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 中美经济脱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51:18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6/2784481.html

这凸显出真正的“脱钩”(decoupling)效应,美国经济在向上、中国经济在向下,而且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经济拉动作用在持续变弱。
2010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但5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却负增长1.6%,4月份负增长更高,2012年11月就出现负增长,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率已经从危机之前以及2009年、2010年的两位数,持续下降到个位数乃至负增长。
在更有意义的数据上,实际上,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占美国总进口额的比例,在2008年达到20%的峰值之后,近几年一直在15%~20%之间徘徊;而中国对美国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例,则从22%的峰值,持续下滑到目前约15%的水平。
这凸显出真正的“脱钩”(decoupling)效应,美国经济在向上、中国经济在向下,而且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经济拉动作用在持续变弱。
这是一个短期的周期性现象,还是一个重大逻辑变化的开始,对于判断中国经济的中期前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想强调的是,从美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变迁来看,当前的脱钩,深植于全球生产网络“去中国化”重构的大背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脱钩,而且当前只是开始。
充分认识中美脱钩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即便美国经济强势复苏,其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没有那么强,美国经济复苏不仅在金融上对中国产生资本外流的风险,即便在实体经济层面,也会通过加剧中国产能过剩的方式,加剧中国经济的风险。
美国经济模式调整加剧脱钩
实际上,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脱钩”,既源于美国自身模式调整所产生的“进口替代”效应,也源自美国加大从墨西哥等其他经济体进口的“进口转移”效应,尤其是2010年之后。在2005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占美国总进口额之比,曾经下滑到9%,但到目前已经复苏到约13%。
美国经济正在以区别于危机前的逻辑复苏,这一新逻辑的关键词是:产能与供给复苏、进口替代。美国经济复苏新逻辑在弱化中美经济关系,这总体都表现为“中美脱钩”,这种脱钩的意义在于,美国经济复苏将越来越表现为中国经济的风险特征,而不是机遇特征。
早在2007年,市场曾流行过一轮新兴市场与美国的脱钩论,但2008年的危机否定了这一点。2009年之后,美国经济依然低迷,但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复苏,脱钩论再起,但这种脱钩的本质意义只是在于美国的“去杠杆”,和中国的“加杠杆”。2012年以来越发清晰的美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回落,则是真正脱钩的开始,这缘于美国经济与中国发展内需的经济模式调整相对应,美国经济模式的调整可以概括为“进口替代”。
危机之前,2002~2007年经济扩张周期,美国消费扩张,但生产、产能、投资、供给端却大幅产业转移,美国通过进口满足国内消费,这产生了“美国消费提高—美国进口增长—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长”的美国经济拉动新兴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循环,这一循环还产生了新兴经济体贸易盈余回流美国的金融循环。
美国经济产能端的复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要素价格大幅下降,尤其是2010年页岩气革命带动美国产生了全球层面的“能源比较优势”,美国经济产生了新的模式,即美国消费更多由美国国内的生产所满足,消费提高进一步拉动美国国内生产、产能、投资、供给端的复苏,经济增长并没有带动美国进口的大幅增长,这在投资、消费两端加速了美国经济增长。
而这种美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并没有对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对中国产生太大的进口作用。美国经济复苏对外部经济的拉动力在减弱。我们以数据来衡量如上的新逻辑。
美国生产端的复苏非常清晰。从美国制造业的重要子行业的具体数据来看,美国汽车、计算机、电子等行业的产出不断增长,已回到甚至超过次贷危机前的水平。以2007年为100,美国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指数在2008年滑落到接近40,但目前已经复苏到110左右;美国机械行业生产指数也是如此。更突出的美国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生产指数目前则攀高到接近140。
事实上,2009年以来美国制造业产出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官方数据还显示,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速较快,在2005年之前的很长时间,美国制造业单位产出持续落后于总体单位劳动产出,但经过危机几年的反复确认,2009年之后美国制造业单位劳动产出已经跃而领先,这意味着制造业在美国国内也已经具备了投入产出比较优势。
2011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高于美国GDP增速,这一景象在持续。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制造业正在以快于整体经济增速的水平增长。从展望来看,目前已经趋紧的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还在大幅推高美国的投资支出前景,美国高盛2013年5月底发布的对美国投资支出的专题报告预计,资本支出将为2013年美国实际GDP增长贡献1个百分点,而且美国投资支出在2014年将大幅增长9%~10%,高于2013和2012年,其中设备投资增幅高于基建领域投资。实际上,2010年以来,美国设备和软件投资指数已经持续高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而尤其在危机之前的几十年里,设备和软件投资一直低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这凸显了之前的制造业外流,以及当前的制造业复苏。
从制造业就业来看,2000年之后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减少,即便是在2003~2007年的繁荣时期也是在下滑,但是从2009年以来,趋势扭转,到2013年第一季度已经累计增加了4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凸显美国制造业的扩张。
这更像是大周期的转折
实际上,从综合能源、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多种要素的综合成本来看,中美要素价格对比已经不再有鸿沟。以土地价格为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工业用地价格已经大幅高于美国。美国页岩气革命之后推动的煤炭、天然气、电力价格下降,也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比较优势。
劳动力成本目前依然有鸿沟,但却在缩小。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提升,美国制造业平均薪酬/中国制造业平均薪酬,已经从2001年的25倍下降到2012年的5倍。考虑到双方的劳动生产率差距,2010年美国制造业工人劳动生产率大约是中国的3.7倍,以及劳动力占制造业总成本的下降,加上物流因素,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就将凸显。
这意味着,对于一家美国公司来说,将在中国销售的生产配置在中国是有道理的,但在北美销售的生产放在美国就更有道理。事实也是如此。已经有大量的制造业回流美国的例子。美国东南部州正在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定位,类似密西西比州等很多州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土地优惠、政府资助等政策,来招商引资。2011年美国对中国投资从2010年的23.1%下降到10.4%,是美国对外投资所有目标国里下降最大的。
有更多理由支撑这更像是大周期转折。从全球贸易格局来看,以WTO为代表的全球贸易,正在被更多区域贸易体系所解构。实际上数据也显示,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目前的TPP国家和美国贸易总体较优。而美国目前致力于构建的TPP和美欧自由贸易区,都不包含中国。在TPP和TTIP进一步达成之后,考虑到中国加入TPP的巨大难度,中国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游离于一个包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之外的贸易格局。而这样一个横跨两洋的、以美国为中心的、不包含中国的新贸易体系,显然会加剧中美脱钩。http://www.yicai.com/news/2013/06/2784481.html

这凸显出真正的“脱钩”(decoupling)效应,美国经济在向上、中国经济在向下,而且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经济拉动作用在持续变弱。
2010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但5月中国对美国出口却负增长1.6%,4月份负增长更高,2012年11月就出现负增长,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率已经从危机之前以及2009年、2010年的两位数,持续下降到个位数乃至负增长。
在更有意义的数据上,实际上,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占美国总进口额的比例,在2008年达到20%的峰值之后,近几年一直在15%~20%之间徘徊;而中国对美国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比例,则从22%的峰值,持续下滑到目前约15%的水平。
这凸显出真正的“脱钩”(decoupling)效应,美国经济在向上、中国经济在向下,而且美国经济复苏对中国经济拉动作用在持续变弱。
这是一个短期的周期性现象,还是一个重大逻辑变化的开始,对于判断中国经济的中期前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想强调的是,从美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变迁来看,当前的脱钩,深植于全球生产网络“去中国化”重构的大背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脱钩,而且当前只是开始。
充分认识中美脱钩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即便美国经济强势复苏,其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没有那么强,美国经济复苏不仅在金融上对中国产生资本外流的风险,即便在实体经济层面,也会通过加剧中国产能过剩的方式,加剧中国经济的风险。
美国经济模式调整加剧脱钩
实际上,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脱钩”,既源于美国自身模式调整所产生的“进口替代”效应,也源自美国加大从墨西哥等其他经济体进口的“进口转移”效应,尤其是2010年之后。在2005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占美国总进口额之比,曾经下滑到9%,但到目前已经复苏到约13%。
美国经济正在以区别于危机前的逻辑复苏,这一新逻辑的关键词是:产能与供给复苏、进口替代。美国经济复苏新逻辑在弱化中美经济关系,这总体都表现为“中美脱钩”,这种脱钩的意义在于,美国经济复苏将越来越表现为中国经济的风险特征,而不是机遇特征。
早在2007年,市场曾流行过一轮新兴市场与美国的脱钩论,但2008年的危机否定了这一点。2009年之后,美国经济依然低迷,但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快速复苏,脱钩论再起,但这种脱钩的本质意义只是在于美国的“去杠杆”,和中国的“加杠杆”。2012年以来越发清晰的美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回落,则是真正脱钩的开始,这缘于美国经济与中国发展内需的经济模式调整相对应,美国经济模式的调整可以概括为“进口替代”。
危机之前,2002~2007年经济扩张周期,美国消费扩张,但生产、产能、投资、供给端却大幅产业转移,美国通过进口满足国内消费,这产生了“美国消费提高—美国进口增长—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长”的美国经济拉动新兴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循环,这一循环还产生了新兴经济体贸易盈余回流美国的金融循环。
美国经济产能端的复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要素价格大幅下降,尤其是2010年页岩气革命带动美国产生了全球层面的“能源比较优势”,美国经济产生了新的模式,即美国消费更多由美国国内的生产所满足,消费提高进一步拉动美国国内生产、产能、投资、供给端的复苏,经济增长并没有带动美国进口的大幅增长,这在投资、消费两端加速了美国经济增长。
而这种美国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并没有对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对中国产生太大的进口作用。美国经济复苏对外部经济的拉动力在减弱。我们以数据来衡量如上的新逻辑。
美国生产端的复苏非常清晰。从美国制造业的重要子行业的具体数据来看,美国汽车、计算机、电子等行业的产出不断增长,已回到甚至超过次贷危机前的水平。以2007年为100,美国汽车及零部件生产指数在2008年滑落到接近40,但目前已经复苏到110左右;美国机械行业生产指数也是如此。更突出的美国计算机和电子产品生产指数目前则攀高到接近140。
事实上,2009年以来美国制造业产出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官方数据还显示,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速较快,在2005年之前的很长时间,美国制造业单位产出持续落后于总体单位劳动产出,但经过危机几年的反复确认,2009年之后美国制造业单位劳动产出已经跃而领先,这意味着制造业在美国国内也已经具备了投入产出比较优势。
2011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高于美国GDP增速,这一景象在持续。对于美国经济来说,制造业正在以快于整体经济增速的水平增长。从展望来看,目前已经趋紧的制造业产能利用率,还在大幅推高美国的投资支出前景,美国高盛2013年5月底发布的对美国投资支出的专题报告预计,资本支出将为2013年美国实际GDP增长贡献1个百分点,而且美国投资支出在2014年将大幅增长9%~10%,高于2013和2012年,其中设备投资增幅高于基建领域投资。实际上,2010年以来,美国设备和软件投资指数已经持续高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而尤其在危机之前的几十年里,设备和软件投资一直低于总体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这凸显了之前的制造业外流,以及当前的制造业复苏。
从制造业就业来看,2000年之后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减少,即便是在2003~2007年的繁荣时期也是在下滑,但是从2009年以来,趋势扭转,到2013年第一季度已经累计增加了4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凸显美国制造业的扩张。
这更像是大周期的转折
实际上,从综合能源、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多种要素的综合成本来看,中美要素价格对比已经不再有鸿沟。以土地价格为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工业用地价格已经大幅高于美国。美国页岩气革命之后推动的煤炭、天然气、电力价格下降,也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比较优势。
劳动力成本目前依然有鸿沟,但却在缩小。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提升,美国制造业平均薪酬/中国制造业平均薪酬,已经从2001年的25倍下降到2012年的5倍。考虑到双方的劳动生产率差距,2010年美国制造业工人劳动生产率大约是中国的3.7倍,以及劳动力占制造业总成本的下降,加上物流因素,美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就将凸显。
这意味着,对于一家美国公司来说,将在中国销售的生产配置在中国是有道理的,但在北美销售的生产放在美国就更有道理。事实也是如此。已经有大量的制造业回流美国的例子。美国东南部州正在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定位,类似密西西比州等很多州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减免、土地优惠、政府资助等政策,来招商引资。2011年美国对中国投资从2010年的23.1%下降到10.4%,是美国对外投资所有目标国里下降最大的。
有更多理由支撑这更像是大周期转折。从全球贸易格局来看,以WTO为代表的全球贸易,正在被更多区域贸易体系所解构。实际上数据也显示,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目前的TPP国家和美国贸易总体较优。而美国目前致力于构建的TPP和美欧自由贸易区,都不包含中国。在TPP和TTIP进一步达成之后,考虑到中国加入TPP的巨大难度,中国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游离于一个包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之外的贸易格局。而这样一个横跨两洋的、以美国为中心的、不包含中国的新贸易体系,显然会加剧中美脱钩。
脱钩了好,躺枪次数有点太高了。
脱钩是好事,虽然我是做贸易的,但是一种正常的关系显然有助于利润的提高
本地生产,本地消费,只有知识和金钱是全球流动的,这种方式很好啊,有什么好叫唤的
这是一个大方略,有些结论是赞同的,比如【而这样一个横跨两洋的、以美国为中心的、不包含中国的新贸易体系,显然会加剧中美脱钩】
这文章就是扯,中美再怎么脱都是勾着的
这么说美国已经不再危机了呀


这次经济危机后,欧美的经济复苏特别困难。在美国,经济滑入衰退迄今已有21个季度,经济挣扎了15个季度才浮出水面(恢复到上周期的顶部),目前经济总体水平,仅较上周期高4%。二次大战后的8个周期中,经济一般有3季度即浮出水面,到第21季度,已较上周期的最高位高出20%,连战后三次最严重的衰退,也能在第7季度浮出水面,21季度时较上周期高点上升15%。至于欧洲,衰退更加沉重,复苏尚需时日,恢复经济元气、步出财政危机,看来更是遥遥无期。

此轮经济危机,形同金融海啸,银行资本金遭到重创。金融机构呈“去中介化”,无法将央行制造的巨额流动性转介至实体经济,无疑是经济复苏缓慢、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银行与个人去杠杆,政府部门也被逼削减公共开支,令复苏进程雪上加霜。

另外一个原因,是人口结构、就业结构、财富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中产阶层萎缩,支撑社会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腹部,随中产的减少而收缩。目前全球社会结构上出现三大趋势。首先,失业严重,年轻人在一批国家的失业率高达30-40%,低端就业机会消失了。在相当程度上,这是结构性失业,扯高失业率,打击消费信心,制造社会矛盾。

其次,中产阶层蒙受打击,中产在萎缩。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对股市的帮助明显大过房市。股价高涨,令社会高端的15%的家庭受益,但是70%主要资产为房地产的中产却得益不多。危机后财富效应的乘数效应,远低过危机前,根源在股市、房市之间的落差。中产阶级收入增长钝化,直接影响消费,间接影响投资与信贷信心。

第三,机会的固化。危机后就业机会少了,创业机会更少了。申请银行信贷难了,依靠资本市场筹资金也难了。在金融市场投机容易,在实体经济投资则难于上青天。

此类趋势,不仅在发达国家有,在新兴市场国家也有,在中国也是一样,只不过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与危机中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失业率不高,随着农民工进城潮进入尾声,某些行业甚至面临低端劳动力短缺。不过大学生就职难越来越突出,中国白领阶层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一旦经济出现较大逆转,就业市场的压力可能骤增,甚至不排除类似1997年国企改制后出现的失业潮。

中国人的收入增长是有的,但是物价上涨更快,资产通胀更快。中国社会已以无房族、一房族与多房族为标的分化。哪怕收入增长再快,无房族离拥有自己物业的梦想也渐行渐远。多房族是这轮资产升值的主要得益者,不过身家到底值几何,恐怕要等套现后才知道。中国中产阶层,基本上是一房族。这批人居住无忧,不过实质收入增长有限。

从收入分配与收入前景上看,中国经济目前的最大问题不是失业或房地产,而是机会的固化。年轻人靠自身努力向上爬的机会越来越少,门坎几乎变得难以逾越,屌丝、愤青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符号。

经济学中,有一个盖茨比曲线(The Great Gatsby Curve),以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穷小子盖茨比奋斗史命名。盖茨比为赢得女友芳心而奋力打拼,在经济、社会的漩涡中挣扎,小有成功但最终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盖茨比故事因今年的一部电影而受到翻炒,其背景是今日机会的固化。

盖茨比曲线的一条由左向右上升的曲线,X轴为基尼系数,即收入分配均匀度,Y轴为代际流动性,即下一代与上一代相比在经济社会地位上发生变化的难易程度。盖茨比曲线的一个重大理论是,收入越不平均的国家,个人的经济社会地位越受其父辈地位的影响,子辈摆脱父辈经济阶层向上爬的机会越低。中国在受调查的二十几个国家中,位居右上角,仅比拉美数国好一点。

房地产拉大了中国的基尼系数,如今的贫富悬殊乃共和国历史之最。人脉、资源成为现在年轻人一步步出头的必要条件,年轻人的奋斗史变成“拼爹”史,少了老爸的靠山,个人努力变成无用功,中国的成功机会在固化,由此造成社会的对立、创新力的消失、经济动力的弱化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就业领域的压力小一点,中产阶层的消失慢一些,但是机会的固化更严重。这个国度,曾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机会遍地。上世纪80年代开出租车可以成为万元户,90年代下海开工厂可以成为亿元户,平民可以凭胆识、能力与勤奋向上爬,民间的活力带来国家的活力,国家的活力催生着个人的改变与繁荣,社会由此进步。

希望中国的盖茨比们,能够靠自己的能力与创意取得成功,没有父荫也能成功。



本文原载于新财富,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66b00102e9c7.html?tj=fina

这次经济危机后,欧美的经济复苏特别困难。在美国,经济滑入衰退迄今已有21个季度,经济挣扎了15个季度才浮出水面(恢复到上周期的顶部),目前经济总体水平,仅较上周期高4%。二次大战后的8个周期中,经济一般有3季度即浮出水面,到第21季度,已较上周期的最高位高出20%,连战后三次最严重的衰退,也能在第7季度浮出水面,21季度时较上周期高点上升15%。至于欧洲,衰退更加沉重,复苏尚需时日,恢复经济元气、步出财政危机,看来更是遥遥无期。

此轮经济危机,形同金融海啸,银行资本金遭到重创。金融机构呈“去中介化”,无法将央行制造的巨额流动性转介至实体经济,无疑是经济复苏缓慢、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银行与个人去杠杆,政府部门也被逼削减公共开支,令复苏进程雪上加霜。

另外一个原因,是人口结构、就业结构、财富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中产阶层萎缩,支撑社会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的腹部,随中产的减少而收缩。目前全球社会结构上出现三大趋势。首先,失业严重,年轻人在一批国家的失业率高达30-40%,低端就业机会消失了。在相当程度上,这是结构性失业,扯高失业率,打击消费信心,制造社会矛盾。

其次,中产阶层蒙受打击,中产在萎缩。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对股市的帮助明显大过房市。股价高涨,令社会高端的15%的家庭受益,但是70%主要资产为房地产的中产却得益不多。危机后财富效应的乘数效应,远低过危机前,根源在股市、房市之间的落差。中产阶级收入增长钝化,直接影响消费,间接影响投资与信贷信心。

第三,机会的固化。危机后就业机会少了,创业机会更少了。申请银行信贷难了,依靠资本市场筹资金也难了。在金融市场投机容易,在实体经济投资则难于上青天。

此类趋势,不仅在发达国家有,在新兴市场国家也有,在中国也是一样,只不过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与危机中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失业率不高,随着农民工进城潮进入尾声,某些行业甚至面临低端劳动力短缺。不过大学生就职难越来越突出,中国白领阶层效率低下,人浮于事,一旦经济出现较大逆转,就业市场的压力可能骤增,甚至不排除类似1997年国企改制后出现的失业潮。

中国人的收入增长是有的,但是物价上涨更快,资产通胀更快。中国社会已以无房族、一房族与多房族为标的分化。哪怕收入增长再快,无房族离拥有自己物业的梦想也渐行渐远。多房族是这轮资产升值的主要得益者,不过身家到底值几何,恐怕要等套现后才知道。中国中产阶层,基本上是一房族。这批人居住无忧,不过实质收入增长有限。

从收入分配与收入前景上看,中国经济目前的最大问题不是失业或房地产,而是机会的固化。年轻人靠自身努力向上爬的机会越来越少,门坎几乎变得难以逾越,屌丝、愤青成为相当普遍的社会符号。

经济学中,有一个盖茨比曲线(The Great Gatsby Curve),以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穷小子盖茨比奋斗史命名。盖茨比为赢得女友芳心而奋力打拼,在经济、社会的漩涡中挣扎,小有成功但最终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盖茨比故事因今年的一部电影而受到翻炒,其背景是今日机会的固化。

盖茨比曲线的一条由左向右上升的曲线,X轴为基尼系数,即收入分配均匀度,Y轴为代际流动性,即下一代与上一代相比在经济社会地位上发生变化的难易程度。盖茨比曲线的一个重大理论是,收入越不平均的国家,个人的经济社会地位越受其父辈地位的影响,子辈摆脱父辈经济阶层向上爬的机会越低。中国在受调查的二十几个国家中,位居右上角,仅比拉美数国好一点。

房地产拉大了中国的基尼系数,如今的贫富悬殊乃共和国历史之最。人脉、资源成为现在年轻人一步步出头的必要条件,年轻人的奋斗史变成“拼爹”史,少了老爸的靠山,个人努力变成无用功,中国的成功机会在固化,由此造成社会的对立、创新力的消失、经济动力的弱化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就业领域的压力小一点,中产阶层的消失慢一些,但是机会的固化更严重。这个国度,曾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机会遍地。上世纪80年代开出租车可以成为万元户,90年代下海开工厂可以成为亿元户,平民可以凭胆识、能力与勤奋向上爬,民间的活力带来国家的活力,国家的活力催生着个人的改变与繁荣,社会由此进步。

希望中国的盖茨比们,能够靠自己的能力与创意取得成功,没有父荫也能成功。



本文原载于新财富,为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或劝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a66b00102e9c7.html?tj=fina
我想起了前几天谁发的帖子,说当初遍地都是年轻人,一种青春活力油然而生。。。

两国间只要有进出口,经济就挂了钩
美国最大贸易国是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