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AD项目,这个去年很重要的项目进展站里似乎没消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12:20:11


此贴资料大部分来自互联网
大刀发的新闻贴,不太全面
1077486210866124781.jpg
HIAD项目概念图,来自大刀的帖子
充气式再入技术的诞生

美苏两国在第一次发射卫星的时候,只是想把一个东西送到太空。然而残酷的军备竞赛并未让这种单纯的想法存在太久。从太空中侦察敌人的想法提出后,如何回收胶卷就成了两霸面临的头等要事。于是乎,就有了航天器返回这门让航天器上的去且回得来的学问。

具体说来,航天器返回技术包含包括轨道衰减法返回技术和直接再入返回技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后一种方式,这里简称再入技术。

航天器再入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气动载荷和热载荷,这两点几乎决定了返回式航天器的总体设计。因此,防热结构成为了再入飞行器等返回式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返回式航天器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取主要取决于防热设计。根据对多种返回式航天器的统计,防热结构的质量一般占航天器总质量的10%~20%。因此,选择与任务要求相适应的防热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航天器质量,进而满足更多功能载荷的搭载要求。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航天大国总结出了如下几种返回式航天器防热结构设计:

1.通过烧蚀涂层来吸收再入时产生的热量。这种返回式航天器都设计有厚重的防热罩,通过防热罩上烧蚀材料的燃烧脱落带走大部分热量。这种防热设计的特点是返回式航天器质量大且只能使用一次;

2.通过铺设防热瓦来阻隔返回式航天器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这种设计的特点是防热瓦不会在飞行中烧掉,可以多次使用。但整个返回式航天器的质量依旧难以下降。

3.通过比热容大的材料吸收热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无法适应航天器返回地球时的受热环境,只能作为返回式航天器非高温部位的防热材料使用。

上述几种防热结构都能满足一定条件下航天器的再入返回防热要求,有效的保护了航天器免受热流的烧蚀。但这些防热结构都有一个固有的缺点,就是防热结构的尺寸要随航天器的增大而增大,不但增大了返回式航天器的发射质量,也增加了整个航天器的体积。这就限制了一些大质量航天器的回收。

此外,随着航天器发射、运营成本的上升,人们开始谋求航天器乃至运载火箭的多次使用,以期降低成本。对于运载火箭的一、二级来说,由于其始终在大气层内飞行,在燃料耗尽分离后用大直径降落伞回收是个不错的办法。美国人在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上就运用了这种回收方式。而运载火箭的上面级由于要承担布放有效载荷的任务,通常会跟有效载荷一同入轨。如果要回收上面级就会涉及到了上面级的再入防热问题,我们不可能给其加装一个大而沉重的防热罩,这样会极大降低火箭发射有效载荷的能力。

充气式防热罩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需求中提出的。充气式化纤织物构建了承力结构并维持防热罩外形。外层织物表面涂覆多层耐高温材料来阻隔航天器返回时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随后的日子里,各国科研人员都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早期概念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麦道公司率先提出了充气式伞锥型(PAPACONE)轨道救生再入装置的概念,可以满足一位身着航天服的航天员应急返回。同一时期,通用电气公司也提出了MOOSE轨道救生再入装置。这个装置整体结构占用空间很小,通过发泡剂填充成型,也只能搭载一名航天员。值得一提的是,设计人员为了尽量减小MOOSE的体积和装置的复杂性,提出了一个取消变轨和姿控发动机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是一只手持式微型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员手持,依照地面指挥中心的指令调节喷口方向实施变轨再入和姿态调节。这显然需要航天员非常精确的手动操作和对自身姿态的准备判断,难度十分巨大。
1081426860540068191.png
充气式伞锥型(PAPACONE)轨道救生再入装置
6597147831982181209.png
MOOSE轨道救生再入装置
这些方案都是关于航天员逃生的,这并非巧合。主要原因在于常规飞船的发射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而航天员遭遇危险时需要的就是尽快安全的返回地面,依靠地面发射飞船显然难以应付险情。科研人员把注意力转向了计划中的空间站,他们打算在空间站长期对接飞船用于应急救生(若干年后建成的ISS就长期对接一艘“联盟”飞船用于逃生),但由于一艘飞船就要占用一个对接口,不但占用空间站的资源还无法满足更大数量航天员在轨工作时的逃生要求。于是,这种不占用对接口且节省空间的充气式单人逃生装置应运而生。

    但当时的再入防热水平还处于对烧蚀式防热结构和材料的探索阶段,代表人类返回式航天器最高成就的“双子星座”载人飞船依旧在舱体侧面大量使用厚重的热沉式防热材料。充气式防热设计所需的耐高温、耐热流冲击的涂料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技术突破,所以上述设计更多是作为一种技术上的探索而永远停留在了图纸上。

此贴资料大部分来自互联网
大刀发的新闻贴,不太全面
1077486210866124781.jpg
HIAD项目概念图,来自大刀的帖子
充气式再入技术的诞生

美苏两国在第一次发射卫星的时候,只是想把一个东西送到太空。然而残酷的军备竞赛并未让这种单纯的想法存在太久。从太空中侦察敌人的想法提出后,如何回收胶卷就成了两霸面临的头等要事。于是乎,就有了航天器返回这门让航天器上的去且回得来的学问。

具体说来,航天器返回技术包含包括轨道衰减法返回技术和直接再入返回技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后一种方式,这里简称再入技术。

航天器再入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气动载荷和热载荷,这两点几乎决定了返回式航天器的总体设计。因此,防热结构成为了再入飞行器等返回式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返回式航天器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取主要取决于防热设计。根据对多种返回式航天器的统计,防热结构的质量一般占航天器总质量的10%~20%。因此,选择与任务要求相适应的防热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航天器质量,进而满足更多功能载荷的搭载要求。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航天大国总结出了如下几种返回式航天器防热结构设计:

1.通过烧蚀涂层来吸收再入时产生的热量。这种返回式航天器都设计有厚重的防热罩,通过防热罩上烧蚀材料的燃烧脱落带走大部分热量。这种防热设计的特点是返回式航天器质量大且只能使用一次;

2.通过铺设防热瓦来阻隔返回式航天器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这种设计的特点是防热瓦不会在飞行中烧掉,可以多次使用。但整个返回式航天器的质量依旧难以下降。

3.通过比热容大的材料吸收热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无法适应航天器返回地球时的受热环境,只能作为返回式航天器非高温部位的防热材料使用。

上述几种防热结构都能满足一定条件下航天器的再入返回防热要求,有效的保护了航天器免受热流的烧蚀。但这些防热结构都有一个固有的缺点,就是防热结构的尺寸要随航天器的增大而增大,不但增大了返回式航天器的发射质量,也增加了整个航天器的体积。这就限制了一些大质量航天器的回收。

此外,随着航天器发射、运营成本的上升,人们开始谋求航天器乃至运载火箭的多次使用,以期降低成本。对于运载火箭的一、二级来说,由于其始终在大气层内飞行,在燃料耗尽分离后用大直径降落伞回收是个不错的办法。美国人在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上就运用了这种回收方式。而运载火箭的上面级由于要承担布放有效载荷的任务,通常会跟有效载荷一同入轨。如果要回收上面级就会涉及到了上面级的再入防热问题,我们不可能给其加装一个大而沉重的防热罩,这样会极大降低火箭发射有效载荷的能力。

充气式防热罩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需求中提出的。充气式化纤织物构建了承力结构并维持防热罩外形。外层织物表面涂覆多层耐高温材料来阻隔航天器返回时与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随后的日子里,各国科研人员都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早期概念探索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麦道公司率先提出了充气式伞锥型(PAPACONE)轨道救生再入装置的概念,可以满足一位身着航天服的航天员应急返回。同一时期,通用电气公司也提出了MOOSE轨道救生再入装置。这个装置整体结构占用空间很小,通过发泡剂填充成型,也只能搭载一名航天员。值得一提的是,设计人员为了尽量减小MOOSE的体积和装置的复杂性,提出了一个取消变轨和姿控发动机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是一只手持式微型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员手持,依照地面指挥中心的指令调节喷口方向实施变轨再入和姿态调节。这显然需要航天员非常精确的手动操作和对自身姿态的准备判断,难度十分巨大。
1081426860540068191.png
充气式伞锥型(PAPACONE)轨道救生再入装置
6597147831982181209.png
MOOSE轨道救生再入装置
这些方案都是关于航天员逃生的,这并非巧合。主要原因在于常规飞船的发射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而航天员遭遇危险时需要的就是尽快安全的返回地面,依靠地面发射飞船显然难以应付险情。科研人员把注意力转向了计划中的空间站,他们打算在空间站长期对接飞船用于应急救生(若干年后建成的ISS就长期对接一艘“联盟”飞船用于逃生),但由于一艘飞船就要占用一个对接口,不但占用空间站的资源还无法满足更大数量航天员在轨工作时的逃生要求。于是,这种不占用对接口且节省空间的充气式单人逃生装置应运而生。

    但当时的再入防热水平还处于对烧蚀式防热结构和材料的探索阶段,代表人类返回式航天器最高成就的“双子星座”载人飞船依旧在舱体侧面大量使用厚重的热沉式防热材料。充气式防热设计所需的耐高温、耐热流冲击的涂料在短期内难以取得技术突破,所以上述设计更多是作为一种技术上的探索而永远停留在了图纸上。
俄罗斯也很早就开始探索充气再入技术。在“火星96项目”中,俄国人就已经能够拿出试验品参与充气再入技术的验证,这种验证飞行器由拉沃切金设计局设计下属的巴巴金空间中心联合欧空局共同设计制造。但很不幸的是“火星96”探测器的发射由于火箭上面级故障而未能脱离地球轨道飞向深空,充气再入技术并未得到验证。1998年,俄国家航天局与德国航宇局合作,再度发起充气再入技术验证项目。这次他们降低了难度,打算先在地球轨道验证该技术。之后的两年中拉沃切金设计局设计并制造了IRDT(充气再入及降落技术)验证飞行器。该验证飞行器外形呈圆锥体,总质量100kg。飞行器主体由一个硬质端头和分段充气锥体构成,当飞行器再入时,第一级充气锥体即涂覆有耐高温涂层的防热罩会充气膨胀以屏蔽再入热流;第二级充气锥体的作用是给飞行器减速,使其速度进一步降低以保护回收的载荷。这也使得IRDT成为了第一个取消减速伞的再入飞行器(军用再入飞行器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在锥体内侧有一个仪器舱,里面有气体供应和监测装置、惯导组件、气体检测仪以及温度传感器等设备。
6597369933330854522.jpg
2000年2月8日,IRDT-1充气式再入验证飞行器由“联盟-弗雷盖特”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弗雷盖特上面级进入600公里高度时先是释放了一颗阿根廷卫星。在绕地球飞行5圈后,上面级开始制动,当高度降到150公里时,上面级与验证飞行器分离。然后,防热罩开始充气并成功再入,载入速度达到了7000m/s 。最终该验证飞行器降落在了Orenburg市的西南方的原野中。倍受鼓舞的俄国家航天局计划在2001年进行第二次试验,同时积极开展了适用于国际空间站的充气再入飞行器的详细设计。

        2002年7月12日,IRDT-2验证飞行器由Volna运载火箭(由轻舟潜射弹道导弹改进)从潜艇里发射升空,这是一次亚轨道飞行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射的IRDT-2其实承担了两个技术验证任务。除了验证自身的充气防热罩之外,该飞行器还在仪器舱顶部安装了两片充气展开的太阳帆,这两片太阳帆将在IRDT-2验证飞行器再入时抛弃。但验证飞行器与火箭分离失败毁掉了这次任务。
6597185215377525081.jpg
1080300960633230004.jpg
IRDT/Cosmos Test太阳帆展开后的效果及地面状态
2005年10月6日,俄国人再次使用Volna运载火箭搭载IRDT-2R进行亚轨道飞行。但本次任务由于验证飞行器充气失败导致防热罩未展开而失败。
6597354540168065831.jpg
至此,俄国人在充气再入技术上的尝试暂告一段落。这种技术探索是否会重启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NASA360-7-HIAD
HIAD计划下增加的一个设计概念是“高能大气载入试验”(HEART),将利用更大的充气式防热罩(验证飞行器防热罩直径可能达到8米)来探索这种技术在更加严苛的再入环境下的适应性,进一步扩大技术应用范围。
最后土鳖进展
随着中国空间活动的日益频繁和深空探测项目的启动,我们也将面临各种不同体积质量载荷的回收问题和探测器在其他行星上的再入问题。充气式防热罩对载荷体积的适应性和防热、减速的多用途性都能很好的满足上述空间任务需求。从公开文献我们可以获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经制造出了一个最大直径3米,头锥角90°的充气式防热罩原理样机,以进行相关技术的探索和验证。
6597333649447136325.jpg
北航的原理样机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0-28 18:07
俄罗斯也很早就开始探索充气再入技术。在“火星96项目”中,俄国人就已经能够拿出试验品参与充气再入技术的 ...

IRDT是ESA的可膨胀热护盾项目,不是俄罗斯的,只是用俄罗斯火箭发射而已
目前在可膨胀热护盾领域领先的是美国和日本,NASA和JAXA都已经成功完成亚轨道再入试验,而ESA的三次试验都失败了。
IRDT是ESA的可膨胀热护盾项目,不是俄罗斯的,只是用俄罗斯火箭发射而已
IRDT是毛子与欧空局合作项目,
目前在可膨胀热护盾领域领先的是美国和日本,NASA和JAXA都已经成功完成亚轨道再入试验,而ESA的三次试验都 ...
亚轨道再入与低轨再入不是一个技术概念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0-28 19:53
亚轨道再入与低轨再入不是一个技术概念

低轨再入还没有成功的,目前的最高水平就是亚轨道再入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0-28 19:52
IRDT是毛子与欧空局合作项目,


所谓的“合作”是因为俄罗斯提供火箭,发射测控和落区,可膨胀护盾本身和俄罗斯没有关系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0-28 19:52
IRDT是毛子与欧空局合作项目,


所谓的“合作”是因为俄罗斯提供火箭,发射测控和落区,可膨胀护盾本身和俄罗斯没有关系
我怎么想起高达里的东西了~~
单人气胀再入,手执姿态控制。这妥妥的就是 ‘星船伞兵’ 啊!
单人气胀再入,手执姿态控制。这妥妥的就是 ‘星船伞兵’ 啊!
这是地狱伞兵
cmj9808 发表于 2013-10-28 20:03
所谓的“合作”是因为俄罗斯提供火箭,发射测控和落区,可膨胀护盾本身和俄罗斯没有关系
组装生产也在俄罗斯吧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0-30 18:47
组装生产也在俄罗斯吧
第一次低轨道再入好像是在俄罗斯总装的,Freget上面级是任务的一部分,后两次亚轨道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