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被汉人遗忘的辉煌——歼灭满洲官兵人数最多的厦门大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2:19:35


阿拉维之剑网友(小号骑士团、诺曼甲士、萨克森战斧等)写了一篇《被汉人遗忘的辉煌——歼灭满洲官兵人数最多的厦门大海战》,其中高度评价厦门庚子海战使“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还说厦门庚子海战中郑成功采取的战术和日本在对马海战中采取的战术一样,并在对我的回帖中说日本舰队在对马海战中“主动挨敌”并且“被动方式接敌”,还说这是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

我对此有不同看法,特总结如下:


一、厦门庚子海战“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言过于实

厦门庚子海战确实是郑成功的一次战术性胜利,但远不是战略性胜利,总体上没改变敌强我弱的不利态势。说“使满洲有生力量的精华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实在太夸大,有许多吹嘘成份。


1、“满洲八旗满洲官数不多,大至千把人也就”是完全错误的

厦门庚子海战“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的论据之一就是满洲军官只有1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在厦门庚子海战战死了60人,比例不小。但是满洲军官只有1000多人这个论断是完全错误的。

顺治十七年三月(厦门庚子海战前)清政府曾核定统计过一次八旗军官人数,正好有这个史料,当时满洲军官不止1000多人,而是起码2387人以上。

《清史稿 职官制》

(1)京营满洲兵:

八旗都统,满、蒙、汉军旗各一人。副都统,旗各二人。参领,副参领,俱九十有六人(满洲、汉军各四十人,蒙古十有六人)。佐领,骁骑校,俱千一百五十有一人(满洲各六百八十有一人,蒙古各二百有四人,汉军各二百六十有六人)。协理事务参领四十人(满洲、汉军各十有六人,蒙古八人)。

护军统领,八人。护军参领,副参领,俱百十有二人(满洲各八十人,蒙古各三十有二人)。委署参领,五十有六人。护军校,八百八十有五人(满洲六百八十一人,蒙古二百有四人)。委署护军校,五十有六人。协理事务参领、副参领,各八人。

顺治十七年,定固山额真汉语为都统,梅勒章京称副都统,牛录章京称佐领,分得拨什库称骁骑校,巴牙喇纛章京称护军统领,甲喇章京为护军参领,并定员额如前所列。

顺治元年,定侍卫人员: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各六人(镶黄、正黄、正白旗各二人)。散秩大臣无员限。协理事务侍卫班领,侍卫班领,各十有二人。署班领二十有四人。侍卫什长七十有九人,宗室九人。侍卫一等,六十人(旗各二十人),宗室九人(旗各三人)。侍卫二等,百五十人(旗各五十人)。侍卫三等,二百七十人(旗各九十人),宗室六十有三人(旗各二十一人)。蓝翎侍卫九十人(旗各三十人)。四等侍卫、汉侍卫,俱无员限。亲军校,署亲军校,各七十七人。

前锋统领,左右翼各一人,参领、侍卫各八人,委署侍卫各四人,前锋校各四十有四人。

(2)地方驻防满洲兵:

盛京地区:盛京昂邦章京一人,副都统四人,城守尉四人,协领十有五人,佐领百三十有一人,骁骑校二百有七人。(顺治三年)

吉林地区:宁古塔昂邦章京一人,副都统七人,协领二十有三人,参领一人,佐领百三十有七人,防御八十有一人,骁骑校百四十有一人。(顺治十年)

江南地区:江宁总管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十人,佐领四十有六人,防御、骁骑校共五十有六人。(顺治十年)

浙江地区:浙江总管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十有四人,佐领三十有四人,骁骑校四十有八人。(顺治十七年)

陕西地区:山西昂邦章京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八人,佐领二十有三人,防御、骁骑校各四十人。(顺治二年)

福建地区:福建都统一人,副都统一人,协领九人,佐领、防御各十人,骁骑校二十有二人。(顺治十七年)

(3)总结

明确是满洲旗人的军官:八旗都统,满洲共8人。副都统,满洲共16人。参领、副参领,满洲共40人。佐领、骁骑校,满洲共681人。协理事务参领,满洲共16人。护军统领,满洲共8人。护军参领、副参领,满洲共80人。护军校,满洲共681人。侍卫什长9人(宗室),侍卫一等9人(宗室),侍卫三等63人(宗室)。以上共计1611人。

明确是旗人的军官:领侍卫内大臣6人,内大臣6人,协理事务侍卫班领12人,侍卫班领12人,署班领24人,侍卫什长79人,侍卫一等60人,侍卫二等150人,侍卫三等270人,蓝翎侍卫90人,亲军校77人,署亲军校77人。盛京地区驻防军官362人,吉林地区驻防军官360人,江南地区驻防军官115人,浙江地区驻防军官99人,陕西地区驻防军官114人,福建地区驻防军官53人。以上共计1966人。按照满、汉、蒙各三分之一计算,满洲军官有655人。

明确是满、蒙旗人的军官:护军委署参领56人,委署护军校56人,协理事务参领8人,副参领8人。前锋统领2人,参领、侍卫16人,委署侍卫8人,前锋校88人。以上共计242人。按照满、汉、蒙各三分之一计算,满洲军官有121人。

以上三项统计,顺治末期厦门庚子海战前,满洲军官就有2387人(还不包括轻车都尉、协领、骑都尉、云骑尉、长史、王府典仪等和没有员额限制的四等侍卫)。


2、折库讷说“计在京各旗披甲马兵、不过百人”说的是汉军旗情况,根本不是满洲兵情况

厦门庚子海战“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的论据之二就是满清高官折库讷曾密奏“计在京各旗披甲马兵、不过百人”。既然厦门庚子海战后,满洲兵只剩100多人了,那还不是“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吗?看似很确凿,其实完全是断章取义,误引史料。折库讷说“计在京各旗披甲马兵、不过百人”仅仅是说八旗汉军旗的“披甲马兵”,根本不是说满洲兵,更不是说整体的八旗军力。

我查阅了史料原文,首先这是顺治十六年七月厦门庚子海战前的密折,和厦门庚子海战根本无关,况且折库讷谈的是汉军旗的事情,不是满洲兵的情况。拿折库讷说“计在京各旗披甲马兵、不过百人”证明“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完全是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两者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



顺治实录记载顺治十六年七月,翰林院掌院学士折库讷密折:

翰林院掌院学士折库讷、密陈四事。一曰均田以为披甲人恒产。年来用兵。披甲人买马制械。奴仆逃亡。生业凋零。艰难日甚。我国家初定中原。凡官属兵丁、俱计丁授田。富厚有力之家、得田每至数百晌。满洲披甲人、或止父子或止兄弟、或止一身、得田不过数晌。征役甚烦。授田甚少。殊为可悯。今当有事之秋。应勿论人丁多少。概视差等、均授以田。其闲散人户、亦行量给。凡有增减定例。或十年、或十五年、一加编审。如此、则田亩得均。而甲兵日广。居则资生有策。行则军威克壮矣。一曰增汉军兵力。今各省驻防出征、多用汉军。计在京各旗披甲马兵、不过百人。而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牛录章京、亦在其内。兵少若此、征战安所赖乎。按汉军定例。不论新旧、每壮丁五名、各出马步甲一副。合而计之、其堪披甲者、亦不甚多。臣愚以为凡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各省人民。有精壮善骑射者。请敕督抚提镇、凡司道副参以上、每年定限选拔送京。编入汉军牛录披甲。训练二三年。皆同旧人。或令驻防。或令出征。事必有济矣。一曰慎选绿旗官兵。今天下钱粮、大半耗于绿旗。虽星罗棋布。遍满海内。一有寇警、仍请在内禁旅。此皆将帅失人故也。今后凡提镇等紧要员缺。请不论满洲、蒙古、汉军、汉人、但选其夙娴军旅、精明强干之员补授。至该地方武弁、及闲散听用各员内。不乏才干之人。若该督抚提镇、所见既确。一遇紧要缺出、宜即酌量升补。以示鼓励。简阅士卒内精勇者、号为前锋兵。钱粮量加优给。视其劳绩擢用。以开上进之路。汰其老弱、不得充数冒滥。庶军事修明。不致虚糜粮饷。而地方有事、亦有攸赖矣。一曰亟收人心。近闻江南各州县寇乱、有望风迎降者。有缚官献城者。此皆将帅纪律不明。有司抚绥无术。以致若此。夫叛逆固不可宽。若详究其由、岂有阖城官民同谋从逆之理。必有奸宄之徒、首为倡乱。今天威远震。大军已发。灭寇在旦夕间。设将叛逆之人、概伸国法。数十城百姓、尽加诛戮。不但有伤我皇上如天之仁。恐后此有不幸而陷于贼者、将益坚其从逆之心矣。请速密谕大兵、但诛其渠魁。其迫胁株连愚民、概与赦免。则财赋之地、不至伤残。而圣德垂之万世矣。

《顺治实录》中也有对他这个折子的答复,更可见说得是八旗汉军旗的问题,而非满洲兵

先是部覆翰林院学士折库纳条议。均旗丁田。增汉军兵。收人心三款。不准行。其慎选绿旗官兵一款。以推补提镇、俱有定例听用等官、已分定省分。准行题用。无庸另议具奏。复命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至是、议政王等议、八旗汉军兵丁。因差往各处驻防。以致兵力单弱。请敕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及各督抚。遍招勇壮、有产业者、咨送前来。以补缺额。各省提督员缺。以后应不分满洲、蒙古、汉军、汉人、选有才干者补授。余款仍照部议可也。


3、八旗满洲兵在三藩之乱时已经腐败

厦门庚子海战“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的论据之三就是阿拉维之剑网友说由于八旗满洲兵有生力量在厦门庚子海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所以八旗满洲兵在三藩之乱中已经不能作战,只能依靠汉族军队作战。(注:阿拉维之剑的小号萨克森战斧在反驳我的回帖中又说“史实证明,三藩之乱中,满兵打的胜仗相当多,许多记载动不动斩敌上万、数千的。摧城拔寨仍相当锐利。”,我搞不清他到底认为满洲兵在三藩之乱中能不能战?)

这又是一个错误观点。真实的情况是:八旗满洲兵在三藩之乱时已经腐败。这一点,不仅史料中有记载,而且顾诚先生等明史大家也明确提到,其他历史研究成果中也比比皆是。

《清通鉴》中明确提到康熙痛斥八旗腐败无战斗力的话:“观望逗留,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便安,或诿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未具,借端引日,坐失时机,不知怎样应对?”(请注意,不肯进兵的原因是“营私适己希图便安”,就是贪图安乐方便)

《清史稿 赵良栋传》提到:昆明之战,八旗大军顿兵昆明坚城之下,不思进取,不敢出战,满洲兵最高指挥官彰泰对要求出战的军官说:“皇上豢养之满州,岂可轻进委之于敌?且尔兵初来,亦宜体养,何可令其伤损?”

顾诚《南明史》:满洲八旗兵进入汉人居住区后,享受着程度不等的胜利者的优待,逐渐滋长起追求生活安逸的风气,远不像入关前后那样淳朴、勇于用命。清朝入关初期咤叱风云的领兵大将由于染上天花,迷恋女色和内部倾轧,凋谢殆尽。到1658年满洲将领已经普遍沉浸于温柔乡中,雄心的逐渐消磨自然还要早一些。

《中国古代兵制》、《中国古代行政改革思想》、《清代兵制》均提到:
八旗兵在关外时,战斗之力颇强,但是入关后腐败 亦颇速。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已不足用了。

《八旗兵为什么在科技同样在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战斗力会相差这么大》提到:
八旗腐败远在在抗击“三藩之乱”的时候康熙就已经发现八旗兵已经全无战力了,只得依仗汉军“绿营”作战。

《曾国藩统帅湘军的道德践履与人格魅力》提到:
清王朝依靠八旗兵定鼎中原。但入关后八旗兵逐渐腐败,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已不可用,只好依靠改编的汉人部队即绿营。

《腐败的清政府为什么毫无战斗力?》提到:
八旗军在入关之后就迅速腐化了。三藩之乱基本都靠汉人的绿营在打。八旗的战斗从那时候起就没有多少了。

《寄生虫军队——八旗军》提到: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

《八旗子弟的来历》提到:
早在康熙初年,在平定“三藩之乱”的一些战争中,八旗兵已大显疲态。一将领听到吴三桂进兵的消息,竟吓得把大炮埋起来,拼命逃跑。


二、西南满洲兵主力没有参加厦门庚子海战

阿拉维之剑网友在主帖和回帖中多次强调明安达礼率领西南满洲兵主力经荆州支援江宁,并参加了厦门庚子海战。这是错误的。当时,满清主力分兵三路攻打西南的桂王和李定国,郑成功才趁满清主力不在之机攻打南京。西南的满洲兵主力没有参加厦门庚子海战。

1、西南满洲兵主力去向在史料中非常明确

《清史稿 顺治本纪》记载顺治十六年二年对西南满洲兵主力的处置:“令罗托等班师,明安达礼驻防荆州”,多尼率领的满洲兵继续在云南作战,到“十七年五月”才“班师回京”(《清史稿 多尼传》:顺治十五年,多尼“师自湖南入贵州”,“十七年五月,师还,遣内大臣迎劳”)

史料记述非常清楚:西南满洲兵主力,一部分继续在云南作战,直到顺治十七年五月厦门庚子海战发生当月才回到北京,这部分满洲兵肯定没参加江宁之战和厦门庚子海战;另一部分早在顺治十六年二月就班师京城了;只有明安达礼率领的部分改驻防荆州,这部分参加了江宁之战,但没有参加厦门庚子海战。

2、明安达礼率领的满洲兵没有参加厦门庚子海战

《清史稿 明安达礼传》:十五年十二月,命为安南将军,帅师驻防荆州(请注意:在顺治十五年十二月明安达礼已经改驻防荆州,所以阿拉维之剑网友的小号萨克森战斧以“驻贵州的安南将军都亲自跑江宁援救”来证明西南满洲兵主力参加了江宁之战和厦门庚子海战,首先弄错了参战将领的职位和援兵的来源)

在江宁战后,《清史稿 明安达礼传》明确提到:“上令明安达礼移师驻防舟山”,并于十七年召还。

可见,明安达礼率领的满洲兵参加了江宁之战,但没有参加厦门庚子海战。

3、明安达礼率领的满洲兵参见江宁之战人数不多

高阳《清朝的皇帝》引《东华录》:“援兵唯一的主力为梁化凤的三千余人,此外最多不过金山营的一千人,其他各路赴调者,合计亦不过千,连同八旗之师,总共一万人”

高阳先生晚年的著作《清朝的皇帝》在关于清史疑问处的考证和发前人之覆上都做出了新的突破和贡献。文中从太祖到德宗每个皇帝统治中的历史事件的评价和皇帝的特性、优点、缺失都做了很客观的评价。而且大多是用史料作为根据来论述。而且高阳先生从对清人笔记的整理和诗集中能发现前人所不能发现的观点,显示了很强的考据功底和鉴赏能力。不容随意否定。

阿拉维之剑网友的小号萨克森战斧因为高阳先生的考证不符合他的观点,居然信口说史学界有口皆碑的高阳先生是在“骗人”,实在太没有学术讨论的基本道德。

4、西南的抗清势力仍旧牵制了满清相当兵力

阿拉维之剑网友及其小号认为在磨盘山之战后,西南无大的会战,“满清主力去西南打酱油干吗”?甚至还说:“李来亨,除了自守穷山外,还有一丁点战略反击能力吗”

这完全忽视了西南的抗清势力仍旧牵制了满清相当兵力之一事实。

首先,但从军事战略上来讲,没有大的会战就不会牵制对方大量兵力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也没有大的会战,但牵制日军大部分兵力,这是人所共知的。史实是:磨盘山之战后,1660年清军才平定全川,1661年又入缅,1663年清军仍在进攻川东十三家时受挫,到康熙初年,西南才平定。

顾诚《南明史》:1663年(康熙二年),在清军步步进逼、形势逐渐恶化的情况下,郝摇旗同刘体纯商议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联合以兴山县为基地的李来亨部对清军实行反击,借以变被动为主动,打破清政府的围剿计划。这个提议得到了李来亨的积极赞同,决定首先合力迎击湖广清军。出战之前,李来亨命人杀猪备酒犒赏了刘、郝两部将士,鼓舞斗志。七月二十三日,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三部联合对湖广清军大举反击。明军英勇作战,清“楚师全军失利”,董学礼指挥的三万官兵被杀得抱头鼠窜,“带伤、死者甚多”,“除杀伤外,挤窜于南阳河(在兴山县境内),水为不流”。湖广清军一直逃回彝陵(今湖北宜昌市),喘息方定。

顾诚《南明史》:这年秋天,清廷接到湖广清军严重失利的报告,四川当局又一再求援,决定增派满洲八旗兵参战。命西安将军傅喀禅、副都统杜敏带领驻防西安满兵由陕入川,从水路抵巫山;另调京师八旗禁旅一万名,以都统穆里玛为靖西将军、都统图海为定西将军率领前往湖广,加强东路清军实力。

大家请看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的论述,这能算“除了自守穷山外,还有一丁点战略反击能力吗”?!

正因为西南的抗清势力仍旧牵制了满清相当兵力,所以郑成功在东南的作战面对的清军兵力相对较少,参与厦门庚子海战的清军仅4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黄梧、施琅指挥的汉族降军水师,八旗兵才1万左右。对此,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高度评价说清军重兵在云贵,在东南对付郑成功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请看顾诚《南明史》原文:七月初八日,清廷“命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同固山额真索洪、护军统领赖达等统领官兵征剿海逆郑成功”。清朝最高统治者于震惊之余,派出的仅仅是达素、索洪等二流人物,可以想见清廷在重兵聚集云贵之后,已经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了。


三、说对马海战日军是“被动方式接敌”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阿拉维之剑网友说厦门庚子海战中郑成功采取的战术和日本在对马海战中采取的战术一样,并在对我的回帖中说日本舰队在对马海战中“主动挨敌”并且“被动方式接敌”,还说这是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1、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从来不是“主动挨敌”

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个近代海军强国的海军主导思想是“主动挨敌”的。首先能称为海军主导思想的,只有“大舰巨炮”、“海防”、“夺取制海权”这种根本性海军建设和目标之类的才能称为海军主导思想,而不可能是具体海军时的战术安排。

日本近代海军的战略思想一直是“大舰巨炮”,其具体作战策略是“九段渐减迎击作战”,两者都从来不是“主动挨敌”。


2、拿对马海战日军抢占T头和厦门庚子海战郑成功下令各自为战类比并不恰当

拿对马海战日军抢占T头和厦门庚子海战郑成功下令各自为战类比并不恰当,更不能说两者在海战初都是被动挨打。对马海战中,日本是为了抢占T字头,主动采取机动,主动调整战位,主动暴露在沙俄活力射程内,以求得全灭沙俄舰队的战果。而沙俄军舰的火炮命中率低,采用炮弹、火药又落后,对日本军舰的打击微小。日本为求得全歼对手,在对手火力微弱的情况下,暂时进入对手火力投射范围,根本算不上“被动挨打”。而且日本舰队在整个海战中一直保持了舰队一体行动,东乡平八郎一直有效指挥整个舰队集体作战。这和郑成功下令各自为战毫无任何一点相通。


3、说对马海战日本舰队是被动挨打完全违背史实,说日军“被动方式接敌”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日俄战争中日军主动接敌,根本不是被动挨打。相反,沙俄舰队遭到日军主动截击后,才是被动参战,企图逃跑。

阿拉维之剑网友说日军是“被动方式接敌”的理由是“初战给人家当靶子,这不是被动是什么?”

这一言论完全违背战列舰时代海军作战准则。

在战列舰时代海军作战中,战列舰以舰队为单位统一作战(而非以军舰为单位各自为战),击中火力向对方的军舰射击。为了躲避对方炮击,军舰可以作有限机动,但是不能进行大幅度机动以免扰乱自己舰队的战线。因此,在海战中,所有军舰都是敌方的靶子,必然遭到敌方的集火炮击,最终看那方舰队损失军舰更大。

之所以要“大舰巨炮”,就是因为巨炮射程远,威力大,能尽早尽快攻击对方并击沉对方。而大舰一方面可以装载更大的巨炮,一方面防御能力也强,能够多承受对方炮击损伤,能撑到对方撤退。

汉语中的被动是指“不能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而日本海军在对马海战完全占上风,海战进程完全按照东乡的计划发展,毫无例外。因此日本海军在对马海战采取的根本不是“被动方式接敌”的战术,日本海军在对马海战中一直采取主动,从来没有被动过。倒是沙俄海军从被发现,被截击,被歼灭,被追击从头到尾一直出于被动状态。

阿拉维之剑网友(小号骑士团、诺曼甲士、萨克森战斧等)写了一篇《被汉人遗忘的辉煌——歼灭满洲官兵人数最多的厦门大海战》,其中高度评价厦门庚子海战使“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还说厦门庚子海战中郑成功采取的战术和日本在对马海战中采取的战术一样,并在对我的回帖中说日本舰队在对马海战中“主动挨敌”并且“被动方式接敌”,还说这是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

我对此有不同看法,特总结如下:


一、厦门庚子海战“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言过于实

厦门庚子海战确实是郑成功的一次战术性胜利,但远不是战略性胜利,总体上没改变敌强我弱的不利态势。说“使满洲有生力量的精华遭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实在太夸大,有许多吹嘘成份。


1、“满洲八旗满洲官数不多,大至千把人也就”是完全错误的

厦门庚子海战“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的论据之一就是满洲军官只有10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在厦门庚子海战战死了60人,比例不小。但是满洲军官只有1000多人这个论断是完全错误的。

顺治十七年三月(厦门庚子海战前)清政府曾核定统计过一次八旗军官人数,正好有这个史料,当时满洲军官不止1000多人,而是起码2387人以上。

《清史稿 职官制》

(1)京营满洲兵:

八旗都统,满、蒙、汉军旗各一人。副都统,旗各二人。参领,副参领,俱九十有六人(满洲、汉军各四十人,蒙古十有六人)。佐领,骁骑校,俱千一百五十有一人(满洲各六百八十有一人,蒙古各二百有四人,汉军各二百六十有六人)。协理事务参领四十人(满洲、汉军各十有六人,蒙古八人)。

护军统领,八人。护军参领,副参领,俱百十有二人(满洲各八十人,蒙古各三十有二人)。委署参领,五十有六人。护军校,八百八十有五人(满洲六百八十一人,蒙古二百有四人)。委署护军校,五十有六人。协理事务参领、副参领,各八人。

顺治十七年,定固山额真汉语为都统,梅勒章京称副都统,牛录章京称佐领,分得拨什库称骁骑校,巴牙喇纛章京称护军统领,甲喇章京为护军参领,并定员额如前所列。

顺治元年,定侍卫人员: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各六人(镶黄、正黄、正白旗各二人)。散秩大臣无员限。协理事务侍卫班领,侍卫班领,各十有二人。署班领二十有四人。侍卫什长七十有九人,宗室九人。侍卫一等,六十人(旗各二十人),宗室九人(旗各三人)。侍卫二等,百五十人(旗各五十人)。侍卫三等,二百七十人(旗各九十人),宗室六十有三人(旗各二十一人)。蓝翎侍卫九十人(旗各三十人)。四等侍卫、汉侍卫,俱无员限。亲军校,署亲军校,各七十七人。

前锋统领,左右翼各一人,参领、侍卫各八人,委署侍卫各四人,前锋校各四十有四人。

(2)地方驻防满洲兵:

盛京地区:盛京昂邦章京一人,副都统四人,城守尉四人,协领十有五人,佐领百三十有一人,骁骑校二百有七人。(顺治三年)

吉林地区:宁古塔昂邦章京一人,副都统七人,协领二十有三人,参领一人,佐领百三十有七人,防御八十有一人,骁骑校百四十有一人。(顺治十年)

江南地区:江宁总管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十人,佐领四十有六人,防御、骁骑校共五十有六人。(顺治十年)

浙江地区:浙江总管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十有四人,佐领三十有四人,骁骑校四十有八人。(顺治十七年)

陕西地区:山西昂邦章京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八人,佐领二十有三人,防御、骁骑校各四十人。(顺治二年)

福建地区:福建都统一人,副都统一人,协领九人,佐领、防御各十人,骁骑校二十有二人。(顺治十七年)

(3)总结

明确是满洲旗人的军官:八旗都统,满洲共8人。副都统,满洲共16人。参领、副参领,满洲共40人。佐领、骁骑校,满洲共681人。协理事务参领,满洲共16人。护军统领,满洲共8人。护军参领、副参领,满洲共80人。护军校,满洲共681人。侍卫什长9人(宗室),侍卫一等9人(宗室),侍卫三等63人(宗室)。以上共计1611人。

明确是旗人的军官:领侍卫内大臣6人,内大臣6人,协理事务侍卫班领12人,侍卫班领12人,署班领24人,侍卫什长79人,侍卫一等60人,侍卫二等150人,侍卫三等270人,蓝翎侍卫90人,亲军校77人,署亲军校77人。盛京地区驻防军官362人,吉林地区驻防军官360人,江南地区驻防军官115人,浙江地区驻防军官99人,陕西地区驻防军官114人,福建地区驻防军官53人。以上共计1966人。按照满、汉、蒙各三分之一计算,满洲军官有655人。

明确是满、蒙旗人的军官:护军委署参领56人,委署护军校56人,协理事务参领8人,副参领8人。前锋统领2人,参领、侍卫16人,委署侍卫8人,前锋校88人。以上共计242人。按照满、汉、蒙各三分之一计算,满洲军官有121人。

以上三项统计,顺治末期厦门庚子海战前,满洲军官就有2387人(还不包括轻车都尉、协领、骑都尉、云骑尉、长史、王府典仪等和没有员额限制的四等侍卫)。


2、折库讷说“计在京各旗披甲马兵、不过百人”说的是汉军旗情况,根本不是满洲兵情况

厦门庚子海战“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的论据之二就是满清高官折库讷曾密奏“计在京各旗披甲马兵、不过百人”。既然厦门庚子海战后,满洲兵只剩100多人了,那还不是“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吗?看似很确凿,其实完全是断章取义,误引史料。折库讷说“计在京各旗披甲马兵、不过百人”仅仅是说八旗汉军旗的“披甲马兵”,根本不是说满洲兵,更不是说整体的八旗军力。

我查阅了史料原文,首先这是顺治十六年七月厦门庚子海战前的密折,和厦门庚子海战根本无关,况且折库讷谈的是汉军旗的事情,不是满洲兵的情况。拿折库讷说“计在京各旗披甲马兵、不过百人”证明“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完全是鸡同鸭讲,牛头不对马嘴,两者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



顺治实录记载顺治十六年七月,翰林院掌院学士折库讷密折:

翰林院掌院学士折库讷、密陈四事。一曰均田以为披甲人恒产。年来用兵。披甲人买马制械。奴仆逃亡。生业凋零。艰难日甚。我国家初定中原。凡官属兵丁、俱计丁授田。富厚有力之家、得田每至数百晌。满洲披甲人、或止父子或止兄弟、或止一身、得田不过数晌。征役甚烦。授田甚少。殊为可悯。今当有事之秋。应勿论人丁多少。概视差等、均授以田。其闲散人户、亦行量给。凡有增减定例。或十年、或十五年、一加编审。如此、则田亩得均。而甲兵日广。居则资生有策。行则军威克壮矣。一曰增汉军兵力。今各省驻防出征、多用汉军。计在京各旗披甲马兵、不过百人。而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牛录章京、亦在其内。兵少若此、征战安所赖乎。按汉军定例。不论新旧、每壮丁五名、各出马步甲一副。合而计之、其堪披甲者、亦不甚多。臣愚以为凡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各省人民。有精壮善骑射者。请敕督抚提镇、凡司道副参以上、每年定限选拔送京。编入汉军牛录披甲。训练二三年。皆同旧人。或令驻防。或令出征。事必有济矣。一曰慎选绿旗官兵。今天下钱粮、大半耗于绿旗。虽星罗棋布。遍满海内。一有寇警、仍请在内禁旅。此皆将帅失人故也。今后凡提镇等紧要员缺。请不论满洲、蒙古、汉军、汉人、但选其夙娴军旅、精明强干之员补授。至该地方武弁、及闲散听用各员内。不乏才干之人。若该督抚提镇、所见既确。一遇紧要缺出、宜即酌量升补。以示鼓励。简阅士卒内精勇者、号为前锋兵。钱粮量加优给。视其劳绩擢用。以开上进之路。汰其老弱、不得充数冒滥。庶军事修明。不致虚糜粮饷。而地方有事、亦有攸赖矣。一曰亟收人心。近闻江南各州县寇乱、有望风迎降者。有缚官献城者。此皆将帅纪律不明。有司抚绥无术。以致若此。夫叛逆固不可宽。若详究其由、岂有阖城官民同谋从逆之理。必有奸宄之徒、首为倡乱。今天威远震。大军已发。灭寇在旦夕间。设将叛逆之人、概伸国法。数十城百姓、尽加诛戮。不但有伤我皇上如天之仁。恐后此有不幸而陷于贼者、将益坚其从逆之心矣。请速密谕大兵、但诛其渠魁。其迫胁株连愚民、概与赦免。则财赋之地、不至伤残。而圣德垂之万世矣。

《顺治实录》中也有对他这个折子的答复,更可见说得是八旗汉军旗的问题,而非满洲兵

先是部覆翰林院学士折库纳条议。均旗丁田。增汉军兵。收人心三款。不准行。其慎选绿旗官兵一款。以推补提镇、俱有定例听用等官、已分定省分。准行题用。无庸另议具奏。复命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至是、议政王等议、八旗汉军兵丁。因差往各处驻防。以致兵力单弱。请敕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及各督抚。遍招勇壮、有产业者、咨送前来。以补缺额。各省提督员缺。以后应不分满洲、蒙古、汉军、汉人、选有才干者补授。余款仍照部议可也。


3、八旗满洲兵在三藩之乱时已经腐败

厦门庚子海战“满清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的论据之三就是阿拉维之剑网友说由于八旗满洲兵有生力量在厦门庚子海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所以八旗满洲兵在三藩之乱中已经不能作战,只能依靠汉族军队作战。(注:阿拉维之剑的小号萨克森战斧在反驳我的回帖中又说“史实证明,三藩之乱中,满兵打的胜仗相当多,许多记载动不动斩敌上万、数千的。摧城拔寨仍相当锐利。”,我搞不清他到底认为满洲兵在三藩之乱中能不能战?)

这又是一个错误观点。真实的情况是:八旗满洲兵在三藩之乱时已经腐败。这一点,不仅史料中有记载,而且顾诚先生等明史大家也明确提到,其他历史研究成果中也比比皆是。

《清通鉴》中明确提到康熙痛斥八旗腐败无战斗力的话:“观望逗留,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便安,或诿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未具,借端引日,坐失时机,不知怎样应对?”(请注意,不肯进兵的原因是“营私适己希图便安”,就是贪图安乐方便)

《清史稿 赵良栋传》提到:昆明之战,八旗大军顿兵昆明坚城之下,不思进取,不敢出战,满洲兵最高指挥官彰泰对要求出战的军官说:“皇上豢养之满州,岂可轻进委之于敌?且尔兵初来,亦宜体养,何可令其伤损?”

顾诚《南明史》:满洲八旗兵进入汉人居住区后,享受着程度不等的胜利者的优待,逐渐滋长起追求生活安逸的风气,远不像入关前后那样淳朴、勇于用命。清朝入关初期咤叱风云的领兵大将由于染上天花,迷恋女色和内部倾轧,凋谢殆尽。到1658年满洲将领已经普遍沉浸于温柔乡中,雄心的逐渐消磨自然还要早一些。

《中国古代兵制》、《中国古代行政改革思想》、《清代兵制》均提到:
八旗兵在关外时,战斗之力颇强,但是入关后腐败 亦颇速。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已不足用了。

《八旗兵为什么在科技同样在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战斗力会相差这么大》提到:
八旗腐败远在在抗击“三藩之乱”的时候康熙就已经发现八旗兵已经全无战力了,只得依仗汉军“绿营”作战。

《曾国藩统帅湘军的道德践履与人格魅力》提到:
清王朝依靠八旗兵定鼎中原。但入关后八旗兵逐渐腐败,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已不可用,只好依靠改编的汉人部队即绿营。

《腐败的清政府为什么毫无战斗力?》提到:
八旗军在入关之后就迅速腐化了。三藩之乱基本都靠汉人的绿营在打。八旗的战斗从那时候起就没有多少了。

《寄生虫军队——八旗军》提到: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

《八旗子弟的来历》提到:
早在康熙初年,在平定“三藩之乱”的一些战争中,八旗兵已大显疲态。一将领听到吴三桂进兵的消息,竟吓得把大炮埋起来,拼命逃跑。


二、西南满洲兵主力没有参加厦门庚子海战

阿拉维之剑网友在主帖和回帖中多次强调明安达礼率领西南满洲兵主力经荆州支援江宁,并参加了厦门庚子海战。这是错误的。当时,满清主力分兵三路攻打西南的桂王和李定国,郑成功才趁满清主力不在之机攻打南京。西南的满洲兵主力没有参加厦门庚子海战。

1、西南满洲兵主力去向在史料中非常明确

《清史稿 顺治本纪》记载顺治十六年二年对西南满洲兵主力的处置:“令罗托等班师,明安达礼驻防荆州”,多尼率领的满洲兵继续在云南作战,到“十七年五月”才“班师回京”(《清史稿 多尼传》:顺治十五年,多尼“师自湖南入贵州”,“十七年五月,师还,遣内大臣迎劳”)

史料记述非常清楚:西南满洲兵主力,一部分继续在云南作战,直到顺治十七年五月厦门庚子海战发生当月才回到北京,这部分满洲兵肯定没参加江宁之战和厦门庚子海战;另一部分早在顺治十六年二月就班师京城了;只有明安达礼率领的部分改驻防荆州,这部分参加了江宁之战,但没有参加厦门庚子海战。

2、明安达礼率领的满洲兵没有参加厦门庚子海战

《清史稿 明安达礼传》:十五年十二月,命为安南将军,帅师驻防荆州(请注意:在顺治十五年十二月明安达礼已经改驻防荆州,所以阿拉维之剑网友的小号萨克森战斧以“驻贵州的安南将军都亲自跑江宁援救”来证明西南满洲兵主力参加了江宁之战和厦门庚子海战,首先弄错了参战将领的职位和援兵的来源)

在江宁战后,《清史稿 明安达礼传》明确提到:“上令明安达礼移师驻防舟山”,并于十七年召还。

可见,明安达礼率领的满洲兵参加了江宁之战,但没有参加厦门庚子海战。

3、明安达礼率领的满洲兵参见江宁之战人数不多

高阳《清朝的皇帝》引《东华录》:“援兵唯一的主力为梁化凤的三千余人,此外最多不过金山营的一千人,其他各路赴调者,合计亦不过千,连同八旗之师,总共一万人”

高阳先生晚年的著作《清朝的皇帝》在关于清史疑问处的考证和发前人之覆上都做出了新的突破和贡献。文中从太祖到德宗每个皇帝统治中的历史事件的评价和皇帝的特性、优点、缺失都做了很客观的评价。而且大多是用史料作为根据来论述。而且高阳先生从对清人笔记的整理和诗集中能发现前人所不能发现的观点,显示了很强的考据功底和鉴赏能力。不容随意否定。

阿拉维之剑网友的小号萨克森战斧因为高阳先生的考证不符合他的观点,居然信口说史学界有口皆碑的高阳先生是在“骗人”,实在太没有学术讨论的基本道德。

4、西南的抗清势力仍旧牵制了满清相当兵力

阿拉维之剑网友及其小号认为在磨盘山之战后,西南无大的会战,“满清主力去西南打酱油干吗”?甚至还说:“李来亨,除了自守穷山外,还有一丁点战略反击能力吗”

这完全忽视了西南的抗清势力仍旧牵制了满清相当兵力之一事实。

首先,但从军事战略上来讲,没有大的会战就不会牵制对方大量兵力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抗战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也没有大的会战,但牵制日军大部分兵力,这是人所共知的。史实是:磨盘山之战后,1660年清军才平定全川,1661年又入缅,1663年清军仍在进攻川东十三家时受挫,到康熙初年,西南才平定。

顾诚《南明史》:1663年(康熙二年),在清军步步进逼、形势逐渐恶化的情况下,郝摇旗同刘体纯商议采取以攻为守的战术,联合以兴山县为基地的李来亨部对清军实行反击,借以变被动为主动,打破清政府的围剿计划。这个提议得到了李来亨的积极赞同,决定首先合力迎击湖广清军。出战之前,李来亨命人杀猪备酒犒赏了刘、郝两部将士,鼓舞斗志。七月二十三日,李来亨、刘体纯、郝摇旗三部联合对湖广清军大举反击。明军英勇作战,清“楚师全军失利”,董学礼指挥的三万官兵被杀得抱头鼠窜,“带伤、死者甚多”,“除杀伤外,挤窜于南阳河(在兴山县境内),水为不流”。湖广清军一直逃回彝陵(今湖北宜昌市),喘息方定。

顾诚《南明史》:这年秋天,清廷接到湖广清军严重失利的报告,四川当局又一再求援,决定增派满洲八旗兵参战。命西安将军傅喀禅、副都统杜敏带领驻防西安满兵由陕入川,从水路抵巫山;另调京师八旗禁旅一万名,以都统穆里玛为靖西将军、都统图海为定西将军率领前往湖广,加强东路清军实力。

大家请看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的论述,这能算“除了自守穷山外,还有一丁点战略反击能力吗”?!

正因为西南的抗清势力仍旧牵制了满清相当兵力,所以郑成功在东南的作战面对的清军兵力相对较少,参与厦门庚子海战的清军仅4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黄梧、施琅指挥的汉族降军水师,八旗兵才1万左右。对此,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高度评价说清军重兵在云贵,在东南对付郑成功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请看顾诚《南明史》原文:七月初八日,清廷“命内大臣达素为安南将军,同固山额真索洪、护军统领赖达等统领官兵征剿海逆郑成功”。清朝最高统治者于震惊之余,派出的仅仅是达素、索洪等二流人物,可以想见清廷在重兵聚集云贵之后,已经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了。


三、说对马海战日军是“被动方式接敌”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阿拉维之剑网友说厦门庚子海战中郑成功采取的战术和日本在对马海战中采取的战术一样,并在对我的回帖中说日本舰队在对马海战中“主动挨敌”并且“被动方式接敌”,还说这是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1、日本海军的战略思想从来不是“主动挨敌”

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个近代海军强国的海军主导思想是“主动挨敌”的。首先能称为海军主导思想的,只有“大舰巨炮”、“海防”、“夺取制海权”这种根本性海军建设和目标之类的才能称为海军主导思想,而不可能是具体海军时的战术安排。

日本近代海军的战略思想一直是“大舰巨炮”,其具体作战策略是“九段渐减迎击作战”,两者都从来不是“主动挨敌”。


2、拿对马海战日军抢占T头和厦门庚子海战郑成功下令各自为战类比并不恰当

拿对马海战日军抢占T头和厦门庚子海战郑成功下令各自为战类比并不恰当,更不能说两者在海战初都是被动挨打。对马海战中,日本是为了抢占T字头,主动采取机动,主动调整战位,主动暴露在沙俄活力射程内,以求得全灭沙俄舰队的战果。而沙俄军舰的火炮命中率低,采用炮弹、火药又落后,对日本军舰的打击微小。日本为求得全歼对手,在对手火力微弱的情况下,暂时进入对手火力投射范围,根本算不上“被动挨打”。而且日本舰队在整个海战中一直保持了舰队一体行动,东乡平八郎一直有效指挥整个舰队集体作战。这和郑成功下令各自为战毫无任何一点相通。


3、说对马海战日本舰队是被动挨打完全违背史实,说日军“被动方式接敌”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日俄战争中日军主动接敌,根本不是被动挨打。相反,沙俄舰队遭到日军主动截击后,才是被动参战,企图逃跑。

阿拉维之剑网友说日军是“被动方式接敌”的理由是“初战给人家当靶子,这不是被动是什么?”

这一言论完全违背战列舰时代海军作战准则。

在战列舰时代海军作战中,战列舰以舰队为单位统一作战(而非以军舰为单位各自为战),击中火力向对方的军舰射击。为了躲避对方炮击,军舰可以作有限机动,但是不能进行大幅度机动以免扰乱自己舰队的战线。因此,在海战中,所有军舰都是敌方的靶子,必然遭到敌方的集火炮击,最终看那方舰队损失军舰更大。

之所以要“大舰巨炮”,就是因为巨炮射程远,威力大,能尽早尽快攻击对方并击沉对方。而大舰一方面可以装载更大的巨炮,一方面防御能力也强,能够多承受对方炮击损伤,能撑到对方撤退。

汉语中的被动是指“不能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而日本海军在对马海战完全占上风,海战进程完全按照东乡的计划发展,毫无例外。因此日本海军在对马海战采取的根本不是“被动方式接敌”的战术,日本海军在对马海战中一直采取主动,从来没有被动过。倒是沙俄海军从被发现,被截击,被歼灭,被追击从头到尾一直出于被动状态。
补充2点:

1、本文所谓江宁之战,是指清军击败郑成功,解江宁之围的战斗,历史上也有称“江宁解围战”的。

2、本文所谓海门之战,是指历史上顺治十七年(1660年),郑成功在福建海门港(今龙海东)歼灭清朝福建总督李率泰和清将达素所率水师的一次战役,历史上也有称“厦门庚子海战”的。

再补充一点:

阵亡60人占满洲军官2366人比例才2.5%。虽然阵亡满洲军官60人,是不完全统计,可能有缺漏;但满洲军官2366人,也是不完全统计,有许多官职没有统计。

如果认为护军校等军官有缺漏,但正从三品以上的高级将领数目不可能有缺漏,仅以战死护军参领人数看,才3人,占80名护军参领的3.75%

如果阿拉维之剑网友坚持认为达素率领的是护军营的精锐部队,且在此战被毁灭性打击,护军参领才死3人明显不符合这个结论。
满洲兵力空虚、多用汉族军队打前锋、满洲兵腐败的问题,顾城先生在《南明史》中早就明确提出这些在顺治中期就已经出现: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新兴王朝在军事上都有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清国也不例外。只是被清国统治者视为争夺中国的天下和巩固满清天下的嫡系军队的由盛转衰过程来得特别迅速。1644年到1647年(顺治元年至四年)满洲八旗兵所向无敌的场面就像昙花一现似地再也没有出现过。由于清国最后统一了全国,它的统治集团从来忌讳谈自身的弱点,后来的史家也很少注意到这一重要转变,没有看出入关初期清廷的不可一世和后来的外厉内荏,因此,也没有认真探讨清廷在初期以满洲八旗兵为主逐渐转化为以汉制汉的政策变化。

满洲八旗兵实力下降,难以继续担任征服全国的主力是出于以下因素:第一,满洲八旗兵来源于满族成年男子,而满族在当时是一个人口相当少的民族,入关初期清军总兵力十万,其中已包括了汉军和蒙古兵,真正可以披甲出征的满族军士不过几万人。进入中原以后屡经战阵,战死和病死的人数很可能超过人口自然繁殖数;进入汉人居住区后,享受着程度不等的胜利者的优待,逐渐滋长起追求生活安逸的风气,远不像入关前后那样淳朴、勇于用命。概括一句话就是兵员少了,士气低了。第二,清国入关初期咤叱风云的领兵大将由于染上天花,迷恋女色和内部倾轧,凋谢殆尽。如:豫亲王多铎病死于顺治六年,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病死于顺治七年,肃亲王豪格在顺治五年死于狱中,英亲王阿济格于顺治八年被赐死,巽亲王满达海顺治九年二月病死,衍禧郡王罗洛浑顺治三年病死于军中,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病死于顺治九年三月,饶余郡王阿巴泰顺治三年病死,其子端重亲王博洛顺治九年三月病死,多罗谦郡王瓦克达顺治九年八月病死,敬谨亲王尼堪于同年十一月阵亡于衡阳。仅存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自顺治五年最后一次统兵出征湖广以后,到八年就因年高处于半退休状态,至十二年病死。看一下上面列举的名字,清楚地表明到顺治九年,清国赖以开国的久经战阵、功勋卓著的大将都已不复存在。这些亲、郡王死时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年轻,济尔哈朗算是最长寿的,也只活到五十七岁。他们的子弟即便承袭爵位,却少不更事,缺乏战斗经验,无法替代父辈驰骋疆场的角色。亲、郡王以下的贵族、将领虽然还留下了一批,但他们也无复当年英锐气概。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诗人方文顺治十五年在北游京师时写了《都下竹枝词》,其中二首是:“自昔旃裘与酪浆,而今啜茗又焚香。雄心尽向蛾眉老,争肯捐躯入战场。”“东戍榆关西渡河,今人不及古人多。风吹草底牛羊见,更有谁能敕勒歌。”说明到1658年满洲将领已经普遍沉浸于温柔乡中,雄心的逐渐消磨自然还要早一些。这种严酷的事实,清廷统治集团内非常清楚,尽管他们讳莫如深,闭口不言,但从对南明各派抗清势力的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上都明显地看出他们越来越多地采取以汉制汉的方针。战略上表现在更多地依赖汉族拥清派进行招抚;战术上不到关键时间不动用满洲兵,即使在关键战役中也大抵是让绿营兵和汉军打前阵,满洲兵将处于二线,这样既可减少伤亡,又可起到监视汉军和在最后关头夺取胜利首功的作用。

在此纠正一处我的错误,我此前说:“如果认为护军校等军官有缺漏,但正从三品以上的高级将领数目不可能有缺漏,仅以战死护军参领人数看,才3人,占80名护军参领的3.75%”

应改为“仅以战死护军参领人数看,才3人,占40名护军参领的7.5%”或“仅以战死护军参领人数看,才3人,占80名护军参领、护军副参领的3.75%”(后一句成立的前提是厦门庚子海战中没有护军副参领阵亡,否则也不成立)
以上原文中,对满洲军官的数目有略微错误修改,不是2366人,应为2387人(并据此修改主帖)

《清史稿 职官制》

(1)京营满洲兵:

八旗都统,满、蒙、汉军旗各一人。副都统,旗各二人。参领,副参领,俱九十有六人(满洲、汉军各四十人,蒙古十有六人)。佐领,骁骑校,俱千一百五十有一人(满洲各六百八十有一人,蒙古各二百有四人,汉军各二百六十有六人)。协理事务参领四十人(满洲、汉军各十有六人,蒙古八人)。

护军统领,八人。护军参领,副参领,俱百十有二人(满洲各八十人,蒙古各三十有二人)。委署参领,五十有六人。护军校,八百八十有五人(满洲六百八十一人,蒙古二百有四人)。委署护军校,五十有六人。协理事务参领、副参领,各八人。

顺治十七年,定固山额真汉语为都统,梅勒章京称副都统,牛录章京称佐领,分得拨什库称骁骑校,巴牙喇纛章京称护军统领,甲喇章京为护军参领,并定员额如前所列。

顺治元年,定侍卫人员: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各六人(镶黄、正黄、正白旗各二人)。散秩大臣无员限。协理事务侍卫班领,侍卫班领,各十有二人。署班领二十有四人。侍卫什长七十有九人,宗室九人。侍卫一等,六十人(旗各二十人),宗室九人(旗各三人)。侍卫二等,百五十人(旗各五十人)。侍卫三等,二百七十人(旗各九十人),宗室六十有三人(旗各二十一人)。蓝翎侍卫九十人(旗各三十人)。四等侍卫、汉侍卫,俱无员限。亲军校,署亲军校,各七十七人。

前锋统领,左右翼各一人,参领、侍卫各八人,委署侍卫各四人,前锋校各四十有四人。

(2)地方驻防满洲兵:

盛京地区:盛京昂邦章京一人,副都统四人,城守尉四人,协领十有五人,佐领百三十有一人,骁骑校二百有七人。(顺治三年)

吉林地区:宁古塔昂邦章京一人,副都统七人,协领二十有三人,参领一人,佐领百三十有七人,防御八十有一人,骁骑校百四十有一人。(顺治十年)

江南地区:江宁总管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十人,佐领四十有六人,防御、骁骑校共五十有六人。(顺治十年)

浙江地区:浙江总管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十有四人,佐领三十有四人,骁骑校四十有八人。(顺治十七年)

陕西地区:山西昂邦章京一人,副都统二人,协领八人,佐领二十有三人,防御、骁骑校各四十人。(顺治二年)

福建地区:福建都统一人,副都统一人,协领九人,佐领、防御各十人,骁骑校二十有二人。(顺治十七年)

(3)总结

明确是满洲旗人的军官:八旗都统,满洲共8人。副都统,满洲共16人。参领、副参领,满洲共40人。佐领、骁骑校,满洲共681人。协理事务参领,满洲共16人。护军统领,满洲共8人。护军参领、副参领,满洲共80人。护军校,满洲共681人。侍卫什长9人(宗室),侍卫一等9人(宗室),侍卫三等63人(宗室)。以上共计1611人。

明确是旗人的军官:领侍卫内大臣6人,内大臣6人,协理事务侍卫班领12人,侍卫班领12人,署班领24人,侍卫什长79人,侍卫一等60人,侍卫二等150人,侍卫三等270人,蓝翎侍卫90人,亲军校77人,署亲军校77人。盛京地区驻防军官362人,吉林地区驻防军官360人,江南地区驻防军官115人,浙江地区驻防军官99人,陕西地区驻防军官114人,福建地区驻防军官53人。以上共计1966人。按照满、汉、蒙各三分之一计算,满洲军官有655人。

明确是满、蒙旗人的军官:护军委署参领56人,委署护军校56人,协理事务参领8人,副参领8人。前锋统领2人,参领、侍卫16人,委署侍卫8人,前锋校88人。以上共计242人。按照满、汉、蒙各三分之一计算,满洲军官有121人。

以上三项统计,顺治末期厦门庚子海战前,满洲军官就有2387人(还不包括轻车都尉、协领、骑都尉、云骑尉、长史、王府典仪等和没有员额限制的四等侍卫)。
此贴应当顶
nebraska 发表于 2013-6-7 19:20
此贴应当顶
非常感谢
太长就不细看了。基于该顾问的一贯作风,个人支持
yzrj 发表于 2013-6-8 08:57
太长就不细看了。基于该顾问的一贯作风,个人支持
谢谢你的支持,谢谢


此贴本不想来,本来事情已与楼主辩明了。但这里一些人根本不了解详细内容、对错,就盲目相信,而且版主也根本没从内容上考虑对错是非,就盲目从主观倾向性上给了大姆指。更有其他超大网民,以此贴来问责本人,而忽视了本人早就在其他贴中做的答辩。
所以,本人还是不得不再复制一遍答辩

个人荣辱是小事,但澄清史实,以免误导他人更重要


我想,楼主不会见怪的,这事无关你我个人,只是为了史实


这是发在别的贴中的答辩:

身为贵宾,一些基础错误要注意

1,李舜臣抢了明军全部战功

2,拿阿比西尼亚击败意大利作例子,反对我的郑军是当时中国最接近世界先进潮流的军队的话。而您自己却连阿比西尼亚恰是非洲装备最先进的常识都不知道,这个例子恰恰反而证明了我的正确。

3,捏造说日本海军因为沙俄舰炮弱才在对马搞U型转弯,结果被我抓个现形索要日本海军的原话证据,“国务总理”立即转进

4,论了半天,居然连达素一行带的是巴牙喇精锐都不知道

5,论了半天,竟连明安达理也带兵赴援江宁都不知道

6,竟将爱星阿带领的部队当作满洲主力,不知道其部队以蒙古人为主。拿这支盗版主力去否定达素一行带领的真正的满洲正牌主力。被一一纠正后,又一次遁形

7,竟非要拿江阴民间故事打死满洲三王十八将说事,还拿台湾小说家高阳来否定明明白白的一手正史资料。因为实在下不了台,嘴硬到非要把高阳打扮成“在史学界有口皆碑”---------您指的是哪个史学界??

按这逻辑,一手的正史资料可以烧了,以后只要拿当今小说家们的“考证”说事就成了!


8,海门之战-------彻底笑了,满洲根本没把主力放在海门,不知你嘴里说了一堆海门的事,却连满洲主力在哪都不知道。这种入门级常识都搞错,还怎么严肃辩驳?


再来一条条驳你的反对意见:
1,关于第一条,你的谬论早在5月31日就被我系统的驳倒了:阵亡的满洲60军官是个明显不完整的名单,其中校官一级名录全部来自《清耆编》,而《皇朝通志》等记载证明,《清耆》光漏掉的三品以上就有四人,《清史稿》又证明《清耆编》与《皇志》二者还至少漏掉三品以上三人,其中一个是一等子爵、一个是一等轻车、一个是一等护卫。如此高品级、头衔的官员,《清耆》尚漏掉如此多,那么四五品的又要漏掉多少?何况是正从六品的校官呢??再看名单中的品级,其中正从三品以上将领达21人,竟超过了正从六品的校级军官19人的数目,这对前段是个明显佐证。即低品级阵亡官员存在大量漏员。哪怕是唯一记了六品阵亡校官名字的《清耆》,也可看到:它们的留名要么是附录在战死的高品级将领介绍中,要么是或是像鄂勒布、达护度那种在皇太极时代就是军校的超级老校官,或是像他们一样,战斗中表现突出,死后被朝廷封授荣爵的。所以,面对这个太过明显的不完整名单,你那种算法不仅是隔靴骚痒,而且是完全徒劳的



另外,早就告诫过你,你拿的《清史稿。职官制》根本无法说明顺治十七年的满洲官员实数。很简单:你说光在京满洲八旗佐领就有六百多人---------问题是,入关前满洲人丁尚众时都没有这么多佐领!何况人丁已剧降的顺治后期?

由此就可见你在基本常识上,都没过关
反驳的质量由此可见




另外还有一点,根据顺治十四年的册籍,当年满洲全部男丁只有4.9万人(包括病、弱、残、伤)。而顺治却派达素、赖塔带领精锐的左翼巴牙喇四旗在内的满洲精锐一万余人南下,并汇合了江南的部份精锐满洲旗兵齐往厦门攻郑成功,结果在海上遭到惨败,损失据说十仅三归,这不是主力被毁是什么?

难道要顺治把全国的仅剩三万满洲男丁全派到厦门才算数,北京不要了?中原不要了?全国不要了?



2,折库讷密折仍然证明了我的观点:其内容“均田以为披甲人恒产。年来用兵,披甲人买马制械,奴仆逃亡、生业洞零,艰难日甚”“满洲披甲人或止父子、或止兄弟、或止一身,得田不过数晌;征役甚烦,授出甚少,殊为可悯!今当有事之秋,应勿论人丁多少,概视差等,均授以田。其闲散人户,亦行量给。凡有增减,定例或十年、或十五年一加编审。如此,则田亩得均,而甲兵日广;”证明了我认为满洲确实兵力空虚的观点。试想,如果兵力充足,怎么会“征役甚烦”而加剧生计艰难,奴仆逃亡?所以折子要求采取措施以使“甲兵日广”。这也从反面证明八旗兵力空虚。


海门之战-------笑话极了,满洲根本没把主力放在海门,不知你嘴里说了一堆海门的事,却连满洲主力在哪的风都没摸到。
这又是常识的彻底错误。海门只是厦门南边的战场,北边是高崎,而且真正的主战场也在厦门岛北的高崎,满洲根本没在南部海门投入主力,主力尤其是最精锐的巴牙喇、前锋营都在高崎一带作战。这么浅显的讨论入门级常识都完全搞错。



3、“八旗满洲兵在三藩之乱时已经腐败”------大错特错,满洲兵在三藩之乱中胜多败少,摧城拔寨战果甚丰,图海、傅喇塔、赖塔都在平三藩中打了一连串的胜仗,这叫八旗腐败?
真正的原因是,满洲八旗因厦门等战役减员太甚,用兵不得不谨慎,不像以前敢任意突进、深入、急进罢了

我认为三藩时,八旗战力下降、士气低落是真,腐败不是主因,恰恰被重量级的白寿彝版《中国通史》所肯定:
康熙十二年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期间由于开始任用的顺承郡王勒尔谨、简亲王喇布、贝勒洞鄂、察尼、尚善等几位大将军及镇南将军觉罗舒恕等昏庸怯懦、惧敌畏战八旗将士士气低落连连受挫统兵数万的大帅喇布屡败于仅有四千之兵的敌将高大节致州县连陷“四方骚动”形势危急。玄烨果断决策削去贻误军机之喇布等五位大将军王贝勒之爵擢任能臣图海、赖塔为大将军任用穆占等勇将激励士卒又重用绿营将领调度有方使战局迅改观八旗军再显雄威于康熙二十年十月攻克昆明削平了三藩之乱。


而且,另一重量级证据:范文澜、蔡美彪版《中国通史》也证明了我的观点,并没认为三藩之乱时满洲八旗腐败不能战,而是将这一事放在乾隆阶段,可见八旗的腐败质变不能作战是在这一时期。


4,您竟全部错了

首先,明安达礼赴援江宁你此前都不知道,还是我告诉你的,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其次,我前边说的是反攻江宁,牵制了西南贵州的满军

这一点,已经被朗廷佐证实了,从西南来的满军增援了江宁,而原本要调驻贵州的明安达理部也被调赴江宁。


其三,明安达理兵力众多!
顺治原旨“兹命尔明安达理为安南将军,同固山额真俄罗塞臣、赛音达里、护军统领席伯臣、车尔布、梅勒章京觉罗巴尔布、科岳尔图等统领大军前赴贵州”,好家伙!哪怕除掉塞音达理带的是汉军旗不算,这么多高级将领,这么多都统、巴牙喇,如此豪华奢侈的阵容、可谓禁旅大兵,你居然拿个台湾小说家、三流史学家都不算的高阳来否认?

你当这是灌水区吗?



关于李来亨,我说的明明是:在郑成功反攻江宁、厦门大战这些关键时刻,李来亨牵制了哪一支满洲劲旅?难不成是你派去的??
我说的没有半点战略反击力,指的是对满洲驻军地区,而不是对汉人伪军没有反击力。
至于郑成功自己渡过难关,又开创新局、满清不敢再以本族兵力搞战略进攻后,顺手镇压李来亨派了满洲兵与我何关??我何时说了李来亨壮烈殉国时满洲没派兵??




5,对马海战你才是真正滑天下之大稽。

“在海战中,任何军舰都是对方的活靶”-------光凭这句你就足够让人笑话了。请问,日本海军的U形转弯时,日本军舰除了被打靶,有能力打沙俄的活靶吗?打了哪艘?

“被动方式接敌”-----这是我本人自身的话,用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是任何世界海军的所谓原则、术语。你说了一堆与本人完全无关。

本人在此不过是用自己的话,自已的方式说一件事。




一切争论的主旨在这:日本海军初战是不是被动

这一点,答案已很明显““此举令日本军官与俄国舰队都大吃一惊,因为如此一来,转向后的舰只会妨碍未转向军舰的射击,而且那一个转向点,使正在转向的日舰成为俄舰的靶子。1905. 5. 27. 14:08 俄舰首先开火,日舰仍依次转向而受到俄舰的攻击,浅间号装甲巡洋舰舰尾中弹3发,舵机转动失灵,被迫退出了战斗行列,其它日舰亦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9 11:30
此贴本不想来,本来事情已与楼主辩明了。但这里一些人根本不了解详细内容、对错,就盲目相信,而且版主 ...
没问题,有意见尽管提

本来就是来讨论的

呵呵,知道楼主不会见怪的。
通过这几天的研究,发现前锋营是一个人数极少的精英部门,目前查到康熙年间和道光年间的人数,都只有一千六七百人的规模,分左右两翼各八百人。

如此说来,顺治末年前锋营最多也就一千来人,而且其前锋统领白尔赫图还在云南作战,参加厦门战役的有多少还是未知数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2 17:29
呵呵,知道楼主不会见怪的。
通过这几天的研究,发现前锋营是一个人数极少的精英部门,目前查到康熙年间 ...
对,从编制来看,前锋营的都统也只有2个,远远不如骁骑营的24人和护军营的8人;参领、副参领也只有8人,远不如骁骑营的96人和护军营的112人


以下是厦门海战中打死的前锋营将官,依此推测,前锋营约损失很大,可能达一半兵力:


前锋参领(正三品)佟济(镶白旗)
前锋参领(正三品)噶布喇(镶白旗)

前锋侍卫(正五品)鄂尔吉纳(镶红旗)
前锋侍卫(正五品)他塔喇氏董安(正蓝旗)

前锋校鄂勒布 (正白旗)   
前锋校玛喇奇(正蓝旗)
前锋校达度护(正白旗)  
前锋校瑚星阿(正白旗)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4 09:43
以下是厦门海战中打死的前锋营将官,依此推测,前锋营约损失很大,可能达一半兵力:
按照编制:前锋统领,左右翼各一人,参领、侍卫各八人,委署侍卫各四人,前锋校各四十有四人。

中级军官战死损失四分之一,低级军官损失十一分之一

伤亡率确实很大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4 11:03
按照编制:前锋统领,左右翼各一人,参领、侍卫各八人,委署侍卫各四人,前锋校各四十有四人。

中级军 ...




又错,正参领几人?
前面一再指出,死的校级官严重不全

何况死的都是镶白旗参领,说明当时军制混乱复杂,不是你理解的那样,尚未成型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4 11:03
按照编制:前锋统领,左右翼各一人,参领、侍卫各八人,委署侍卫各四人,前锋校各四十有四人。

中级军 ...




又错,正参领几人?
前面一再指出,死的校级官严重不全

何况死的都是镶白旗参领,说明当时军制混乱复杂,不是你理解的那样,尚未成型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4 18:48
又错,正参领几人?
前面一再指出,死的校级官严重不全
根据清史稿记载,前锋营好像没有副参领,只有参领和侍卫各8人。

前锋营和骁骑营不一样,没有规定按照八旗分割部队。否则按照你的说法,只有4个参领,八旗怎么分?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4 19:44
根据清史稿记载,前锋营好像没有副参领,只有参领和侍卫各8人。

前锋营和骁骑营不一样,没有规定按照八 ...

都说了,《清史稿》记的是最完备时的军制,又不是专记顺治时的军制。
顺治时前锋营最多一千人,左右两翼已知一翼统领在云南作战,剩下参加厦门作战的部队其旗属又远超过了一翼范围,且战死二参领均为镶白旗人。说明顺治时的前锋营制度尚未成型,还比较混乱和模糊。

所以你用《清史稿》有刻舟求剑之意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5 10:50
都说了,《清史稿》记的是最完备时的军制,又不是专记顺治时的军制。
顺治时前锋营最多一千人,左右两 ...
顺治本纪和职官志中都提及这个编制是顺治十七年三月确定的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5 13:09
顺治本纪和职官志中都提及这个编制是顺治十七年三月确定的


拿出这两项的原文。
提醒你一点:白尔赫图、达素一行早在此前就出京了。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5 13:46
拿出这两项的原文。
提醒你一点:白尔赫图、达素一行早在此前就出京了。
清史稿现在不在身边,等有空把字给你码上

另外,军队的整编和确定编制,并不一定要全军都在首都才能进行。可以将编制定下,然后发文让带兵官进行整编也可以。


顺治本纪:十七年三月癸亥,定平西、靖南二籓兵制。甲戌,定固山额真汉称曰都统,梅勒章京曰副都统,甲喇章京曰参领,牛录章京曰佐领,昂邦章京曰总管。满仍其旧。

职官志:十七年,定固山额真汉字称都统,梅勒章京称副都统,牛录章京称佐领,分得拨什库称骁骑校,并定都统、副都统员额如前所列。 参领,满洲、汉军旗各五人,蒙古各三人。 寻各增一人。 佐领随事为员。 分四等:部落长率属归诚,爰及苗裔,曰勋旧佐领;功在旗常,锡之户口,曰优异世管佐领;止偕兄弟族众来归,授职相承,曰世管佐领;户口寥落,合编数姓,迭为是官,曰互管佐领。骁骑校如参领数。

顺治十七年,定巴牙喇纛章京汉字为护军统领,旗各一人;甲喇章京为护军参领,旗各十有四人。护军校编制视佐领。

顺治十七年,定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汉字为前锋统领,其章京为参领;置前锋侍卫、前锋校各官,并定员数。如前所列。

顺治本纪:十七年三月癸亥,定平西、靖南二籓兵制。甲戌,定固山额真汉称曰都统,梅勒章京曰副都统,甲喇章京曰参领,牛录章京曰佐领,昂邦章京曰总管。满仍其旧。

职官志:十七年,定固山额真汉字称都统,梅勒章京称副都统,牛录章京称佐领,分得拨什库称骁骑校,并定都统、副都统员额如前所列。 参领,满洲、汉军旗各五人,蒙古各三人。 寻各增一人。 佐领随事为员。 分四等:部落长率属归诚,爰及苗裔,曰勋旧佐领;功在旗常,锡之户口,曰优异世管佐领;止偕兄弟族众来归,授职相承,曰世管佐领;户口寥落,合编数姓,迭为是官,曰互管佐领。骁骑校如参领数。

顺治十七年,定巴牙喇纛章京汉字为护军统领,旗各一人;甲喇章京为护军参领,旗各十有四人。护军校编制视佐领。

顺治十七年,定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汉字为前锋统领,其章京为参领;置前锋侍卫、前锋校各官,并定员数。如前所列。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5 21:40
清史稿现在不在身边,等有空把字给你码上

另外,军队的整编和确定编制,并不一定要全军都在首都才能进 ...


是吗?关于第二句,烦请你把证据拿出来才是,不要只靠想像。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6 12:50
顺治本纪:十七年三月癸亥,定平西、靖南二籓兵制。甲戌,定固山额真汉称曰都统,梅勒章京曰副都统,甲喇章 ...



很好,从你给的这段内容中,完全看不出你那“顺治本纪和职官志中都提及这个编制是顺治十七年三月确定的”结论。

只看到顺治十七年三月将满文的官名定了汉名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7 12:31
是吗?关于第二句,烦请你把证据拿出来才是,不要只靠想像。
从历史上看,任何朝代,整编军队都不是将该军调回首都进行整编的,而是在该军的所在地进行的。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7 12:39
很好,从你给的这段内容中,完全看不出你那“顺治本纪和职官志中都提及这个编制是顺治十七年三月确 ...
“并定员数。如前所列”这句话不要漏看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5 10:50
都说了,《清史稿》记的是最完备时的军制,又不是专记顺治时的军制。
顺治时前锋营最多一千人,左右两 ...
清史稿明确记载,顺治十七年“并定员数。如前所列”,他记录的员额是顺治十七年的编制,而非后来的。

清史稿在我引用的部分后,还详细记录了顺治十七年后修改编制增减人员的情况。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7 18:17
从历史上看,任何朝代,整编军队都不是将该军调回首都进行整编的,而是在该军的所在地进行的。


这完全是你的个人想像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7 18:17
“并定员数。如前所列”这句话不要漏看


是你漏看了,十七年满洲每旗参领五人,增加的只有一人,还是后来加的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7 18:19
清史稿明确记载,顺治十七年“并定员数。如前所列”,他记录的员额是顺治十七年的编制,而非后来的。

...


都说了,这完全是事后不完整的纪录,对详细的演变描绘不清。

仅举一例:顺治十七年的厦门之战,前锋营光镶白旗一旗就战死两个前锋参领,这证明了你完全只依赖《清史稿职官制》的可笑。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8 09:22
这完全是你的个人想像
我认为这不是无端的猜想,军制的改变历朝历代史书上都有,但都没有全军开赴首都进行整编的记录

所以我认为前锋营的部分兵力不在首都,就不能对他进行编制和人员的调整这个推断不合理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8 09:25
是你漏看了,十七年满洲每旗参领五人,增加的只有一人,还是后来加的
没错,十七年满洲每旗参领5人,八旗一共40人,和清史稿职官志“满洲、汉军各四十人,蒙古十有六人”“参领,满洲、汉军旗各五人”,记录完全一致。

如果是“寻各增一人”,满洲参领应该每旗6人了,八旗48人,反而和上述记载不符。可见清史稿职官志记录的顺治17年人数是正确的,其后还专门记录了历年的编制增减情况。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8 09:26
都说了,这完全是事后不完整的纪录,对详细的演变描绘不清。

仅举一例:顺治十七年的厦门之战,前 ...
前锋营前锋统领,正二品。王、公、大臣兼领。左、右翼各一人。自统领以下,俱满、蒙人为之。护军、火器、健锐各营同。参领,正三品。侍卫,初制正五品。乾隆元年升正四品。各八人。委署侍卫,给五品顶戴,仍食前锋校月饟。各四人。前锋校,正六品。各四十有四人。协理事务参领、侍卫,各一人。本翼参领、侍卫内充补。前锋校各二人。本翼前锋校内酌委。笔帖式四人。
统领掌前锋政令,遴满、蒙锐兵,以时训练其艺。参领、侍卫掌督率前锋,警跸宿卫。
天聪八年,定巴牙喇营前哨兵为噶布什贤超哈。顺治十七年,定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汉字为前锋统领,其章京为参领;置前锋侍卫、前锋校各官,并定员数。如前所列。雍正三年,置随印协理事务参领、侍卫左、右翼各一人,前锋校各二人。乾隆十七年,增委署前锋侍卫,旗各一人。五十四年,置避暑山庄带翎前锋校十人。仍归入前锋校员数内。

清史稿职官志关于前锋营的编制演变记录非常完整。而且明文记录了“顺治十七年,定噶布什贤噶喇衣昂邦汉字为前锋统领,其章京为参领;置前锋侍卫、前锋校各官,并定员数。如前所列。”

注意的一点是,前锋营没有规定职官必须由八旗分派,前锋参领中有2个是同一旗也是正常的。清史稿在记录护军营时记录了护军营的军官要八旗分派,每旗出多少人。而记录前锋营中却没有这样记录。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8 11:09
我认为这不是无端的猜想,军制的改变历朝历代史书上都有,但都没有全军开赴首都进行整编的记录

所以我 ...





问题是,这仍只是你的猜测。更合理的是,前线满军大战在即,没必要重新整编以致带来混乱。何况没有任何史料说了十七年三月前线满军这样做了。
而史实是,前锋营战死的两个镶白旗参领证明制度仍很混乱,还没正规化。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8 11:09
我认为这不是无端的猜想,军制的改变历朝历代史书上都有,但都没有全军开赴首都进行整编的记录

所以我 ...





问题是,这仍只是你的猜测。更合理的是,前线满军大战在即,没必要重新整编以致带来混乱。何况没有任何史料说了十七年三月前线满军这样做了。
而史实是,前锋营战死的两个镶白旗参领证明制度仍很混乱,还没正规化。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8 11:27
没错,十七年满洲每旗参领5人,八旗一共40人,和清史稿职官志“满洲、汉军各四十人,蒙古十有六人”“参领 ...
是的,只是你“顺治本纪和职官志中都提及这个编制是顺治十七年三月确定的”的结论,史实中看不到
国务顾问 发表于 2013-6-18 11:32
前锋营前锋统领,正二品。王、公、大臣兼领。左、右翼各一人。自统领以下,俱满、蒙人为之。护军、火器、 ...


问题是说的这一堆与我论点没伤一根毛啊。

我本身就是指前锋营的规制比较混乱,所以从阵亡前锋营官员情况看,参战那一翼损失过半并无问题。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8 12:42
问题是,这仍只是你的猜测。更合理的是,前线满军大战在即,没必要重新整编以致带来混乱。何况没 ...
对,不排除你说的哪种可能,即因为前锋营部分兵力正在参战,所以没有对这部分兵力进行整编

另:前锋营没有规定军官旗属,所以有同一旗的2个人同时出任前锋参领,也不违反编制规定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8 12:44
是的,只是你“顺治本纪和职官志中都提及这个编制是顺治十七年三月确定的”的结论,史实中看不到
清史稿中都说编制是十七年定的,具体哪个月没有说,但说定编制和确定汉语称谓是同时。

而顺治本纪说确定汉语称谓是十七年三月甲戌。

根据以上两段史料,可以确定清政府确定编制也是在十七年三月。
萨克森长斧 发表于 2013-6-18 12:47
问题是说的这一堆与我论点没伤一根毛啊。

我本身就是指前锋营的规制比较混乱,所以从阵亡前锋营官 ...
我说那么多,仅仅是正常学术讨论,并没有伤你一根毛的企图

你有史料和真知灼见,我也是认真拜读并研究的

讨论问题吗,气氛不要弄得太紧张

前锋营和其他满洲部队的编制是有很大区别的,人数少,所以不像护军营和骁骑营一样是按照八旗各一部编成的,军官也没有确定旗属