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苏军开战初的战略展开与作战行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55:18
关于苏军战争初期的文章已经有了很多,但专题论述其武装力量在战争初期的战略展开与作战行动的还很少见,笔者试着抛砖引玉一下。

1939年9月1日,德国正式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随后,德国又相继开始了对北欧和西欧的入侵,欧洲大陆大部分陷入战火之中。此时,独善其身的苏联领导人也意识到了未来的危险性,但依旧认为,这种危险性不太可能成为现实,因为苏联幅员辽阔,国力强大,况且兵力兵器对比远胜于德国。无论如何,约瑟夫大叔都绝对相信,一旦发生战争,在战争的初期未必会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军事行动将按照以往战争的典型模式来进行。
然而,现实打碎了这种梦想。战争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对苏军来说是致命的。要清楚,战争初期的任务是将国家和武装力量从和平状态转入战争状态,进行战略展开并实施初期战役。这些任务空前紧迫,将决定今后数月战争进程的顺利与否。
众所周知,德国长期以来就在进行着进攻苏联的准备。根据统计,到1941年中,德军总兵力约有730万人,其中陆军约为520万人,包括214个师和7个独立旅,装备有坦克5639辆、火炮61000多门;海军有战列舰5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43艘、潜艇161艘等;空军有飞机10000多架。按照苏军的统计,德军及其同盟国调集了190个师,共出动550万人,装备坦克4300辆、火炮47200门、舰艇190余艘、飞机5000架,展开在北方、中路和南方三个战略方向,其陆军总司令部预备队只保留了24个师。而德军最初的计划就是实施强大突然的袭击,在最短时间消灭在国境线与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之间苏军,以便为今后通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打开道路。

此时此刻,苏军的实力有多少呢?按照最新的解密资料,苏军此时陆军共有303个师;海军有战列舰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54艘、潜艇212艘等;空军飞机1万余架。边境地区共有5个军区(波罗的海沿岸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和敖德萨军区)、3个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和2个区舰队(平斯克区舰队和多瑙河区舰队),总兵力274.3万人,装备火炮57000门、坦克12782辆、完好飞机8696架、主要作战舰艇182艘(3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45艘驱逐舰和127艘潜艇)。这些部队中的陆军共有163个师和12个旅,编为13个集团军,构成了第一梯队。同时,苏军还在第聂伯河一线展开了7个集团军77个师,编成第二梯队。
应该实事求是地说,苏军有一系列文件规定了其武装力量在战争爆发时的展开顺序。国防人民委员部早在1940年10月14日就将《武装力量战略展开的计划》呈送政F批准,可惜一直未获得审批。此外,1941年2月批准的动员计划《动员-41》和同年5月批准的《国境线战役掩护计划》仍旧在修订之中。但是,最关键的是,在这些已经制定的计划中存在着重大错误。第一,没有规定必要的措施来保证来确保展开计划的实施和预防敌人破坏;第二,对德军可能的行动判断错误,苏军主要集团部署在西南,而不是最重要的西方方向,因此在西部的兵力对比明显不利;第三,制定战役展开计划时丝毫没有考虑到军队的实际编成和战备状况,在许多情况下把一些刚刚组建的不对编入了第一梯队;最后,大部分筑垒地域离边境线太近。许多仓库和物资储备基地离边境也很近,因为苏军的如意算盘是不久即转入进攻。后果不言自明,这些物资最后都落入德军口袋。

比较典型的是:所有军队按照明确的动员计划,不是像以前规定的分三批动员,而是一批完成动员;而且许多新的部队包括机械华军,在计划组建时甚至没有考虑到装备供应情况。结果令人悲哀的是:许多部队不得不在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情况下投入战斗。
在各个军区的战争计划文书中只有掩护计划制定完毕,其他计划书均未完成,而战争初期战役计划根本没有着手拟定。毫不夸张地说,缺乏完备的战争计划,已经奠定了初期苏军惨败的基础。
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又加重了上述状况。他竭力推迟与德国不可避免的冲突,两次(1941年6月12日和20日)拒绝了国防人民委员部关于边境军区进入完全战备状态的建议。因此,直到灾难的1941年6月22日,边境军区各部队依然处于平时状态,唯一例外的是海军(详见拙文-《列宁格勒会战中的红旗波罗的海舰队》)。
不过,公正的说,苏军并不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当年5月和6月初,先后征召了80万人的预备役,补足了100个步兵师和部分空军部队。5月14日,军校二年级学员提前毕业并派往边境军区。5月14日,原先在第二梯队的部分集团军开始调往西部和西南方向:其中乌拉尔军区的第22集团军调往维捷布斯克地区,奥廖尔军区第20集团军调往莫吉廖夫地区,伏尔加沿岸军区的第21集团军调往切尔尼戈夫、戈梅利和巴赫马奇地区,北高加索军区的第19集团军调往白采尔科维、切尔卡斯地区,后贝加尔军区第16集团军调往普罗斯库罗夫、赫梅利尼克地区,哈尔科夫军区第25步兵军调往米罗诺夫卡地区。从6月16日起,第二梯队与边境军区的部分预备队已经按顺序到达距离国境线20-80公里地区,但是,所有这些措施已经为时太晚,直到战争爆发也没有完成。因此,苏军真正的全面展开不得不是在战争爆发以后,而且面临着德军猛烈的进攻这种极其困难的处境之下。

6月22日,战争正式爆发,苏军将原先的边境各军区改为方面军。次日,宣布动员1905-1918年出生的适龄公民(23-36岁)应征入伍。截止到7月1日,一共动员了350万人参军,补充了96个兵团。同时,内地各军区开始组建按照动员计划规定的军团、兵团和部队,并派往作战军队。应该说,苏军的动员工作基本上还是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了。然而,在边境地区,动员实际上失败了,50多万被动员入伍的人还没有到达自己的部队就成为了德军的俘虏,从地方上征用的运送他们的车辆也没有到达部队。
战争初期的悲惨结局和苏军蒙受的巨大损失,使得苏军的员额无法达到动员计划所规定的水平,因此不得不修改动员计划的原则性规定。为了补充损失,苏军不得不再次实施动员,8月份征召了890-1904年出生的公民和1923年以前出生的人,同时在自愿基础上组建民兵部队。结果,经过艰难的努力,到了1941年底,苏军总兵力达到了950万人,比动员计划所规定的多了60万人。

应该说,苏军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开始了战役展开。6月22日凌晨1时30分,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出了军队进入完全战备的1号训令,但该训令送达到各军区时已经晚了,此时离战争爆发仅有1.5-2小时,以至于一些集团军司令部刚完成训令译电时,战争已经打响。许多部队根本没有接到进入战备状态的命令,因为他们完全陷入了惊慌失措之中。掩护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很快显现出来。
首先,根据掩护计划,在长达2000公里战线上,第一道防线展开46个师,平均每个师防守50公里地域,个别达到100公里;从而使得德军在突击方向具备很大的兵力优势。
其次,给军队下达的任务与情况也不符。例如,按照苏军的计划,给第一梯队每个集团军指定了掩护地域,任务是“坚守边境,制止敌人入侵,可靠掩护主力动员、集中和展开,若有敌人突破,则坚决消灭之”。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的任务根本无法完成,因为大部分部队在接到战斗警报后经过准备前出到自己的防御方向需要3-10个小时,还不算占领防御和准备战斗的时间。因此,苏军大部分部队没来得及展开,其中许多是在行进中逐个投入战斗,为此遭受重大损失;而且部分部队在进入交战时没有携带野战火炮与高射炮,因为那些火炮已经调到军区靶场进行射击训练去了。
最后,更悲惨的事,军队的指挥系统从一开始就遭到了破坏。大部分的集团军司令、军长和师长及司令部与所属部队失去联系。他们不了解真实情况,下达相互矛盾的和不可能完成的命令。在许多方向上,苏军显得惊慌失措,部队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展开了军事行动。

在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战争开始前苏军只有个别营团部队进入边境附近指定位置,区域大部分都是从行军状态展开和加入与优势德军的作战。最为严重的是西部特别军区,战争开始时,大部分军队还在军营。而在基辅特别军区,先头部队开始向国境线前出时已经是早晨4-6时,此时德军早就越过边境线,在许多地段深深楔入苏联领土。相对好一点的是敖德萨军区,参谋长M.B.扎哈罗夫在司令员不到位的情况下,在尚未接到国防人民委员的训令之前,资助下大了发出战斗警报唤起部队、各掩护部队占领防御地域、航空兵疏散到各个野战机场的命令。因此,德军在该地区进攻的最初企图没有得逞。
苏军空军在战争第一天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共有66个机场遭到空袭。到6月22日中午,已有大约1200架飞机被击毁,其中800架被毁于地面。这些损失一多半发生在西部特别军区,苏军共损失738架飞机-主要是新型飞机。基辅特别军区航空兵同期损失了277架飞机。很明显,德军很轻易的获得了制空权。
苏联海军的情况比较好,有组织的迎击了对方的首轮空袭,主要原因是在战争前几天海军已经进入二级战备状态,不久又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从6月22日晨6-7时起,苏军在西部边境全线开始了艰苦的战斗。虽然一些部队与边防哨所英勇抵抗,但总体局势变得越来越危急。方面军和集团军的司令员实际上失去了对事态进程的控制。总参谋部也无法客观地了解局势。7时15分,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下达了第2号训令,要求“。。。。。。用一切兵力兵器猛攻敌人并将其消灭在所进犯的苏联国境线附近地区。在接到特别号令之前,不得超过边境线。。。。。。轰炸航空兵和强击航空兵实施强大突击,将敌机摧毁于机场,轰炸击溃敌人地面军队的主要集团。航空兵对德国纵深100-150公里的地区实施突击,轰炸柯尼斯堡和梅梅尔。在接到特别命令之前,不得空袭芬兰与罗马尼亚领土。”
很难想象,这些要求与苏军当时在前线的情况多么脱节!只需简单说明就足够了:到了6月22日傍晚,德国坦克和机械化兵团在西北和西方方向已经推进50-60公里。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结合部的情况尤其危险。此处形成了一个数公里宽的缺口,德军第3坦克集群已经通过该缺口,强度涅曼河,直扑维尔纽斯和明斯克。西北方面军被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第4坦克集群突击分割成几部分,被迫仓促后退。结果,西方面军的右翼暴露在德军深远迂回的威胁之下。最糟的是西方面军的左翼,在此作战的第4集团军的4个师遭到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0个师(包括坦克第2集群的4个坦克师)的猛烈进攻,苏军措手不及只能仓促后退。德军占领布列斯特和科布林后,继续急速前进。苏军只有在布列斯特要塞的部分兵力在德军包围中顽强战斗数星期之久。在西南方面军的防御地带,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突入15-20公里,并以第1坦克集群兵力继续想卢茨克发展进攻,从北面包围该方面军的主要集团。

由此可见,战争第一天,德军取得了很大的战略胜利,二苏军边境各军区部队处于被包围消灭的威胁之中。可是,在首都莫斯科,一切完全是另一种情形。当天的22时,在总参作战汇报会上,前线局势被描绘的似乎比较有利,并未引起大的担忧。汇报中说:“6月22日,德军正规军与苏军边防部队发生了战斗,德军在个别地方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胜利。下午,随着红军野战军先头部队的抵达,在我国边境的多数点上,德军遭到重创,进攻被击退了。”
根据这种完全错误的情况评估,苏联最高军事当局当然是继续贯彻原先制定的边境掩护计划。21时15分,铁木辛哥经大叔同意后签署了第3号训令,要求次日晨在各主要方向上转入进攻,目的是击溃敌人的突击集团。要求
- 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以4个机械化军兵力,在前线航空兵和远程航空兵的支援下,从考纳斯和格罗德诺地区想苏瓦尔基方向实施突击,合围并消灭德军该集团,并于6月24日日终前占领该地区。
- 西南方面军的第5、6集团军以5个机械化军和方面军全部航空兵兵力,在远程航空兵支援下,沿向心方向向卢布林实施突击,合围和消灭在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克雷斯特诺波尔一线实施进攻的敌军集团,并于6月24日日终前占领卢布林地区。
-做为两翼的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应当完成防御任务。

这个计划实际上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因为它不仅忽视了当时的形势,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各机械化军的具体位置和实际情况。这些机械化军装备尚未完全现代化,其所在位置距离指定地域还有120-400公里。此外,他们不可避免的遭到德军空军的空袭。结果,仓促组织起来的反突击使得各方面军的情况更加困难。诚然,苏军在一些方向上在一定时间内也牵制了德军的部分部队,但各方面军却因此消耗了最后一点预备队,遭受了更大损失,被迫继续退却。
在西北方向,苏军原计划以地12、13机械化军兵力在希奥利艾西南和拉塞尼艾地区对进攻中的德军侧翼实施反突击,可惜事与愿违。德军继续急速进攻,到了6月25日,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陶格夫皮尔斯附近,抵近了西德维纳河。
在格罗德诺方向,只有第11机械化军尝试了反突击。尽管缺少炮兵与航空兵的支援,该机械化军还是表现出色,不仅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势头还将其打退10多公里。次日,从比亚韦斯托克地区赶来的第6机械化军兵团从行进间加入战斗。但是由于缺少燃料和彈藥,反突击没有进一步发展。德军占领了维尔纽斯之后,继续向明斯克方向推进。
在布列斯特方向,遭受重大损失的第14机械化军未能实施反突击。德军乘势强渡沙拉河,逼近了巴拉诺维奇。苏军面临着明斯克失守和相面军主力被合围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统帅部大本营在6月25日命令将第3、10集团军调往利达-斯洛尼姆-平斯克一线。
在西南方向,反突击发展成了大规模的坦克交战。这次坦克交战在卢茨克、拉杰霍夫、布罗德、杜布诺地区展开,从6月23日持续到29日。苏军以主力迎击突入西南方面军第5、6集团军结合部的德军坦克第1集群。苏军计划一3各机械化军在索卡莉和杜布诺对德军左翼实施突击,一2各机械化军首先在别列斯捷奇科、而后在杜布诺对德军右翼实施突击。应该说,计划相当完美。可惜,6月23日,只有第22、15机械化军的先头部队加入了战斗;直到第二天,方面军主力才进行交战。25日,苏军兵力得到增强:南面,得到经过400公里行军,从利沃夫以南桑博尔地区赶来的第8机械化军的支援;在北面,第9、19机械化军从沃伦斯基新城和日托米尔赶来,经过了200-220公里行军后加入了战斗。然而,由于苏军的参战部队是陆续展开并进入交战,没有形成强大的统一突击集团,只能被德军各个击破。因而,最终西南方面军同样只能被迫后退。
6月29日,在西北方向上,德军在多处地段强渡了西德维纳河。在西方方向,6月28日,德军从南北两面包围突击,攻占了明斯克,造成西方面军的第3、19集团军在明斯克以西纳利博基地区被合围。在西南方向,德军向日托米尔和普罗斯库罗夫方向发展进攻。在南方方向,德军强渡了普鲁特河并攻占了别利奇。与此同时,德“挪威”集团军和芬兰军队向摩尔曼斯克、乌赫京斯卡娅和列宁格勒方向推进。
在这种情况下,苏军统帅部大本营不得不决定在卡累利阿、列宁格勒地区、沿西德维纳河和旧国境线的筑垒地域一线转入战略防御。至此,边境交战以苏军遭受重创而宣告结束。苏军的战略第一梯队损失将近一半战斗力。德军向苏联领土纵深推进了150-300公里,直逼列宁格勒、塔林、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基辅、敖德萨。苏军原先制定的军事战略未能完成所面临的任务,整个战争战略计划亟待进行根本改变。

从战后德方资料显示,此时德国统帅部认为,“巴巴罗莎”战役进行的非常成功,因此甚至没有考虑过在以后行动中要做一些大的调整。不过,XTL感到不安的是:被合围的苏军几个集团军仍旧在明斯克以西进行顽强抵抗。因此,他将消灭被合围苏军的任务交给了从陆军参谋本部预备队抽调的归德第2集团军指挥的几个步兵军,命令其余兵力包括数个坦克集群合并成坦克第4集团军,坚决向东发展进攻。
苏军统帅部在此阶段的计划是:阻止敌人的推进,削弱其进攻威力,扼守重要地区和地域,为展开新锐兵力和在后方构筑防御地区赢得时间。对此,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当前必须彻底稳住防线;恢复战略第一梯队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在西方方向上军队的战斗力;建立纵深防御;组建战略预备队;海军从受威胁地区转移出来等等。
应当指出,此时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已经看清了德军的真实意图,弄清了德军的兵力及其在苏德战场各地段的分布情况。据此,苏军迅速加强了在斯摩棱斯克-莫斯科这个最重要方向的兵力部署,建立起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并开始将第19、16集团军从西南方向紧急调往该方向。
而战略第二梯队的部队(第19-22集团军)受命组成统帅部预备队方面军,在西方面军后方,从波洛茨基筑垒地域、沿维捷布斯克-奥尔沙一线,再沿第聂伯河到洛耶夫一线开始防御。第24、28集团军则在该防线以东180-200公里处转入防御。后来,这些措施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而这次会战可以称之为战争初期的顶点。

在这个阶段(1941年6月22日-7月9日),苏军同时进行了3次战略防御战役:波罗的海沿岸防御战役,由西北方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实施;白俄罗斯防御战役,由西方面军、远程航空兵和平斯克区舰队实施;利沃夫-切尔诺维策防御战役,由西南方面军实施。这三次战役都是在长达350-800公里地带上实施,苏军在15-18天内向纵深后退了300-600公里。这些日子对于苏联军人来说充满悲剧。这些战役都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边境交战中抗击对方入侵,第二阶段主要是防守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地区和地域,防止德军突向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工业中心。
第二阶段一开始,苏军面临的形势与战争最初几天一样,所有方向上仍然极端艰难复杂。北方方向上,苏军后退到了摩尔曼斯克的接近地,放弃了彼得罗扎沃茨克和维堡,但依然坚守着北极圈地区的所有关键地区和基洛夫铁路。
在西北方向,由于第21机械化军和第2空降军在陶格夫皮尔斯附近地区实施反突击,苏军在西德维纳河中游地区成功阻止了德军一段时间。但是,德国“北方”集团军去很快突破了西北方面军第8集团军和第27集团军的防御,前出至塔林接近地并占领了普斯科夫。苏军面临着德军突向卢加和诺夫哥罗德的威胁。
在西方方向上,苏军在明斯克以西遭到德军合围,一直坚持到7月8日,西方面军主力受到重创。方面军余部撤过了别列津纳河,尔后又退往第聂伯河。为了消除形成的缺口,将预备队方面军转隶给该方面军。这样可以在一定时间迟滞德军的进攻,但第5、7机械化军以反突击将德军击退的企图没有实现。德军很快占领了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莫吉廖夫,并准备向斯摩棱斯克实施突击。7月初,该方面军领导人进行了彻底更换。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和其他一些负责人被撤职和处决,起初由叶廖缅科担任司令员,几天后又换成铁木辛哥。可惜的是,换将并没有给斯大林带来任何惊喜,此后局势并未得到好转。
在西南方向,苏军从7月1日-10日撤退到了科罗斯坚、沃伦斯基新城、舍佩托夫卡、旧康斯坦丁诺夫和普罗斯库罗夫筑垒地域一线。苏军力争采取各种措施,以便先机占领这些地域,阻止对方前进。同样,德军也竭力切断苏军与筑垒地域(德军称之为“斯大林防线”)的联系,尾追后撤的苏军,突向第聂伯河和基辅。
一开始,苏军后退还是比较有序的,各集团军都占领了相应的筑垒地域,但却未能守住。德军首先在沃伦斯基新城打开了缺口,尔后又在舍佩托夫卡和旧康斯坦丁诺夫筑垒地域打开缺口,并向突破口投入大量坦克部队。7月9日,德军从西北方向实施突击,占领了别尔季切夫;两天以后,坦克师突进了日托米尔。苏军企图以反突击将德军驱出该城,但徒劳无功。此时,德军已经打开了通往基辅和东南方向直到第聂伯河、与会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主力的道路。
在西南方向,局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但是当该方面军部分部队紧急抽调到西南后,处于兵力劣势的苏军抵挡不住德军第11集团军和2个罗马尼亚集团军的攻势,被对方突破德涅斯特河,并向基什尼奥夫发展进攻。
7月9-10日,双方的军队在卢加、斯摩棱斯克、基辅、基什尼奥夫接近地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交战。战争初期以这些激烈交战而告结束。总之,此一时期军事行动在宽大正面沿独立方向站来,军队战役布势间隙较大。德军利用苏军没有绵亘防线的弱点,得以成功实施突破,实施高速进攻并分割和合围苏军某些集团。
从苏联方面来说,苏军统帅部试图对德军实施反突击,灵活机动兵力兵器。苏军在宽阔地带上实施防御战役(集团军防御地带为100-200公里,方面军为300-500公里),力图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最大限度重创对方,然而,由于总体形势不利,苏军统帅部常常不得不将第二梯队和预备队从行进中投入作战,逐个加入军事行动,从而导致战役防御和战略防御的不稳定。在战争初期结束以后,德军在西北方面军防御地带纵深推进了400-450公里,在西方面军防御地带推进450-600公里,在西南方面军防御地带推进了300-350公里。平均每昼夜推进速度为20-30公里,坦克部队推进速度为每昼夜40-60公里。
当然,德军并未达成消灭苏军主力的目标。苏军尽管付出重大代价,但毕竟为后续作战保存了一定实力。

同时,在地面作战的同时,双方在空中与海上也同样激烈交战。根据苏军统计,战争初期空军出动4.7万架次-其中突袭对方机场1000余架次,摧毁敌机348架。
在战争第二天,苏军的远程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还向对方的克莱佩达、柯尼斯堡、但泽、布加勒斯特、普洛耶什蒂、赫尔辛基、图尔库等地区进行了夜间空袭。与其说是具有军事意义,不如说具有政治意义。
海上的作战行动相对波澜不惊,苏联海军主要是在濒海方向配合陆军,进行水雷战和防止对方登陆。
总之,苏军虽然付出不菲的代价,还算是破坏德军最初的战略意图。根据苏军统计,德军在初期损失10万人,坦克1000余辆、飞机1284架。

当然,从战争总体规模和苏军同期的损失相比,德军的这点损失有些微不足道,但与在西欧作战相比则显得有些大。当经过初期作战后,德军已经无法在像最初时的连续不断投入突击,德军统帅部不得不在军队行动中进行战役间歇,变更兵力部署,分配新的任务和重新组织进攻。
由于德军顺利的进行了初期的作战,苏军已经处于灾难的边缘。从7月22日到7月10日,苏军参加作战的西北方面军、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等部纯减员588958人,伤病减员159272人;另外损失了大部分装备-包括18794门各类火炮、11703辆坦克、3985架飞机;同时还有200个各类仓库遗留在被德军占领土地上。所有这些损失对今后苏军的军事行动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苏军随后进入了战略防御阶段,而伟大卫国战争才刚刚开始!


主要参考资料
1.《苏联军事百科全书,9卷本》
2.《战争初期》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2卷本》
4.《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首发兵戎军事社区2012年1月18日关于苏军战争初期的文章已经有了很多,但专题论述其武装力量在战争初期的战略展开与作战行动的还很少见,笔者试着抛砖引玉一下。

1939年9月1日,德国正式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随后,德国又相继开始了对北欧和西欧的入侵,欧洲大陆大部分陷入战火之中。此时,独善其身的苏联领导人也意识到了未来的危险性,但依旧认为,这种危险性不太可能成为现实,因为苏联幅员辽阔,国力强大,况且兵力兵器对比远胜于德国。无论如何,约瑟夫大叔都绝对相信,一旦发生战争,在战争的初期未必会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军事行动将按照以往战争的典型模式来进行。
然而,现实打碎了这种梦想。战争初期在很大程度上对苏军来说是致命的。要清楚,战争初期的任务是将国家和武装力量从和平状态转入战争状态,进行战略展开并实施初期战役。这些任务空前紧迫,将决定今后数月战争进程的顺利与否。
众所周知,德国长期以来就在进行着进攻苏联的准备。根据统计,到1941年中,德军总兵力约有730万人,其中陆军约为520万人,包括214个师和7个独立旅,装备有坦克5639辆、火炮61000多门;海军有战列舰5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43艘、潜艇161艘等;空军有飞机10000多架。按照苏军的统计,德军及其同盟国调集了190个师,共出动550万人,装备坦克4300辆、火炮47200门、舰艇190余艘、飞机5000架,展开在北方、中路和南方三个战略方向,其陆军总司令部预备队只保留了24个师。而德军最初的计划就是实施强大突然的袭击,在最短时间消灭在国境线与西德维纳河、第聂伯河之间苏军,以便为今后通向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顿巴斯打开道路。

此时此刻,苏军的实力有多少呢?按照最新的解密资料,苏军此时陆军共有303个师;海军有战列舰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54艘、潜艇212艘等;空军飞机1万余架。边境地区共有5个军区(波罗的海沿岸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和敖德萨军区)、3个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和2个区舰队(平斯克区舰队和多瑙河区舰队),总兵力274.3万人,装备火炮57000门、坦克12782辆、完好飞机8696架、主要作战舰艇182艘(3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45艘驱逐舰和127艘潜艇)。这些部队中的陆军共有163个师和12个旅,编为13个集团军,构成了第一梯队。同时,苏军还在第聂伯河一线展开了7个集团军77个师,编成第二梯队。
应该实事求是地说,苏军有一系列文件规定了其武装力量在战争爆发时的展开顺序。国防人民委员部早在1940年10月14日就将《武装力量战略展开的计划》呈送政F批准,可惜一直未获得审批。此外,1941年2月批准的动员计划《动员-41》和同年5月批准的《国境线战役掩护计划》仍旧在修订之中。但是,最关键的是,在这些已经制定的计划中存在着重大错误。第一,没有规定必要的措施来保证来确保展开计划的实施和预防敌人破坏;第二,对德军可能的行动判断错误,苏军主要集团部署在西南,而不是最重要的西方方向,因此在西部的兵力对比明显不利;第三,制定战役展开计划时丝毫没有考虑到军队的实际编成和战备状况,在许多情况下把一些刚刚组建的不对编入了第一梯队;最后,大部分筑垒地域离边境线太近。许多仓库和物资储备基地离边境也很近,因为苏军的如意算盘是不久即转入进攻。后果不言自明,这些物资最后都落入德军口袋。

比较典型的是:所有军队按照明确的动员计划,不是像以前规定的分三批动员,而是一批完成动员;而且许多新的部队包括机械华军,在计划组建时甚至没有考虑到装备供应情况。结果令人悲哀的是:许多部队不得不在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情况下投入战斗。
在各个军区的战争计划文书中只有掩护计划制定完毕,其他计划书均未完成,而战争初期战役计划根本没有着手拟定。毫不夸张地说,缺乏完备的战争计划,已经奠定了初期苏军惨败的基础。
而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又加重了上述状况。他竭力推迟与德国不可避免的冲突,两次(1941年6月12日和20日)拒绝了国防人民委员部关于边境军区进入完全战备状态的建议。因此,直到灾难的1941年6月22日,边境军区各部队依然处于平时状态,唯一例外的是海军(详见拙文-《列宁格勒会战中的红旗波罗的海舰队》)。
不过,公正的说,苏军并不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当年5月和6月初,先后征召了80万人的预备役,补足了100个步兵师和部分空军部队。5月14日,军校二年级学员提前毕业并派往边境军区。5月14日,原先在第二梯队的部分集团军开始调往西部和西南方向:其中乌拉尔军区的第22集团军调往维捷布斯克地区,奥廖尔军区第20集团军调往莫吉廖夫地区,伏尔加沿岸军区的第21集团军调往切尔尼戈夫、戈梅利和巴赫马奇地区,北高加索军区的第19集团军调往白采尔科维、切尔卡斯地区,后贝加尔军区第16集团军调往普罗斯库罗夫、赫梅利尼克地区,哈尔科夫军区第25步兵军调往米罗诺夫卡地区。从6月16日起,第二梯队与边境军区的部分预备队已经按顺序到达距离国境线20-80公里地区,但是,所有这些措施已经为时太晚,直到战争爆发也没有完成。因此,苏军真正的全面展开不得不是在战争爆发以后,而且面临着德军猛烈的进攻这种极其困难的处境之下。

6月22日,战争正式爆发,苏军将原先的边境各军区改为方面军。次日,宣布动员1905-1918年出生的适龄公民(23-36岁)应征入伍。截止到7月1日,一共动员了350万人参军,补充了96个兵团。同时,内地各军区开始组建按照动员计划规定的军团、兵团和部队,并派往作战军队。应该说,苏军的动员工作基本上还是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了。然而,在边境地区,动员实际上失败了,50多万被动员入伍的人还没有到达自己的部队就成为了德军的俘虏,从地方上征用的运送他们的车辆也没有到达部队。
战争初期的悲惨结局和苏军蒙受的巨大损失,使得苏军的员额无法达到动员计划所规定的水平,因此不得不修改动员计划的原则性规定。为了补充损失,苏军不得不再次实施动员,8月份征召了890-1904年出生的公民和1923年以前出生的人,同时在自愿基础上组建民兵部队。结果,经过艰难的努力,到了1941年底,苏军总兵力达到了950万人,比动员计划所规定的多了60万人。

应该说,苏军在极其复杂的情况下开始了战役展开。6月22日凌晨1时30分,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出了军队进入完全战备的1号训令,但该训令送达到各军区时已经晚了,此时离战争爆发仅有1.5-2小时,以至于一些集团军司令部刚完成训令译电时,战争已经打响。许多部队根本没有接到进入战备状态的命令,因为他们完全陷入了惊慌失措之中。掩护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很快显现出来。
首先,根据掩护计划,在长达2000公里战线上,第一道防线展开46个师,平均每个师防守50公里地域,个别达到100公里;从而使得德军在突击方向具备很大的兵力优势。
其次,给军队下达的任务与情况也不符。例如,按照苏军的计划,给第一梯队每个集团军指定了掩护地域,任务是“坚守边境,制止敌人入侵,可靠掩护主力动员、集中和展开,若有敌人突破,则坚决消灭之”。然而,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的任务根本无法完成,因为大部分部队在接到战斗警报后经过准备前出到自己的防御方向需要3-10个小时,还不算占领防御和准备战斗的时间。因此,苏军大部分部队没来得及展开,其中许多是在行进中逐个投入战斗,为此遭受重大损失;而且部分部队在进入交战时没有携带野战火炮与高射炮,因为那些火炮已经调到军区靶场进行射击训练去了。
最后,更悲惨的事,军队的指挥系统从一开始就遭到了破坏。大部分的集团军司令、军长和师长及司令部与所属部队失去联系。他们不了解真实情况,下达相互矛盾的和不可能完成的命令。在许多方向上,苏军显得惊慌失措,部队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展开了军事行动。

在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战争开始前苏军只有个别营团部队进入边境附近指定位置,区域大部分都是从行军状态展开和加入与优势德军的作战。最为严重的是西部特别军区,战争开始时,大部分军队还在军营。而在基辅特别军区,先头部队开始向国境线前出时已经是早晨4-6时,此时德军早就越过边境线,在许多地段深深楔入苏联领土。相对好一点的是敖德萨军区,参谋长M.B.扎哈罗夫在司令员不到位的情况下,在尚未接到国防人民委员的训令之前,资助下大了发出战斗警报唤起部队、各掩护部队占领防御地域、航空兵疏散到各个野战机场的命令。因此,德军在该地区进攻的最初企图没有得逞。
苏军空军在战争第一天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共有66个机场遭到空袭。到6月22日中午,已有大约1200架飞机被击毁,其中800架被毁于地面。这些损失一多半发生在西部特别军区,苏军共损失738架飞机-主要是新型飞机。基辅特别军区航空兵同期损失了277架飞机。很明显,德军很轻易的获得了制空权。
苏联海军的情况比较好,有组织的迎击了对方的首轮空袭,主要原因是在战争前几天海军已经进入二级战备状态,不久又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从6月22日晨6-7时起,苏军在西部边境全线开始了艰苦的战斗。虽然一些部队与边防哨所英勇抵抗,但总体局势变得越来越危急。方面军和集团军的司令员实际上失去了对事态进程的控制。总参谋部也无法客观地了解局势。7时15分,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下达了第2号训令,要求“。。。。。。用一切兵力兵器猛攻敌人并将其消灭在所进犯的苏联国境线附近地区。在接到特别号令之前,不得超过边境线。。。。。。轰炸航空兵和强击航空兵实施强大突击,将敌机摧毁于机场,轰炸击溃敌人地面军队的主要集团。航空兵对德国纵深100-150公里的地区实施突击,轰炸柯尼斯堡和梅梅尔。在接到特别命令之前,不得空袭芬兰与罗马尼亚领土。”
很难想象,这些要求与苏军当时在前线的情况多么脱节!只需简单说明就足够了:到了6月22日傍晚,德国坦克和机械化兵团在西北和西方方向已经推进50-60公里。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结合部的情况尤其危险。此处形成了一个数公里宽的缺口,德军第3坦克集群已经通过该缺口,强度涅曼河,直扑维尔纽斯和明斯克。西北方面军被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第4坦克集群突击分割成几部分,被迫仓促后退。结果,西方面军的右翼暴露在德军深远迂回的威胁之下。最糟的是西方面军的左翼,在此作战的第4集团军的4个师遭到德军“中央”集团军群10个师(包括坦克第2集群的4个坦克师)的猛烈进攻,苏军措手不及只能仓促后退。德军占领布列斯特和科布林后,继续急速前进。苏军只有在布列斯特要塞的部分兵力在德军包围中顽强战斗数星期之久。在西南方面军的防御地带,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突入15-20公里,并以第1坦克集群兵力继续想卢茨克发展进攻,从北面包围该方面军的主要集团。

由此可见,战争第一天,德军取得了很大的战略胜利,二苏军边境各军区部队处于被包围消灭的威胁之中。可是,在首都莫斯科,一切完全是另一种情形。当天的22时,在总参作战汇报会上,前线局势被描绘的似乎比较有利,并未引起大的担忧。汇报中说:“6月22日,德军正规军与苏军边防部队发生了战斗,德军在个别地方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胜利。下午,随着红军野战军先头部队的抵达,在我国边境的多数点上,德军遭到重创,进攻被击退了。”
根据这种完全错误的情况评估,苏联最高军事当局当然是继续贯彻原先制定的边境掩护计划。21时15分,铁木辛哥经大叔同意后签署了第3号训令,要求次日晨在各主要方向上转入进攻,目的是击溃敌人的突击集团。要求
- 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以4个机械化军兵力,在前线航空兵和远程航空兵的支援下,从考纳斯和格罗德诺地区想苏瓦尔基方向实施突击,合围并消灭德军该集团,并于6月24日日终前占领该地区。
- 西南方面军的第5、6集团军以5个机械化军和方面军全部航空兵兵力,在远程航空兵支援下,沿向心方向向卢布林实施突击,合围和消灭在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克雷斯特诺波尔一线实施进攻的敌军集团,并于6月24日日终前占领卢布林地区。
-做为两翼的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应当完成防御任务。

这个计划实际上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因为它不仅忽视了当时的形势,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各机械化军的具体位置和实际情况。这些机械化军装备尚未完全现代化,其所在位置距离指定地域还有120-400公里。此外,他们不可避免的遭到德军空军的空袭。结果,仓促组织起来的反突击使得各方面军的情况更加困难。诚然,苏军在一些方向上在一定时间内也牵制了德军的部分部队,但各方面军却因此消耗了最后一点预备队,遭受了更大损失,被迫继续退却。
在西北方向,苏军原计划以地12、13机械化军兵力在希奥利艾西南和拉塞尼艾地区对进攻中的德军侧翼实施反突击,可惜事与愿违。德军继续急速进攻,到了6月25日,其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陶格夫皮尔斯附近,抵近了西德维纳河。
在格罗德诺方向,只有第11机械化军尝试了反突击。尽管缺少炮兵与航空兵的支援,该机械化军还是表现出色,不仅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势头还将其打退10多公里。次日,从比亚韦斯托克地区赶来的第6机械化军兵团从行进间加入战斗。但是由于缺少燃料和彈藥,反突击没有进一步发展。德军占领了维尔纽斯之后,继续向明斯克方向推进。
在布列斯特方向,遭受重大损失的第14机械化军未能实施反突击。德军乘势强渡沙拉河,逼近了巴拉诺维奇。苏军面临着明斯克失守和相面军主力被合围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统帅部大本营在6月25日命令将第3、10集团军调往利达-斯洛尼姆-平斯克一线。
在西南方向,反突击发展成了大规模的坦克交战。这次坦克交战在卢茨克、拉杰霍夫、布罗德、杜布诺地区展开,从6月23日持续到29日。苏军以主力迎击突入西南方面军第5、6集团军结合部的德军坦克第1集群。苏军计划一3各机械化军在索卡莉和杜布诺对德军左翼实施突击,一2各机械化军首先在别列斯捷奇科、而后在杜布诺对德军右翼实施突击。应该说,计划相当完美。可惜,6月23日,只有第22、15机械化军的先头部队加入了战斗;直到第二天,方面军主力才进行交战。25日,苏军兵力得到增强:南面,得到经过400公里行军,从利沃夫以南桑博尔地区赶来的第8机械化军的支援;在北面,第9、19机械化军从沃伦斯基新城和日托米尔赶来,经过了200-220公里行军后加入了战斗。然而,由于苏军的参战部队是陆续展开并进入交战,没有形成强大的统一突击集团,只能被德军各个击破。因而,最终西南方面军同样只能被迫后退。
6月29日,在西北方向上,德军在多处地段强渡了西德维纳河。在西方方向,6月28日,德军从南北两面包围突击,攻占了明斯克,造成西方面军的第3、19集团军在明斯克以西纳利博基地区被合围。在西南方向,德军向日托米尔和普罗斯库罗夫方向发展进攻。在南方方向,德军强渡了普鲁特河并攻占了别利奇。与此同时,德“挪威”集团军和芬兰军队向摩尔曼斯克、乌赫京斯卡娅和列宁格勒方向推进。
在这种情况下,苏军统帅部大本营不得不决定在卡累利阿、列宁格勒地区、沿西德维纳河和旧国境线的筑垒地域一线转入战略防御。至此,边境交战以苏军遭受重创而宣告结束。苏军的战略第一梯队损失将近一半战斗力。德军向苏联领土纵深推进了150-300公里,直逼列宁格勒、塔林、普斯科夫、斯摩棱斯克、基辅、敖德萨。苏军原先制定的军事战略未能完成所面临的任务,整个战争战略计划亟待进行根本改变。

从战后德方资料显示,此时德国统帅部认为,“巴巴罗莎”战役进行的非常成功,因此甚至没有考虑过在以后行动中要做一些大的调整。不过,XTL感到不安的是:被合围的苏军几个集团军仍旧在明斯克以西进行顽强抵抗。因此,他将消灭被合围苏军的任务交给了从陆军参谋本部预备队抽调的归德第2集团军指挥的几个步兵军,命令其余兵力包括数个坦克集群合并成坦克第4集团军,坚决向东发展进攻。
苏军统帅部在此阶段的计划是:阻止敌人的推进,削弱其进攻威力,扼守重要地区和地域,为展开新锐兵力和在后方构筑防御地区赢得时间。对此,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当前必须彻底稳住防线;恢复战略第一梯队军队的战斗力,尤其是在西方方向上军队的战斗力;建立纵深防御;组建战略预备队;海军从受威胁地区转移出来等等。
应当指出,此时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已经看清了德军的真实意图,弄清了德军的兵力及其在苏德战场各地段的分布情况。据此,苏军迅速加强了在斯摩棱斯克-莫斯科这个最重要方向的兵力部署,建立起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并开始将第19、16集团军从西南方向紧急调往该方向。
而战略第二梯队的部队(第19-22集团军)受命组成统帅部预备队方面军,在西方面军后方,从波洛茨基筑垒地域、沿维捷布斯克-奥尔沙一线,再沿第聂伯河到洛耶夫一线开始防御。第24、28集团军则在该防线以东180-200公里处转入防御。后来,这些措施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而这次会战可以称之为战争初期的顶点。

在这个阶段(1941年6月22日-7月9日),苏军同时进行了3次战略防御战役:波罗的海沿岸防御战役,由西北方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实施;白俄罗斯防御战役,由西方面军、远程航空兵和平斯克区舰队实施;利沃夫-切尔诺维策防御战役,由西南方面军实施。这三次战役都是在长达350-800公里地带上实施,苏军在15-18天内向纵深后退了300-600公里。这些日子对于苏联军人来说充满悲剧。这些战役都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边境交战中抗击对方入侵,第二阶段主要是防守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地区和地域,防止德军突向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工业中心。
第二阶段一开始,苏军面临的形势与战争最初几天一样,所有方向上仍然极端艰难复杂。北方方向上,苏军后退到了摩尔曼斯克的接近地,放弃了彼得罗扎沃茨克和维堡,但依然坚守着北极圈地区的所有关键地区和基洛夫铁路。
在西北方向,由于第21机械化军和第2空降军在陶格夫皮尔斯附近地区实施反突击,苏军在西德维纳河中游地区成功阻止了德军一段时间。但是,德国“北方”集团军去很快突破了西北方面军第8集团军和第27集团军的防御,前出至塔林接近地并占领了普斯科夫。苏军面临着德军突向卢加和诺夫哥罗德的威胁。
在西方方向上,苏军在明斯克以西遭到德军合围,一直坚持到7月8日,西方面军主力受到重创。方面军余部撤过了别列津纳河,尔后又退往第聂伯河。为了消除形成的缺口,将预备队方面军转隶给该方面军。这样可以在一定时间迟滞德军的进攻,但第5、7机械化军以反突击将德军击退的企图没有实现。德军很快占领了维捷布斯克、奥尔沙、莫吉廖夫,并准备向斯摩棱斯克实施突击。7月初,该方面军领导人进行了彻底更换。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和其他一些负责人被撤职和处决,起初由叶廖缅科担任司令员,几天后又换成铁木辛哥。可惜的是,换将并没有给斯大林带来任何惊喜,此后局势并未得到好转。
在西南方向,苏军从7月1日-10日撤退到了科罗斯坚、沃伦斯基新城、舍佩托夫卡、旧康斯坦丁诺夫和普罗斯库罗夫筑垒地域一线。苏军力争采取各种措施,以便先机占领这些地域,阻止对方前进。同样,德军也竭力切断苏军与筑垒地域(德军称之为“斯大林防线”)的联系,尾追后撤的苏军,突向第聂伯河和基辅。
一开始,苏军后退还是比较有序的,各集团军都占领了相应的筑垒地域,但却未能守住。德军首先在沃伦斯基新城打开了缺口,尔后又在舍佩托夫卡和旧康斯坦丁诺夫筑垒地域打开缺口,并向突破口投入大量坦克部队。7月9日,德军从西北方向实施突击,占领了别尔季切夫;两天以后,坦克师突进了日托米尔。苏军企图以反突击将德军驱出该城,但徒劳无功。此时,德军已经打开了通往基辅和东南方向直到第聂伯河、与会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主力的道路。
在西南方向,局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但是当该方面军部分部队紧急抽调到西南后,处于兵力劣势的苏军抵挡不住德军第11集团军和2个罗马尼亚集团军的攻势,被对方突破德涅斯特河,并向基什尼奥夫发展进攻。
7月9-10日,双方的军队在卢加、斯摩棱斯克、基辅、基什尼奥夫接近地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交战。战争初期以这些激烈交战而告结束。总之,此一时期军事行动在宽大正面沿独立方向站来,军队战役布势间隙较大。德军利用苏军没有绵亘防线的弱点,得以成功实施突破,实施高速进攻并分割和合围苏军某些集团。
从苏联方面来说,苏军统帅部试图对德军实施反突击,灵活机动兵力兵器。苏军在宽阔地带上实施防御战役(集团军防御地带为100-200公里,方面军为300-500公里),力图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德军,最大限度重创对方,然而,由于总体形势不利,苏军统帅部常常不得不将第二梯队和预备队从行进中投入作战,逐个加入军事行动,从而导致战役防御和战略防御的不稳定。在战争初期结束以后,德军在西北方面军防御地带纵深推进了400-450公里,在西方面军防御地带推进450-600公里,在西南方面军防御地带推进了300-350公里。平均每昼夜推进速度为20-30公里,坦克部队推进速度为每昼夜40-60公里。
当然,德军并未达成消灭苏军主力的目标。苏军尽管付出重大代价,但毕竟为后续作战保存了一定实力。

同时,在地面作战的同时,双方在空中与海上也同样激烈交战。根据苏军统计,战争初期空军出动4.7万架次-其中突袭对方机场1000余架次,摧毁敌机348架。
在战争第二天,苏军的远程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还向对方的克莱佩达、柯尼斯堡、但泽、布加勒斯特、普洛耶什蒂、赫尔辛基、图尔库等地区进行了夜间空袭。与其说是具有军事意义,不如说具有政治意义。
海上的作战行动相对波澜不惊,苏联海军主要是在濒海方向配合陆军,进行水雷战和防止对方登陆。
总之,苏军虽然付出不菲的代价,还算是破坏德军最初的战略意图。根据苏军统计,德军在初期损失10万人,坦克1000余辆、飞机1284架。

当然,从战争总体规模和苏军同期的损失相比,德军的这点损失有些微不足道,但与在西欧作战相比则显得有些大。当经过初期作战后,德军已经无法在像最初时的连续不断投入突击,德军统帅部不得不在军队行动中进行战役间歇,变更兵力部署,分配新的任务和重新组织进攻。
由于德军顺利的进行了初期的作战,苏军已经处于灾难的边缘。从7月22日到7月10日,苏军参加作战的西北方面军、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等部纯减员588958人,伤病减员159272人;另外损失了大部分装备-包括18794门各类火炮、11703辆坦克、3985架飞机;同时还有200个各类仓库遗留在被德军占领土地上。所有这些损失对今后苏军的军事行动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苏军随后进入了战略防御阶段,而伟大卫国战争才刚刚开始!


主要参考资料
1.《苏联军事百科全书,9卷本》
2.《战争初期》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2卷本》
4.《Soviet Casualties and combat loss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首发兵戎军事社区2012年1月18日
很好,很好,支持下,建议版主加精!
这篇文章在首发的军事社区就是普通精华文章
这个确实值得加精了
303个师数量不少,齐装满员的不多啊,12000人的步兵师能有多少……61个坦克师很多只有几十辆BT和T-26意思意思,等着接收新坦克呢。
德军总兵力约有730万人,苏军的总兵力274.3万人,苏军总数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