是2002年5月,我院在西昌地区综合演练,因哑弹未排完被当地群众当废品检去,在往背箩里放时爆炸,造成一亡三伤。血的教训  告诉我们,为了官兵的安全,也是为了提高武器的信誉,建议在武器的制造中,将每一发弹(主要指爆炸弹〉,每一支枪(炮)的每一个部件由谁做都进行严格的编号,责任到人,出了问题追查到人,以此增强武器制造者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工艺制作水平。
2.7.6  关于辅助训练器材、教材、挂图等未能同步配发的问题
各种武器的教材、挂图、教练弹、矫枪器等配套器材是保证训练质量的重要物质条件,射击教材、配套器材、挂图等跟不上,就会出现训练中方法、手段不统一,从而严重影响训练质量。建议新型武器  装备到部队前,应先组织人力物力编写相应射击教材,并将所编教材,武器的配套器材、挂图等同步下发到部队。这样做,有利于按统一、规范的要领操作武器,既便于武器的维护保养,也有利于提高训练质量。
3  结束语
纵观世界轻武器的发展不难看出,创新性与继承性的良好结合始终推动着轻武器作战性能的提髙和部队战斗力的增强。凡成功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轻武器,无一不是在继承上一代武器优点的基础上作改进而发展起来的。改进也是发展,改进是最具继承性、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发展,改进能使轻武器在结构、人机工效方面更贴近武器使用者的思维和操作习惯。传统的技术和装备经历长期的实际应用,其可靠性应当是可信的,而创新的技术和装备还有待于在使用中经受实践的检验。所以笔者认为,针对现役轻武器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部队反馈意见,吸取第一、二、三代轻武器的优点,对现役武器进行现  代化的技术改进应成为我国轻武器发展的重点。



现役轻武器的不足和改进
王必可
昆明陆军学院,云南昆明,650207
摘要    现役轻武器,以1980年后定型生产的81式枪族,85式、88式狙击步枪,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  89式重机枪,92式手枪,95式枪族,98式120反坦克火箭等轻武器为主,应当说处于第二代和第三代轻武器混装时期。审视现役轻武器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对现役轻武器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改进应成为我国轻武器发展的重点。因此,本文全面分析了我们在教学、训练中使用的轻武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现役轻武器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0  前言
轻武器的创新发展,不是以完全否定旧武器的造型,制造出所谓造型新、结构独特的武器为标志,而是以改进技术、提高性能为衡量轻武器是否发展的标准。在军事技术的发展已使轻武器装备的速度、精度、杀伤力等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物理极限的今天,要提高轻武器的性能,对现役轻武器实行全盘否定,进行更新换代的做法是不现实的,只有对现役轻武器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改进,才是最有效的途径,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我军轻武器的发展,如果能充分考虑我军的编制体制和组训模式,广泛采纳部队广大官兵在使用武器实践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现役轻武器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改进,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武器的射击精度、适用性、灵活性和作战、防护能力。本文在广泛征集部队广大官兵在使用武器中发现的问题基础上,对现役轻武器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1  现役轻武器存在的问题
1.1  92式9mm手枪
1.1.1  分解容易结合难
武器能否快速分解结合,这是衡量武器结构是否简单的一个指标。92式手枪在分解结合过程中,分解比较容易。最快的只需要9秒钟,而结合却经常遇到麻烦,问题出在往套筒座上装套筒时,推套筒接近套筒座末端部位时推不动,要用通条从握把内抵压击针保险销才能结合好。因为这一问题的存在,我院在手枪分解结合考核中,难以确定结合时优秀、良好、及格的时间段,影响了操作训练和武器的声誉。这也是92式手枪存在的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1.1.2准星缺口太宽,不利于高精度射击
92式手枪为加装荧光点而加宽准星缺口。准星缺口太宽本身就不利于瞄准,加之荧光点太醒目,易分散射手注意力,二者共存对射击精度的影响更严重。就我室教员对92式手枪和54式手枪射击的情况看,进行精度射击时,92式手枪的射击精度比54式手枪差得多。比如笔者进行30发慢射,使用54式手枪一般都在290环左右,而使用92式手枪却很难打到285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荧光点在夜间没有“荧光”,这且不是形同虚设吗?
1.1.3  瞄准点不一致,严重影响射弹命中
这一问题不只是92式手枪的问题,在国产54式、64式、77式手枪上都存在,只是92式手枪较为突出。在我院装备的92式手枪中,在25米距离上,弹道高有归0的,有高达35cm的。瞄准点不一致,会给组织训练和作战带来许多麻烦。首先,在组织训练过程中,每一次实弹射击前,都要组织选枪、试枪、校枪,增加了工作量和弹药器材消耗量;其次,在作战中,由于瞄准点不统一,将会大大降低武器的通用性,当情况突然而拿到的又是别人的枪时,就很难达到一枪毙敌之目的从而贻误战机,甚至丧失生命。
1.1.4  弹匣装不到位和套筒前进不到位
我们在组织实弹射击过程中,经常出现射手报告枪打不响的情况,最初认为是其没有拉套筒所致,但通过多次观察发现,原因不是没有拉套筒,而是弹匣未装到位。弹匣装不到位的原因是:装弹匣时先感觉到很轻松,而快要装到位时阻力增大,射手误认为已经装到位就不再继续用力,所以出现装不到位的情况。有时弹匣装到了位,第一发子弹也打响了,但第二发子弹却入不了膛,套筒前进不到位,在进行手枪速射时这一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机工效。
1.2  95式5.8mm枪族
1.2.1  个别部件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实用性
瞄准视界小,射击中不便观察,用表尺“3”以上的觇孔时射弹散布明显增大。
夜间射击难度大,不易构成正确的瞄准。夜间用觇孔瞄准,什么也看不见,太阳落山后的近黄昏时段就无法进行瞄准。在准星护圈和照门上设置的夜间射击用荧光点,没有充分进行实验论证来证实它的实用性,照门上的荧光点跟92式手枪一样,“荧光”率太低,即使偶有“荧光”,也由于光点距眼睛太近,看到的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白茫茫的一大片荧光。为此,我院夜间射击训练不得不改用81式自动步枪。
1.2.2  白光瞄准镜配备数量不足,电池无保障来源
我院95式自动步枪瞄准镜,毎十支枪才配备一具,数量严重不足。95式机枪没有配备瞄准镜。自动步枪白光瞄准镜电池属专用电池,市场上没有销售,消耗完后无补充来源。
1.2.3提把多余
56式枪族用了  40多年,只需要左手握持枪前端的护木,就能轻便完成装弹、据枪、瞄准、击发动作,95式自动步枪更轻便,握持护板更容易操作,不必多加一个提把。加一个提把只有一利却有多弊。
一利是方便提枪。多弊是:增加了枪的质量和体积,挡住了射手的视线,远距离行军和山岳丛林战场有拦脚绊手之感;提把和光学瞄准镜合在一起,除了不便握持外,镜体太高,瞄准时身体暴露面太大,不便于隐蔽和防护。
1.2.4  准星座与结合座结合方式不合理且显得太高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准星座松动现象特别突出,原因是准星座与结合座的结合方式采用螺栓固定,由于螺纹会滑丝,加上发射时振动大,用久后会松动。由于准星座太高,发射枪榴弹时挡住了枪榴弹的表尺,使得发射枪榴弹时要将枪榴弹表尺向左错开准星座才能正常瞄准,从而导致枪榴弹瞄准线与枪身轴线不在同一垂面而带来射弹偏差。
1.2.5  抛壳方向不一致,经常出现弹壳横飞伤人现象
在组织95式枪族实弹射击时,笔者位于射手后方的指挥位置,无数次被从枪膛抛出的弹壳“命中”〈88式狙击步枪也存在此问题〉,距离远一点,打着无大碍,如果距离近,连打带烫,还是会难受一阵子的。
1.2.6  矫枪器质量差
95式枪每十支枪随枪装备一个专用矫枪器,按理说,这种随枪装备的矫枪器,在质量上应当是可靠的也是可信的。然而,想不到矫枪器竟然是那么不耐用,把矫枪器卡在准星座上勿需用多大的力去拧就变形了。
1.3  89式12.7mm重机枪
重机需一个班或组操作,作为班组支援武器,主要存在:弹种单一;功能单一;射弹散布大;装卸瞄准镜耗时长且易松动四个方面的问题。  
1.4  QLZ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  
1.4.1  装卸瞄准镜耗时较长且易松动
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瞄准镜与枪身的结合方式是螺栓固定式。除装卸瞄准镜耗时长、易松动外,还存在专用扳手过长且扳手与镜体分离,一且丢失则无法装卸以及装卸时姿势过高,身体暴露面太大两个问题。
1.4.2  矫正射效不方便
矫正射效时,调整方向使用前后两根螺杆顶镜座凸起的方法,调整不太方便,不易把握,并且调整好方向后,拧紧两个螺帽时,瞄准镜“十”字线在方向上又有一定偏差。
1.4.3  弹鼓旋钮位于弹鼓底端,影响装弹速度
弹鼓旋钮位于弹鼓底端,向弹鼓内装满弹后,要将弹鼓底部转向上才能“上发条”,增加了动作,  影响了装弹速度,且位于送弹口的一发榴弹在向上翻转弹鼓时易掉出。
1.4.4  火线过高,支点偏后
火线高指射角为0时枪身轴线至地平面的距离。当自动榴弹发射器脚架全部落到底时,其火线高为  37cm〔身高为175cm的射手小臂长30cm左右〕,操作武器时左大臂是悬空的,右大臂只能放在右后架杆上,上体过高,使射手感到极不舒服,容易疲劳,难以稳固持久地操枪。
关于支点偏后问题。由于支点偏后,供弹装置只能设置于支点前端,供弹机构占据了发射机构的位置,导致发射机构不得不安放于机匣右侧。发射机构位于机匣右侧,手握握把,肘只能放在右后架杆上,操作极为不便。
1.4.5  高低机和方向机设置不够合理
高低机和方向机的设置存在三点不足:一是高低机的手柄设在武器的右侧且固定时所需力量较大,造成射手在固定高低机时极易改变原来的瞄准方向;二是高低机、方向机的机件间隙较大,造成瞄准误差较大,且排除这种误差比较困难,射手不能快速操作;三是高低和方向紧定手抦过长,导致转动高低和方向紧定手柄时易被架杆、握把和高低齿弧挡住,高低机只能转动1/3圏,方向机只能转动1/4圈,  射手只能转动一下——回位——再转一下——再回位,多次重复这一动作。此外,无方向精瞄机这也是造成瞄准耗时长的一个原因。无方向精瞄机,稍感不准就得松开方向机,而感到准时又由于固定方向机要用较大力量,固定好后又不准了,常出现不是“不到位”就是“过位”的情况。
1.5  DQD1式40mm枪榴弹
在训练中我们发现两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枪榴弹爆炸后尾管返回;二是哑弹率偏高。
1.6  85式、88式狙击步枪
1.6.1  枪镜结合不够精密
85式和88式狙击步枪都存在瞄准镜从枪上取下重新安装,射击效果就会受到影响的问题,85式狙  击步枪影响稍大些,88式狙击步枪问题不是很大。原因可能是结合部游隙大,把握不好调整松紧程度的齿形螺母。
1.62  85式狙击步枪瞄准镜距离转轮在“1、2”上没有机械定位
85式狙击步枪使用53式7.62mm重机弹,发射时震动较大,使用距离分划“1、2”射击,由于无机械定位,射击时分划位移而影响射击精度。
缺乏狙击步枪专用弹
此问题很久前就有人提过,也许现在已经有了,至少笔者所在单位现在两种枪的专用弹都没有,故此提出。
1.6.3  击针易断、易脱落
在实弹射击过程中我们发现,狙击步枪打不响的原因主要是击针断和脱落。其中88式主要是击针脱落,85式主要是击针断,我院两种枪都有几支因击针问题打不响躺在仓库里“休息”了几年后于08年1  1月底修复。
1.6.4  88式狙击步枪气体调节器会弹出,脚架易断
部队不少使用者有反映,笔者也遇到过,我院就有3支88式狙击步枪因气体调节器丢失而不能用,有3支脚架损坏不能用。

2  改进建议
2.1  92式9mm手枪
2.1.1  分解容易结合难的问题
结合难的主要原因是发射机的结构不够合理,击针保险销向下突出所至。54式手枪服役五十多年,从未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不论分解还是结合,总是那么流畅、容易。因此建议仿照54式手枪的发射机构改进92式手枪发射机构。
2.1.2  准星缺口宽的问题
建议将92式手枪准星缺口宽度改为与原54式手枪一致,即缺口宽度为2mm,准星宽度为1.5mm。荧光点不“荧光”反而影响白天射击,建议取消。
2.1.3  瞄准点不一致的问题
建议统一瞄准线上的弹道高。不管在武器制造中校枪这一步有多难,各型号的手枪都应当有统一的弹道高,即使不能那么精确,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从0-35mm。笔者仅凭小锉、沙纸、发蓝水就能将枪修正到自己所需要的弹道高,有精密仪器的兵工厂更应当做到。手枪有效射击距离一般为50m,最好在25m距离上弹道高在0-10cm之间,这样既给校枪师傅一个许可偏差量,也便于在50m内直接瞄准目标中央射击。
2.1.4  弹匣装不到位和套筒前进不到位的问题
弹匣装不到位主要是弹匣卡簧弹力大所至,建议在使用说明书中增加“装弹匣时应适当用力”一句话;套筒前进不到位主要是机件过脏和复进簧张力不足所至,建议增大复进簧力度,加强武器的保养与维护。
2.2  95式5.8mm枪族
2.2.1  夜间射击难度大的问题。
建议将涂有荧光点的一个表尺换为“U”形缺口,所赋予的相应瞄准角与表尺“3”相同,这样既便于夜间射击用,也便于不喜欢使用觇孔的射手在300m内使用“U”型缺口。
2.2.2白光瞄准镜配备数量不足,电池无保障来源的问题
建议按每枪一具配足白光瞄准镜,改革专用电池的保障机制,使部队需要时能随时取之。
2.2.3提把多余问题
建议取消提把,降低机械瞄准具。  
2.2.4准星座与结合座结合不合理的问题
建议将准星座与结合座焊接为一体。从资料和图片上看,03式5.8mm自动步枪就是这样做的,证明设计师们已经采纳了这一建议,相信在03式上不会再出现类似问题。  
2.2.5抛壳方向不一致,弹壳横飞问题
存在问题的原因无外乎在抓壳钩和抛壳口的设计上不够合理,制造工艺不够精细。建议改进抓壳钩和抛壳口的设计,提高制作工艺,使每一发弹壳都能沿前上方抛出。
2.2.6  矫枪器质量差的问题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打好枪必须使枪准。矫枪器虽然是枪外之物,但没有它,  枪就难准了,由此可见它所扮演的角色之重要。建议选质量好的钢材制作矫枪器,并适当加粗主要受力部位。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经使用过87式5.8mm自动步枪,前述95式枪所列问题,在87式上几乎不存在。87式与95式相比,具有初速更高,精度更好,结构更简单,动作更可靠,故障率少等优点。而继95式之后的03式步枪,又以81式、87式为基点改进而来,延续了中国军人的思维和操作习惯。  从有关资料和图片上看,03式优于87式更优于95式。建议少量生产试装作战部队和专门从事轻武器射击训练研究的院校,在充分听取、采纳广大官兵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优化并完善其功能,从而发展为下一代班用枪族。我相信进一步改进后的03式5.8mm自动步枪,性能会更好,功能会更全,会更受部队欢迎。
2.3  89式12.7mm重机枪
2.3.1  关于弹种单一和功能单一问题
弹种单一和功能单一互为因果,因发射器的功能单一才导致弹种单一,也因弹种单一才研制出功能单一的发射器。因此笔者建议:改进弹药结构和改进发射器同时并举。首先将发射器改为通过更换枪管、枪机、拨弹机构、供弹具等,就能使之成为既能发射动能弹也能发射爆炸弹的多能武器。然后再在  此基础上改进弹药结构,增加爆炸弹和非致命多用途弹药。
2.3.2  关于射弹散布大的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我们在组织考核的过程中,按标准和条件:采用卧姿对200m距离上的固定胸靶射击,使用弹数10发,2次点射,命中3发以上为合格。能命中3发的都很少,这说明武器的射弹散大(实际打的效果与射表给出的数值差距太大)。建议对89式重机脚架与枪身、枪管与机匣的连接方式进行必要的改进,缩小间隙,减小射弹散布。
2.3.3  提高瞄准镜的功用,改进瞄准镜与枪的结合方式,发展火控系统
89式12.7mm重机仍停留在目测和利用瞄准镜槪略测距方式,不能完全转化为精确打击。应发展火控系统,使下一代重机枪能用最快的速度发现目标、最短的时间完成瞄准射击、最少的弹药毁伤目标,成为能全天候作战,能精确打击的班组支援武器。
瞄准镜与机匣结合采用螺栓固定式,不仅安装瞄准镜因要多圈拧螺钉耗时过长,而且瞄准镜安装在枪上后,因射击过程中振动较大而易松动,因此可靠性不够。建议改进瞄准镜的安装和紧定方式,在结合座的接口部位涂(或粘贴)胶合物,增大摩擦力,使之安装时快捷,安装好后不易松动。
2.4  QLZ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
2.4.1  装卸瞄准镜耗时较长且易松动的问题
建议榴弹发射器与89式重机在瞄准镜与枪身的结合方式上采用同时、同方法、同结合方式进行改进。结合方式最好采用燕尾槽与固定座连接的方式,紧定扳手转一下就能紧定到位,这样便于快捷安装。
2.4.2  矫正射效不方便的问题
建议将方向调整机构改为和高低调整机构一样的转轮式调整机构,转动转轮进行调整,这样既方便调整又便于射手掌握,且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矫正精度和速度。也可将现行两根螺杆前后顶的方式改为一根螺杆,螺杆成满螺纹状,使螺杆与推动镜体转动的凸起呈螺纹方式连接在一起,拧动螺杆,该凸起前后移动,从而推动带镜筒的镜座绕锥轴转动。
2.4.3  弹鼓旋钮位于弹鼓底端,影响装弹速度的问题
建议将弹鼓旋钮设置在弹鼓盖上,不再另配扳手,像81式和95式机枪那样,装好弹后盖上盖扣即可直接“上发条”,有利于提高装弹速度。
2.4.4  火线过高,支点偏后的问题
建议降低火线高,前移支撑位置。只有降低火线高,射击时射手肘部才能着地并稳固地支撑枪托,才能降低姿势,减少身体暴露面;只有支点前移,用机匣前端与脚架连接,机匣移至脚架后方,发射机构才能“向下移”,并移至枪架后面便于操作的适当位置,就像85式高机和89式重机那样,脚架支撑位置在机匣前端,活动机件全部在支撑点后方,击发时脚架才不会挡住右手,使其自然着地,稳固操作。
2.4.5  高低机和方向机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
建议将高低机和方向机改为像89式重机一样的球轴结构,高低机和方向机共用一个扳手,松开或固定都只需动一下。如果不便于改为球轴结构,也应在现有基础上缩短手柄长度,加长高低和方向紧定手柄转轴,使之能整圈转动。设计方向精瞄机和减少机件之间的间隙。
值得欣慰的是,笔者从有关资料和图片中获悉,QLZ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并在克服不足的基础上研制出了  QLZ-87A式和QLZ-04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
2.5  DQD1式40mm枪榴弹
尾管返回原因主要是落弹区土质松软潮湿,榴弹飞达目标区后插入土中形成自然药筒,战斗部爆炸而尾管完好无损,借助战斗部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沿原飞行路线返回;关于哑弹率偏高问题,今年笔者分别于9月22日、10月18日、10月27日,组织本院学员进行三次实弹射击训练,第一次发射320枚有5枚未爆,第二次发射280枚有3枚未爆,第三次发射340枚有6枚未爆,不爆率远远超过了规定的标准。笔者建议:(1)改进该枪榴弹结构,使尾管和战斗部同时爆炸;(2)停产该枪榴弹,多产新型的更先进的枪榴弹;(3)加强教育培养,提高武器制造者的责任心和工艺制作水平,以此减少不爆率。
2.6  85式、88式狙击步枪
2.6.1  改进枪镜结合工艺
在调整瞄准镜与枪结合松紧程度的齿形螺母面上刻上定位分划,使之每一次安装前都能将定位分划调整到校枪时的位置。
2.6.2  建议在85式狙击步枪瞄准镜距离分划转轮“  1、2”位置设置机械定位。
2.6.3  缺乏狙击步枪专用弹的问题
狙击步枪精度要求高,对弹药质量的要求也高,建议尽快研制狙击步枪专用弹并快速装备部队。
2.6.4  击针易断而备用击针缺乏问题
击针易脱落主要是击针销磨损或脱落所至,击针断则是所用材料质量问题,建议提高所用材料质量,武器装备到部队时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击针和击针销。加强对枪械员的教育培训,提高维修和管理细小零部件的技能。
2.6.5  88式狙击步枪气体调节器弹出和脚架易断的问题
建议在气体调节器前端的左右两侧增加限制突出部,限制调节器向水平方向移动,这样,在平时训练中即使碰到挂到也不会脱槽丢失;改进脚架结构,提高所用材料质量。
2.7从设计理念、思路、训练保障、长远发展等方面谈点改进建议
以上所述,笔者只是就使用武器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武器存在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论述。如果从设计理念、思路、训练保障、长远发展等方面总体考虑,笔者认为我国轻武器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在人机工效方面忽视中国军人的思维和操作习惯导致操作不顺手;(2)在结构上由于片面求新而缺乏继承性,导致适用性不强、灵活性不够;(3)在杀伤效果上,大口径步、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对空针对性不强;(4)在瞄准装置上仍停留在单一的观察、瞄准、测距上;(5)在制造工艺上存在做工不够精细,粗糙感强,哑弹率偏高等问题(6)辅助训练器材、教材、挂图等未能同步配发。其改进建议如下:
2.7.1在人机工效方面根据部队使用武器的反馈意见和要求合理改进
再好的武器都是靠人来操作和使用的,高技术武器如此,对于完全由人员直接操作和使用的轻武器更是如此,轻武器能否允分有效发挥其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与武器是否能紧密结合。因此,无论轻武器系统化、信息化程度有多高,都必须将人机工效列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实用性差、操作不顺手等问题,只有直接操作和使用武器的部队广大官兵才能发现和提出来,如果能在充分采纳广大官兵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吸取上一代甚至于再上一代武器在人机工效方面的优点进行合理改进,改进后的轻武器在人机工效方面一定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2.7.2  在结构上针对现役轻武器存在的问题在克服缺点、继承优点中改进
第三代轻武器,虽然在结构和功能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并不是说它们就一无是处,优点是应当给予肯定的,不能因为存在点问题就将它全盘抛弃而费尽心机去研制与之毫无关系的全新的下一代。美军轻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他们并不是对旧装备一概否定而另起炉灶去研究全新的武器,相反,他们非常重视对传统武器的继承和改进。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所说:我们的立足点应更多地放在使现有武器平台提高能力和产品改进方面,而不是制造全新的武器系统。我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论人力、财力还是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不能指望对所有武器都追求新异,应合理解决矛盾,突出改进现役武器这个发展重点,在解决问题、克服缺点中对现役轻武器注入新技术,充分挖掘现役武器潜力,扩展其功能,使其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全面,以较小的经费投人和较低的风险达成较高的效益。
2.7.3  在杀伤效果上,针对未来战场目标特点,提升大口径步、机枪和榴弹发射器对空和对付装甲目标的能力
不管未来战场现代化、信息化的程度有多高,作为步兵携行使用的轻武器,在杀伤效果上应首先考虑如何对付未来战场上对步兵分队构成威胁最大、防护能力最强的目标或武器装备。对此,笔者不想赘述未来战场的特点,针对步兵分队而言,未来战场来自空中的威胁只会越来越大,投人战场的坦克和装甲输送车的防护能力会越来越强,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我军现役轻武器已初步具备了对付空中目标、坦克和装甲输送车以及高技术兵器的机理,如果在此基础上根据未来战场需要对现有武器平台进行改进,不但见效快,而且易于部队掌握,可迅速形成战斗力。  
2.7.4  在瞄准装置上由单一的观察、瞄准、概略测距向火控系统方向改进
火控系统的使用,使测距、弹道诸元解算和瞄准点选择等全部由火控系统完成,免去了射手估算距离和方向提前量等一系列复杂操作程序,大大提高了测瞄精度、射击速度和射击精度,但遗憾的是现役轻武器仅98式120反坦克火箭使用火控系统,步枪、轻机枪、重机枪、榴弹发射器等轻武器仍停留在目测和利用瞄准镜概略测距来确定射击诸元和选择瞄准点,不能完全转化为精确打击,枪弹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战斗效能。对于这些武器,在瞄准装置上,应根据现有瞄准镜(具)所存储或掌握的弹道数据对现有瞄准镜进行改进,发展包括激光测距仪、昼夜瞄准镜和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配套的火控系统,使这些武器能用最快的速度发现目标、最短的时间完成瞄准射击、最少的弹药毁伤目标,使之成为能全天候作战,能精确打击的步兵分队常用武器装备。  
2.7.5  关于做工不够精细,粗糙感强,哑弹率偏高的问题
这一问题是从81式枪族开始出现的,以后的新装备都不同程度存在缺口不平滑,准星有刺头,枪弹打不响,榴弹不爆炸,稍不留神划破手等情况。准星缺口,这是能否打得准的关键部位,为了好瞄准,为了提高射击精度,从81式枪族到92式手枪,笔者已经记不清用小锉和沙纸打磨过多少准星缺口。排哑弹时的提心吊胆,是非身临其境者难以“享受”到的,然而,从40火箭弹到枪榴弹再到35mm自动榴弹,笔者不知多少次排哑弹,也不知排除过多少哑弹,其中最难忘怀的是2002年5月,我院在西昌地区综合演练,因哑弹未排完被当地群众当废品检去,在往背箩里放时爆炸,造成一亡三伤。血的教训  告诉我们,为了官兵的安全,也是为了提高武器的信誉,建议在武器的制造中,将每一发弹(主要指爆炸弹〉,每一支枪(炮)的每一个部件由谁做都进行严格的编号,责任到人,出了问题追查到人,以此增强武器制造者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工艺制作水平。
2.7.6  关于辅助训练器材、教材、挂图等未能同步配发的问题
各种武器的教材、挂图、教练弹、矫枪器等配套器材是保证训练质量的重要物质条件,射击教材、配套器材、挂图等跟不上,就会出现训练中方法、手段不统一,从而严重影响训练质量。建议新型武器  装备到部队前,应先组织人力物力编写相应射击教材,并将所编教材,武器的配套器材、挂图等同步下发到部队。这样做,有利于按统一、规范的要领操作武器,既便于武器的维护保养,也有利于提高训练质量。
3  结束语
纵观世界轻武器的发展不难看出,创新性与继承性的良好结合始终推动着轻武器作战性能的提髙和部队战斗力的增强。凡成功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轻武器,无一不是在继承上一代武器优点的基础上作改进而发展起来的。改进也是发展,改进是最具继承性、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发展,改进能使轻武器在结构、人机工效方面更贴近武器使用者的思维和操作习惯。传统的技术和装备经历长期的实际应用,其可靠性应当是可信的,而创新的技术和装备还有待于在使用中经受实践的检验。所以笔者认为,针对现役轻武器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部队反馈意见,吸取第一、二、三代轻武器的优点,对现役武器进行现  代化的技术改进应成为我国轻武器发展的重点。



这是混岗位用的论文吧?
呵呵
咦?发错版面了,应该发到轻兵警务区的~⊙﹏⊙b汗

文章作者是昆陆的资深射击教员,不知道现在昆陆降级之后他的动向。
hecz 发表于 2013-12-2 17:45
这是混岗位用的论文吧?
呵呵
如果是论文,那讲的还算好听的,有些问题通过训练能克服他都没讲,讲的都是实在无法解决的。
也不算太老。
昆明陆军学院现在变成啥子了?
好像确实是老文了。。。
有点印象。。。
我们缺的不是提问题的人,缺的是解决问题的人。
现在像作者这样靠枪吃饭的,其实对枪没什么发言权
btganzhen 发表于 2013-12-3 12:35
我们缺的不是提问题的人,缺的是解决问题的人。
但是我们经常经常喜欢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解决人提出的问题
游骑兵不骑马 发表于 2013-12-3 05:43
如果是论文,那讲的还算好听的,有些问题通过训练能克服他都没讲,讲的都是实在无法解决的。
嗯,左右排弹这种太高深的问题当然是无法解决的严重问题。
呵呵。
天哪 发表于 2013-12-3 13:13
但是我们经常经常喜欢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而不是解决人提出的问题
有点道理。。。。但我还是希望能有多点所谓的专家能放下姿态,从本职上多做点能够解决问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