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快舟小型运载火箭研制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0:37:47
中国航天科工快舟小型运载火箭研制纪实

数年磨一剑 开启“快”时代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文章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数年前,它还只是一个备受质疑和争议的概念,没有人能想象到它翱翔在太空中的样子;数年后,它以威武雄姿挺立于大漠,冲上云霄,带着梦想与期待,飞向深邃的天宇。

  巴丹吉林沙漠的秋天,尽管阳光明媚,但阵阵秋风已吹出了些许寒意。“成功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中传来一片欢呼声,队员们互相拥抱着,喜悦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9月25日12点3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用户单位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其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承担了固体运载火箭与机动发射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

  这次发射标志着我国首次成功采用固体小型运载火箭,也意味着航天科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固体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具备了基于固体小型运载火箭进行卫星发射的能力。

  志难挫鹰击长空万里阔

  披星戴月,披荆斩棘。数千个日夜的科研攻关,每一步走起来都充满艰辛,每一步的成功都是团队集智攻关、敢于创新的成果。

  对于快舟总指挥、试验队队长黄总来说,“快舟”划过蓝天只留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而这条弧线却成为他人生轨迹里最值得追忆的部分。

  作为从最初就参与项目论证的元老之一,黄总深有感触,“从提出这个极具创新性的概念到关键技术的突破,再到各项论证成功,我们花费了好多年。”这些年里,他和同事们四处奔波,攻坚克难,尽管问题层出、一波三折,但他们知道,在这条极具挑战性的科技创新路上,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拨开迷雾见曙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相关论证方案于2009年通过专家组评审,产品终于获得了“准生证”,并成为国家有关部门当年唯一正式立项的项目。

  快舟副总指挥、总设计师梁总介绍:“快舟小型运载火箭实现了运载火箭的小型化和实用化。”谈起这个他一手带大的“孩子”,梁总心中五味杂陈,“项目刚开始时,由于包含很多新概念、新技术,论证过程困难重重,有很多人不理解。”

  面对种种质疑,型号研制团队并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梁总在观念体制的转变和技术革新两方面提出了开创性的建议。

  团队采用创新的研发模式,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合作,汲取高校的先进理念,不断摸索技术融合的实现途径;在技术革新上,团队为了兼顾星箭双方的特点,为达到更高的技术标准,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谈到这个型号的应用时,梁总说:“这次发射成功的快舟小型运载火箭主要应用于自然灾害突发、地面监测和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实现快速发射和空间部署,及时获取灾害程度和损失等信息,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组织抗灾救灾创造条件。”

  多年的研制过程中,该项目共申请了4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项,很多技术都是国际领先、国内首创,仅结构分系统就有专利近30项,快舟副总师范总说:“攻克难题要求我们必须潜下心来,钻研技术。在这条路上,永远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型号首飞试验中,关键技术得到验证。

  山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

  航天无小事,成败在毫厘。“归零”,这是每一位技术人员最头疼的字眼,但也正是这个“零”,促使团队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不断查找问题,扫清“拦路虎”。

  快舟控制系统共经历了6次“归零”,队员们戏称他们已经个个“身经百炼”,“我们都憋着一股劲,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一定可以成功。我想等自己到了七老八十的时候,回想起这个型号,还会觉得刻骨铭心。”一位队员说。

  进场后,试验队的各个小组各尽其责,与发射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严格操作规程。这是发射前的重要环节,每个动作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的成败。

  为了实现快速发射,型号研制团队对发射流程进行了优化,副总师杨总介绍道:“由于国内现有的卫星发射模式和发射流程尚无法满足应急、快速发射的应用需求,我们在借鉴现有测试模式及发射流程的基础上,优化测试流程,提高自动化和智能测试水平,显著缩短地面测试和发射准备时间,实现了快速发射入轨的要求。”

  进场后,梁总为试验队归纳了“3221工作法”,意为杜绝口头指挥,杜绝单人单岗操作,杜绝规程外操作3个杜绝;一步一令、一令一动2个一;操作有记录,数据有判读2个有;处理问题按程序这1个准则。遥外测组组长在工作中的“每天两个电话”,也使得衔接工作更加紧密、顺畅,效率自然提高不少。

  与试验队队员共同工作的发射中心技术部总师深有感触:“这个团队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大局意识强,工作上冲劲足,碰到问题时他们加班加点也要搞清楚弄明白,我们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就像发射中心发射站副站长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我们和试验队就是一家人!”

  集团公司对此次任务给予高度重视,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亲临发射现场慰问鼓励队员,在发射前夜的动员会上,高红卫说:“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的对地观测等临时性卫星发射服务需求方面,固体运载火箭是一种更加实用的选择,因而,研发低成本、快速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是当今发展的趋势。”

  在国际上,目前类似这样的固体运载火箭有美国的“米诺陶”,欧洲的“织女号”等。今年5月意大利的VEGA固体运载火箭、9月14日日本爱普西隆新型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也均发射成功。欧洲阿里安6型大推力固体运载火箭也在研制中。

  高红卫对此次发射的成功给予充分肯定,“我们目前与世界在同步的起点上,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如果能实现卫星的按需发射,将发射时间压缩到数天以内,发射成本比目前的水平再降低20%左右,竞争优势将十分明显。”

  对未来,黄总坚信团队会继续发挥“快”发展的方针,在攻坚克难的战场上,打响打赢更多的“战役”。(文/李淑姮 孙晓知)






http://www.casic.com.cn/n99188/n470321/c1568969/content.html中国航天科工快舟小型运载火箭研制纪实

数年磨一剑 开启“快”时代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文章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数年前,它还只是一个备受质疑和争议的概念,没有人能想象到它翱翔在太空中的样子;数年后,它以威武雄姿挺立于大漠,冲上云霄,带着梦想与期待,飞向深邃的天宇。

  巴丹吉林沙漠的秋天,尽管阳光明媚,但阵阵秋风已吹出了些许寒意。“成功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中传来一片欢呼声,队员们互相拥抱着,喜悦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9月25日12点3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小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快舟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各类灾害应急监测和抢险救灾信息支持,用户单位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其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承担了固体运载火箭与机动发射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

  这次发射标志着我国首次成功采用固体小型运载火箭,也意味着航天科工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固体小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具备了基于固体小型运载火箭进行卫星发射的能力。

  志难挫鹰击长空万里阔

  披星戴月,披荆斩棘。数千个日夜的科研攻关,每一步走起来都充满艰辛,每一步的成功都是团队集智攻关、敢于创新的成果。

  对于快舟总指挥、试验队队长黄总来说,“快舟”划过蓝天只留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而这条弧线却成为他人生轨迹里最值得追忆的部分。

  作为从最初就参与项目论证的元老之一,黄总深有感触,“从提出这个极具创新性的概念到关键技术的突破,再到各项论证成功,我们花费了好多年。”这些年里,他和同事们四处奔波,攻坚克难,尽管问题层出、一波三折,但他们知道,在这条极具挑战性的科技创新路上,只有坚持走下去,才能拨开迷雾见曙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相关论证方案于2009年通过专家组评审,产品终于获得了“准生证”,并成为国家有关部门当年唯一正式立项的项目。

  快舟副总指挥、总设计师梁总介绍:“快舟小型运载火箭实现了运载火箭的小型化和实用化。”谈起这个他一手带大的“孩子”,梁总心中五味杂陈,“项目刚开始时,由于包含很多新概念、新技术,论证过程困难重重,有很多人不理解。”

  面对种种质疑,型号研制团队并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梁总在观念体制的转变和技术革新两方面提出了开创性的建议。

  团队采用创新的研发模式,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合作,汲取高校的先进理念,不断摸索技术融合的实现途径;在技术革新上,团队为了兼顾星箭双方的特点,为达到更高的技术标准,在可靠性和安全性上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谈到这个型号的应用时,梁总说:“这次发射成功的快舟小型运载火箭主要应用于自然灾害突发、地面监测和通信系统发生故障时,实现快速发射和空间部署,及时获取灾害程度和损失等信息,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和组织抗灾救灾创造条件。”

  多年的研制过程中,该项目共申请了4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项,很多技术都是国际领先、国内首创,仅结构分系统就有专利近30项,快舟副总师范总说:“攻克难题要求我们必须潜下心来,钻研技术。在这条路上,永远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型号首飞试验中,关键技术得到验证。

  山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

  航天无小事,成败在毫厘。“归零”,这是每一位技术人员最头疼的字眼,但也正是这个“零”,促使团队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不断查找问题,扫清“拦路虎”。

  快舟控制系统共经历了6次“归零”,队员们戏称他们已经个个“身经百炼”,“我们都憋着一股劲,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一定可以成功。我想等自己到了七老八十的时候,回想起这个型号,还会觉得刻骨铭心。”一位队员说。

  进场后,试验队的各个小组各尽其责,与发射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严格操作规程。这是发射前的重要环节,每个动作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的成败。

  为了实现快速发射,型号研制团队对发射流程进行了优化,副总师杨总介绍道:“由于国内现有的卫星发射模式和发射流程尚无法满足应急、快速发射的应用需求,我们在借鉴现有测试模式及发射流程的基础上,优化测试流程,提高自动化和智能测试水平,显著缩短地面测试和发射准备时间,实现了快速发射入轨的要求。”

  进场后,梁总为试验队归纳了“3221工作法”,意为杜绝口头指挥,杜绝单人单岗操作,杜绝规程外操作3个杜绝;一步一令、一令一动2个一;操作有记录,数据有判读2个有;处理问题按程序这1个准则。遥外测组组长在工作中的“每天两个电话”,也使得衔接工作更加紧密、顺畅,效率自然提高不少。

  与试验队队员共同工作的发射中心技术部总师深有感触:“这个团队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大局意识强,工作上冲劲足,碰到问题时他们加班加点也要搞清楚弄明白,我们之间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就像发射中心发射站副站长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我们和试验队就是一家人!”

  集团公司对此次任务给予高度重视,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亲临发射现场慰问鼓励队员,在发射前夜的动员会上,高红卫说:“在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的对地观测等临时性卫星发射服务需求方面,固体运载火箭是一种更加实用的选择,因而,研发低成本、快速发射的固体运载火箭是当今发展的趋势。”

  在国际上,目前类似这样的固体运载火箭有美国的“米诺陶”,欧洲的“织女号”等。今年5月意大利的VEGA固体运载火箭、9月14日日本爱普西隆新型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也均发射成功。欧洲阿里安6型大推力固体运载火箭也在研制中。

  高红卫对此次发射的成功给予充分肯定,“我们目前与世界在同步的起点上,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如果能实现卫星的按需发射,将发射时间压缩到数天以内,发射成本比目前的水平再降低20%左右,竞争优势将十分明显。”

  对未来,黄总坚信团队会继续发挥“快”发展的方针,在攻坚克难的战场上,打响打赢更多的“战役”。(文/李淑姮 孙晓知)






http://www.casic.com.cn/n99188/n470321/c1568969/content.html
先顶后看。
快舟和长征11号会不会有竞争关系
快舟用户很明确 就是给军队打侦察卫星用的
像弹道导弹那样想打就拉出来直接打
长征11不明白能用来打什么
军队也用不了那么多快速发射服务 除非是打仗了
民用的话固体火箭打小载荷很不划算
我估计长征11其实就是大推力固体火箭助推器的项目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