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自相残杀惨剧再次开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43:46
   6月26日,《华夏时报》报道,北汽集团正在积极推进收购陷入破产危机的菲斯科电动车公司。北汽高层称“北汽有意向收购菲斯科,看中的是其在电池、电控、电机方面的技术。”《华夏时报》认为“北汽的介入为徘徊于万向集团和香港太平洋世纪公司之间的菲斯科又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同时,也让菲斯科收购案再添变数。”

    在参与对菲斯科的竞购中,吉利、东风先后退出,早已潜伏此案中的北汽突然高调出牌,据媒体报道:北汽参与收购的底气来自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北汽集团领导已数次向政府汇报收购计划,并获得首肯,本周考察美国菲斯科的行动中,也有政府背景人士参与,这无疑加大了北汽收购的胜算。

    这使人回忆起十年前的双龙收购案。

    2003年12月16日下午3点,双龙汽车债权团宣布,在双龙汽车股权出售招标中,中国蓝星集团战胜其他竞争对手,成为双龙汽车股权出售的优先协商对象。

    3天之后,上汽集团对外宣布,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独家中国收购方。上汽集团称,它是惟一经过发改委批准参与收购双龙的企业。一时间,双方颇有剑拔弩张之味。但12月22日,蓝星集团仍然如约与双龙汽车在韩国汉城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收购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

    中介咨询公司的法人参日会计公司对自己所提建议解释说:“经过对各家参与并购企业的竞标方案进行研究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并购方案中所提的条件、并购价格、保证人员雇用、利用韩国国内的生产设备和开辟国外市场等评估项目中,蓝星方案所获得评分最高。”蓝星的方案要购买债权团在双龙公司中所持股份份额的50%左右,这个收购方案比中国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法国雷诺和韩国国内企业的出价都高。

    上汽集团新闻发言人薛浩表示,到目前为止,上汽集团仍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惟一一家获准收购韩国双龙汽车的企业。国家发改委在上汽集团申请竞标收购双龙汽车的批复中,明确要求上汽集团做好法律和财务方面的准备,依据相关法律条文尽快实施对韩国双龙的收购工作。

    2004年7月27日,上汽集团与韩国债权团在汉城签订了收购双龙的谅解备忘录。按计划,双方将在9月签署最终收购合同,上汽拥有双龙48.93%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至此,在这件历时9个月的跨国收购案中,上汽集团“最终胜出”。

    中车汽修集团公司总经理的张肃泉说:“就像是兄弟两个去找媳妇,原本是弟弟看上了,但当爹的却说不行,要把这个媳妇给哥哥。”

    非常奇怪的是,蓝星与双龙签约时,国内传闻四起,说蓝星借收购双龙为名炒作自己、收购过程中谈判破裂、蓝星与上汽恶意竞争推高双龙收购价格损害国家利益等等。

    上汽没有能力经营双龙,矛盾闹得不可开交。2009年2月6日韩国首尔地方法院批准了双龙汽车公司的破产保护申请,并指定前现代汽车公司社长李裕一与双龙汽车公司常务负责人朴永台共同担任法院托管责任人,上汽失去对双龙的控制权,上汽亏损累计约21.5亿元。

    然而,发改委对这个结果是非常满意的,因为阻止了蓝星进入汽车行业来添乱。
   
    万向是以零部件生产起家的,但是有愿望进入汽车行业。鲁冠球曾表示:“我这辈子不造车,我儿子也要造车。”他希望能够改变电动汽车产业格局。

据报道,在收购原A123(电池公司,为菲斯科提供电池)之前,万向就通过A123与菲斯科有过接触,一些分析家认为,“万向此时通过收购电动汽车厂商——菲斯科来实现未来从零部件企业向整车制造领域战略布局是正确的选择。”目前,国内拥有电动车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只有比亚迪一家,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中国企业在电池制造的能力以及动力系统的研发能力还较弱。万向如果能成功收购菲斯科,无疑有利于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布局。

    有的人士透露:“北汽有意向收购菲斯科,看中的是其在电动车方面整车集成技术。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一款名为Atlantic的电动车,这款电动车刚完成研发。只买一个车型的复杂度、收购金额都比整体收购要低。对北汽来说,可操作性也更大”,有记者认为,只收购一款车型,而避免与万向竞争收购菲斯科,某种程度上也可降低“兄弟阋于墙”的负面舆论。

    听到这样的话,政府人士在背后大笑不止,菲斯科以高端电动跑车起家,但是高价车的市场极为有限,因此菲斯科也好,特斯拉也好,都转型做普及性的电动车,这就是Atlantic,这款电动车刚完成研发,北汽拿走之后,万向将无米下锅,其狡诈程度远远高于上汽。

    这不禁让人感觉到,中国的民营企业生存环境何其险恶。远在几万里之外,仍然躲不开大内高手的利刃。

http://blog.autohome.com.cn/article/10859.html

   6月26日,《华夏时报》报道,北汽集团正在积极推进收购陷入破产危机的菲斯科电动车公司。北汽高层称“北汽有意向收购菲斯科,看中的是其在电池、电控、电机方面的技术。”《华夏时报》认为“北汽的介入为徘徊于万向集团和香港太平洋世纪公司之间的菲斯科又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同时,也让菲斯科收购案再添变数。”

    在参与对菲斯科的竞购中,吉利、东风先后退出,早已潜伏此案中的北汽突然高调出牌,据媒体报道:北汽参与收购的底气来自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北汽集团领导已数次向政府汇报收购计划,并获得首肯,本周考察美国菲斯科的行动中,也有政府背景人士参与,这无疑加大了北汽收购的胜算。

    这使人回忆起十年前的双龙收购案。

    2003年12月16日下午3点,双龙汽车债权团宣布,在双龙汽车股权出售招标中,中国蓝星集团战胜其他竞争对手,成为双龙汽车股权出售的优先协商对象。

    3天之后,上汽集团对外宣布,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独家中国收购方。上汽集团称,它是惟一经过发改委批准参与收购双龙的企业。一时间,双方颇有剑拔弩张之味。但12月22日,蓝星集团仍然如约与双龙汽车在韩国汉城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收购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

    中介咨询公司的法人参日会计公司对自己所提建议解释说:“经过对各家参与并购企业的竞标方案进行研究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并购方案中所提的条件、并购价格、保证人员雇用、利用韩国国内的生产设备和开辟国外市场等评估项目中,蓝星方案所获得评分最高。”蓝星的方案要购买债权团在双龙公司中所持股份份额的50%左右,这个收购方案比中国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法国雷诺和韩国国内企业的出价都高。

    上汽集团新闻发言人薛浩表示,到目前为止,上汽集团仍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惟一一家获准收购韩国双龙汽车的企业。国家发改委在上汽集团申请竞标收购双龙汽车的批复中,明确要求上汽集团做好法律和财务方面的准备,依据相关法律条文尽快实施对韩国双龙的收购工作。

    2004年7月27日,上汽集团与韩国债权团在汉城签订了收购双龙的谅解备忘录。按计划,双方将在9月签署最终收购合同,上汽拥有双龙48.93%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至此,在这件历时9个月的跨国收购案中,上汽集团“最终胜出”。

    中车汽修集团公司总经理的张肃泉说:“就像是兄弟两个去找媳妇,原本是弟弟看上了,但当爹的却说不行,要把这个媳妇给哥哥。”

    非常奇怪的是,蓝星与双龙签约时,国内传闻四起,说蓝星借收购双龙为名炒作自己、收购过程中谈判破裂、蓝星与上汽恶意竞争推高双龙收购价格损害国家利益等等。

    上汽没有能力经营双龙,矛盾闹得不可开交。2009年2月6日韩国首尔地方法院批准了双龙汽车公司的破产保护申请,并指定前现代汽车公司社长李裕一与双龙汽车公司常务负责人朴永台共同担任法院托管责任人,上汽失去对双龙的控制权,上汽亏损累计约21.5亿元。

    然而,发改委对这个结果是非常满意的,因为阻止了蓝星进入汽车行业来添乱。
   
    万向是以零部件生产起家的,但是有愿望进入汽车行业。鲁冠球曾表示:“我这辈子不造车,我儿子也要造车。”他希望能够改变电动汽车产业格局。

据报道,在收购原A123(电池公司,为菲斯科提供电池)之前,万向就通过A123与菲斯科有过接触,一些分析家认为,“万向此时通过收购电动汽车厂商——菲斯科来实现未来从零部件企业向整车制造领域战略布局是正确的选择。”目前,国内拥有电动车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只有比亚迪一家,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中国企业在电池制造的能力以及动力系统的研发能力还较弱。万向如果能成功收购菲斯科,无疑有利于其在电动汽车市场的布局。

    有的人士透露:“北汽有意向收购菲斯科,看中的是其在电动车方面整车集成技术。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一款名为Atlantic的电动车,这款电动车刚完成研发。只买一个车型的复杂度、收购金额都比整体收购要低。对北汽来说,可操作性也更大”,有记者认为,只收购一款车型,而避免与万向竞争收购菲斯科,某种程度上也可降低“兄弟阋于墙”的负面舆论。

    听到这样的话,政府人士在背后大笑不止,菲斯科以高端电动跑车起家,但是高价车的市场极为有限,因此菲斯科也好,特斯拉也好,都转型做普及性的电动车,这就是Atlantic,这款电动车刚完成研发,北汽拿走之后,万向将无米下锅,其狡诈程度远远高于上汽。

    这不禁让人感觉到,中国的民营企业生存环境何其险恶。远在几万里之外,仍然躲不开大内高手的利刃。

http://blog.autohome.com.cn/article/10859.html

就是喜欢窝里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