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601所,真实的J11和J1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22:46
真实的601所,真实的J11和J15,请不要失望。。。。
来自新浪。
     

  
    这次过年回老家,和一个老同学喝酒,还有他的弟弟。他的弟弟大学在北航读的。毕业后去了沈飞。

  
    工作就是负责J-11的生产,偶对J-11没兴趣,没多问。都问他沈飞版四代的事了。主要有几件事情:

  
    1 坏消息是,他明确的告诉我,沈飞没有四代项目了。上次竞争失败后,就把原来负责项目的人一起借到成都去了。

  
    2 好消失是J-8已经确定停产了。

  
    3 J15 确实是存在的,上次军备大侠们发的首飞图是真的,J-15项目完成的差不多了。已经到了生产线准备阶段了。首架样机确实曾试飞过,海军装备部驻沈飞的军代表还挺满意。

  
    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主任、俄联邦国防部社会委员会委员伊戈尔·科罗特琴科6月4号的时候把我国的歼-15舰载战斗机损了一顿,说它还比不上俄国的苏-33。俄国人这次不是为了打广告而胡说,歼-15的问题确有其事。俄国佬说得很明白,我们一开始就是想买2架苏-33回来研究,然后自己仿制改进,但是俄国人也明白我们的打算,所以就不卖,除非一次买50架。俄罗斯之所以强烈要求出售这2个团的苏-33,是因为我国从2005年左右购买最后一批苏-30MKK-3之后,已经有好多年没有从俄国购买战斗机整机,伊尔库兹克飞机制造厂还能靠着印度的苏-30MKI维持生产,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可就没了大笔的出口订单,俄国空军自己的订单一年就几架、十几架,勉强维持着工厂运作,要说挣钱可就不够了。新的苏-50(即T-50五代战斗机)战斗机在2010年才首飞,在当时来说离定型量产至少差不多有十年,因此需要再签一个大的出口订单以维持工厂运转和盈利。

  
    苏-33舰载战斗机,这是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老东西,结果601所搞的歼-15还不如它俄国人的算盘打得好,但是苏-33这款飞机实在是太落后了,因此海军不想要。要是自己出钱让俄国人去改进吧,价格高了不说,技术还不掌握在自己手里,难免有些不甘心,所以最终我们就没有答应。最终从乌克兰买了2架T-10K原型机,让601所在此基础上自己研制歼-15舰载机。T-10K就是苏-33的原型机,是在苏-27的原型机T-10的基础上改造的。苏-33舰载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设计,89年生产定型,93年4月服役。在苏-27家族中,苏-33是一种相当古董的机型,其机体结构设计是最古老的一代。机体结构就是飞机的骨架,或者说飞机的承力框架,它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决定着飞机的结构重量,并与发动机推重比一起决定着飞机的推重比,与气动设计水平和发动机一起决定着飞机的机动性能,对整个飞机的性能和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苏-27家族发展至今,在机体结构上一共经历了3代,我国进口的苏-27SK属于第一代,苏-30MKK属于第二代,新苏-35属于第三代。苏-27SK在机翼结构强度上存在问题,因此飞机在跨音速段可用载荷受限,从而导致飞机在这个空战最常用的速度范围内机动性下降。新的苏-35据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机体结构重量有所减轻,飞机寿命延长,这就是新的结构设计的效果。T-10K原型机运回国内之后,601所为了保项目节点时间,根本没做什么分析改进就抄上了,机体结构完全沿用T-10K,落后的一塌糊涂,这方面最大的证据就是歼-15的鸭翼。

  
    T-10K和苏-33之所以要增加鸭翼,并不是为了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而是因为苏联电子工业落后,导致飞机雷达过于沉重,总重量据说在1吨左右。雷达安装在飞机的最前端,对飞机重心和纵向配平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么重的雷达导致苏-33起飞时抬头困难,无法在航母上满载起飞,所以不得不增加鸭翼来提高升力系数,改善飞机抬头能力。苏-33起飞图,注意它的鸭翼此时向上偏转提供升力虽然鸭翼让苏-33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2节甲板风时110米跑道31.5吨的水平(俄罗斯功勋试飞员普加乔夫的记录,不是普通飞行员允许尝试的),但是为这对鸭翼付出的代价就是苏-33结构重量增加、机体长度无法缩短,从而导致有效载荷较低、停放数量较少。而且苏-33的这对鸭翼还没有整合到飞机飞控系统中去,起不到歼-10战斗机的鸭翼那种提高飞机机动性和敏捷性的作用,更不要说歼-10那种鸭翼差动,提供直接侧向力控制的水平了。如果说歼-10的鸭翼是世界飞控系统第三,那么苏-33连前十都排不进去。

我国军用电子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走西方路线,在一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俄罗斯,机载雷达就是如此。歼-15换装了全套国产航电系统,雷达重量也就在500公斤左右,比苏-33差不多轻了一半,苏-33因为雷达太重导致低速时抬头困难的问题在歼-15上是不存在的,601所只要修改飞机的控制率就可以达到让无鸭翼的歼-15滑跃起飞的目的,进而缩短歼-15机体长度、减轻结构重量、增加飞机有效载荷、降低起飞/降落速度,完全是一举多得。歼-15最终还是仿照苏-33的三翼面布局,说明601所根本没有改T-10K的结构,只是在机头加了铁块配重,放弃飞机性能的提高来确保自己按照节点时间完成任务,真是不思进取的典范。这是老苏-35,代表苏-27家族第二代结构设计水平,还保留着鸭翼。和苏-33不同,这对鸭翼是为了提高机动性还有一点,随着歼-15的曝光,它在阎良等地的照片会越来越多,大家可以观察它的鸭翼在起飞后是否参与飞机飞行控制,是否能像歼-10那样差动。

  
    如果是,说明601所改了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重新编写了控制率,起码是发挥了这对鸭翼的作用;如果没有,那么没别的,只能说明601所根本没更改苏-33的控制率,还是沿袭那套早20年就该淘汰的纵向电传-横向机械增稳控制系统,根本没有发挥出飞机的潜在作战能力。我国1992年进口的苏-27SK就是这种纵向电传-横向机械增稳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结构重量大、占用机翼空间大、性能低下,俄罗斯自己都已经淘汰,新苏-35就用了全权限四余度控制系统。601所不思进取,在号称自己研制,实际基本仿制苏-27SK的歼-11B上仍旧使用纵向电传-横向机械增稳控制系统,歼-15上还这么干,被611所在飞控方面拉了15年也不止。新苏-35,代表着苏-27家族第三代结构设计,已经取消了鸭翼当然了,601所这个恶习不是一天养成的。在上世纪80年代,601所和空军某些人鼓吹航电最重要,搞出一个“飞机性能提高1倍,战斗力提高1倍;航电性能提高1倍,战斗力提高10倍;导弹性能提高1倍,战斗力提高100倍”的荒谬公式。从那之后601所的钱就投给航电组,气动和结构研究几乎没什么经费,从此荒芜下来。

  
    结果引进苏-27SK并形成战斗力之后,航电更好的歼-8和苏-27SK多次比武都一败涂地,航电无敌论被狠狠地打脸。这个也很正常,因为现在科技水平下的雷达还做不到100千米内目标必然发现,电子干扰、飞机飞行轨迹、地形遮蔽都会导致雷达搜索不到目标;就算搜索到,空空导弹的实际有效攻击范围也很小,根据载机和目标飞行状态的不同从1千米-40千米不等,所以载机占领攻击位置非常重要,这就要靠机动性。如果航电无敌的话,米格-31在战斗机中的雷达天线直径最大、机内空间最大,是不是就无敌了呢?601所气动和结构研究荒废多年,已经形成了思维惯性,想拾起来也没有人才可用。所以歼-8Ⅱ战斗机改进了20年,气动外形和结构就没怎么改过,在空军始终挑不起大梁,采购数量就那么几架。国家把苏-27的仿制任务交给601所和112厂,结果他们还是照葫芦画瓢得过且过,空有一堆俄罗斯专家支援却搞不出人家的成绩。苏-27是个很好的重型平台,601所哪怕是照抄苏-30MKK的机体结构,编写出和歼-10同一水平的飞行控制率,认真做好复合材料上机的实验,歼-11B飞机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歼-15更不会就这个样子。


真实的601所,真实的J11和J15,请不要失望。。。。
来自新浪。
     

  
    这次过年回老家,和一个老同学喝酒,还有他的弟弟。他的弟弟大学在北航读的。毕业后去了沈飞。

  
    工作就是负责J-11的生产,偶对J-11没兴趣,没多问。都问他沈飞版四代的事了。主要有几件事情:

  
    1 坏消息是,他明确的告诉我,沈飞没有四代项目了。上次竞争失败后,就把原来负责项目的人一起借到成都去了。

  
    2 好消失是J-8已经确定停产了。

  
    3 J15 确实是存在的,上次军备大侠们发的首飞图是真的,J-15项目完成的差不多了。已经到了生产线准备阶段了。首架样机确实曾试飞过,海军装备部驻沈飞的军代表还挺满意。

  
    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主任、俄联邦国防部社会委员会委员伊戈尔·科罗特琴科6月4号的时候把我国的歼-15舰载战斗机损了一顿,说它还比不上俄国的苏-33。俄国人这次不是为了打广告而胡说,歼-15的问题确有其事。俄国佬说得很明白,我们一开始就是想买2架苏-33回来研究,然后自己仿制改进,但是俄国人也明白我们的打算,所以就不卖,除非一次买50架。俄罗斯之所以强烈要求出售这2个团的苏-33,是因为我国从2005年左右购买最后一批苏-30MKK-3之后,已经有好多年没有从俄国购买战斗机整机,伊尔库兹克飞机制造厂还能靠着印度的苏-30MKI维持生产,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可就没了大笔的出口订单,俄国空军自己的订单一年就几架、十几架,勉强维持着工厂运作,要说挣钱可就不够了。新的苏-50(即T-50五代战斗机)战斗机在2010年才首飞,在当时来说离定型量产至少差不多有十年,因此需要再签一个大的出口订单以维持工厂运转和盈利。

  
    苏-33舰载战斗机,这是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老东西,结果601所搞的歼-15还不如它俄国人的算盘打得好,但是苏-33这款飞机实在是太落后了,因此海军不想要。要是自己出钱让俄国人去改进吧,价格高了不说,技术还不掌握在自己手里,难免有些不甘心,所以最终我们就没有答应。最终从乌克兰买了2架T-10K原型机,让601所在此基础上自己研制歼-15舰载机。T-10K就是苏-33的原型机,是在苏-27的原型机T-10的基础上改造的。苏-33舰载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设计,89年生产定型,93年4月服役。在苏-27家族中,苏-33是一种相当古董的机型,其机体结构设计是最古老的一代。机体结构就是飞机的骨架,或者说飞机的承力框架,它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决定着飞机的结构重量,并与发动机推重比一起决定着飞机的推重比,与气动设计水平和发动机一起决定着飞机的机动性能,对整个飞机的性能和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苏-27家族发展至今,在机体结构上一共经历了3代,我国进口的苏-27SK属于第一代,苏-30MKK属于第二代,新苏-35属于第三代。苏-27SK在机翼结构强度上存在问题,因此飞机在跨音速段可用载荷受限,从而导致飞机在这个空战最常用的速度范围内机动性下降。新的苏-35据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机体结构重量有所减轻,飞机寿命延长,这就是新的结构设计的效果。T-10K原型机运回国内之后,601所为了保项目节点时间,根本没做什么分析改进就抄上了,机体结构完全沿用T-10K,落后的一塌糊涂,这方面最大的证据就是歼-15的鸭翼。

  
    T-10K和苏-33之所以要增加鸭翼,并不是为了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而是因为苏联电子工业落后,导致飞机雷达过于沉重,总重量据说在1吨左右。雷达安装在飞机的最前端,对飞机重心和纵向配平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么重的雷达导致苏-33起飞时抬头困难,无法在航母上满载起飞,所以不得不增加鸭翼来提高升力系数,改善飞机抬头能力。苏-33起飞图,注意它的鸭翼此时向上偏转提供升力虽然鸭翼让苏-33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32节甲板风时110米跑道31.5吨的水平(俄罗斯功勋试飞员普加乔夫的记录,不是普通飞行员允许尝试的),但是为这对鸭翼付出的代价就是苏-33结构重量增加、机体长度无法缩短,从而导致有效载荷较低、停放数量较少。而且苏-33的这对鸭翼还没有整合到飞机飞控系统中去,起不到歼-10战斗机的鸭翼那种提高飞机机动性和敏捷性的作用,更不要说歼-10那种鸭翼差动,提供直接侧向力控制的水平了。如果说歼-10的鸭翼是世界飞控系统第三,那么苏-33连前十都排不进去。

我国军用电子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走西方路线,在一些方面已经超越了俄罗斯,机载雷达就是如此。歼-15换装了全套国产航电系统,雷达重量也就在500公斤左右,比苏-33差不多轻了一半,苏-33因为雷达太重导致低速时抬头困难的问题在歼-15上是不存在的,601所只要修改飞机的控制率就可以达到让无鸭翼的歼-15滑跃起飞的目的,进而缩短歼-15机体长度、减轻结构重量、增加飞机有效载荷、降低起飞/降落速度,完全是一举多得。歼-15最终还是仿照苏-33的三翼面布局,说明601所根本没有改T-10K的结构,只是在机头加了铁块配重,放弃飞机性能的提高来确保自己按照节点时间完成任务,真是不思进取的典范。这是老苏-35,代表苏-27家族第二代结构设计水平,还保留着鸭翼。和苏-33不同,这对鸭翼是为了提高机动性还有一点,随着歼-15的曝光,它在阎良等地的照片会越来越多,大家可以观察它的鸭翼在起飞后是否参与飞机飞行控制,是否能像歼-10那样差动。

  
    如果是,说明601所改了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重新编写了控制率,起码是发挥了这对鸭翼的作用;如果没有,那么没别的,只能说明601所根本没更改苏-33的控制率,还是沿袭那套早20年就该淘汰的纵向电传-横向机械增稳控制系统,根本没有发挥出飞机的潜在作战能力。我国1992年进口的苏-27SK就是这种纵向电传-横向机械增稳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结构重量大、占用机翼空间大、性能低下,俄罗斯自己都已经淘汰,新苏-35就用了全权限四余度控制系统。601所不思进取,在号称自己研制,实际基本仿制苏-27SK的歼-11B上仍旧使用纵向电传-横向机械增稳控制系统,歼-15上还这么干,被611所在飞控方面拉了15年也不止。新苏-35,代表着苏-27家族第三代结构设计,已经取消了鸭翼当然了,601所这个恶习不是一天养成的。在上世纪80年代,601所和空军某些人鼓吹航电最重要,搞出一个“飞机性能提高1倍,战斗力提高1倍;航电性能提高1倍,战斗力提高10倍;导弹性能提高1倍,战斗力提高100倍”的荒谬公式。从那之后601所的钱就投给航电组,气动和结构研究几乎没什么经费,从此荒芜下来。

  
    结果引进苏-27SK并形成战斗力之后,航电更好的歼-8和苏-27SK多次比武都一败涂地,航电无敌论被狠狠地打脸。这个也很正常,因为现在科技水平下的雷达还做不到100千米内目标必然发现,电子干扰、飞机飞行轨迹、地形遮蔽都会导致雷达搜索不到目标;就算搜索到,空空导弹的实际有效攻击范围也很小,根据载机和目标飞行状态的不同从1千米-40千米不等,所以载机占领攻击位置非常重要,这就要靠机动性。如果航电无敌的话,米格-31在战斗机中的雷达天线直径最大、机内空间最大,是不是就无敌了呢?601所气动和结构研究荒废多年,已经形成了思维惯性,想拾起来也没有人才可用。所以歼-8Ⅱ战斗机改进了20年,气动外形和结构就没怎么改过,在空军始终挑不起大梁,采购数量就那么几架。国家把苏-27的仿制任务交给601所和112厂,结果他们还是照葫芦画瓢得过且过,空有一堆俄罗斯专家支援却搞不出人家的成绩。苏-27是个很好的重型平台,601所哪怕是照抄苏-30MKK的机体结构,编写出和歼-10同一水平的飞行控制率,认真做好复合材料上机的实验,歼-11B飞机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歼-15更不会就这个样子。


好像消息有点过时了。
粽子机都出来了,还没丝带机,还有中秋有木有,这是火星时代的新闻了。
不知道是我穿越了还是楼主去了趟火星
这得是几年前的文章啊……我汗
我以为谁挖的坟,一看,是刚写的。
我和我的CD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是我刚到火星,还是楼主才来地球?
说沈灰到今天还没有摸清两妻的气动和控制率,谣言编造者们,岂非也太奥特了

期待沈黑们编出新料啊
我傻啦吧唧的看了好久,才搞明白歼15原来确实是存在的……不知我这么多年都是在做梦还是楼主这么多年睡着了
楼主赶上火星春运列车晚点5年
这要是刚写的,这智商得底啊,放着骨头鹰看不见?
说沈灰到今天还没有摸清两妻的气动和控制率,谣言编造者们,岂非也太奥特了

期待沈黑们编出新料啊
沈黑们的确够尽职,这该是多少年前的文章啊
哇,原来真的有歼15啊
CD越来越无聊了。唉。。。
貌似是出口转内销的……文章……
好像去年……嗯……出过这么一篇……嗯……也是一个列兵发的……
嗨,这么无聊的贴子。。。
舰载机增加的质量不少,鸭翼的作用就是为了提高升力。
不过601所还是有些保守。
大家都显得来水一下赚经验了啊,都联播公告了,您还刚刚确认
楼主是反穿越了吧?
吐得我一口老血 这文章得多老啊
我不是沈黑,更加不是沈粉。个人认为楼主发这帖子会被骂死和扣成负数
是以前的老文章,这两天不是有大神爆料说什么SF在中秋上犯了大错误吗?说什么29 36 的,再一看这文章,好像有点关联啊,贴出来让大家看下真假,前面已经发了贴,版猪说我重复发贴给主题回收了,所以我先贴文,再解释下。
非常相信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沈飞厂确实不思进取,J11B还用模拟电传,国有企业的弊端它可能都有
穿越了吧   
楼主您好,楼主再见
看到楼主说j15确实存在,我瞬间就凌乱了。
楼主要卖多少豆腐才能赚到五美分啊!
楼主,火星天气如何?
看了三遍发帖时间才确认这不是一个坟,不过此时发老帖是不是有啥意义呢······
以为谁挖到坟了,其实是有人穿越了
黑完十一又黑B
黑完配重黑进气
跟着继续黑十五
期待十六被黑时
看到第三条
我不自觉的抬头看了下发帖日期
又不由自主地摸了下额头
然后最后揉了揉眼睛……
非常相信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沈飞厂确实不思进取,J11B还用模拟电传,国有企业的弊端它可能都有
1.沈飞是生产部门,不是研发部门,没有能力自已研究电传,这是601,618还有诸多配套厂的干活。
2.J-11BS用的就是数字电传。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J15是不是真有大内伤,至今没看它重载起飞过,航母上还没到时候,那在陆地机场呢。


作者:pop3 发表日期:2013-07-24,22:06:20    俺真的不是沈黑,但是沈飞在中秋上的确犯了很大滴错误。据说海飞丝可能与其无缘了。

锁了吧!火星。。。
zszhanghai 发表于 2013-8-10 21:20
这要是刚写的,这智商得底啊,放着骨头鹰看不见?
雷达重量也就在500公斤左右,……歼-15最终还是仿照苏-33的三翼面布局,说明601所根本没有改T-10K的结构,只是在机头加了铁块配重。按楼主逻辑估计J31也照抄F35的,只是发动机不如MD的,所以加了一台发动机。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火星通网了
J15的确是照抄苏33  机体结构很落后
没锁我就先那一份了{:soso_e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