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Eutelsat-W3C卫星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3:40:38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Eutelsat-W3C卫星纪实
--------------------------------------------------------------------------------

日期:2011/10/12  
  10月初的大凉山,青翠的山体已经渐染秋色,金黄的稻子也到了收割季节。彝族老乡的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片繁忙的秋收景象。
  此时,正值国庆长假,不少人还沉浸在游玩的兴奋中。来自北京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试验队,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为一颗来之不易的Eutelsat-W3C卫星忙碌着。
  10年来首次被世界主流
  卫星运营商选择
  “本次发射是长征火箭遭受美国卫星出口许可证限制以来,首次被世界主流卫星运营商选择,对于长征火箭进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的主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10月2日,一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记者就被墙上贴着的工作简报中的这句话所吸引。上面的信息清晰地传递出火箭研制队伍对此次任务的重视程度。
  当天下午,正值火箭开展第三次总检查。按照惯例,每发火箭都要经过四次总检查,才能被安然放行,进入到燃料加注阶段。
  随着塔架的徐徐打开,火箭洁白的身段出现在众人面前。火箭顶端的整流罩部位,蓝色字母的“Eutelsat”和“ThalesAlenia Space”分外醒目。它们代表了卫星的最终用户——欧洲通信卫星公司,以及卫星的制造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
  现场的人们很是兴奋,纷纷以不远处的火箭为背景留影。人群中,有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方技术人员,也有肤色各异的外方人员。
  火箭总指挥岑拯静静地站在草坪旁的小楼上,举着手机,寻找拍摄“老伙计”——长三乙火箭的最佳角度。
  他告诉记者,执行这次任务的火箭是“长三乙”增强型,可将5.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所谓“长三乙”增强型,又叫“长三乙”加长型,它的芯一级加长了约1.5米,助推器加长了约0.8米,运载能力比先前提高了0.4吨。该型火箭已执行过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和鑫诺六号通信卫星等多次发射任务。
  不一样的是,此次任务有着极大的特殊性。十多年来,长征火箭一直受限不能发射西方主流卫星运营商的卫星。而2008年2月22日,W3C卫星项目的签署无疑是一个破冰之举。
  “我们要用实际工作证明航天的实力,回应西方国家对中国火箭能否支撑高密度发射的质疑。”在9月20日的发射试验队进场动员会上,岑拯用坚定的语气向试验队员们强调。
  长三乙火箭
  产品零缺陷 飞行零故障
  “长三乙”再次进入世界主流运营商视野,使人不禁想起上世纪90年代该火箭与世界主流运营商的首度合作。
  那是“长三乙”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的第一个合同,也是长征火箭第一次被国际上最权威的卫星运营商——国际通信卫星组织选用。由于“长三乙”是首次飞行,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那次发射没有成功。
  为了提高火箭可靠性,中国航天在精细质量控制、优化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改进。
  这次W3C卫星的发射,已经是“长三乙”的第17次飞行、“长三甲”系列的第45次飞行。对于一个型号而言,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它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变得自信而从容。
  现在“长三乙”的两位掌门人——总指挥岑拯和总设计师姜杰均年富力强。和前辈们不一样的是,他们处在中国航天高速发展阶段,在应用卫星尤其是通信卫星发展需求的牵引下,长三甲系列火箭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强密度发射时代,年均任务达10余次。
  发射密度高了,如何保证质量是业内和外界人士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摆在火箭研制队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http://www.spacechina.com/xwzx_zyxw_Details.shtml?recno=79033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Eutelsat-W3C卫星纪实
--------------------------------------------------------------------------------

日期:2011/10/12  
  10月初的大凉山,青翠的山体已经渐染秋色,金黄的稻子也到了收割季节。彝族老乡的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片繁忙的秋收景象。
  此时,正值国庆长假,不少人还沉浸在游玩的兴奋中。来自北京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试验队,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为一颗来之不易的Eutelsat-W3C卫星忙碌着。
  10年来首次被世界主流
  卫星运营商选择
  “本次发射是长征火箭遭受美国卫星出口许可证限制以来,首次被世界主流卫星运营商选择,对于长征火箭进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的主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10月2日,一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记者就被墙上贴着的工作简报中的这句话所吸引。上面的信息清晰地传递出火箭研制队伍对此次任务的重视程度。
  当天下午,正值火箭开展第三次总检查。按照惯例,每发火箭都要经过四次总检查,才能被安然放行,进入到燃料加注阶段。
  随着塔架的徐徐打开,火箭洁白的身段出现在众人面前。火箭顶端的整流罩部位,蓝色字母的“Eutelsat”和“ThalesAlenia Space”分外醒目。它们代表了卫星的最终用户——欧洲通信卫星公司,以及卫星的制造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
  现场的人们很是兴奋,纷纷以不远处的火箭为背景留影。人群中,有穿着蓝色工作服的中方技术人员,也有肤色各异的外方人员。
  火箭总指挥岑拯静静地站在草坪旁的小楼上,举着手机,寻找拍摄“老伙计”——长三乙火箭的最佳角度。
  他告诉记者,执行这次任务的火箭是“长三乙”增强型,可将5.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所谓“长三乙”增强型,又叫“长三乙”加长型,它的芯一级加长了约1.5米,助推器加长了约0.8米,运载能力比先前提高了0.4吨。该型火箭已执行过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和鑫诺六号通信卫星等多次发射任务。
  不一样的是,此次任务有着极大的特殊性。十多年来,长征火箭一直受限不能发射西方主流卫星运营商的卫星。而2008年2月22日,W3C卫星项目的签署无疑是一个破冰之举。
  “我们要用实际工作证明航天的实力,回应西方国家对中国火箭能否支撑高密度发射的质疑。”在9月20日的发射试验队进场动员会上,岑拯用坚定的语气向试验队员们强调。
  长三乙火箭
  产品零缺陷 飞行零故障
  “长三乙”再次进入世界主流运营商视野,使人不禁想起上世纪90年代该火箭与世界主流运营商的首度合作。
  那是“长三乙”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的第一个合同,也是长征火箭第一次被国际上最权威的卫星运营商——国际通信卫星组织选用。由于“长三乙”是首次飞行,本身就有很大的风险,那次发射没有成功。
  为了提高火箭可靠性,中国航天在精细质量控制、优化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改进。
  这次W3C卫星的发射,已经是“长三乙”的第17次飞行、“长三甲”系列的第45次飞行。对于一个型号而言,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它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变得自信而从容。
  现在“长三乙”的两位掌门人——总指挥岑拯和总设计师姜杰均年富力强。和前辈们不一样的是,他们处在中国航天高速发展阶段,在应用卫星尤其是通信卫星发展需求的牵引下,长三甲系列火箭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高强密度发射时代,年均任务达10余次。
  发射密度高了,如何保证质量是业内和外界人士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摆在火箭研制队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http://www.spacechina.com/xwzx_zyxw_Details.shtml?recno=79033
姜杰在多个场合都提到:“高强密度研制、发射阶段,任务环环相扣,所有设计、生产、测试工作必须一次做好。要达到操作零失误、现场零事故、产品零缺陷、飞行零故障。”
  产品零缺陷、飞行零故障,这不只是美好的愿景,更是扎实的行动。在合作中,欧洲通信卫星公司的项目经理Andrew Lindley说,中方项目人员的确专业,且非常负责任,充满活力。
  从9月13日火箭产品抵达西昌开始,试验队便开始进入了严格的发射场流程。当时,中星1A通信卫星还在瞄着9月19日的窗口等待发射。
  两箭并行开展工作,对这支火箭发射试验队来说,早已变得稀松平常。有发射试验队员笑言,常年在发射场执行任务,以至于单位有的人还以为他离职了。
  经过地面设备恢复、技术区测试、火箭转场、星箭联合操作、发射区分系统测试和四次总检查测试等常规流程,研制队伍按照质量要求开展了各项工作,使火箭具备了良好的发射状态。
  同时,他们还结合不久前“长二丙”飞行故障,以及“长三甲”系列和其他型号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举一反三,并采取了相应措施。
  如火箭“两总”所要求,发射试验队员们的确是怀着敬畏之心在开展工作,而这些工作的目标都直指“产品零缺陷、飞行零故障”。
  挖潜运载能力
  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10月7日Eutelsat-W3C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为长三乙火箭做了一个大大的广告,对提升长征火箭的国际声誉、进一步拓展海外商业发射市场意义重大。
  但是,随着全球卫星轨道位置资源日趋紧张,客户越来越倾向于采购大质量的通信卫星。5.5吨的最高运载能力,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三乙”的未来之路。
  可以说,“长三乙”是为国际商业发射而生。从诞生开始,就要满足国内外日益发展的通信卫星事业的需要。
  早在1999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火箭专家龙乐豪院士就在《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一文中提到过:
  “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商用运载火箭,还必须不断完善可靠性设计,严格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发射成功率。本系列火箭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对现有设计稍加优化与减重处理就可以提高运载能力250公斤,使得标准GTO运载能力达到5.3吨。如果再将其芯一级加长1.5m,助推器相应加长0.7m,则可使其标准GTO运载能力提高到5.6吨。也可以将现有的四个助推器增加两个或将现有助推器加长一倍,其余部分不作改变,则可以形成标准GTO运载能力达6.5吨~7.0吨的重型运载火箭。”
  十多年过去了,“长三乙”的GTO运载能力已经达5.5吨,但6.5吨~7.0吨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运载能力大小,正是目前国际发射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对此,龙乐豪建议,“长三乙”研制队伍要在确保火箭可靠性及声誉的基础上,积极挖潜提高运载能力。
  而设计师队伍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9月19日进行的发射中,火箭的“脑袋”变大了——整流罩直径由4米增加到4.2米。这也是为了适应通信卫星尺寸大、重量大的国际趋势。
  据姜杰介绍,研制队伍正在开展提高运载能力的论证工作。近期,他们暂不打算对火箭作大的改动,而主要进行挖潜优化设计,如火箭总体优化设计、提高发动机性能及提高控制系统能力等,有望将运载能力提高几百公斤。
  正如龙乐豪所言,运载能力提高,将会使长征火箭的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使得中国航天在与外国同行的平等竞争中更加自信。本报记者 索阿娣
估计长三乙GTO能力到达6.5吨到7吨之间的话要发射东方红五号通讯卫星,到时候长征5号还不稳定!
国际通信卫星708 ..........  中国航天永远的痛啊 ..........   


一见八股文就头大。老人家提倡破除八股,一篇篇自己的文字也透着鲜活,却依旧不能阻挡眼下的八股。
从八股文章就能看到一切依旧在僵化。当年的改革派,在既得利益之后,已经成了深化改革的绊脚石了,这是历史规律!
不好意思,歪楼了。

新闻写实,没必要用华丽的词语堆砌;报告或者纪实文学写意,学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类不伦不类的文字,俗称八股文。

俺不是JY,现在忍不住要JY两句:路程不值得坐出租车的时候,可能就选择坐三轮车了。三轮车夫兴奋得:看看,我比出租车牛吧!

超大最近有些不对劲。打肿脸充胖子是极左,破棉袄里满是钞票还乞讨,极右。一个社会,制度既定,就如交通规则的左行和右行一样。订下左行规则,那机动车就要老老实实按照左行规则行进,闯入人家右行车道,不是找死?太左也不行,那是冲入人行道了!有一点必须注意:左行规则下,驾驶员在右边。但是,这只是为了其视线开阔,他也不能越过黄线去。

一见八股文就头大。老人家提倡破除八股,一篇篇自己的文字也透着鲜活,却依旧不能阻挡眼下的八股。
从八股文章就能看到一切依旧在僵化。当年的改革派,在既得利益之后,已经成了深化改革的绊脚石了,这是历史规律!
不好意思,歪楼了。

新闻写实,没必要用华丽的词语堆砌;报告或者纪实文学写意,学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类不伦不类的文字,俗称八股文。

俺不是JY,现在忍不住要JY两句:路程不值得坐出租车的时候,可能就选择坐三轮车了。三轮车夫兴奋得:看看,我比出租车牛吧!

超大最近有些不对劲。打肿脸充胖子是极左,破棉袄里满是钞票还乞讨,极右。一个社会,制度既定,就如交通规则的左行和右行一样。订下左行规则,那机动车就要老老实实按照左行规则行进,闯入人家右行车道,不是找死?太左也不行,那是冲入人行道了!有一点必须注意:左行规则下,驾驶员在右边。但是,这只是为了其视线开阔,他也不能越过黄线去。
从直径上看, 捆绑8个助推器也没有问题啊, 要不就象联盟一样,助推器做一定的处理,挤的满满的, 应该还可以挖掘潜力。
cnnetspy2000 发表于 2011-10-13 08:48
一见八股文就头大。老人家提倡破除八股,一篇篇自己的文字也透着鲜活,却依旧不能阻挡眼下的八股。
从八股 ...
唉,老毛在天有灵,也会对此颇为痛心啊。
从9月13日火箭到场,到10月7日凌晨发射,中间有23天的准备时间,按照这个推理10月下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还要有一次卫星发射才对,然后11月份1次,12月份1次,这样尼日利亚1R通讯卫星和两颗北斗导航卫星都能发射完成。
时间再紧凑一点的话,中星9A就是鑫诺4号通讯卫星还是有希望今年发射升空的。加油啊
还看消息说明年还要为欧洲的这个通讯公司发射同类型的两颗通讯卫星,明年也是很忙碌的一年!
长征捆绑系列的小助推器早该变化下了,长3系列显然还有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